第一篇: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古人们爱说“文如其人”,是指“为人与其文章之相似[①]”。文章归根结蒂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不同的文章彰显着不同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然而在纸醉金迷的当今盛世“文如其人”成了稀有物种。君不见在“作者不作,主编不编”的某些院校,在“小人物捉刀,大人物署名,总编总是不编”的某些社团,在盛行抄袭的学界,在“文字贿赂”盛行的某些官场,手与心分离,文与人无关,文如其人乎?至于网络,有[0]数字统计:“文如其人”的概率最多只有1%。
“文如其人”,我们呼唤着!
愈是如此,愈觉得“文如其人”的珍贵,不由想到朱老先生那样老一辈知识分子。为人,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永恒的“人类的精神”,真诚的、高尚的、执着的一种对血肉乃至灵魂的影响,为民族、为国家命运而奉献一生的精神;为文,绝对没有背离生命感的浮华的技巧,表里如
一、性格坚强,一生没有背叛纯正的艺术,没有放弃对真正的文学的追求。读先生文章,更觉“拂去尘世间的功利与俗气”的可贵,真可谓文如其人。
正是这种散文的魅力,才吸引我去欣赏他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美不胜收的文字。
朱老先生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那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自由的追求为散文开拓了崭新的境界,不仅建构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大厦,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和借鉴的珍贵遗产。
一 文中有画,画中有情
《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
在朱老先生的笔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每每掩卷,使人们好像看见朱老先生刚刚放下画笔,将一幅描绘生机盎然的迎春图展示在读者面前。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
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反复咀嚼后,心里满是遐想,好像看到遥远的将来也这样鲜艳夺目。
《春》是热烈欢快的。由于“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便不觉时间的珍贵,整天醉心于“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直到欣赏了《匆匆》,才第一次感到迷茫,“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感叹先生善于从一闪即逝的现象中捕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却又常常疏漏的现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欣赏之余,忍不住扪心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掩卷深思,优美、生动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淌于纸上却有如此的震撼力。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震撼力源于什么?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高度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先生对人生高度的责任感与读者的沟通。
我之所以对朱老先生的散文几近痴迷的程度,是因为他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我。的确,朱老先生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他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首名曲,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在耳畔。
如果说《春》的内心世界是欢快的,朝气蓬勃的;那《绿》和《威尼斯》则是他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让我们先看看《绿》是怎样铺开的吧?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绎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淡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美女的描写,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她们的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难怪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谭的绿了”,这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啊!
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形容朱老先生的散文一点儿都不为过。当欣赏《威尼斯》的时候,仿佛一组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描绘威尼斯的风光用的是浓墨重彩。请看:“在圣马克
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澄清。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使读者不仅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亮丽,而且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文化之城呢?其颜色也自然是绝而不俗的了。你看,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这些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
朱老先生写叙事的主要代表作是《背影》。这篇散文的特点是质朴中见深情。作者并不正面写父亲的肖像表情、青布马褂的“背影”,而是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送儿子上车、拣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几个动作,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不辞辛劳地为儿子的背影刻画,便把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的不可言说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上,可以体味出人生的悲凉,概叹社会的不公。同时,人们又从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愤懑中,激起对象父亲这样的旧知识分子的怜惜、恻隐之心。真挚的父子之情与冷漠的世态人情形成强烈而又鲜明的对照,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平实中潜存着愤意,素朴中含有激情,这便是《背影》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朱老先生散文共同的艺术特色。
朱老先生的写景散文,细腻秀丽,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这种“贮满诗意”的文字,所构筑的“文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境界,才使他的散文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 语言凝练,精雕细琢
散文与人的世界的同构,使阅读者可以从自己的视角,从不同的维度去解悟它的真谛,寻求其美的内涵而获得艺术的享受。《绿》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荷塘月色》又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绿》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这些
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
这篇散文是抒写作者心境的一个名篇,作于1927年7月。作品开头就是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好的艺术作品”,多是“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①]”在《荷塘月色》里,“心里颇不宁静”聚焦成一束“凝光点”,使作品能够“贮满诗意”的内核。有了它,作者主观世界的情和客观世界的景就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意境的开拓就有了逐层转深的“神经”。有了它,诗意才能传出熠熠的神采。
朱老先生散文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大家”早有高论,我只想在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的同时,去倾听他字里行间搏动着“自己的声音”。
“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先生借着小路的“静”,抒发自己踽踽独行郁闷。随后,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和《春》里“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是多么明显的不同。最后,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老先生,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的。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看、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由此提纲携领,“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
朱老先生很重视语言锤炼,一词一句都要经过反复周密的推敲才写定。他的文章绘形表物、表情达意,都做到了准确生动、亲切自然。特别是他对动词的使用,往往表现出他造句时追求诗意的生动。比如,写月光照在叶和花上,本来是一般化的。他却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
如,叶子和花在风中“颤动”,树缝里“漏”出一两点灯光,也都是用词不同凡响之处。
叠字、叠词的运用,是朱老先生散文中常见的。他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词句流畅、和谐、琅琅上口。叠字的艺术效果在于“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增大语调的和谐。”同时,还可以使语言的行进速度放慢,使文章柔美、平稳、舒缓,这是朱老先生的散文艺术特点。例如他散文作品中的“蓊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田田”、“层层”、“密密”、“静静”、“弯弯”、“重重”等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平淡质朴 凸现人格魅力
朱老先生的散文“文字越见得周密妥帖,可是,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②]”。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但是他能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会,善于捕捉一闪即逝的现象,并挖掘其内在的深远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使读者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事物中,从自然景色的描绘中窥见当时黑暗的社会风貌,体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感、内在的思绪和潜在的情感细流。纵观朱老先生一生的散文创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论,都在真诚地“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个侧面②”,体现他作为“大时代一名小卒”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生”的特色。
我之所以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不仅仅因为其作品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他用自己独具的人格魅力,一笔笔勾勒出一个个人情美、人性美的活脱脱的形象。
首先,朱老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自尊意识。“五四”退潮以后,朱老先生动摇了他最初建造“光明”的信念,产生了孤独和彷徨,出现了他的第一次心理危机,也就随之产生了他的“刹那主义”的哲学。为了摆脱自身的孤独和彷徨,不至于使自己沉沦颓废下去,他努力以积极态度看待人生,使自己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有独立之意义和价值”。他说:“因怅惆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能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于是我的生活里便起了一个转机„„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③”十分清楚,朱老先生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为平复个人的心理危机,求得个人生命意义的充实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正是他痛苦的自尊意识。他的理想幻灭之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这时期他个人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他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气节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
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所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在《荷塘月色》中“偷得片刻宁静”时剖示内心的“现代的懊悔”。秦淮歌妓来与他俩纠缠不休,对此,俞平伯依照“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的逻辑,持同情、超脱态度,所以事后还“怡然自若”;朱老先生却十分认真、拘谨和自尊,既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又受到内心“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的诱惑和卖唱,陷入了理智和情感的“争斗”之中,一时竟然难以排解这袭上心头的苦恼,“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自尊意识流贯全文,并构成了这篇游记中矜持笃诚的人格色彩。其次,朱老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从“五四”退潮到大革命失败,他的心一直受磨受难,感到在大时代里,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是“寻常人所难堪”的“苦在话外”。唯其一直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所以就需要用爱的琼浆玉液来滋润一颗寂寞、枯竭的心,用爱和泪广施于人,以排解自己的内心痛苦,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他在他的散文天地里筑起了一个“爱”的天国。一方面,从人性、伦理、道德上,抒写自己博爱意识。这一组散文多写于大革命失败的前前后后,如《背影》、《儿女》、《给亡妇》、《冬天》、《哀韦杰三君》、《我所见到的叶圣陶》、《怀魏握青君》等多表现父子、夫妻、师生、朋友间的感情。朱老先生从作为儿子、丈夫、父亲、老师、朋友所应有的伦理、道德及仁爱之心出发,检点自己在人伦关系中的生活细节,对自己的粗疏、随便、懈怠,表示深深的自责和无尽的悔恨。愈是自责自悔,愈是表示修善补过,便愈是宛然托出一颗诚挚、广博的爱心。特别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更从字里行间里发现了他带给我们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背影》是朱老先生收到父亲那封“„„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后萌动创作契机,文章通过当年父亲为自己买桔子的背影的忆念,倾吐了今天儿子对父亲的感恩图报之情。作者不是正面地、直接地评说这种感情,而是自审那时自己对父亲送行过程中不敬的思绪,——总觉得父亲与搬行李的脚夫讲价时“说
话不漂亮”;他又是叮咛又是嘱咐茶房,“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太聪明了”,自责自悔是出于作者为人的人性、伦理、道德,更是出于自己对父亲的一片挚爱深情。灵魂的自尊更加反衬出对父亲的情之切切,爱之深深,反衬出远在他乡的儿子对父亲健康状况的忧愁,以及自己不能守在老人身边尽孝的痛苦。
另一方面,用悲剧心理观照和描写人生,伴随着他“爱”的饮泣,使散文散发着人道主义的温馨气息。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哀伤沦落风尘的歌妓;《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忧思五岁小女孩将一生失去“生命的自由”;《阿河》哀惜一位被社会遗弃而被卖来卖去的青年女子„„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执政府大屠杀记》,该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有预谋、有组织地屠杀爱国群众的血腥罪行,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留下了详尽的珍贵记录,并启示人们向反动政府讨还血债,哀痛被无辜杀害的爱国学生和民众;自尊和博爱,是朱老先生早期散文的两种主要形态,也是他思想、感情、人格的具体表现。他怀着悲剧性的心理为现代散文美学弹奏着美丽的心曲,淋漓尽致地披露了他的主观深层世界,裸露地再现他全部的生命空间,从而为现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审美内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朱老先生用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在散文美学范畴提出了“意在表现自己”的命题,这是他对现代散文的突出贡献。
四 结论
我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因为其作品语句优美、生动,很深入人心,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其作品凸现出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不仅如此,更因为他有骨气。是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真诚的、高尚的、执着的追求;书写了老一辈知识分子那个大写的“人”。在40年代,“一身重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③]”。朱老先生无论为文为人都浓墨重彩地实践了他特立独行,直面人生,哪怕惨淡的人生态度。
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正是这种魅力吸引我去注意他那些用心用情构叙出来的文字。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②”从朱老先生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越到后来,他越追求这种朴素自然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的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是一种“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是博大精深后的平易浅近。朱老先生的两种不同文采、风格的散文可以说大致反映了他散文发展变化的过程。绚丽之极乃有平淡,朴素从风华中来,自然由雕饰脱胎,终于达到炉火纯青、自成高
格的境界。
是夜,春夜淅淅沥沥,润物无声。我又一次翻开了朱老先生先生散文集。每当心烦意乱的时候,品一品朱老先生的散文,如品味一杯香茗,如欣赏一段古乐,烦躁的心被朱老恬淡的文字所浸润,渐渐变得平和安详。
“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③”把真诚的心捧献给读者,正是朱老先生的为人为文之所在。
我看重朱老先生的美文。更看重朱老先生的人格。
或许,朱老先生的散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
参考文献
[1]郭沫若.《沫若自传?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 宋?苏轼.《唐宋八大家之苏轼散文卷》,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5]朱自清.《背影?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5
第二篇: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这是本篇的中心句吧。
青、少年,是不识愁滋味的,读来强说愁;到中年,才头涔涔而泪潸潸?
此篇纯真、烂漫、肤浅、稚嫩,没有端起来的傲慢、严肃和正经,是我喜欢的根本理由。而第一理由,是它的表面的句式。
凡是喜欢这篇文章的人,都不是作家的料。试金石哦
匆 匆
作者: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九二二、三、二八
第三篇:朱自清散文之赏析
朱自清散文之赏析
自小学五年级起就喜欢上了朱自清的散文,他写的散文清秀隽永、质朴腴厚、激进深邃,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荷塘月色》,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背影》这是朱自清在上个世纪20年代写的作品,写的是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一番情景,先生通过朴实真切的记述,抒发了怀念父亲的至情,情意恳挚。虽然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仍能感觉到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给感动,情不自禁籁籁地流下了眼泪。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由这我联想到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的父母对我何尝不是这样,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在我小学初中高中时,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下午,妈妈带着一天的工作疲惫准备好晚餐,吃完饭后,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情况,无时无刻的关爱着我。朱自清让我对父亲、母亲、父爱、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诗,真真切切正的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啊!不管我长得多大,离家多远,都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是一处平常的所在;所描写的月色,是我们常见的景色,然而经过先生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先生描写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先生连用两个比喻,描摹荷花之美,但还嫌不够味,把“缕缕清香”,用“通感”的手法,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极为传神。“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个动词“泻”字,生动逼真。“月光是隔了树影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先生通过比喻,把眼睛看到的光与影,转移到耳朵听到的名曲上,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抗战以来的12年,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又一个重要阶段。严重的民族危机和严酷的社会现实,使朱自清的内心既充满了沉重,又充满了期待。在他的散文作品中,不再像先前那样采用大量各种修辞手法,而是用冷眼去观察社会和人生,用简洁的笔触直抒胸臆,字里行间充满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朱自清受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感召,大胆对“旧我”的予以否定和批判,充分表现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坦荡和勇敢精神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给后人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遗产。然而,他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突出贡献,无疑则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第四篇:朱自清散文《春》赏析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契合人的心理感受,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春》,将客观写照对象融入主观心灵之中,既如实描写了自然之春,又饱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本文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春》一文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以揭示此文之所以韵味无穷的内在原因,并与读者共同赏析。
散文《春》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选本都将其选入,多年来也一直是初中语文课本必选的散文示范篇目之一,不知熏陶了多少少人对春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那么,这篇散文究竟魅力何在呢?除了朱自清先生一贯的充满诗意的情趣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呢?其中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即这篇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契合人的心理感受,将客观写照对象融入主观心灵之中,既如实描写了自然之春,又饱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做到了景、情、理的有机统一,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所以才显得格外动人心魄。
一、拂面怡人的春风
《春》的开篇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虽然简单,包蕴却并不简单。首先它道出了一个自然现象:当尖厉的西北风悄悄转为轻柔的东风,严寒渐去,草木复苏,也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所以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东风”的第一条解释就是“春风”。那么,为什么是“东风”而不是南风、西风呢?这可以用周汝昌先生解释宋代词人宋祁《木兰花》的首句“东城渐觉风光好”来作注解。周先生说:“且道词人何以一上来便说东城?……寒神退位,春自东来,故东城得气为先,——正如写梅花,必曰‘南枝’,亦正因它南枝向阳,得气早开;此皆词人诗客,细心敏感,体察物情、含味心境,而后有此诗心诗笔,……古代春游,踏青寻胜,必出东郊,民族的传统认识,从来如此也。”(《唐宋词鉴赏辞典》)故历来写春天多有写“东风”者,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秦观《满庭芳》写春天的景致是“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辛弃疾著名的《青玉案》第一句说“东风夜放花千树”,用东风催百花来比喻元宵灯会的火树银花,从另一个侧面表示发东风与繁花似锦的春天的关系。所以朱自清先生在《春》中说“东风来了”,后面衔接“春天的脚步近了”,既是北半球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常识,又表现了作者体物之细的敏感。两个“盼望着”的重复,显示了诗人内心对春的渴盼的急切,而春天似乎也知道诗人急迫的心情,体贴而慰藉地先遣温和的东风来报个信,东风和春天似乎是作者盼来的,呼唤来的。所以“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充满了渴盼之后的欣喜之情,有一种温暖的人情味,仿佛作者真的听见了春天越走越近的脚步声,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稚嫩可人的春草
当春天真的已经到来,又该向何处去寻找它的踪迹呢?作者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春天的草。小草得地气之先,最早从冬之枯萎中复苏过来,露出纤纤绿色,因此最能体现早春的景致。唐诗中写早春常写到草,大诗人韩愈有两首写早春的诗都是这样,《春雪》云:“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云:“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后一句尤其为人所称道,可见以写草来写早春完全符合春天随时序一步步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可看作是一种文人传统。朱自清先生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正是草色遥看的情景,仿佛漫山遍野都是一片新绿。而当人与草近距离接触,在上面“坐着,躺着”时,原先眼中大片的绿反而不突出了,人的触觉感受上升了,所以此时说“草软绵绵的”。同样的,这里既是真实的早春图景,又是作者感受到的早春印象。
三、芬芳诱人的春花
紧接着,春天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了。百花齐放的景观当然是对春天最绚烂的注解,即使最不留心的人也可以看到百花争艳的热闹,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唐·韩愈,《寒食》)。所以文中下一段就开始写春花绽放的情景。桃李争春、红杏闹春是最常见的春花景象,就像石榴花之于初夏、腊梅之于严冬一样,是自然的造化,也造就了这样堪称经典的搭配。古诗有云:“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唐·白居易,《长恨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王维,《桃源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木兰花》)朱自清先生也很自然地写到桃花、杏花、梨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般从正常的视觉效果而言,放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是花儿竞放的热闹场面,所以先写整体印象是“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再仔细分辨每一种花的不同,于是有色彩上的分别,“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但作者并没有停留于视觉感受,紧接着又调动其他感官去体验,说“花里带着甜味儿”,这里的“甜味儿”既是嗅觉上的香甜,又是由此而引发的味觉上的快感刺激,并激发了作者的想象,由花开时的情景联想到果实满枝情景,从而反过来又衬托了这些花给人的美感。这些正面描写之后,再用蜜蜂和蝴蝶的飞舞来侧面烘托花的美,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描写。
当看惯了开得如火如荼的桃、杏、梨之后,人们的视线开始转移,去寻找别有一番情趣的野花,所以先从不同角度写桃花、杏花、梨花,再写不为人注意的野花,完全符合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虽然简单易懂,包含的信息量却多,从各个角度写野花的不同情态。“像眼睛”写个体的野花,是凝神观照;“像星星”写群体的野花,散在大片广阔的草地上,就像星星散布在广袤的宇宙中;“还眨呀眨的”既承接前一句“像眼睛”,又承接后一句“像星星”,颇得古诗真髓,而且以动态的“眨呀眨”写静态野花,赋予了野花一种灵动的风韵。杜甫《秋兴八首》之一有诗句云:“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开”既修饰前面的“菊”,有菊花开放之意,又修饰后面的“泪”,有泪花滚滚、珠泪盈盈之意。“系”既修饰前面的“孤舟”,有系住一叶扁舟之意,又修饰后面的“心”,将思念故园的心系住。这种用法历来为诗家和评论家所称道。
四、春催人勤,人春相融
当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都循着步骤一一到来后,已经春满大地,人们蜷缩了一个冬天的筋骨和精气神儿也开始活动和复苏起来了,所以紧接着就开始写人的活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在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最后,用热烈的语言赞美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第一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新兴气象,具有无限的生机;第二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美好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三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力量,鼓舞人们精神抖擞地生活。三个比喻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即以人来比拟春天,而且时序上也丝毫不乱,第一句用充满生命力的娃娃来象征春天的新,这种新既是初春的新喜,又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生;第二句用小姑娘美丽的容颜和勃发的活力来象征春天的繁盛,既是百花盛开、花枝招展的真实图景,又是春天不断向前推进的象征说法,同时一反以花喻人的惯例,以人喻花喻春天,平添一份“反其道而用之”的新奇;第三句用英武健壮的青年来象征春天对人的心灵影响的力量,春天不仅有催生万物的力量,而且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滋润人们干涸了一个冬天的心灵,使人们生活充满健康的希望。三句之间暗含春天的自然发展阶段,在象征物的选择上也遵循人的自然生长规律,分别写娃娃、小姑娘和青年,看似普通的比喻句,其实也包含着作者一丝不苟的精心锻造。而这种以人喻春天的写法可以说正是客观对象主观化的非常明显的例子。
由此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写春天,是完全遵循着自然规律的一步步发展变化而一一写来的,从草到花,从风到雨,最后写人,同时这种规律又融合在作者一颗细腻体味自然的心灵之中。朱自清的《春》,景、情、理三者交融,让我们读起来字字动人心魄、句句韵味无穷。可以说,《春》既是朱自清先生精心描写的自然之春,又是经过他的心灵投影后折射出的心灵之春,是一曲歌颂人与自然的精美华章。
第五篇: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边叙述、边评论的写人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对新文学的贡献;学习朱自清先生谦逊、质朴、公正的个人品格和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
3、引导学生将人物小传与前面的人物消息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朱自清先生谦逊、质朴、公正的个人品格和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为教学的重点;本文边叙述、边评论的写人方法及人物小传与消息的区别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了解朱自清先生与作者冯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冯至还是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冯至的治学方法是“洋为中用”,学风特点是严谨,人品是诚实、正直,谦虚、平等待人和爱国。
二、整体感知全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与朱自清交往过程)
(2)本文回忆了有关朱自清哪些事迹?
(3)作者这样选材、组材有何作用?(4)从所写事迹看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评论朱自清先生的?
(5)作者是如何评论朱自清的?
提示:第1题,是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2、3、4题,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新文学的贡献及其朴实谦逊的高尚品质、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第5题让学生掌握写人方法之一述评。解决了这五个问题,也就达到了本文的教学目的。
三、仔细品味全文
1.文章用了三个方面的事例来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有偏见”。除概括事例以外,其他两个是具体事例,这两个是(不得照抄原文,均不得超过20个字)答:.①批评作者对象征派的攻击“有些过分”;②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
2.文章第五段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我们应该怎样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答:脚踏实地,爱憎分明,忠实地为新文艺作贡献。
3.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朱自清先生怎样“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这三个方面是:
答:①鲜明的政治态度,②高尚的思想品质,③对新文学的重大贡献。
4.从下列题目中任一个,说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提示:(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描写。
(2)①以作者与朱自清的交往时间为线索,倒叙。②照应开头,使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3)采用叙评结合,对比性的叙述。
(1)简析《朱自清先生》的人物刻画方法(2)浅析《朱自清先生》的构思技艺
(3)《朱自清先生》的表现手法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