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五律100首鉴赏

时间:2019-05-15 09:3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维五律100首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维五律100首鉴赏》。

第一篇:王维五律100首鉴赏

王维全集

一:诗人简介

一说: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又说: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系)。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授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公元七五六年,王维被攻陷长安的安禄山叛军所俘,他服药取痢,佯称瘖疾,结果被安禄山“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平叛后,凡做伪官的都判了罪,但王维因在被俘期间作《凝碧池》诗怀念朝廷、痛骂安禄山,得到唐肃宗的赞许,加之平乱有功的胞弟王缙极力营救,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来又升迁为尚书右丞。但自此,王维变得更加消沉了。在半官半隐、奉佛参禅、吟山咏水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王维的诗歌创作道路大致以开元二十六年(738)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作大都反映现实,具有明显的进步政治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 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的诗作多是描山摹水、歌咏田园风光的,其中也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但情绪的主调却是颓唐消极的。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 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早年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写了许多关于边塞、游侠的诗歌,大都情调昂扬,气概豪迈。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这些作品刻画细致,清新自然,词秀调雅,别树一帜。王维不仅工诗善画,且精通音律,擅长书法。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会、相互渗透,具有独特的造诣,被苏轼誉之为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旧唐书·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王维诗 400余篇。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作品。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库》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维年谱。今人陈贻□有《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后附《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

二。诗集

白鼋涡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惊,人相对兮不闻语声。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白鼋涡涛戏濑兮,委身以纵横。王人之仁兮,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班婕妤三首 一

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秋夜守罗帏,孤灯耿明灭。二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三

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笑语声。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别弟妹二首 一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二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别綦毋潜

端笏明光宫。历稔朝云陛。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高张多绝弦。截河有青济。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泚。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荷莜几时还。尘缨待君洗。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後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注释】: ①北阙:指朝廷。

②五侯: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 》),此处泛指权贵。③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④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诗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评 析】: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此诗大约作于诗人被贬济州到开元二十二年拜右拾遗期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 他这一时期的生活情况和人生追求。这首诗每四句一转韵,诗意亦随之而转换,是七古体裁中典型的“初唐体 ”,说明了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初唐的影响很深。但诗中所表现的虽失意不遇,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则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敕赐百官樱桃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赠之作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注释】:

①奉:“捧”的本字。②无那:无奈。【评析】:

这 也是一首唱和诗,郭给事有诗给王维,所以王维就酬和。此类应酬性的诗,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的,这首诗即意在称道郭给事。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 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平。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 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野巾传惠好,兹贶重兼金。嘉此幽栖物,能齐隐吏心。早朝方暂挂,晚沐复来簪。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酬黎居士淅川作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酬慕容十一

行行西陌返,驻幰问车公。挟毂双官骑,应门五尺僮。老年如塞北,强起离墙东。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公门暇日少,穷巷故人稀。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注释】:

①自顾:自念,自视。②长策:良策。

③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④穷通:穷困或显达,得意与失意。【评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

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归隐者自称对万事已不关心,恬淡达观,但又未完全超脱。用“渔歌入浦深”来劝慰张少府,也含有自慰。酬诸公见过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屏居蓝田,薄地躬耕。岁晏输税,以奉粢盛。晨往东皋,草露未晞。暮看烟火,负担来归。我闻有客,足扫荆扉。箪食伊何,疈瓜抓枣。仰厕群贤,皤然一老。愧无莞簟,班荆席藁。泛泛登陂,折彼荷花。静观素鲔,俯映白沙。山鸟群飞,日隐轻霞。登车上马,倏忽云散。雀噪荒村,鸡鸣空馆。还复幽独,重欷累叹。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前年槿篱故,新作药栏成。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水穿盘石透,藤系古松生。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颇识灌园意,於陵不自轻。春日上方即事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注释】: ①伐:修整。②觇:察看。③泉脉:泉水的通路。

【评 析】:春之新至,最易引发长久滞留异地的人的乡思。这首诗的前后两部分,诗意是互相映衬的,都能激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景 物意象或人事活动在农村很平常,有的是很微细的,人们习焉不察,或者虽然察觉到了,却未能从中发现它们跳荡着春天的脉博,蕴含着诗情画意。而诗人兼画家的 王维,却凭着他敏锐的感觉,迅速地捕捉住并且准确地把它们提练成新鲜、活泼的意象,组合在诗篇之中。这一点,是我们读这首诗时不应该忽略的。宋人刘须溪称赞这首诗:“《卷耳》之后,得此吟讽,清致自然,抑扬有意。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战事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注释】:

①笳悲句:一作笳应马嘶乱。②争渡句:一作争渡黄河水。③战事句:一作力战烟尘里。④归来句:一作归来报天子。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注释】:

①岐王:李范是睿宗的第四个儿子,玄宗的弟弟,好学工书,礼贤下士。

②别业:即别墅。

③应教:指奉诸王之命作诗。

④杨子:即杨雄,西汉人,家境贫寒,嗜酒,人稀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⑤淮王:即淮南王刘安,西汉人,喜好学术,门客达数千人。⑥兴阑,即兴尽。

⑦玉珂:一种车铃,“玉”指其华美。

【评析】:这首诗起笔用典点题,笔调略带诙谐调侃。颔联画面清静,空灵,富于情韵。颈联转为动景,笔意空旷。中间这两联既描绘了游赏所见的动人景色,又形象而细腻地表现了步移景换时的亲切感受与秉烛夜游的极高情兴。结尾处响起一片渐去渐远的笙歌声,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崔兴宗写真咏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 一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二

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卜茔占二室,行哭度千门。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答张五弟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注释】:

①张五弟,即张湮,唐代书画家,官至刑部员外郎,与王维友好。因排行第五,故称张五弟。

【评析】:是诗人中年以后隐居终南山期间写的一首赠答友人的小诗。诗的主旨是要引起友人的兴致,招致他来相聚共乐。表现了诗人在隐居中寂静安闲的生活情趣,又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真热感情。大同殿桂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

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待储光羲不至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登辨觉寺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楼歌

聊上君兮高楼,飞甍鳞次兮在下。俯十二兮通衢,绿槐参差兮车马。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王畿郁兮千里,山河壮兮咸秦。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亦幸有张伯英草圣兮龙腾虯跃,摆长云兮捩回风。琥珀酒兮彫胡饭,君不御兮日将晚。秋风兮吹衣,夕鸟兮争返。孤砧发兮东城,林薄暮兮蝉声远。时不可兮再得,君何为兮偃蹇。登裴秀才迪小台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丁寓田家有赠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东溪玩月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冬日游览

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渭北走邯郸,关东出函谷。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鸡鸣咸阳中,冠盖相追逐。丞相过列侯,群公饯光禄。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注释】:

①胡居士:名不详。只知他家境清寒,信奉佛教,住处距王维不远。【评 析】:这是一首抒写雪中思友的诗,表达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 发出来。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冬夜书怀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冬夜寓直麟阁

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月幌花虚馥,风窗竹暗喧。东山白云意,兹夕寄琴尊。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饭覆釜山僧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侍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注释】:

①渭水:即渭河,黄河最大支流。②秦塞:秦地,古称秦为“四塞之国”。③黄山:即黄麓山,在陕西兴平北。④汉宫:指汉代黄山宫。⑤銮舆:皇帝的车驾。⑥上苑:皇家的园林。⑦阳气:春日的阳和之气。⑧宸游:皇帝出游。【评析】:

此 诗应皇帝之命所作,是应制诗中少见的佳作。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说:“应制诗以此篇为第一。”古代应制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词。王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诗歌的艺术性很高,王维善于抓住眼前的实际景物进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为背景,让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层春色;用雨中云雾缭绕来表现氤氲祥瑞的气氛,这些都 显得真切而自然。这是因为王维兼有诗人和画家之长,在选取、再现帝城长安景物的时候,构图上既显得阔大美好,又足以传达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风貌。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注释】:

①佳气句:一作喜气含风景。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杨花飞上路,槐色荫通沟。来预钧天乐,归分汉主忧。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玉京移大像,金箓会群仙。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愿奉无为化,斋心学自然。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注释】:

①六合句:一作六合乾坤泰。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十韵之作应制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绿溪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宴。顾景咏悲翁。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奉送六舅归陆浑

伯舅吏淮泗。卓鲁方喟然。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扶南曲歌词五首 一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二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三

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注释】:

①舞出句:一作舞出御筵中。四

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注释】: ①玉墀句:一作玉除多珮声。五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同心勿遽游,幸待春妆竟。赋得清如玉壶冰

藏冰玉壶里,冰水类方诸。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一

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树转宫犹出,笳悲马不前。虽蒙绝驰道,京兆别开阡。二

兰殿新恩切,椒宫夕临幽。白云随凤管,明月在龙楼。人向青山哭,天临渭水愁。鸡鸣常问膳,今恨玉京留。三

骑吹凌霜发,旌旗夹路陈。凯容金节护,册命玉符新。

傅母悲香褓,君家拥画轮。射熊今梦帝,秤象问何人。四

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心悲阳禄馆,目断望思台。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五

西望昆池阔,东瞻下杜平。山朝豫章馆,树转凤凰城。五校连旗色,千门叠鼓声。金环如有验,还向画堂生。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二首 一

锦衣馀翟茀,绣毂罢鱼轩。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凝笳随晓旆,行哭向秋原。归去将何见,谁能返戟门。二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将朝每赠言,入室还相敬。叠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故人张湮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倾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

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

故园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帷绝四邻。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一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二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三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四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一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二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三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旌旗转衰木,箫鼓上寒原。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

瓜园诗并序

维瓜园高斋。俯视南山形胜。二三时辈。同赋是诗。兼命词英数公。同用园字为韵。韵任多少。时太子司议郎薛璩发此题。遂同诸公云。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前酌盈尊酒,往往闻清言。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释】:

①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相传是汉文帝时名将周亚夫驻兵之地。②射雕:《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 :'此射雕手也。’” 【评析】:

这 首诗是王维前期描写将军射猎情景的诗作。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 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 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这首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给人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感染力量。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 ①薄:草木丛。

②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③迢递:遥远的样子。④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评析】:

这 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 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写景写情并举,于 写景中寄寓深情。层次整齐,景象萧瑟。

写归隐后的闲居生活,王维是唐代第一等高手。他擅长写景,更善于写情,写恬静的闲适之情。诗中只“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两句,就把这种境界写得淋漓尽致。归辋川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无著天亲弟与兄,嵩丘兰若一峰晴。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

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古先生。过崔驸马山池

画楼吹笛妓,金碗酒家胡。锦石称贞女,青松学大夫。脱貂贳桂醑,射雁与山厨。闻道高阳会,愚公谷正愚。过福禅师兰若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李楫宅

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散发时未簪。道书行尚把。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一罢宜城酌。还归洛阳社。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独自成千古,依然旧四邻。闲檐喧鸟鹊,故榻满埃尘。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逝川嗟尔命,丘井叹吾身。前后徒言隔,相悲讵几晨。过始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过太乙观贾生房

昔余栖遁日。之子烟霞邻。共携松叶酒。俱簪竹皮巾。攀林遍岩洞。采药无冬春。谬以道门子。征为骖御臣。常恐丹液就。先我紫阳宾。夭促万途尽。哀伤百虑新。迹峻不容俗。才多反累真。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释】:

①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②制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评析】:

全诗没有一字写寺,所写的都是寺外的环境,更见古寺的幽深。寒食城东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寒食汜上作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释】:

①本诗又题作《汉江临泛》。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番家冢山,流经湖北省襄阳,至汉口入长江。

②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称三湘。

③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市。

④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镇守襄阳。【评析】:

全诗描绘了山川美景,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乐观情绪。特别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语绝妙,历来为人们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注释】:

①《汉官仪》:宫中夜漏未明,三刻鸡鸣,卫士候于朱雀门外,著绛绩(红布包头象鸡冠)专传鸡唱。鸡人,《周礼》官名。②尚衣:官名,掌供天子冕服。③阊阖:宫殿的正门。④旒:音流,冠前下垂的缀珠。⑤仙掌:宫扇之属。⑥香烟:御炉的烟。

⑦诰:天子的诏书,用五色纸,故叫五色诏。⑧凤池:凤凰池之简称,中书省所在地。【评析】:

贾 至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全诗是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这首诗涵盖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表现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倍受赏识。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 和。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注释】:

①云水句:一作云外空如一。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所施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谿。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虚空陈伎乐,衣服制虹霓。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注释】:

①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②采撷:采摘。【评析】:

这 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 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 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红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华岳

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祗望幸久。何独禅云亭。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一.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评析】:

这 首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诗人以娴熟精炼的笔法,重点描绘了皇甫岳别墅中的景色,展现了一幅幽静恬人的春山月夜的图画。这首诗极其善于运用动与静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巧妙地赋静态 的场景以动态,以动显静,使诗的艺术画面达到“意境两浑”的极致。二.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三.鸬鹚堰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飏。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四.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五.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黄雀痴

黄雀痴,黄雀痴,谓言青鷇是我儿。一一口衔食,养得成毛衣。到大啁啾解游飏,各自东西南北飞。薄暮空巢上,羁雌独自归。凤凰九雏亦如此,慎莫愁思憔悴损容辉。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 一

与世澹无事,自然江海人。侧闻尘外游,解骖弁朱轮。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张组竟北阜,泛舟过东邻。故乡信高会,牢醴及佳辰。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二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三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雕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四

高馆临澄陂,旷然荡心目。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释】: ①空林:疏林。

②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③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指蔬菜。④黍:这里指饭食。⑤饷:致送。

⑥东: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

⑦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⑧啭:鸟的宛转啼声。⑨黄鹂:黄莺。

⑩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也叫,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⑾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⑿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⒀野老:指作者自己。【评析】:

诗 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 农村生活。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皇帝 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心术不 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这首诗唐人李肇《国史补》说王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 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据传李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但李集中无此。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篇》说:“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 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李与王同时而稍晚,谁袭谁诗,难以说清。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王维诗中的意境,显然要比嘉佑的来得开阔,深邃,色彩更为明朗。

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的辋川秋天雨后的场景,把积雨中的秋原写得入神入化,诗中“漠漠”和“阴阴”四字自然贴切,画龙点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济上四贤咏 崔录事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成文学

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使气公卿座,论心游侠场。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郑霍二山人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岂乏中林士,无人荐至尊。郑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吾贱不及议,斯人竟谁论。济州过赵叟家宴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寄崇梵僧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寄河上段十六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

①山东:指华山以东。

②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③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祸。【评析】:

这 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 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

首句就用了两个 “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 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 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花枝 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龄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洪迈《容 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 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句

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哭褚司马

妄识皆心累,浮生定死媒。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故有求仙药,仍馀遁俗杯。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江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哭殷遥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哭祖六自虚

否极当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至中年。余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何事与龙泉? 鹏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城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沈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死後向谁宣?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不期先挂剑,长恐後施鞭。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苦热行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注释】:诗人晚年隐居蓝田山中的辋川别墅。

【评 析】: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游蓝田山石门精舍(佛寺)的经过。全诗二十四句,八句一层,“依次写来,妙有步骤 ”(王文濡语),语句自然清新,而又蕴含着丰富的情味。同代人殷璠在《 河岳英灵集 》中评论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还特别例举了这首诗“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等句,足见对此诗的爱赏。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注释】: ①数:让,亚于。

②邺下黄须儿:指曹操二子曹彰。

③蒺藜:有三角刺的植物,此指铁蒺藜,战地用障碍物。④故侯瓜:召平,本为秦东陵侯,秦亡为平民,种瓜于长安城东。⑤先生柳:晋陶渊明号五柳先生。⑥使酒:恃酒逞意气。

⑦云中守:指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评析】:

此 诗采用叙事手法勾勒了一位老将的一生,写他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全诗分三 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写老将军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老将军被遗弃的清苦生活。后十句为第三部分,写边烽未息,老 将军时时怀着请缨卫国杀敌的衷肠。全诗大量用典,不仅扩大了诗的容量,而且使全诗显得含蓄典雅。通过对老将军沉沦抑郁内心世界和慷慨激昂以身许国的壮志的展现,指责了统治者的冷漠无情,抒发了诗人仕途失意的不满。乐城岁日赠孟浩然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李处士山居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方随炼金客,林上家绝巘。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李陵咏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凉州赛神

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寓目一萧散,销忧冀俄顷。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后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地多齐后疟,人带荆州瘿。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注释】:

①青草句:一作青草肃澄波。②后沔句:一作后浦通河渭。临高台送黎拾遗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灵云池送从弟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自叹鶺鴒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留别钱起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留别丘为

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今日又明日,自知心不闲。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注释】:

①题目又作《边情》。

②陇头吟:乐府横吹曲辞名。陇头:陇山一带,下有陇关,即大震关,处陕、甘两省,大致在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评 析】:这首诗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诗中主要讲述一位久经沙场的关西老将,曾屡建功勋。他的部下一个个封侯拜爵,领功受赏,他却无故遭到冷落和 压抑,一直沉沦边塞。诗人抒写了老将内心深沉的悲哀,对他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于君王的赏罚不公以及朝廷政治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抨 击。全诗基调悲凉郁愤,具有撼人心弦的艺术力量。诗人引苏武与老将作比照,这就暗示关西老将的不幸境遇决非偶然的,而是千古以来志士贤人的共同命运。从而 使诗的主题具有了历史的深度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诗人独具匠心地将苏武——老将——少年这三个人物互相映衬,对此,清人沈德潜说 :“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功自命也。然老将百战不侯,苏武只邀薄赏,边功岂易立哉?”(《唐诗别裁集》)方东树也说:“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沈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也。”(《昭昧詹言》)全诗如行云流水,自然过渡,结构严谨,天然密合。而这凄清月色、哀怨笛声,又使诗的意境充满着悲凉、抑郁的浓烈情思和氛围。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注释】:

①烽戍句:一作烽火断无烟。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注释】:

①洛阳女儿:指莫愁。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有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这里借莫愁泛指唐代贵族妇女。【评析】:

这 首诗,题下原注 :“时年十六 ”,是王维青少年时在洛阳生活期间所作。当时,东都洛阳非常富庶繁华,比京师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维生活在大都市中,与豪门贵戚和贫寒有志之士都有交 往,目睹了繁富豪华背后掩盖着的日趋腐化的社会现象,对权贵的骄奢淫逸和贫寒才士的坎坷困顿感触很深,激发他写出一些较有思想意义的作品,《洛阳女儿行》即是其一。

这首诗的思想意蕴相当丰富。诗中描写了两个女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借贫时西施江头浣纱却无人理会,寄托了贫寒志士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纱帽乌皮几,闲居懒赋诗。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

第二篇:相思的诗句鉴赏王维

《相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上乘佳品!下面是相思诗句鉴赏王维,欢迎参考阅读!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植物,结出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3、相思:想念。

【韵译】

晶莹闪亮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思念之情。

【赏析】

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蜀中,玄然泪下。可见此诗在唐代当时传诵情况。这首诗,一直传诵到今天。

早年读这首诗,觉得没什么难懂,也不曾细心寻味。这首诗从字面上确也看不出有什么深奥地方。现在重新来读它,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诗是为何事而感发呢?“君”是谁?“南国”是否即“伊人”所在之地?这一连串疑问、委实有些茫然。既然无术起千年前诗人于地下。本事也就无从知道。但这终竟是值得玩味。读诗如不去作深一层咀嚼,恐怕也就品不出什么味道。不是么?红豆自是生在南国,它在秋季开花,也是连小孩子都知道常识。用红豆表相思,在人们生活中是司空见惯,并没有什么新奇。这些意思,又何须诗人写一首诗?当然不能作这样表面理解。这诗显然有寄托。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唐诗三百首栏目。

正因为无从解诗本事,后人读诗时往往产生似懂非懂、扑朔迷离感觉。诗好处大约也就在于此。一首诗常常随着岁月流逝,供读者驰骋想象艺术空间不断嘭胀,以至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教养、经历和心理状态读者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东西;各自于理解中创造着自己艺术世界有可能和原诗有某些关联,有仅把原诗当作一点由头,有则同原诗离得很远。《相思》一诗魅力即源于此。

然而《相思》毕竟有着自己独创。

诗中有两个关键字眼,一个是“相思”,一个是“君”。这两个词外延都十分宽广。“相思”之情,人皆有之,相思对象可以是任何人.而“君”,也可以是任何“一个”。“相思”具有对象性和专一性,情有所专注,因此它表示是一种特殊深挚之情。千百年民族文化心理造成这一词语内涵凝固性。一提到“相思”,无论什么人都会即刻想到男女之爱或与这类感情相通友谊。似乎愈到后世,内涵愈向前一义凝聚。所有这些,就造成向其中填入任何具体内容前提。

这首诗表达方式是很别致。一个晴朗秋天,诗人信步走到野外.望见那一颗颗红得透亮、晶莹如珠红豆结在枝上。油然而生情思。此刻心中日夜思念人儿倏然化作眼前红豆.犹如她就立在眼前。一个“劝”字充满深情,“相思”一语加一表程度副词“最”,更是情深意长。本来是诗人怀人。诗人却遥嘱对方“采撷红豆”,不说人相思。而说“此物最相思”,无限怀念,感慨,都在这用字轻重上。“劝”,“最”一经同“君”、“相思”组合,诗人内心感情就曲折完足地表达出来。正是这一表达方式,使读者受到深深打动,由此产生联想,从而把诗境界变作读诗人主观境界。

这首诗生命力,还在于它取象。“红豆”会使人联想起一些长期流传、具有深厚民俗基础爱情故事,如相思木、相思树之类、这些,丰富诗内涵,联结着历代读者心灵。

【作者介绍】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世人称其为“诗佛”。

第三篇:王维《辛夷坞》诗歌鉴赏

《辛夷坞 》这首诗本不著名,著名的是因为有一个作家用了这个名字,而使得文学界的朋友家喻户晓,下面随小编来看一下这首大诗人的诗!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注释

[1]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迎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办,办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2]萼(e愕):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办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办。

[3]涧户:涧口,山溪口。

[4]纷纷:他本作丝丝。

【赏析】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刻画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因此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刻画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王维的《辋川集》给人的印象是对山川景物的流连,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篇章表现诗人的心情并非那么宁静淡泊。这些诗集中在组诗的末尾,象《辛夷坞》下面一首《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就颇有些傲世。再下一首,也是组诗的末章《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就更含有《楚辞》香草美人的情味。裴迪在和诗中干脆用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把它的意旨点破。因此,若将这些诗合看,《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第四篇:唐诗宋词鉴赏(1-5首)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鉴赏:

此诗为义山客中抒怀之作,开成三年(838年)作者应试落选,在泾原幕府中作客时写下。

起首二句登楼望远,引起感慨。登上高城,倚靠危楼,窥视绿杨,望见汀洲,心胸开阔。三四句以贾谊王粲喻己。贾谊在青年时期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曾上书《陈政事疏》言“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垂涕”表达忧国忧时之情,但因未得重视,故曰“虚”。王粲在三国的战乱中流浪荆州,依靠刘表,曾作《登楼赋》以抒怀,诗人以王粲之远游喻自己之远游,抒发客居他乡之情。

诗人用“虚”“更”字抒发志不得展的悲慨之情,转而要忆江湖,乘一叶扁舟,归隐不仕,以示不同流合污。“永忆江湖”言归隐江湖之情长在怀抱。“白发”二字形象描述了诗人劳瘁一生。“欲回天地”进一步写隐居之情,宏志不展,退而退入扁舟之中,安度一生。“不知”二句意谓诗人归隐之志无人理解,而俗情竟相猜忌。“腐鼠”、“雏”见《庄子秋水篇》,篇中云:“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名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梁国而吓我耶!”

“腐鼠”、“滋味”喻功名利禄。诗人志趣高洁,视功名富贵为“腐鼠”,但这种心情无人理解,小人反而来猜测自己,诗人用典故讽刺了市俗的观点,并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含蓄曲折,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鉴赏: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第二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触景伤情,感慨万千,《哀江头》就记录了当时的心情。

全诗分三部分。

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曲江原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经过开元年间疏凿修建,亭台楼阁秀美,奇花异卉争芳,每到春天,更是繁华、锦秀。而今,“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一个忍着哭声低声呜咽的老人,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第一句有几层意思:行人少,行人哭,哭又不敢大放悲声,只能吞声而哭。第二句既交代时间、地点,又写出诗人情态:在春日游览胜地不敢公然行走,却要“潜行”,而且是在冷僻无人的角落里潜行,重复用一个“曲”字,给人一种纡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两句诗,描述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表现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含蕴无穷。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写诗人曲江所见。“千门”,渲染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加一“锁”字,就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并列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

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说明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显露于字里行间中。

“忆昔霓旌下南苑”至“一笑正坠双飞翼”是第二部分,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到曲江的繁华景象。这里用“忆昔”二字一转,引出了一段极繁华热闹的文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先总写一笔。南苑即曲江之南的芙蓉苑。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自大明宫筑复道夹城,直达曲江芙蓉苑。玄宗和后妃公主经常通过夹城去曲江游赏。“苑中万物生颜色”一句,表现御驾游苑的豪华奢侈,明珠宝器映照得花木生辉。

接着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同辇随君”事出《汉书〃外戚传》。汉成帝游于后宫,曾想与班婕妤同辇载。班婕妤拒绝说:“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以班婕妤拒绝同辇反衬杨贵妃的“同辇随君”,其中的讽刺不言自现。下面又通过写“才人”来写杨贵妃。“才人”是宫中的女官,她们戎装侍卫,身骑以黄金为嚼口笼头的白马,射猎禽兽。侍从豪华如此,那“昭阳殿里第一人”的妃子、那拥有大唐江山的帝王该是何等景象啊!才人们仰射高空,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

“明眸皓齿今何在”以下八句是第三部分,抒发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分为两层。第一层(“明眸皓齿今何在”至“去住彼此无消息”)直承第二部分,感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明眸皓齿”对应“一笑正坠双飞翼”的“笑”字,把杨贵妃“笑”时的情态补足,生动而自然。“今何在”三字照应第一部分“细柳新蒲为谁绿”一句,把“为谁”二字写得更具体,感情极为沉痛。“血污游魂”意指杨贵妃遭变横死。长安失陷,身为游魂亦“归不得”,他们自作自受,结局何等凄惨!杨贵妃埋葬在渭水之滨的马嵬,唐玄宗却经由剑阁深入山路崎岖的蜀道,死生异路,彼此音容渺茫。昔日芙蓉苑里仰射比翼鸟,今日马嵬坡前生死两离分,诗人运用鲜明而巧妙的对照,点出了他们佚乐无度与大祸临头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第二层(“人生有情泪沾臆”至“欲往城南望城北”)总括全篇,表达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前两句是说,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以无情反衬有情,而更显情深。最后两句,用行为动作描写以渲染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黄昏胡骑尘满城”一句,将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使开头的“吞声哭”、“潜行”有了着落。黄昏来临,为防备人民的反抗,叛军纷纷出动,以致尘土飞扬,笼罩了整个长安城。本来就忧愤交迫的诗人,此时就更加心如火焚,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至不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巨大哀恸。

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哀”字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制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体现。

“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诗的结构,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转入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佚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不仅揭示出“乐”与“哀”的因果关系,也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乐衬哀,今昔对比,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造成结构上的曲折跌宕,纡曲有致。文笔则发敛抑扬,极开阖变化之妙,“其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四)。

艾如张 李贺

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穗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剪刻? 中有祸机不可测。

鉴赏:

在古人的咏物诗中,有一些纯然吟咏客观事物的种种情状,而没有诗人的寄托寓意;但更多的是,“咏物”只是一种表现手法,诗中借物寄托着诗人深刻的寓意或者感慨。后者与我们今天的寓言诗很相似。李贺这首《艾如张》就是这样的作品。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十分诧异: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竟然会对社会上险恶机诈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他深邃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见识使我们深感佩服。全诗通过对小鸟要警惕捕鸟人的机巧的劝告,写出了人世的险恶不测,表达了诗人对险恶奸诈现实的憎恶。

诗中首先刻画鸟儿的美丽可爱。用“锦”“绣”的衣服来形容鸟儿羽毛,这该是多么美丽的鸟!羽毛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光彩照人。诗人用人的衣服作比喻,使读者更容易在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强饮啄”四句,是对小鸟劝告的第一层意思:努力寻找食物哺育你自己的小幼雏吧。东边的稻田里禾穗倒伏,可以够你寻找食物了,虽然在东边的田垄去寻找食物要经受风风雨雨的侵袭,但你千万不要听信笼媒的呼唤,飞到西边的田垄去。这一规劝,寄寓着诗人自己沉痛的教训于其中。日常生活似乎总是不能满足人的理想要求,于是就总是想另外找一种自己理想的生活。

这种追寻往往适得其反,使自己陷入险恶的境地。

“齐人织网”四句具体描绘了网雀的险恶,齐人的网洁白透明,无形无影,看不见,但又实在存在,它张在野外田垄上,在平坦的草地上,加上伪装,表面上红花绿叶,那么美丽诱人,但实质上却是阴森的陷阱机关。当你触及那无影无形的网,就会碰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这里把捕鸟的机诈设施写得十分生动,读之使人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最后两句点明了祸机四伏,深不可测的诡谲奸诈境界,以总结全篇。那绿叶红花,竟是人们装饰祸机的伪装。

诗人怀着强烈的憎恶感情来描绘张网捕鸟的险恶居心,这当然不只是抨击捕鸟,而是借此抨击现实的险恶。现实也就象一张无形无影的网,由一些奸佞小人设臵起来,引诱着一些天真善良的人们触网受伤。

这些奸佞小人用意险恶,居心叵测,使人们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落入他们毫无形迹的网中,受伤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样受伤的。诗人对现实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捕鸟的描述,只是他对现实认识的变形反映。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不能确考,但从诗的内容感情来看,很有可能是应进士举被攻击之后创作的。我们在本书前言中说了,李贺到长安应进士举,一些政治上的小人却攻击他,说他父亲名“晋肃”,他不应该参加进士科举的考试。这对李贺是一个沉重打击,也使他看到了人世间小人的险恶居心。这首诗写出这网一般的人世,到处是机巧的陷阱,到处是张着的网,使人们碰得头破血流。这是诗人被弹归之后进一步思考得出的深刻结论。

阿娇怨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鉴赏:

刘禹锡的诗歌向以精炼含蓄著称。《阿娇怨》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年为胶东王时,就喜欢阿娇,曾对阿娇之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作,当作金屋贮之。”阿娇当了武帝的皇后(称陈皇后)以后,擅宠骄贵,但十余年无子。平阳公主进歌伎卫子夫得幸生子,阿娇见疏,忧愤欲死。刘禹锡这首诗,追寻前事,摹写阿娇当日望幸不至的哀怨情态,并寄予深切的同情。

全诗很短。开端便以“望”字领起:“望见葳蕤举翠华”。阿娇望幸心切,遣宫女时刻伺察武帝动静。

宫女不能接近武帝近卫,只能机灵地守候遥望。她深知皇后心情,所以一见皇帝的仪仗—— 装着羽饰(即葳蕤)的翠华之旗举动,便赶紧回来报信。

“ 试开金屋扫庭花”,集中写阿娇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她吩咐宫女打开金屋,扫除庭前落花。“开”、“扫”两字用得精妙,可以使人想象到当年贮藏阿娇的金屋之门虽设而常关以及满庭落花堆积的情景,展露出一个失宠皇后的典型环境。“试”字尤妙。清代诗论家徐增细加品味后指出:“是言不开殿扫花,恐其即来;开殿扫花,又恐其不来。且试开一开,试扫一扫看。此一字摹写骤然景况如见,当呕血十年,勿轻读去也。”(《而庵说唐诗》卷十一)“ 须臾宫女传来信”为全诗最紧迫语。“须臾”两字应理解为从阿娇心中道出方觉味浓。阿娇正在暗自思忖,宫女忽又第二次来报。“须臾”之间,会有什么变化呢?阿娇此时思想上急于想听,却又十分怕听;十分怕听,却又不能不听。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都包含在“须臾”两字当中。

末句“言幸平阳公主家”,以宫女的妙对作结,不正面写阿娇之怨,而怨字已深入骨髓。徐增认为“言”字中“有无限意思烦难在”(引同上)。细寻诗意,确实如此。对于宫女来说,帝来幸,好说;帝不来幸,不好说。帝幸别处,犹好说;帝幸卫子夫家,便不好说。不好说而又不能不说,甚是难对。聪明的宫女经过思考以后,决定说帝幸平阳公主家,而不说幸卫子夫处。这是因为平阳公主虽为阿娇不喜之人,但她与武帝毕竟是姊弟关系,说出来不致过份刺痛阿娇怨妒之心;且卫子夫因平阳公主而得幸,故借平阳公主为说,阿娇心中也已有数,即使明知是谎,也不致追究。一个“言”字,充分突出了宫女的随机应变和善于圆转。而宫女这样做,正说明了阿娇的怨怅和忧愤,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至于阿娇怨怅的具体情状,前人描写已多,如相传为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赋》云:“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与本诗参读,愈能见出本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致。

安贫 韩偓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鉴赏:

这是诗人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韩偓于唐昭宗天复元年至三年(901—903)任职翰林学士期间,曾参与内廷密议,对朝政有所谋画。昭宗为宦官韩全诲等劫持至凤翔时,又扈从西行,随侍左右,甚得宠信。回京后,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斥出朝。他辗转南下,于天祐三年(906)到达福州,投奔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后朱温篡唐,建立梁朝,王审知接受梁的封号,韩偓又离开福州,流寓汀州沙县、尤溪县和桃林场等地,乾化元年(911)定居闽南泉州的南安县。这首诗大约就写在他定居南安的次年。韩偓的晚年生活相当寂寥,而又念念不忘国事,心情郁愤。以“安贫”作诗题,有自慰自劝的意思。这里的“贫”,不仅指经济上的困窘,同时也 指政治上的失意。

诗篇从眼前贫居困顿的生活开始。风,指四肢风痹。八行书,指信札。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明。九局图,指棋谱。“手风”和“眼暗”,都写自己病重的身体。“慵展”和“ 休寻 ”,写自己寂寞的情怀。懒得写信,表明着交友屏绝;棋不愿摸,意味着机心泯灭。寥寥十四个字,把那种贫病潦倒、无所事事的情味充分表达出来了,正点明诗题“安贫”。

次联就室内景物略加点染,进一步烘托“安贫” 的主旨。野马,指浮游于空气中的尘埃,语出《庄子〃逍遥游 》。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蒲卢,又名蜾嬴,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两句的意思是:闲居无聊,望着室内的尘埃在窗前日光下浮动,而案头毛笔由于长久搁臵不用,笔筒里竟然孵化出了细腰蜂。这一联写景不仅刻画入微,而且与前面所说的“慵展”、“休寻”的懒散生活正相契合,将诗人老病颓唐的心境展示得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是否就真的自甘寂寞呢?第三联转入致贫原由的回叙。安蛇足,就是“画蛇添足”。用来 讽刺做事节外生枝,弄巧成拙。捋虎须,比喻撩拨、触犯凶恶残暴的人。《庄子〃盗跖》叙述孔子游说盗 跖而被驱赶出来后说 :“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 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按韩偓在朝时,曾向昭宗推荐赵崇为相,朱温不满,几乎被杀。《新 唐书〃韩偓传 》还记载一次侍宴时,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遵守礼制端坐不动,引起朱温的恼怒。韩偓忠于唐王室,当然要成为朱温篡权的眼中钉。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缘由。回忆这一段往事,诗 人感到自己谋身虽拙,报国则不避艰危,故表面以“ 安蛇足 ”自嘲,实际上以敢于“ 捋虎须 ”而自负,透露出他在颓唐外表下蕴藏着的一片舍身为国的壮怀。

结末一联则又折回眼前空虚寂寥的处境。试齐竽,事见《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爱听吹竽,要三百人合奏,有位不会吹的南郭处士也混在乐队里装装样子,骗得一份俸禄。后湣王继立,喜欢听人单独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之夭夭。这里引用来表示希望有人能象齐湣王听竽那样,将人才的贤愚臧否一一判别,合理使用。整个这一联是诗人在回顾自己报国无成的经历之后迸发出的一个质疑:世界上怎会没有人将人才问题默记于心,可又有谁准备象齐湣王听竽那样认真地选择人才以挽救国事呢?质问中似乎带有那么一点微茫的希望,而更多是无可奈何的感慨:世无识者,有志难聘,不甘于安贫自处,又将如何!满腔的愤恨终于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

题作“安贫”,实质是不甘安贫,希望有所作为;但由于无处可施展才华,又不能不归结为自甘安贫。贯串于诗人晚年生活中的这一思想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复杂心理变化,都在这首篇幅不长的诗里得到真切而生动的反映,显示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诗歌风貌上,外形颓放而内蕴苍劲,律对整切而用笔浑洒,也体现了诗人后期创作格调的逐渐老成。前人评为“七纵八横,头头是道,最能动人心脾”(邵祖平《韩偓诗旨表微》,殆非虚誉。

第五篇:唐诗宋词鉴赏(16-20首)

百舌吟 刘禹锡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花柳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

鉴赏:

百舌,鸟名,即“乌鸫”,全身黑色,唯嘴黄,善鸣,其声多变化,能效百鸟之鸣,故称“百舌”。

王维《题百舌鸟》诗有云:“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作了概括的描写。刘禹锡这首《百舌吟》,则更为具体地写出了百舌鸟在春天的得意歌唱,讽刺了当时政治生活中那种巧言善变、自矜自炫之徒,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但也有善意的规劝。

全诗二十二句,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十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八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描写百舌鸟活动的季节和环境,生动地摹状了它们那种故意卖弄而得意鸣叫的声音和神态。前六句侧重写季节、环境。春天的早晨,在云低星稀之时,就开始听得它们“间关”(鸟鸣声)的叫声了。寻声望去,只见花柳满空,繁花坠落如雨,它们的声音象“笙簧”(“笙”是一种乐器,“簧”是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的奏鸣一样从中传来,巧妙多变,连一向以鸣声动听的黄莺和燕子也自叹不如,不敢出声再叫了。这六句中,写景有如秾艳的水彩画,设色浓丽,为突出百舌鸟的叫声作了衬托;其中“初闻”一句正面写百舌的叫声,“笙簧”一句是作比喻,“黄鹂”一句又进行反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百舌的善鸣,非常生动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接下来八句,诗人侧重写它们的自矜自炫,由初闻时的讨人喜欢,过渡到令人生厌。也许是因为叫声太动听了吧,连东方的朝日也迟迟才升起,这时,它们更加得意了:“迎风弄景”,好象在自我夸耀;飞来飞去,出没在花柳丛中和绿杨路上;“绵蛮(鸟叫声)宛转”,似乎故意在讨人喜欢,耳里只听得它们纷乱的叫声。果然不负苦心,它们的叫声博得了“酡(饮酒脸红)颜侠少”和“坠珥(女子的珠玉耳饰)妖姬”的欣赏,使他们停歌倾听,和睡而闻。

这八句在前六句的基础上,显然推进了一步,讽刺意味渐渐显露出来,并且不断加重。但是,这种讽刺并不是单靠发议论来表现,而是通过写景、描摹和抒情的穿插安排,来含蓄委婉而又自然地表现的。特别是“ 酡颜”二句,把它们的叫声与豪门中醉生梦死的“侠少”、“妖姬”联系起来,说明它们的叫声只有这些人才最喜欢,而其善鸣多变,也就顿时失去了可爱的意味,而变得令人生厌了。这体现出诗人巧妙的手法。

第二部分从“可怜光景何时尽”到末尾,着重写百舌的“舌端万变”不会有好下场,也决不会长久。

“可怜光景何时尽”一句,讽刺意味进一步明显,它的弦外之音是:看你得意到几时!接着诗人从两个方面,指出了百舌不可避免的厄运。一方面,是来自背后的暗算,它无法避免鹰隼的突然袭击;虽然酷吏的张罗设网与它无关(“廷尉张罗自不关”一句,用了《史记〃酷吏列传》中西汉时奸诈的廷尉张汤给人罗织罪名、陷人于狱的故事),但像潘岳那样的游乐少年的无情弹射,却是躲不开的(《晋书〃潘岳传》:

潘郎“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另一方面,是时运的无情消逝。百舌本是飞禽中一种微形小鸟,它的“舌端万变”完全是靠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春天总是要过去的,到了秋天(“ 南方朱鸟一朝见”一句中,“朱鸟”即朱雀,我国古代天文中四象之一,指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在十二星次中分属七、八、九,全句是说秋天一旦到来),百舌就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再也叫不出声,而仓皇地在蒿下乱飞了。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对百舌的鄙视,但同时也含有警告的意思,似乎在劝告它们不要再以“舌端万变”去取悦“侠少”、“妖姬”了。另外,最后两句中,“索寞无言”与“笙簧百啭”、“蒿下飞”与“迎风弄景”,都形成鲜明对照,深刻地说明了巧舌善变的可悲命运,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显得一气呵成,颇为谨严。

刘禹锡参与的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后,政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剧烈分化。在分化中,有的人坚持操守,而有的人却见风使舵,以巧言善变去取悦政敌—— 腐朽的官僚,并且还自矜自炫,十分得意。诗中“舌端万变”的百舌鸟,正是这种政治小丑的化身。对于这种人,诗人表示了鄙薄之意,通过对百舌鸟的描写而进行了有力的讽刺。但同时也有劝戒之意,其中“廷尉张罗自不关”一句,是反语,其实是提醒他们,政敌是十分狠毒的,要注意暗算,不要沾沾自喜。最后两句“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二句,与《聚蚊谣》中“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的诅咒灭亡,大有不同,可见作者对不同的人的态度有着严格的区分,在遣词用语中极有分寸。在这些地方,表现出了诗人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匠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但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岑参和他朋友武判官的友情。他描绘的是边塞将士集体送别归京使臣的慷慨热烈的场面。“中军臵酒”,显然不是岑参臵酒,而是中军主帅臵酒;鼓乐齐鸣,也不会只是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话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因此,如果说表现了友情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同甘共苦过的战友的情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没有诗人刚到边塞时那种过于低沉而单纯的思乡之情,它已将怀念祖国的思乡之情,与保卫祖国以苦为乐的精神统一起来,因此它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昂扬奋发的。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诗人和将士们自然对天气格外关心。昨夜北风呼啸,天气骤然变冷了,早晨起来一看,发现仲秋季节就下起雪来?不过,大雪初积,雪还不厚,被风吹折的干草还没有被雪覆盖。虽然下雪会给归客带来麻烦,但在这些久经大风大雪考验的将士眼中,这点风雪算得了什么!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

“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诗人的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似乎此时才意识到,难怪昨夜盖着狐裘还那么冷!那些起床后着甲引弓的将士也似乎在喊:“好冷啊!”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读到这里,读者也似乎觉得寒气袭人,仿佛身临其境境。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无论天气多么冷,他们也没有忘记训练,还在拉弓练兵;“冷难着”,说明尽管铁甲冷得刺骨,他们还是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战斗。这里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能说明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这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第一部分用“冷”来写“热”;这一部分则是用“愁”来写“欢”,表现手法一样。

“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那水晶一般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臶,在白雪中显得多么绚丽!这旗臶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不正是将士的象征吗?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很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虽然描写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但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全文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象一首边塞壮歌,时促时缓,抑扬顿挫,刚柔相济,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反映。

在艺术上,这首诗给人一种奇丽新奇的情趣。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一是因为诗人有长期边塞生活的基础,能准确地把握边塞风景的特点,写出它的奇处;同时因为诗人富于想象,善于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主观的体验和联想,而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上。其次是它写景抒情极富变化。诗人善于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景抒情。有时实写,有时虚写。有时大笔挥洒,有时又精雕细刻。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衬、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对比手法写暮雪。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诗人的丰富感情。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鉴赏: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刘十六归隐湖南所作。

诗题为“白云歌”,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展开情怀的抒发。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此后多以白云代借隐士。白云自由不羁,超凡脱俗,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这首诗直接从白云入手,一下子便将人们带入清逸高洁的境界。

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这首送别诗将没有再从别的方面申叙离情,只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从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这朵白云就与他形影不离,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云堪卧君早归”,祝愿他高卧白云为止,可以说全诗从白云始,以白云终。我们似乎只看到一朵白云的飘浮,而隐者的高洁,隐逸行动的高尚,尽皆浮现。这首诗不直写隐者,也不咏物式地实描白云,而只把它当做隐逸的象征。因此,是隐者,亦是白云;是白云,亦是隐者,真正达到清空高妙,风神潇洒的境界。因此方弘静说:“《白云歌》无咏物句,自是天仙语,他人稍有拟象,即属凡辞。”

这首歌行运笔极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

首句不说秦、楚,而称“楚山”、“秦山”,不仅与归山相应,气氛谐调,增强隐逸色调,而且古人以为云触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云。当诗笔触及湘水时,随事生情,点染上“女萝衣”一句。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女萝衣”即代指山鬼。山鬼爱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汉代王逸注云:

“所思,谓清洁之士若屈原者也。”这里借用此事,意谓湘水对洁身修德之人将以盛情相待,进一步渲染了隐逸地可爱和归者之当归。而隐以屈原喻归者,又意在言外。末句一个“堪”字包含多少感慨!白云堪卧,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这个“堪”字,“君早归”三字虽极平实,却显出无限坚定的意味了。表现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锋芒。

诗八句四十二字,因为其中不少词语的重沓咏歌,便觉得声韵流转,情怀摇漾,含意深厚,意境超远,应当说是歌行中的上品。

本诗采用了歌体形式来表达倾泻奔放的感情。这首诗的引人处首先在于一股真情扑人。诗人送刘十六归隐是饱含着自己的感情的,甚至不妨说,是借刘十六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天宝初年,李白怀着济世之志,奉召来到长安,然而长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的政治现实,把他的期望击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虑到将来的去向和归宿。这时他送友人归山,不再是对待一般隐逸的感情,而是渗透着同腐败政治决裂的浓烈情绪,因而感情喷薄而出。句式上又多用顶真格,即下一句之首重复上一句之尾的词语,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增加了音节的流美和情意的缠绵,使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

白石滩 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鉴赏: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何以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不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吗?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 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用笔都空灵、超妙。这正是司空图所推崇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的高境。

最后两句,诗人在白石滩上绘上了一群少女。她们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都趁着月明之夜,来到这浅滩上洗衣浣纱。不言而喻,正是这皎洁的明月,才把她们吸引过来的。这就又借人物的活动中再衬明月一笔。由于这群浣纱少女的出现,幽静明媚的白石滩月夜,顿时生出开朗活泼的气氛,也带来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气息,整幅画面都活起来了。富寿荪先生评此诗:“写白石滩浣纱女子,点缀以绿蒲明月,素雅绝尘。”(《千首唐人绝句》,此诗同《山居秋暝》意境类似,幽静而有生气,乡村生活气息颇浓,与《过香积寺》、《鹿柴》那一类诗的冷寂情调、意境是迥然有别的。

白莲 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鉴赏: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融合,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迪。

鲜艳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 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蘤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

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优美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蘤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把花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归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 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纯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喜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下载王维五律100首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维五律100首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律--同学聚会

    五律·同学聚会 王万成作 20150103 新年伊始,公众假期。金陵同学,回涟小聚。微信晒照,作诗记之。 卅载梦幻真, 旧照辨几人? 千瓢故乡水, 一片游子心。 见面论肥瘦, 把酒说风云。 安......

    王维《桃源行》诗词鉴赏[5篇]

    王维《桃源行》诗词鉴赏2篇王维《桃源行》诗词鉴赏1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

    王维诗歌鉴赏简案[五篇]

    王维诗歌鉴赏略谈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王维生平及诗风特点2、理解王维诗歌的思想感情3、掌握王维诗歌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培......

    王维《归嵩山作》诗词鉴赏(5篇范例)

    王维《归嵩山作》诗词鉴赏王维《归嵩山作》诗词鉴赏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韵译】清沏溪流两岸......

    王维《渭川田家》阅读鉴赏(精选5篇)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题解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

    中国好字画鉴赏王维《辋川图》

    中国好字画鉴赏王维《辋川图》 尽管王维没有留下一幅真迹,甚至连可靠的摹本都难以确认,但人们在服膺其诗歌成就的同时,也认定他是一个大画家。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赞他“......

    王维

    王维 送綦毋潜作者介绍 落第还乡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父辈迁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旋任大乐丞,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

    王维(★)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情感目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