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习作点评
本次作文教学比武从内容上看有看图说话写话、状物类想象作文(未来的笔)、叙事作文(我和书的故事、一件关于诚信的事),分别有低中高段作文训练。本次比武较以往不同的是我们是命题抽签进行,连班级也是临时抽签决定,模式和市教学比武一样。以往我们是自由选择内容进行设计。那么这样的变化难度上加大了。许多所呈现出来的课感觉就没有上一届的精彩。这样便于我们能发现问题,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本次这样安排的初衷。
一、值得学习的方面:
这次的作文指导,我想说的是从指导的实在和实效性来看,我们要向杨文敏老师学习。从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上我们要向梁春艳、杨菊老师学习。从指导重点的突出上要向芳芝老师学习。之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树典型,就是因为我觉得我们把这三个方面做好的话,那我们的作文课堂就一定是高效的。下面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进行分析:
1、实效指导。杨文敏老师那堂课是《我和书的故事》,他的指导很简单,就分三步走,第一步首先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基本特点在于情节上的起伏和矛盾冲突,这一点很重要,能让学生的思维迅速把握在正确范围之内。第二步是审题,让学生明白本次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审题对于学生独立作文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现在逐步出现的话题作文,没有正确的审题,将会白费功夫。第三步在学生自由搜索到自己和书之间发生的故事后就要解决一个怎么写的问题了。杨老师就用了一篇很典型的范文对学生进行了如何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这几方面来写,在这一点上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都知道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写,也就指导到这个层面上,而杨老师能根据范文引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描写上要注意人物的提示语的变化、心理描写上要充分根据当时的实际进行想象和联想,动作描写上要注意动作的连续性、神态描写上要注意人物神态的变化。这个环节的指导可以说给了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叙事类作文指导一个非常好的导向,这就告诉我们老师,作文指导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也是这么的细致到位。只是这几个方面若是让学生自己体会总结得出而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话,那就更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了。遗憾的地方也还有,本节课缺乏一个评价,若是能让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写完或未写完的作文进行评价的话,那效果会更好。
2、关注学生的学习。课上得精彩学生不听也是无效的。这次我们的比武课上就出现了学生组织纪律差而影响整个课堂效果的现象,老师完全没有去关注学生是否学习,而是只求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结果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调控好课堂是老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关注学生的纪律状况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梁春艳老师和杨菊老师学习。大家可以看到她们的课堂,虽然是一二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但学生的注意力是时刻被老师抓住的。梁春艳老师那课堂,我们随时能听到老师的提醒:注意别的同学说了什么,同时还马上抽学生重复上一个同学的发言,这样是很能锻炼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的。杨菊老师有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会随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哦。所以无论是这节课还是我们走进她的教室听她的随堂课,都能感受到她用眼睛进行的无声有效的组织。课堂上听不到老师的大声呵斥和简单重复的口号。老师在课堂上是要用眼睛来组织教学的,提醒我们的老师不要对没有参加学习的同学视而不见呀。
3、把握作文训练的重点之处进行重点指导。每一次的作文训练,我们首先得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本次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哪里。因为我们在一节课的训练中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一课求一得就很好了。把握到这一点的典型是芳芝老师的那节看图说话课《我喜欢它》,这个看图说话写话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标题是《我喜欢它》,那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的时候重点应放在喜欢的动物身上,其他动物简单带过,这样就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所以芳芝老师就在重点部分拿出老师的范文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也像老师那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加以画面外的想象从样子、动作、表情、观众的反应几个方面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有点遗憾的是前面整体部分还是走得太快了些,没给学生一个整体连起来说的环节,学生写的时候在顺序的安排上可能就会比较凌乱。
二、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举例略)
1、没弄明白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哪里。
2、课堂上几乎没有听到学生精彩的说话。
3、不管是说还是写都缺乏方法上具体的指导。
4、都没有一个反馈评价的过程,虎头蛇尾。
三、针对本次比武的一些建议:
总的来说,本次比武很多老师都对自己的课不满意,这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但是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看,对老师们有几点建议:
1、不要把作文训练复杂化。就这次比武来说,很多老师也想了很多办法,但终究还是一个指导不到位。原因就在于老师自己复杂化了。首先我们老师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拿到哪个训练内容,要迅速反应出这属于哪类题材的作文,这类题材的作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运用什么手法来体现这个基本特点的整体构想。这次作文比武,不外乎三类:一类是低年级段的看图说话写话。要求是要在说话的基础上再写话。而我们本次呈现出来的大部分是说的问题还没解决就急于进入写的环节。二类是状物类《未来的笔》,虽然是想象作文,但毕竟局限的是笔,就里不开状物文章的基本特点:样子、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去指导想象与联想。以姚芳必那节课为例分析。三类是叙事作文《我和书的故事》《写一件关于诚信的事》,抓住一次典型事例进行具体细致描写的指导就行。以杨文敏那节课为例分析。
2、把新课标中对各年级段的说话写话、作文训练要求了如指掌作为自己作文训练的准绳。要灵活运用这根准绳。不要走极端。这里有必要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各阶段的写作要求: 一二年级段: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四年级段: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五六年级段: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从以上看,除了对于中高年级有一个量化标准,而对于低年级更多是兴趣的培养。老师们就不要把看图说话写话局限在一句话上,刘宁宁老师那节课就把学生固定在一句话上,很多可以说开去的学生想说的内容都没有说出来,这一点上杨菊老师做得比较好。延伸说的内容,可惜局限在少几个学生身上,没有注意到让大部分学生说,这是本次比武的通病。
3、对每节课的具体建议。(略,现场点评)
前几天有幸聆听了我校几位老师的展评课,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主要针对姚敏老师和刘君碧老师的习作教学,谈谈我的收获.习作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面对作题仍然无言以对、空话假话连篇,而这次两个老师的习作训练内容,更有利于老师去引导学生说出学生的心里话,不再惧怕作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习作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本节习作指导课上他们把这一要求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习惯,培养学生表达有序的能力,以及由感到说,由说到写的正确表达的方法。
语文特级教师高林生在《小学作文教学应有的突破》一文中提出“作文是一个人在表述动机的驱动下,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以别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以线性文字编码显现其结果的过程”。这其实点明了作文的实质,“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而现在学生为了作文而作文,提到作文就头痛,我觉得这两节节习作课的重点还是要让学生打开话匣子,说出真话,然后,顺水推舟,由说到写。写作文的难点放在了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怎样抓住事情中的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来写具体”。另外,让每一个学生从别人的评价中完成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那些写得好,那些还不足,可以怎么修改,这也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
说到这节作文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句俗话“落在猫脚爪下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表达氛围、和蔼的创作气氛,让学生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活力,尽情地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变“要学生写”为“学生要写”,把学生引入“成长”、“有趣”的境界,文思如泉,妙笔生花。这样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出发,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引导学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让他们自由的去表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谈话法,谈论“成长”,”回忆童年“这样一个话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关键是唤起学生的童心,”学生可以在这节课上愉快地讨论,畅所欲言地表达,把真实的心境说出来,写出来,与别人交流,这是讨论法。另外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习作和别人的习作,从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知识,培养了能力。这是评价法。在这节课上,如果要把教学方法归纳出来,大概有谈话法、疏导法、讨论交流法,评价法。
这两节课的设计上从习作本质的特点出发,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课上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语文习作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内容的四结合。让我们非常明了的感受到从激趣——审题——选材——说作文——评作文——写作文——改作文这一教学流程的清楚和流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倾吐真言。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父亲习作点评
五、习作评议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父亲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他在众多父亲中是那么平凡----他不是个有钱的父亲,也不是个有权的父亲,他只是一个司机。但是我却要自豪地喊:“我的父亲是伟大的父亲!” `
十二个春秋,十二个夏冬,父亲用他对我的爱哺育了我。他从来没有骂过我,也从来没有打过我。他从来没有袒护过我,也从来没有包庇过我。小时候,父亲是一个科室干部,有着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他有空时,常给我讲故事,听得最多的是《西游记》。如果说母亲是生我养我的人,那么父亲就是赐予我性格脾气的人。我小时候常望着父亲的黑发,心里默默地想:“父亲好棒!”幼年的我,长大在父亲的故事中,日日夜夜,朝朝暮暮,我都在父亲抑扬顿挫的故事中酣睡,在有趣的情节中陶醉„„父亲成了偶像级的人物。
一转眼,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当然不会再缠着父亲讲故事,我会自己看书。可是在自豪的同时,我发现父亲老了!真的!他为我付出太多的一切了。而这一切的一切,我又怎能注意到呢?自从我三年级开始学画以后,家里没钱给我交学费。父亲竟咬牙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去开车挣钱——多么平凡、多么伟大的父亲!父亲,你为了我,丢下铁饭碗,去干每天马不停蹄的握方向盘的司机!
我没有一个有钱的父亲,也没有一个有权的父亲,但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我为我平凡的父亲而自豪!为我伟大的父亲而自豪!
第三篇:素描课习作点评
学生们在素描课上认真写生期待他们都有新的进步
陈子妮,三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临摹作品,后期经过教师局部修改。基本的造型没有问题,大的黑白灰关系也能掌握。陈子妮同学认真听讲,态度端正,能跟上教学节奏,进步中等,悟性不错。今后应加强长直线造型的基本功练习。
陈子妮,三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写生作品,用时四课时。画面造型没有大问题,黑白灰关系明确,体积感强。暗部的调子画得很不错。陈子妮进步挺大,尤其是造型、排线,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透视未能完全理解透彻,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揣摩体会。
耿涵,本期新学员,初中一年级学生,以前有一定的基础。此幅为临摹作品。初中生理解力明显比小学生要强很多,都能听懂并能应用。画面中黑白灰关系层次分明,排线很细致。左边的六棱体比例失调,应注意穿插体的虚实关系。显得稍小一些。可能是接触素描的时间较短,在造型透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耿涵,本期新学员,初中一年级学生,以前有一定的基础。此幅为写生作品,此生进步很快。画面中黑白灰关系层次分明,排线不如上一张作品细致。另外这张画的构图稍偏右侧,显得美中不足,希望能在下一张画中把上述问题一并解决!琚子易,三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临摹作品。画面造型没有大问题,黑白灰关系不明确,暗部色调应加强。调子排线画得很不错。琚子易课堂表现一直很好,认真。画的比较规矩。今后应加强长直线造型的基本功练习。刘志惠,五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临摹作品。画面造型没有大问题,黑白灰关系明确,体积感强。调子也画得很不错。刘志惠学习态度较好,进步较快。造型能力较强,基本功扎实。悟性很好,今后应注意画面中虚实变化的处理,加强基本功练习。莫子嫣,三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写生作品,用时四课时,大的形体比例没有问题,色调和体积感都很强。莫子嫣同学极富个性,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进步很快。上课能认真听讲,学习态度端正。排线排的很好,悟性不错。今后应加强长直线造型的基本功练习,多注意轮廓线的处理。牛芯蕊,三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一学期。此幅为临摹作品,后期经过教师修改。牛芯蕊同学进步很快,学习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学习态度端正。排线排的很好。今后应加强长直线造型的基本功练习,多注意轮廓线的处理。谢泽慧,本期新学员,初中一年级学生,以前有一定的基础。此幅为临摹作品,此生进步很快。这张画画面中黑白灰关系层次不明确,排线比较细致。穿插体的顶端画的太实,注意虚实关系。谢泽慧,本期新学员,初中一年级学生,以前有一定的基础。此幅为写生作品,此生进步很快。这张画整体画的不错,造型比较准确,十字交叉体顶面画的有点翘。长方体感觉有些“软”,处理好画面中的线。杨怀旭,六年级学生。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临摹作品,学生容易照抄调子,出现这应那样的问题。比如这张画,造型和透视上有些小问题,排线排的不错,感觉很透气,不是一团四黑。中灰调子画得较好,暗部色调还需加强。
杨怀旭,六年级学生。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学生写生作品中的优秀作品。这张画要比临摹的那张好很多。不论从色调、质量感、体积感等方面都表现的很到位。画面纵深感稍显不足,造型上进步很大,应注意投影的虚实关系,和轮廓线的处理。如长方体。伊纯萱,四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写生作品。整体效果不错。画面造型没有大问题,黑白灰关系明确,体积感强。调子也画得很不错。伊纯萱同学学习态度较好,进步很快,观察力敏锐。今后应加强造型练习,在排线上下下功夫。伊纯萱,四年级。参加素描高级班第二学期。此幅为临摹作品。造型和透视上问题不大,排线排的不错,色调也控制的很好。穿插体的顶端画的太实,注意虚实关系。
第四篇:小学生优秀作文写人习作修改与点评
拉二胡的老人(原稿)戴山学校501班褚师路
放学了刚踏出校门,隐隐约约听见一阵优美悦耳的二胡声。二胡声从那个被人们围绕的那个角落里传出。因为人太多我和朋友只能从大人的胳肢窝下慢慢地前进。
这个拉二胡的人大概四十多岁了。戴着一顶破烂不堪的草帽,穿着一身被补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和一双黑白相间的帆布鞋。草帽下一张清瘦的脸,还有皱纹,还有折纹,还有螺旋纹;手背上像被刀划过有裂痕凹凸不平的青筋
他盘腿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复古又破旧的二胡。他拿着这个二胡,用二胡拉出一些不知名的曲子。他时而露出笑容,时而突然停止奏乐,时而好像回味着他拉的曲子。
他的前面有一陶瓷碗,碗里面有一角两角的硬币,也有一元的硬币。我的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一元硬币,扔到碗里时不小心弹开了。他立刻睁开眼睛,注视着硬币滚动的方向。直到朋友将硬币捡起来放入碗中,他才轻轻地闭上眼睛,继续奏乐。
天色快接近黄昏,人都快走光了。我从口袋里摸出一元钱,但又犹豫地收进去。
这老人突然说:“还想听吗?明天再来吧。”
拉二胡的老人(潘老师修改并点评)戴山学校501班褚师路
放学了,刚踏出校门,就隐隐约约听见一阵优美悦耳的二胡声。二胡声从那个被人们围绕的角落里传出。人太多,我和朋友只能从大人的胳肢窝下慢慢地。开头就很吸引人!好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拉二胡的人大概六十多岁。他戴着一顶破烂不堪的草帽,穿着一身被补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和一双黑白相间的帆布鞋。草帽下一张清瘦的脸,还有皱纹,还有折纹,还有螺旋纹。手背上像被刀划过,有裂痕和凹凸不平的青筋。外貌描写很细致,刻画出一位饱经沧桑又似乎穷困潦倒的艺人的形象!他盘腿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复古又破旧的二胡。时而露出笑容好像沉醉其中,时而突然停止奏乐紧锁双眉,时而忆往事。刻画老人的神态,力求表现他对音乐的沉迷和对往事的留恋。的前面有一瓷碗,里面有一角两角的硬币,也有一元的硬币。我的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一元硬币,扔到碗里弹。他睁开眼睛,注视着硬币滚动的方向,直到朋友将硬币捡起来放入碗中,他才轻轻地闭上眼睛,继续奏乐。细节描写(详尽地描写细微的动作),表现老人的沉稳和淡定。
天色近黄昏,围观的人都快走光了。我似乎想起点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一元,伸出口袋又犹豫地收进去 老人说:“还想听吗?明天再来吧。”
然后,在渐渐笼罩的暮色里,他又沉醉在自己的乐声里了……
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了刻画老人的饱经沧桑、痴迷音乐、从容淡定、自得其乐。外貌的描绘、神态的描摹、动作的刻画、细节的描写,以及我的犹豫,都集中指向这一目的!
拉二胡的老人(正稿)戴山学校501班褚师路
放学了,刚踏出校门,就隐隐约约听见一阵优美悦耳的二胡声。二胡声从那个被人们围绕的角落里传出。人太多,我和朋友只能从大人的胳肢窝下慢慢地挤进去瞧。
拉二胡的人大概六十多岁。他戴着一顶破烂不堪的草帽,穿着一身被补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和一双黑白相间的帆布鞋。草帽下一张清瘦的脸,还有皱纹,还有折纹,还有螺旋纹。手背上像被刀划过,有裂痕和凹凸不平的青筋。
他盘腿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复古又破旧的二胡,时而露出笑容好像沉醉其中,时而突然
停止奏乐紧锁双眉,时而闭眼沉思似乎在回忆往事。
老人的前面有一个瓷碗,里面有一角两角的硬币,也有一元的硬币。我的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一元硬币,扔到碗里,硬币从碗里弹出去。他慢慢睁开眼睛,注视着硬币滚动的方向,直到朋友将硬币捡起来放入碗中,他才轻轻地闭上眼睛,继续奏乐。
天色已近黄昏,围观的人都快走光了。我似乎想起点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一元硬币,伸出口袋的一刹那,又犹豫地收进去,但终于蹲下放进那个瓷碗里。
老人微微点了点头,轻轻地说:“还想听吗?明天再来吧。”
然后,在渐渐笼罩的暮色里,他又沉醉在自己的乐声里了……
第五篇:作文点评
2009北京高考满分作文题目: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纪伯伦说,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的确,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哪怕现在眼前一片黑暗,哪怕前路暗淡迷茫,自信这一双隐形的翅膀都会带着我们飞向梦想中的远方。
自信是成功者迈出的第一步。从前有一个潦倒的青年,他四处求职却屡屡碰壁。最后他只好到一个朋友的朋友那里寻求帮助。那个人问青年,你会打字吗?青年低下头。你有什么特长吗?青年羞赧地摇了摇头。最后那人让青年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青年匆忙地写下自己的地址,转身正要离开却被一把拽住了。那人笑着说,年轻人,你有个优点,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吗。青年一愣,字写得漂亮也是优点?希望的火光在年轻人的眼中闪动,那双隐形的翅膀正在慢慢张开。坚信自己必将有所作为,青年开始努力工作,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大仲马。如果不是自信,文艺界将会失去一位伟大的作家,失去一个敏感而真实的灵魂。正是凭借着自信这双隐形的翅膀,大仲马攀上了艺术的巅峰,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自信是使平凡蜕变成伟大的金钥匙。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至今保持着一天卖出6辆汽车的惊人纪录。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仰起充满自信笑容的脸,因为我相信,我是最棒的!正是因为吉拉德心中自信的火把一直熊熊燃烧,于是他大把地向世人抛出名片,推销自己,倾听他人,馈赠微笑,最终自信这双隐形的翅膀承载着他的梦想,伴他飞向了成功的金字塔顶。
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曾说:“没有得到你的同意,任何人都无法让你感到自惭形秽。”行走在通往明天的崎岖之路上,我们没理由不相信自己会创造奇迹。只有当你自己首先肯定了自己,你才可能点亮希望,放飞梦想。
自信是一种不在乎失败的勇敢,一种不理会排挤的微笑,一种对一切艰难险阻安之若素的从容,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定,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或许,这种伟大的信仰还蜷缩在你身体的某个角落沉睡。那么,趁现在唤醒它吧。背起你的行囊,张开这双有力的隐形翅膀,启航,飞翔!
这一双隐形的翅膀,载着我的、你的、所有人的梦想,穿越湍急的溪流,横渡荒芜的沙漠,乘风破浪,飞向心中的梦想之地,那未知的远方!
相信自己!相信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我的点评:
文章的语言很有表现力,对于自信的解释很恰当。但在事例的引用上有些罗嗦,应选取精华的事例。名人名言引用得很到位。开门见山,立意准确。结尾语言优美,亲切自然。
2009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这也是一种这也是一种永恒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
昙花从不为她鲜艳的短暂而暗自哀怜,因为她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写进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瞬间但永恒的娇美;朝露从不为她光华的瞬息而顾影悲叹,因为她用自己闪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无一不怀想这瞬间而永恒的清丽。
因为真美,那些短暂的事物竟撼动了时间的定律,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当诗仙宽袍弃履,举起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晖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这瞬间的感悟,便在孩童清亮的诵读声中变为醉人的永恒。
因为不凡,那些即逝的侧影竟跃过了文明的更替,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仅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汨罗的那秒,这一屡赤红泣血的绝美魂灵已挣脱世俗的枷锁,随着汨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在每个志士的心田。这瞬间的悲壮,便在岁月的长河中变为永恒。
因为无愧,那些闪现的生命竟无视了历史的变迁,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生苦短,纵是八十而寿又何尝不是一瞬。但且回首再看那南山脚下菊态幽美,洞庭湖心月晖清华;看那赤壁山涧金戈铁马,大漠暮里炊烟人家,弥足短暂,却也弥足永恒。
这些由真、善、美缠绕而成的瞬间,往往在笔尖的跃动甚至风叶的交响中被铭记。它们不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坷,甚至不曾在岁月的波涛中起伏,它们总以一种轻盈而美好的姿态起舞,独立于世,而在万物心中刻下永恒。
以真行走于世,以善放歌于世,以美馈赠于世,便可以自身之瞬间,成就大世之永恒。
瞬间,也是一种永恒。
我的点评:
题目与内容恰当的联系,语言优美。开头很有新意,鉴别了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引用昙花,朝露,进行表达很生动。内容中层次清晰,开启段语言整齐。引用诗仙、屈子以及诗文,可见作者语言功力的深厚。结尾简单清晰,使人回味无穷。
2009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题目:站在___________的门口
站在文学的门口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
站在文学的门口,我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那些高贵灵魂的歌吟,去驻足观看那隐藏在文字之后的精神之花,去收获一份灿若朝阳的理想与对于崇高的向往。
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得哀愁,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被文学艺术化了的灵魂与生命,在文学的殿堂里凝固永恒。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那轩举的意气已将我深深感染,那盛下了悲欢离合的真情泪滴已将我浸湿,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存
在于历史的视线里,轻易地将我俘获,又用他们高贵灵魂锻造的文字凝滞我的步伐,不肯再做那人间的闲狐兔。
站在文学的门口,那门里飘散出的生活的哲思,仿佛夜幕上璀璨的群星,将我的生命旅途照亮。
自嘲“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的史铁生,他文字里关于生命的思索给予我深深的感动,他的坚忍使我在遭遇崎岖时亦能淡定从容。冰心笔下深邃的大海与圣洁的母爱亦使我在匆匆行走的间隙里驻足体察弥满我生活的爱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动容于保尔的钢铁意志,读《鲁滨逊漂流记》,我欣赏生命与自然的契合„„
被文学具体化了的生存形式与生活态度,如细雨,如飞花,浸湿生活铺就诗意的岁月,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暮雨晨风阵阵飞来,让我走得坚强并且诗意。
站在文学的门口,终究只是欣赏文学别样的乾坤。我知道,终将有一日,我会走进文学的殿堂,用自己手中的笔勾勒出生命别样的风貌。
我的点评
欣赏文学里别样的乾坤,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去观看,去收获;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体味艺术的灵魂与生命,领略作品飘散出的生活哲思,让“我”在生命旅途中走得坚强且诗意,淡定且从容。作者将思绪化作一江春水,流入文学门内的世界,信手拈来,纵情挥洒,感悟真切,议论生辉。文章积淀深厚,思路清晰,语言典雅。
2009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题目:站在___________的门口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
青春是一串风铃,我看见它挂在十八岁的门口,随着风儿叮当作响,朝我招着手。我知道跨过这道门,我就要向青涩的少年作别了,迈向属于我的成熟人生。
我的生日恰好在七月,跨过高考去迎接十八岁的生日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吧,因为经历了十多年学习的生涯再加上高考的洗礼,这份成年礼更显沉稳和智慧。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朝后回望,那是一段十八载精彩的人生。我收获了亲情,那儿有我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独立思考时,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与谆谆的教导。我收获了友情,从儿时打闹的玩伴到同窗学习的挚友,他们无邪的笑容与无数次和我的共勉在我的心底永远留下了温存的回忆。我收获了知识,十八年来,我像如饥似渴的鱼儿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来游去,文学名著,给我以智慧的启迪,给我以前进的动力,它们是滋润干涸心田的雨露,它们是孤苦绝望时的良师益友;自然科学,让我更真切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与美丽,激发着我探索世界的渴望。我收获了民族自豪感,作为黄皮肤的中国人,我欣喜地见证着祖国的进步与光荣,我高兴自己能与这样的民族同行!
感谢十八岁的人生让我感受着世界的真善美,让我更明确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的奋斗目标!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我看着那串美丽的风铃,告诉自己:挥手告别那充满酸甜苦辣的过去吧!现在,我要鼓起勇气准备驶向人生的下一个航程。
也许和所有即将或刚成年的朋友一样,我的心中充满了怀念、彷徨和希冀,那是一份真实腼腆的萌动,那是一种想要操纵人生的激情与渴望!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翘首展望,那将是充满未知的旅程。未知的成功,未知的失败,未知的喜悦,未知的烦恼,我会彷徨失措吗?会被困难压倒吗?哦,抬头一看,那是父母肯定的目光,那是朋友亲切的挥手,那是师长美丽的微笑。哦,还有我身边的中国人,永远坚强不屈的中国人,和他们为伍,我一定不会害怕,和他们结伴前行,传承五千年炎黄子孙的辛勤与智慧,我想,我一定可以。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望向人生的大海,我想:
把帆留给风,把桨留给浪,把船长的位置留给我!
我的点评
本文扣题紧:回顾既往,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抒情散文表达形式的选择,让我们在“十八岁的门口”,见到了作者的青春风采,才情理想。感情充沛:由生活到学习到思考到觉悟,由少年到青年到成年,由个人到时代到家国,都情寄其间,感奋动人。形象生动:情理寓于叙事,哲思寄寓意象,提及多种事物如 “风铃”,“大海”,“帆”,“风”,“桨”,“浪”,“船长”,使文章以蕴深厚。
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题目:品味时尚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品味时尚
当人们的血脉中奔流着各色汽水饮料时,似乎再有哦没有一杯香茗高山流水般诗意地流淌的踪迹。
当人们恣意地将头发烫染得卷曲蓬松,五彩斑斓时,似乎大家忘记了自己原本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的秀发。
当人们开始将衣服穿薄,甚至“衣不蔽体”、奇形怪状时,似乎特立独行成了时代的标签。老祖宗的含蓄之美渐渐让步于时尚装扮。
当人们以车代步,进入了电动马达四轮的新纪元,似乎很少有人在月亮下闲庭信步,边走边欣赏,感受城市霓虹下最温存的拥揽。似乎没有人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感知生命的重量与自然的厚实。
当人们用电邮、用短讯、用视频支起了整个地球村,网住了这个偌大的城市,似乎人们丢失了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期待与盼望。鸿雁飞过,丝毫没有等待的不安与渴望。咫尺与天涯丢失了那份如同生死别离般的重量。
当人们开始流行在饭店吃年夜饭,一家人聚在喧闹的酒店大厅时,人们似乎没有发现少了一份紧密,少了一份拥挤的温馨。没有了忙忙碌碌的筹备,便少了互相帮上一手的暖暖之语。没有了锅碗瓢盆的铿锵交响,便听了过年的“滋味”。只是吃顿饭,那还何需在外远游的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吗?
当人们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快女”、“快男”等一系列选秀节目时,时尚的魔力将戏曲民乐从人们的耳朵里驱逐出境。
当人们的手中只剩下一些浮夸虚假的“青春文学”时,海子的眼泪便成为他们炫耀自己“博学”的家珍。而那些关于生命与爱的性灵,便被巨大的商业浪潮湮没在泛黄的纸上。
当人们再也没有阅读经典的习惯之时,这个由时尚照亮的世界是否会透彻明亮?我们,义无反顾地沉浸在时尚的大潮中。
我们,也在义无反顾地远离经典传统之美为我们铺设的沙岸。我们,只能无助地挣扎。品味时尚,却有一丝苦涩,我不知道,那是否是我们日渐空虚的心灵,在未来流下的一滴泪水。
我的点评
文章以“当”字排比下来,把现代时尚与经典传统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凸现出来,流露出时尚所取代的深深叹惋与感伤。作者把“品味”时尚品出的苦涩诗意地表述为“我们日渐空虚的心灵在未来流下的一滴泪水”,文学底蕴洋溢在文字间。语言优美,手法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