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与《平凡的世界》比较
一、在审美感受上的比较
作家自我审美感受的形成和表达过程,就是作家将自身对生活的认识转化成审美感受,并将其再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过程。
《人生》的创作,作者的审美感受达到了他创作的一个高峰。路遥认为:“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与落后,现代思想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的 冲突等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阅读《人生》,我们看到高加林对农民命运的“叛逆”倾向和他心灵深处农民的心理情绪在农村和城市的夹缝中痛苦搏斗的历程。高加林的人生磨难、他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顺德老汉的形象塑造,表现出作者在历史巨变时期对中国命运的深刻的美学思考。这个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高度和深度是《人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在《平凡的世界》中,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有什么发展和深化,看不到审美感受能够等同或超越《人生>。作品描写农民的苦难,却根本无力触及苦难的根源以及探索解决 的途径和方法。对于苦难本身缺乏反思,使得这部小说缺乏对人类命运深层次上的追问与观照。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极端认同,那些缺乏独立思想的人物,以及他对上层社会包括省委书记、地委书记那些领导干部赞美的、神圣化的描写,使人感觉到他表现的“平凡的世界’’就是鲁迅说过的人民处于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平凡的世界》被一些人誉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史诗”,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悲剧根源,并没有表现出现实主义应有的哲学深度。
二、在审美选择上的比较
文学的发展史表明,小说家的审美选择正一步步地深化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揭示,经历了生活故事化的展示、人物性格的展示和人物内心的探索三个阶段。《人生》在人物性格的展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而《平凡的世界》几乎没有几个称得上“典型”的人物,反而倒退到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
高加林作为一个不满现状的痛苦的进取者,他的灵魂有着深邃的内涵。处在人生十字路口 上,内在外在的各种因素造就了他十分复杂的性格。他既热爱脚下的黄土地,又拼命想远离它;他崇敬黄土地上的父老兄弟,又拼命挣脱他们的命运;他从心灵深处爱着巧珍,却又极为痛苦地 抛弃了她;他有时也感到自己“卑鄙”,却用“卑鄙”做自己的“通行证”。他把心灵深处的矛盾、痛 苦、动荡、不安和拼搏意识统_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复杂、深邃的典型性格系统,反映了新旧文化心理结构交替时期一代青年精神裂变的巨大痛苦。
高加林形象如此丰富的性格内涵决非《平凡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形象所能比。以孙少平为例,这是一个处在陈奐生和高加林之间的人物。他倔强干练,对命运有一种不屈服的忍耐和奋斗 精神。不论是给牛看病,还是因“饲料地”问题接受批判,表现出他对生活的默默忍受和特有的才 干。另一方面他又格守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在处理他和润叶的爱情问题上,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灵,而只考虑自身的贫穷、城乡的差别、家庭的悬殊,表现得那样保守、落后和封闭,最后终于导致了爱情悲剧。面对人物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说没有丝毫的审美反映,但是我们很难获得审美享受,因为“扁形”人物提供给我们的审美信息太有限了。《平凡的世界》显示的路遥的现实主义力度主要是对特定时期陕北城乡生活的如实描写,作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史料”价值和 文化价值方面。就题材意义的发现而言,《平凡的世界》确有成功之处。但是,当代中国已不能与巴尔扎克时代的法国相比,记录描述社会生活历史巳非小说艺术之所长,凭借小说的题材意义取胜巳经是文学艺术的昨天。
三、在审美趣味上的比较
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是作品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在特定的审美环境和 隱 氛围中相互作用,形成“审美场”的结果。
《人生》所叙述的爱情故事,凝集了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社会变革时期的诸多信息,体现出变革时期的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所面临的矛盾、痛苦心理。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嬗递着的时代脉搏,真切她感受生活中朴素深沉的美,又将社会变迁的观察融入到个人人生选择中的矛盾和思考当中,在把矛盾和困惑交给读者的同时,也把启示给予了读者,激发起了读者极大的审美趣味
《¥凡的世界》浓厚的道德意识和对现实生活的赞美,支配着人物形象的态度和行为,使人物形象具有极强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作品背离读者审美趣味最大的失误,就是“高大全”式 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这在主人公孙少平身上体现得最为集中。作者完全是从“英雄崇拜”的理想 摸式中演绎孙少平的一举一动。孙少平理智地处理他和郝红梅情感纠葛,抢救曾经深深地侮辱和伤害过自已的落入洪水的侯玉英,不记前怨挺身而出维护在供销社偷拿了手帕的郝红梅的名 誉,他的英雄本色表露无遗。读者没有发现孙少平一处缺点,作者对孙少平过分拔高的描写,具 有强烈的文革文学中塑造“英雄人物”的显著特征,严重背离了读者的审美趣味,不能够引起人 们的审美激动。
第二篇:《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题记
刚刚略看了一遍《平凡的世界》,认识这本书有很多偶然,有友的短信、老师的一句话和学校大屏幕流动的字――――不管怎么说,因为这次成绩乐观,妈妈送了我这一套三本的《平凡世界》为生日礼物,我终于抓紧时间略读了这套书。
充满着对这套名书的好奇、期盼甚至崇拜,我读了起来,刚开头的几段就彻底将我洗脑――背景是农村啊。孙玉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少安没有希望了,我的浪漫主义细胞便寄托在少平上。高中生、穷、充满青春与活力,少平会有一番作为的。他与郝红梅那种隐约的情感使我兴奋――但根本不会有结果的,路遥就是路遥,将我的希望一次次的打破。这时少安与田润叶结婚,当然是各过各的了。少安太过懦弱,润叶又太过激情,将李向前抛在一旁。这时我的思想受到了刺激,我很不满意,到这儿为止,路遥没有安排一处令我满意的情节。更加不满意的其实不在后面――少平也没指望了,尽管去了城市,却当了矿工。矿工!一个受过教育的青年做一个有许多人所不能忍受的。我曾气得一度将书扔在一边。但后来 越向下看时,我却越觉得厚重与感动。少安与秀连努力地创业,有赔也有挣,一滴滴的血汗滴入泥土中,少平为了全家的生计承担起了一份责任,边做矿工,边读书,又边帮助其他的人。兰香努力地读书,兰花为王满银这个家撑起一片天。润叶与李向前的和好,晓霞与少平的恋爱,晓霞的死,路遥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生活。平凡的世界呀,世界哪里有那些浪漫小说写的那么美好?这了生活,舍弃了爱却又为了爱而再生活,这是人生,是生活,也是每个人的传奇。当润叶与李和与李向前和好,当少平拒绝金秀,当郝红 润生结婚时,当孙玉厚分家时。。。这就是人生,是平凡的世界。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当孙少平步入城市之时,意识到自己已经能赚钱时,他自豪、却又悲伤。逝去的青春如何才能拾起?少平不比少安,少安太懦弱,少平太理智。他是青春少年,也是成人矿工。青春与生活是无情的,也是美好的。这却是农村少年所无法面对的。也许下次我再见到那些穿矿服的工人时,我不会嘲笑,不会冷眼,困为他们中间也许不知道有多少的少平,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爱情、却因为生活而苦苦挣扎,享受着这苦难的世界。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 再不是青春少年。现在的我们,有着和少平一样的花季,一样的心,青春这一首诗过后,就是平凡的世界了,我们现在有着少平好得百倍的条件,又有何不努力的理由?让我们不再是青春少年时回首青春,我们会笑着说:“路遥,谢谢你的《平凡的世界》!”这是成长,更是人生。
平凡的世界,一抹微笑于我心中。
第三篇:读《人生》与《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人生》与《平凡的世界》有感
近些天,看完了路遥的《人生》,从中受到最大的启发就是“人要有所追求,但始终不能忘本;失去了自我,即使付出的再多,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该珍惜的时候就要懂得珍惜,该放弃的时候要放弃,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自己一时未成熟的想法将自己带上一条不归路,不然就算到时后悔也无济于事!”
接着又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这也是一部很好的书,也能给人带来很深刻的反思。
它让我们见证了我们祖国的成长,虽然是坎坷曲折的,但不是有首歌唱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吗?更何况是我们占有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成功并非易事,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国在没有前人指导、没有经验地自己摸索着前进的路的情况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就应该为之骄傲自豪。虽然在探索的路途中出现了影响深远的错误,但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有失败,才会有教训;只有教训,才会有经验;只有经验,才会有成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才能善莫大焉!
它也让我们见证了一批人的失败,还看到了一代人的胜利,更领略了世代贫穷的一家人是怎样走向富裕道路的伟大壮举的!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因为穷而产生的一个很痛心的事实:树倒猢狲散,或许你的初衷是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摆脱贫穷,可当你这个靠山不再可靠时,他们未必还会记得你曾经的恩惠,甚至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处处为
难,步步相逼,在某种程度上,这似乎是人潜在的本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许你不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但残酷的社会不一定容许!因此,它也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不现实,但也不能太现实,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
小说中,孙少安的善良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的淳朴,他的坚强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的希望,可是他的自卑也让我想到了我自己,一样出自农村的家庭,我又为了我的生活奋斗了多少?当然,我很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否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本就不会留下我的足迹;我喜欢安逸的生活,那个动荡的年代可能根本就不会有我的立足之地!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现在的生活比那个时候要好上千百倍,可也伴随着斗志的一点点减弱,或许我说不适应那种生活,那只是因为我以现在的思维来考虑过去的事。学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都知道:社会存在不同,又怎么可能有一样的社会意识呢?设想:如果自己也被穷困逼到那个程度,暂且不说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但至少自己不可能不为自己眼下的生存做打算!现实的打压,生活的逼迫,怎么可能不会改变一个人本以为永远不会变的特性呢?滴水能够穿石,谁又能保证自己会一成不变?
孙少平也是个农村家庭的孩子,但他跟他哥孙少安的性格却大相径庭,可能是因为家庭角色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性格的人,他的哥哥必须挑下扶持家庭的重担。其实,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出,他哥内心也很不甘,不然他就不会是他们村思想很活跃做事很精明的一个人,在农村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他已经
看到了它的前景是光明的,但他被种种因素束缚了,无法施展。某种意义上,他比他哥自由很多,所以他才有机会离开双水村出去闯荡。他同样也自卑,但他敢于追求,虽然他的结局是有点悲剧的,但至少他敢于表达自己对晓霞(官二代,后来为了救一个女孩死于洪水下)的爱,而他哥却为了躲避润叶(官二代,开始的生活极其痛苦,后来也走向了幸福的道路)的爱而迅速和其他的女人结婚,尽管他后来夫妻很恩爱,而在过程中,或许是他能够认清自己,不想耽误她的前程,但他确实没有少平勇敢。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思想领悟上,很明显少平的思维要开阔很多,特别是在“兄弟”的理解上,应该是读的书多吧!少平的理解中:第一点要是朋友,第二点才是兄弟!或许这样,自己就不会有更多向别人索取的念头,因为朋友之间是平等互利的!
是的,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我们根本无法要求别人跟着自己的道路走,也正是如此,每个人才有着不同的命运!
说到这,也许我们会疑惑:少平他哥哥的砖厂越办越好,也越办越大,他又那么聪明,绝对是一个很优秀的管理者,在这里他肯定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为什么他不去他哥哥的砖厂帮忙,非要在外面受那种漂泊的罪并且从事着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呢?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会去砖厂帮忙的,因为我的性格已经决定了我的选择!但我们往深层次想:少安和少平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家庭,可是他们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那他们就有着不同的思想,所谓思想
决定着行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我们没法单纯地比较少安和少平谁更成功些,或许他们都很成功,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也或许少安比少平成功的一点就是前者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从小说的结尾以及文中某些部分也能看出:少平似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也似乎离不开来自那个不完美的家庭的温暖与呵护!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都是出自同一个作者,不妨来比较下这两本书,我们会发现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同的背景——中国最艰难的时期;相同身份的主人公——农民家庭的孩子;甚至有着相同的思想——从课外书中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便不甘心一辈子如此并想出去闯闯。不同的是,他们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为了追求最终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是悲哀的;《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安比他幸运点,他也有追求,但是他更理智些,依靠着他妹妹的男朋友完全可以回到大城市里舒服地工作,并且也会有一个很美满的家庭(他好朋友金波的妹妹金秀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但最后他放弃大城市的生活依旧回到了煤窑,可能那里有属于他自己想要的幸福,也或许那里有等着他的人,不管怎么样,他比他更懂得珍惜!
那么,我们就要明白:追求属于自己的,放弃不属于自己的,过多追求的结局就是最终什么都得不到。更要记住一句话:人要有所追求,但始终不能忘本,否则就等同于玩火自焚!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绝对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四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从父母那儿听来的往事,大多也很平凡,甚至乏味。直到,我读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才知道,平凡的世界也有不平凡的人。
这是一部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述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写的是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双水村的地方,写了双水村十几年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人正是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缩影。在那段时间里,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主人公孙少平,他把苦难当作一种锤炼。他有梦想,有追求,并为此不懈努力着。孙少平在高中生活时,尽管生活极其困苦,但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读书、看报,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抛弃了许多“乡巴佬”式的狭隘偏见,形成了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有一定的学识和才华,而且经历了三年的教书生涯后,再也不愿回到双水村的黄土地上去重复先辈的劳动与生活。小小的双水村已
经容纳不下他自由驰骋的思想。后来,他进入了煤矿,成了一名煤矿工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把握生活的航向。当孙少平在煤矿取得一定的成绩,属于他的天空逐渐晴朗时,他深爱着的田晓霞却在抗洪抢险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孙少平痛不欲生。但坚强的他经过理智的思索,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孙少平为了理想执着奋斗着。
其实,从孙少平身上,我们也多少可以看到作者路遥的影子。路遥写了一部回忆录《早晨从中午开始》,讲的就是《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过程。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想像得出,路遥先生为创作《平凡的世界》,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经历了怎样的炼狱式的生活。
路遥先生英年早逝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过着的那种“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可以说,《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竭尽生命和心智的力作。
世界是平凡的。但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像孙少平、像路遥一样,正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而美好;正是他们的追求,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而多姿;正是他们的平凡,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深沉而伟大!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平凡,用心灵去感悟世界的感动!
第五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对《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钟情很久,起初是因为朋友的介绍,让我有了兴趣。于是,便用手机下载了电子书来看,但都是在闲暇和无聊时才打开来消磨时间,看的时间久了,眼睛和手都会感觉累,所以,很长时间索性忘记了接着读。但是在心里一直有一种牵挂,我很好奇几个鲜明的人物如何能感化人的心灵,净化人的灵魂。这次终于有幸在矿图书馆活动中与它相遇,让我爱不释手,于是,腾出了很多时间拜读路遥的作品。
1975年,黄土高原,这个充满苦难和希望的土地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孙少平的出场引领我走进了那个时代。“他脸色黄瘦,两颊塌陷,鼻子直挺,身穿老土粗布,脚上穿着系两根白线绳、缀着蓝布补丁的旧黄胶鞋,裤子人长布缩,吊在半把腿上,幸亏袜腰高,否则要露肉了,可是只有他知道,他的袜子已经没有脚后跟,只是由于鞋子的遮掩。”由此可以断定孙少平是一个很自尊的穷苦人。引领我读下去,更加感受到,他是一个在苦难的环境中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读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心里承受苦难,要靠劳动创造自己的生活。
孙少平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因此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想想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的人们,没有经历过那些苦难,因为一些小事总会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对照《平凡的世界》,读懂了“苦难的哲学”,人生中的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又有什么可怨声载道的呢?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但是,有的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工人技师,并取得了个人专利,还为企业献计献策创造出了更高的价值。有个却自甘平庸,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重复的复制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着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剧目。然而,又有几个更像“孙少平”呢?这又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