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时间:2019-05-15 09:5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专业成长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第一篇: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上埠中心小学 彭亮

有人说,课堂像是舞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已经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十余个春秋,随之时代的发展,我饰演的角色总是在变,尽管我扮演的角色很渺小很普通,但却记载了我曾经走过的教育信息化教学道路。故事是从十年前开始的。

一、学生时代的求知者

首次接触计算机是在师范上学的时候。师范二年级时,同我一个宿舍的上下铺兄弟当时要学五笔,便让我同他一起去学校外面一个电脑培训学校上课,那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了电脑——虽然当时培训的电脑都是些连硬盘都没有的二手386十二寸黑白显示屏的电脑,但是初次接触到电脑让我相当兴奋。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学会了零星的DOS命令(因为主要学五笔,老师没多教)、五笔字型当时最快每分钟打60多个汉字、知道了金山的wps、微软的win32操作系统及其office等几个软件。到师范三年级,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因为稍有了点基础,所以对电脑没有其他同学那么陌生——听课、上机操作很是认真,当时学校的机子较校外的机子好些,显示屏是14寸黑白的、奔腾的486机子,这段时期,详细的学习了DOS的一些基础命令、文字处理、和foxbase数据库,当时感觉课本上的知识还是满足不了我强烈的学习兴趣,于是生平第一次定了份IT杂事——《电脑爱好者》。现在好些老师都说我是电脑高手,问我是怎么学电脑的,现在想想还真要感谢那份杂志呢。

二、初涉信息技术教育

96年刚师范毕业的我分配到上埠镇中心小学任教,当时学校让我教的还是语文课,偶尔会帮学校打打文件。到了97年下学期,学校的接到上级配给的十台计算机,配置为14寸黑白显示器、4M内存、486的微机,这样学校就建立了微机室。微机室刚刚建成,全校没有一位老师在学校学过计算机,当时的刘校长便将学校的微机室交给我管理。

97年9月,新学期开学了,微机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还没有改为信息技术课)正式排在了学校班级课程表上。我接受学校的安排正式转岗,成为了一名计算机教师。刚刚接触计算机教学的那段日子,我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计算机教学的学习中。那时候,学生机房的计算机都是无盘的网络,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也不是一项简单、轻松的工作,教室的网络经常发生瘫痪的问题,于是经常向兄弟学校的前辈请教,也某些电脑公司技术员请教,或是向市电教馆的刘馆长、邱工程师等前辈学习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和无盘NT4.0的维护,那段时间也是我收获最大的时候。这个时期有一位上埠中学的郭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他一有时间就来我校的微机室,我们一起研究讨论一些技术问题,他的水平要比我高得多,我也就“偷师”了一点技术。

当时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学校刚刚起步,我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一切都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刚刚踏上讲台时,我有些茫然。曾记得,我在讲授画图软件中的“用颜色填充”时,三年级的孩子根本就不理解“封闭”与“不封闭”。下课了,我是满头大汗,孩子们是呆若木鸡。当时,我真有放弃这份工作的念头。回到家,我躺在床上思考:是自己的教学技能不行,还是学生的领悟能力差,还是……当静下心来思考这节课的时候,我隐约感到如果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封闭”与“不封闭”二者的对比,也许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设想驱使下,我想到了“木桶盛水”的道理,改利用纸杯内盛水,然后在纸杯上剪口的方法,给学生讲解颜色如同水,会在“不封闭”的缺口纸杯中“溢出”,顺利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

凭着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情有独钟,加上平时刻苦学习,经常向其它学校同行和其他前辈请教计算机的教学问题,很快就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教学常规方法。后来学校派我参加了江西省信息技术骨干老师培训,为期三个月。就这样,我开始向一名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转型。

三、在积累中寻求自己的专业成长

近年来,我校陆续建立了新的电脑室、多媒体室、课件制作室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成立了综合教研组。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专业教学氛围,学校综合教研组有多名音、体、美等专业技术教师,大大地方便了综合科教学的讨论、交流和研究活动。在学校,我虚心向老师学习,同优秀老师交流,努力找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我深深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更新很快的学科,要想全面掌握,必须要与时俱进,为此我订阅了《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多种报刊,随时保持头脑中的知识与最新知识技术同步更新,同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知识。

在工作之余还帮助老师制作大大小小的课件。在我和其他学科老师合作相处的日子里,我不断参加听课、评课、修改教案和制作课件等活动,在别人的课堂上我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别人的经验,在自己的课堂上反复尝试和实践。这些经历对于我在教学及对教育问题的理解等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在多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唯有踏实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在学习、工作中积累,在积累中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与理论水平,才能有助于自己在做好服务和工作中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四、浅尝信息技术成果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在协助学科教师参加赛课和自己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竞赛中也小有收获。多次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市、区级赛课均获奖;2001年指导学生参加县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并在后几届的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中都指导学生创作作品参赛,并获奖;2002年获县教育装备先进工作者称号;《信息技术教学中快乐教学的尝试》等多篇论文获各级奖励。其间,我还积极协同其他学科老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信息技术学科和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帮助其它学科的一些老师进行职称计算机考试的辅导,协助他们顺利完成考试。

五、反思信息技术教学 经历了多年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课程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从计算机课走到了信息技术课,从当初的讲授式的传统教学到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探索实践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不断思考着一些问题: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中,技术更重要还是信息更重要?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学生接触与学习的软件越来越多,如何在教会学生学习技能的基础上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照顾学生的差异性?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评价?……

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在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勇于实践,让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提高。

第二篇: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风雨磨练三十年,专业树上结硕果

——————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我是米良学区的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有三十年,曾先后在叭仁小学、夯都小学、米良小学、吉乐小学及米良中心完小任教过。曾先后担任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学工作。我所教过的学生虽不足以喻为桃李遍天下,但也遍满了社会上的很多行业。三十年的耕耘,三十年的磨练,三十年的探讨与求索,使我自身的专业知识在耕耘中得到收获,在磨练中得到发展,在探讨与求索中得到创新,而三十年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走向教坛,一切都是一无所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三十年来的路是那样的曲折与漫长„„

一、参加函授,奋发不息学专业

1981年,18岁的我毕业于凤凰县第一民族中学。当时,对于那些比较偏僻、边远以及落后的地区来说,高中毕业生简直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两年后,在当时教育战线迈着两条腿走路的形式下,我被招为本乡的民办教师。我怀着满腔热血与激情踏上了三尺讲台,像孙悟空当了一群猴子王,开始迈向了我的教坛生涯路。

那时候我一无专业知识,二没教学经验,走入教室,拿着教材简直是照本宣科,一堂课要讲授的的知识,十多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能掌握,我都毫不在乎,我以为这样做自己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查看我的教学经过,课后为我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等作出指导,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耐心的为我传授教育教学方法。尽管如此,对于一个刚踏上讲台而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来说,一时也记不了那么多,即使课前记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一但上了讲台慌了手脚便什么也记不清了。

学校领导看着我们这些刚踏上讲台的年轻人,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让我们马上能胜任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恨不得我们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民办教师。为此,学校领导强力要求我们多向老教师学习,向典型经验学习,积极参加学区举办各种教改教研活动,参加各种教学公开课、优秀课、观摩课等活动,便于及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我们除了积极参加学区举行的各种教学活动外、学区领导还要求我们参加县教育局和县教师的进修学校共同举办的函授班学习。

当时,我们腊尔山地区五个乡镇学区的函授点设在腊尔山学区。进修学校的授课老师每三周或每四周一次来到点上为我们授课,授课时间为星期

六、星期天两天,授课内容除了文化补习外还有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法等。

为了能更早地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了能尽快胜任小学教学工作。我们下定决定积极参加函授学习。冬天,我们不畏严寒,夏天,我们不惧酷暑,按时参加学习,除了偶尔迟到外,从无迟到早退和缺席现象,有时赶不上班车就凭着自己的毅力走到点上。

授课老师们看到我们米良、柳薄的教师因路途遥远,搭车不太方便,难免有迟到现象,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他们经过研究后,为米良、柳薄、禾库的教师单独开设了一个函授点,地点就在禾库完小,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更大的方便,使我们更加安心参加函授学习了。

通过一两年的函授学习,我们的收获很大,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从朦朦胧胧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过学习,我明确了要当好一个人民教师只有扎实的知识水平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

二、进修深造,学识水平再提高

由于我本人时时本着一种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及函授老师们的热情辅导,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1985年9月,经学区领导推荐,我考入了县进修学校举办的两年制中师班进行脱产学习。我的学习天地由此更为广阔,学习知识更为广泛。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算数基本理论》这两门功课,使我对小学语数两门主课加深了认识和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得到提高。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我明白了许多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增加了我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两年的学习。我的学历达到了当时国家对小学教师学历具备的基本要求,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8年9月,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区领导的关怀下,我考入了吉首民族师范学校。这次学习我们着重以专业知识为主、专修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理论知识。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我的收获再创新高。教育教学理论更为充实。学习小学各科教学法,让我懂得了小学教育中很多方法与技巧,懂得备课、上课、怎样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通过学习,我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加的成熟,更加丰富了。

三、在职培训,再塑教育新观念

1990年秋,我从吉首民师毕业后回到了我的本土———米良乡,重新执教。用我所学到的知识为家乡教育服务,尽我的最大力量为家乡培养新一代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形势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知识层次也不断提高,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能跟随社会发展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因此我们每位教师积极响应这一要求,纷纷加入到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

从1995年到2001年,我先后参加了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普通话培训、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等活动。并以实际行动和成绩达到时代的要求。

学习普通话,我明确了普通话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语言。我们不仅要会说,而且要说得好,讲得好,要贯穿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辅导老师的辅导,自身的学习以及反复的听觉训练,我纠正了很多方言语音错误,逐步掌握了汉字词的发音方法、要领、抑扬顿挫,逐步分辨清了音别、属性,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传授给学生。通过上级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我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我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走向课堂以为大势所趋。作为当代的教育者,必须学会和掌握这门知识,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参加复式教学培训,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复式教学在当今农村教育中重要性。随着国家基本国策的开展,农村乡镇中的教育对象逐渐出现稀少,难以形成足够的班额,复式教学在农村中势在必行。通过学习、培训,我的复式教学知识、方法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我的复式教学走向成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03年之后,随着教育形式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我积极参加小学教师的学历提升活动,参加吉首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举办的小教大专班学习。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中,我的文化知识水平再次得到提高,知识面更广、内容更丰富。专业知识方面更为增强、更为成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应用,贯穿于教学,教学效果逐步得到提高。

在此期间,我既参加小教大专班的学习又竭力腾出有余时间,参加全省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自2002年至2004年,我先后完成了六个专题和新课程学科培训,专业水平再一次得到升级。

时代不断进步,世纪不断跨越。“十一五”中又一轮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之风在全州大地泛起,我们又以新的姿态、新的阵容完成了“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中小学班主任专题培训”“校本研修项目培训”等。我们的专业知识如雨后春笋,一节更比一节高。经过三十年的风雨熏陶,三十年的奋发努力,我们的专业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层层发展,步步提高。1997年我的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小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2002年我的专业技术职务又获得了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没有雨露,树木不能发芽,没有阳光,万物不能生长,没有上级教育部门各层领导的关怀及学区领导的栽培,也就没有我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今天。如今我已年过半百,如同午后斜阳,让我在有生之年尽力发挥自己的余热,再为家乡和社会培育新的花朵。

米良学区夯都小学教师

龙忠能

2013年8月

第三篇: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中职语文故事化课堂教学探析

摘 要:针对职业学校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故事化教学方法的几点探索,认为这种方法使学生对语文课重新产生了兴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学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语文;故事化教学;主体性

中职学生不喜欢语文,每到上课时总有人在下面偷偷看《故事会》,语文居然与《故事会》发生了冲突,这说明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枯燥,越来越缺乏趣味性和故事性了,这不正是学生不爱学习语文的原因吗? 这使我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增添一点趣味性,把枯燥的语文课上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课呢?如果把每篇课文都当成一个故事,那么每一节语文课不就是一节故事会吗?语文课是不是也可以将“口头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起来,使每一篇课文都能读、能讲和能传”呢?于是,作为一种探索,我开始把语文课改造成一系列的“故事会”,将每篇课文都演绎成一个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语文。

一、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故事

中职语文教材的课文单元包括各种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小说、散文、诗歌、古文等一应俱全,重点、难点、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有的有故事性,有的没有,能让每篇课文都变成一个故事吗? 答案是肯定的。抛开每篇课文的具体形式,其实每篇文章都具备一些生成故事的要素,例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等,不论是散文还是诗歌,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甚至应用文,实际上都具备一些这样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而这正是故事的基础。只要认真去挖掘这些要素,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开联想和想象,就会生成一些故事。再简单点说,其实就是把每篇课文都当记叙文或小说来读,学生只要牢记记叙文的五要素和小说三要素,就可以从容应对每篇课文的挑战。例如,应用文单元最让学生头疼,当你煞有介事的讲解《启事》怎么写时,真不如让他当场讲一个自己的小狗的故事,然后告诉他,小狗丢了,怎么找?他自己就会写出来。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所以等课文变成了故事,学生掌握的已不单单是课文本身提供的知识了,他所体验到的乐趣远远大于知识点的收获。

二、每个故事都由学生自己来讲述

不同于小学语文,主要靠老师来讲故事。中职语文 “故事会”,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来讲的,怎么讲,由他自己来定,课文只提供人物、事件、背景、环境等基本要素或材料,要编成一个故事,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考验或锻炼,因为我要求他们首选用口头来讲述,除非有特殊情况。另外我也不希望学生把它看成是作文。作文是为老师写,或者是根据老师的意图写,即便是给材料作文也是如此,材料就是老师的意图。所以,作文的第一反应就是头疼。编故事则很有意思,它有点儿象写小说,要根据小说的三要素的要求来构思,甚至有点像穿越,需要大胆想象,进行时空穿梭。完全可以进行虚构,不仅有趣,而且富有刺激性,又不受限制,所以不会像作文那样让学生反感,深得学生喜欢。原文的材料可以采用或部分采用,并不影响再想象或再创造。“故事”的灵魂是想象和创造,没有想象和创造也就没有“故事”。但它又是语文教学中的改革实验,因此不能脱离课文。此要编好故事,就要熟悉每篇课文,大胆进行想象。所以每个故事其实都是以课文为基础的再想象和再创造。但是一切都要靠口头来表达,所以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是一种锻炼。老师所起的做仅仅是引导,评价,而不是像小学那样,给学生讲故事。例如把自己当成燕园中的一棵古藤箩,讲述《幽径悲剧》的故事。熟悉课文以后,可以随意增加情节。试一下就会知道,学生的想象力有时比作者要丰富。

三、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学生自己

不仅仅是让学生自己来讲故事,更主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成为故事里的主人公。也就是说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学生自己,不管这个主角是人还是动物或是植物,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要置换为“我”,或把自己植入进去。不论怎么设计故事,第一要求就是,无论如何要融入自己,只有融入自己,才能表达情感。每篇课文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以“我”为中心的故事,这不只是人称的改变,而是以“我”为中心的故事重构。确立了“我”的主体地位,就可以以“我”为中心进行穿越时空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课文中的材料则可以自由取舍。所以,每个故事其实都是在课文材料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再想象和再创造。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讲自己的故事,自己做自己故事里的主人公,自然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锻炼并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实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在教学中发挥并确立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他们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不用说就是学习的主体;今天是这个故事里的主角,明天是那个故事里的主角不仅会全方位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会让他们真切体验到作为主人的学习乐趣。

四、必要的引导提示与简单的教学要求

将学生引入故事的遐想中,并不意味这工作已经完成,老师还要及时给予引导,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方向,尽快进入状态和角色。没有引导的学习是盲目的,不管它多么有趣。时代、背景、作者及课文风格和特点的介绍必不可少,它可以为编故事做铺垫。课文主题或思路的提示,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例如,你要是变成《雅舍》中的“我”,你会怎样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叙述的时候希望把自己塑造成怎样一个形象,是否愿意保持原作者那种智慧、幽默和乐观的风格?你愿意把自己当成燕园中的一棵古藤箩,讲述《幽径悲剧》吗?当灵魂飞起来来以后,你会捡自己的脚印吗?《胡同文化》其实就是胡同里的故事,你还记得那些故事吗?过万重山的时候,你是不是敢一个人登上独木舟?看过《东山岛梦蝶》以后,你能不能讲述一个蝴蝶的梦?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就比较容易展开联想和想象。简单的教学要求,就是每篇课文的独特性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每次只要求学生在讲故事中做到一两点。例如,在故事中有意引用课文里的一些词语,或一段精彩描写,模仿一种修辞的写法等。因为简单,学生很乐意接受。

总的来说,中职语文教学实际上有许多我们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我们愿意去试验,总会找到切实可行的的方法。故事化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家俊;王志斌;朱良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J].职教通讯,2016(24).[2]谢爱明.深度融合:整体构建中职专业教师素养提升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4(36).[3]刘健智;杨丹.自我引导: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4).[4]付学佳.现代中职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5]张秀霞.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6]李玉明.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之思考[J].学周刊,2016(13).

第四篇:我的专业成长故事演讲稿

我的专业成长故事演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龙山三小的田俊,我貌不出众,语不惊人,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彩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篇章,只有实实在在的故事,想和大家聊聊。故事的题目是——

追逐,让梦想放飞

大凡我身边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厉害角色,大学毕业后我只身去了深圳,在一家全国百强企业从文员做到行政人事主管、宣传部副部长、企划部部长,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正当我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母亲病重,强烈要求我回乡完婚,意图冲喜。我不是一个愚昧的人,也不是我拗不过年迈且有点儿封建的双亲,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父母的身边。

回到龙山,通过公开招考,我成了一名教师,在一所村小任教。第一次公开课,为了突出自己不一般的水平,我特地选择了自己最拿手的作文,准备大显身手。那一天,村里的老师来了,中心学校的领导来了,教室里被挤得满满当当。原以为,孩子们会在课堂里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没想到,孩子们都不举手,也不说话,我一下子陷入了窘境,变得手足无措起来。教室里安静极了……突然,我发现一个学生的手慢慢的举起来了,我正准备叫他回答问题,他却说:“老师,我要上厕所。”我只好无奈地面对着这一幕,不知道我是怎么上完那堂课的,持续的尴尬强烈的刺痛了我自尊心。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并非科班出身的我,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所村小、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图书室,只有安静而又和平的夜陪伴着孤寂的我,无数次我纠结,痛楚,甚至偷偷地流泪。然而,哭过、痛过之后,我下定决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于是我利用大量的空余时间看《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教学杂志,一有空闲就如饥似渴地看专家名人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我的心理憋足了一股劲儿。

很多同事都说像我这个年龄才入行早已为时过晚,不可能搞出什么名堂,我偏不信这个邪,为设计出适合农村学生的教案,我对照着专家名人的多篇案例结合学生的情况反复琢磨,哪怕是一个提问也要推敲很多遍,就拿《夏日绝句》这课而言,修改就达19次之多。

我孜孜以求的学习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我周围的同事和领导,正是因为我的积极进取,我有了一次又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两次去省城学习,零距离地感受著名专家学者们的课和她们的教育理念,更是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窦桂梅老师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我们清华附小的老师有压力、爱学习。他们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问今天你吃了吗?而是问今天你看书了吗?”。

魏书生老师的比喻更使我刻骨铭心:“潜能生好比是病人,我们教师如同是医生,我们不能因为病人病得太严重而拒绝为他们治疗。”

受益于这些大师的感化,我觉得自己是一名教师幸福极了,我把自己的每堂课都当成一次精彩的旅程。课堂里,我动情地朗读,我豪迈地大笑,我夸张地动作,没有拘谨没有做作,是那么的自然和顺理成章,孩子们在我的课堂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学到的不单纯是方法,更是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慢慢地,我的教学艺术受到了学校同事和领导的认可。2011年,在召市小学,我执教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获得了赛课第一名,2012年,在龙山三小,我执教的《夏日绝句》摘获桂冠,多次代表送教下乡,参加县里的比赛。从而也才有了今天和大家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上课之余,我经常辅导学生写作文,仅仅在《小学生导刊》就发表了《家乡的哭嫁歌》、《龙山花鼓》等10余篇作文,同时被该刊聘请为特邀评委。我一边教书,也一边自己写作,先后在国家、省、州、县发表文章50余篇,为此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鼓励。

荣誉属于过去,责任昭示未来,带着责任和使命,带着真诚,带着感恩,感谢培养我的学校——这块植根我的土壤,更要感谢教育这个大舞台,是教育,让我的思绪放飞,让我带着梦想去追!

第五篇: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一)充足的准备

有人说,比别人早走一步就意味着比别人早一步接近成功。好的起点决定你将来的高度。我不断进行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听课,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由于学校安排我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兼八年级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一开始真的有些无从下手,但是我积极向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自己又不断翻阅各种教学类书籍,争取获得好的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己也渐渐进入了好的教学状态。

(二)摸着石头过河

自己摸索的时间充足了,终于明白有些事为什么要硬,而有些必须要软„„教学上有很多东西是顺水向行,甚至是顺手拈来。尤其是思品课,我一人教两个平行班,经常在一个班上完后,会发现不要改善的地方,于是马上对教案进行修改,写教学反思,又在另一班授课,最后又继续补充我的反思。写教学反思已经是我的一种工作习惯,也是我工作以来最享受的事。

(三)从听别人的课,到请别人来听课

一直以来,我勤勤恳恳地投入工作,但感觉总少了点什么。在一次去听新教师汇报课的活动中,一位老教师的一句话让我警醒了:“新教师应尽可能承担公开课,别人的指导会让你少走一到两年的路。”而自己因缺乏教学的经验而感到不自信,不敢让别人来听我的课。可是,谁没有从零开始的一天?名师不也是久经荆棘磨练出来的吗?从那一天起,我向科组申请,请老教师来指导我的课。对常规公开课,压力是必然有的,但有什么会比压力过后的成长更值得回味呢?

现在,我按照前辈的意思,开始通读七八九年级的思品课教材,充分了解和感受不同年级的教材重点,同时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充分的准备和饱满地激情上好每一节课。我不晓得多年后自己是否真的会成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我一定会尽我的所能上好每一堂课,努力让学生收获知识,享受课堂。

下载我的专业成长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专业成长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专业成长故事5篇

    一路阳光,一路温暖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语。我,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 时间总是这样静默无声地从指间流走,转眼间,我已在教育岗位上......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太阳,可曾想要做到一名合格的老师所具备的条件是怎样的?博采他山石,成就攻玉器,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如何了解和执行教学,......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2017年秋青年夜校成长故事分享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湘天小学作为一名新教师,其实我在起初是希望我上课的时候学生能认真听讲,提问能积极举手回答。......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半年前的我还是憧憬着教育事业的师范生,如今,自己已成为了47个孩子的老师,每每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听着那声声的“老师好!”心中有种......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回首走过这一年的历程,有失败的泪水也有成功的喜悦。时常在问自己你收获了什么?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以前写文章常用这句名言,只觉得它好有文采;现在......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王池跃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96年我从吉首大学毕业后,便走进了首车镇初级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已经十八年了,从此便与教育、......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石亚雄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毕节,通过公开招考,我成了一名特岗教师,在杨家湾中学任教。第一次当上了50人的班主任!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并非科班出身的我,一切都......

    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做为一个一线工作的老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能给我们带来深刻映像的事情确实并不是很多。但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个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