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Microsoft Word 文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
讲稿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二、为什么要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结业典礼大会上又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做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伟大历史任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1、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一从历史角度看。众所周知,我国一部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求存救亡的血泪史,先辈们为了建立一独立自主,文明富强的国家,前仆后继,经过了康有为、粱启超领导的君主立宪制,孙中山领导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出了一估崭新的道路,建立了独立自主文明富强的新中国。
二从现实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不得不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模式”。2006年北京举行“中非论坛”期间,美国《国际先驱论坛》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模式的魅力》的文章,大力推崇中国模式,声称许多参加论坛的非洲领导并不是被那些援助和贸易的机会所吸引,吸引他们的是中国模式。我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我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建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外,还因为它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服务的理论,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他的一本畅销书《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写道: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他说:无论是历史领域还是人类社会发展领域,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因为我们至今仍生活在他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中。
2、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理想基础,就没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行动和精神支柱,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政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有一个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在社会民众普遍获得实惠的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贫富分配不均,两极分化的情况,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如有些人对现实不满,甚至是怀疑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有人提出了姓“资”姓“社”的疑问?甚至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旗帜倒底能打多久?”议论,在有些人眼里,文化、精神之类的东西,好像特别虚,不实用也不实惠。现在,大家搞教育的都有一个感慨,就是政治思想课不好上,不仅中学,大学,甚至许多宣讲团的教授都有同感受,就是大家认为你讲精神层面的东西,特虚。原因是什么?就是大家缺少共同理想,缺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有些人则对西方的民主政治比较推崇,一说到民主政治,就必定讲三权分立,特别是对美国还抱有幻想,希望他能够对我们中国友好,这是很幼稚的想法。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在就职典礼上,赤裸裸地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他们战胜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靠的不全是武器。他竟然把“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列,作为他们的敌人。不仅奥巴马,前任各届美国总统,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持抵制态度,如老布什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接受这个国家的产品而不接受这个国家的精神的。”我们许多80后,90后都是吃着麦当劳,肯德鸡,看着美国大片,看着米老鼠、唐老鸭长大的一代,自然很容易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美国老布什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接受这个国家的产品而不接受这个国家的精神的。比如,范跑跑在其博客中,开头就写道“我恨我不生长在美国„„”,现在许多人对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特别重视,对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不甚了解。
所有这些,说到底,都是因为缺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立自强。
3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洗礼中,涌现了一大批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哺育了许多足以使我们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思想家、文学家,如:
有“含辛茹苦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司马迁,有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孙中山,有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有“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等等,就像崔璨繁星,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闪闪发亮,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全社会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国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民族精神的宣传,对爱国主义的培养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前段时间在雅虎论坛看到这样一个贴子,说二战如果没有美国,日本占领中国是完全可能的,并说任何一个民族占领中国,他是无所谓的。还有有凤凰网上看到一个贴子,说中国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成为世界第三个金融中心,当时若将全中国割给英国,中国肯定比现在更繁荣。并且支持跟贴的人还不少。
2006年时,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节目,题目叫《大国崛起》,讲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的历史与我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又有着截然的不同发展道路,1853年美国用几艘黑船威逼日本开国,从那以后日本开始走上了半殖民半封建的道路,随后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时间是1868年,短短几十年内日本就摆脱了西方的殖民剥削,并在亚洲的朝鲜和中国满洲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二战后,日本广岛和长崎几乎被平为废墟,在短短几十年里,1945年战败投降,1968年就成为继美国和苏联后的第三大经济大国呢?这些问题问题值得我们深
思,都值得我们反省。所以说,我们与日本的差距既不是差在智商,也不是差在什么情商;既不是差在资源的匮乏,而是差在民族精神教育的缺失。中国人总以为自己是一个泱泱大国,天塌下来,就高个子顶着,没有危机感。
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人民也不乏改革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我国人民从不缺乏创新精神的。如:中国开改开放就是由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拉开的序幕。
又如,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 “神六”和“神七”载人航天飞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而“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跨入深空探测的新领域。
还有,在信息技术领域,有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曙光4000A每秒的运算速度为10万亿次;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可在6000米的海底单独进行水下作业。
在生物科学领域,袁隆平教授杂交水稻技术,现欧洲60多个国家购买他的专利。企业方面,如湖南的三一重工,它的“神州第一挖”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现已在全球有15个分公司,在亚洲、欧洲、美洲、澳洲和非洲都有它的分公司。
4是社会主义荣誉观。
在任何一个社会,道德建设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法制是一个社会的底线,通过强制手段实现来强制实施的,道德是引导,是通过良心、信仰、舆论等非强制手段实现。前苏联学者费迪说:“道德规范之于人,犹如远行者的面包、沙漠上的水,没有它们便没有生命。倘若失去良好的道德气氛,人类社会就可能变成一群野兽。”日本人西田几多郎说:“我们应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两样东西::一个是高高在上的星光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内心里的道德世界。”道德建设的核心是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社会风尚、人生态度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三者的完美结合。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告诫人们不能荣辱不分,更不能以耻为荣。它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为什么要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是从国际环境来看。
⑴这是个大国的世界。这个世界国家很多,但都由几个大国来说了算。小国只能跟着大国跑,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小国的必须有大国的支持,没有大国的支持,小国就是南斯拉夫的下场。前南斯拉夫本来是一个大民族的国家,国家领袖-铁托,他是克罗地亚人,最大那个民族,塞尔维亚就不同意了,跟当地政府就打起来了,美国就说了,南斯拉夫可以解体,南斯拉夫就解体了。解体后的波黑就有三个民族,那三个民族说,既然南斯拉夫解体了,咱们也解体吧,都彻底解体就完了。但是美国说了,不行。只能到这个份上,只能把南斯拉夫解体,其他的不能再继续解体了。这就是大国说了算,由美国跟欧洲几个大国来决定前南斯拉夫“解体”到什么程度。
⑵这是一个有规矩但没有方圆的世界。这些大国制定了一些规矩,但这相继规矩是非常脆弱的,可以随便被破坏。比如,我们看到美国亲手制订了一些规定,到自己那儿就变了。现在说美国搞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打美国就是恐怖主义,打中国不是恐怖主义,又比如,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美国想把防艾滋病药试剂生产出来,巴西等艾滋病比较严重的国家,就仿制这个药。美国就不干了,我美国人费了半天劲把这个发明出来,还得用这个药来挣钱呢,你就仿造我的药?可是,你说是救人命要紧还是挣钱要紧?美国总是说生命是第一位的,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但他们珍视的是美国人的生命,别的国家他才不管呢。所以说,知识产权就是由几个主要的大国来决定的。因为这对他们有利,对我们这些后进的国家不利。凡是对它有利的,就变成了国际法;对他们不利的东西,就不能形成国际法。大家都知道“京都议定书”中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条款,各个国家都同意了,就美国反对。美国对“京都议定书”一旦抵制,协议就不好推行了。
⑶既然规矩由大国来制定,我们来看世界都有哪些大国?一般说是美国、俄国、欧盟,然后日本,现在又多了一个印度。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几个大国的特点。美国不用说了,一超独霸,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个大家都认可,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赶上它。
再看第二大国俄罗斯。俄罗斯总体处于衰落状况,但最近几年,俄罗斯在重新崛起。由于石油等因素,它的经济在好转,能够达到6%甚至7%的增长量。但总体上俄罗斯是在下落的,俄罗斯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目前的俄罗斯处于欧洲最孤立的时候,它在欧洲一个盟国没有。前一段时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后,前华约阵营彻底解体。俄罗斯虽然有资源等,但总体上它的技术在衰退,人口在减少,一年减少100多万人,很多村子都在消失,跟美国根本没有办法竞争。而且它的意识形态不被世界各国接受,欧洲依然认为它是另类,觉得这个国家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
欧盟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变化比较大的。欧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就是有很多的小国功能 聚合成一个国家。这个进程正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但非常艰难。欧盟技术非常先进,人口众多,制造业各方面都很好,所有大国的优越条件都有。欧盟现在缺的就是人心的聚合,难以与美国抗争。
再看日本。日本经济非常发达,没有出大问题,技术也非常先进。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日本在世界的相对位置在下降。前段时间 2月24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与奥巴马两人会面,西方媒体讥讽为“跑了一万里,只为一小时”,日本国内媒休也声称首相的会见过于仓促寒酸。所以,日本不可能跟美国竞争,美国管着日本呢。
印度跟中国有点类似,但是印度有特别大的历史负担。什么负担?这个国家的种性制度没有被打破。印度的武装冲突、妇女不解放问题还没有解决。印度经济整体上还有待发展,整个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印度国内到现在只有一条像点样的高速公路,也就相当于京津塘高速公路这种水平,只有大约几十公里、百十来公里很短的一段高速公路,跟中国简直没法比。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基本建设来拉动,制造业来拉动;印度呢,既没有基本建设也没有制造业。有的专家讲,印度还是靠天吃饭。这个国家基本上风调雨顺,每年哗哗来几场台风,农业稍微一好点,GDP增加两个百分点。然后有一批软件公司,但那只有一小部分人,中间大量的中层老百姓非常贫困,这个跟我们中国完全没法比。对美国人来说印度崛起还早着呢。
⑷中国在世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中国是想挤身大国行例,但被排斥在外的一种情况。被排斥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中国的政治制度跟它截然不同。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社会主义营里就中国最大,并且还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点受不了,所以总说,印度总出小事,但不会出大事,因为这个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比较透明,规
矩立得比较好;认为中国不出小事,小事都管得挺好,但是总担心中国会出大事。其次,他们觉得中国是一个不透明的、未来不确定的国家。他们觉得中国发展特别快,但是中国要什么,他们不清楚。譬如,外国军事预算都公布的,中国的军事预算不透明。怎么可能才只有300亿美元?他觉得绝对不可能,你把很多研究费用、发展费用全弄到各部门、弄到民间去了。另外,他们说,各国制造武器,武器刚刚开始研制,就先宣布要研制什么东西。研制成功了以后,公开研制什么什么样,全是透明的。而中国搞什么东西不说,这个事情世界不接受,他们觉得中国不透明。
⑸中国想要让世界承认,分享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只有一条路可走,经济上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社会保持基本的稳定,政治上继续保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世界进行对话,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充当跟班的角色。这就要求全国上下要统一思想,继续走又好又快的中国发展模式,所以,党中央这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是从国内环境来看。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改革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原因有多种,譬如,社会转型的问题,利益主体多元化问题,体制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等,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失范,价值失衡,文化失迷,社会失信,精神失落等问题。比如,大家都知道,汶川大地震出现了了一个“范跑跑”,大家可能有所关注,本来在危害来袭时,人的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但他不应该在网上大放厥词,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引起轩然大波,国外媒体也对范跑跑的行为进行了报道,并且大多持批评的态度,给他起了外国名“Runer Fan”但我国国内却出现了支持范跑跑的现象,08年6月7号,香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邀请了范美忠进行现场辩论,由于很多网民对郭松民的表现不满,(在辩论现场,粗野、粗俗、粗暴、粗鲁”地张嘴就骂人,被网名送了个绰号“郭跳跳”)转而支持“范跑跑”,在随后媒体做的社会调查中,在你支持范跑跑还是郭跳跳的问题中,选择人数各为一半,在你是先择范跑跑还是郭跳跳为你孩子的老师时,范跑跑的支持率超过了郭跳跳。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首名为《范跑距之歌》,大家可以听一下,很有意思的是,这歌有两个版本,一个持批评的态度,一个持支持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一是我国言论得到了极大的自由,二是现阶段我国道德评价标准开始多元化。
3是人个人成长来看。
理想是有层次和类型的,有个人理想,也有社会理想,人是社会人,个人生活于社会中,个人理想离不开社会理想,个人对自身和发展的若干期望和设想,实际上都是以他所处的社会经济为基础。
现有许多人都认为,干部的提拔靠的是“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德才作参考,后台最重要”。树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无所谓,但一个人想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是离不开价值观的导向,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他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因此态度也不同,所采取的行动也不同。有这样一首诗受到人们的推崇:
请注意你的思想,它将成为你的言语; 请注意你的言语,它将成为你的行动;
请注意你的行动,它将成为你的习惯; 请注意你的习惯,它将成为你的性格; 请注意你的性格,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而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必须构建起三个支撑,1是物质支撑,这主人是靠一个人的学识和职业能力来实现,2是自我精神支撑,这主要是靠培养坚定和信仰和不断完善人格来完成,若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他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甚至相反,那么他这个人就很难被他人所接纳,被社会所接纳,就会很适应社会,溶入社会,就会处处碰壁,最后以失败而告终。3是一定的社会支撑。这需要很好地适应环境,个人的奋斗目标要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这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最终成就成功的人生。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中央为什么只提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而不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不好确定,先提出价值体系,规定个框框,然后,再在这框框里来规范社会主义价值观。
思考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读本》读后感 我国前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这本读本是针对青少年的,我觉得对于青少年来说,很有帮助。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面临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长成才的重大问题。在这样一个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需要有科学的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青少年需要担负起这样一个光荣的使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著名教育理论家、革命家徐特立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一个人年轻时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对他今后的成长,对他的医生为社会贡献的大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树立一个理想是必须的。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除了树立理想,坚定理想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青少年去实现理想,如何实现理想,第一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刻苦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走出去,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二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刻苦奋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生活中,做起、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节约朴素。第三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开拓创新。提倡青少年独立思考、多疑好问,善于总结,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第四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高尚品行。广大青少年们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自觉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只耻改过的观念,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应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当代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据统计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总体还比较高,还有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了解,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认知上的模糊性、认同上的不平衡性、践行上的滞后性等特征。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及精髓的认知缺失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全面深入理解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以致人民所树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别有用心的人的不良指使,感情用事,在实践中不能理性对待身边发生的事件,盲目追求时尚,不能恰当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的辨证关系。目前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缺乏创新的理念,易于满足现状,在学习、生活中循规蹈矩,对个人未来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等缺少开创性的思维和胆识。
在当代大学生中自我的利益观的已占据主导,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在新生代大学生群体中遭遇了极其严重的危机。人生理想失重、个人主义抬头、拜金主义兴起、急功近利成风几乎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代名词。此外部分大学生粗放的消费观,随性的婚恋观,多变的择业观都已出现端倪,其影响力有急剧扩大的趋势,这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迫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始终代表着、引导着该民族文化的运行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全社会的精神、价值、行为都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和整合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保障精神方向的作用,是和谐文化的根本。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及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进、共创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态势和西方文化的入侵所引发的认同上的危机,当代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和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和如何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至关重要。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杜绝享乐主义倾向,回顾战乱年代或是大灾难中人们的经历,生在福中要知福;二是加强薄弱的意志力和脆弱的情感,及时发现人生的情趣,采取适当的方式排解不良的情绪,减轻压力;三是建立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在现实的人中找到自己的楷模,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四是有好的精神归属感,思想充实、相信一切,确立正确的世界现和人生价值观。
中国的发展一直都在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让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清醒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创造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同思想基础;共同进步;客观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一切给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也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价值的多元并存中形成价值共识,确立得到多数社会成员“公认”的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思想文化的统一性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才能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使人们超越民族、城乡、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是一个范围宽广、内涵丰富的概念,是一个层次多样、结构复杂的系统。毫无疑问,不同的文化类别、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但是,无论如何,在极为繁茂芜杂的文化现象、文化行为和文化类别中,始终有一个基本的东西存在,这就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理念的东西——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始终代表着、引导着该民族文化的运行方向。同时,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全社会的精神、价值、行为都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和整合作用。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保障精神方向的作用,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将近30年来,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就斐然。在思想文化的建设方面,先后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坚持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其间,党的十五大报告(1997年)专门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中共中央还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明确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并具体阐述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先进文化问题的论述,更是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思想方向和价值目标。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通过思想理论界的努力,通过党的纲领性文件逐渐提炼、归纳出来的,它本身来自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因而能够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及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进、共创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教育学生。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展开。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又是崇高的价值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首要和根本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方法。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参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与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的、不文明的、敌对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和谐是要通过与不和谐进行斗争才能实现的。当前,高校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或多或少对高校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高校里确实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在高校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追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成功之路。要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广大师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统一起来。第三,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伟大的民族。有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前途的一个重要尺度。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某些强国的文化、经济和军事霸权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创造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改革创新的光荣传统。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国家振兴的关键。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改革创新精神,借鉴历史上改革创新的经验教训,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促使改革取得伟大成功。第四,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高尚的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今天,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对我国的社会道德体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以及良好的公民,就难以成为社会良知和公平正义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更难以产生世界一流的优秀大学。因此,高校的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强烈。高校广大师生要牢牢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风和校风,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高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求真理的学风和校风,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校园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为代表和维护社会良知与公平正义坚守一方重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助于形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是引导全社会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国家就会分裂、民族就会解体。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任何价值观念都深刻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唯一正确的理论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如果我们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怀疑马克思主义、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实际运用,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困难、挫折以至于失败。反之,只要我们忠实地坚信和执行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和全国的指导思想地位,我们的事业就会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节节胜利。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说和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丰富和创造出自己的新形态的思想价值体系;它也是一个善于而且敢于吸收历史和现实中人类一切积极的、伟大的文化思想成果的开放的思想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并领导全国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江泽民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尤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这些都是强调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对于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形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就失去了民魂国魂,也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既是一种运动、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价值目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现状促使人们从价值视野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保证各项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骤然“变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随之陷入低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些人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开始发生动摇,有些思想主张甚至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形势下,更加需要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更加需要用共同理想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向一个目标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理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党领导人民实现了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最现实的理想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奋斗目标之中。建设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一切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不断推动着人们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开拓思维,焕发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带来空前的冲击,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把承认合法经济利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蜕变为拜金主义,甚至为获取金钱不择手段;用市场价值取代人生价值;出现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等现象;封建腐朽思想沉渣泛起,西方不良思潮不断侵入;等等。这些都严重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空气,阻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更加凸显出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形成共同理想,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才能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能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通过先进文化的建设,引导人民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理想,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才能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是风云激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商品、资本、人员等在国际范围的频繁流动,而且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碰撞,经济中文化和知识的含量越来越大,出现了知识经济、文化产业等名词。这都表明,文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都把文化作为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的力量加以运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仅凭借经济、科技、军事优势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美国利用它在世界文化领域的霸主地位,到处以美国文化控制和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以美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消解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力量的强弱,国际影响力的大小,已经成为决定国际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全球经济中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必须立足国内现实、把握时代潮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前提和精神纽带;是把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力、创造力极大地发挥出来,使广大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民族意志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谱写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靠的就是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铸就的时代精神。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就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全社会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客观需要 思想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口号。我们建立的思想道德体系,应当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情相适应,逐步建立日益完善、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要求,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形成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按照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渗透到我们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当按照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进一步把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仁爱和谐、追求正义、注重修养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理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党领导人民实现了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最现实的理想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奋斗目标之中。建设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而且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这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主导价值共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要求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主导价值共识,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奠定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它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引导人们超越民族、城乡、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它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次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共十七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中共十七大四中全会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要既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参与者,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贡献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遵循者和实践者。进一步为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能力,充分认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全体党员的重要性。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共产党员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在精神和价值领域的集中体现,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广泛的感召力,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共产党员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但与一般社会成员相比,应该有更多的道德自觉,更加强调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促使广大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显著的提高,内心深处有切实的触动,生命境界有明显的提高,将促使广大
党员自觉树立参政党意识和正确的是否观、义利观、荣辱观,以高度的道德水平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共产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将促使广大党员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进步,在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宏伟事业中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和影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健康发展,自觉倡导、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携手并进的生动局面。
我们应该在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团结的思想建设基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应该进一步把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进而调动广大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我们每个党员还应该努力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把自己锻炼成忠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战士。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教育自己、影响他人。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旗帜,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不是别的思想,就是要与时俱进地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用科学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矢志不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把自己建设成为一名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以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把自己煅炼成立场坚定、政治成熟、具有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的马克思主义
战士。继而,用自身的实践影响和感染党内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身体力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做一名真正的“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型党员
用崇高的理想激励,把自己塑造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共产党员。
践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净化自己思想空间,明确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为自己树立清晰的崇高愿景,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永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把这种精神落到实际工作中,使之转化为丰硕的成果。
与此同时,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团结同志。与同志们一道,抛弃私心杂念,树立社会主义制度必胜信念,怀揣一颗滚烫的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自身工作中去,以发挥每个党员的作用,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三可”型(可靠、可亲、可敬)党员新形象。
用伟大的精神支撑,使其贯穿于本职工作之始终。
作为一名党员,要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支撑下,更善于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更善于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更善于抛弃俗套、说实话、下实功、求实效,更善于团结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建设动力和创造活力,着力推动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充分发挥自己在联系社会各界和群众中其它人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稳定的工作,逐步推进各方面利益均衡化,积极促进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形成。
总之,要始终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虚心学习、用心谋事、尽心工作的“三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用科学的荣辱观规范,使自己的行为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公民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教育重点对象是党员干部,作为一名青年学生,维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维有不断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素质和能力,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思想道德素质要有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就要“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守法公民,维有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牢牢坚守“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抵制“三俗”(低俗、庸俗、媚俗),做一名“三好党
员”。
总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不为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争做一名“三优”人物(优秀党员、优秀工作者、优秀公民)。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涉身处世,取舍抉择必然要碰到的基本问题;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诉求,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观。而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辩证统一。它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基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