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祝福的存在主义美学阐释》.docx
一、问题的提出
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是人们广为熟知的作品,作为中学教材中的老篇目,更成为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基本常识。对它的阅读、讲解、研究不用说已有很多既成的定论,大致归结起来共有这样几种不同的阐释和接受视角: 1.政治批判视角,认为: “《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方面批判了造成其悲剧的客观社会环境: 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大绳索织成的严密的网;另一方面,作品也把谴责的笔指向了祥林嫂周围的一大群不觉悟的有名无名的群众,他们和祥林嫂同是受压迫剥削的劳动者,然而偏偏又正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着祥林嫂,不仅使她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且促成了她的悲剧。”
“四大绳索”观点最早是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来的: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不用说,它后来已被国家意识形态化,成为主流意识的代表性观点。与这一观点相表里的则是“封建社会吃人论”,它由鲁迅在其小说《狂人日记》中直接表明,后来也成为研究者的一种“主题认识”: “鲁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 鲁迅由此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咀嚼人的灵魂’。”
人性拷问视角,即“国民性痼疾及其疗救”视角,它是政治批判视角的“人性”或文化人格的逻辑性的内向展开。其权威依据来自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的夫子自道: 我以为做小说“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病态人格最典型者便是其小说中所刻画的“看客相”和“精神胜利法”患者,而对病态人格的解剖则必然导向对“人性”或“灵魂”的拷问: “《祝福》的深刻性正是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他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首先是农民与知识者)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3.“叙事美学”研究视角,是以“政治”和“人性”阐释为前提的一种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维度,代表着鲁迅小说研究的学理层面的某种深化趋势。如钱理群等人一再阐明的: “鲁迅的这些努力,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
‘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2](P31)“《祝福》里其实也有一个‘我的故事’,或者说,小说存在着三个视点,即‘我’、‘祥林嫂’与‘鲁镇’,从而构成了三重关系: ‘祥林嫂与鲁镇’的关系是读者普遍关注的,它所展开的是‘儒、释、道传统吃人’的主题;读者往往忽略了‘我’与‘鲁镇’的关系,其中正蕴涵着‘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2](P33)《祝福》“好像讲的是祥林嫂的故事,其实是一个三重结构,写的是‘我和鲁镇’、‘祥林嫂和鲁镇’,以及我和祥林嫂’这三层关系,最具有鲁迅特色的实是‘我和祥林嫂’关系的考察。在‘我’和祥林嫂的著名对话里,祥林嫂扮演一个精神审判者的角色,祥林嫂几个追问,追得‘我’无地自容”。[3](P122)“人们从《故乡》、《在酒楼上》、《祝福》这些小说里,也发现了一个‘离去—归来—离去’的模式,这也是隐喻着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或境遇的。”[3](P130)可以看出,这种叙事模式的研究最后也会提升到主题解读的层面: “祥林嫂对‘我’的灵魂审问”;“人的存在方式或境遇”审问。这当然属于可贵的发现,代表着《祝福》研究的一个新的向度。
而这个新向度就是: 4.人的存在论视角。这一阐释视角现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展开,还缺乏全新的代表性成果。本文就是要从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文化批评等新的理论视角来重新理解和阐释《祝福》,以把《祝福》研究还原到一个更合适、更准确的论域之中。
二、《祝福》是一部“存在主义”的象征之作
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美学代表着西方现代生命哲学、生命美学的崛起和转型,紧承其后的则是西方现代的一大批非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流派,而德国的生命哲学以及后来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美学则正是其薪火相继的主要脉系。因此,鲁迅的《祝福》在时间上虽早于作为流派的存在主义,但其思想谱系却无疑是同属于一个大的渊源的,说它是一部存在主义之作应该是不过分的。另外,鲁迅文学又有很浓厚的象征色彩,亦即钱理群等人所说的“隐喻性”和作家王安忆所说的“思想的骼”,[3](P128 ~ 129)同样,小说《祝福》也是象征化的,而不能仅就它的感性外壳来理解。
这里有两个细节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一是小说中写鲁家除每月管吃管住外还要付给祥林嫂500 文工钱。500 文是半两白银,按照一种算法,在当时一两白银可以买一石大米,一石大米大约是120 ~ 150 斤,那么500 文就可买到60 ~ 75 斤大米,若供祥林嫂吃大概可以吃两个月左右。还有一种算法,500 文大约相当于人民币100 元,在20 世纪80 年代,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月工资才50 元,中专生才29. 5 元。这起码说明了一点,鲁家并没有想要剥削祥林嫂,否则,完全可以不用再支付工资,要知道祥林嫂是在急难中“逃”到鲁家的,她不可能会对鲁家的待遇讨价还价。结果,鲁家给的工资她一分也用不着花,时间不长就存了1750 文。另一个细节则是,小说特意写在忙着准备“祝福”的日子里,“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能戴“绞丝银镯子”就说明家里不会太贫寒,这肯定成为“阶级对立”的不利证据了,它起码证明无论穷富,大家都在忙活。因此,这两个例子都可以证明鲁迅在这里所着眼的并不是所谓的“阶级矛盾”或“政治批判”主旨。要知道鲁迅在小说的细节上是很用心推敲的,他曾明确主张在写作上要遵奉这样的原则: “画眼睛”和“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因此,他每下一笔都是非常用心的,即使在极细微处也都是有所寄托,或起码不会是可有可无和可随意改动的。所以,这两个例子透露出的信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它至少说明鲁迅此处的眼光是“非阶级论”的。还有其他例子比如,小说中写贺老六娶祥林嫂是花了“八十千”文,换算下来就是80 两银子,当然这都到了祥林嫂的婆婆手里,但这起码说明贺老六并非一般的贫穷之人。也就是说,这“80 两银子”无论搁在贺老六还是祥林嫂婆婆的身上,都不是一般的“贫苦百姓”这样的概念所能解释的。
鲁四老爷的“生存论意义”前已有所讨论,现在可再分析一下“柳妈”这个人物。以往人们多认为柳妈对于祥林嫂最终的死充当了一个重要的“推手”,她把死后可能遭遇的“锯刑”和死前的“捐门槛”措施一并摆在了祥林嫂面前。如果说“锯刑”代表着人的被“消解”的终极之宿命,那么“捐门槛”则代表着对这一命运的最后挽救,“捐门槛”的无效也就同时意味着意义的不可复得和它在根本上所具有的虚无性质。在这里很有趣的一点是柳妈对祥林嫂“性生活”的窥探。鲁迅特意写她好奇地向祥林嫂发问: “我问你: 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祥林嫂说: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柳妈说: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祥林嫂回答: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小说又特意写说到这里时祥林嫂“她笑了”。这“笑”在祥林嫂而言非常难得,尤其是在她丧夫丧子之后。不用说,这“笑”所表现的正是祥林嫂和贺老六性生活的幸福感和甜蜜感。很显然,这幸福感此时也感染了柳妈,作者特意写到: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盯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表面上看柳妈好像是在笑话祥林嫂,而实际上却是对这种性享乐的分享或“意淫”体验。正因如此,她紧接着就不免会心生嫉妒,于是便搬出“锯刑”的阴灾来“打击”祥林嫂。柳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阴暗心理呢? 因为她是个“善女人”,即信佛的女人,这样,她大概在生活中也是奉行禁欲主义的,但毕竟又有性的欲望,因此她在心理上必然是扭曲的,因而对祥林嫂的再嫁就可能是既艳羡又嫉妒,所以,在柳妈这个人物身上也体现了人性、身体本能等与人的生命、生存关系密切的“生存论”内涵。
从对以上小说中的几个代表人物的分析可看出,作者寄予在人物身上的生命或生存的寓意是明显的,而不同的是只有祥林嫂最终提出了“灵魂”或意义的问题,因而祥林嫂就成了由身体走向灵魂、由生存走向意义的一个最具象征性的人物,是《祝福》中所有人物的最高代表。比如作品也两次写了她的“胖”,特别是还有意写了她“手脚都壮大”,“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食物不论,力气是不错的”。这是她的“身体”存在,她具有异乎女性、甚至强于一般男性的好身体。而她最后却“瘦削不堪”、“仿佛是木刻似的”。也正是这个特殊的“由胖而瘦”的经历和最终的“瘦”的处境,她才直面了生存的终极意义。
这颇像《老子》第四十八章所说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就是减少,“消瘦”是身体“损”的结果。损到最后,就“道成肉身”,虽形销而骨立,却最接近“道境”,于是灵魂也好、意义也好,这些“人有此一生”的生存本体的东西就浮出了个人存在的地表。在佛教来看,这似乎也应了那个“不历难不能成佛”的修行规律。祥林嫂最终由生命的“形而下”走向了生命的“形而上”,应该说,她是鲁镇生活中的另一种“善女人”,是鲁镇上最后走向“问道”、“求道”的哲学家。这里还有必要分析一下“祝福”的象征含义。
“祝福”就是祈祝幸福,而幸福说到底就是“人有此一生”中的对某种理想的价值或意义的感受。或者也正如法国作家纪德所认为的: “幸福是人生最美的信仰。”即它原本就是既实又虚的东西,是人的某种需要、心灵感受或人生信仰。而它的最深层的底子则是人的存在的“意义”。“意义”这种看似抽象、玄虚的东西,反过来却恰恰是“幸福”的“实”和“心”。因此,《祝福》中“福”的虚实有无表现的恰是对“意义的质疑与寻找”,它构成了《祝福》的基本主题。而祥林嫂对人的终极意义的探问,正是《祝福》的“龙睛”或“诗眼”。易言之,她曾参与“祝福”后又被“祝福”所“逐出”,结果则是把她逼到了“意义”的门口,这一逼则逼出了人的“意义困境”和人的存在论的悖谬性。
因此,《祝福》的全部主题意蕴正是借她而最终得以彰显的。她个人的存在论遭遇、终极意义困境,正是全体投入祝福中的鲁镇人的集体命运的缩影。正像林黛玉是《红楼梦》意义的扛鼎性“支点”一样,祥林嫂也是全部《祝福》的那个魂魄性的“支点”,因为她不是别的,而是祝福悖论、人生意义困境或人的存在论之悖谬性的化身。或更准确地说,祥林嫂是人的荒谬存在的“意义化”的本真呈现,亦即“哲学显现”。再通俗地说,她的人生结局使我们看到了“人的存在论”的荒谬本质,她就是鲁迅在《祝福》中为揭示这一本质而专设置的最大的象征人物。说她是鲁镇上的哲学家,正是这个特殊的用意。
四、“新人学”的新篇章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早有“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的“人学”思想谱系,比如在《易经》的“三画卦”中把人与天、地并列;《老子》中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论语·乡党》也记载称“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礼记·礼运》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认为人是“五行之秀”、“天地之心”。但后来在皇权专制意识形态的统治下,“人本”的地位逐渐被“皇权”、“礼教”所取代,到魏晋时才重又掀起“人的觉醒”浪潮以及晚明的二次“人学”狂潮,而诞生于18 世纪中叶的《红楼梦》则成了传统人学思想的最高总结者和新人学范式的重建者。《红楼梦》翻古开新,开创性地塑造出了以林黛玉、贾宝玉为代表的“贵情、尚真”的新人学形象范式,提出了新人学文化拯救的宏大理想。这一新人学拯救方案直接影响了王国维和鲁迅兄弟。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一开篇便说“老子曰: 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并认为贾宝玉的“玉”就是人欲,“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并且王国维把自己的词名为《人间词》,把自己的词论名为《人间词话》,特别是还别具匠心地把文学的意境范畴也改造为文学的“人生境界论”,以图从文学中寻找“人学问题”的出路。①鲁迅在《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中也称《红楼梦》为“人情小说”: “人情派。此派小说,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他也看到了《红楼梦》的“人学主旨”,并自觉地沿着《红楼梦》开启的新人学方向,明确提出“首在立人”的新文化主张,用实际的文学创作来加以践行。与鲁迅的主张相呼应,周作人则提出《人的文学》的文学理论,为现代新文学的“人学战略”在理论上奠基、铺路。后来文学研究会的“写人生”和创造社的“主情论”,其实也都可视为是这个新人学思潮的产物。
从以上简单的勾勒中不难看出,鲁迅文学原本就有着自觉的新人学旨趣;或准确地说,“以人为本”、“解决人的问题”、“为人的生存谋出路”才是鲁迅文学的目的论和价值论。在新人学的文学精神上,他是《红楼梦》在新时代的自觉继承者。而这继承就落实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从“救救孩子”的愤激呐喊到对“精神胜利法”等国民性痼疾的无情批判,再到对“祥林嫂问题”等“生存论”意义的深思,大致构成了鲁迅的“新人学小说”由浅而深的思想脉络。从这个视角来看,鲁迅的《祝福》比他的《狂人日记》、《阿Q 正传》也许更深刻、更重要、更杰出。
有了这样一个大前提,我们就容易回到《祝福》的新人学的总体象征意义上来。前文已提出《祝福》是一部存在主义的象征之作,而它的最大象征点则是对人的总体象征。这在小说中具体表现在: 第一,人物的总体性的“无名”。无名就只能以“代号”名之,而一定的代号(符号)又恰恰有利于作某种象征。以往许多人都注意到了祥林嫂的“无名”问题,即在小说中人们是以她第一任丈夫“祥林”的名字为她“代名”的,在其后附着上一个“嫂”字,其附庸性十分清楚。人们把这看作是鲁迅对封建礼教压迫女性的无情批判之笔。可是人们忽略了一点,在这篇小说中绝大多数人物都是“无名”的,比如鲁四老爷、四婶、卫老婆子、柳妈、贺老六,还有那个“我”。好像只有祥林有名字却也无姓。而祥林的名字明显是个象征符号,就像鲁镇人在年节时的“祝福”一样,就是要礼敬天地间的众神,以“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祥林“打柴为生”,当然也希望那些被砍伐的“林木”能给他带来吉祥好运。可见,其名字的用意和“祝福”的用意无二,于此亦可见出《祝福》设计的有机和严密,可以说它的每一细微处都同它的整体和主题紧密地胶合、密织在一起。而祥林嫂的第二任丈夫贺老六的名字也具有吉祥、好运和喜庆的象征意味: “贺”为庆贺,“六”暗含“六六大顺”之意,也和“祝福”义同调呼应。然而,“祥林”不吉祥,16 岁就死了;贺老六不“顺”也更不值得“贺”,一个普通的伤寒疾病就夺走了他的性命。鲁迅在这里正是有意揭示了人生的悲剧性和某种悖谬性。这也预示了“祝福”的悖谬性。比如祥林嫂曾在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活动中出过大力,但“祝福未必得福”,祥林嫂最终并未从中得到什么“福气”,反而丧夫丧子,人亡家破。同样,鲁四老爷的名字可能也有这样一些象征含义: 一是与鲁迅同姓,可视为作者的“同族”,因此可以看作是者在写自家人的故事,因而那个好像是作者化身的“我”就更显得顺理成章;二是“四”可能也有“四喜发财”的喜庆意涵;再就是,这“四”又同人的“伯仲叔季”最末的伦序一致,因此可能有以“最末”来代整体的意思。总之,人物的无名,恰恰可能是鲁迅为了突出人的抽象的“类性”或“共同性”,同时也更有利于在其中寄予某种特别的象征内涵而有意为之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对人的整体象征。
第二,人及其存在的双重性、悖谬性。比如祥林嫂最终既活不得又死不得的尴尬命运;“我”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却回答不了祥林嫂的问题;四叔虽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却仁慈又宽宏大量,他对祥林嫂的不满也只是止于独白性的“骂”,又用婉转的“然而”来表达他对祥林嫂的好感;祥林嫂的婆婆在表面上好像是占理的,但实际上是很缺德的;卫老婆子既当中人又当帮凶;柳妈既信佛却又想“偷窥别人隐私”;鲁镇既同情祥林嫂又反过来嘲弄她;等等。鲁迅在人物刻画上是充分辩证的,体现了他的“中间物”意识,在本质上所触及的正是人的存在论的尴尬的荒诞性。
第三,“我”和祥林嫂的辩证互补性。在表面上“我”和祥林嫂是完全不同的: 一男,一女;一为知识分子,一为普通妇女;一在城市,一在乡下;一为鲁家人,一为外来者;一为来访的亲戚,一为求生计的打工者。但两者又有着许多共同点。一是“我”的“胖”和祥林嫂的两度的“胖”。二是在鲁家,两者实际上都是“寄寓者”。祥林嫂“无家可归”,其实“我”也是“无家可归者”,因为早已离开了鲁镇,鲁镇上已无家,在城里似乎也很孤独,“朋友已经云散”,即使是吃鱼翅,也可能“只有我一个”。那城里的家人呢? 可见城里原本可能就没有什么家人,“我”在城里极可能也是一个临时的“寄寓者”。三是鲁四老爷骂祥林嫂“不早不迟”死在祝福前夕,是一个“谬种”,而“我”也意识到自己“不早不迟”偏要在鲁家最忙乱的时候来打搅四叔,可见也是一个“谬种”。何谓谬种者? 人的荒诞性或悖谬性也。可见,两人在此都具有人的“大象征寓意”,而且也足以见出两人的“同一性”: 祥林嫂最终选择了“死”,是对“鲁镇”的离去;而“我”则也“决计要走”,也是选择了对“鲁镇”的离去。巧妙处还在于: 祥林嫂的问题恰恰是向“我”提出的,等于两人一起面对了人生的终极意义,面对了人的存在论的真相,而且两人也无一例外地同时陷入了这存在论的“意义与无意义”的悖谬无解的困境。更为有趣的是,就人的灵肉关系来论,如果说祥林嫂没有什么文化因而代表“肉”,那么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则无疑代表了“灵”,可是最后是祥林嫂提出了那个代表“灵”的终极意义之问,而“我”却反而用“吃鱼翅”来逃避对祥林嫂问题的终极思解。两人行进的轨迹正好相反: 祥林嫂由“肉”走向“灵”,由“食”而归于精神(终极追问);而“我”则由“灵”走向“肉”,由精神归于“食”(吃鱼翅)。“我”胖了,祥林嫂曾经胖过,最终却归于“瘦削不堪”。如果把两人的相反轨迹拉直,再拼合成一条直线,又恰好是人类的一条完整的生存论历程: 灵和肉的矛盾和统一,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历染、悖论和统一,而这一男一女又恰好像伏羲与女娲、亚当与夏娃一样象征着完整的“两性人类”(鲁迅没有把“我”和祥林嫂设计成“恋人”或“夫妻”关系,一是可能有意要“翻新”,使这一古老的“结构原型”有所变化;二是极可能同他本人此时无爱的“婚姻”有关,“我”和祥林嫂的关系实际上是他“无爱无意识”的自然投射的产物)。而由女性祥林嫂作为终极的“道境”的担当者,是否又暗合了《老子》的“玄牝”、“水”和阴柔的道思旨趣? 同样,它也是《红楼梦》所特意标举的真意、神趣。可见,“我”和祥林嫂正可视为是一个完整的“人的象征”: 他们无家可归,他们都是临时的寄寓者,他们的存在既有意义又无意义,在本质上是荒谬的、无解的。
还有一个有意味的细微处,小说在一开头即写到鲁四老爷“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接着写到那几个“本家和朋友”,“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这也是“人物的一致性”。而那位“冲茶的短工”为避讳也称祥林嫂的“死”为“老了”。这样写显然意在表明“活着”和“死了”在本质上原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别,既然人的存在具有本质性的悖谬性,因而生与死也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同。这无疑是一种存在论或本体论上的意义。而这无疑也显示出其人物的某种“同一”的象征性,那些人与祥林嫂在“老”这个符号上又象征性地“同一”了。
不难看出,在《祝福》里本没有好人、坏人之分,更谈不上什么阶级论或礼教意义上的分野和对立,他们都指向了“一个人”,是整体的人的象征。而这整体的人又是以“我”和祥林嫂这一男一女为代表的。写到这里,也许我们会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何要把鲁四老爷设置为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监生”可理解为“对人生的清醒冷察”,“理学”就是“性理之学”,亦即“人性、人理之学”,说到底则是“哲学的人学”或“人的存在论之学”。而且,作者特意让鲁四老爷说出“谬种”两字,并且还点睛式地给他配以一个悖论性的矛盾句式: “可恶!然而„„”“可恶!”“然而„„”他的“谬种”和矛盾句式所揭示的正是人的存在的悖谬性(或曰荒诞性): “谬种”正是他对人的本质的精辟概括,而他的矛盾句式则是他本人作为“谬种”的一种具体的“语言存在论”表现。
可见,鲁四老爷也是作者特意设计的具有人的大象征意义的人物。他追求“长寿”,又讲“性理”,内涵都紧扣着人的生存和存在。而他又是关联着“我”和祥林嫂的“钥匙性”的关键人物,他是“我”的长辈,是“我”访亲的主要目标;没有他的首肯,祥林嫂也就和鲁家无缘,当然也就无缘与“我”共同遭遇终极意义的尴尬了。而在一定意义上,鲁四老爷也可视为是鲁镇人的最高代表,是“我”的“族长”,那么他也就是上一辈人的总体象征了。而在“我”和祥林嫂之后的下一代人呢?是那个被狼吃了的“阿毛”。在这“祖孙三代”的结构中,前两代都同人的存在论意义有关,而这最下一代却为何要被作者设为“丧身狼口”呢? 这不能不说是鲁迅匠心独运的大手笔。要弄清这一点需要从作品中所有人的“死”说起。从前面的阐论我们已经可以明了,祥林大概死于砍柴中的“事故”;贺老六确定死于伤寒疾病;祥林嫂死得不同寻常些,可以看作是死于“意义之虚无”或意义之无解或悖谬;而阿毛也确定死于狼口。如果在现象上可以说贺老六和阿毛的死是导致祥林嫂死的主要原因的话,那么,小说中人物的死就无一例外地缘于“天灾”了。为什么不是“人祸”? 鲁迅大概认为“天灾”高于“人祸”,“人祸”犹可防治,“天灾”则无法幸免。这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大见识、大智慧。无疑,就人的生存论关系而言,社会性存在怎么说都是第二性的存在,只有大自然才是最高的第一性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论的最高存在。这也是传统中国之学为什么在根本上是一种“天人之学”的道理。而“天人之学”正是传统中国哲学本身。因此,当鲁迅这样来理解和重视“天灾”对于人的存在论意义时,他就由文学进入了“哲学”,进入了人的存在论或终极意义论的人的哲学。那么,让第三代人丧身狼口又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尼采的超人哲学、强力意志,或野性的刚健文化拯救意识。就是说,这也是个象征,象征着“阿毛死于狼而又生于狼”,他会脱胎转生为一个充满野性和强力的“狼崽”、一个摩罗后代、一个新的“狂人”、一个新的无畏的猛士和战士。他脱胎于荆莽野草之中,却会创建出一种新的文明: 充满生命活力和强力的新人学文明。这是鲁迅“寄意寒星”的新的民族想像,也是他“以我血荐轩辕”的新的人学理想。阐解至此,我们也许更会明了瞿秋白的慧眼智语: 鲁迅是喝狼奶长大的。
总之,阿毛的死不能“死看”,而要“活解”。正像凤凰的死是涅槃,刑天的死却成就了人的“大”,阿毛的死也一样,这是一个死而新生的诞生仪式,是对思考和追求意义的新人类的呼唤和期待!鲁迅从《狂人日记》的“救救孩子”,到《阿Q 正传》的“无后为大”,再到《祝福》的“丧身狼口”,对下一代的“未来之思”一直都是他深切的新人学关怀的一个重点。正是在此处,鲁迅文学的强烈的理想倾向和主体意识才表露得非常彰明而有力。“孩子意象”是鲁迅新人学文学的最后归宿,它把所有的意义都延伸到了明天和未来。
行笔至此,我们也许可以作这样的总结: 就近世而言,《红楼梦》为“贵情尚真”的新人学奠基和开篇,亮起了新人学的耀眼旗帜;而沿此路径继续前行且又翻出新曲的则是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 正传》和《祝福》,其中,《祝福》又代表着他的新人学文学的最高境界。与《红楼梦》最终的“归彼大荒”、走向自然既同调而又有异曲的是,《祝福》虽寄意于自然(狼),却又指向了未来的“新生”和对人的终极意义的探问。抑或说,两者互相包含: “阿毛的死逼出了人的终极意义”,反过来,“人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又隐含了阿毛的新生”———他生于“狼”,一种自然的野性文明的象征。
也许,这样说更准确: 《红楼梦》之情文化、真哲学,是对道德人学、政治人学的“翻牌”和转型,而《祝福》则赋予这一“翻牌”和转型以尼采意义的生命哲学和存在论哲学内涵。无疑,鲁迅文学是《红楼梦》的真正后继者,是《红楼梦》之后的又一文学高峰。
第二篇:存在主义或生存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创始人为M.海德格尔和K.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并成为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J.-P.萨特、M.梅洛-庞蒂、G.马塞尔、A.加缪、S.de博伏瓦等。欧洲其他国家也有流传。50年代以后,在美国逐渐风行。80年代中期,在中国高等院校部分年轻学生中也曾有一定影响。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存在主义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从60年代后期起,它在西方的影响开始衰落
存在主义,又称为生存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叔本华、尼采和索伦〃克尔凯郭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保罗〃萨特和作家阿尔贝〃加缪是其代表人物
存在主义产生背景
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它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它的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他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存在主义产生发展
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海德格尔(德国)
对存在的理解本身就确定了此在的存在——马丁〃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创始者,他受尼采的影响很深。他说:“只有当我们开始思的时候,我们才能听见尼采的呼号。”
海德格尔认为,全部的西方思想史只关注存在着的事物,而遗忘了存在着的事物的存在。这是哲学研究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如何揭示这一点,他借用了其师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工具。“现象”这个词在希腊文中表示“自行显现”,故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即意味着让事物自己说明自己的企图。他说:“只有我们不去企图把事物硬塞进我们为其制造的观念的框框中去时,它才能向我们显现自己。”这里是他开始反驳尼采认为知识归根结蒂是权力意志的表现的观点。
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我们并不能靠强力、靠征服和压制来认识一个客体,而只能任其自然,以此来使它展示出它自己究竟是什么。
笛卡尔所意识的存在,即“我思,故我在。”而海德格尔一举撕破了笛卡尔哲学的图画。他说,人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世界中的存在。人就在世界之中,因为人完全处于存在之中。他把人看成是一个存在的场或是领域,场的中心并没有所谓的精神实体或者自我实体。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人存在价值的看法。他认为,“我将要死”并不是世界中的一个外在的和公开的事实,而是我自己存在的一种内在可能性。我随时都可能要死,因此死就是我现在的可能性,而且我也肯定会死,无论是死于哪种方式,因此死又是我存在的极端性。它是我各种可能性中最极端、最绝对的一个。承认了死就是承认了人的有限性,因此海德格尔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对于人的有限性的体验,不在于其周界、延伸范围,而在于它存在的核心中。——人都是有限的,因为它的存在充满非存在!海德格尔就是这么矛盾的论述着这个问题。
萨特(法国)
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种: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一个物体同其本身等同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同意识一起扩展,而意识的实质就在于它永远是自身。萨特认为,我们的思想超越自身、超越一切,因此人类的存在永远是自我超越的:我们在存在中永远超越自我。因此,我们无法占有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永远在我们自身之外,也就是说,存在先于本质。
但是,萨特没有意识到,在它的理论体系中,有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却恰恰没有存在!自为和自在若没有一个已存在的空间任其施展,它们又怎么存在呢?
存在主义-哲学主张
一、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
存在主义认为,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可见,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萨特的这一段话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存在主义之
“存在”的涵义。
关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存在”:
1.指的是人的存在,而不是物的存在。“物”只能“有”,而不能“存在”。
2.不是指一般的人、人类的存在,而是指具体的、个别的人的存在。
3.不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某个人的具体存在,而是指孤独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他的自我感。
4.不是指个人对自身的理性认识,而是指孤独个人的非理性的情绪体验。
二、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存在主义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但这并不是说,物质的宇宙杂乱无序,毫无规律、法则可言,也不是说科学对物质世界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完全虚幻,不可信赖。只是说,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
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
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由此可以推知,从根本上讲,存在是荒诞的。
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事先决定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
关于荒诞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提出的途径是宗教信仰,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则认为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
三、自由和选择
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对于人来说,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所以,人有绝对的自由,的存在同人的选择以及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分不开的。
萨特认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对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它们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人有绝对的自由。
存在主义认识到,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自由首先表现在他认识到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而缺乏自由,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
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主义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存在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认为,我可以理解他人,他人也可以理解我,分歧在于:我将他人或他人将我当作物还是当作有主观性的人。
在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萨特基本上属于一个类型,即他们认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对立的,实际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的关系。而以
布贝尔和马塞尔为代表的另一派主张则与之相反。
海德格尔认为,一个人在世界上必须同其他人打交道,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麻烦”和“烦恼”。同其他的人相处,必将产生无限的烦恼,他或者与其他人合谋,或者赞成他人,或者反对他人。
萨特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在萨特看来,他人乃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这种客体不同于物,他不但存在着,而且还对我构成了威胁,因为他是自由的物体。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变成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只能有两种途径:或者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人。
布贝尔认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其特征是“我与它”。另一类看待他人的“我与你”的关系。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我与你”的关系当作人与物之间的“我与它”的关系来对待,那么人性就将毁灭。在“我与它”的关系中,个人以纯粹客观的方式看待外部的东西,把它看作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加以利用和操纵的物。
在“我与你”关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内在的意义世界,“我与你”关系的特点是发自两个人内心的友谊。我和你两个人都是主体,我们互相同情、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而一系列的“我与你”的关系就构成了人与上帝的关系。马塞尔认为,人不仅可以和自己交流,而且可以和他人交流,而使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的是同情和爱。人与人的交流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与他人交流时,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从而看到希望。
五、人生是一场悲剧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
第六次小组活动总结: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介绍 存在主义运动的重要标志是反对将治疗看作是一些技术。这疗法的根本在于理解做人的意义是什么。存在主义运动强调对人的尊重,探索人的行为的新方面,希望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人。基于对人类本质假设,这个疗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当前存在主义疗法的重点在于来访者感到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孤单感到焦虑这种感觉。存在主义治疗师并不建立治疗的规则,而是努力去理解人们深层的体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研究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空虚、孤独、焦虑、自我陌生和自我疏离等病态心理。主客同一的研究范式:反对把认识和体验的主体与被体验的客体加以割裂,主张我们既能把自我看作是事物在世界上发生时的一个对象,又看作是通过这些对象进行解释评价、把它们投身到未来并加以转换而反作用于事物的一个主体。
整体论的研究路线:把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内外一致的人格整体。力图通过对某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把人生的意义、价值观、自由选择、潜能和责任等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主题。通过某些外部表现的观察和分析来了解人的内部存在。存在的三个世界:组成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内部和外部世界,或称周围世界;由他人组成的人际世界;人与自我和自我价值所体现的,潜能的自我内在世界。三个世界息息相关、互为条件,人同时存在于物-人-己三个世界中;它们不是分属三个不同的世界,而是人的三种存在方式。因此,若仅仅强调其中之一而忽视甚至放弃其他两种存在方式,则会妨碍人们对自我真实面目的理解。
为了认识人,我们必须努力体验别人的经验。这种放下任何理论,放下任何学派,对个人的直接经验进行探索,正是存在心理学的出发点,也是罗洛梅研究人的现象学倾向的方法。梅所主张的有关人的基本理论,都是以其临床经验为基础。可见,研究真实的人是梅心理治疗的基础。
罗洛·梅的心理治疗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关注人对现实存在及其生活意义的解释、理解和体验,在治疗中强调整体论、意向性和体验性。
存在是罗洛·梅存在分析论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人的具体存在,即作为意志或行动主体的个人存在。具体地说,人是具体的存在、此时此地的存在、1
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存在、自由选择的存在、与死亡焦虑等非存在统一的存在和发展中的能动的存在。这种存在指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的存在的能动性、觉知性、选择性和发展性。罗洛梅的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使患者发现意向性,从而获得自己的存在感。在帮助病人或的存在感的过程之中,心理治疗者要体现理解性、在场性、体验性和信奉性四个原则:作为心理医生要理解患者在自身世界中的存在;治疗者要进入患者的心理场、理解患者的存在情景;使患者体验到自己的存在,这种体验包括一直到它的潜能和方向;使患者信奉自己选择的方向并为之献身、使之付诸实践。罗洛·梅“把愿望、意志和决心这三个不同的层面集合起来”,把他们看成是获得意向性的三个阶段通过愿望阶段、意志阶段和决心与责任阶段这三个阶段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找回自己的存在感,从而也就找回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
在罗洛·梅看来,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容易导致人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不是由本能压抑所造成,而是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帮助病人认识和体验他自己的存在”。存在主义疗法主要关心的是了解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帮助他们有新的理解和选择。着重点在于来访者当前的生活情景,不是帮助来访者重新发现自己的过去。
直面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它鼓励人们勇敢的直面人生的处境(人生的焦虑和困境),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接纳自己的生命现状,在接纳的基础上自我超越。
人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才能了解人生的真相。他协助人们处理苦难与意义、死亡与价值、孤独与关系、自由与责任等根本问题,相信人们可以通过选择来创造自己的生活。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建立真诚的关系,认为治疗是在生命关系中相遇,从而获得彼此的了解,从而对自知的存在经验进行更深的自我省思。存在的治疗是关系的治疗、态度的治疗、境界的治疗。
第四篇:从形象到理论的美学阐释——《美学十五讲》授课有感
从形象到理论的美学阐释
——《美学十五讲》授课有感
王美艳
(株洲工学院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412008)
摘要:《美学十五讲》这本教材自面世以来,在教育界引起重大反响,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在短时间内再版了四次,其主要原因在于此教材不是从某一哲学体系出发推演一套美学理论体系,也不是从纯粹抽象的理论到理论,而是从具体的美学现象出发、从现实生活事例出发推演具体的美学原理,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理论世界,增强美学修养。
关键词: 美学;形象;理论;诗意
Aesthetical Expressing from Image to Theory
WANG Mei-yan
艺术专业、设计专业、中文专业的学生都要涉及到的一门课程是美学,这门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正如张法教授所说的“人人都热爱美,但很少有人追求美学。”学生普遍认为美学课比较枯燥。我从教五年来,每年都要上美学课,教学效果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我一直想改善这种状况,首先是要找到一本称心如意的教材。我很想把这门课上得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教材不满意,下一学期又换,导致自己老是要重新备课,疲于奔命。凌继尧教授的著作《美学十五讲》的出版,把我从这种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了。以前上这门课是一门苦差事,学生痛苦,我也痛苦。今年用《美学十五讲》作教材,学生上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作为老师我也获得新生,变得充满激情。
为什么用《美学十五讲》作教材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作者创作中的几点鲜明的特色:
一、“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创作初衷 凌教授在撰写教材时就抱持着一个愿望:“要把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的例子吸收到教材中来。”生动、有趣的事例要搜集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把这些事例化合于理论之中更为不易,这比纯粹的专业理论演绎工作更为繁重。教材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的大量事例,极大地充实了教材。例如在阐述崇高和优美这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时,以希伯莱文化和希腊文化为例,希腊人崇尚“优美”,而希伯莱人崇尚“崇高”,这两个民族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审美风尚呢?这与两个民族的历史与发展、气候、生活方式有关,“希伯莱人长期受到世界性的排斥、驱逐和不杀,茫茫苍穹之下,竟无希伯莱人立锥之地,他们简直成了人类的弃儿„希腊人和希伯莱人不同,他们仿佛是人类的宠儿„出于对美好人生的眷恋,希腊文化形成优美的审美意识。而希伯莱人在荆棘丛生的磨难中,把美好的幻想寄托在对上帝的信仰中,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是一种对无限的敬畏,因而产生崇高的审美意义。”①这样的论述清晰地阐释了为何西方美学史上“优美以希腊文化为源,而崇高以希伯莱文化为源”,为进一步深入阐述优美和崇高的美学内涵作了形象生动的铺垫,又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例如在阐释美感的社会功利性时,谈到原始人的审美活动是如何与社会功利紧紧挂钩的:“非洲许多部落的妇女在手上和脚上戴着铁环,因为戴着这些东西在自己和别人看来显得是美的。这些部落正经历着铁的世纪,在他们那里,铁是贵重的金属,铁环是富裕的象征。所以,他们认为,二十磅的铁环戴在身上比仅仅两磅中的铁环,显得美。”② ①②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7,107
这样生动的例子不胜枚举,成为一个又一个闪亮的珠子,照亮教材的每一个篇章,真正使教材达到生动明晰的境界。
教材的趣味性是以学术性为基础,所有例证的选择都紧紧围绕“如何清晰阐释美学基本原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穷究每一问题真解,深入探索美学理论的真谛,所以每一个生动的例子都包含了作者的深刻思索和体认。例如为了阐释中国对自然美的欣赏,作者举了陶渊明先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为例证,作者考察了各种关于诗中“真意”的理解,认为以前人们对“真意”的解释是“归隐”不太恰当,宗白华先生的解释是至今所有解释中最到位的——真意是一种欣赏自然美景时“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空间意识,强调回旋往复的视觉美感”。又例如为了阐释清楚比较艰深的美学概念“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作者举了一个非常生动明晰的例子:苏格拉底和其弟子亚里斯提普斯争论金盾和粪筐孰美,如以事物自身的属性,也就是自在之美作为评价标准,大多数人认为前者更美;如以它的用途和它对使用者的关系为评价标准,那么假使粪筐实用而金盾由于比例和大小不实用,粪筐就比金盾要美。这样深刻的学术内涵就和趣味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强烈地吸引住读者的眼球。
二、“从形象出发推演具体美学原理”的撰写思路
我认为教材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坚持了“从形象出发推演具体美学原理”的撰写思路。教材不是从纯粹的理论到理论,所以不会在学生入门时就把学生吓住,进而失去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例如康德和黑格尔就是从他们的哲学观点出发,推演出美学的原理、艺术哲学体系,非常艰深,很少有人能够读懂其著作,他们的美学著作如《判断力批判》、《美学》等的晦涩难懂是众所周知的。《美学十五讲》的这种表述方式,通俗来讲,门槛比较低,跨过这个门槛,学生能够轻松进入理论世界,比较适合本科学生的理解方式和思考方式。
纯粹的理论,枯燥而抽象,理论联系实践的理论,生动而具体,再加上教材优美的文笔,流畅的思绪,华美的文采,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在课前或者课后阅读,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也会因之而提高,老师讲起来学生就能轻松跟上。这种美学教材的撰写方式,让美学变得很亲切,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审美文化史、艺术史的内在要求。
教材文字表述不艰涩,但是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正所谓深入浅出,同时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发挥阐释空间。作为教材,一方面要通俗易懂,学生入门容易,但是也不能太直白,不能太浅,否则就像白开水,学生自己全能看懂,老师的作用就不能体现出来,太难、太深,如读天书,学生就无积极性,学生能自己看懂个七、八分,但是经过老师的生发、阐释后,有更上一层楼、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进入一个新境界,这样比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教学兴趣都能调动起来。可见教材的这个“难易度”非常重要,掌握好了,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作者从形象铺垫到理论升华的写作思路有利于控制好这个“度”,学生读起来,有如享受美学的大餐,老师教起来,有如带领学生一起遨游于美学的胜境。
三、牢牢地把握住“审美理解是一种感受理解”
审美理解不是知识理解而是感受理解。为什么说审美理解是一种感受理解呢?我们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发挥,感知、理解、想象、联想、情感等活动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就形成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在此机制下,美的事物能够引起人们感官的快适和精神的愉悦。在对美的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理解美,继续去把握事物美的内容、内涵和意味,从而获得更加强烈的美感感动,可见审美感受是审美理解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审美过程的联想和想象,是由审美感受和理解而产生的,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理解和感受,深入对特定对象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这是一个相互交织和互动的过程。审美理解是在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活动,是使审美感受获得理性品质的心理因素。真正的审美理解是感受理解,是审美感受过程中的理解,它的特点是:不以概念和抽象论证、逻辑推动等形式出现,一切理性的认识都化作感受,在感受中得到显现。审美主体的修养、个性等,都化成了感受。
作者在著作中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感受是审美理解的核心,正如教材中所提倡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与个人的感受体验关系密切,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趋向和审美价值 2 观。如果以理性的知识去灌输,不仅不能吸引学生投入到美学的奥妙世界,反而变成一股推拒力量,把学生拦在美学的门槛之外。作者紧扣住诗性的脉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如知觉、想象、联想等,使他们深入地去体悟世界之美,在幽默风趣的例证中感受美,充分体验审美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充分培养美的情感和感受的能力,了解事物的美学特征和美学内涵,不断提高对美的事物的鉴赏能力。我想,这些才是审美教育的真谛。
美学课应当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只有把握好审美理解是一种感受理解,课堂才会变得充满生气,充满活力,充满情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审美感受、理解的浸润中掌握一些审美方法,比如如何品评,如何想象和联想,如何通过想象、联想感知审美对象、审美意趣、审美境界等等。而这一本教材有助于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理解美,更重要的是也有利于让学生逐渐掌握审美的方法,提高审美的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四、形象的展示和理论的阐释都紧跟时代
《美学十五讲》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美的起源到美的本质、自然美到人的美、科学美等美学研究的对象,从悲到崇高等美学范畴,从艺术欣赏到艺术接受等都有非常清晰而富有逻辑的论述。教材顾及到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和生动性,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学、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而且《美学十五讲》紧跟时代,增加了以往美学论著中没有专门论述的内容,例如把科学美单列一章,科学美在我们这个时代,它给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是以工具理性的角度而是从纯审美的角度看待科学,并引导学生欣赏科学中的美,这也是具有突破性的。
教材还重点阐述了当今审美的一个重要风尚和趋势,那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的趋势,这个美学现象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也深处其中,在美学的高度来审视它,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修养。学艺术设计的学生本来从事的就是融合艺术和生活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美化生活,所以“人生的艺术化”的这一讲他们犹感兴趣。在上这一讲时,我和学生谈到朱光潜、宗白华、杜尚的生活理念,同时引导他们联系到他们自身,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学生都踊跃发言,脸上的表情异常丰富,有的还与我探讨一些艺术现象和生活现象,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可以说,教材的时代性和鲜活性更增添了它的魅力。
教材在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还介绍了美学的一些前沿问题,从现象学、分析美学、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同形同构说)等各种新美学思潮,让学生能够对现代西方美学的新思想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思考,调动他们进一步探索这一领域的兴趣。
五、融入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把西方美学的理性思辩与中国美学的诗意感受结合起来 整本教材把朱光潜、宗白华的思想精髓和作者个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很好地融合贯穿。朱光潜和宗白华是现当代美学史上的双峰,都是学贯中西的美学大师,两者都深得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的精髓,在众多美学理论问题的阐释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教材的第十四讲《人生的艺术化》还有其它章节完美地融入了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理念。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提倡人生艺术化,赋予人生艺术化以“情趣化”的内涵——“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③朱先生的这些思想把华夏文化的情感化底蕴和泛审美的态度呈现给读者,让这个科技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拥有更丰富的情趣,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心灵更为健全,能够成为社会生活中“活跃的生灵”,从而构筑一个生气化和人情化的社会。作为朱光潜先生的弟子,凌教授还以深情的笔触在教材的后记里回忆朱光潜先生的点点滴滴,特别谈到朱光潜先生的人格态度,以审美的方式对待现实人生,在风云突变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安之若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亲自实践这种审美化的生存态度。而宗先生的美学思想更多地继承中国美学的精华,打破美学的僵化形象,具有散步美学的风格,这是一种诗性的表达方式,也是中国美学史上比较崇尚的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了一种较高的学术境界。宗先生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美学的精神所在。他的散步美学,带领人们走进美的王国,去发现在我们身边的美和艺术的灵性与激情。两位大 ①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91
师的美学论文,就像一首首诗,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他们强调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强调对美敏感和发现美的眼睛。朱光潜着重谈到生命主动参与,构造情趣而艺术化的人生,宗白华推崇生命本身成为审美化的枢纽和灵魂,他们的研究和亲自实践使中国的美学思想渐次成熟、日臻完善。我们甚至可以说,西方美学中国化、中国美学的体系化和全面展开是由朱光潜、宗白华来实现的。
从汉译西方美学到西方美学中国化,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众多美学大师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努力和贡献。作者继承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的衣钵,融会贯通他们的美学思想精髓,在著作中将西方美学思想的思辨理性和中国美学思想的诗意感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西方美学中国化”的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例如从每一讲的标题来看,大多是诗意感性化的文字:“我见青山多妩媚”、“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从行文看,平实流畅,给人“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美感,毫无雕琢之嫌,不像有些美学著作板起面孔说教,或者堆砌一大堆艰深晦涩的美学、哲学概念。从章节组织来看,起承转合过渡自然,像优美的散文一般,从现实生活出发自然归结出各种美学思想,综合了中国美学的体悟感受与西方美学的逻辑推理,吸取了两者的长处,避免了两者的短处。例如中国美学思想的模糊化和难以把握,还有西方美学思想的艰深晦涩。从各个方面来看,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思想理念和治学方法在《美学十五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美学十五讲》在短时间内再版四次,充分说明了其作品的影响力,也充分肯定了凌先生的学术修养。它的系统、全面、深刻、独到,深入浅出地传授美学知识,能够把抽象深邃的问题阐释得透彻清晰,列举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不仅入乎其内,还能出乎其外,扩展审美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理论素养。对于一位美学教师来说,这本教材让我上美学课不再是一门苦差事,而是一项乐事,幸哉!
参考书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第五篇:题型阐释
题型阐释
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够凸显思想的张力与深度者为佳。
题型呈现
根据材料的指向性,材料作文题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一型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中心单一明确,可采用“聚焦中心”法构思,即直接提炼出材料中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
比如2010年云南曲靖市中考作文题材料: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则材料的中心非常明确,关键句为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提炼出来即:“集中精力,才会收获成功和快乐;面面俱到,往往会因精力分散而导致失败。”考生写作时需要注意:一是这篇作文适宜选用议论文文体。二是材料中父亲说的话运用了类比手法,考生在得出论点时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漏斗”与“画家”,“玉米粒”与“每天要做的事”,“玉米一粒也没从漏斗里掉下来”与“画家每天做很多的事却没有一点收获”,“玉米粒相互挤着”与“不分取舍地做事,消耗了画家大量的精力”。只有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材料中心。三是论点要想鲜明准确,必须借助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四是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可作为论点的支撑:小时候样样想拿第一却一无所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画家,父亲的话功不可没。
2.多元型材料作文
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材料就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采用“从中选点”法构思,即从多项中心里选择一个重点立意选材,然后再布局谋篇。怎样“从中选点”呢?应区分重点与一般,根据中考作文阅卷短平快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摒弃含混晦涩的角度,再剔除容易陷入雷同选材的中心,最后选择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且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
比如2010年重庆綦江县中考作文题材料: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有关友情的一系列观点,如“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友情来自朋友双方的情感投入”“友情忌讳功利,它的真谛在于责任与奉献”“我们要懂得珍惜友情”“珍惜友情是一种
智慧与幸运”等,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行文均可。
3.“隐喻”型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题,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寓意提示,我们可以采用“含义概括”法审题构思,即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概括所给材料的基本思想,再立意选材与谋篇布局。写惯了记叙文的考生多感性思维,容易被这类材料中的某一细节打动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而这类文题恰恰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感知的思考能力。
比如2010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材料: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荫。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寓言材料,讲的是小橡树“成长”的烦恼:看到别人开花结果,自己却不知该做什么。材料中苹果与玫瑰各有各的建议,小橡树听了反而更加迷茫。最后它静下心来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快乐地成长为一棵大橡树。这则材料,同时有多个可供提炼的话题,如“成长的烦恼”“人生目标”“别人的建议”“认识自己”等,最后归纳概括,可确定其基本意思为:快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倾听我们自己的心声。考生可根据这一中心联系具体生活实际运笔行文。
模拟演练
1.单一型材料作文
一只野兽受了伤,它会跑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顽强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多元型材料作文
纪德: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寻出快乐。
老舍: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鲁迅: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3.“隐喻”型材料作文
妈妈领着我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里仰着头给我们讲每幅画的含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面
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我们猜那些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她从那些静止的物件开始,讲述无比生动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美好之永恒。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