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科普剧比赛和科普漫画、连环画作品展的通知
关于开展“科技提升生活”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社区:
为了全面落实《区科协2009年工作要点》,促进区域科普事业的发展,提高辖区居民的科学素质,2010年街道科普系列活动将继续以宣传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科学发展、科技北京、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要内容,为了开展好今年的科普系列活动,本着“贴近社区、贴近居民、贴近生活”的原则,街道科协决定组织开展科普剧比赛和科普漫画、连环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题 科技提升生活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9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1、科普剧创作剧本征集及比赛。(4月1日---6月15日)
2、科普漫画、连环画创作作品征集及展览。(4月1日---7月1日)
3、北京科技周系列活动(地点:易初莲花门前,时间:5月15日---5月21日)
4、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文艺汇演(时间:6月1日---8月30日)
5、百万家庭数字技能大赛(时间:5月1日---5月30日,报名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各社区可先进行初赛,择优选报三组家庭,内容:幻灯片、数码照片等要求:贴近生活,传播文明为主题。)四.活动形式
5月7日前各社区将征集到的科普剧创作剧本(至少2个,多不限)及科普漫画、连环画创作作品(至少5幅,多不限)交宣传部。
5月18日宣传部将审查通过的剧本返还社区组织排练,每个社区一个剧目,6月中旬举办《我身边的科学》科普剧比赛,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6月下旬街道宣传部将征集到的科普漫画、连环画创作作品进行统一展览,8月下旬科普文艺汇演。
五.活动要求
各社区要设专人负责,全面动员社区居民,做到广泛参与,集思广义,切实做到以科技提升生活,做一名文明的北京人。希望各社区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确保2010年的科普活动高质量的完成。联系人:邵 军 联系电话:63282334
太平桥街道科协
2010年4月15日
第二篇: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科普剧比赛评分标准
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科普剧比赛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分为两部分,表演部分总分为10分,科普知识部分总分为10分,表演得分总分为表演部分和科普知识部分的总和,即总分20分,视为每个评委的最后评分。共7个评委参与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5评委的分数加起来就是队伍最后得分。表演部分:
舞台表演:0~4.0分,(要求夸张而不失真,与语言协调)舞台设计:0~2.0分,(能够适当体现故事背景、增加气氛)服装设计:0~2.0分,(要贴合剧中内容,符合人物身份,有一定真实性)
台词对白:0~2.0分,(要求普通话标准,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人物心理)科普知识部分:
科学主题设计:0~5.0分,(阐述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
剧本内容设计:0~5.0分,(积极向上、主题鲜明、诙谐幽默、剧情合理连贯,剧本无语法错误)评分参考:
一、整体效果
1、服装道具:要贴合剧中内容,符合人物身份,有一定真实性。
2、现场效果:
a、场景连接要有连续性。
b、场景、效果要有一定真实性。
c、能够适当体现故事背景、增加气氛。
二、剧本内容:
1、科学知识的正确性。
2、科学知识与剧本内容的融合,要合情合理。
3、剧本通俗易懂,便于在人民群众中宣扬科学知识。
二、演员演技
1、演员形象:有良好台风,能适当塑照人剧中人物形象。
2、语言表达:要求用语言表达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动作表情:演员在表演时应有相应合理表情和动作,与角色性格感情一致。
4、演员配合:演员走位应合理,不能出现扎堆,长时间背对观众等情况,演员间配合要自然大方。
三、演出时间:演出时间为10分钟以内,超过10分钟即扣1分。
第三篇:农村小学开展儿童科普剧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开展儿童科普剧的实践研究
邱隘实验小学课题组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语言的功能。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将科普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激发农村儿童学习科普知识的欲望,同时提高其科学素养。科普剧,于是,我们开展《农村小学开展儿童科普剧的多元价值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国内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纵观国内科普教育界,目前开展对“科普剧的多元价值的研究”屈指可数。他们存在的形式大都以政府的宣传机构或是社区举办的科普剧创作或科普剧的表演等单一的比赛。如: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与徐汇区科协、凌云街道共同主办了“凌云杯”科普剧本创作大赛,其目的就是搭建一个全市性的科普艺术创作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平台,以此来凝聚一批科普剧创作人才,形成一个科普剧作品池,让科普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从社会科普剧活动的开展,我们研究科普剧多元价值的可行性。
我校自2011年课题《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成为浙江省规划课题以来,成立了“科普之光”儿童话剧社,主要针对的是教材中科普文的改写和表演。如今,我们学校学生已在大型晚会上成功演绎了《只有一个地球》、《小蝌蚪找妈妈》等科普剧。现在,我们以科普剧为着力点,通过扩大科普剧的范畴,演绎科普剧目,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丰富语言素养,感受科普的魅力。所以说,此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前景也非常乐观。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预期目标
1.通过对科普剧多元价值的研究,形成一种能培养孩子们会表达、会创造的普及科普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学习科普剧的创编,让孩子们享受创作的快乐,建立一套适合儿童演绎的经典的科普剧目。
3.通过长期参与有趣、多样的科普剧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促进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二)主要内容
1.科普剧价值取向的研究
(1)丰富科学素养的内涵。科普剧旨在通过融合音乐、文学、表演、美术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来激发儿童的理性、感性、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互动表演,让孩子自发地在活动中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将科普知识与自己的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
(2)领略快乐科学的真谛。演绎科普剧最大的乐趣在于孩子全程参与到整个剧目的创作过程中。通过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布置舞台、演绎角色,让孩子享受个性创作的乐趣,释放天真烂漫的天性。同时,学生通过角色演绎,儿童的表演兴趣,点燃自我演绎的欲望。
(2)改剧——依托课堂平台,让学生学会改写。
科普文在小学课文中约占总量的10%,这是引导学生进行科普剧改写的沃土。将一成不变的课文改编成生动活泼的剧本,让学生既掌握了课文中的科普知识,又进行了读写结合的训练。
①邯郸学步——经典剧目仿着写。个体的学习一般总是由模仿学习逐渐过渡到创造性的学习。而农村儿童语言形式的积累,就是从仿开始的。对于经典、精彩的剧本,我们引导学生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巧妙地抓住“练点”进行仿写。
②狗尾续貂——同一题材续着写。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通过续编剧本,与原剧本相对照,再续编剧本,再对照的方式,在剧本与学生思路回旋往复中,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透彻理解科普内容的主旨,为后续的自我创作作铺垫。
③乾坤挪移——不同内容串着写。整合课程资源,将教材里的科普知识与教材外的科普知识进行整理,或是将同一个人物出现在低段中的材料与出现在高段中的材料串编成一个剧本,指引儿童更多地了解科普人物,提高儿童的科普素养,培养儿童的科普精神。
④精益求精——立足原剧创着写。剧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写,就是指以原有的剧本为起点,在此基点上生发、创新,或是抓住某个“创作点”,结合科普材料,将剧本内容深化、升华,使剧本更加精致,让观众更容易接受。
(3)编剧——开辟课外阵地,让学生学会创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将科普剧社引向广阔的社会课堂,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大量浏览、搜集时下热门的科学话题,创编有意义的科普剧。
①关注“热点问题”,注重时效性。“热点问题”往往是孩子们最热于探讨的话题,选择“热点问题”中有意义的话题创编科普剧,让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不断寻找问题的根结。但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选择“热点问题”的创编一定要关注时效性。
②引入“科普盲点”,注重普及性。人们认识不到或被忽略的科普盲点往往是人们最需要了解的科普知识,将“科普盲点”作为科普剧编写的内容,注意编写的内容要便于孩子们接受,这样科普知识才能得到有效的普及。
③编写“科幻题材”,注重前瞻性。“科幻题材”往往可以让孩子们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孩子们最喜欢,也是最善于编写的科普剧内容。引导孩子挖掘有价值的话题,在创编的过程中提前收获科普知识。
(4)演剧——夯实科普知识,让学生学会表演。
通过对学生改剧、编剧能力的培养,“演剧”成了孩子们迫切的需求。我
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中加强儿童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动员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尊重儿童差异,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现状与趋势,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2.个案研究法:连续跟踪单个学生,从剧本的创作、表演等方面寻找存在的难点,同时寻找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行动研究法:针对不同的对象,寻找有针对性地老师进行指导,一边行动,一边研究,发现新问题,再调整修正,动态研讨。
4.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得失,针对各年级学生存在的创编和表演上的难点,及时进行指导,发现一个,解决一个,从而达到最终的突破。
(二)实施步骤
本课题历时两年,分三大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2.4——2012.9)(1)理论研究,广泛搜集有关信息。(2)组织论证,制定方案,理论铺设。
(3)设计论课题的可行性,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立项。2.实施阶段(2012.9——2013.11)
(1)年级组研讨,整理人教版教材中科普课文的类型并进行改编。(2)搜集热门科普话题,由高段学生进行创做科普剧。
(3)以教研组教研活动为基础,探讨如何创编更吸引观众的科普剧。(4)聘请专业教师,在每个年级成立剧组,排练优秀科普剧。3.总结、结题阶段(2013.12——2014.4)(1)汇总课题实验成果。
(2)选择优秀的科普剧,到兄弟学校进行演出。(3)汇编成果资料,写实验报告。
五、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校本教材,音像资料等。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课题组组长沈斌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其研究课题《小学快乐体育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曾参与多个省市级的立项课题研究,有丰富
第四篇:第三届广州青少年科技馆校际原创科普剧比赛规范
第三届广州青少年科技馆校际原创科普剧
比赛规范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科学互动剧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全新的独特的科普形式。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充分借鉴这一先进方式,结合广州青少年科普活动特色,组织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校际原创科普剧比赛。通过科普剧独特、新颖的科普教学方式,将科学知识、实验、戏剧情节等以舞台表演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增进兴趣、在表演中启发智慧,同时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
在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前两届科普剧比赛成功举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各界形成了良好科技知识传播的社会效应,科普剧的知识性、原创性、趣味性及演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爱科学、学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扩大科普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科普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拟邀请相关学会(协会)、专业文化传播机构共同筹办第三届校际原创科普剧比赛,为推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建设低碳、智慧、幸福广州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
科学进步·美丽广州
(三)主题范围
围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健康生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主题内容,除上述主题外,内容好、演出效果好的其他主题剧目也可参赛。
(四)内容要求
1.必须有鲜明的科技主题,宣传科学,正确反映自然、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展示科技发展的未来前景; 2.有剧本和完整的故事情节;
3.剧本中最少含一个科学知识点并根据该知识点演示一个科学小原理;
4.必须具有趣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 5.参赛剧目主题由参赛单位自主确定。
(五)形式要求
1.表演形式:参赛作品形式可以是舞台剧、互动剧、科学表演秀、小品、话剧等;表演语言必须是标准普通话、粤语。2.表演时间:5~10分钟。3.演员人数:至少2人以上。
(六)参赛队伍及奖项设置 1.参赛队伍:
广州市中小学代表队(广州市周边中小学均可报名参加),分中学组、小学组比赛。2.奖项设置:
a.一等奖1名:5000元、授予奖杯; b.二等奖2名:3000元、授予奖杯; c.三等奖3名:2000元、授予奖杯; d.最佳表演奖1名;2000元、授予奖杯;
e.优秀组织奖:没获上述奖项的参赛单位,授予奖杯; 3.参赛津贴:
符合参赛资格的参赛单位可领取道具津贴1000元/队。
(七)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州市科学技术中心 支持单位:广东侨界人文学会 承办单位:广州青少年科技馆
(八)活动时间和地点
2013年11月30日,广州市童心路西胜街广州青少年科技馆4楼报告厅。
(九)科普剧比赛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分为两部分,表演部分总分为50分,科普知识部分总分为50分,表演得分总分为表演部分和科普知识部分的总和,即总分100分,视为每个评委的最后评分。共9个评委参与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7评委的分数加起来就是队伍最后得分。
1.表演部分:
舞台表演:0~20分,(要求夸张而不失真,与语言协调)舞台设计:0~10分,(能够适当体现故事背景、增加气氛)服装设计:0~10分,(要贴合剧中内容,符合人物身份,有一定真实性)
台词对白:0~10分,(要求普通话标准,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人物心理)
2.科普知识部分:
科学主题设计:0~25分,(阐述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
剧本内容设计:0~25分,(积极向上、主题鲜明、诙谐幽默、剧情合理连贯,剧本无语法错误)
3.评分参考: 1)整体效果 a.服装道具:要贴合剧中内容,符合人物身份,有一定真实性。b.现场效果: 场景连接要有连续性;场景、效果要有一定真实性;能够适当体现故事背景、增加气氛。2)剧本内容:
a.科学知识的正确性;
b.科学知识与剧本内容的融合,要合情合理; c.剧本通俗易懂,便于在人民群众中宣扬科学知识。3)演员演技:
a.演员形象:有良好台风,能适当塑造剧中人物形象; b.语言表达:要求用语言表达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c.动作表情:演员在表演时应有相应合理表情和动作,与角色性格感情一致;
d.演员配合:演员走位应合理,不能出现扎堆,长时间背对观众等情况,演员间配合要自然大方。
4)演出时间:演出时间为5~10分钟,超过10分钟扣分。附:科普剧主题(仅供参考): 物理、化学实验;
绿色环保(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 生命科学、健康保健; 自然科学;
现代科技创新(如:数字科技、虚拟科技、发明创作等); 创意机器人等;
第五篇:关于开展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件
科协发普字[2003]21号
关于开展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
2002年以来,中国科协在部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单位进行了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科普志愿者已成为开展科普工作的一支新的力量。为此,决定从200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央文明办、中国科协等十部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广泛组织志愿者参与科普工作”的要求,积极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公众志愿参与科普服务的积极性,运用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建设一支志愿服务于科普工作的多样化的队伍,充实基层科协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力量;同时,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发挥他们的能力,为他们获得满意的工作成果服务,促进中国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工作方式和内容
(一)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
中国科协负责组织、指导和推进全国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工作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承担;全国性学会负责本学会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县级或县级以上科协组织负责当地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备的县级以下基层科协组织、科普机构,可经所在县级科协组织授权,建立科普志愿者服务站(点),开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各科普工作基地(如科协所属的科学技术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以及科协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经上级科协组织或命名单位授权,建立科普志愿者服务站(点),开展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科普志愿服务。
学会、各地科协组织、科普机构、科普工作基地根据各地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内容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实施不同领域的科普志愿服务项目。科普志愿者开展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经所属的学会、科协组织、科普机构、科普工作基地认可登记并累计志愿服务时间。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地应充分认识建设科普志愿者队伍和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普法》和新时期科普工作的要求的具体举措,以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的方式壮大科普队伍,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形成科普工作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良好局面。
(二)组织好科普志愿者队伍。各级科协、学会要积极发动、组织专家,发挥他们在科普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带动作用;街道、社区、村镇的科普机构要吸收在科技、教育方面有一定专长、并自愿从事科普工作的居民,积极参加到科普志愿者队伍中来;要动员有一定成就和声望、热心于科普志愿活动的科学家、科普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积极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三)加强管理。科普志愿者应区别于其他志愿者,在广泛发展科普志愿者的同时,要确保科普志愿者的科技素质水平,不能单纯追求数量。对能够长期参加科普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管理,注册办法见《中国科普志愿者注册办法》(附件一)。各地应做好对科普志愿者的登记、管理工作。
(四)为体现整体形象,注册的中国科普志愿者将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名称为“中国科普志愿者”,统一标识为蒲公英图案,统一编号办法见《编号办法》(附件二)。中国科协统一制作并发放一部分《中国科普志愿者徽章》、《中国科普志愿者注册登记表》(附件三)、《中国科普志愿者手册》,同时在中国科协网站(网址:)上提供《徽章》、《注册登记表》和《手册》样本的电子版,以便各地科协从网上下载自行制作使用。
(五)加强总结和交流。各级科协要注重调查研究,组织科普志愿者进行交流和培训;对本地区优秀科普志愿者进行表彰或奖励等;积极探索管理和发展队伍的模式和方法。
四、工作安排
(一)2003年6月29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一周年,举办 “全国科普志愿者行动日-蒲公英科技传播行动”活动。
(二)2003下半年,制定并下发《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管理办法》,规范中国科协系统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2003年9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调查、汇集本地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上报中国科协。
附件:1.中国科普志愿者注册办法;
2.中国科普志愿者编号办法;
3.中国科普志愿者注册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