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

时间:2019-05-15 09:0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

第一篇: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

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

刘创

【专题名称】高等教育 【专 题 号】G4

【复印期号】2004年03期

【原文出处】《现代大学教育》(长沙)2003年06期第22~25页

【英文标题】The Bas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The Spreading and Passing on,Producing and Origination of the Spirit Liu Chuang

【作者简介】刘创(1962-),男,湖南华容人,湖南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学。岳阳,414006。【内容提要】 精神是大学的精髓与灵魂,大学的责任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人的精神”的人。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是大学的主要使命。大学作为独立思想的中心、批判的中心,所表现出的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精神的原创。

Spirit is the marrow and soul of higher education.The responsi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train the educates with“human being's spirit”.And the main mission is to spread,carry on,produce and originate.As the centers of th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the criticisms,the most essential characterstic of higher education is originating the spirit.【关 键 词】大学/精神/传承/生产/原创higher education/spirit/spreading and passing on/producing/originationg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6-0022-04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生产与应用,精神的传承和创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社会实践已无可置疑地证明,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运作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导向。大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堡垒,具有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思想情感的重要功能,这种功能给予了大学从学理和思想上关注、思考、讨论和批判社会问题的权利,使大学成为公认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中心,成为为社会树立知识标准和思想标准的圣地,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精神家园。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

一、精神:大学的精髓与灵魂

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奥尔托加认为,在大学里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大学的一项驾凌于其他之上的基本功能。大学首先应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人的精神”的人,[1]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精神成为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精髓与灵魂。我们认为,大学所肩负的“精神”使命,是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而实现的。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内化社会先进文化并以创新为取向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是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大学精神不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样直观可视,然而,由于其精髓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上,从而使人时刻感受到其独特的感染力。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里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令人感动、激越、升腾的力量。

作为校园文化基本核心的大学精神,体现了高校群体每个成员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以其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最富渗透力的力量对群体每个成员产生重要影响,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正如A·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2]

大学精神滋养着人格、理想,孕育着超越的精神文化,并以此为社会设立精神价值尺度,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进步。大学生将在学校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性格品质带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用自己所理解的完美标准去创造理想中的完美境界。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优秀文化辐射到社会中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社会先进精神文化的塑造与形成又将为大学的发展构建适宜的人文环境,为大学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大学精神是时代的客观本质、发展趋势和社会崇高思想情感、精神境界的体现,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先进文化与精神。我们认为,当代大学所承载的主要精神有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时代精神是时代风貌中最根本、最深刻的因素,代表和反映着所处时代的中心主题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代表着历史前进方向的时代文化本质。大学的改革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的理念来改造自己、发展自己,致力于铸造新的时代精神,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大学应该承载和铸造怎样的时代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提炼和概括了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五种精神,是最能体现时代风范和最具时代价值的崇高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

自19世纪中叶科学主义取代人文主义成为在大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知识价值观以来,大学的科学精神日渐丰满。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大学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对真理的信仰和对未知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公正、创新等原则的严格遵循。科学精神既为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又为我们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大学是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中所形成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感染而内化为一代代学人的精神气质,最终形成他们的科学理性精神、科学追求精神和科学道德精神。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的价值与存在为内核,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的价值信念和思想态度,它特别关注人生意义,关注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中。具体而言,大学的人文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坚持理性原则和主体意识,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谋求个性解放,并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文精神关系到社会导向,关系到健康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大学精神中的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前在我国大学精神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失衡,出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割裂,对科学技术的过分青睐与对人文的过分冷漠,并导致物质和精神的错致。我们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时代精神上的统一。

二、大学的责任:精神的传承与生产

精神作为人类高层次的意识形态,是以文化和人这一文化主体为载体的,所以精神的传承与生产必须依赖文化的传承与生产。

精神文化的继承不能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作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存在。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阶级会有不尽相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然而精神文化的代代相传则是一切教育的基本要义。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被世界许多国家奉为经典并列入教科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力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承递意识。大学教育对精神文化的传承,一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手段、工具和载体,二是将各种载体上的精神文化信息转移到人这一活生生的载体上,使受教育者成为“有文化的人”和具有“人的精神”的人。精神文化的传承以“主体—客体—主体”的形式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大学教育成为精神不断“内化—外化—内化”的“文化呼吸运动。”

精神文化的传承是需要选择的。现代社会的广为开放和信息的高度流通,使精神文化表现出多元化特点。有主流文化、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也有非主流文化、先锋文化、异质文化,有文化精华,也有文化糟粕。大学面临着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甚至对峙的状态。大学对精神文化的选择要求教育面向世界,对多样化的文化兼容并蓄,对各种文化持大度包容的态度,从而达到文化的融合、交流与互相促进。精神文化的选择必须对繁茂芜杂的文化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受教育者主体的选择能力。大学教育根据一定的目的,对精神文化进行甄别、筛选、扬弃,大学实际起着精神文化采集器和过滤器的作用。大学教育对精神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通过教育价值观、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采选择文化;通过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内容来选择文化;通过教学方法、教育过程来选择文化;通过校园环境来选择文化。

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的传承,我们就可能丧失一切原有的精神文化,这个社会也就可能变成精神文化的沙漠;而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的生产,我们就只能无奈地厮守日渐退化的精神文化。大学教育对精神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递和继承,还在于不断地进行精神生产。大学作为高深文化的中心和高级文化人才的荟萃之地,具有很高的文化“势能”。大学信息灵通,师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往往最能得风气之先,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补、整合从而创造新的精神产品中扮演重要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学者(教师和学生)是精神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优秀文化的承载者,高深学问的代言人。当然,他们更是思想者。他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从事着知识和精神生产活动,在探求、反思和批判中创造新的精神文化。

在当代中国,大学在社会转型、全面开放的深刻变革之中,将担负起越来越多的创造精神产品的重任。一方面,大学创造精神产品为大学不断以新的精神文化教育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精神产品的生产更是对社会的直接贡献,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大学学者们在锻造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把各种精神产品投放到社会,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大学将生产出的精神传递给社会,以新风尚、新观念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实现其深层的、久远的价值引导。大学的这种精神产品,一种表现形式是以物化的形式为载体,如书、画等,其精神生产的意义不在于这些物化形式本身,而是体现在它们所内含的精神内容上;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依附于精神生产行为,以人的活动作为自己的物化载体和表现手段,如艺术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但不管表现形式如何,其本质在于它的精神性的内涵和价值。大学精神生产具有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从生产过程来看,大学生产和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过程是精神生产者运用特有的思维能力,通过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结合,对反映在头脑中的客观现实和以往的思想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生产出具有一定观念形态的意识产品的过程。从大学的办学目标看,精神生产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展个体精神生产能力,将大学生潜在的精神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解放。

三、大学之道的核心:精神的原创

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大学“具有一种强烈而严肃的使命,这就是思考。大学是独立思考的中心,既然它是一个思想中心,一个独立思想的中心,那么它也是一个批判的中心”。[3]大学作为独立思想的中心、批判中心,所表现出的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精神的原创。

原创是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原动力。它作为创新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导向,是创新追求的一种崇高目标。原创性科学理论往往导致科学观念的变革和科学方法论的飞跃,而精神的原创则是一切原创的本质和灵魂。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正是为了探索和发展高深学问,才有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学问的行会组织”这一最初意义上的大学。即使以坚守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者著称的英国红衣大主教纽曼,也认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考的高级保护力量。以发现新知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创新、开拓逐渐成为大学精神气质中的重要的特征。大学这种“创新开拓”,既要体现“原”,又要体现“创”,体现出问题的原发性、过程的创新性、结论的独特性等特点。

精神的原创强调自主性,以自由自觉作为“本性与灵魂”。马克思称精神的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生产”、“自主的生产”。而雅斯贝尔斯更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用轴心期这一概念表明了精神自觉对人类形成自己的历史的关键性作用。精神的原创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必须积极发挥个体的创造才能,充分而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识倾向。这一过程是精神生产者抒发自我情感,表达理想,阐述自我对世界、人生的体验与追求,并通过外显的方式进行自我关照和价值确立的一种重要方式。精神生产者独特的具有鲜明个性的风格可以自由地运用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生产手段,自由地运用生产对象进行观念的创造。但思维方式、创造的方法与技巧,以及个人的才能、风格、个性等精神性产生手段的自由运用比物质性的生产手段更为重要。同时,精神原创的自主性要求精神生产者不受阶级、时代、民族、地域等限制,根据社会和自身需求而自由选择、取舍、整合生产对象,最后形成独创性的观念或精神产品。

精神的原创是在开放体系下,以创造性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的过程。大学不仅是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而且它是认知未知、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大学以创造性的实践引导着社会前进。不断进行创造性实践是大学实现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提高学术水平、实现精神原创的基本保证。作为高度的知识密集和智慧卓越的大学,原创精神的发扬和原创成果的出现正是其充满活力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神的原创要求大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大学所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实践要以社会的需要为情怀,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所给予的一切为动力,以对真理的关爱为至上,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资本,以对社会的贡献为满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竭力为社会和自身进步进行独特的创造。

精神的原创是一种以批判性态度摆脱历史成见,以新的理论开创未来的过程。批判精神是理智的、独立的、客观的精神。1998年10月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指出,高等教育及其师生应当完全独立和充分负责地就文化和社会等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成为社会的知识权威,以帮助社会去思考、理解和行动,通过不断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增强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在精神的原创中,大学批判精神表现在:其一,从精神文化传递的视角看,大学是整理、保存、传递、发展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哪一项活动,都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其二,大学是各种精神理念、思想观念兼容并蓄、自由发展的场所,各种精神理念与思想观念是在批判与反批判的交锋中发展的。我们强调大学“保守”的精神文化品格,重视通过原创而获得的传统或成果,并不是采取保守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满足于已成“定论”的或流行的观点、行为,满足于不假思索地只凭习惯而接受包括社会意识在内的社会状况,而是对传统和成果进行批判的分析,以理性、智慧为武器剖析社会、构筑社会,使大学成为以理性透析社会的一面明镜。大学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的批判,不仅表现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而且表现在人们区分善恶建立信念和认识上,“大学是一个时代的智力良心(intellectual conscience)它对发展真理负有无限的责任”。[4] 精神的原创作为精神生产者自由地创造独特观念产品的创造性精神劳动,要求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影响,给大学的发展和精神创造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更大的自由空间。从这个意义看,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实现大学精神原创的根本要求。

大学自治作为特殊的教育管理组织形态,与大学相伴而生是大学保障的重要手段。其内涵是指:大学可以自由地治理学校,自主地处理学校的内部事务,尽可能地排除来自外界的干预和支配。大学自治是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避免外界干扰而提出的属于大学整体发展需要的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的权力需求。大学自治对于确保大学发挥它特殊的作用,实现精神原创至关重要,是大学完成自身使命和履行国家赋予它的职责的先决条件。

我们可以认为,学术自由是精神原创的“源头活水”。无论是作为办学理想或追求,还是面对所处的生存环境,大学都一方面努力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则不断追求和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求在贡献社会的同时实现大学自身的提升与发展。这既是大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同时也是大学的生存、发展之道,是大学区别于其它教育机构内在规定性的关键标志之一。学术自由指的是大学学者可以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自由地探索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这个概念包含如下信息:第一,学术自由主要指大学学术活动中的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研究自由;第二,享有学术自由的群体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第三,学术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受外界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章开源曾指出:“没有学术自由,只能培养庸才,培养不了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5]学术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充分释放。学术自由本质上是思想自由,意味着学者在从事学术活动时所做的任何选择或学术结论,遵从的都是他自己的理性判断和对真理的执著信念,而不是对任何权威的盲目遵从。学术自由能减少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束缚和阻碍,使人在从事学术研究和精神创造时不至于受到外界干扰,从而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加快对真理的认识。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为基本前提的精神原创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这种自由必须体现对规则和规范的充分尊重。大学在享用学术自由的权利时,必须讲究学术规范、学术责任及科学道德,意识到它对国家、社会民众所承担的责任。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实现精神原创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在于解决社会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只有这样,精神的生产与原创才能在创造性活动的动机、过程与结果中体现其价值性,大学才能自觉实现与国家、社会的价值认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2] 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m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 R.M.Hutchins.The University of Utopi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84.[4] Karl Jaspers.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London peter Owen Ltd,1965:132.[5] 肖海涛.访问章开源教授[J].高等教育简报,1998(17),1.^

第二篇: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Way of University

3月20日,星期六,上午九点。好孩子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成人在职教育昆山班开课。婴幼儿产业集团首席执行长梁旭晖博士与武汉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一起参加开课典礼,并发表讲话,与大家分享他关于大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和价值的认识。

从梁博士的讲话中,我们能感到,婴幼儿产业集团正着手为员工的“育”采取措施,以便大家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婴幼儿产业集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里鼓励一种坚持一生学习的风气,希望大家不仅在专业上不断超越,而且在素质上也断提高,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能更多为公司、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思想和行动。

主持人、武汉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以及在座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么多的同仁欢聚于此。

今天这个课堂跟我们在好孩子婴幼儿产业集团所办的短期教育训练不太一样,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界的培训,而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大学课程。我今天就换一种身份,从一个大学教授的角度,利用这三十分钟,跟各位分享一下《大学之道》。

大学溯源

首先我想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大学的起源。“大学”在英文里叫做“university”,它起源自拉丁语的“universitas”,在中世纪,这个词意指工会、社团、行会这样的组织。在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1158年所颁布的法律里面就明确规定,“university”是一个独立自主、不受影响的团体。我们中国人从西方引用的“大学”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团体,是一个不受任何政治、任何党派、任何思想影响的自由团体。

一般来讲,依照考证,并且有比较多的学者认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距离现在有一千多年了,而我们中国的近代大学比西方晚了大概八个世纪。历史学与教育学方面的学者考证,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雏形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是1088年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西方的学界一般也比较认同,这一说法。说到最早的大学,我们不得不提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关于它的成立,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英国的国王亨利二世跟法国国王是路易七世发生争执,英国国王把在法国留学的学者和学生全部召回,在1168年成立了英国的牛津大学。现在牛津大学里的建筑依然宛如一座座城堡,就是受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影响。后来,牛津大学的一些学生、老师跟当地的老百姓发生了争执后,跑到了剑桥,在1209年成立了剑桥大学。

再来说说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在1776年发布《独立宣言》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高等学府只有大约十所,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最有名的就是在1636年成立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以及在1701年成立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当然还包括之后成立的威廉玛丽皇帝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康奈尔大学,它们基本上都是仿照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建立的。在独立建国之后,美国的大学就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增加到了现在的将近1800所。

回到我们中国的古代。它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回溯到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长安太学,中国历史上正规的大学成立距今已有2000多年,并且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发达,大概有1200所书院。但是中国在近代实际上一直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大学。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经考证,中国近代的大学成立于1862年,其成立本身是我们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写照,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所1862年成立的新式学堂,即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学堂。后来还有上海的电报学堂、武昌的自强学堂以及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在戊戌变法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大概有很多所我们所谓的新式学堂成立,但后来真正演变为近代大学的没有几所,除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武汉大学以及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水师学堂。我们现在一般的说法,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应该是指1895年成立的天津大学,也就是北洋大学堂,即当初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奏请光绪皇帝成立的第一所大学,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大学的理想

我们讲了大学的起源,下面来考虑一下,大学的理想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念大学,或者大家现在开始进入大学的殿堂,到底要做什么?古希腊的说法是,大学以培养一个有教养的、高贵的人为目标。中世纪的大学基本上就是以文法学、逻辑学、修辞学、几何学、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学习的内容,这里面重要的是通识的教育,即我们中国大陆所说的“通才教育”,所谓的liberal education,这个是大学真正要做的。

回想到我以前在念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校长斯蒂文·怀特爵士在开学典礼上曾经引用德国一位对近代大学发展影响至深的著名教育家洪堡的话勉励我们。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大意是:大学的真正成就是鼓励学生在终其一生的某一段时间里面获得一个机会,不含任何目的地追求科学,献身其个人的道德与精神的完善。简单来讲就是,各位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有一段时间,不为其他任何目的地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完善个人的道德和心智。这句话我一直谨记在心,在这里我也送给各位。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我很尊敬的一位中国教育家、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基本上就是研究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学问的一个地方、一个团体。我很尊敬的学长、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博士曾经讲到:大学教育的核心就是通才教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大学培养的是一个受过通识教育的完整的人。所以,不管各位学的是工商管理、机电一体化,还是企业管理,实际上背后所代表的是一个人文的、综合性的学识的培养。

大学的精神

各位在大学里面学的不仅是怎么样做事,同时,应该关切的还有你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to do,一个是to be。我刚刚引用了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所说的话。实际上,在洪堡于十九世纪初创立的最知名的学校柏林洪堡大学,他奠定了几个原则,“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大家想,各位在大学的殿堂里面,在学习的时候,你要free your mind,就是真正地解放你的心智和思想,真正自由地学习。美国高等教育也有三A原则,“Academic Freedom”、“Academic Autonomy”、“Academic Neutrality”,就是所谓的“学术自由”、“学术自制”、“学术中立”。那我们中国呢?

中国的大学在1949年以前大概只有200多所,学生人数大概只有11万到12万左右;在1979年,邓小平主张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大概已经有近六百所,在学人数大概有86万;到1993年的时候统计,中国的大学已经超过了1000所,在学人数将近300万;来到今天,中国的大学已经超过1600所,在学人数将近500万到600万。面对这么多的学生,中国的大学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何去何从?

中国近代大学已有百年的历史。简单来讲,在各位所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的前50年,也就是建国之前,整个大学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西方,来自美国。在49年建国之后,大概将近40年的时间,受到苏联式的教育影响,大学走向专门化,比如说军工大学、工业大学等一些专门性的大学,都是应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这是目前中国大学的特色。但是慢慢地我们回归到现在,就是各位在念大学的时候,我们要思考的大学的真正目的,应该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通识性的、全能性的教育跟培养,尽管各位所分工的学科不一样。

大学的价值

中国的教育到底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我们要回到我们中国的古语中,就是《大学》开宗明义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我打了一个括号,写了一个“新”,是因为在南宋期间,我们的理学大师朱熹把《大学》原版中的“亲”改成了“新”,中国大陆的学生目前在读的很多《大学》的新解大概都是用“新”,共产党的前领袖毛泽东也比较倾向于“新”。但是以儒家学派来讲,《大学》的本文应该是“在亲民”。不过,这两个字对大学之道的阐释不会有影响。

简单来讲,用现代化的说法就是,大学教育观的核心是“通才教育”,是给学生以“通识”和“知类通达”的学术训练,以完成化民易俗、改造社会的“新民”使命,让学生具有自然、社会和人文三方面的知识。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大学之道”。各位在学习成为一个“士”的过程里面所应该知道的是,大学之道就在于很清楚地完善你个人的道德,在移民易俗,在亲民,在止于至高至美的境界。

合作办学

我们讲到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追求卓越”,正好跟我们上面讲到的大学之道非常接近。就我所知道的武汉理工大学,其前身有一部分是北京建筑工业学院,之后还合并了几所大学,在2000年正式更名为武汉理工大学,现在是一所211的重点工程大学,也是非常知名的一所大学。从根本目标来讲,该校所培养的是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跟我们所讲的大学的理想和精神、大学的价值正好相契合。

武汉理工大学跟好孩子婴幼儿产业集团的合作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呢?现在请允许我恢复到CEO的身份,把我们的期望,我们定位,好孩子婴幼儿集团在座的同仁跟武汉理工大学合作读书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向大家交待清楚。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优秀的教授跟最优秀的学生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尝试。未来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这里,或是在我们婴幼儿产业集团的训练中心上课,而不是在武汉理工大学将近3000亩的大学里面读书。这让我想起中世纪的大学刚成立的时候,真正的大学不是在校舍,在硬件设施,而是在于大师跟追求真理的学子的结合。早期欧洲的大学的化身就是一个发现真理的智者,他拿了一枝鹅毛笔,拿了一瓶墨水,写了很多他自己认为的真理、创新的东西,并把它发表出来,逐渐地,有年轻人觉得他讲的话有道理,便聚集过来,听他说这些话,慢慢就形成了大师跟学子之间的结合,“所谓大学者,不在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任重道远

在这里,我引用唐朝刘禹锡所写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现代的话翻译出来就是:山不是只有高才好,只要有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是只有深才好,只要有龙就会有灵气。虽然我们身处的是陋室——当然这里称不上是陋室,只是这里的硬件条件跟武汉理工大学可能有一定差距,但是只要各位能够在坚持真理的追求与个人道德的完善上多努力,这里就不会是陋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各位未来跟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彼此积极互动,就是我们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会达到一个境界,照孔夫子的说法,“何陋之有”?所以各位千万不要受硬件设施的局限,认为不如在武汉理工大学或在其他大学的殿堂里面学习。各位都是好孩子非常优秀的同仁和员工,我们会敦请武汉理工大学派遣最优秀的教授来跟各位互动,我相信这一定会激发出一些好的创意和成果出来。在座的这一两百位同仁,有本科的,有大专的,我们拭目以待各位在读完这个大学之后的发展到底会怎么样。

我有几句话想送给各位。孔夫子曾对一个人的一生作了规划和期望,他说的几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曾经说过,“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衷心的希望各位在读完大学之后,在学习完通识教育之后,能够尽早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那样,你将能够更真实、更完美地度过你的一生。我也送给各位我从大学到读完博士的座右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把这句话当做跟各位的共识,希望各位未来能以“士”自居,以国家安危、民生疾苦为己任,以人生圆满为最高的修养和境界。

以此与各位共勉!

第三篇: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精神重建与制度创新

再过两年,作为中国现代大学象征的北京大学将迎来百年诞辰。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和现代大学的建立,始于本世纪初,大致是前五十年学习美、日,后四十年模仿苏联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新的一轮改革和冲击。这是中国历史上高等院校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时期。1949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5 所,在校生11,65万人;1978年,共有高等学校598 所,在校生86万人;1993年,高等学校已达1075所,在校生279 万人。八十年代中期,曾有每三天出现一所大学、年增一百多所的盛况。同时,这也是大学的形象和概念最为模糊的时期,从企业的职工大学、民办的走读大学,直到清华、北大、均名之为大学。一大批建于五十年代的专门学院争相升格更名,改称为大学,出现了诸如邮电大学、化工大学、外国语大学之类名称奇怪的大学。于是,企图澄清大学的形象,发挥大学的精神,必先为大学正名。◎大学的理念

大学的概念原本并不模糊,无论中外,高等教育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多学院的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设于大学之中或独立设置的专门学院(cllege),以及学制较短,以实用科目和职业训练为主的社区学院、专修学校、专科学校等。大学在我国虽泛指中等以上的教育(如“上大学”、“大学生”词义中的大学),其特指则是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之类的文理科综合性学府。

西方关于大学的理念可以上溯到古希腊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贵族式的博雅教育,以及中世纪大学以方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培养“全能的人”为目标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近世以来,这种教育理想是以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译作通才教育)而闻名的。19世纪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首先将其定义为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以另于那种专门性的、职业的和技术性的课程和教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教育得以从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并与人文教育并驾齐驱。因而,它同样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科学教育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洪堡将教授和学生都看作是纯粹科学的仆人,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欧洲古典大学传统在美洲大陆的传播,赋予大学前所未有的功利价值,促进了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和应用学科的发展,大学也不容置疑地成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和实现个人功利的途径。然而,这种功利主义并非毫无节制,杜威在系统地赋予教育功利主义价值之时,也指出“一种真正自由解放的教育,不会将任何程度的职业训练与社会、道德及科学的边疆教育相隔离”,因为教育有两个同样重要的理想,即“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效率”;指出“确保文理学院在民主社会中承担适当职能的问题,也就是务必使目前为社会所需的技术科目获得一种人文性质的问题”.事实上,二十世纪西方教育思潮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不断冲突、校正、互为制衡的此起彼伏的二重奏,这种现象被称为“教育的钟摆”.中国在清末引进西学和西方教育,虽有富国强兵的急切动机,以发展实科教育为主,但在大学的建设上仍较好地保持了西方大学的面貌。民国初颁布的《大学令》,称“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按照西方大学的通例,1929年颁布的《大学规程》、《大学织法》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称为大学”,“不合上项条件者为独立学院,得分两科”.这种通行的分类,对名份的重视和强调,旨在突出大学的独特功能和属性,蔡科学时报:真正的大学精神比任何排行榜都重要

近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和中国校友会两家民间机构,几乎同时公布了各自最新的大学排行榜,从而又掀起新一轮的舆论潮。有专家对排名机构发出质疑,还有的学者惊呼:当今大学排行榜已俨然成为一种“教育产业”(新华网1月23日)。

现在中国的大学排行榜版本之多、发表速度之快和影响之大,都远远超出此前的一二十年。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民间机构的评估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毕竟为大学教育的消费者提供了信息和具体指导,打破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独自掌握和发布信息的局面,是制度的创新和突破。但在笔者看来,重塑大学精神比任何排行榜都重要。

1927年北大校庆时,马寅初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提倡“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这不单是北大的精神,也应该是所有大学的精神。面对浮躁的社会,大学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不应以流俗的是非为是非,更不应以流俗的价值标准取代自身的精神价值追求。可是,今天有哪所大学还葆有这样的精神?

我们姑且不说,今日的大学在市场化和功利主义的冲击下,丧失了学术殿堂的尊严,成为一个名利场;也不说师生关系早已疏远异化,在高校中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呼为“老板”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单说大学校长,试看今日之国中,大学校长中有多少人身上还保持着真正的大学精神呢?

笔者想起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抗战时期,清华、北大、南开内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大,三校公推梅贻琦先生为联大校长。初到昆明,联大既无校舍,又缺钱米,当时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给了很大支持。一天,龙云拜访梅校长,说他的孩子未考取联大附中,请求破例收录。梅校长留龙云吃饭,请潘光旦教务长作陪,要潘派老师晚上去辅导龙的孩子,等明年再考,还要龙主席付家教费。

梅贻琦先生性格温和,而风骨刚强、不畏权贵、坚持原则。这才是先哲的风范,后人的楷模。记得去年教育界的几位专家在一篇文章中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能够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他们严肃地建议设立“大学校长尊严奖”,“条件只有一个,即能顶住任何高官、大款的压力,不招一个不合格的学生!”

可见,真正的大学精神在最应该葆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校长身上,也已经难以寻觅了。这不但是某个校长的悲哀,更是中国大学的不幸。当有些大学两眼盯着大学排行榜,甚至不惜进行暗箱操作时,笔者想善意地提醒一下: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大学排行榜,而是真正的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精神比任何排行榜都重要!

蒋家平: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

一、关于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层次的文化的建设,其目标是,在师生员工长期的教学、科研等实践中,形成一种以大学文化为主体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相应的观念体系为代表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学校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一般可以用言简意赅且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和表达,是现代意识与大学个性相结合,能够被广大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并广泛渗透在学校传统、校风、目标追求、道德规范、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

具体来说,大学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大学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指的是大学师生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文化定势,是全体师生或多数师生一致赞同的关于大学意义的终极判断。对于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国家的大学来说,其价值观也不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是大学理想和目标:在价值观的宏观指导下,大学还必须以国际国内经济、科技、教育发展趋势为引导,以尊重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为保证,以学校自身客观条件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需求为目标,脚踏实地地形成自身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并将其灌输到全体师生中去,形成全体师生或大多数师生认可的、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目标。

三是大学核心理念:为了实现大学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大学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大力发展学校各项事业,为了凝心聚力共赴美好前程,必须要求全体师生遵守某些关键信条。如德国柏林大学的大学理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统一:大学活动的非政治性质与大学建制的国立地位的统一,科学体系的内在完整性和科学对整个文化和社会的批判———启蒙意义的统一,教学和研究的统一。

四是大学组织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办学理念,还必须为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规范和制度的支撑和保证,也就是要形成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纪律性约束——组织信念,使得大多数师生自觉地认识到自身的行为与学校整体目标和任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遵守共同的组织信念。

大学精神的内涵丰富多彩,并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价值→目标→手段→规则“层层递进,都是围绕在价值观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实现共同目标演绎而成的。这种鲜明的目的性使得大学精神内涵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师生群体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对于大学师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规范行为模式和方式,以及对大学整体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作用集中体现在它的凝聚、导向、规范、激励、调适、辐射的功能上。

二、关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创新

第四篇:大学与大学精神

我看大学精神

查了很多资料,我知道了,所谓大学精神,就是指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可是,看着这个定义,身在大学中的我,却不知,究竟什么是大学精神?费了很大的力气,我终于考进了我心仪已久的大学,可是,进去以后,我才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知,这究竟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小的时候,从小说中,我知道,似乎,故事里的主人公,永远都有一个那么美好的大学生活,学着自己喜欢的课程,听着博学的老师讲课,在美丽的校园里漫步,在晨曦里读书,在灯光下自习、讨论……那是多么美好。可是,在这个大学里,我却没有这种感觉。每天上的课程,索然无味;学的专业,仅仅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感觉部分教师,没有师德,对课程的理解不深,上课,就是念课件;开设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不符合绝大同学的兴趣,仅仅是让我们修学分……我想说,在这样的校园里,怎么谈大学精神?什么又是大学精神?

也许,这不是个别大学的情况,而是当代中国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大楼之气派,装饰之豪华,广场之空

旷,场面之嚣张,令十年前毕业出去的学生目瞪口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的内在文化是空洞的、虚无的。曾经,有一个人这样评价当代大学:“中国20世纪所有的不幸,所有的悲哀,所有的愚蠢,都在于在平常时期几乎完全没有真正的大学,只有人才培训机构,只有培养工具的地方,只有培养听话的螺丝钉的地方。”是的,当整个社会都在评价大学生素质日趋下滑、高校失职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呢?被称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陈寅恪先生曾将大学精神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此,独立和自由,是大学的精髓。大学应该是思想的先驱,是自由的旗帜,不应该是任何组织或机构的附庸。可是现在,你看,大学成就了大面积与大家学,官僚风气盛行,人文精神丧失,活脱脱在上演着一部新版的“官场现形记”。大学里功利的气味浓了,思想的元素少了。我们知道,大学教授的身份类似古代中国的“士大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起码之要求。他们应该是一群思想自由,人格独立,不媚权贵,不受左右的有识之士,是时代、思想和文化的创造者和先行者。他们有时候也表现出偏执或狂傲。但他们代表着时代的前沿,引领着社会的方向,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思想者和智慧者。可是,现在,看着教授副教授争相去当处长科长,这道风景委实让人沉思。现今的大学教授已经沦入世俗,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成为了权贵和金钱的附庸。大学管理层将教授们当作蓝领工人,硬性规定详细的工作完成指标,全然不顾精神劳动的特殊性。当教授们在科长处长面前唯唯是诺的时候,那种感觉,实在是让人感到酸楚。教者如此,学者奈何?大学官

僚化了,教授奴婢化了,大学还能有什么精神?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大学发展的命脉。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的管理层,上到校长下到处长,多是科学技术出身,难免重技术不重精神,导致大学的功利倾向和商业思维。要说他们的成就还是有的,学校的大楼高了,校园大了,学生多了,经费来了,论文增了,但大学精神没了。我们的大学越来越像是一所高等技术学校,教者学者不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士大夫”而是“锣丝钉”,那来什么“坚定之信仰,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纵观各大学的校训,多数是什么勤奋,攀登,求实,创新等口号,一个学校有成百上千的教授,怎么就想不出几句好点的词句来?面对梁启超先生为清华大学定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思想内涵,是不是该让我们感到汗颜?大学里,人文气息越来越淡,大学精神却越去越远。究竟应该怎么做?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同济大学的时候,曾就大学精神与其师生展开讨论。温家宝表示,大学建设的原则是要开放办学,要勤俭办学。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也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到处张扬,而在每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这就是精神,这就是大学的精神,也是同济的精神。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踏实的做人,刻苦地做学问,要长真本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更不得来点骄傲虚假,不得来半点弄虚作假。这些话,不只是对同济大学的师生说的,而是对我们所有人说的。我们应该以此为戒。

大学精神的失却是很可怕的。因为,一个大学,如果没了精神作为指引方向,就会迷失方向。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着,部分高校

举债累累、大兴土木的事情。更有甚者,部分高校不惜巨资,建造大门,装点门面。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说一直深入人心,大学既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想必更非谓有豪华大门之谓也。对学界前辈的名言,大学中人不可能不知,但大学的决策者们为何纷纷瞄准了豪华大楼乃至豪华大门用力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高校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沦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成为稀有之物,自然是很难产生大师的。正因为大师难觅,无从在这一层面进行竞争,底蕴缺乏,层次不高,才飞扬浮躁,转而求诸求等而下之的东西,比拼起了大楼乃至大门,俨然大学之高下全在于谁的设施更豪华、谁的配置更齐全,仿佛非此不足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但事实上如此进行比拼的结果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我们的大学只是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与人们的期待相去甚远。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其应该领异标新卓然不群,而不应沾染流俗。但如今的事实却很是不堪,大学常常为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左右。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何那些世界上的名校以层出不穷的大师、以人文精神、以创新能力而为人所知,而我们的某些大学却只能以校门豪华而名声大噪呢?是机制的问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毋庸置疑,当今大学精神已经濒临危机,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

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

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

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

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

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可是,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大学之间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必不可少且尚需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五篇:演讲稿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古今都在讲,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明德就是明示天下的德行,天下人都本来知道的德行。古人讲就是本体之明,但是本体被蒙蔽了,整个的社会都互相的说假话,彼此被互相的蒙蔽了,我们怎么去明“明德”? 整个社会都没有本体之明了,被蒙蔽着,不是他蒙蔽,是自蒙蔽,自己拿片树叶蒙蔽了自己,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这就是整个的系统出问题了。当一个社会,你必须把这种被蒙蔽住的现象称作道德,然后去同流合污,难道你就明明德了?

现在的社会,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掩耳盗铃,道德的本体系统出了问题,不再明明德。所以弄虚作假就多了,大家都把弄虚作假称作德行,那整个社会的道德系统就出了问题。

国家出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社会上舆论上遮蔽了本体之明,不让本体之明有生根发芽的场合,甚至运用国家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压制本体之明。

那这样长久下去,这个民族都说假话,都掩耳盗铃,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就歪曲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歪曲了,表现在政治的场合、商业的场合,整个的体系的价值观慢慢的就歪曲了,那这个民族就走上了自绝之路。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彰显 高尚的 品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

按照朱熹的观点,《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大学》的核心。

所谓“明德”,是指人本所具有的美好德性,它是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但这种先天固有的光明德性并不是永存不衰的,它有时又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要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使人本有的灵明德性得以光大显扬。

朱熹《大学章句》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成民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固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大学中庸》读后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下载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之道(演讲稿)

    大学之道(演讲稿) 摆脱了高中繁重的枷锁,怀着一份憧憬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对于懵懂的我们来说,首先就要了解“大学之道”,大学之道这四个字源于《大学......

    《大学之道》读后感

    感古人之大道 叹鄙人之稚言 ---《大学之道》读后感 09体教男二班邵杨***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大学》这样的一部经典古典佳作,对于我这样的未入道的,又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的,又总想徘徊在夫子门前的初学者或是门外汉来说,看这书真是有些举步维艰。第一次读......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大......

    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湖南大学)

    1.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和水平,比如一个艺术家、一名艺术工作者等,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他们的艺术修养。一个非艺术工作者的也会有相当的......

    大学与教育之道杂文随笔

    本周末学聆听了王宝寨老师开解的“《大学》与教育之道(十二)”,经文如是: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

    《大学》与教育之道杂文随笔

    本周末学聆听了王宝寨老师开解的“《大学》与教育之道”之(三)。经文如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

    创先争优与传承红岩精神研究

    创先争优与传承红岩精神研究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 李小庆 摘要:本文对红岩精神和创先争优作了介绍。同时阐明了作为党员教师,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发扬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