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测试题

时间:2019-05-15 09: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测试题》。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测试题

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基础巩固题

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A.民主、自由、富强B.民主、团结、统一 C.和谈、团结、独立D.和平、民主、团结

2.经过43天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但是,对于 和 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3.全面内战爆发后,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 ”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 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据此回答4-7题。4.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首要目的是()A.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B.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尽力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D.争取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5.陪毛泽东赴渝同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除王若飞外还有()A.朱德 B.任弼时 C.周恩来 D.陈毅

6.《双十协定》签订后,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战略优势是()A.取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 B.解放区取得了合法地位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挑衅 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7.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的问题是()①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性

②解放区民主政府的财政来源

③人民军队的数量

④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A.1945年9月 B.:1945年10月 C.1946年初 D.1946年6月

9.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首次大规模进攻的解放区是()A.东北 B.华北 C.山东 D.中原

10.内战爆发后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A.攻坚战 B.地雷战 C.麻雀战 D.运动战 11.解放战争时期是指()A.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B.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C.1946年8月至1950年1月 D.1946年8月至1949年9月 强化提高题

12.中共在抗战时期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退步”和抗战胜利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两个口号的共同点在于()A.为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为争取继续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合作 C.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实现民主 D.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3.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多次谈判。下图反映的国共谈判是在下列哪一城市举行的()

A.西安 B.南京 C.重庆 D.北平

14.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15.抗日战争胜利后,关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最确切表述是()A.国共两党的矛盾 B.国内的阶级矛盾

C.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16.美帝国主义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措施有()①向日军下令,只能向国民政府和盟军缴械投降 ②派飞机、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③直接出兵侵占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

④替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蒋介石的谋士陶西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材料二 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邀请,商讨团结救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有的各项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祖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陶西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更有文章好做”指的是什么?(3)毛泽东提出的主张是什么?(4)双方谈判最终结果如何?(5)你认为这种谈判对双方有意义吗? 课外延伸题

18.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同国民党关系的主要依据是()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国民政府的性质和政策 C.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需要 D.共产国际的指示

19.中共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最大成果是()A.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大 B.确定了和平建国方针 C.国民党决定实行“宪政” D.承认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20.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本质()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21.抗战胜利后初期,全面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包括()①国民党需要争取时间进行军事部署

②国内外和平民主舆论的压力

③中共中央为实现和平民主进行了努力

④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内战

⑤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2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该怎么办的问题,在中共中央内部引起了争论。你设想一下会有几种观点?说说各自的理由。中考链接题

23.(2006·湖南岳阳)下列四位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中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24.(2006·河北)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图一 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报》

图二

1945年8—10月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 请回答:

(1)图

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先后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答案

1.D解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 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所以答案是 D。

2.《会谈纪要》 解放区民主政权 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3.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

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背景的理解能力。这 四项都是目的,但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首要”二字,故选C。

5.C 6.D 7.D解析:本题足组合式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双十协定》内 容的记忆能力和辨析能力。术达成协议的主要有解放区民主政 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答案是D。

8.D解析:考查学生对肇础知识的识记。1946年6月,全面内 战爆发,答案是D。

9.D解析:中原地区历来足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占据中原,对 西北、华北、东北的解放区将同时造成威胁,答案是D。

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是指战略方 针,而B项只是一种战略战术,内战爆发初期国共两党力量 对比悬殊,只能打运动战,故选D。

11.B

12.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对比的能力。A项主要是 针对抗日战争形势提出的,B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指解放战 争时中共的方针。这两个口号都是为了避免战争、争取和平、实现民主提出的,故选C。

1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资料的分析判断能力。学生根 据图片和题十提供的“国共谈判”等有效信息,可判断这是 再庆谈判,答案是C。

14.C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期待 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但是,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 针,所以中共在政治上斗争的任务就是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15.C解析:A项不完全,B项阶级矛盾很多,表述不具体,D 项足指民族矛盾,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1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记忆能力。可以用排除 法做,①不对,这样就排除了A、C、D三项,只有B对。

17.解析:这道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记忆、联想能力。不仅要理解材料所陈述的内容,还要把材料和所学知识相联 系,去粗取精,准确、简练地回答问题。答案:(1)重庆谈判。(2)利用和谈拖延时间,为发动全面内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若 毛泽东不到重庆谈判,蒋介石就准备嫁祸于人,攻击共产党 不要和平。(3)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 阴谋。(4)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双十协定》。(5)对国民党来说,赢得了准备内战的时间;对中国共产党 来说,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赢得了民心。

18.A解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变化,不断调整 同国民党的关系,答案是A。19.A 20.A解析:主要从国共两党内战性质方面考虑。

21.A解析: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经分析:⑤不符合题 干要求,可排除C项;②、④都符合题干要求,答案是A。

22.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考查学生全面看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中共中央内部的争论,可能出现两种情况:①毛泽东 应该赴重庆谈判。理由是: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为了进一 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才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 庆谈判。但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中国人 民,坚决反对内战,强烈希望国共两党携起手来,用和平的 方式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贯代表 人民的愿望,为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应该冒风险赴重庆谈 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同时揭露和孤立蒋介石。② 反对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这是从毛泽东个人的生命安全考虑 的。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实际上设的是鸿门 宴。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毛泽东是中共的领袖,他的安 危关系着全党、全民族的利益,所以不想让毛泽东冒风险赴 重庆谈判。

2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参加 重庆谈判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领导南昌起义的是 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和刘伯承。都参加的是周恩来,答案是B。

24.(1)西安事变重庆谈判(2)落实情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或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国共联合抗日)。蒋介石撒毁 协定,并发动了内战。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 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3)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 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第二篇:《全面内战的爆发》(说课稿)

《全面内战的爆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全面内战的爆发》,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本课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下接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战略反攻。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从人民的根本愿望出发,要建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新国家,要建立一个多党派的民主联合政府。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支持下,企图保持在中国的专制独裁统治,他们要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消灭人民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本课主要讲国共两党所代表的两个力量的较量和斗争,其中有文的斗争,即重庆谈判在谈判桌上的较量,也有武的斗争,即战场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据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蒋介石镇压国内民主运动的情况、全面内战爆发的情况,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去还是不去呢?”,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旧知识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结合有关史料,探讨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风险亲赴重庆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图片展示,结合教科书文字描述,分析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人民解放军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的基本史实。

本课主要采取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通过学习国共双方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较量,理解民主与和平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全国内战的爆发。

确立依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支持内战。但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战略,假意邀请共产党商谈和平。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阴谋,中共中央派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并签定了《双十协定》。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1946年6月,国民党在美国援助下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被迫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看清蒋介石“和平建国”的实质。

如何突破: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事件的时间、背景和内容。①蒋介石为什么要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参加谈判?毛泽东参加谈判的目的是什么?谈判有什么成果?②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是否让中国人民获得了和平?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中共是怎样打退敌人的进攻的?

2、教学难点: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

确立依据: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关于政权和军队的问题,涉及到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八年级学生因阅历和知识的欠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如何突破: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③通过对表格的分析

4. 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训练学习研习史料的方法。

(四)作业的安排

本课作业主要是课堂的口头问答。通过问题和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理解本课主要内容及其背景情况。课堂问答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在此不单独例出来。本课的课后作业放在课程完结之后,如何还有剩余时间,让学生共同完成,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我现在教授的班级是高中一年级理科班,主要面对的是会考,因此在讲课过程中理论分析不用过于深入,要抓住重点进行讲解,通过不断的提问和讲述一些小故事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方面进行讨论,培养他们自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不断提问和演示图片、材料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对一些小故事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法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三、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导言)

(通过演示一张历史图片“胡连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原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会晤),提出以下问题,引领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到的内容)

曾经亲密无间,也曾相互猜疑.携手共抗外敌,无奈兄弟阋墙,万众期盼统一.(1)国共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是哪两次?

1924---1927年第一次合作,1937----1945年第二次合作

那么这第二次合作怎么会再次破裂呢?学完这一课大家就应该明白了。

提问:你认为在这一事件结束后,全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答:愿望是和平建国。

板书: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时间安排如下:首先5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全文。关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安排为15分钟,包括以下内容:

1、影响中国中国政局的三大力量及其基本政策;

2、重庆谈判;

3、政治协商会议;关于内战的爆发时间安排为15分钟。因此对前部分内容主要抓住重点,通过不断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而内战部分由于涉及战争内容,是学生比较有兴趣的方面,因此分配时间较多,在其中穿插入小故事以便带动学生的兴趣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

1、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渴望

2、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3、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

提问:这幅图从侧面反映了胜利后的中国人民什么样的心情?那么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最迫切要求是什么呢?(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发现其中所隐含的内容,认识当时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之强烈。)

(过渡)中共提出哪三大口号?

引用材料: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八大上的讲话

通过以上材料归纳国民党的政治主张。

国民党:消灭异己,维护一党专制,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提问:总结出材料中所反映的蒋介石没有在抗战胜利以后马上发动内战的原因;

答:原因:①抗战期间国民党力量集中在西南和西北,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主要原因)②转嫁内战的责任,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目的)

提问:既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那么蒋介石才用什么方法来拖延时间?

答:采用“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板书:

二、重庆谈判

提问:基于当时的形势,假如你是中共领导人,你去不去?为什么?

答:去。原因:①争取和平民主;②争取民心;③揭露美蒋阴谋、教育团结群众。

板书:

国民党:争取备战时间;借和谈之名诱使中共交出军队

1、目的: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争取民心;揭露阴谋、教育团结群众

2、时间:1945年8月29日——10月10 日

3、结果签订“双十协定”:内容

未达成协议的问题:军队和政权问题

4、意义:①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②国民党被迫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提问:重庆谈判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

答:政权和军队问题。

板书:

三、政治协商会议

提问:大家填一下这个表格。通过表格来学习这个会议:

提问:国民党有没有按照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结果执行?国人有没有得到希望的和平? 答:没有。国民党在做好战争准备以后就立即撕毁协议发动内战。

板书:

四、全面内战的爆发

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只是起临时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

——摘自《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提问:结合史实讨论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为什么能在劣势的情况下,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答:①战略上藐视敌人——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②战术上重视敌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③ 广大解放军指战员的机智、勇敢。④ 战争的正义性,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板书:

1、爆发时间和标志:1946年6月,标志: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略:战略上藐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战术:战术上重视敌人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作战方法:运动战为主

4、粉碎全面进攻: 8个月歼灭敌人70多万

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西北野战军

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

课堂小结:

提问:1921-1949年国共关系演变的情况、原因和影响。

演变:合作对峙合作对峙

1924————1927————1937————1945————1949

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对立

影响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国共合作,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分裂十年对峙,生灵涂炭

三年内战,祖国分裂

(三)本课板书设计: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一、抗战胜利后影响中国中国政局的三大力量及其基本政策:

1、美国:扶蒋反共

2、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内战不可避免

3、中共:争取和平

二、重庆谈判

1、目的国民党:争取备战时间;借和谈之名诱使中共交出军队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争取民心;揭露阴谋、教育团结群众

2、时间:1945年8月29日——10月10 日

3、结果:签订“双十协定”:内容

未达成协议的问题:军队和政权问题

4、意义:①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②国民党被

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三、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表格)

四、全面内战的爆发

1、爆发时间和标志:1946年6月,标志: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略:战略上藐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战术:战术上重视敌人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战方法:运动战为主

4、粉碎全面进攻:8个月歼灭敌人70多万

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西北野战军 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

课堂小结:1921-1949年国共关系演变的情况、原因和影响。

(再见!谢谢指导!)

第三篇:全面内战的爆发-教学教案

苏州一中 薛振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一二·一”血案;政治协商会议;“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全面内战的爆发。

2.思想教育:①通过对美蒋勾结阴谋发动内战有关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美帝国主义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的本性。②通过对重庆谈判有关史实的讲述,使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革命胆略,继承光荣革命传统。

3.能力培养:①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②通过组织学生设计本节内容的大事年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难点:对蒋介石反革命的两手与中共的革命两手的理解。

[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抗日战争是1945年结束的。在这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8年的抗日战争取得完全的胜利。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欢腾。点击“抗战的胜利”,给学生展示上海群众庆祝抗战胜利的场面。抗战胜利后,久经列强侵略和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满以为从此便可以获得自由和民主,过上太太平平的生活了,但中国人民的这一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同学们知不知道都有谁击碎了中国人民的这一希望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国)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美国为了各自的目的(蒋介石想在中国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美国想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讲述新课]:

一、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让学生思考问题:美蒋是怎样勾结阴谋发动内战的呢?由学生自己点击 “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和“美国援助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使学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有很清楚的了解。(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日本投降时,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竟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就原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擅自行动”。而同时命令他的部队“加紧作战”,“积极推进”。另外,他还要求日军只能向国民党军队投降,不得向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投降。为了抢夺胜利果实,蒋介石不但和日本侵略者勾结,还利用汉奸负责“维持地方治安”。许多汉奸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要人,被封为“总司令”、“挺进司令”等。就这样,国民党依靠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的力量,重新把长期呻吟于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沦陷区的广大人民置于它的奴役之下。美国援助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美国为了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除了向国民党提供大量军火、训练军队、直接派兵侵占大城市之外,还通过海运、空运等方式帮助国民党将军队运送到内战前线。到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美国共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54万人到达内战前线)前面这些也说明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决心已定。但是蒋介石还想耍花招。看看蒋介石耍了什么花招?(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此时点击“重庆谈判前,蒋、毛之间的电报往来”使学生简单了解。)蒋介石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在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实行消极抗战的方针,把军队收缩在中国的大西北、大西南,抗战胜利后,在短期内国民党还无法把军队主力从闭塞的大西南、大西北运到内战前线,所以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同时也为了欺骗人民,故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二、重庆谈判:

中共接到蒋介石电报后,党内就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不要去,说蒋介石没安好心,这是“鸿门宴”。那么同学们讨论一下,在当时情况下,共产党要不要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学生讨论、发言之后可以这样总结,因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并不是出于真心,如果共产党不去谈判,可以说正中蒋介石下怀,那样的话国民党在全国人民面前就有的说了,你看看,我邀请你来谈判你不来,这说明是你共产党不愿意和平,想打内战,既然这样,我这个“热爱”和平的国民党就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发动内战,消灭你这个“不爱”和平的共产党。这样,国民党便可以把制造内战,不愿和平的罪名加到共产党头上。所以在当时,中国共产党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同时也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用事实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便派遣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此时点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给学生看一下毛泽东赴重庆登机前的留影。毛泽东等人冒险赴重庆谈判,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一致称赞,这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心想和平,是一贯代表人民愿望的。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也出乎国民党的意料,他们原以为共产党不敢来,所以在谈判方面,比如从哪些方面谈等等,一点准备都没做,因此,谈判期间的所有提案都是共产党提交的。在谈判期间,国民党对谈判毫无诚意,虽口头上同意中共的和平建国方针,但拒不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而且在谈判桌外对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企图在谈判桌上要挟共产党。此时点击“上党战役”使学生对重庆谈判期间发生的这场战役有所了解。经过“上党战役”国民党损失了几万人之后,才有所收敛。最后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此时点击“《会谈纪要》”,使学生对协定的主要内容有所掌握。我们都知道,尽管国共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但最终内战还是爆发了。既然这样,那么,同学们想一下:《会谈纪要》的签订还有什么意义呢?(《会谈纪要》的签订使短期内避免了内战,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会谈纪要》也使共产党获得了极大的主动,而使国民党陷于被动。)为了能够促成谈判取得成功,共产党作了很大让步,同意让出苏南、皖南等8个解放区,这也体现了中共谋求国内和平的诚意。在《会谈纪要》签订一个星期,中国共产党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让出了8个解放区。可是蒋介石却在《会谈纪要》签订后的第三天就下达所谓的“剿匪”密令,(此时点击“蒋介石下达‘剿匪命令’”)命令国民党军队在河北邯郸地区向解放区进攻。此时点击“邯郸战役”,使学生对邯郸战役有一定的了解。国民党这种破坏《双十协定》,进攻解放区的做法激怒了全国人民,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民主运动。

三、反内战运动和政治协商会议:

请同学们看书,看一下哪里的人民首先掀起反内战运动?(1945年11月,昆明学生罢课,要求立即停止内战。)结果发生了“一二·一”血案。点击“一二·一”血案,使学生掌握。“一二·一”血案更加激怒了昆明人民,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由于军事进攻的失败和全国人民反内战运动的高涨,国民党被迫于1946年初,同共产党签订了《停战协定》(点击“《停战协定》”),并且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点击“政治协商会议”,使学生掌握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有利于人民的决议。这些决议的内容,包括和平建国纲领,根据民主原则整编全国军队,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等。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如“和平建国纲领”,再一次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而“改组国民政府”,由各党派组成联合政府、“召开国民大会”等等也体现了各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从而否定了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当然使国民党很不甘心,于是便千方百计地破坏政协决议。

四、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

请同学们看第95---96页,看看国民党是怎样破坏政协决议的?(制造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分别点击“制造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使学生对这些事件有所掌握。这些事件使国民党的反动面目在全国人民面前暴露无遗。

五、全面内战的爆发:

经过近一年的准备,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这标志着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全面内战爆发了。点击“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反动派的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最后结果却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推翻了。这也印证了毛泽东同志讲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小结]: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点击小结。

1、为了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作了哪些努力?(①、派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②、同国民党签订《双十协定》。③、让出浙江、苏南等八个解放区。④、同国民党签订《停战协定》。⑤、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并通过 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2、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是怎样破坏和平民主的?(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支持下,抢夺胜利果实,积极抢占战略要地。②、在重庆谈判期间及之后,国民党派军队进攻解放区。③、制造一系列惨案,镇压反内战民主运动。④、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第四篇: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教案

第18课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资料,能够认识到美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要在中国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的本质。通过阅读“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 的内容,共同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国民党反动派政治欺骗的手法和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思考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和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初步认识是由于中共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探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 的情况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第一个子目“重庆谈判”是内战烽火燃起前,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首先在“重庆谈判”这一子目中介绍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为赢得备战时间耍出的政治欺骗手段以及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争取和平民主冒风险赴重庆谈判的概况;第二个子目“转战陕北”是内战烽火燃起后的第一年,战争初期双方的军事斗争。在“转战陕北”这个子目中介绍了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概况;第三个子目“挺进大别山”是内战发生后第二年的战况。在“挺进大别山”这个子目中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的概况。

“重庆谈判”是本课的重点。在抗日战争胜利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其目的是在政治上蒙骗舆论并赢得准备内战时间,掩盖他阴谋发动内战的真相。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为了在政治上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除应注意讲清上述双方的目的,还应强调我党在谈判中,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在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蒋介石被迫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充分体现了:我党在谈判中所表现出的坚定的原则性和策略上的灵活性。

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强调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战场主要在解放区,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的作战方针(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指导下,英勇善战,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这样,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进攻的条件。毛泽东做出了英明的决策:“夺取中原,将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显然是在进攻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共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战场转向外线——国统区。与此同时,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开始了。

二、教法建议

教师首先说明本课和下一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使学生在整体上认识这段历史的地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 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所指出的“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等内容,使学生感知,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可采用计算机投影或播放录像中共“七大”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时的国内局势。

“重庆谈判”一目:使学生弄清三个问题: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中共去谈判的原因;谈判的结果。

1、美蒋阴谋发动内战。建议教师通过直观手段,如计算机投影,向学生展示《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图,或观看课本插图,向学生提出问题:(1)这幅图中的内容发生在什么时间?美国的做法是什么?(2)你想想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启发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其他有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国民党运兵,准备进攻解放区。从而认识到美国的目的是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

2、蒋介石耍出政治欺骗手法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3.中共采取政治反击赴重庆谈判。教师可采用计算机投影展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资料,教师在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后,提出问题:(1)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2)毛泽东是否应邀到重庆谈判?(3)他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4)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5)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建议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反动派坚持内战方针,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但中共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在政治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全面内战爆发一目:教师应强调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这场战争的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入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的原因并要求学生记忆撤出延安的时间。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投影《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图,提出问题:图上的事情发生在哪一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结果如何?由学生依图回答问题,用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字所描述的西北战场战况,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是由于中共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的结论。从而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挺进大别山”一目也是本课的重点。与前一目相衔接,可以提问:蒋介石何时发动的内战?头一年里,战争进行的地区和战争的结果如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头一年,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建议教师放映影片“挺进大别山”,理解我军战略进攻的主要目标选定大别山的原因。也可结合本目小字部分内容制作《解放军突进中原》三维动画演示图,得出:夺取中原地区,攻其薄弱部分,将“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的结论。教师可选用生动的材料,描述人民解放军强渡黄河的情景,或放映影片有关内容,以体现“挺进”和“开辟” 的艰辛。使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树立坚强的意志,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投影展示《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图,或结合《解放军突进中原》演示图,引导学生理解“转入战略进攻”和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威胁”作用。按教材说明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不必补充其他内容。

本课涉及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较量。这部分内容不易理解。教师的教法尽量灵活多样,尽量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并积极运用计算机、投影、影片、录像等进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插图的能力。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发掘本课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与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资料,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和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的做法。

2、引导学生认知课文的几幅插图,由学生识别图画的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原因及结果等。使学生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

3、教师提出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 由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使学生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

4、指导学生阅读西北战场战况。引导学生思考: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是由于中共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的结论。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5、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由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6、指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

7、指导学生做本课的大事年表。

四、问题与探究

思考与讨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法?

见“教法建议”

参与园地: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否意味着国民党军队的胜利?为什么? 见“教法建议”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测试题

《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海洲中学:梁巩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久远的年代,他们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认识模糊而肤浅,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对农村经济改革不熟悉,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陌生,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设计理念】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动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疑问。没有疑问的教学是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疑问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学习只能局限在表面的感知认识上。本节课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让疑问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感悟历史;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新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交流中,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主动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政方针。感受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益处,从而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了解改革开放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感受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感受身边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设置疑问提问引导和学生质疑;讲述讲解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的资料图片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第8课内容:

1、我国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承上启下 教师讲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那么我国是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这节课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去感受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吧。学习新课:

播放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录像:

师:改革前夕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存在什么弊端?

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生:吃大锅饭,农民失去了对土地支配权,没有生产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师: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生:首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接着是党中央的积极指导。

播放“农村改革”录像,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目的学习。

师: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中国最高层政治家翻开的新一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底层农民们翻开的历史新一页是什么? 生: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契约,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在农村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生阅读42页小字体内容,了解安徽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

义和具体形式。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师:结合教材42页凤阳县农业生产数字进行小结。

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结果是加快了农业生产发展进度,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这一做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对内改革逐步在农村实行。师:为什么改革后农村经济能够迅速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经营权,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为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知识衔接与归纳: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师:大家想一想,建国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 生:回顾前面学习内容归纳: 生1: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生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生产力。生3: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生4: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释疑解难,让学生敢于质疑:

生:老师你前面提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是什么意思?

师:一个人的鞋与脚的关系就等同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脚的大小决定了鞋的大小,只有鞋去适应脚的大小需要,不可能是脚适应鞋的大小需要。因此,也就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由此揭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这一客观规律。

教师小结过渡:

看来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一定要改革。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农村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第二目“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的学习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师;“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师: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师: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学生结合《对外开放格局形势图》研读课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的宽领域全方位外开放的新格局的过程;正确看待开放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史实的能力。教师小结:

对外开放,使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我国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知识拓展延伸:分析比较

师:深圳与浦东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师: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不同;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两者的区别。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和现在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从中得出结论。

师:近代开放是中国丧失主权的情况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独立自主前提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主动开放的。教师小结过渡: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城市改革在1985年也全面展开了。那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由此引入第三目“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学习。展示材料:改革前某一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混乱局面画面。师:为什么会有如此混乱的局面?

生1: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生2: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钣,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生3:企业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展示图片:《美国的“海尔大道”》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昔日亏空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日中国的第一品牌,并在全球获得越来越高的肯定。

师:海尔集团的变化是怎样带来的?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小字体内容,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如改革的必要性和成效,从管理体制到分配形式的变化进行探讨、明白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端。归纳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从而明白海尔集团的变化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改革的结果,感受改革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方面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问题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课堂小结:

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小结】回顾本课内容,整理思路,形成知识网络,强化基础

三中全会是转折,小平开始抓改革,农村联产搞承包,乡镇企业大发展,国有企业换新颜,三中全会召开后,对外开放也起步,经济特区有五个,广东深圳、珠海与汕 头,福建有厦门,后又增设了海南省,窗口深圳发展快,一夜崛起震中外,沿海内地齐发展。布置作业:

1、反馈自测,巩固知识

2、感受改革开放我们在衣食住行用的变化,为改革开放献言献计。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敢于质疑、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注重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学生畅所欲言,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与表达能力亟待加强,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传授抽象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对国情、国策等内容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下载八年级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二万五千里长征测试题

    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夯实基础典型题 1.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教案(精选五篇)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 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⑤保家卫国A.①②B......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 ) A、四·一二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东......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文件是:2.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 、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2、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