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测试题

时间:2019-05-14 10:3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六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1、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建立

2、河南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3、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D.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该在()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南昌

6、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7、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诗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8、长征途中,红军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强渡大渡河后 D、翻越夹金山后

9、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10、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11、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应选择下列哪一素材为好?()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东北易帜

14、全民族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不同时代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下列语句产生的时代顺序是()①“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16、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17、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③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④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 名字和时间争长。”其中,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A.蔡廷锴B.赵登禹C.佟麟阁D.李宗仁

19、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会战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0、有关保卫大武汉,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

B.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C.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9000余人D.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有利

21、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①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时值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中国在某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会战是()

A. 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3、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4、有关抗日战争的史实,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B.西安事变——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D.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5、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描述反映了这两件政治事件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 ① ②

B② ③

C ②④

D①④

26、“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唱出了该歌词的军队是()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湖北新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7、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8、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胜利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9、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了()①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要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勿忘国耻,爱好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在近代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31、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12分)

(2)“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景点在抗日战 争胜利70周年之际,游客量大增。你认为国家确定这些旅游景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32、观察图片,解答问题:

(1)说出上述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与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上述事件分别属于哪个抗日战场?事件各有怎样的意义?(8分)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8分)

8分)

附答案:

1、A

2、B

3、A

4、B

5、D

6、A

7、C

8、B

9、D

10、B

11、D

12、A

13、B

14、C

15、B

16、D

17、C

18、D

19、D

20、D

21、A

22、D

23、C

24、D

25、D

26、B

27、A

28、B

29、D

30D

31、(1)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共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遵义是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在此召开。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共“七大”在此召开。(2)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2、(1)李宗仁、彭德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国际援助)

④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基础测试题(xiexiebang推荐)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基础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基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6分)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濯清涟而不妖()(调素琴()

陶后鲜有闻()罔不因势象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钩画了了()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

沿溯阻绝()属引凄异()

夕日欲颓()

吞天沃日()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7分)

便要还家

()八分有奇()通(左手倚一衡木

()诎右臂支船

()略无阙处

()

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废疾者

()

(三)、指出下列词的古今含义(16分)1芳草鲜美

古:

2、丝竹之乱耳古: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高可二黍许古:

4、亭亭净植

古:

5、其两膝相比者古:

6、无案牍之劳形古:

7、晓雾将歇

古:

8、沉鳞竞跃

古: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6分)

渔人甚异之()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石青糁之()故人不独亲其亲()虽乘奔御风()披发文身()

(五)、解释下列加点词(20分)

武陵人捕鱼为业()

处处志之()

便舍船()

为宫室、器皿()

寻向所志()

屋舍俨然()

中轩敞者为舱()

寻向所志()

乃不知有汉()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病终()

屠乃奔倚其下()

神情与苏黄不属()

沿溯阻绝()

具答之()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绝巘多生怪柏()

各具情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

属引凄异()

哀转九绝()

(六)、译句(5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八)默写(10分)

1、东皋薄暮望。

2、相顾无相识。

3、晴川历历汉阳树,4、,波撼岳阳城。

5、人家在何许。

6、谁道人生无再少?。

7、,林空鹿饮溪。

8、,端居耻圣明。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9、日暮乡关何处是?。

10、,遥隔楚云端。阅读理解(50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无论魏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④遂与外人间隔()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 渔人甚异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④后遂无问津者

18.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1分)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D.未果

后遂无问津者 19.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1分)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20.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图。(2分)

——访问桃花源——

21.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2分)

(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30.解释加点的字。(6分)

①老翁逾墙走()②三男邺城戍()③一男附书至()④急应河阳役()⑤死者长已矣()⑥惟有乳下孙()3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②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3.简答。(4分)

①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一句子是

②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③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④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

34.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三)完成11——15题。(10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6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① 选贤与能()

②讲信修睦()男有分()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⑤盗窃乱贼而不作()

⑥是谓大同()12.揣摩句子特征,翻译句子。(4分)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四)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2)上下一白。()(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4分)

默写《陋室铭》《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20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自测题

一、选择题

1.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制造了()

A.西安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西安事变又叫()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A.抗日救国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4.发动西安事变的十七路军将领是()A.张学良 B.杨靖宇 C.杨虎城 D.李宗仁 5.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6.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7.七七事变后,日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A.吉星文、金振中 B.吉星文、佟麟阁C.金振中、赵登禹 D.佟麟阁、赵登禹8.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陪都是()A.上海 B.南京 C.重庆 D.北京

9.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人数达三十万以上的城市是()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南京

10.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战役 11.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A.山西 B.河北 C.山东 D.河南

12.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太平洋战争 13.为抗日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大会是()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4.抗日根据地开始局部反攻是在()A.1942~1943年 B.1943~1944年

C.1944~1945年 D.1945年初~1945年8月

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二、材料解析题

第四单元自测题新教材新学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在中共哪一次大会上提出的?

(2)当时中国国内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3)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代表什么阶级?

(4)发表这篇文章的大会对抗日战争和中国前途有什么意义?

三、简答题

1.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

2.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第四单元知识点

1、九一八事变,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西安事变的概况及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白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B

6.D 7.D 8.C 9.D 10.A

11.C 12.A 13.C 14.C 15.A

二、材料解析题

(1)中共七大会议。

(2)抗战即将取得胜利。

(3)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三、简答题

1.(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三省,又将魔爪伸向华北。

(2)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

2.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

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①李大钊②鲁迅③陈独秀④毛泽东⑤胡适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䜣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6、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7、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9、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20、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二、填空题

1、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3、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人才为宗旨。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2.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1)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类。

A

B

C

D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__;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

(2)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出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2)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3)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做过什么努力?结果如何?(4)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5)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缕?(2)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四、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如何?

八年级上册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DB 6—10:BCABD 11—15:ACCDB 16—20:BBACC 21—25:BABBC 三:材料分析:

1、(1)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资产阶级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1)BDAC(2)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3、(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意思贴近即可)

四、简答题:

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2、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

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割占香港岛D、南京大屠杀

3、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中国东北军民的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它出现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2004年潍坊市WAT考试题)“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长春B、上海C、北平D、沈阳

5、张学良与杨虎城各是哪一支部队的首领()A、东北军和第四军B、东北军与十八路军 C、东北军与十七路军D、十七路军与十八路军

6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应该对蒋介石予以支持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7、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A、七君子事件B、西安事变C、皖南事变D、一二九运动

8、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准备对西安发动军事进攻的将领是()A、廖仲恺B、张自忠C、宋子文D、何应钦

9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们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词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革命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B、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1、1936年12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命令“讨逆军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主要是因为张学良和杨虎城()A、反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B、决定停止进攻红军 C、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D、率军发动西安事变

12、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共同抗战的历史性转折点是()

A、九一八事变B、红军开始长征C、卢沟桥事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张学良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他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反

蒋抗日B、逼蒋抗日C、联蒋抗日D、争权夺利

14、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将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诗中的“山河”主要是指()A、东北三省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东地区

15(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的爆D、八路军新四军的改编

17(2006年,江苏盐城)小明在图书馆翻阅到一张旧报纸(见下图),该版报道事件是 18(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A、九一八事变2006年,陕西)

70年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AB、长征胜利)C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西安事变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抗日战争全面开始的标志是(、皖南事变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爆发B、一二八事变爆发C、七七事变爆发D、中共瓦窑堡会议

召开

20、七七事变爆发的地点是()A、沈阳城B、台儿庄C、平型关D、卢沟桥

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

A、国共两党合作B、国共两党军队合作 C、共产党同各界民主党派合作D、全国各族人民的合作

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D、淞沪会战23、2005年月4日26,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24、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巽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2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下列军队,以实际行动唱响这首战斗歌曲的是国民革命军()

A、第二十九军B、第八路军C、第十七路军D、新编第四军

26、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九一八事变 27中国共产党曾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发表这一通电主要是因为()

A、七一五政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70年前,卢沟桥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这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29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段歌词是对哪一段历史的写照()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30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军民的罪行而钦恨,它就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31下列城市,没被日军占领过的是()

A、上海B、北平C、重庆D、南京

32(2006年,山东)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八一三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33(2006年,湖南湘潭)中国人民从来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全国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 事变 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34(2006年,福建福州)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标志着()

A、中国开始转入局部抗战B、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大胜利 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最大规

模战役的开始

35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是指()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36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的中共领袖是()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彭德怀

37、明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38、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敌入侵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台争 39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堂”,如实记载了日本侵略军在华中地区向中国人民投降的一幕。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暮出现在哪一年?()A、1943年B、1944年C、1945年D、1946年

40、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便痛心地说,当初至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的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上文中所说的“核轰炸”是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B、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C、百团大战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41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蒋介石B、李宗仁C、张治中D、张自忠

42、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是指()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站43、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而进行了()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44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其主要作战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

45、毛泽东致电八路军的A将领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这里的“A将领”是指()

A、林彪B、彭德怀C、贺龙D、聂荣臻

4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工作指针D、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7、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1946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 B、毛泽东在大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C、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处于最后胜利前夜的情况下召开的D、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48、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49.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是()A、上海B、广州C、延安D、重庆

50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51抗日战争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思想解放运动C、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民族解放战争

52、(2006年,湖南娄底)毛泽东曾提笔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53、(2006年,广东茂名)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C、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4、(2006年,吉林长春)矗立在长春市人民广场中的苏军烈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帮助中国人民抵御外侮而壮烈牺牲的苏军飞行员,当时中苏两国共同抗击的敌人是A、德国B、意大利C、日本D、美国 细细品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55.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30——40年代,日本曾经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高密市2005——2006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1)、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举例说明日本在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举出两便即可)

(3)、针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曾经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分别写出中国人民在这两次战争中反抗日本侵略的一次著名战役。

(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其侵略战争。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5)、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最终结果有什么不同?试从中国方面分析出出这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56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高密市2007——2008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材料二:1936年11月27日,张学良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日,电文云: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中国军队“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的罪魁是谁上述事件后,中国的哪一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张学良在材料二中的要求被拒绝后,他和谁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有什么积极意义?

4、上述历史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哪一个国家侵略中国引起的?

57.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自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关系呈现出“合作——分裂——再次合作——再次分裂”的基本特征,而每一次分裂和合作都对中国历史产

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密市2003——2004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请回答:

1、两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两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分别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

58.第一组: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高密市2002——2003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上述通电是在哪一事件后发出的?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抗日态度?

第二组: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国共两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高密市2005——2006学上学期期考试题)请回答:

1、请写出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

2、上述两条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为了反对哪个国家的侵略?

59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是什么?

60、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发动了哪一战败?)

61、1938年,在谁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 62.1940年8月,八路军在谁的领导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下载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 ) A、四·一二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单元测试题(第一、二单元) 2016年秋季用 适用范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1年9月,巴西外贸委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模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揭......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文件是:2.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 济的计划,始于()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4期制作:邱艳红试做:张永良陈美娜签批:班级:姓名:组号:恒威制作不得翻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1.有关人类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初中物理测试题胡朝晖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______产生的,笛子是由管内__空气柱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月球上宇航员交谈用无线电这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