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与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3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课件出示)指明一学生读。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导读与检测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小组合作自学。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师生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四、课堂训练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千年梦园在今朝》学案
【字词荟萃】 1.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
苍穹 猝然长逝 锲而不舍 不懈 2.词语搭配。
受到 代价
穿越 工程
付出 现实
实施 苍穹
变成 震撼 【句段集锦】
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文链接】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1.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2.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3.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课外延伸】 1.阅读:
生 命 的 礼 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ang sha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延续()激动()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5)文中画波浪线处“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另一种形式”是指
(6)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3分)2.写话: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航天工作者说吗?请写一写。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针对这样的标准,我觉得阅读教学应该有下面这样内容:
一、课堂结构设计合理
1、重视整体把握、整体感悟
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尤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建立在“零”距离上。如果不充分地接触文本,熟悉文本,就对深入感悟文本带来很大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通读文本,切不可单独地拎出某一句,某一段脱离整体的感悟,文章知识点的掌握与文本整体要有机结合。比如:《落花生》是一篇经典课文。它讲述的是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文中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讨论,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渗透的典型课文。教学时我直奔主题:以花生有什么好处?为开头,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回答中,我以“父亲”的身分,创设一种随意的家常谈话,围绕父亲说的“花生的好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把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揭示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哲理。
2、善于寻找突破口,切入文本
教师要学会与文本进行高效地对话,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抓文章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找到文章教学的“点面结合点”——即文章的突破口。或抓住一个词,或抓住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并以次为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篇文章这个“面”。这里拿《将相和》来说,在和---不和---和”这一主线下,我以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性恪切入教学,从完璧归赵故事开始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一开始的切入,只是让学生做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在学过本故事后,再次出示蔺相如,分析他的性恪,学生的体会有所加深,之后接着分析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而在最后分析他们的性恪,找到了朋友之间维持的秘决。
二、课堂媒体运用合理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学新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落实和体现,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逐步跟进。但有些教师盲目开发教学内容无暇关照教材文本,甚至冷落、淡化、遗忘教材文本,认为媒体用的越多越好,课堂上音乐、动画、图片不断,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毫无价值可言。因此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那是立足在文本基础上的。
1、展示文本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它在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文字,与文本不断的对话,因此教学时不可能脱离文本教学,而文本常常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集中展示,才方便操作。多媒体就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展示语言文字也好、展示课堂任务也好,都再也不用拎着一大堆的小黑板进教室上课了。
2、辅助讲解
有些内容如果仅靠语言的描述,是很苍白的,然而有了画面也许就会直观、易懂,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黄果树瀑布》中描写瀑布的一段话:“黄果树瀑布虽然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挟来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于黄果树的景象学生还能想象,然而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以及作者的观感,对没有亲临黄果树瀑布的学生,仅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仍是不够的,因此在此教学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一段剪辑过的黄果树瀑布录象,那飞流直下生紫烟的壮观场面,那声势浩大绵延不绝的声响,真实而摄人心魄。看后,学生交流感受,有学生脱口而出:“这丝毫不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逊色!”有学生说:“黄果树瀑布太让人震撼了刚刚我仿佛来到了它身边,似乎它的水珠就打在我的身上、脸上。”还有同学说:“黄果树瀑布流水声震耳欲聋,它的气势雄伟壮观,让人望而生畏!”„„这些感悟有的是超越书本的,若没有恰到好处的媒体辅助教学,或许学生就不会产生如此感性与真切的体验了。
3、作品展示
当学生的任务完成之时,利用多媒体就可以便捷地展示学生的作品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体验到了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进而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泛滥,要用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使语言的学习丰富、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二篇: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
题
报
告
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中学 李红珠 王晶 肖吉彦 王俊厶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1)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当前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1)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政治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很少能独立从事完全自控的政治学科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教师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正在成为许多教师探究的热点问题。但纵观目前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我们更多地发现,多数政治教师只是将这些教学理念放在纸面上,实际课堂教学中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①“自主学习”口号化。有些政治教师认为,在政治课时很少的情况下,能够让学生学会所学的知识,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自主学习后,教师还要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教学任务的完成无法保证。②“自主学习”表面化。许多政治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也找到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并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教师让学生在课前“主动”预习教材,上课时让学生自主“猜想”和“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但是由于教材演绎知识的呈现方式,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学生在已经知道结论的前提下无法进入真实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有的教师对自主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对探究的过程设计不清晰,导致学生盲目探究,最后只得由教师给出结论;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但他们往往不关注学生自主意识的养成。
“政治学科自主学习”既是对人的潜能开发和主体教育理论的展望,也是对当代教学理念和课程理论的探索和升华。“政治学科自主学习”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标志着教育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教师的灌输走向学生的自主研究,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已为人们所共识,学生的主体性涵盖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有了新的学习理念,有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过程的内驱力和行动力。事实上,由于学生长期受到传统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头脑中旧有的学习理念仍起重要作用,其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差距很大。课堂上动态流程的调控仍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远远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通过“政治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来扭转这种局面。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何让学生科学、自主地学习,前人提出不少优秀的理论,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马斯洛也是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己任的人本化教育家,他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改造经验的过程和儿童的生活过程是一致的;进而又把教育的本质具体化“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开发了一系列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杜威主张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和民主,给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机会。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认为这是成人按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经验,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了程序教学。程序教学以操作条件学习为基础,学生对于整个学习过程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与传统的讲述式教学相比,程序教学更要求学生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它是一种在教师辅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蓬勃发展给自主学习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操作主义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的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作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学习的自我调控反应和临近的强化物建立了联系。操作主义理论非常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主张要给予学生外部的提示和及时的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本主义认为: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最高的要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的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我系统不仅对学习动机的激发起关键的作用,而且对生成假设、解释、预测以及信息加工和组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消除他们对学习能力的自我怀疑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要针对学生的自我过程分别予以指导。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应用信息加工的控制论来解释自主学习,他们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来源于自我信念,包括结果预期、效能评判、归因、诱因或价值观等。认知自我监控在个体的自主学习中起着复杂而又关键的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的许多教育者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出很多的宝贵经验。教育家蔡元培提倡“重启发学生,使能自动研究”的教育方法。主张教育学生时要使学生能够做到“自动、自学、自觉”。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因提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而备受推崇,《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可以领略她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程度。教育家周弘对“赏识教育”的研究和应用很有成就。“赏识教育”是“主体教育论”的一个分支,也是关注学生的教育,关注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推进政治课程改革和政治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上对新课改基本理论作一次全方位校验和审视。对新课改背景下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政治学科学生的自主学习,指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地说,在学习前,学习者有着积极的学习心向,有明确的近期和长远的学习目标;能自己制订出学习规划和详细计划;在学习中能正确应用学习策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能运用所学技能与能力积极进行交际活动;在学习遇到不利情况时能及时进行心态、方法等方面的自我调整;在学习中和学习后能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
2.实践价值(1)有助于提高政治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围绕“政治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课题去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基本的立足点,“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化为平常话题,成为备课、上课、评课的主题。这一课题对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师生关系的构建将有全新的认识,对政治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进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
(2)有助于政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的效益,取决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当发挥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上下功夫,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和实施手段,课堂信息反馈渠道多元﹑畅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课题的研究着力凸现政治学科对学生自主意识和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学能力、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探索科学的学习方式,改进政治学科学习环节中的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
(4)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知学、好学、乐学的核心是乐学,即学习者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志趣。学习志趣,已经不止是对学习的一种爱好和兴趣,而是与个人理想和目标相联系的心理稳定性和倾向性,是学习积极性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政治学科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大多曾参与市级和区级课题的研究。很多论文在不同刊物发表或在不同级别的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基本上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较强。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自主学习:即自我调控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主动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过程。就元认知过程来讲,自我调控的学习者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制订计划、设置目标、进行组织、自我监察及自我评价。这些过程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自己和作出决策。从动机过程来看,自我调控的学习者认为自己是自主的和受内在动机激励的,自我效能感高。从行为方面看,自我调控的学习者选择、建构甚至创造最适宜学习的社会和物质环境。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
政治学科:即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策略:指的是达到一个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方法和途径。本课题所说的“培养策略”指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自主学习中取得预定的效果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国家都是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2.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1)研究假设:如果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能改变学校以往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比较适合实际的“政治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政治学科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目标:本课题立足我校实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提高普通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理念;探索和创新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形势下,政治课堂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改变90后中学生学习环节中的被动局面,形成提高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自主学习政治学科积极性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政治学科教师在课改形势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务实型的研究性教师;构建政治学科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学习的平台。
3.课题研究过程设计(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遵循理论澄清—现状调查—案例剖析—实践改进—成果转化的路径,前一阶段研究为后一阶段研究的基础,每个阶段又构成相对独立的研究任务和研究价值,总体上相互支撑。本课题是应用性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在实证和行动研究中力求获得理论突破。
(2)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14年6-8月):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撰写和上报课题申报报告。
申报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正式申报课题,等待立项批准。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议。
实施阶段(2015年3-11月):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在高一新生、高二学生、高三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现场指导。指导学生自主撰写政治小论文。课题组内检查、督促。组织研讨会、展示会等活动。课题研究进展和成效在校园网公布。
中期检查(2015年12月):检查、督促课题进展情况。撰写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接待中期检查。
结题阶段(2016年3月):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做好现场结题申报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举行课题结题大会。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6.课题研究方法设计 行动研究法:针对当前政治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现状以及政治教师的引导情况,提出可行有效的引导方案与策略,不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通过对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分析(包括观念、经验、教学特色与存在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类型水平的现状调查(年级差异、性别差异),了解学生对不同自主学习方式的意见,在实践中探索学生欢迎的、高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把握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加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在理论的指导下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边总结、边完善,分步实施课题研究目标。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全面把握近二十年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状况的历史进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及经验与不足。找准本领域研究的前沿,吸取有益成份,从而使课题研究有一个较高的立论点。
案例研究法:调查当前中学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以及教师引导情况,搜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或进行案例反思。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总结出适合政治学科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上升为经验并进行推广。
课堂实践、教学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有关理论依据的研究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研究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主要用案例研究法;研究成果总结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7.研究的难点预测及其对策
难点:如何做到既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政治学科自主学习时间而又不影响政治教学进度,使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有保证。
对策:考虑到学生政治课上自主学习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形成主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以在布置政治预习作业时要求学生从经历自主学习过程的角度来预习,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课堂上允许有“留白”,有些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妨留给学生课后去探究,使政治学科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还可以进行专家咨询,积极争取专家的指点和帮助。
9.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方向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关注政治学科学生自主学习中非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探索政治学科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之道。
(2)研究方法创新:以课堂行动法研究为主,跟踪政治学科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变化。把课题研究与政治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力求形成独特的政治教学风格。
(3)研究内容创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与政治学科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学习及自主记忆的有机整合。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
二、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自主的数学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学生就真的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
三、创设学习条件,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新课标指出:“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都不是完全靠他人的传授给予的,而是主要靠自己积极主动地构建培育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参与,而要保证他们有效参与,又必须扩大参与面,培养学生善于参与的能力,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成分发挥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教之一些切实有用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之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中,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逐步形成和提高。
第四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复习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借助讨论交流法、总结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师采用直观图示法和联系法让学生直观了解。能过分析历史事件,使学生理解历史发展必然性。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
在历史新授课中,要根据教材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加以不同的处理
把教材内容制成表格列出,然后再进行讲授。利用表格讲授,同时指明线索,学生便明白容易懂,收 效很好。
为便于学生记忆,将教材内容列成要点
双管齐下,即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述都用。学生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带问题独立阅读教材;教 师讲,是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前提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讲授。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
明确“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不断增加和提高“一桶水”的容量和质量
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可参加函授或自学等形式不断提高。
端正教育思想,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即使历史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高深的理论修养,但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就不可能履行其基本职责,更不可能完成素质教育。因此,敬业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可靠保证。
“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像陶行知那样,作为一位留美归国的博士,拒绝高官厚禄,心系平民百姓,创办乡村师范,挽起裤腿与学生一起种田,甘做“蜡烛”,甘做“人梯”,引导青少年向未来前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同时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
1.转变观念,打破常规 2.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3.掌握其它学科的基本的知识体系发展状况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但要把自己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教师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高素质的人才,源于高素质的教育,而高质量的教育,则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史教师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科学化和教育技能素质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掌握运用辩证的方法论,阶段论,功过论。
如评价毛泽东:毛泽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得以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毛泽东晚年也犯了错误,其错误并被反革命分子所利用,用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总体来说,功大于过。因而毛泽东依然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崇敬的。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对他们的评价也一直是考试的热点和重点,但是学生总是把握不好,对历史任务的评价总是带有主观色彩。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呢?简单来说就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透过现象看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质,即使伟人也有他不光彩的一面,一个小人物也有好的一面。下面我就具体的例子来说一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有两位历史人物一直饱受争议,一位是武则天,一位是杨贵妃。我来逐一说一下应该怎样分析,“有人说红颜祸水,唐朝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使其不理朝政”这个题换句话说,就是认为,唐朝的衰落主要原因是武则天。显然这个题带有主观色彩,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的去分析,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盛唐衰落的借口,唐玄宗堕落的替罪羊。其错误只在于她的兄弟姐妹也不太争气,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这些男人犯得错不能只转嫁到一个女人的身上,更不用说一个朝代的灭亡,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唐玄宗后期的腐败无能,乱用奸臣。
对于武则天,由于六年级下册的课本中只出现了武则天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生在做评价武则天这个任务时,得分率不是很理想,对于武则天,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本,我认为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应该有:经济上:进了经济的发展,“劝农桑,薄赋役”。政治上: 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
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军事上:社稳定了边疆形势,特别是平定了突厥的叛乱,文化上: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制,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课本知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以上都是武则天时期的积极贡献。
消极的: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对于历史人物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评价,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去分析,这样去做题在今后的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要实现优质课堂的创建,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经验的获得,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富于创新,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理念。广大教师是这种理念的实践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从我做起,从课堂教学做起。一节成功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从优质的角度来评判,还要看是否不同程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是否时时启动着学生的思维触角,精妙的设疑,是否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恰到火候的点拨,是否时时牵动着学生思维的琴弦,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或讨论、或演练,各抒己见地将一个个难点、疑点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延伸知识、拓展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长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宽思维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质,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给学生开辟思维途径,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习贵在思考,知识在于运用。在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一串钥匙,让他们找出开锁之法,而不是为他们开锁。课堂教学是否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思维,也是构成优质课堂教学的最有价值的一种取向。舍此取向,就等于舍弃了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核。
白河教育有一种历史的传统——苦教苦学,是白河“三苦”精神在教育战线上的一种体现,也是经济滞后、给教育带来和一种产物。这种精神,用于教育创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用于课堂教学,实在不可取之,也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势态和最终走向。我真诚地希望课堂教学从苦教、苦学中走出来,让课堂教学走向优化,使素质教育在白河教育的园圃里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学习心得
掐指算来踏上教师这条道路已经四年有余了,并且自己一直在探索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些?学生能爱听、愿听我的课?怎样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等等吧!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快成为老柚子了,开始浑浑噩噩,按部就班,按照老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但是经过这十天的紧张学习,使我的思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认识如下:
一、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对于教学目标的认知是非常的浅薄的,只要领导不检查我就敷衍了事,但今天看了专家的讲课我有了很大的感触,原来教学目标有这么大的作用,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正如专家所说:从教学角度来讲,就是课程目标是学完这门课之后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则是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精练、抓住重点。既要紧贴课本知识,又要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怎样能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课: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成功,这节课才会有效。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是“学教并重”,传统教学设计,即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教育倡导的教学设计是:设计出来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系统的传授,有利于教学法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
三、正确的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新课改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讲或者少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发展思维的培养和智力的状态,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并不是一个装饰品,也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为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终身受益。1:注意学生的书写规范
2:重视专心听课的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认为,社会课上课听的懂或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下课也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不但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而且增加了下课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
3:预习的习惯:
(1.)重视预习,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2).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3.)掌握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圈点批注、摘抄、做卡片、编写阅读提纲或阅读提要。例如,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把历史上名人的典故做成卡片,则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以上所述就是我在这次研修学习中得几点收获,以后我将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教学中,肯定会受益匪浅。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多数会尽量满足,致使现在的孩子虚荣心重、攀比心理盛、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要求人们要有节约意识。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是给孩子永久的财富。
关键词:勤俭节约 良好习惯 传统美德 目录: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案例描述
(五)不节约习惯成因
(六)解决策略
(七)结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勤俭节约是个古老的话题。自有人类以来它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与发展。再富的豪门也要教育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老百姓更是把勤俭节约当成了传家之宝,一种美德佳话。勤俭节约也是世界性的话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人类享受到了高品位的现代生活。但是,由于无节制的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人类也面临着新的危机: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纷纷向人类发出警报。面对整个星球的资源恐慌,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口诛笔伐浪费现象,把节约提到了拯救人类生存家园的重要日程。
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的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及家人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甚至过分溺爱。致使一些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大多数小学生身上的浪费现象日益严重。每天上学、放学及平时,我们学校门口的一些小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围满了各年级的小学生,店主摊贩对学生兜里的零花钱可是动足了脑筋。同时消费品市场上针对小学生一族而设计的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也日益丰富多彩起来。
最严重的是小学生对这些“来之过易”的学习、生活用品并不珍惜,频繁换新,随手就扔,随便就丢的现象非常严重。每天中午,学生吃剩的零食、饭菜更是随处可见。看到这些现象无不让人想起古人脍炙人口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学校的公物更是不爱护,甚至随意破坏现象愈演愈烈。因此,如何唤起我校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自觉行为已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如何让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孩子们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这一课题。
二、研究目的
1、了解我校对小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现状认识,并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形成一整套系列性的教育引导方案。
2、使我校小学生深刻认识到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思想意识,培养我校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美德,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3、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力求改变我校传统的勤俭节约教育的那种枯燥的、呆板的、以教师说教为主、强制型的教育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构建系列主题活动等方面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教育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勤俭节约的方法,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4、通过活动,促使大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节约是一种社会责任,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一切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勤俭节约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5、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会合作。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课题的理论价值:
能否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小学生的勤俭节约行为的教育,在培养公民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素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校小学教师对于学生勤俭节约意识教育的科学教育观、有效性,培养我校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自觉行为,形成一套有特色,科学性与操作性强,实效明显,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建构在农村小学校推进勤俭节约教育的教育理论体系。
课题的实践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将努力渗透对小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有利于培养我乡小学生的勤俭节约习惯,促进我乡小学生的文明进步,为我乡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升我校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勤俭节约行为的规范教育能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与声望,努力营造勤俭节约的学校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并逐步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形成本地区良好的社会风气。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加强我校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和管理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能够秉承和发扬,使孩子们崇尚节俭,从此走向人格的完善与独立。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的教育法规,还是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来看,本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案例描述 案例一浪费粮食现象:
午饭后,伙房前面的小铁车里倒满了饭菜;厕所边的垃圾池子里时常有一些孩子咬过的馒头、面包、没吃干净的水果、牛奶盒中有的还在往外流淌着牛奶、整块的方便面„„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出学生浪费的理由是:菜少,只好剩饭;菜不合口味,饭菜一块剩;米饭太硬,难以下咽;心情不好,吃不下;堂堂男子汉,打一点点饭会被别人笑话,就是吃不完也要多打一点;从小养成的习惯,改不了。
案例二学习用品的浪费现象: 讲桌上经常有孩子捡到的钢笔、中性笔、橡皮、自动铅、尺子等。向孩子询问是谁丢的,结果没有一个孩子认领;学生草稿纸浪费、作业本用之浪费。
案例三浪费水电的现象:
大白天教室里亮着电灯没人管;有一些顽皮的同学,在自来水的龙头下边互相用水大打水仗,水花四溅,十分开心,不知不觉之间,干净的地面弄湿了,过往的同学被吓得躲躲闪闪,大量的水也浪费了。
五、不节约习惯成因
不节约现象,每天都在校园内发生,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大量奢侈浪费的现象和风气,已经影响到校园内,校园里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现象比比皆是:讲节约会被认为是“土”,或是“抠门”。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除了在部分中学教材中有简单的水资源内容外,还没有一份教育中小孩子节约用水的专门教材,我们的教材还在停留在对孩子进行着“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教育,其实,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当少,关于节约方面的教育教师只能流于口头的说教,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相当重,有时只能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内容。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大队部决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符合少先队员生理、心理特点的,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队员们的节约意识和节约习:
2.现在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情况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比较宽裕。家长都给了子女各个方面以最大的满足,新奇的玩具,名牌的衣服,高档的文具,充足的零花钱。就算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也宁肯自己少用点,自己拘谨点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不应该再让孩子过自己童年时代的那种艰苦的生活,因此许多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们不愁吃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手大脚,毫不珍惜。由此,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渐渐养成:比如灯开着人走了,用完自来水,水龙头不关紧就走了„„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家长却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事,自己代替关掉就算了,殊不知这样养成了孩子浪费的坏习惯。其次,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比较看重,而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他们认为无所谓,只要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了,疏忽了对孩子好习惯的教育。渐渐地使孩子觉得自己享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也就出现了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浪费水电、浪费文具、浪费饭菜、浪费生活日用品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节俭反倒成了贫穷和小气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没有注意自己的节约习惯和节约意识,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缺少了言传身教的责任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在多数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一部分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是相似的。
六、解决策略
针对上面因素,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孩子的节约习惯?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现在孩子追求名牌、追求享受、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这不仅引起人们对当前青少年精神追求的忧虑,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当代社会转型时期消费价值观念的反思。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确立正确的消费伦理导向,应该成为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学校德育要主动承担起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的职责,教育孩子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树立珍惜资源和财富的现代意识。世界上的任何资源都是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节约不仅是个人美德,也是社会发展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在对待财务的态度上,让孩子明白,节俭并不是吝啬,浪费也不能体现真正的慷慨;另一方面,要运用道德手段引导孩子选择合乎时代和国情要求的消费行为,培养孩子“合理消费,俭而有度”的消费心理,消除节约是“抠门儿、小气”的错误意识,坚决反对攀比、炫耀性消费。学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改变不良消费行为,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校园普遍的价值取向。
2.帮助孩子树立勤俭节约意识 1)给孩子宣讲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
树立孩子的节俭意识,必须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入手,改变孩子错误的思想观念,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是即使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的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的果实。显然加强小孩子的节俭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任何一种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
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通过讲解古今中外节俭节约的故事,让他们明白“细水可以长流,节俭也是财富”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通过身边一些勤俭节约的小事,可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地讲解其中的道理,使孩子明白,节衣缩食可为家庭减轻负担,节水节电可为国家节约能量,通过长期的节俭活动,真正堵住身边流失的财富。因此,有意识的选一些感人故事,并把它带入课堂,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进行宣讲,让孩子在心中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精打细算的习惯。
2)从多种正反案例的对比中使孩子深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
从地球的资源危机到人类的过度消费、从父母的辛勤工作到一部分孩子的好逸恶劳、从同学中的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到好吃懒做、浪费严重,在多种案例的对比中是使孩子深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勤俭节约不仅是为自己节约对我们来说显得微不足道的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父母、他人、国家、人类奉献自己的一片关爱、一点美德。
3.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比如:第一要教育孩子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人走灯关;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第二要求孩子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第三教育孩子不要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教师一发现问题,及时引导,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就会内化成固定的好习惯。
4.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行为,可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如:家长会上从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入手,从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吃苦精神、理财能力与孩子中普遍存在的自理能力差、吃苦精神差、花钱大手大脚、被过分溺爱等情况进行分析,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参加各种劳动,让孩子懂得劳动创造财富,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提倡家长有计划地给孩子零用钱,少领孩子到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等,不要助长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消费心里。引导家长要关心和过问孩子零花钱的支出情况,教他们学会理财,即使家庭富裕,也不能肆意挥霍,让孩子养成精打细算的良好习惯。
七、结论
1.现在在我们这个班级里,乱撕作业本的现象没有了,从对于学习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来看,节约使用的习惯好了很多,就连孩子们用的草稿纸,他们也想出了好多可以节约的好办法,先用铅笔打草稿,再用圆珠笔或钢笔,两面使用,写字时把字写得小一些,最后把草稿纸交到劳动委员那里,作为废品回收;垃圾箱里面再也看不见吃不完的馒头、面包、喝不完的牛奶了;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走水停了。
2.家长会上好多家长反映:现在孩子在家里不再挑食了,买新衣服时再也不挑三拣四了,知道淘过米的水用来洗菜,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冲马桶了,时时处处都讲究节约了,浪费的现象减少了许多,他们在节约的同时还不忘提醒家人和邻居注意节约,孩子们还在社区里争做节约的宣传员,动员所有的人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总之,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小孩子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活动,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孩子们犹如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最美丽的图画,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伴随他一生。让孩子在家庭、学校的教育引领下,养成一个又一个的节约好习惯,并且使这些好习惯能影响他自己、影响到家庭以至于整个社会,好习惯伴随孩子走过一生,给孩子带来美好的人生,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做勤俭节约小卫士!让勤俭节约的习惯伴随我们成长,让勤俭节约的传统永驻你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