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课议课说课——有效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9:5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评课议课说课——有效教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评课议课说课——有效教学的思考》。

第一篇:如何评课议课说课——有效教学的思考

如何评课议课说课——有效教学的思考

反思我们的好课标准,反思我们的观察、调查的目的性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在前面我们大家做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我们做的研究,比如说评课、评价,对“元评价”的研究那是很重要的。

1、前提有误或不同,如果标准已经偏离的方向,那么你的方法再有效也是无效的。

2、观察什么,调查什么,方法是不是到位,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效的,都需要我们去斟酌,去想清楚。有时候一个细节做不好就导致你整个细节失败。议课是对观课后的评判,对观课的说明。我想用“有效教学”的观点来解释我们改如何议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学生有没有发展。

什么是“教学”?我比较喜欢《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兰本达教授的观点来说明,她将教学比作 “过河”:从此岸到彼岸:我们要带孩子们过河,河对岸就是我们希望他们发展到的概念,此岸就是学生自己已有的概念。有的老师是牵着孩子到桥上,一二一二整齐的走过去。有的老师喜欢在小河里走,河里有大小不同的踏脚石,教师自己在前面不停地招呼孩子们往前走!有的学生踩着小石头走,有的学生踏着大的石头走。总之,当她发现学生偏离了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就把他吸引到自己的中间让他们踩着踏脚石,一步步地过来。维果斯基关于教学的观点是从“现有发展区”到“最近发展区”。我们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起点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奥苏贝尔的对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的解释颇有见地,他说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新概念和旧概念,用奥苏贝尔的话找到那个附着点就有效了。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概念改变的过程。

1.把握学习起点。不难理解,学习者是带着丰富的先前知识、概念进入学习的,而且这些已有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修正和完善他的概念。例如今天的第二堂课《运动和摩擦力》。关于摩擦力,学生前概念是“要有两个物体,要靠在一起,还要动起来,就产生摩擦力”。林大群做的非常好,当很多学生讲到“两个物体要动起来,要连在一起”。林老师让学生做了一个感受摩擦力的活动。这时候学生的概念和科学上的定义很接近,然后林老师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出示了“科学表达”。

2.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意义教学的两个特点就是:第一就是要站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第二是要引起或维持他的学生倾向。如果他原有的心理模型和现在的探究情景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的时候,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学习兴趣。很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根据他的经验说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我们提供了一组无规则的材料一把撒下去,那个大的沉了,重的浮起来了。这就不好解释,他原先的想法不一样。就产生认知冲突。这个认知冲突需要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好好构建。当你没有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的时候,没有一种任务驱动的时候。学生后面的学习很多人是跟着感觉走的。他做着做着突然那句话感兴趣了就抬头看一眼。

3.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这是我们科学课的一个核心任务。香港儿童思维教学的启示这个例子非常好。2004年第1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的动手做的两个方案比较就是一个明证。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前前后后都是充满着各种逻辑关系的。需要学生调动思维去发现这些关系、寻找这些关系之间的意义。如果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了,教学设计就会简单起来。对于《运动和摩擦力》一课,前半段挺好;后面听着听着我就觉得“审美疲劳”。从三年级变量实验开始,都是找出一个变量,控制一个变量,接着讨论,交流然后大家统一的计划,再是统一的做法,统一的数据分析,最后是统一的结论。能不能有好的方法再突破改进这堂课。期盼着!

4、指向学科本质的特点。这个特点前面其实已经讲到的,一个是理性思维,另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科学的思考,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上上周我听了一个数学特级教师执教的《圆的认识》,我问对于圆,一年级学生也认识,六年级,这节课的意义在哪里?上了以后他就做了一个后测:圆与其他形状比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关键在于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相比最大的特点—从圆心到边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个是六年级的学生没有进入这一堂课之前即使能找出圆和其他平面图形很多的不同点,也不会说到这个点子上。就是能够数学的去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轮子是圆的,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而方的就不是。由此我也想到我们的科学课,在学生经历的科学的过程当中,在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怎样去发展概念。如何知道学生能运用概念去解释使概念变为自己头脑中的图式等问题。

思考三个问题:学生上过这堂课与没有上过这堂课有什么区别?学生的概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学生能否对生活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

怎样把课上得更好——听课、评课、议课随笔

听课、评课、议课,是教学中最经常、最频繁的教学研究活动,其形式就是通过听、评、议环节,为执教者和听课者创设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通过沟通、切磋,求同存异,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达到把课上得更好的目的。

由于个人的的教学经历不同、在评价观上产生一定的差异,因而,对一节课的好与差的评价,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由于个人教学水平的差异,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同样存在不同的设计观。

为了追求“如何把课上得更好”这个永恒的目标,本人特设此专栏,意在“抛砖引玉”,把自己平时参加“听课、评课、议课”的随笔与大家交流探讨。同时希望更多的老师把自己平时的“听课、评课

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今年九月,到一所农村小学听了一节四年级《蟋蟀的住宅》的阅读课。上课的是一位青年教师,从上课的全过程看,这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算不错。本节课主要讲了“住宅的特点”。到下课时,黑板上已形成了完整的“板书”——蟋蟀住宅的特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笔者出了一道题让学生书面回答,“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全班23人中,竟然只有3人答对,占全班人数的13%。分析:

在平时在考试过后,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对考试结果发这样的议论:我都讲了,学生怎么就这样笨一类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蹲下身来看孩子,应该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的水平来看待问题,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角度与成年人有所不同。从这道题的解答情况看,教师觉得太简单了,执教者对这一道题的深浅度也没什么意见。可学生为什么不会?教师辛辛苦苦上了一节课,学生连主要学习了什么都不知道。原因在哪里?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听过一些老师的课,他们在课后引导学生疏理学习内容时就做得很好,总是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看似很简单的环节,可它的作用却不可轻视。还有一种叫“目标教学”的方法也值得学习,既在上课时,就开诚布公地让学生清楚,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其作用不可忽视。、议课”随笔奉献出来,与大家交流评课议课促进了教师成长

前不久,有一位教师要参加“漳州市青年教师选拔赛”,我应邀参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试教”的听课、评课、议课全过程。“试教”后,该中心小学领导、骨干教师对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笔者把这些意见归纳为五点意见供执教老师参考:

1.多媒体内容的选择,要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辅助作用,无作用的一律删除;不适合的内容重选;播放要适时。

2.紧扣本组教材“父母的爱”这一专题内容设计教学,体现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3.抓住父与子的“外貌、动作、语言”为线索,开展教学活动。

4.以读感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父亲的语言和儿子的语言,理解“了不起”、领悟父爱情深。”

5.坚持“教语文”的观念,在理解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该位教师在参考大家的意见,结合个人理解与教学习惯的基础上,对课进行了修改。昨天,在观摩课上,原先听过此课的老师一边听,一边点头,露出了会意的微笑。一下课,执教老师问我:怎么样?我反问:你的自我感觉怎样?“还行”,执教者不假思索地回答了我的问题。瞧她那自信的样子,我从内心上为她高兴——从教育理念渗透、教材处理、教学方式方法的采用都比原先进了一大步。

什么是教师成长?我想,这就是教师成长。教师成长也需要积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出。只是有一种感觉:听课、评课、议课活动要持之以恒,不要仅局限在参加观摩课上、要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仅局限在优秀教师上、要落实到所有教师中。这样才有可能让听课、评课、议课活动对教师成长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作用。、分享。

课能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评课,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综合体现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课,体现了教师以下的几

种能力:

一、评价能力的体现 对一节课的评价,虽说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存在,但大体上是一致的。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程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处理、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理论的应用。评课中,评价者的理解与分析的准确程度一览无疑。

二、教学能力的体现

评价中,评课者难免要对主教者的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提出一翻探讨,并提出个人见解。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主教者与评课者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一种比较过程。是体现评课者教学能力的过程。

三、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程度的体现

评课者在评课过程中,在阐述个人观点的过程中,必然要引经据典诠释自己见解的正确性或依据性。而这些诠释依据,正是来自课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理论。所以,评课过程,也是反映了评课者掌握教育理论程度的过程。

四、是审美能力的体现

评课时,自然要对执教者成功之处给予肯定。教学中,什么地方好,值得学习。为什么好?这就要求评课者以一定的审美观加于评价欣赏。如果是处于“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那就说明评课者却乏一定的审美能力。所以说,评课过程,也是评课者审美能力的体现过程。

鉴于评课的功能作用,可见,他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应大力提倡。在开展评课活动中,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大唱赞歌,只讲优点,不讲缺点,你好,我好,大家好;二是以偏概全,过分强调个人观点,不能实事求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无限发挥。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评课活动的开展,应加于杜绝,才能保证评课活动在公正、愉快、有效的状态下健康发展。才能保证评课活动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的轨迹

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的轨迹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决定了一节课课堂教学的轨迹,体现了教师对课标的解读能力、对教材的把握水平。今晚学习了江西汪智星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后,对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颇有感触: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以上教学重难点的准确定位,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明快的轨迹,决定了“教语文”的方向。如果不是对课标的深刻理解、不是对“教语文”内涵的深思熟虑,佳案决难出炉。“理解词句”——教语文;“读通、读懂”——教语文;“读出感情”、“体会„„受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没有太多的附加品、没有华丽的修饰语言,只有本本分分教语文、只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难能可贵,读来似乎看到了正确教语文的曙光和希望、让人增强了语文教学的信心。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更多地感受这一引领方向、更多地吮吸正确教语文的营养。

听课小记

今天,我们来到了另一所小学,虽然不是很受欢迎,因为要听课,但大家还是很热情地招呼了我们。

人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话不假,这个老师真的其貌不扬,但她一张口,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话,让我很震惊,而且课堂上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恰当地处理好教学各环节的衔接,让我不由得赞叹道,这个老师的素质蛮好的!

但是细想想,教师的素质这么好,可为什么平时的教学成绩却不是很突出?!认真观察一下课堂,哦,可能在这里出了点岔子——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学习,难以一下子适应正规的教学,一节课漫长的四十分钟,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要坚持下来有很大的难度,还要让他注意力集中,专心于学习上更是难上加难。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摆小棒,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摆的速度不竟相同。教师只顾完成接下去的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有部分还在摆小棒,结果,你讲你的,我玩我的。我们说,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小天地。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才会唤发生机与活力。我们的老师很敬业,课前往往要仔细思量如何安排好每个教学环节,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等等。可上课时往往只顾着赶节奏,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不集中,甭提你的设计有多精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一句空话。

尤其对一年级的孩子,更要让他们养成专心学习,自主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认为,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要首先要从端正坐姿开始,学生上课时有的或趴在桌上,或仰躺在椅背上,这些坐姿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样是很不利于学习的;其次,要减少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桌子上除了摆放一些要学习的用具外,不要摆放一些与本课学习无关的东西,尽量不要让那些“玩具”干扰学生的学习;还有,用激励的语言和强化的训练来养成习惯。学生都喜欢老师的夸奖,学生也喜欢模仿,因此,在课堂上经常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孩子:“你看××同学动作真快,已经翻开了书,做好了看书的准备。”“你看××同学坐得多好!”“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真棒!”等等。别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然,课堂上,还是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中,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实物、模具、挂图等教具,生动风趣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关爱,读幼儿园也无拘无束,自然是自由散漫了一些。因此要养成良好习惯还需要强化训练。从上课喊起立时,就要严格要求:站姿,坐姿,读书,写字的姿势都必须做到位,要让学生从心里意识到这是上课,上课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形成习惯。如果放任自流,那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后再来纠正就难了。

第二篇:有效评课

《有效评课读书心得》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有效评课》一书,禁不住陷入了沉思。确切地说,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益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好书。书中以观课议课的方式来讨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以观看议课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讨论,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评课是一种重要的常规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各个层次的研讨课、展示课、公开课的评课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用旧的教育观念来评课,致使评课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建立一种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的评课理念,使音乐评课活动真正成为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站。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音乐课堂正逐渐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旧的评课模式已不能用来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课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课堂教学的能力,诚恳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要着力发现“问题”,并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藏的观念,使上课教师感到有启发,有帮助。叶教授把这一过程简称为“捉虫”的评课模式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评课的主体形式。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

受传统评课文化的影响,“评课”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感觉:你是来评我的,我是来接受你的评价的。评课者的地位高于被评者。这样,上课教师往往显得被动,没有成为一个评价主体。音乐新课程中 的评课文化倡导建立一个民主的、建设性、对话的伙伴关系。评课前,让上课教师先作自我评价。上课教师自评要谈真实想法,分析原因,并说出自己在课上哪些方面按音乐新课程理念作出的有意识地改变,自我感觉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困惑等。因为自评是交流的开始,只有坦诚的自评,才能使自评有助于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评课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态度要诚恳,定性要合理,做到不以貌取人,不以情代评,不掩饰缺点和错误。在这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这样的音乐评课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2、捉“问题虫”——透过现象挖掘问题本质

音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自己提高的资源,上课教师在自评时切忌把自评弄成简单地重述一遍教案,然后谦虚地说,请专家指导。而应是说教学设计,特别强调说清楚课前对这节课的音乐教育价值及其不同学生学习音乐准备状态的分析;说过程反思,尤其要求把课堂生成性说清楚;说教学重构,把教学的改进思考说出来。自评的过程,也就是上课教师自己捉“问题虫”的过程。而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要透过课堂现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挖掘问题,把现象背后的教师观念层面上的“虫”捉出来,然后从音乐教学改革的角度看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性评价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在传统音乐课堂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深刻重构。这种重构不是和风细雨式的量的积累过程,而是需要一种基于解构的重构过程。因此,对于问题虫是一定要捉出来的,而且要分析清楚。只有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帮助教师实现“解构”后的“重构”。

3、做“荧火虫”——欣赏课堂的精彩之处

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下的“捉虫”评课模式,不仅要捉“问题虫”,也要捉“荧火虫”。评课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新课程理念比较好的、闪光之处。要会欣赏课堂中真正的精彩。一位教师在上《雪绒花》结尾时深情地说:“同学们,如果我们此时就在剧院台下,当冯特普上校哽咽地唱不出声时,让我们也象玛利亚和孩子们一样,帮助上校唱响《雪绒花》!”说完,课堂上响起动情的歌声,许多学生含着眼泪歌唱„„。音乐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上课教师在这一环节营造了电影情景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完全融入情节与音乐之中,使课达到高潮,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本课的一个闪光点,评课教师要能捕捉这样一来的“荧火虫”。每位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评课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评课欣赏的过程,在帮助教师认识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及隐藏其背后原有理念的基础上,使之固化下来,并帮助他在这一高度上再重构,使他做得更好,逐步形成和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总之,音乐评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评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说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评课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帮助别人“捉虫”的同时,经常作这样的反思:换位思考,同样的问题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吗?如果上课教师是我,课堂中出现同样的情况我是怎样处理的?对于课堂中的闪光之处,上课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除了能欣赏外,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除此之外,还要认真聆听其他老师特别是专家的评课,把他们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反思两者存在的差异或差距。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使每一次的评课有所收获,有所启示,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三篇:有效评课

真正的好课

吕玉静

于永正老师说:“成功的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可见,一堂真正的好课,关键不是看老师讲得多么地激情澎湃,课堂设计多么地跌宕起伏,而是看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是否能从课堂上学到真正受益一生的东西。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课堂教学应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课堂教学的立足应该是学生,而不是知识。

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而不是只是形式上的互动。,学生看起来积极性很高,老师的问题很精彩,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同桌小组同学之间也有讨论交流,但如果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多大作用。真正有效的互动,必须是基于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对教材透彻的把握,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

语文课是知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课堂,它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也许将来,他不记得哪一节课上,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但他绝对会记得,哪位老师在他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会记得哪位老师给了他一种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和执着态度,会记得哪位老师对他说过的一句激励性的话语而老师自己都不记得,却成了他自信学习的动力。

第四篇:说课评课

如何说课和评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评课”是参加听课的教师对执教者的讲课及说课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价。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在说课时必须说明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具体内容及其理论,实践依据。、依据教学纲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标本思路。、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说明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说明教学方法的择优和教学手段的优化。、说明教学效果的事例。

评课的基本要求

评课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观性价值判断,从而使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已的教学。

评课要抓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正确,完善,教学过程是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了目标的指向性。、知识的传授及所学心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情况,重点、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各要素是否有利优化,三为主原则体现如何。、教学过程是否严谨有序,环节转换是否有机,自然、艺术,师生情感交流是否生动活泼和谐。、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媒体应用情况。、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熟练情况。

第五篇:说课评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一、说教材 中班的《有趣的几何图形》。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希望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土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小塑料筐。

知识准备: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铺石头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运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异同。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谈话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 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3、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铺石头”中渗透了方位词教学及社会情感教育等等。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小朋友铺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认识几何图形。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情景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坑的形状。

2、认识几何图形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在活动中,我帮幼儿复习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并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等多种方法巩固几种几何图形的相同点及区分。

3、铺路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路”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塑料框。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捡石头!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大家可能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2.幼儿操作——铺石头

(1)谈话引入。

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提出几点要求:

①要把“坑”填满。

②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③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开动脑筋——拼石头

(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2)幼儿再次操作

(3)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4)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四)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

大班幼儿安全教案的说课稿

说课:大班综合安全教育活动《着火了,怎么办》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安全教育活动《着火了,怎么办?》,这是以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契机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课题来源:

火灾是幼儿生活周围经常发生的事,如果在事故中幼儿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江苏省的一家幼儿园留给我们的教训实在是太深了,因此,让幼儿学会在火灾事故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显得由为重要。,有必要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学习拔打119火警电话的正确方法及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所以,我认为:选择此课题有意义非常重。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次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把目标定为: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

(2)知道火警电话“119”,以及拔打的正确方法。

(3)学习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

了解火灾的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火警电话“119”及学习正确拔打。学习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挂图、多媒体课件、VCD碟引路、消防演习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培养防火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难点是:学习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及学习拔打火警电话的正确方法。通过集体讨论,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方法、演练学习。使活动教育于学习、游戏之中。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挂图寻找答案。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教师大胆地鼓励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现在要倡导的。在这种活动当中,我们多次的让孩子自己在火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社会情感得到深化。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幼儿是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等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我们采用了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从火场里逃生得到巩固和加强。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设置火灾的氛围中进行逃生,消防演习。

四、说活动过程

我采用的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学习讨论——游戏体验

(一)激发兴趣(课件:着火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提出问题“发生一件什么事情?”“什么原因引起火灾的?”(课件“着火了”)情境,引发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关注,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你看到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火灾”作为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求知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我们为幼儿提供挂图,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与同伴,老师说说各自看到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么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集体讨论方式,对幼儿获取发生火灾原因进行整理。由于挂图材料投放在孩子的视线前面,故讲评时可结合挂图进行,避免了空洞性。也点到了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更进一步让孩子明白了不能随便玩火。

(三)学习讨论

由于大班孩子都是具备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让孩子学习如何报火警,逃生两个重要环节中,都是提出问题让幼儿去思考,说一说。在此我们允许错误的方法和争论,教师不加以否认,再通过多谋体学习,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小结以共同学习达到修正知识,方法。这两个环节,孩子是处于自由,宽松探论氛围中的。

(四)游戏体验

在幼儿都掌握了报火警、逃生方法时,例如:老师扮演消防员,让孩子来报火警。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角色游戏给孩子带来的趣味性、知识性。又如:在检验孩子是否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时,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创设火灾的现场氛围。让孩子完全体验,投入于游戏知识氛围中。在教师生动的言语调动,引导下,师生共同学习。让游戏的方式对孩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这种游戏的形式演练是比较适合孩子年龄的发展特点的,在玩乐中获得了知识的体验。

认识圆柱形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是幼儿对圆柱体的认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个中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二方面的目标,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三、说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四、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境界,我除了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外,还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发现法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又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说一说中进行探索,从中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

2、讨论法

新《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能愉快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儿探索前后和探索过程中,我都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探讨问题,让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在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

本活动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发现和巩固。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

五、说活动程序

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 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为此,本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在活动设计的开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找到以后和球体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玩一玩、说一说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有什么不同,并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看一看发现了什么。由于探索的目的明确,幼儿急于发现老师的问题,所以兴致勃勃。最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幼儿把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到社会中去,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三)玩一玩、变一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充当“小小魔术师”,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每个幼儿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幼儿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以后,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孩子去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操作”。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正确、有目的地进行操作。在幼儿自由动手操作中,教师边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边验证:“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们变成圆柱体?把你变的圆柱体玩一玩。”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变魔术。这样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又培养了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我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索。

下载如何评课议课说课——有效教学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评课议课说课——有效教学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观课议课

    有效观课议课 篇一:浅谈如何进行有效观课议课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观课议课 近年来,我们的老师一直努力怎样搞好听课、评课等方面的研究,而今在全国范围内又卷起了如何进行有效......

    有效观课议课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思考题 专题一 理解观课议课 1、你理解“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2、为什么要提倡对课的研究要少“评”多“议”?专......

    有效观课议课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思考题 专题一理解观课议课 1、你理解“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观课与听课的区别: (1)观课与听课比较,固然听课也......

    有效观课议课

    ˇe《有效观课议课》作业 专题一 理解观课议课 1、 你理解“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㈠“观课”与“听课” 听课:在过去的听课中,听课教......

    有效观课议课

    认识“观课”、“议课” ——有效观课议课之一 一、 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这种研究和改进主要在教育现场进行,常......

    说课、议课学习心得

    《说课、磨课、观摩课》学习心得 石牌中学 林起平通过学习使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观 观课时应注意观察如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需......

    评课议课稿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评课议课稿 我有幸听了唱老师上的一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获益匪浅。对于唱老师的《生于忧患,死于......

    微课评课议课

    微课评课议课 在初中数学代数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乘法公式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前面整式乘法的运用,也是之后需要学习的因式分解,分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的基础。《公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