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卞之琳 诗歌选读(傍晚、月夜、酸梅汤)(共)
傍晚
倚着西山的夕阳,站着要倒的庙墙,对望着:想要说什么呢?
怎又不说呢?
驮着老汉的瘦驴
匆忙的赶回家去,脚蹄儿敲打着道儿──
枯涩的调儿!
半空里哇的一声,一只乌鸦从树顶
飞起来,可是没有话了,依旧息下了。
1930
投
独自在山坡上,小孩儿,我见你 一边走一边唱,全都厌了,随地 捡一块小石头 向山谷中一投。
也说不定有人,小孩儿,曾把你(也不爱也不憎)很好玩的捡起,像一块小石头 向尘世中一投。
1931
月夜
月亮已经高了,回去吧,时候 真的是不早了,摸摸看,石头 简直有点潮了,你看,我这手。山是那么淡的,灯又不大亮,看是值得看的,小心着了凉。那我可不管的,怎么,你尽唱!
1931
酸梅汤
可不是?这几杯酸梅汤 怕没有人要喝了,我想,你得带回家去,到明天 下午再来吧;不过一年 到底过了半了,快又是 在这儿街边上,摆些柿,摆些花生的时候了。„„哦,今年这儿的柿,一颗颗 总还是那么红,那么肿,花生和去年的总也同,一样黄,一样瘦。我问你,(老头儿,倒像生谁的气,怎么你老不作声?)你说,有什么不同吗?哈,不错,只有你头上倒是在变,一年比一年白了。„„你看,树叶掉在杯里了。——哈哈,老李,你也醒了,树底下 睡睡觉真有趣,你再睡
半天,保你有树叶作被。——(哪儿去,先生,要车不要?)不理我,谁也不理我!好,走吧。„„这儿倒有一大枚,① 喝掉它!(老头儿,来一杯。)今年再喝一杯酸梅汤,最后一杯了。„„啊哟,好凉!
1931 ① 当时北平单铜板(十分钱)已少见,通用双铜板,叫“大枚”.——作者注
第二篇:卞之琳 诗歌 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类型:理论课 题目:
第六章 第二个十年的诗歌
第二节
卞之琳的智性诗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卞之琳诗歌的“主知”特征。2.掌握卞之琳著名短诗《断章》的多重主题。3.理解卞之琳《尺八》的主题意蕴和时代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断章》的多重主题。难点:理解《尺八》诗歌意义。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多媒体教学。
一、复习上节内容
复习上节课第二个十年诗歌的左翼革命诗歌、现实主义诗歌、现代诗派中的戴望舒诗歌。
二、导入新课
全班学生齐背卞之琳的《断章》。
三、教学过程(1)生平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学者。“汉园三诗人”之一。
诗人广泛地从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现代派诗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善于从琐事中挖掘意趣或理趣,表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潜意蕴,充满智慧的闪光和哲理的趣味。→主知派
他的诗联想丰富,省略联络,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2)《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1.《断章》题目的由来。2.解析一
哲理诗
你在桥上看风景
你与自然是对立的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你成了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明月是你的风景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又成了一轮明月
拓展: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有了“人在风景中”的联想,因为“相看两不厌”的诗人与敬亭山,都成了我们的审美物件。解析:①世界上的事与人彼此独立、无关,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互有联系、统一不可分割的系统。②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
卞之琳诗歌的特征:诗的“非个人化”,增加了诗的普遍性(你/我/他)3.解析二
爱情诗
戏剧性关系:你
桥上
看
风景
看风景人
楼上
看
你
为什么看的是你而不是风景?
戏剧性场景:
你在桥上看风景→忘情于景的“你”是俊俏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钟情于你的楼上人一定是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萍水相逢、转瞬即逝的一厢恋情。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月夜风光图→自然对你的回报
你爱自然,自然也会爱你。
你怎么回报楼上人的美意呢?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桥上的人不再是爱的承受者,在梦里成了爱的施予者。(3)卞之琳与张充和
“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 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 《〈雕虫纪历〉自序》(4)《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1936年 1.解析一:爱情诗
2.解析二:哲理诗
卞之琳曾对本诗作过这样的注释:“鱼成化石的时候,鱼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这也是‘生生之谓易’。近一点说,往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我们乃珍惜雪泥上的鸿爪,就是纪念。”(5)《尺八》
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从夕阳里,从海西头。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听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 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为什么霓虹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为什么霓虹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海西客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1935年6月19日
解析: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国力逐渐式微,而逐渐强盛的日本则乘机侵略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这些无疑是中日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历史污点。
“海西客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诗人对祖国日渐式微的深切哀愁,为什么昔日强大的文化大国会沦落到受人欺侮、侵略的地步?相比于传统乡愁,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现代心绪。
四、作业:课后朗诵现代诗派诗人卞之琳诗歌《断章》《尺八》。
第三篇:诗歌月夜
月亮被打捞上来了
像一块蓝紫色的生铁,很腥
星星撒下它竖纹的网
似乎想捞起这夜无尽的湖光山色
却只捞住了月亮几个不深不浅的脚印
你像石头一般在岸边坐着
你无心去念这无聊的游戏
你把手按在沙滩上,看着手影寂寞地幻着
似乎在演着某个美丽的故事
粘着星光的风卷起篝火,卷起你一身缥缈的缟素
露水探出脑袋与星星互瞪着眼睛
他还没有来,你比谁都清楚
你默默地望着远处的星光,总以为是白帆点点
月光砸在刚才的月光上
星光像沉重的霜盖着刚才的星光
你看着头顶或圆或缺的月亮
目光开始变得像月光和水一般清澈
往事寂寥如你天蓝色的岸边
星星和月亮玩累了
猝不及防,被另一张网抓住了
你幸灾乐祸地在一边笑着
却不知道,那网所触及的地方
还有你极轻的爱情,极重的微笑与目光
只是你还望着远方
和开始一样,像石头一样
夜的风暴已经在梦的眼睛里睡着了
第四篇:月夜情思诗歌
① 月夜情思
还没长翅膀的风
和梦想飞翔
绕着月亮湖畔
指柔间化满天繁星
画一个圈月就圆
崎岖旅程
连着两地无限牵绊
当天地合一
畅叙此夜团聚欢乐
心领神会
意味深重的对望
一眼了却千里相思
风雨无憾
此心俩相依
爱意凛然招展
相遇时刻柔情千转
荡气回肠
② 夜空
与白天分道扬鞭
夜的大门被风踹开
放一屋星光
银色的心莲艳放
杯盏盛满甘露
光晕蹑手蹑脚到来
举杯一饮而尽
香茗漫延着四壁
时间吐吐舌头
把愉悦引醉
月从心亮
阴晴圆缺的过程
心田一度枯干
铭心刻骨的柔情似水
翻过月亮河
载满相思风雨
月色被打捞
天与地
一对相望不能相拥的恋人
③ 秋日
秋风
六神无主的乱窜
隔着窗纱销声匿迹
像阵烟
突然又惊慌失措回来
像顽皮小孩
令日子操碎了心
叶的脸带着憔悴
拿起行装说走就走
最后一次倚着糟糙树杆
温润的怀抱寄存来春
那时会否是一个
别样盛况
阳光重复出现
在秋里是件金色马甲
披在田野
就是诱人的丰硕
泥巴里最喜出外望的季节
被秋狠狠包围
第五篇:诗歌:月夜怀乡
阴历4月上弦之夜,内心烦甚,辗转无眠。遂披衣起床,立于庭前,时听四周岑寂,望疏星几颗,残月如钩,斜挂天际。时闻夜空孤雁哀鸣,穿月而过,思乡之情匝地而来。当此时也,有风西来,披衣挡之,始以痛快,继之痛苦,终归无奈。思绪云飞,泫然泪下,遂作诗以记之。
残月一雁鸣,西风入夜凉。
把酒对落花,泣下几回肠。
故园千里外,思之徒恓惶。
老父倚门望,孤孤白发苍。
慈母归无常,何觅返魂香?
游子悲永夜,辗转恨夜长。
多少旧时事,纷梦入黄粱。
一入红尘里,故乡成他乡。
梁燕恋旧巢,游子思故乡。
故乡物事非,黑发染清霜。
浮生多少恨,高歌唱离殇。
到老莫还乡,还乡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