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洪救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
抗洪救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
(一)一、饮食与饮水卫生
洪涝灾害期间,讲究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至关重要。因为水灾期间,各种饮用水源和食物容易受到污染,粮食也容易发生霉变。吃了这些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霉变的粮食,极易得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要防止得病,必须做到:
(一)不喝不干净的和受污染的水,应喝开水,就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也要尽可能喝开水。
(二)不用不干净的水清洗生吃水果、餐具、刷牙。
(三)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
(四)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
(五)少吃或尽可能不吃凉拌食品。
(六)不吃已霉变的粮食,如霉变后的麦子等。
(七)已受污染的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
(八)运用各种可能运用的方法,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和防止饮用水污染。
二、疾病防冶知识
(一)为什么在洪涝灾害中要特别注意防病治病?
1.洪涝灾害中,人体抵抗力下降,最容易生病;
2.有些病容易发生和蔓延;
3.有些病容易在洪涝灾害中暴发、流行,因此,不注意疾病的预防,容易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二)在洪涝灾害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1.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甚至还能发生烈性传染病霍乱;
2.虫媒传染病:疟疾、乙脑;
3.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4.寄生虫病:主要是血吸虫病;
5.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
6.其它疾病:手足口病、红眼病、皮肤病(如水泡脚)、中暑等。
抗洪救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
(二)消毒、杀虫和灭鼠方法
1.饮水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是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
(2)饮水加漂白粉等药物后也需煮沸后饮用;
(3)消毒前,较混浊的水需要自然澄清或加明矾澄清,去除沉淀物。
(4)常用消毒药用量:
①一担水(50公斤)加漂白精片一片,研碎与水混匀,半小时后可使用;
②一壶水加2.5%碘酒5滴,10分钟可使用;
③按每立方米水加一汤匙(约8克)漂白粉计算,对井水进行消毒。
2.有条件时,可用漂白粉,对较大型水源、餐具进行消毒和对粪便进行处理。
3.防治和杀灭蚊蝇的方法:
(1)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蚊帐,也可使用艾蒿等烟熏驱蚊的方法防止蚊虫叮咬;
(2)杀灭蚊蝇,控制蚊蝇孳生的主要方法有:
①室内可用商品喷射剂、气雾剂。喷洒用量按说明书:
②有条件时室内可喷洒奋斗呐或凯索灵;
③室外可喷洒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但要注意避免皮肤与这些杀虫剂的直接接触,以保证人畜安全;
④填埋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的孳生地。
4.灭鼠方法:
(1)堤坝等高地,鼠类临时集聚,宜尽量采用人力围捕,一般多用鼠夹与鼠笼灭鼠;
(2)有条件的地方,可投放毒饵来灭鼠,需慎用毒饵,要防止小孩和禽畜误食中毒;
(3)洪水退后,要结合重建家园铲除鼠类隐蔽处,同时用器械捕打和投放毒饵等灭鼠方法;
(4)捕获的死、活鼠要在适当的地点深埋或焚烧。
5.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一些民间常用的消、杀、灭方法:如焚烧,植物杀虫、加拌石灰等。
第二篇:抗洪救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纲(2010版)
抗洪救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纲(2010版)
一、饮食与饮水卫生
洪涝灾害期间,讲究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至关重要。
因为水灾期间,各种饮用水源和食物容易受到污染,粮食也容易发生霉变。吃了这些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霉变的粮食,极易得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要防止得病,必须做到:
(一)不喝不干净的和受污染的水,应喝开水,就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也要尽可能喝开水。
(二)不用不干净的水清洗生吃水果、餐具、刷牙。
(三)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
(四)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
(五)少吃或尽可能不吃凉拌食品。
(六)不吃已霉变的粮食,如霉变后的麦子等。1.轻度霉变的粮食,去毒的几种方法:(1)通过加工,去掉糠皮,要去得重一些;(2)水洗,多淘洗几遍;(3)曝晒或高压加热。
2.霉变重的粮食,毒素含量高,难以去除,因此不能再吃; 3.防止粮食霉变的主要方法是:通风、干燥。
(七)已受污染的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饮用水清洁消毒的常用方法有:
1.沉淀:可以在水中加适量明矾搅拌溶化后,使其沉淀;无条件时可使其自然沉淀。
2.消毒:取一片漂白精片放在碗中,加少量水捣碎溶化后,倒入水中混匀,半小时后方可食用,通常每片漂白精片(含有效氯0.2克)可消毒一担水(50公斤)。3.煮沸。
(八)运用各种可能运用的方法,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和防止饮用水污染。
二、疾病防冶知识
(一)为什么在洪涝灾害中要特别注意防病治病? 1.洪涝灾害中,人体抵抗力下降,最容易生病; 2.有些病容易发生和蔓延;
3.有些病容易在洪涝灾害中暴发、流行,因此,不注意疾病的预防,容易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二)在洪涝灾害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1.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甚至还能发生烈性传染病霍乱; 2.虫媒传染病:疟疾、乙脑;
3.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4.寄生虫病:主要是血吸虫病;
5.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 6.其它疾病:手足口病、红眼病、皮肤病(如水泡脚)、中暑等。
(三)常见疾病 肠道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是由于吃或喝了受到病人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得病,苍蝇、脏手也能传播。2.怎样才能不得病?
(1)不喝没有消毒处理的水,应喝开水;
(2)不吃腐败变质和被化肥、农药污染以及霉变的食物;(3)不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4)防止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疟疾
1.疟疾是一种什么病?
疟疾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疟子”、“打摆子”、“发脾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2.怎样预防疟疾?(1)驱蚊、灭蚊,防止蚊子叮咬;
尽量不在野外露宿。提倡使用蚊帐,用药物灭蚊、驱蚊。也可用民间常用的各种熏蚊法驱蚊;(2)有条件的,可服预防药。乙型脑炎(乙脑)1.乙脑是如何传播的?
乙脑称大脑炎,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得病。2.得了乙脑有哪些症状? 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抽风、脖子强硬或肢体瘫痪;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3.如何预防乙脑? 对乙脑患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蚊、灭蚊;有条件的,要对1—10岁的儿童接种疫苗。流行性出血热
1.流行性出血热是怎样传播的?
人接触了老鼠或老鼠排泄物(屎、粪、唾液)或接触鼠排泄污染的食品、物品而得病。
2.怎样预防流行性出血热?(1)灭鼠、防鼠;
(2)个人防护:睡高铺、不睡地铺:尽量不住旧堤坡、稻田边和仓库附近;(3)有条件的应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钩端螺旋体病
1.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就是人们常说的“打谷黄”、“稻田热”、“稻热病”。主要经老鼠、猪、牛等动物的粪尿污染水源传播的。人和牲畜都可以得这种病。2.怎样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灭鼠,防鼠;保护好水源,特别要防止家畜粪尿污染水源。血吸虫病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2.血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1)直接接触受血吸虫污染的水(如捕鱼、游泳、涉水、割湖草等);(2)饮用被血吸虫污染的水。3.如何预防血吸虫病?(1)主要强调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或少接触疫水;有条件者涂搽防护剂,穿防护衣裤;
(2)防止水源污染:防止病人、病畜粪便污染水源;(3)洪水退后要及时组织检查,及早发现病人和早治疗。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计划免疫控制的疾病 如何预防? 1.有条件的,应及时接种疫苗;
2.对病人居住的帐篷、房间或地点设立标志,尽量与正常人隔离; 3.人、畜粪便要远离水源; 4.发现病人要及时报告和冶疗。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是如何引起的? 人吃了腐败变质和有毒有害的食物而得病。2.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不吃腐败变质食物;(2)不吃毒蘑菇等有毒的食物;(3)不吃被农药、化肥等污染的食物;(4)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报告和抢救。
(四)其他疾病 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病因及传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2.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5)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红眼病
怎样才能不得红眼病?(1)不用脏手揉眼睛;(2)有条件时,要一人一巾;(3)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和冶疗。皮肤病
多见的是水泡脚又称“洪水脚”。预防方法
(1)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的时间;(2)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3)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感染;(4)出现皮肤症状及时找医生诊治。
三、特殊人群的保护
小儿、老、弱、病、残和孕产妇这些特殊人群,由于自身抵抗力差。加上在洪涝灾害期间疲劳过度,睡眠不足,饮食、饮水卫生条件不好以及气温变化过快等,极易生病。
(一)婴幼儿保护
在水灾期间,腹泻、肠道传染病和儿童计划免疫预防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
1.为什么要预防婴幼儿腹泻?(1)腹泻是婴幼儿死亡和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2)洪涝灾区的饮用水和食物容易受污染,易导致腹泻;(3)婴幼儿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易发生腹泻;(4)许多肠道传染病都能够引起新生儿腹泻。2.如何预防婴幼儿腹泻?(1)坚持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出生后前几个月腹泻的最有效的措施;(2)不要让婴幼儿饮用不清洁的饮水和食物;
(3)成人为婴幼儿准备食物前和喂食婴幼儿前,应洗净手;(4)成人为婴幼儿换尿布后、帮助婴幼儿解空大便后,应洗净手;(5)孩子接触食物前和便后要洗手;
(6)应让孩子尽可能多地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蛋黄,黄绿色蔬菜等;(7)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区,在医生指导下,可预防性服药。3.如何冶疗婴幼儿腹泻?(1)防止患儿损失过多水分,可选用的饮料是:母乳、稀粥、菜汤和米粥; 有条件时可给患儿配制简易口服补液,其配方为:8小匙糖(约40克白糖)再加1小匙盐(约3.5克)(下转3版)(上接2版)溶于1升(一公斤)凉开水中;
(2)患儿排出水样便后,应给患儿饮用半杯左右的补液;(3)补充液体应在腹泻停止后,再持续3至5天;
(4)吃母乳的婴儿腹泻时,要继续喂哺母乳;若用奶粉或牛奶喂养孩子,应在他们的食物中加人相当于平时两倍的凉开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5)腹泻患儿仍需继续进食;
(6)若腹泻较重,应及时找医生诊治。4.为什么在水灾区要强调婴幼儿预防接种?(1)预防接种可以保护儿童免受若干种影响生长、致残或死亡的疾病;(2)洪涝灾区易感人群聚集,麻疹和百日咳等疾病容易传播,预防接种对灾区内的婴儿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3)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年内,在条件差的情况下亦应按计划接受儿童计划免疫。5.如何保障儿童的健康?(1)一定要饮用清洁水和食物;(2)保障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3)保障通风良好,避免儿童中暑;(4)随时看管好儿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5)尽可能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疟疾和乙脑;(6)尽可能避免与病人接触;(7)有病及时求医。
(二)老、弱、病、残和孕产妇保护 1.为什么要加强对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保护?(1)他们抵抗力差,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病;
(2)体力差,行动不便,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也差,需要他人照料;(3)若患腹泻、肠道传染病,易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4)他们在面临灾害时,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2.如何加强对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保护?(1)要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清洁的食物;(2)不食用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品;
(3)尽可能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物的摄入量;
(4)尽可能改善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居住环境,防止中暑和蚊虫叮咬;(5)发生腹泻、肠道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应及时向医生求治;(6)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活动和娱乐活动;(7)在疟疾高发区,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疟疾药物;
(8)孕妇应尽可能接受破伤风类毒素的全程预防接种,使孕妇和婴儿避免感染破伤风。
四、意外伤害和急症的预防与处理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时有意外伤害和急症发生,要掌握一些意外伤害和急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预防中暑
长时间呆在高温环境中,阳光直射头部,出汗过多,很容易中暑。1.预防中暑的方法:
(1)在阳光暴晒或野外应戴草帽、搭凉棚或呆在树荫下;(2)临时住房注意通风;(3)出汗过多要多喝水。2.中暑了怎么办?
(1)迅速将病人抬到荫凉处,解开衣服,用凉湿毛巾外敷,或用凉水擦浴;(2)对昏迷病人,可往鼻腔内滴入大蒜、生姜汁:(3)开水冲服避瘟散等中成药。预防溺水
1.落水的自我救护:
不慎落人水中,如不会水,千万别慌,应尽量采取仰卧位,使口鼻露出水面,深吸气,浅呼气,以使身体漂浮水面,待机呼救。2.溺水急救的方法:
(1)尽快将溺水者救上岸,使他不再吞水和吸水;
(2)尽快为溺水者投递木板、竹竿、绳子等,将溺水者拉向岸边;(3)溺水者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内污泥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4)然后控水,使溺水者处于头低脚高位,倒出体内水分;(5)对呼吸停止者,控水后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术: ①让病人仰卧硬板或地上; ②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取出假牙;
③ 救护者用手捏住病例人双鼻孔,口对口向病人肺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鼓起为止;
④另一救护者用双手挤压病人心脏,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吹一次气,挤压心脏4-5次,直至病人恢复呼吸为止; ⑤同时迅速请医生来抢救。外伤预防及处臵方法 1.皮肤割裂伤:
(1)先止血,压迫伤口上部动脉血管止血;(2)消毒: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3)包扎:用干净布包扎;
(4)伤口较脏者.应清洁伤口;如伤口较深,有条件时应打预防破伤风针。2.止血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毛巾、手绢等,压住伤口,外用绷带或布条、毛巾等用力包扎,即可止血,松紧要适度,止住血即可。(2)指压止血法:在伤口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住,即可止血。3.伤口包扎方法:
受伤后,应先进行简单包扎,然后送医疗点救冶。(1)包扎伤口要松紧适度、严密牢固;
(2)可选用干净的毛巾、头巾、衣服、手绢、被单等作包扎材料。毒虫蛰咬伤急救处理 1.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1)不惊慌,不奔跑,防止毒汁过快吸收和扩散;
(2)毒蛇咬伤的肢体可用绷带、布条或绳子在伤口上方扎紧,松紧适度,时间也不要过长,防止肢体坏死;
(3)随后设法排出毒汁:将伤口内毒汁挤出;在清水里边挤边洗。用消毒(如火烧一下)的小刀或三棱针挑破伤口排毒,或用火罐拨毒,千万不要用嘴吸吮排毒;
(4)同时迅速送医疗点抢救。2.蝎子蛰伤:
迅速拔出毒刺,局部冷敷,可用明矾研碎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
五、消毒、杀虫和灭鼠的方法
(一)消、杀、灭鼠是灾区防止和控制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1.灾区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用未消毒的水可导致肠炎、痢疾、伤寒、霍乱和甲肝等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2.灾区大量积水,蚊虫容易繁殖,在人虫接触机会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的流行;苍蝇则可传染多种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等; 3.洪涝灾害期间,鼠类往往迁移的到人群聚集地区,因而容易引起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和迅速传播。
(二)几种消、杀、灭的措施和方法 1.饮水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是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2)饮水加漂白粉等药物后也需煮沸后饮用;
(3)消毒前,较混浊的水需要自然澄清或加明矾澄清,去除沉淀物。(4)常用消毒药用量:
①一担水(50公斤)加漂白精片一片,研碎与水混匀,半小时后可使用; ②一壶水加2.5%碘酒5滴,10分钟可使用;
③按每立方米水加一汤匙(约8克)漂白粉计算,对井水进行消毒。
2.有条件时,可用漂白粉,对较大型水源、餐具进行消毒和对粪便进行处理。3.防治和杀灭蚊蝇的方法:
(1)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蚊帐,也可使用艾蒿等烟熏驱蚊的方法防止蚊虫叮咬;(2)杀灭蚊蝇,控制蚊蝇孳生的主要方法有: ①室内可用商品喷射剂、气雾剂。喷洒用量按说明书: ②有条件时室内可喷洒奋斗呐或凯索灵;
③室外可喷洒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但要注意避免皮肤与这些杀虫剂的直接接触,以保证人畜安全;
④填埋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的孳生地。4.几种灭鼠方法:
(1)堤坝等高地,鼠类临时集聚,宜尽量采用人力围捕,一般多用鼠夹与鼠笼灭鼠;
(2)有条件的地方,可投放毒饵来灭鼠,需慎用毒饵,要防止小孩和禽畜误食中毒;
(3)洪水退后,要结合重建家园铲除鼠类隐蔽处,同时用器械捕打和投放毒饵等灭鼠方法;
(4)捕获的死、活鼠要在适当的地点深埋或焚烧。
5.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一些民间常用的消、杀、灭方法:如焚烧,植物杀虫、加拌石灰等。
临时住地的卫生要求
洪涝灾害发生后,部分受灾群众在短期内要迁移至相对安全的临时住地。对已形成的或尚在重新选择的临时住地,应满足以下卫生要求:
1.临时住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和用水方便的地方。临时住室应经常通风换气,去潮防湿,地面用灰土培实,用生石灰或粗糠、干草吸湿,室内每人占有容积在条件许可时,应争取不低于10立方米。
2.选择水源的顺序是井水、河水、湖水、塘水。水井周围20~30米范围内,不得设臵厕所、粪坑、垃圾堆。供饮用的取水河段,应插上明显标志,不准游泳、打捞、停船。饮用水塘不允许洗衣、洗菜、饮牲畜等。
3.临时厕所和粪池、垃圾堆应选在饮用水源的下游、临时帐篷的下风侧,一般至少要与饮用水源相距30米以外,既要卫生,又要考虑使用方便。
4.生活污水要利用排水沟引至远离临时住地和饮用水源的地方。动物尸体尽可能焚烧或深埋。
5.尽快组织群众填平临时住地周围的坑洼,清除杂草和蚊蝇孳生地,四周要挖排水沟。要求群众尽可能不直接睡在地上,可铺门板、干草或垫高床铺。6.卫生人员及时在蚊蝇孳生处喷洒药物,发动群众用扑打等方法消灭蚊蝇、老鼠。
第三篇:抗洪救灾卫生防病技术规程
抗洪救灾卫生防病技术规程
洪灾期卫生措施
一、饮水卫生
(一)水源的选择与保护:在水质污染较少或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向河中心延伸一些或河边挖滤水井取水,并划出一定范围的卫生防护带,此区域严禁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1、澄清:取水后将水放置数分钟,粗大的颗粒物将沉淀去除;
2、混凝沉淀:一般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等;
投加量:50-100毫克/升,25升(50斤)的桶,每桶加1.5-2.5克,水越混浊混凝剂投加量越大。使用方法:先将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徐徐倒入水中,用干净的木棒搅动,然后静置使沉淀密实,轻轻取出上层清水使用。
3、消毒:煮沸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在灾害期间,最主要的饮水消毒方法是采用消毒剂杀菌。漂白粉:4-8毫克/升,加入后搅匀,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漂白粉精(漂精片):2-4毫克/升(每桶水加1片),使用时必须碾碎,用水调成糊状,加入搅匀,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二、食品卫生
(一)食品的保存和正确加工
1、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晾晒;对于霉变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1份病麦3份水,浸泡12小时,换水,再泡12小时)取出。要使霉变率降至4%左右再食用;
2、食品要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
3、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
4、避免生的食品及原料与熟食品接触或使用同一个容器;
5、避免患有痢疾、伤寒、肝炎及其带毒者和伤口化脓、皮肤感染以及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人员进行食品的加工制作;
6、所有用于清洁食品和食品容器的水均采用消毒过的水;
7、避免在简易住处集中做大量食物和集体供餐,避免购买和食用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1、食物必须烧熟煮透。分送救灾食品时,尽量采用小包装,少量多次分发;
2、不食用病死及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不食用被水浸泡或来源不明的食物;
3、不采食野生蘑菇,防止食物中毒;
4、群众自储的已经霉变的粮食,可用清水或泥浆水漂浮法去除霉变颗粒,反复用水搓洗;或用石灰水浸泡霉变食物24小时(每12小时换水一次),取出晒干后在食用;
5、加强灾区居民集中区域的食品卫生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流动食品摊点要坚决取缔;禁止销售病死畜禽肉类及变质水淹食品;
6、搞好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灾民的自我保障意识;
7、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地点、中毒人数和原因,并随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
(三)做好儿童、老人、孕妇及病残者的食品供应,应先保证他们最基本的营养需求,防止因饥饿、疾病造致的死亡。
三、宿地卫生
(一)临时宿址选择: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和用水方便的地点,并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山区注意避开山口,城镇注意避开高层建筑物或工业废水、废水排放口及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附近。
(二)建筑材料尽量选用轻质、坚固、防雨、耐热性好的材料,如木板、帆布、帐篷、油毡、苇席、茅草等,防止棚舍倒塌压伤。
(三)宿地要防潮、去湿、保暖,填平宿地周围的坑洼,清除杂草,排除积水,四周挖排水沟,床下或地面铺一层稻草、干草或草木灰去湿,或撒上一层生石灰吸湿,门口挂棉帘或草帘。
(四)防止蚊虫叮咬,可使用蚊帐、盖被单或穿长袖衬衣、长裤、袜子等方法,或使用防蚊水、蚊香等驱、避蚊剂。
(五)临时厕所应避开水源,设在宿地下风口30米以外,粪便用生石灰消毒处理。洪灾后期卫生措施
一、饮水水源的修复
(一)尽可能利用原有水井或打手压泵小口井作为饮用水水源。
(二)重新启用的水井必须进行清淘、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氯消毒。漂白粉投加量按井水量以25-50mg/L有效氯计算。浸泡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在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三)被洪水淹没过的供水设施和管网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消毒,检查细菌学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
二、垃圾粪便污物处理
(一)广泛发动群众清除地面的淤泥及留落漂浮物,填平水冲造成的地面坑洼,疏通、清理原有的排水沟渠。
(二)清理、修复或重建水毁厕所、畜圈。清理出的粪便要运至远离居民区、地势较高的空地,与淤泥一起进行平地堆肥或坑式堆肥处理。(方法:在肥堆中心放置一个用稻草和树枝扎成的通风把,肥堆四周用泥封好,每日向肥堆中心喷洒杀虫剂或石灰1-2次。)
(三)凡是水淹地区的住户,水退后首先由专人对原住房的质量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整修家庭厕所,修缮禽畜棚圈,全面清扫室内和院落,清除垃圾污物。必要时将房间的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对室内和临时居住点带回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进行煮沸消毒或在日光下曝晒。在有条件时,可用2%-5%的洁灭净洗消液将衣被浸泡15-20分钟后再进行洗涤。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入居住。
(四)尸体处理:洪水造成死亡的畜禽尸体须在打捞后的24小时内处理,或火化,或深埋。深埋地点应选择地势较高、远离饮用水源的地方,深埋前在坑底及尸体上撒上一层漂白粉或生石灰。传染病患者的尸体必须火化,在火化前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
三、杀虫灭鼠
(一)杀灭蚊蝇(下转4版)(上接1版)
1、搞好灾区环境卫生,铲除杂草,填平坑洼,疏通沟渠,清除蚊蝇孳生场所;对厕所、垃圾要加强管理,定期消毒,杀灭蝇蛆和蚊蚴;
2、室内用5%高效氯氰菊酯稀释后按25 mg/m2的剂量加入适量水对墙面进行滞留喷洒,也可使用市售喷射剂或气雾剂杀灭蚊蝇,另外,亦可采用毒饵灭蝇,或用粘蝇纸粘蝇;
3、室外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进行喷洒,杀灭蚊蝇。
(二)灭鼠
1、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居住区的环境卫生,杂物堆放整齐有序,减少鼠类隐蔽场所;告诉灾民做好粮食贮存,断绝鼠粮,减少鼠害;
2、物理防制法:对在临时聚居地及周围鼠穴进行堵洞,堵洞时可以配合磷化铝片(应急时用,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杀灭)。贮存粮食及食物的地方最好建防鼠台,也可以用鼠夹(笼)进行捕杀;
3、化学灭鼠法:主要采用灭鼠剂进行杀灭的方法; 杀鼠灵:毒米 常用浓度0.005%-0.05%; 杀鼠醚:毒米 常用浓度0.03%-0.05%; 敌鼠钠盐:毒米 常用浓度0.025%-0.1%;
4、灭鼠后,鼠尸统一处理,焚烧、深埋均可;深埋处理时应当在填埋时,适当喷洒消毒剂对其进行处理。疫病控制措施
一、疫情监测
(一)在救灾防病期间,灾区卫生部门要执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随时作好疫情记录,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紧急疫情应及时报告,严禁隐瞒、谎报、漏报、迟报疫情。
(二)监测病种要以水情有关的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脊灰、疟疾、乙脑、钩体病、出血热、血吸虫病等主要传染病及腹泻、上感等多发病,中毒事件为主。
(三)监测方式、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报告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执行多等有关规定进行,紧急疫情、重大疫情及时报告。
二、突发疫情的报告
以下情况之一者为突发疫情:
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甲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病例;
4、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5、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6、登革热:1周内,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7、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学校发生5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8、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9、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0、疟疾: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11、血吸虫病: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及以上;
12、手足口病: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13、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14、发生中毒事件中毒人数30例或死亡1例以上。
突发疫情发生后,所在单位和个人及收治病人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接到疫情报告的疾控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报告上级疾控机构和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2小时内报告当地政府。上报的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发病(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三、突发疫情的控制
突发疫情发生后,卫生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组织医药、公安、工商、交通、水利、城建、农业、商业、民政、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1、病人的抢救、隔离、治疗;
2、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清除垃圾、污物;
3、加强饮用水的管理,保护饮用水源;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
4、有针对性地消除病媒昆虫、鼠类及其它染疫动物;
5、开展广泛性的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灾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6、组织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染疫动物密切接触人群的检疫、预防服药或应急接种,特别注重对孕妇、儿童、老人、病残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保护;
7、有关部门应及时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疫情所必需的药品、生物制品、消毒药械等。
洪灾期间易发急性血吸虫病。当人与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接触时,肉眼看不见的尾蚴会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肤上,约几秒钟就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于是人就感染上了血吸虫。
水中的血吸虫尾蚴是随粪便落入水中的虫卵孵出毛蚴后钻入一种叫“钉螺”的螺蛳体内发育而成的,大量的尾蚴从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人接触疫水即可感染,引起尾蚴性皮炎。预防方法:
●应当尽量避免接触被血吸虫尾蚴污染的疫水。
●必须下水时,要注意搞好个人防护,需穿防护靴、裤或涂擦防护油等。●注意饮水卫生,因为喝了含有尾蚴的生水也能感染血吸虫。
●管粪管水,避免人畜等粪便污染水源,尽量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堆粪或药物杀卵等。●如果未做防护下水,怀疑感染了血吸虫,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特效药物吡喹酮能防止。●如有皮炎等情况,请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接受检查治疗。
一、饮食与饮水卫生
洪涝灾害期间,讲究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至关重要。
因为水灾期间,各种饮用水源和食物容易受到污染,粮食也容易发生霉变。吃了这些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霉变的粮食,极易得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要防止得病,必须做到:
(一)不喝不干净的和受污染的水,应喝开水,就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也要尽可能喝开水。
(二)不用不干净的水清洗生吃水果、餐具、刷牙。
(三)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
(四)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
(五)少吃或尽可能不吃凉拌食品。
(六)不吃已霉变的粮食,如霉变后的麦子等。1.轻度霉变的粮食,去毒的几种方法:(1)通过加工,去掉糠皮,要去得重一些;(2)水洗,多淘洗几遍;(3)曝晒或高压加热。
2.霉变重的粮食,毒素含量高,难以去除,因此不能再吃; 3.防止粮食霉变的主要方法是:通风、干燥。
(七)已受污染的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饮用水清洁消毒的常用方法有:
1.沉淀:可以在水中加适量明矾搅拌溶化后,使其沉淀;无条件时可使其自然沉淀。
2.消毒:取一片漂白精片放在碗中,加少量水捣碎溶化后,倒入水中混匀,半小时后方可食用,通常每片漂白精片(含有效氯0.2克)可消毒一担水(50公斤)。3.煮沸。
(八)运用各种可能运用的方法,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和防止饮用水污染。
二、疾病防冶知识
(一)为什么在洪涝灾害中要特别注意防病治病? 1.洪涝灾害中,人体抵抗力下降,最容易生病; 2.有些病容易发生和蔓延;
3.有些病容易在洪涝灾害中暴发、流行,因此,不注意疾病的预防,容易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二)在洪涝灾害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1.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甚至还能发生烈性传染病霍乱; 2.虫媒传染病:疟疾、乙脑;
3.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4.寄生虫病:主要是血吸虫病;
5.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 6.其它疾病:手足口病、红眼病、皮肤病(如水泡脚)、中暑等。
(三)常见疾病 肠道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是由于吃或喝了受到病人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得病,苍蝇、脏手也能传播。2.怎样才能不得病?
(1)不喝没有消毒处理的水,应喝开水;
(2)不吃腐败变质和被化肥、农药污染以及霉变的食物;(3)不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4)防止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
疟疾
1.疟疾是一种什么病?
疟疾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疟子”、“打摆子”、“发脾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2.怎样预防疟疾?(1)驱蚊、灭蚊,防止蚊子叮咬;
尽量不在野外露宿。提倡使用蚊帐,用药物灭蚊、驱蚊。也可用民间常用的各种熏蚊法驱蚊;(2)有条件的,可服预防药。乙型脑炎(乙脑)1.乙脑是如何传播的?
乙脑称大脑炎,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得病。2.得了乙脑有哪些症状? 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抽风、脖子强硬或肢体瘫痪;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3.如何预防乙脑? 对乙脑患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蚊、灭蚊;有条件的,要对1—10岁的儿童接种疫苗。流行性出血热
1.流行性出血热是怎样传播的?
人接触了老鼠或老鼠排泄物(屎、粪、唾液)或接触鼠排泄污染的食品、物品而得病。2.怎样预防流行性出血热?(1)灭鼠、防鼠;
(2)个人防护:睡高铺、不睡地铺:尽量不住旧堤坡、稻田边和仓库附近;(3)有条件的应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钩端螺旋体病 1.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就是人们常说的“打谷黄”、“稻田热”、“稻热病”。主要经老鼠、猪、牛等动物的粪尿污染水源传播的。人和牲畜都可以得这种病。2.怎样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灭鼠,防鼠;保护好水源,特别要防止家畜粪尿污染水源。血吸虫病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2.血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1)直接接触受血吸虫污染的水(如捕鱼、游泳、涉水、割湖草等);(2)饮用被血吸虫污染的水。3.如何预防血吸虫病?(1)主要强调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或少接触疫水;有条件者涂搽防护剂,穿防护衣裤;(2)防止水源污染:防止病人、病畜粪便污染水源;(3)洪水退后要及时组织检查,及早发现病人和早治疗。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计划免疫控制的疾病 如何预防? 1.有条件的,应及时接种疫苗;
2.对病人居住的帐篷、房间或地点设立标志,尽量与正常人隔离; 3.人、畜粪便要远离水源; 4.发现病人要及时报告和冶疗。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是如何引起的? 人吃了腐败变质和有毒有害的食物而得病。2.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不吃腐败变质食物;(2)不吃毒蘑菇等有毒的食物;(3)不吃被农药、化肥等污染的食物;(4)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报告和抢救。
(四)其他疾病 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病因及传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2.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5)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红眼病
怎样才能不得红眼病?(1)不用脏手揉眼睛;(2)有条件时,要一人一巾;(3)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和冶疗。皮肤病
多见的是水泡脚又称“洪水脚”。预防方法
(1)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的时间;(2)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3)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感染;(4)出现皮肤症状及时找医生诊治。
三、特殊人群的保护
小儿、老、弱、病、残和孕产妇这些特殊人群,由于自身抵抗力差。加上在洪涝灾害期间疲劳过度,睡眠不足,饮食、饮水卫生条件不好以及气温变化过快等,极易生病。
(一)婴幼儿保护
在水灾期间,腹泻、肠道传染病和儿童计划免疫预防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1.为什么要预防婴幼儿腹泻?(1)腹泻是婴幼儿死亡和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2)洪涝灾区的饮用水和食物容易受污染,易导致腹泻;(3)婴幼儿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易发生腹泻;(4)许多肠道传染病都能够引起新生儿腹泻。2.如何预防婴幼儿腹泻?(1)坚持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出生后前几个月腹泻的最有效的措施;(2)不要让婴幼儿饮用不清洁的饮水和食物;
(3)成人为婴幼儿准备食物前和喂食婴幼儿前,应洗净手;(4)成人为婴幼儿换尿布后、帮助婴幼儿解空大便后,应洗净手;(5)孩子接触食物前和便后要洗手;
(6)应让孩子尽可能多地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蛋黄,黄绿色蔬菜等;(7)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区,在医生指导下,可预防性服药。3.如何冶疗婴幼儿腹泻?(1)防止患儿损失过多水分,可选用的饮料是:母乳、稀粥、菜汤和米粥;
有条件时可给患儿配制简易口服补液,其配方为:8小匙糖(约40克白糖)再加1小匙盐(约3.5克)(下转3版)
(上接2版)溶于1升(一公斤)凉开水中;
(2)患儿排出水样便后,应给患儿饮用半杯左右的补液;(3)补充液体应在腹泻停止后,再持续3至5天;
(4)吃母乳的婴儿腹泻时,要继续喂哺母乳;若用奶粉或牛奶喂养孩子,应在他们的食物中加人相当于平时两倍的凉开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5)腹泻患儿仍需继续进食;(6)若腹泻较重,应及时找医生诊治。4.为什么在水灾区要强调婴幼儿预防接种?(1)预防接种可以保护儿童免受若干种影响生长、致残或死亡的疾病;
(2)洪涝灾区易感人群聚集,麻疹和百日咳等疾病容易传播,预防接种对灾区内的婴儿健康是至关重要的;(3)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年内,在条件差的情况下亦应按计划接受儿童计划免疫。5.如何保障儿童的健康?(1)一定要饮用清洁水和食物;(2)保障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3)保障通风良好,避免儿童中暑;(4)随时看管好儿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5)尽可能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疟疾和乙脑;(6)尽可能避免与病人接触;(7)有病及时求医。
(二)老、弱、病、残和孕产妇保护 1.为什么要加强对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保护?(1)他们抵抗力差,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病;
(2)体力差,行动不便,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也差,需要他人照料;(3)若患腹泻、肠道传染病,易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4)他们在面临灾害时,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2.如何加强对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保护?(1)要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清洁的食物;(2)不食用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品;
(3)尽可能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物的摄入量;
(4)尽可能改善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居住环境,防止中暑和蚊虫叮咬;(5)发生腹泻、肠道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应及时向医生求治;(6)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活动和娱乐活动;(7)在疟疾高发区,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疟疾药物;
(8)孕妇应尽可能接受破伤风类毒素的全程预防接种,使孕妇和婴儿避免感染破伤风。
四、意外伤害和急症的预防与处理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时有意外伤害和急症发生,要掌握一些意外伤害和急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预防中暑
长时间呆在高温环境中,阳光直射头部,出汗过多,很容易中暑。1.预防中暑的方法:
(1)在阳光暴晒或野外应戴草帽、搭凉棚或呆在树荫下;(2)临时住房注意通风;(3)出汗过多要多喝水。2.中暑了怎么办?
(1)迅速将病人抬到荫凉处,解开衣服,用凉湿毛巾外敷,或用凉水擦浴;(2)对昏迷病人,可往鼻腔内滴入大蒜、生姜汁:(3)开水冲服避瘟散等中成药。预防溺水
1.落水的自我救护:
不慎落人水中,如不会水,千万别慌,应尽量采取仰卧位,使口鼻露出水面,深吸气,浅呼气,以使身体漂浮水面,待机呼救。2.溺水急救的方法:
(1)尽快将溺水者救上岸,使他不再吞水和吸水;
(2)尽快为溺水者投递木板、竹竿、绳子等,将溺水者拉向岸边;(3)溺水者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内污泥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4)然后控水,使溺水者处于头低脚高位,倒出体内水分;(5)对呼吸停止者,控水后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术: ①让病人仰卧硬板或地上; ②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取出假牙;
③ 救护者用手捏住病例人双鼻孔,口对口向病人肺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鼓起为止;
④另一救护者用双手挤压病人心脏,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吹一次气,挤压心脏4-5次,直至病人恢复呼吸为止;
⑤同时迅速请医生来抢救。外伤预防及处置方法 1.皮肤割裂伤:
(1)先止血,压迫伤口上部动脉血管止血;(2)消毒: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3)包扎:用干净布包扎;
(4)伤口较脏者.应清洁伤口;如伤口较深,有条件时应打预防破伤风针。2.止血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毛巾、手绢等,压住伤口,外用绷带或布条、毛巾等用力包扎,即可止血,松紧要适度,止住血即可。
(2)指压止血法:在伤口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住,即可止血。3.伤口包扎方法:
受伤后,应先进行简单包扎,然后送医疗点救冶。(1)包扎伤口要松紧适度、严密牢固;
(2)可选用干净的毛巾、头巾、衣服、手绢、被单等作包扎材料。毒虫蛰咬伤急救处理 1.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1)不惊慌,不奔跑,防止毒汁过快吸收和扩散;
(2)毒蛇咬伤的肢体可用绷带、布条或绳子在伤口上方扎紧,松紧适度,时间也不要过长,防止肢体坏死;(3)随后设法排出毒汁:将伤口内毒汁挤出;在清水里边挤边洗。用消毒(如火烧一下)的小刀或三棱针挑破伤口排毒,或用火罐拨毒,千万不要用嘴吸吮排毒;(4)同时迅速送医疗点抢救。2.蝎子蛰伤:
迅速拔出毒刺,局部冷敷,可用明矾研碎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
五、消毒、杀虫和灭鼠的方法
(一)消、杀、灭鼠是灾区防止和控制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1.灾区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用未消毒的水可导致肠炎、痢疾、伤寒、霍乱和甲肝等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2.灾区大量积水,蚊虫容易繁殖,在人虫接触机会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的流行;苍蝇则可传染多种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等;
3.洪涝灾害期间,鼠类往往迁移的到人群聚集地区,因而容易引起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和迅速传播。
(二)几种消、杀、灭的措施和方法 1.饮水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是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2)饮水加漂白粉等药物后也需煮沸后饮用;
(3)消毒前,较混浊的水需要自然澄清或加明矾澄清,去除沉淀物。(4)常用消毒药用量:
①一担水(50公斤)加漂白精片一片,研碎与水混匀,半小时后可使用; ②一壶水加2.5%碘酒5滴,10分钟可使用; ③按每立方米水加一汤匙(约8克)漂白粉计算,对井水进行消毒。
2.有条件时,可用漂白粉,对较大型水源、餐具进行消毒和对粪便进行处理。3.防治和杀灭蚊蝇的方法:
(1)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蚊帐,也可使用艾蒿等烟熏驱蚊的方法防止蚊虫叮咬;(2)杀灭蚊蝇,控制蚊蝇孳生的主要方法有: ①室内可用商品喷射剂、气雾剂。喷洒用量按说明书: ②有条件时室内可喷洒奋斗呐或凯索灵;
③室外可喷洒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但要注意避免皮肤与这些杀虫剂的直接接触,以保证人畜安全; ④填埋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的孳生地。4.几种灭鼠方法:
(1)堤坝等高地,鼠类临时集聚,宜尽量采用人力围捕,一般多用鼠夹与鼠笼灭鼠;(2)有条件的地方,可投放毒饵来灭鼠,需慎用毒饵,要防止小孩和禽畜误食中毒;(3)洪水退后,要结合重建家园铲除鼠类隐蔽处,同时用器械捕打和投放毒饵等灭鼠方法;(4)捕获的死、活鼠要在适当的地点深埋或焚烧。
5.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一些民间常用的消、杀、灭方法:如焚烧,植物杀虫、加拌石灰等。
第四篇:卫生防病知识宣传资料
卫生防病知识宣传资料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综合防治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预防乙脑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10岁以下儿童应尽快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开展防治乙脑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怎么预防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购买腐败变质、霉变甚至病死、毒死以及死因不明的禽、畜肉类和水产品;
2、加工食品时要生熟分开,食品与药品及其它杂物分开存放,餐、用具要严格消毒;
3、烹调节器食物时要煮熟煮透,吃剩下的食物要放入冰箱,隔夜食物要放入冰箱,且生熟食品要分开放,隔夜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4、不吃未经鉴定的野生植物,不吃河豚鱼等有毒动物。
5、青菜心、白菜、空心菜等蔬菜常常带有农药,应先用流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沸水烫一下再烹调。
●日常生活怎样预防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霍乱发病急骤,临床特征主要有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等,一般症状轻的比较多见,带菌者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霍乱呢?
⑴搞好家庭和个人饮食卫生。①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②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③碗筷、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④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
⑵搞好饮水卫生。①保护水源、禁止排放污水②高层楼宇,二次供水水池要定期消毒监测③不要饮用河水或井水,若河水、井水,使用前一定要净化并用漂白粉消毒。
⑶进食海鲜食物中毒要煮熟煮透。由于海水、河水、湖水容易受污染,如果进食了受到霍乱弧菌污染又未煮熟的鱼类、虾蟹、贝壳类等,就极容易受到感染。
⑷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粪便与疾病的关系粪便是农作物很好的有机肥料,同时也含有大量的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如果不作处理直接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孽生蚊蝇,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粪便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传播三大类约100多种疾病:
细菌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等;
肠道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蠕虫性疾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绦虫病等。
2010-9-13 金坝卫生院
第五篇:卫生防病知识宣传资料
卫生防病知识宣传资料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综合防治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预防乙脑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10岁以下儿童应尽快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开展防治乙脑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怎么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购买腐败变质、霉变甚至病死、毒死以及死因不明的禽、畜肉类和水产品;
2、加工食品时要生熟分开,食品与药品及其它杂物分开存放,餐、用具要严格消毒;
3、烹调节器食物时要煮熟煮透,吃剩下的食物要放入冰箱,隔夜食物要放入冰箱,且生熟食品要分开放,隔夜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4、不吃未经鉴定的野生植物,不吃河豚鱼等有毒动物。
5、青菜心、白菜、空心菜等蔬菜常常带有农药,应先用流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沸水烫一下再烹调。
●日常生活怎样预防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霍乱发病急骤,临床特征主要有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等,一般症状轻的比较多见,带菌者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霍乱呢? ⑴搞好家庭和个人饮食卫生。①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②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
③碗筷、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
④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⑵搞好饮水卫生。
①保护水源、禁止排放污水 ②高层楼宇,二次供水水池要定期消毒监测
③不要饮用河水或井水,若河水、井水,使用前一定要净化并用漂白粉消毒。
⑶进食海鲜食物中毒要煮熟煮透。由于海水、河水、湖水容易受污染,如果进食了受到霍乱弧菌污染又未煮熟的鱼类、虾蟹、贝壳类等,就极容易受到感染。⑷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粪便与疾病的关系 粪便是农作物很好的有机肥料,同时也含有大量的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如果不作处理直接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孽生蚊蝇,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粪便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传播三大类约100多种疾病:
细菌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等; 肠道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蠕虫性疾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绦虫病等。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卫生问题往往影响到一个大群体,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同时发生食品卫生问题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使学校声誉下降。因此,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要求我们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饮食安全卫生
(一)、常见的食物中毒
1、四季豆中毒;
2、发芽马铃薯中毒;
3、豆浆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没有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也比较短。
3、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三)、中毒原因
1、四季豆中毒:四季豆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有关。中毒者多有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史。中毒表现为潜伏期为1—5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预防措 4 施:应彻底加热、炒,充分加热以破坏毒素,故加工四季豆宜炖食,不宜水焯后做凉菜。
2、发芽马铃薯中毒:有毒成分是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龙葵素(龙葵碱),人食入0.2~0.4克即可引起中毒。中毒表现为中毒初期,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地吐、腹泻。预防措施:马铃薯应贮藏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或用沙土埋起来,防止发芽;不吃发芽或黑绿色皮的马铃薯;加工发芽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芽眼及芽周部分;龙葵素遇酸分解,烹调时可加少量食醋。
3、豆浆中毒:有害成分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生豆浆加热不彻底,有害成分没有被破坏,饮用后造成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或小型餐饮业。中毒表现为潜伏期半小时到1小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涨、腹泻。一般不发热。预后良好。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在豆浆出现泡沫时,还没有煮开,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后,再继续加热几分钟。
二、合理的饮食习惯
(一)、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制度常随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季节不同而异。一般以一日三餐为好,因为食物进入胃后,在正常情况下,4-5个小时可以排完,一日三餐刚好适应胃的消化机能。全天热量分配,一般主张早餐占总热量的25-30%,中餐占40-50%。提倡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是有一定道理的。学校上午一般有四节课,不吃早饭就上学,会使学生机体热量不足,上课精力不足,容易疲劳,严重的会头晕无力,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增加胃的负担,影响睡眠,在正常情况下,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经常参加锻炼的青少年可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如一日四餐,一日五餐。
(二)、饭菜不单调,吃饭不偏食。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喜欢吃单一饭菜,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各种食品都有其各自的营养成分,经常变换选择饭菜进餐,才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素。一般来说,午饭质量要高一些,可吃一些含糖、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磷等较多的食物,晚饭应吃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三)、膳食合理搭配。提倡食物混食、粗细搭配。粗粮、细粮、荤菜、素菜相互搭配,混合食用的营养价值要比单吃一种食物高,用餐时,干稀要搭配,副食品荤素要搭配。鸡鸭鱼肉虽然都含有优质蛋白质,但它无法满足机体对其它营养素的要求,而各种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等成分,恰好弥补了这方面不足。再者,鱼、肉、禽、蛋都属于酸性食物,食用过多会导致血液偏酸性,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而蔬菜、水果、牛奶、粮食的根茎类,几乎都是碱性食品,所以膳食中必须注意荤素搭配。每个学生每天应 6 吃半斤以上蔬菜,品种越多越好,注意选择含钙、铁、维生素较多的菜食用。
(四)、不要暴饮暴食。明代《东谷赘言》中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体重不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现代医学认为,暴饮暴食能增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液供不应求,从而造成消化不良,甚至造成急性胃炎。另外,暴饮暴食造成血液集中于肠胃,心脑相对缺血,会发生疲劳不适感。吃饭应定时定量,吃八成饱为宜,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看书,不逗笑,少说话,不边走边吃,要养成吃食物前先洗手的良好习惯。
(五)、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各级学校必须认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充分供应学生饮用的开水,设置必要的卫生设备,做好食品卫生检查,饮水消毒,食具消毒等工作;要教育学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牢牢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六)、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体育锻炼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使吃下去的东西能更好更快地消化吸收。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饮食卫生要求,否则将会引起慢性肠胃疾病。
1、运动和吃饭时间要安排得当。如在剧烈运动后很快就吃饭,往往食欲很差,再好的饭菜也不想吃,因为运动刚结束时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仍处在高度兴奋状态,情绪还很紧张,消化腺的分泌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不想吃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勉强吃下去,食物也不能很好地消化,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消化不良,患慢性肠胃病。一般来说,运动后休息大约20-30分钟以后,再吃东西是比较合乎卫生要求的。
2、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对肠胃的影响更大。因为,饭后胃肠的活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多。如果在这时进行剧烈运动,则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进而使肌肉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液较集中供应运动器官,而减少了胃肠的血液供给。同时,胃肠的活动也减弱,消化液的分泌也减少,胃壁松弛无力,食物得不到充分地搅拌和消化,就会拖长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以致发酵酸化,吐酸水。胃液减少,胃的防腐能力就降低了,这又是消化道易被感染患病的原因。因此,饭后应稍事休息再作运动。
3、饭后和运动后不要大量吃冷食。饭后大量吃冷食,首先会使肠胃血管突然收缩,使供给肠胃的血液突然减少,致使消化受到阻碍。其次消化液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起作用,胃肠温度突然降低,它的能力也随之下降,结果食物就难以消化,日久就免不了得肠胃病。
4、运动刚刚结束时,由于体温升高,大量流汗,无克制力的人往往为了一时痛快便大吃冷饮食,结果肠胃因受到刺激而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腹痛等病症。
5、不能乱吃零食。按时吃饭能使消化器官有规律地工作,是维护肠胃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乱吃零食,就破坏了消化器官的规律性活动,到了吃饭的时间,消化机能反而下降,这就会抑制正常的进食活动。吃的零食如果是甜食或油腻的食物,则更会降低食欲。在这种情况下,若勉强进食,食物则因消化液的减少和肠胃蠕动缓慢无力而难以消化。但水果可加强消化腺的活动,并能供给维生素,不在此例。
6、运动后要合理饮水。激烈运动后,常使人感到格外口渴,有些人只图一时痛快,在运动后大量饮水,这是不卫生的。因为运动时,胃肠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这时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肌肉了,以便供应运动时肌肉所需要的养料和更快地带走废物。如果这时大量饮水,由于胃肠血管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影响呼吸。在运动结束后,心脏的负担在逐渐减轻,如果这时大量饮水,一部分水经胃吸收进入血液之中,循环血量有所增加,不但给心脏和肾脏增加了负担,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快出汗,使体内盐分排出过多。运动后的口渴,并不一定真正表示人体缺少水分,这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呼吸加强,水分蒸发较快和唾液分泌减少变稠,致使口腔、咽喉、呼吸道和食道上的粘膜比较干燥,因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时只要漱漱口,湿润一下口腔粘膜,再有意识的克制一下,那么口渴的感觉就会减轻。
7、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水。如果人体是在进行长时间的运动,特别是在夏天,不仅消耗大量热能,同时也失去大量水分。机体内的水分减少,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和工作能力。当失水量占体重的4-5%时,可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30%,当失水量为体重的10%时,会引起循环衰竭,从而导致机能下降。主要体征是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十分重要的。补充水分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00-150毫升,这样既可及时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若大量饮水后仍然继续运动,水在胃中晃动,使人不舒服,并可引起呕吐。关于水中饮料的成分,含糖量一般不宜过高。据研究,夏天饮料的糖浓度不宜超过2.5%,冬季可适当增加到5-15%,以维持血糖水平。
三、作为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几点提请大家注意:
(一)、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二)、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 10 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三)、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四)、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五)、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七)、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选成农药中毒。
(八)、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