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国将军小故事
开国将军小故事
●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作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敬礼、报告,曰:“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现在没事了!”在场干部哄堂大笑,毛泽东亦微微而笑。
●建国后某日,罗瑞卿将军向夫人郝治平要钱:“你给我10张1角的钱。”郝问:“干什么用?”将军答:“每次到大会堂开会,人家都请我吃茶,我不能白占公家的便宜。”从那以后,每次参加会议喝了公家的茶,罗瑞卿都要在茶杯下放1角钱,以示公私两清。
●某日,皮定均将军至甘肃张掖视察,见一女孩衣不蔽体,将军不悦。问地委书记:“何不着衣?”日:“此乃傻女。”下车进山民家,屋里数妇人均未穿裤子。坐在炕上以一破被子遮体。将军更不悦,怒问地委书记:“看到了没有,你们这里的女人没有裤子穿。”地委书记答曰:“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个习惯。”将军大怒:“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习惯?” ●韩先楚将军某日回乡,见家乡人破衣烂衫,难以御寒,心中格外沉重。当即指示秘书调一批大衣、棉衣、棉被来。秘书问将军,这钱从哪儿出?将军答:“从我的工资中出!”秘书问:“工资怎够?”将军日:“我的工资不够,从我儿子的工资出;儿子的工资不够,从我孙子的工资出!”秘书不敢再问,急办。
第二篇:十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汪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汪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汪易少将(1916-1995),原名王善德,四川省阆中县水观镇人。1 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9军宣传员,中共川陕省委武装宣传队队长,中共金川省委武装宣传大队长,西北局文印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陕甘宁省委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秘书,中央党校教员,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1旅组织科副科长,旅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军区供给部部长,第四野战军45军1 33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2兵团师政治委员。1 95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政治部副主任,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133师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副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逝世,终年79岁。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汪洋少将(1920-2001),陕西省横山县人。1937年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选送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投身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9团副排长、宣传干事、副连长,旅作战参谋,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1支队独立2团团长,第1支队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晋东南根据地反扫荡和游击战,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以及连五庄、秦西圩、叶圩子、石塘、淮阴等数十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5师1 4团副团长、团长,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5师参谋长,东北军区警卫师师长等职,参加了靠山屯、昌图、彰武和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率部首批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1952年在朝鲜升任志愿军第3 9军参谋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副军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保卫祖国的尊严与安全,为发展我国国防尖端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1年4月1 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贵州军区副司令员汪乃贵少将(1905一1991),安徽省金寨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商城独立团连长,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大19团副营长、营长,第4军1O师2 8团副团长、团长,第10师师长,第3O军90师师长,第89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副团长、副旅长,东进纵队支队长兼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新编第1 O旅旅长,新四军第5师鄂南军分区司令员,第13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西北军区第三旅旅长兼第2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35旅旅长,赣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公安部队师长,贵州省公安总队总队长,贵州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6月6日因病逝世,终年86岁。
交通部副部长汪少川少将(1 915—2002),安徽省金寨县人,1 929年参加家乡的土地革命暴动。1 93 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 931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 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在地方从事少共工作,入伍后任红27军班长,红25军营部文书、团总支书记、秘书、武工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红2 8军皖西便衣队队长,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手枪团政治委员,抗日游击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2师独立4团政治处主任,高邮独立团团长,天(长)高(邮)支队副司令员,滁县总队副队长、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县总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2师6旅政治部主任,华中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政治部主任,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江苏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1军政治委员,建筑工程部常务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交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02年6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少将(1916一),江西省弋阳县人。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排长、干事、特派员、连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教导员、总支书记,第二野战医院政治委员。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一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两延河防司令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科长,白求恩国际和平总医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社会部三室副主任、二室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直属队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曾随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转战陕北,负责警卫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兼警卫处处长,公安部八局副局长、九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江西省省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直接主管著名的8341部队,负责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工作。1976年1 O月,拥护中央并积极参与对“四人帮”采取断然措施,实行隔离审查的行动。是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八、九、十、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第九届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1 1月在中共十三大上,继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南京军区顾问汪运祖少将(191一),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4军1 2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第12师34团参谋,第1O师师部通信队队长,第11师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1 940年后,任留守兵团385旅770团营部书记,团供给处股长、供给主任,385旅供给部生产科长、经济建设处处长,385旅特务营营长,385旅供给部副部长、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卫生部供给部部长,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江苏省军区政委、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 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北京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汪克明少将(1906一1994),湖北省阳新县人。192 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北阳新金龙区游击队员,红四方面军第3师7团班长,八团连政治指导员,湘鄂赣军区独立营营长,湘鄂赣红16师司令部参谋,第46团营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坚持了三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1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第1师3旅7团政治委员,苏北军区第4军分区警卫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留守处主任,纵队后勤部政治委员,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纵队卫生部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 9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组织部部长、干部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月17日因病逝世,终年8 8岁。
河南省纺织工业管理局副局长汪洪清少将(1911——1990),湖北省汉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1 5军政治部干事,第13师37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红9军团敌军工作部部长,红4军敌军工作部部长,第1 O师政治部主任,红4军政治部统战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115师留守处副主任,关中警备司令部保安3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2纵5旅副政治委员、教导队政治委员,独立4旅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新兵总队司令员,汉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许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安阳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商丘军分区司令员,许昌军分区司令员,河南省纺织工业管理局副局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 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0年12月22日因病在郑州逝世,终年79岁。
铁道兵司令部顾问汪祖美少将(1915-1993),江西省上高县野市乡人,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3军7师1 9团连长,补充8团副团长,甘肃独立2团团长,陕北红29军l团团长。参加了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长征。为巩固和发展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而不懈地工作和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红29军3团副团长兼参谋长,一团团长,甘肃留守兵团3 8 5旅7团参谋长等职,主要担任保卫党中央机关的重要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4旅70团团长,第三师1 O师3 O团团长,辽吉军区第2分区1 6团团长,独立第3团等部队任团长。为巩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率部执行清匪反霸、作战训练及筹措粮款等任务,做出了优异的成绩。1 948年7月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三支副支队长,参加了辽沈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1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于1 954年7月任铁道兵第1师师长,率部参加鹰厦、昆
一、昆河、昆明等枢纽站等铁路的建设,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工程任务,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1961年6月任第2铁道兵学校校长,为培养铁道兵的建设人才做了大量工作,1 963年4月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19 82年1O月以副兵团职离休。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 96 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2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汪家道少将(1916-1992),安徽省霍丘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5师通信排排长,军部手枪队政治指导员,红15军团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副营长,太行军区独立游击大队大队长,冀鲁豫军区新3旅8团副团长,教导7旅1 9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1 2旅副旅长,第11纵队3 1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7军49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5兵团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沈阳军区顾问。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候补中央委员。1 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3月29日因病逝世,终年76岁。
(来源:《中华汪氏通宗世谱》)
第三篇:中共百名开国将军任职
中共百名开国将军任职大全
中共百名开国将军政要建国时任职大全
---排名按照建国时担任的职务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经过20余年的不屈奋斗,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20多年的奋斗中,涌现了众多的革命志士。,仅此纪念开国功臣。
01毛泽东 1893-1976;湖南;建国时担任七大党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政协主席;1955年拟授大元帅
02朱 德 1886-1976;四川;书记处第四书记兼中纪委书记;新中国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5年授第一元帅
03刘少奇 1898-1969;湖南;书记处第二书记;新中国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中央马列学院院长;1955年拟授元帅
04周恩来 1898-1976;江苏(原籍浙江);书记处第三书记;新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三副主席;政协副主席;1955年拟授元帅
05任弼时 1904-1950;湖南;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06陈 云 1905-1995;江苏;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政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07彭德怀 1898-1974;湖南;政治局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第四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政府主席兼西北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一野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第二元帅
08高 岗 1905-1955;陕西;政治局委员;新中国副主席;军委委员;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09董必武 1886-1960;湖北;政治局委员;政务院第一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华北政府主席
10林 彪 1907-1971;湖北;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中南政府主席兼中南局书记;中南军区兼四野司令员;1955年授第三元帅
11刘伯承 1892-1986;四川;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西南政府主席兼西南局第二书记;二野司令员;1955年授第四元帅
12邓小平1904-1997;四川;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西南军区兼二野政委;1955年拟授元帅
13林伯渠 1886-1960;湖南;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14彭 真 1902-1997;山西;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15饶漱石 1903-1975;江西;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华东政府主席兼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上海市委书记
16贺 龙 1896-1969;湖南;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西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南局第三书记;1955年授第五元帅
17陈 毅 1901-1972;四川;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三野司令员兼政委;华东局第二书记;上海市长;1955年授第六元帅
18罗荣桓 1902-1963;湖南;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人民检查署检查长;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一政委;中南局第二书记;1955年授第七元帅
19徐向前 1901-1990;山西;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兼参谋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第八元帅
20聂荣臻 1899-1992;四川;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兼副参谋长;华北局第二
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北京市长;1955年授第九元帅
21薄一波 1908-;山西;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部长;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华北政府副主席;华北军区政委
22邓子恢 1896-1972;福建;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中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中南局第三书记;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二政委;1955年拟授大将
23习仲勋 1913-2002;陕西;候补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西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政委兼一野副政委
24叶剑英 1897-1986;广东;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中南政府第二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第十元帅
25李富春 1900-1975;湖南;中央委员,书记处副秘书长;政务院委员;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政府副主席;东北军区副政委
根据burrjiang搜集的资料来看,曾被官方先后称之为开国元勋的除了十大元帅之外,还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董必武、邓小平、林伯渠、彭真、李富春十位开国政要
26康 生 1898-1975;山东;七大政治局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华东局副书记兼山东分局书记;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军区政委
27李立三1899-1967;湖南;中央委员,中共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劳动部长;中华总工会副主席
28李先念1909-1992;湖北;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拟授大将
29粟 裕 1907-1984;湖南;中央候补委员;军委委员;华东政府第二副主席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三野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1955年授第一大将
30曾 山 1899-1972;江西;中央委员;政务院委员兼纺织工业部长;华东政府第一副主席31张云逸 1892-1974;广东;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1955年授第七大将
32谭震林 1902-1983;湖南;中央委员;华东军区副政委兼三野第一副政委;浙江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1955年拟授大将
33李维汉1896-1984;湖南;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政务院秘书长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政协秘书长
34张闻天 1900-1976;上海;七大政治局委员;人民政府委员;辽东省委书记
35蔡 畅 1900-1990;湖南;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妇运委书记,全国妇联主席
36林 枫 1906-1977;黑龙江;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东北政府第二副主席
37滕代远1904-1974;湖南;中央委员;政务院委员兼铁道部长;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38罗瑞卿1906-1978;四川;中央候补委员;政务院委员兼公安部长;军委委员;1955年授第八大将
39乌兰夫 1906-1988;内蒙古;中央候补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内蒙分局书记兼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上将
40杨尚昆 1907-1998;四川;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41陈 赓 1903-1961;湖南;中央候补委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政府主席兼省军区司令员;二野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第四大将
42吴玉章 1878-1966;四川;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教育工会主席兼中国人民大学
校长;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43徐特立 1877-1968;湖南;中央委员;人民政府委员;中宣部副部长
44谭 政 1966-1988;湖南;中央候补委员;四野暨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第五大将
45马明方 1905-1974;陕西;中央候补委员;西北局第三书记;陕西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46王稼祥 1906-1974;安徽;中央委员;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47张鼎丞 1898-1981;福建;中央委员;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1955年拟授大将
48陆定一 1906-1996;江苏;中央委员兼中宣部长
49王 明 1904-1974;安徽;中央委员;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主任
50肖劲光1903-1989;湖南;中央候补委员;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海军司令员,海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授第六大将
51张宗逊 1908-1998;陕西;中央候补委员;一野暨西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上将第三52 张际春 1900-1968;湖南;中央候补委员;二野暨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53刘澜涛 1910-1997;陕西;中央候补委员;华北局第三书记
54甘泗淇 1903-1964;湖南;西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一野政治部主任;1955年上将
55王 震 1908-1993;湖南;中央候补委员;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兼政委;一野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兼第22兵团政委;1955年上将第五
56黄克诚 1902-1986;湖南;中央委员;湖南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第三大将
57李 达 1905-1993;陕西;二野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上将第二
58谢觉哉 1883-1971;湖南;政务院委员兼内务部部长
59宋任穷 1909-2005;湖南;中央候补委员;西南军区副政委;云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55年上将
60廖承志 1908-1983;广东;中央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61陈 郁 1901-1974;广东;中央候补委员;燃料工业部部长
62陈伯达 1904-1989;福建;中央委员;中宣部副部长
63王维舟 1887-1970;四川;中央候补委员;1949年先后担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解放西南的西路军司令员,西南政府副主席
64李克农 1899-1962;安徽;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兼中央情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1955年上将第四
65程子华 1905-1991;山西;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四野13兵团司令员
66傅 钟 1900-1989;四川;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新华日报社社长
67杨立三 1900-1954;湖南;食品工业部长;解放军后勤部长兼财务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68周士第 1900-1979;广东;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戊都市市长、成都军管会副主任;1955年上将
69吕正操 1905-;辽宁;中央候补委员;铁道部副部长;军委铁道兵团副司令员;1955年上将
70肖 克 1908-;湖南;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一参谋长;因四野没有设副司令员,而第一政委罗荣桓因病没有随军南下,故林彪的副手主要是第二政委邓子恢和参谋长肖克;1955年上将第一;
原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71许光达 1908-1969;湖南;甘肃军区司令员;一野二兵团司令员;装甲兵司令员;1955年大将第十
72王从吾 1901-2001;河南;中央候补委员;中纪委第一副书记;华北局组织部长73刘长胜 1903-1967;山东;中央候补委员;上海局书记;全国总工会副书记
74邓颖超 1904-1992;广西;中央候补委员;妇联副主席
75叶季壮 1893~1967;广东;政务院贸易部部长;1945年与彭真陈云同授中将军衔76刘亚楼 1910-1965;福建;四野十四兵团司令员;空军司令员;1955年上将77萧 华 1916-1985;江西;四野十三兵团政委;空军政委;1955年上将
78李井泉 1909-1989;江西;西南军区副政委;四川省主席
79陈少敏 1902-1977;山东;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纺织工会主席
80刘 晓 1908-1988;湖南;中央候补委员;华东局组织部长兼上海市委第二书记81李葆华 1909-2005;河北;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市委第二书记;水利部副部长
82朱良才 1900-1989;湖南;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华北军政大学政委;1955年上将83舒 同 1905-1998;江西;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日报》总编辑
84周 桓 1909-1993;辽宁;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上将
85唐 亮 1910-1986;湖南;三野政治部主任;1955年上将
86潘自力 1904-1972;陕西;宁夏省主席;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
87杨得志 1911-1994;湖南;陕西军区司令员兼宁夏军区司令员;一野十九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
88苏振华 1912-1979;湖南;贵州省委书记;贵州军区政委;二野第五兵团政委;1955年上将
89杨 勇 1913-1983;湖南;贵州省政府主席;贵州军区司令员;二野第五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
90王首道 1906-1996;湖南;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第一副书记
91邓 华 1910-1980;湖南;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海南主席;四野十五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第七
92傅秋涛 1907-1981;湖南;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山东分局接受党中央和华东局的双重领导);1955年上将
93李 涛 1905-1970;湖南;军委作战部代部长兼作战局局长;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1955年上将
94陈正人 1907-1972;江西;江西省委书记;江西军区政委
95叶 飞 1914-1999;福建;福建军区司令员;三野十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96王建安 1908-1980;湖北;浙江军区司令员;三野七兵团司令员;1956年上将97李志民 1906-1987;湖南;陕西军区政委;一野十九兵团政委;1955年上将98王世泰 1910-陕西;甘肃军区政委;一野二兵团政委
99陈锡联 1915-2005;湖北;川东军区司令员;二野三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100何长工1900-1987;湖南;重工业部代部长(部长由副总理陈云兼任)
---附高级将领10人------
陈昌浩 1906-1967;湖北;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曾任红四方面军政委,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政治局委员
周纯全 1905-1985;湖北;四野暨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曾任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局委员;1955年上将
张琴秋 1904-1968;浙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排名在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曾中生傅钟之后的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红军唯一的女师长
王树声 1905-1974;湖北;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955年授第九大将;前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陈 光 1907-1954;湖南;从四野副参谋长11月改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前115师代理师长;山东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人
郑位三 1902-1975;湖北;中央委员,解放前后因病休养;前中原军区政委兼中原局代书记徐海东 1900-1970;湖北;1955年授第三大将;长征领袖,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原红十五军团军团长;1940年后养伤
李卓然 1899-1989;湖南;东北局常委兼宣传部长;原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周保中 1902-1964;云南;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1955年中将
冯中云 1908-1968;江苏;松江省政府主席;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
赖传珠 1910-1965;江西;四野第十五兵团政委兼广东军区副政委;原重建新四军参谋长;1955年上将
乐少华 1903-1952;浙江;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兼军工局局长;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委
---其他部分开国将军政要24人----
陈士榘 1909-1995;湖北;南京警备区司令员;三野八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宋时轮 1907-1991;湖南;淞沪警备区司令员;三野九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
杨成武 1914-2004;福建;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1955年上将第十冯白驹 1903-1973;海南;海南区委第一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海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海南行署主任,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
雷经天 1904-1959;广西;广西省政府副主席;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百色起义领导人
邵式平1900-1965;江西;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省委第二书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农民运动领袖
阎红彦 1909-1967;陕西;川东行政公署主任兼川东区委副书记,川东军区副政委;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55年上将
郭述申 1904-1994;湖北;中共旅大区党委副书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原鄂豫皖边区第一任特委书记
谭余保 1899-1980;湖南;湖南省政府副主席;湘赣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战争领导人;原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万 毅 1907-1997;辽宁;七大中央候补委员;四野特种兵部队司令员兼党委书记;1955年中将
古大存 1896-1966;广东;七大中央候补委员;广东省第二副主席
曾镜冰 1912-1967;海南;七大中央候补委员;福建省委秘书长兼福建省人民法院院张 震 1914-;湖南;三野暨华东军区参谋长;1955年中将
阎揆要 1904-1994;陕西;一野暨西北军区参谋长;1955年中将
伍修权 1908-1997;湖北;东北军区参谋长;1945年少将
唐延杰 1909-1988;湖南;华北军区参谋长;1955年中将
赵尔陆 1905-1967;山西;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1955年上将
李聚奎 1904-1995;湖南;四野暨华中军区第二副参谋长;1958年上将
王平1907-1998;湖北;察哈尔省军区司令员兼省政府第一副主席兼省公安厅厅长;1955年上将
贺炳炎 1913-1960;湖北;一野第一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1955年上将
许世友 1905-1985;河南;山东军区司令员;1955年上将第六
彭绍辉 1906-1978;湖南;一野第七军军长;1955年上将第八
张爱萍 1910-2003;四川;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上将第九
洪学智 1913-;安徽;四野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上将;1988年上将57位开国上将中曾在悼词中被称之为军事家的有李达、王震、叶飞、陈锡联、杨得志、李聚奎、张爱萍、杨成武和王平共9人
第四篇:故事·启示—将军的马
故事·启示
将军的马
有一位勇猛的将军,在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饮宴,每次他都喝的酩酊大醉,一边东摇西晃,一边同女人调笑。他总是到一个村子里享受他的放荡生活,通常一周光顾一次。他的青春年华就这样一天天虚度,自己的武艺也渐渐荒废。
终于有一天,将军的母亲狠狠的训斥了他一顿,责怪他不该像一个花花公子那样无所事事。母亲情真意切的话令他猛醒,将军感到惭愧万分,向母亲发誓说再也不会去那个村子。从此,他开始拼命训练,立志一心向善,成为一个品行优秀的人。
一天傍晚,在进行了整日的野外训练之后,将军又累又乏,伏在他的爱驹上睡着了。马儿本来应该驮他回家,但这天恰好是周末,也就是以前他去那个村子游乐的时间。受过主人良好调教的马儿,一路上竟带他往以前他去过的地方去了。
当将军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违背了自己对母亲所发的誓言,他又到了他不该到的地方。想到自己的失信,将军忍不住掉下泪来,他凝视着自己的马,这是他孩提时就伴随着他的亲密伴侣,是他除了亲人以外的至爱。经过长久的沉默,他拔出剑来,杀了这匹马。
启示:
①你是否杀了自己的马?变革是痛苦的,无论一场变革可能为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它都是使你失去一些你所熟悉的、让你感到舒服的东西。我们必须忍受痛苦,实现变革。
②改变人们的行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们不喜欢变化,习惯于墨守成规,但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我们应适应变化,自觉的去实现变革。③变革要有巨大的勇气和智慧。
第五篇:管理故事:将军的马
管理故事:将军的马
有一位勇猛的将军,在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饮酒。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一边东摇西晃,一边同女人调笑。他总是到离家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村子去享受他的放荡生活,通常一周光顾一次。他的青春年华就这样一天天虚度,武艺也渐渐荒废。终于,有一天早上,将军的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责怪他不该像一个花花公子那样无所事事。母亲情真意切的话令他猛醒,将军感到惭愧万分,向母亲发誓说他再也不会去那个村子了。从此,他开始拼命训练,立志一心向善,成为一个品行优秀的人。
一天傍晚,在进行了整日的野外训练之后,将军又累又乏,伏在他的爱驹上睡着了。马儿本来应该驮他回家,但这天恰好是周末,也就是以前他去那个村子游乐的时间。受过主人良好调教的马儿,一路上竟带他往他的乐土去了。当将军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违背了对母亲所发的誓言。他又到了他不该到的地方。想到自己的失信,将军忍不住掉下泪来。他凝视着自己的马,这是他孩提时就伴随着他的亲密伴侣,是他除了亲人以外的至爱。经过长久的沉默,他拔出剑来,杀了这匹马。
短评:变革是痛苦的,无论一场变革可能为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它都会使你失去一些古老的、你所熟悉的、让你感到舒服的东西。旧习惯的根除并不那么容易。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必须清楚,改变人们的行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们不喜欢变化,老的做事方式既省心,又轻易,而且步骤也十分清楚。曾有一家公司的老总,要上马一套新的软件系统,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采取了行动,他利用周末的时间把新软件装到了所有人的电脑上。星期一造成员工上班的时候,一打开电脑,软件就已经在里面了,可以立刻使用,可是这套软件系统完全失败了,因为人们反感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反感变化。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寓意是,任何时候,当一家公司寻求改变旧有的东西时,它必须准备放弃旧方式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很多公司坚持用旧的流程,是因为旧流程能够产生结果。如果你想改变这些流程,切忌,你注定会失去旧流程带来的结果。所以,在采取变革行动之前,必须自习地核算这样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