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定稿)
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把影视作品与名著结合起来,分析作品主题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的,片名虽然题为“活着”,却以各种死亡来突出要坚强的活下去,从亲人的死诠释出主人公——福贵活着的意义。“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显示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余华在小说中如是说。
张艺谋是一位优秀的导演,拍过不少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体现出他独到的见解与在电影创作方面的造诣。作为一名影视巨匠,他的作品大多数都遵循现实主义方式的发展,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描写,体现出一个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精神或者追求。而《活着》就是以福贵为形象,影射出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之间百姓所处的生活环境,这部作品是我国大多数地主或是农民都曾经历过的缩影。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发观众深思、感悟,因此获得一致好评,也赢得了不少赞誉。
一、电影《活着》的剧情介绍
主人公福贵本是出身于地主人家的少爷,却不思进取,整日只顾赌博,是当时典型的纨绔子弟形象。其妻家珍苦口婆心的规劝福贵多次无果后,带着凤霞,拖着自己带有身孕的身子离开。而福贵也最终自家的所有家产全部输给了皮影班主龙二,父亲在为他偿还赌债后,举起拐杖说要打死儿子,却始终没能真正打到儿子,却后来自己翻到在地,撒手西去。父亲的死对这个家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使得福贵从此必须到街头做买卖,但是,这并不足以养活他与年迈多病的母亲。后来,家珍带着凤霞与儿子有庆回来找到福贵,福贵也深知必须要养家糊口,便整日出去唱皮影戏挣钱。但是,一日突如其来的刺刀让他不得已远离家乡,被带到国民党军队里当壮丁,几年后成为共产党的俘虏才得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但是,母亲却已经离世,女儿凤霞也因为几天的高烧不退变成哑巴。由于当时正值土改时期,龙二被划分为地主而遭到枪毙,而福贵成分为城镇贫农而活着。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家从此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唯一的儿子被区长无意撞死,然而,这位区长就是福贵当年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春生。凤霞在村长的介绍下,与工人阶级组织头头万二喜结为夫妻,但是,苦难仍然没有放过福贵一家,凤霞因为大出血难产而死。在影片的最后,福贵,家珍,二喜与馒头活下来了,这对中国人提倡的亲情和家庭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电源《活着》与小说《活着》
《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而成,两者虽然不是相同的艺术手法,但是都体现出了福贵对悲剧的承受能力,使得观众更能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人生观。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但是小说与电影带给我们的确是不同的心灵感受。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进行创作,是一种冷漠的旁观者,在整个故事中完全是淡然和同情充斥着小说的结构框架。在余华的笔下,这个社会显得更加麻木不仁,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是主人公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观众能够真切、直观的感受到主人公的体验,从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沉浮的人生与波涛的社会。电影始终坚持了张艺谋的现实主义手法,以主观的感受传递到每一位观众心中。
小说给读者的感触是更多的苦难与折磨,把福贵的命运描写的及其悲惨:父亲母亲先后去世、有庆抽血过度致死、家珍患病也辞世、凤霞难产而死、二喜被水泥板夹死、外孙意外被一碗豆子撑死,福贵的亲人相继离世。小说最后进剩下福贵与家中的老牛存活于世,在电影中对原著过多的死亡做出修改,给观众是一种不再压抑和沉重的气氛。但是电影中的死亡显得意外却又巧合,有庆因为四五天没睡好觉,困得不行,家珍心疼他,都舍不得叫他起来吃饭,但是后来因为老师让去学校炼钢铁,福贵因为不想让自家孩子落后而背着有庆到学校。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有庆却被当初患难与共的老朋友开车撞死。凤霞生产时由于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老教授被批斗,医院里全是些年轻的护士,家珍不放心,便让二喜请来王教授,谁知王教授却被7个馒头给噎着,根本救不了凤霞。
余华在小说中多次描写死亡好像有些远离现实,张艺谋对死亡的把握就显得客观而理性,既渲染了福贵悲剧性的一生,也把死亡的色彩进行淡化。张艺谋对小说的改编并不阻碍观众对那一时期的反思与影片中蕴含的人生观的理解,因此受到人们的赞誉和欣赏。
三、张艺谋在电影中蕴含的人生观
在影片中,皮影戏始终巧妙贯穿于电影之中。皮影的第一次出场是以赌场为背景,当时福贵都没有出场,也暗指了主人公的“人生如戏”。福贵在当晚运气不好,就到屏幕后面唱了几句,但那时却是一个十足富家子弟的形象,尽是娱乐与消遣。后来家道中落,他从龙二手中借来皮影箱,从此皮影在剧中就处于“戏中戏”的成分,反复在银幕上交相出现。皮影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想突出表现福贵就如同皮影一样受人控制,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无可奈何。皮影以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向人们揭示了那一时代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沧桑。皮影在陪伴福贵经历了大半辈子之后,却在文革时期沦为“四旧”,一心想留住皮影的福贵在最后只得将之烧毁。皮影在火盆中被无情地燃烧着,福贵心里自然惆怅,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震撼,一种伤痛。
影片中的福贵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纨绔子弟,还是街头买卖,亦或是平凡的农民,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而具体。将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通过荧屏出现在观众眼前。《活着》这一部影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有坚韧的生命力的市井小民,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相继离开而选择死亡,而是“活着”,对生活存有希望的活着。从影片最后福贵对馒头的话就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相信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他仍然在希望中活着。正是由于他的希望,让他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不受痛苦的打压而顽强的活着。
四、结束语
《活着》这部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广受好评的作品,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一种坚韧的人生观,不管什么事情发生千万不要轻易言弃。而且,从电影中,我们也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第二篇:浅谈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
浅谈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
摘要: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的,片名虽然题为“活着”,却以各种死亡来突出要坚强的活下去,从亲人的死诠释出主人公——福贵活着的意义。“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显示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余华在小说中如是说。
关键词:《活着》;张艺谋;人生观
张艺谋是一位优秀的导演,拍过不少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体现出他独到的见解与在电影创作方面的造诣。作为一名影视巨匠,他的作品大多数都遵循现实主义方式的发展,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描写,体现出一个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精神或者追求。而《活着》就是以福贵为形象,影射出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之间百姓所处的生活环境,这部作品是我国大多数地主或是农民都曾经历过的缩影。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发观众深思、感悟,因此获得一致好评,也赢得了不少赞誉。
一、电影《活着》的剧情介绍
主人公福贵本是出身于地主人家的少爷,却不思进取,整日只顾赌博,是当时典型的纨绔子弟形象。其妻家珍苦口婆心的规劝福贵多次无果后,带着凤霞,拖着自己带有身孕的身子离开。而福贵也最终自家的所有家产全部输给了皮影班主龙二,父亲在为他偿还赌债后,举起拐杖说要打死儿子,却始终没能真正打到儿子,却后来自己翻到在地,撒手西去。父亲的死对这个家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使得福贵从此必须到街头做买卖,但是,这并不足以养活他与年迈多病的母亲。后来,家珍带着凤霞与儿子有庆回来找到福贵,福贵也深知必须要养家糊口,便整日出去唱皮影戏挣钱。但是,一日突如其来的刺刀让他不得已远离家乡,被带到国民党军队里当壮丁,几年后成为共产党的俘虏才得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但是,母亲却已经离世,女儿凤霞也因为几天的高烧不退变成哑巴。由于当时正值土改时期,龙二被划分为地主而遭到枪毙,而福贵成分为城镇贫农而活着。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家从此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唯一的儿子被区长无意撞死,然而,这位区长就是福贵当年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春生。凤霞在村长的介绍下,与工人阶级组织头头万二喜结为夫妻,但是,苦难仍然没有放过福贵一家,凤霞因为大出血难产而死。在影片的最后,福贵,家珍,二喜与馒头活下来了,这对中国人提倡的亲情和家庭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电源《活着》与小说《活着》
《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而成,两者虽然不是相同的艺术手法,但是都体现出了福贵对悲剧的承受能力,使得观众更能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人生观。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但是小说与电影带给我们的确是不同的心灵感受。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进行创作,是一种冷漠的旁观者,在整个故事中完全是淡然和同情充斥着小说的结构框架。在余华的笔下,这个社会显得更加麻木不仁,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是主人公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观众能够真切、直观的感受到主人公的体验,从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沉浮的人生与波涛的社会。电影始终坚持了张艺谋的现实主义手法,以主观的感受传递到每一位观众心中。
小说给读者的感触是更多的苦难与折磨,把福贵的命运描写的及其悲惨:父亲母亲先后去世、有庆抽血过度致死、家珍患病也辞世、凤霞难产而死、二喜被水泥板夹死、外孙意外被一碗豆子撑死,福贵的亲人相继离世。小说最后进剩下福贵与家中的老牛存活于世,在电影中对原著过多的死亡做出修改,给观众是一种不再压抑和沉重的气氛。但是电影中的死亡显得意外却又巧合,有庆因为四五天没睡好觉,困得不行,家珍心疼他,都舍不得叫他起来吃饭,但是后来因为老师让去学校炼钢铁,福贵因为不想让自家孩子落后而背着有庆到学校。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有庆却被当初患难与共的老朋友开车撞死。凤霞生产时由于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老教授被批斗,医院里全是些年轻的护士,家珍不放心,便让二喜请来王教授,谁知王教授却被7个馒头给噎着,根本救不了凤霞。
余华在小说中多次描写死亡好像有些远离现实,张艺谋对死亡的把握就显得客观而理性,既渲染了福贵悲剧性的一生,也把死亡的色彩进行淡化。张艺谋对小说的改编并不阻碍观众对那一时期的反思与影片中蕴含的人生观的理解,因此受到人们的赞誉和欣赏。
三、张艺谋在电影中蕴含的人生观
在影片中,皮影戏始终巧妙贯穿于电影之中。皮影的第一次出场是以赌场为背景,当时福贵都没有出场,也暗指了主人公的“人生如戏”。福贵在当晚运气不好,就到屏幕后面唱了几句,但那时却是一个十足富家子弟的形象,尽是娱乐与消遣。后来家道中落,他从龙二手中借来皮影箱,从此皮影在剧中就处于“戏中戏”的成分,反复在银幕上交相出现。皮影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想突出表现福贵就如同皮影一样受人控制,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无可奈何。皮影以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向人们揭示了那一时代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沧桑。皮影在陪伴福贵经历了大半辈子之后,却在文革时期沦为“四旧”,一心想留住皮影的福贵在最后只得将之烧毁。皮影在火盆中被无情地燃烧着,福贵心里自然惆怅,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震撼,一种伤痛。
影片中的福贵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纨绔子弟,还是街头买卖,亦或是平凡的农民,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而具体。将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通过荧屏出现在观众眼前。《活着》这一部影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有坚韧的生命力的市井小民,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相继离开而选择死亡,而是“活着”,对生活存有希望的活着。从影片最后福贵对馒头的话就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相信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他仍然在希望中活着。正是由于他的希望,让他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不受痛苦的打压而顽强的活着。
四、结束语
《活着》这部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广受好评的作品,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一种坚韧的人生观,不管什么事情发生千万不要轻易言弃。而且,从电影中,我们也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参考文献:
[1]贾燕军.从电影与小说的双重视阈解读《活着》[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06:107-108.[2]魏家文,楚亚萍.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J].毕节学院学报,2010,10:82-85.[3]李凤.电影《活着》中的生死感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353-354.
第三篇:以文学理论的视角浅析活着所蕴含的人生意义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学年论文
以文学理论的视角浅析《活着》所蕴含的意义
摘 要:余华是现当代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中,活着所代表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其中的主人公福贵的身上那种不屈不挠,坚强活着的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现并且去研究学习,我们在这里简单的分析一下其中的深刻意义,以达到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的目的,以文学理论的视角去剖析人物内心的独白与他自身执着活着的意志。
关键词:文学理论,福贵,深刻意义
一、文学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
在文艺理论中,有这么一个名词:艺术形象,艺术形象便指的是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1)根据这一点,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才能与作者所写对象形成契合,在自己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对于作品独特的见解。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直观的看到在旧社会时期,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背朝黄土面朝天的一种生活,他们的生活是充满苦难的,可是他们依旧顽强的生活着。余华在书的前言部分这样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2)这样看来,他的写作是内心的一种表达,他的表达又带人们走进一种自己不为熟悉的领域,然后剖析的欣赏过作品之后,就进一步的看到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支撑着很多找寻不到自己的人重新的点燃圣火的欲望与信心。
艺术可以对现实提供的生活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选择、提炼、加工、改造,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有普遍性。(3)我们耳熟能详的总有这么几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的,通常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一定的雕琢才更能显现出它所要表达的东西,形式是美的,但是内容是真实无疑的.细节是文艺作品描述作品的基本单位,也是用形象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通常所说的细节往往是指一些赋有表现力的、突出的、细小的事物。(4)往往一件事的成败都取决于细节,就像关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般,因此,在作品中,细节的成分都能提升整部作品或一篇文章的地位,使得作品本身又上升到了一个较之前颇为有价值的研究的地位,我们在看一部作品时,往往能够被它的细节所打动,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要努力的分析人物,并把饱满人物的性格等,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的优秀耐人寻味。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福贵,他坚韧、不屈不挠、努力的过活,即使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他一样顽强的活着,他的这种意志精神都对于我们都会是一种反省反思,反思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经历的每一件不能称之为苦难的苦难,我们在这个任务的映照下,能够对自己找到今后的方向与自己更加有帮助。就如当今的人们,所生活的所映照下的写实,我们在我们的生活找寻着自己,找寻着自己之所以奋斗活着的不竭动力,许多人就在没有对生命有更深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学年论文的了解时就已经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近几年来自杀率在世界上比重占的相当大,这不觉的让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内心怎么了?
二、从余华自身来谈人物分析
余华,当代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正如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主词。”(5)因此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所指的暴力又不是恶性事件的暴力手段,而是指我们生活中那种非常态的暴力,简言之,就是生活的压力与苦难,这对于我们的心灵就是承受着一种暴力。
余华认为: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6)我们人的欲望有很多种,甚至推着你前行的就是你的各种欲望,并非欲望都是坏的,比如我们活着的欲望,首先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一种欲望。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无论你对生活是否满意,你首先要活着。这个在《活着》里蕴含着很深刻的意义。文中,“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7)这些都是对于初见老人时的印象,老人与牛的形象在我的心上流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的性格与他的牛一样,都是朴实的农民形象。这也为他后来的形象描写做了简单的铺垫。
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8)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我们就是真实的看到了一代像富贵一样的在土地上坚韧的活着的农民形象。“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老人的形象很清晰,他所经历的正如他脸上布满的皱纹一般,可是这皱纹却是代表着阅历与那种不屈的精神。
在叙述态度上,余华追求罗伯-格里耶的“零度状态写作”,即“无我的叙述方式”。(9)也许我们不能真切的了解这种专业名词的意义,但是我们能清楚,作者就是要在忘掉自己生活经历与个人的基础上去写作品,真正的贴近所写的人物的生活。
二、福贵所启示人们的深刻意义
关于福贵人物的形象,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最后他的生活中只剩下他和他的老牛,他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并且还是在同一个医院,这对于一个人是一个多大的打击,年轻的他当时气盛,败了上一辈打拼下的家产事业,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一种复杂心境,我们只有在认真的读过这部作品后,才能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文中最后的地方写道:“今天有庆,二喜他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他还小都已经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学年论文
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10)可见福贵已经把一切都看的很清楚了,在他的眼里,虽然他的亲人都走了,但是他们还与他一起,一起承担这些日后的辛苦伤心。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有这样与苦难做斗争坚强的内心,他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得离开,他的一个个希望就这样的破灭,这样对一个人是不是有些太残忍?如果自己是主人公,又会怎样?而我们现如今全世界的自杀率日益增长,据调查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有机构近日在线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64.86%的被调查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而8.11%曾实施自杀。40.54%“经常觉得抑郁”。“自杀率”有没那么高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社会生存压力过大的今天,焦虑抑郁甚至是极端倾向都会大幅增加。(11)我们在繁荣的现代社会,比起没有吃的东西的年代,我们已经算是幸运的多了,虽然压力是比原来的大,但是也要看谁面对或者是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很少有人能像福贵这样面对生活中的困境,那种苦难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余华给自己的书这样定义:《活着》讲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千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12)
福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了自己活着而活着。
引用文献:
(1)《文艺理论》(2)《活着》(3)《文艺理论》(4)(5)(6)(7)(8)(9)(10)(11)(12)
第四篇:电影《活着》 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今天在近现代史课看了一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很久没有和大家一起看电影,影片一开始却立即有了那种气氛,在窗帘隔绝的那个黑暗的教室里,那个场景,正适合放下一切用最真实的感情去认真的看一部电影。
在电影中,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了。当他们的孩子去世时,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尤其当死去的只是一个小孩)的悲哀,让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渗入一丝冰凉,然后鼻子发酸,泪水自然流出。没有任何预兆的让同学们泪流满面。
然后,在那一刻,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从最初送我来学校的炎热到现在的冰冷,已经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只能通过电话与网络与他们保持着联系。提醒他们加衣,保暖,注意身体。有时候觉得很无奈,离开家之后,对他们的关心只能这么的简单形式化了。那天随手翻着语文书,翻出一首诗《卜算子》。记得当初爸爸说,“你记得有首诗写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么?接下来两句是什么?”我懂,他说的,家在长江发源地,长江头,我在长江尾。现在我知道了,接下来的两句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句诗能如此贴切的表明我现在的心情,归乡的心情如此的迫切。
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能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了,我是如此的想念那里。想念那里的蓝天白云,草原雪山,那里的风土人情,那里的一切美丽。
第五篇:电影《活着》观后感
关于《活着》主题思想的几点感受
汉语0902 孔祥昕 1501090205
对苦难的承受力
张艺谋用一只悲悯和满溢着黑色幽默的笔,在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将小人物风雨飘摇、悲欢离合的一生展现出来。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个人的苦难和时代的荒谬像一支悠远的牧歌,没有控诉,没有反抗,没有埋怨,只是一种隐忍的生活,默默承受,努力生活。
《活着》讲述了中国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主人公福贵无论是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还是自言自语“活着真好”,更有这一家子为了生活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有一种坚韧的向上的力量。
一位诗人曾这样说过:“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真实。”尽管有许多丑恶的事物总在身边,尽管对此我们有那么多的不自觉,但希望之光却永不泯灭。明知无论走过多么漫长的岁月,最终都指向消亡,明知生命有欢乐,更有无尽的劳作与苦难,但仍迈着沉重而踏实的脚步走下去,并尽可能地使这过程充实,辉煌,充满创造的荣耀。于是,活着就被赋予了无限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生命的张扬,不是来自于喊叫和进攻,而是一种忍受,一种踏实,关于生命的责任,关于庸俗的生活,关于千万次单调的重复,关于那些巨大的苦难和小小的幸福。
时间的方式
宋代词人蒋捷有词《虞美人》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刻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活着》就是用“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方式来展现福贵的一生。
一切故事都在时间的延宕中展开,也可以说一切都是被时间创造。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生命和激情。就像那首小诗和那个美丽苍凉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说服力,因为它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创造一切。对此,余华曾说:“《活着》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时间的短暂,时间的动荡和时间的平静。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福贵一生窄如手掌,但也宽若大地。” 还记得余华在散文随笔集《灵魂饭》中的一段话,似乎可以拿来阐释主题:“我十岁时展望2000年,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十岁时的情景,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的迫害| 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这段话也是在讲时间的力量,时间对人的迫害正是在它对生命对人生对世界的创造,时间是意味深长的雕刻家。或许爱与生活不是热情,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不过是时间,年深日久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一种苍凉汩汩而来,似乎并不想惊动谁,但这部电影偏就如此震撼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分,父亲的老态,儿女的坟茔,妻子的背影,孤灯之下的乡村。这种苍凉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悲悯的情怀,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感受到了中国人这几十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在影片结尾,当孙子问福贵“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时,他不再像当年回答儿子有庆的问题时那样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由家珍改为“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一细节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但这,是对于整个中国而言的。对于福贵一家,其实一直都是在踏踏实实地生活,挣钱养家,生儿育女,洗衣做饭,偶尔唱唱皮影,在简单的重复中知足的活着。活着,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