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托物言志小散文四则
托物言志散文语段
1、小草
许多人爱花,所以他们爱种花赏花,而我却爱那没有地位的小草,虽然我没有种,但我爱它。
小草是报春的小天使,当大地还没有完全脱下银装时,它便已钻出嫩绿的小脑袋悄悄跟着春天的步伐来到人间。
当大地姹紫嫣红时,小草却默默躺在万花中。它是那么绿,那么柔,那么软,那么嫩。它的柔软可供工作累的人们在上面舒服地睡上一觉;它的绿可供人欣赏,让人觉得舒适;它的嫩茎是草食动物的佳肴。有谁会不喜欢它的柔美,有谁能低估它的价值?
你可千万别看它柔而弱的身躯哦,它的生命力可惊人呢!大风大雨击不倒它,干旱灭不绝它,火烧不尽它,刀锄等利器也不能彻底斩除它。只要有一场雨,它又会发出新的嫩芽。
啊!小草,虽然你那么柔弱,但我要赞美你,因为你的平凡,更因为你的不平凡!
2、竹林
当我路过一片小竹林的时候,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爬竹子把衣服挂在光秃秃竹枝上,让我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还好,那竹枝没有把我刺穿,真是,当年的我顽皮得简直像一个小男孩,总是让父母为我担心。
可是现在还真怀念小时候那么天真,长大了依然还是有小时候那顽皮到家的性格,但是人在慢慢长大,在长大中慢慢懂事,也会懂得有时候要学会压抑自己,不让自己小时候的性格又显露出来,不然父母又该为我担心了。
竹子应该是麻雀的家,每当路过那片竹子林的时候,都看见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唱着小曲在空中展翅飞翔,无忧无虑。
年龄也不断地大了,小竹林也不再是从前那片小竹林了,它也长高了,但是我再也没看见那群麻雀了,难道它已灭绝了吗?被那些打猎的一群扫灭了吗?
后来我再也没路过那片竹子林了,因为它被砍了,哎,多茂密的竹子啊!一下之间,真让我有点舍不得,以后我只有望着下一片竹子林了。
但最终使我流连忘返的还是从前的那片竹子林。
3、莲
说起莲来,在江南,那是人人皆知,有谁没见过这秀美而又高洁的植物呢?
过去,每次我去外婆家的时候都会走那条路,于是便会经过那个荷塘。听说那个荷塘里的莲是野生的,真是不可思议,无人照看的野生的荷也能开得这么漂亮。当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那还只有一个花苞,还未开放。可如今却开花了,真漂亮!红白相配,红里透着雪白,极为鲜艳的色彩,再加上碧绿的塘水和周围绕塘而生的青草的衬托,放眼望去,这时,有一种美的滋味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一切烦恼与不开心都会被这份清新给洗掉,让你没有一丝“污浊”。
走过时,然而你便会看到那一片片荷叶下还和着一朵朵小莲花,有的还没开放,有的已开得特别绚烂。花与叶笔直的挺立着,茎上还长着毛刺,独立的,没有旁物支撑,一支一支显得那么精神。花是特别引人注意的,颜色清丽淡雅,秀美脱俗,微风吹过,朵朵摇曳生姿,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叶绿得令人心醉,片片像翠玉盘,水珠在上面滚动,像颗颗璀璨的珍珠,令人忍不住要用手去捧上几颗,想好好把玩……更让人惊奇的是,偶有污水落在叶面上,它也只能在上面滚动,一点也弄不脏荷叶。
莲,虽没有高贵的气质,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难道不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少的吗?也正因为此,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想起那片荷塘,想着六月中的时候,到西湖公园看莲花。
4、桂花 对于桂花树,我想,大家对它不会感到陌生吧。
或许在别人眼里,桂花可以用丑陋这两个字来形容,只有当人们闻到它那令人神清气爽的香味时,才会发现它的存在,甚至会有人对它产生怀疑,这么香的味道会是这种毫不起眼的树发出的吗?为什么在这棵树上看不到一朵花?桂花树不是没有花,只是你没有发现它的存在,也正是这种米粒般细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花才发出这浓烈的香味来。
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许多像桂花一样的人,他们不会去显示他们的功劳,他们只是在为人们默默地奉献着,就拿扫马路的那些清洁工来说吧,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了,为的是在人们起来之前把卫生打扫干净,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是谁把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果没有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们,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可有些人还看不起他们。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花不好看,却在风中播散着醉人的芬芳。我赞美不起眼的桂花,更赞美像桂花一样的人们。
篇一:昙花
昙花酝酿了一生,倾尽毕生心血,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或者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在人们熟睡之际,百花沉寂之时,悄然绽放。那种美丽,那种光辉,不亚于牡丹的雍容,不亚于玫瑰的妖娆,是人为之震撼。昙花就这样在夜里孤芳自赏,悄悄从人们的梦乡走过,不留痕迹,不留余地。这瞬间美丽铸就了永恒。
篇二:赏梅随记
在冬天,一枚飘零的落叶,一只掠过高空的飞鸟,都会不经意的传达出广阔爽洁之美,更不用说身边的一片白雪皑皑了。季节行过春夏秋,蓬勃的已蓬勃过,燥热的已燥热过,安详的已安详过,渐被冬的沉重深沉主宰。冬来了,梅也就随之而来。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中外的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誉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篇三:松柏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说得好: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松柏是一棵不平凡的树,我要赞美松柏。
我虽然没有见过真正的松柏,但是我也知道在它身上所蕴含的无穷的力量,我以它为榜样。
在冬天,所有的树木都被冻死了而只有那松柏却傲然地挺立在那里,得死沉的冬天带来一点生机。
这就是不平凡的松柏。
大雪来临时,松柏毫不畏惧,笔直地站在那里,迎接暴风雨的来临,他随着暴风雨的摇动,左右摇摆,尽情欢乐。这是一棵顽强的树。
它没有繁华的枝干,也没有婆娑的姿态,很多人认为它很丑,而我却认为它坚强、朴质、严肃,充满生命的气息。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看到或听到松柏,难道你就想不到在敌后战场奋勇冲杀的士兵?难道你就联想不到它是不管什么天气都坚守岗位的哨兵?难道你就不想到它是一位为了人民而日夜守卫的警察?难道你就想不到了,它是我们为祖国的未来,而献出宝贵生命得人?你就想不到它身上所蕴含的那种精神和一意志?
1.落叶礼赞
人们赞花、赞树,甚至是赞草,却少有人赞叶,还总是责怪落叶伤感、不解风情。然而,在我看来,那叶落纷纷的场景并非生机的殆尽,而是一场落叶的盛大的礼赞!
落叶是有不同的。南方的落叶有干枯了的,也有绿色的;而北国的落叶除了枯黄的,也有金黄的、火红的。然而,无论那叶是深绿、是金黄、是火红,甚至是干枯腐败了的,它们的姿态都是那么娇美、那么轻柔。它们伴随着微风,轻薄的身躯跟随着风的节奏摇摆、飘舞回旋。几分街舞的帅性,几分傣族舞的柔美,还有几分芭蕾舞的高雅。
龚自珍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落叶又岂会无情?在枝头,它全然没有鲜花生前那般娇艳可人。它在人们认为千篇一律的万叶丛中,默然演绎着自己的独一无二。而当它从枝头飘落,又融入泥土之中,用仅剩的躯体去滋养大树,将心灵的力量灌输到每一个枝丫,生长出更多树叶,继续它们独一无二的演绎。人说,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有时,也会不忍于落叶的消逝。拾起脚边一片落叶,那必定是独一无二的。将它夹在一本厚厚的书里,有时是诗集、有时是宋词、或者是散文。不知过了多久,打开书重温那些美丽的词句时,一片叶从书中滑落出来,那份轻柔依旧,只是多了几分书卷气。仔细看,那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虽细小却刚毅坚韧。
人们为花的凋零而惋惜、伤感,为树的倾倒而愤恨、焦虑;为凋零的花举行葬礼,为枯萎的树木立碑„„而我,也要赞颂落叶,赞颂那些像落叶一样的人们!
你,生前独一无二地活着,与同伴,在同一棵树上,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你们吸收着同样的养分,你们享受着同样的阳光,向着同样的方向——那蔚蓝的天努力生长。你枯了、黄了,你决不让这大树因你而背满累赘,你在微风的帮助下毅然离开了枝头。你落下时,感动了多少人?你的坠落是一幅唯美的画卷。你的生命殆尽了,但你的心不死。或是叶落归根、或是以另一种方式永世存活,你始终未曾消逝。
“你”是你,落叶。“你”更是你们,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烈士,千千万万为华夏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勇士,千千万万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而牺牲的英雄!
这,是对“落叶”的礼赞„„
2.夏花礼赞
晚春早晨第一缕温暖的阳光斜射进屋子的时候,地板背影照得亮堂堂,像刚刚擦拭过的一样。不由使我的心房充斥着明亮和温馨。撩开窗帘,和煦的风夹杂着雨后的清新,扑鼻而来,使人如痴如醉呀!
——耀眼的阳光把一个个一闪一闪的东西送入我的视线,仰头一望,噢!是窗前那棵老树上含苞待放的花朵,垂挂着晶莹剔透的雨滴,橙红色的花苞,娇艳欲滴,被青翠的绿叶和屈曲盘旋的虬枝团团围绕,仿佛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娇滴滴的。也许你会禁不住爱上她,可我在担忧:娇生惯养的生命如何承担得了日晒风吹雨打呢?
越入夏,天气愈发的燥热,本来脾气就很暴躁的我,更耐不住这沉闷的天气,于是学习愈加艰难。越来越不堪承受学习上的压力。几次放弃的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但终究还是下不了决心。
一次又一次测验,一次又一次更不如意的成绩,是我的心凉了大半截。为什么我只能空望着别人手里的鲜花和听着别人如潮的掌声空叹?于是,放弃的念头在我心底潜滋暗长,与日俱增,某日带着极为郁闷的心情回家,到房间后,漠然想起那棵老树上的花,本以为一阵暴雨过后,她们早已萎靡不振,谁知
——一拉开窗帘,朵朵花儿不再是娇羞似的少女,反而像是个个在战场上顽强抗争的花木兰,火红火红的花瓣,毫不拘束地释放开,仰头朝日,像团团然晒的烈火,燃到了我的心里,激起了胸中的波澜,将我心中奋斗的战火重新点燃。老树的叶更绿了,枝也粗而盘旋。这出乎我意料的奔放的永不放弃盛开的花朵,是那样的坚定而有信念。顽强对抗着她生命中的暴风雨,博得了他成功绽放的一刻。
夏天的余热依旧未散,有时候我抬头就会看见窗外有一棵大树,开满了火红的花,那种红色就像是一颗跳动有力的心脏,积蓄着力量,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它就会爆发。每每这个时刻,我都会继续学习,我不能没有信念。丘吉尔被人问起成功的秘诀时,他说:“第一,不放弃:第二,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放弃。”我知道,每个人走在路上,他放弃的次数多了,风景就少了。
我抬起头吗,望向窗外,那棵树上的花更加鲜艳了,在夏末的余热中,奔放而自信。原来,不只是窗前有这样一棵树,我的心里,也亮起了这样一道风景线,花是信念,孕育着成功的果实。
永不放弃,我生如夏花。3.种子礼赞
是什么让春天百花争艳?
是什么让秋天硕果累累?
答案是——种子,是那毫不起眼的种子,又是富有生机的种子。我要高声赞美种子。
种子,平凡无奇,就连名字也那么不显眼。然而,壮美的大自然中无处不潜伏着种子惊天动地的力量。无论是松柏累累的高山之巅,或者是绿浪滚滚的青青草原,每一寸土地下,都蕴藏着怀揣梦想的种子。
不需要肥沃的黑土,不需要充足的肥料;无论依山,无论傍水,甚至是那悬崖绝壁,沙漠戈壁,都是种子生根发芽的摇篮。
无需牛奶,不用高汤,只消一股涓涓细流一抔黄土,便敢生根,便敢发芽,便敢抽叶,便敢吐蕾!用那一抹绿色点缀大地。
没有鲜艳的外表,没有亮丽的色彩,永远以单一朴素的色调,默默地埋藏在土壤间,有朝一日,破土而出,向人间倾注生机与希望。
这就是种子,极普通极常见的种子,又是不平凡的种子。
沐春风,饮甘霖,每一粒,每一颗种子都孕育了一个新希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后,他迎来了破土而出、化蛹成蝶的成功!待到金秋十月,那微不足道的种子换来的是却是一片累累硕果。
秉性坚毅,朝着认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地迈进,尔后破土而出,凌节而起,结下丰硕的果实,又无私奉献给了人们。这就是种子,不平凡的种子。
当你走在田间,走在林中,想起土地下那坚韧的种子时,你可曾想到坚毅、奉献的精神品质?你可曾想到华夏大地上,有多少人怀着报效祖国的梦想,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努力地奋斗?你可曾想到种子不正象征着这些人,他们将会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
种子极普通,而又不平凡,正与基层工作者相似;它秉性坚毅,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也与基层工作者相似。我赞美种子,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基层工作者,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在建设现代化中国中所不可或缺的坚韧、奉献脚踏实地的精神。
我要赞美你,讴歌你,种子。你冲破土壤,生根发芽,是何等坚韧,你朝着目标,一步一步迈进,脚踏实地;当结出硕果,你又无私地奉献出来。啊,我要高声赞美你,种子。
第二篇:托物言志散文练习题
说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迢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2002年第10期,有删改)
14.文章第①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5.文章第④-⑥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什么作用?(6分)
16.根据第⑧段的内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种荷者“种荷”的主要方式。(4分)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第⑧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4分)
(2)第⑨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4分)
燕 子
周晓枫
①四月里来了插秧的神,他种下明亮的雨水。飞快的燕子一掠而过,又是谁在挥动这把收割的黑亮镰刀? ②穿黑衣的燕子是害虫的捕快,它们保持着良好的战绩。在农家,谁的檐下筑有燕巢,被看作一件吉祥的事,这意味着他们的慈善取得了燕子的好感和信任。当然,这仅是针对家燕的宽容政策,因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金丝燕可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它们吞下苔藓、海藻,和着唾液制成的燕窝,据说具有祛痰止咳、养颜生津的疗效。极高的经济价值给燕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到繁殖季节,采摘燕窝的人们纷纷攀附在岩壁上,掠走燕子的家园。大部分繁殖的燕子还会重建它们的巢,大部分贪婪的手还会再次伸来。周而复始,筋疲力尽的燕子已没有足够的唾液,最后它咳出鲜血来建造最后的巢,这就是价格昂贵的血燕窝。采摘者当然不会放弃这血凝的建筑,无人顾及那些摔死在岩底的无辜小燕和悲愤、劳累而至死的老燕。调补身体的人从来不去想,一个燕窝往往意味着发生在燕子全家的惨案。
③躲过重重的干扰和考验,幸存的燕子终于成为飞禽中的佼佼者。有一种刺尾雨燕,飞行时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还有的雨燕,能在空中飞行长达三年之久,觅食和休息都在空中进行。这是出自对于飞行几近疯狂的热爱。再胆怯的鸟儿也不至于不敢在荒凉之地歇脚一刻,只有强烈的热爱才能解释它数年的不息。就像溜冰运动员,燕子快速的飞行曲线充满了几何意义的美感。米什莱曾称燕子为“空中王后”,他强调为了成为最优秀的飞行专家,燕子作出了重大牺牲。雨燕的双翅特别发达,但它的足部几乎完全萎缩,失去了奔跑和蹦跳的能力,只能在地面上勉强地爬上几步。身体几乎残疾的燕子,创造了一幕伟大的悲剧。
④我看到通往完美的路径从来不是闪光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危险与黑暗,充满了必然的苦痛与牺牲。
⑤许多科学家穿越真理的巅峰,却丧失基本的生活技能;艺术家掌握了高超的手法,却不能胜任最简单的生计——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为了绝对化的理想,他们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这是生命的豪赌啊,这是对真理的全部捐献。我知道一位热爱芭蕾的小姑娘,为了实现梦想,她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几乎在残酷中压迫自己,以至于这种追求已失去了任何快乐的表貌。她曾为芭蕾多次受伤,但她现在再也不会受伤了,因为最后一次,她造成了致命的骨质损坏,再也无法在舞台上打开花瓣一样的衣裙。生命的残酷在于,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辉煌交给努力。在那条道路上,有人达到,有人负伤,有人死去,但所有的人都在说明: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正如燕子所付出的巨大身体代价。但正是在苦难与残酷中所展现的执著里,燕子体验着至深的生命狂喜。
⑥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人类抄袭燕子的服装式样,制成名为燕尾服的西式晚礼服。这在燕子只是件平常的生活装、工作服,而在人类那里,只是在某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才穿,仿佛隐蔽委婉地表示着对燕子的敬意。
1.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还会”“当然”“从来”等突出表现了什么?
2.联系上下文,具体写出第④段文字在结构上的作用。
3.第⑤段中说,“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这里“最严肃的内容”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4.联系全文回答,“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的原因是什么?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⑧„„ „„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动)
1.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2分)2.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运用了
顺序,作用:
3.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番号。(3分)
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还原: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2分)
(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分)
5.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3分)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我选择
(填番号),理由是:
燃烧的月亮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像一片刚钻出些叶芽的草地;夏日的月光,流泻在空中,你抓一下,手上就像有满把的膏脂;秋天的月光,像平镜般的湖水,又如古琴弹出的声音;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上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就是在这样的乍暖还寒时节,一个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仿佛伸伸手就能捉到。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但皎洁而不耀眼,清澈中散发着温热,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默无声息的燃烧着。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丫杈的树枝上有如开满了粉白的鲜花,而圆月、树林、斜枝、光影像随意泼洒点染的一幅画,又如意境幽雅的一首诗。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而且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涅槃再生,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蓄养生长,也就不会有再一次痛快淋漓燃烧的精彩。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1.作者笔下的春夜满月“美”在何处?(4分)
2.从全文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描述“冬春之交”月光的特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3.概括第三段中四季月光各自的特点,并说明写四季月光与写“燃烧的月亮”有什么关系。(4分)
4.作者对于月亮“盈满”与“亏过”、“燃烧”与“蓄养”的阐述,蕴含了怎样的人生思想?(2分)
5.本文语言灵动清新,蕴藉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
第三篇:托物言志散文阅读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揣摩表现手法,分析句段作用
课前一开心 鲁迅:“晚安!” 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
——揣摩表现手法,分析句段作用
讲义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
题一:作用:①交代茼蒿生长的环境、落种的时间和季节。②用植物的兴盛(菊花、桂花)和蔬菜的凋零,与茼蒿形成对比。③突出了茼蒿落种和生长的特殊性,为下文书写他的品质和精神做铺垫。金题精讲
题一:
1、淡泊从容;安详平静;勇敢、无怨无悔、奉献;顽强;慈爱等。
2、用其他的树和老树进行对比,衬托出老树顺口溜贵的精神品质。
3、不矛盾。“寂寞”是因为在空旷的原野上只有这一棵老树,而且无人理解老树坚守自己信念的孤独;“不寂寞”是因为有花、草、鸟等朋友的陪伴。
温故知新 题一:
茼蒿
①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②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③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④问谁,问上帝吗?
⑤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⑥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⑦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⑧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⑨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⑩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⑪利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⑫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⑬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⑭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⑮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⑯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⑰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仔细阅读①~②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金题精讲 题一:
寂寞的老树
①春天里,鸟儿们开始舒展他们嘹亮的歌喉,唱起春天的赞歌。花儿们在争先恐后的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冬天里,几乎绝迹的小虫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愿错过分享春天美味的一份羹。
②这时,在空旷的原野上,却矗立着一棵寂寞的老树。他佝偻着身躯,好像一位老态钟龙的老人。
③春天里,其他树早已长满了树叶,只有他依然是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生机。过路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但在一个晚春的夜里,他那枯老的树皮中,竟然钻出了一片嫩叶,接着是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久他就长出了许多嫩叶儿,虽然与其他树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夜晚,皎洁、温柔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一条洁白的纱巾。
④早晨,他的那些嫩叶儿在春风的怀抱中晃动着,好像一棵棵绿色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他的草朋友也苏醒了,还带着朴素的花儿,虽然只有几簇,但已足够了。当春雨纷纷扬扬的落下时,那雨点拍打在他的嫩叶上的滴答声汇成了一首旋律优美的雨中曲。
⑤他从来都不羡慕生长在森林的树,那些树们往往为了一缕阳光而你追我赶,毫不留情地淘汰弱者,残酷地扼杀同类,个个都显得那么自私自利。他也从不羡慕已被无数人赞美过的常青树,常青树冬天也不掉一片叶子,其实这只是自然所赋予的,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实在看不惯常青树那种傲慢的劲儿。
⑥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至少还有他的草朋友和花朋友陪伴着他。他的身上寄居着一个蚂蚁王国,每天都有一位王国的劳动者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骄傲地告诉他这勇敢、坚强的小王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如何赶走外来入侵者,如何战胜一场场恶战,老树这时总是静静地听着。有时会有从南国飞来的候鸟停在老树身上,叽叽喳喳地向他诉说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向他诉说一些趣闻轶事。偶尔也有乌鸦停在他身上,告诉他这看似美好的世界黑暗的一面的,告诉他发生在黑暗角落里的不幸事情。诉说完这些后,乌鸦只能无奈的拖着尾巴飞向夕阳。当听到这些不公的事情时,在春风抚慰下的小草就会愤怒地晃动着自己尖尖的脑袋,只有老树还是那样平静。
⑦有一天,老树发现上次告诉自己趣闻轶事的候鸟用绝望而又依依不舍的眼神望着自己,也望了望花和草,突然那鸟紧闭双眼重重地倒下压在草上,一个小小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消逝了。小草心甘情愿地被压着,好让鸟儿死的更舒服些。而老树依然那样平静。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但他并不会死的那样舒服,因为他知道他死也得站着死。他想到他的叶子到秋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勇敢地、无怨无悔地离开他跳向大地,与大地融为一体,滋润着他的朋友们。可他死后,那枯老的躯壳又有什么用呢?他没有再往下想,他觉得自己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只能活着。忽然间,他又觉得整个世界都展现在他面前,但不管怎样,他还是过着那平淡的生活。
⑧春天里,有鸟语、有花香,还有那棵寂寞的老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至少三点)
2、本文主要写老树,第⑤段为什么还写了其他的树?
3、本文题目是“寂寞的老树”,第⑥段又说“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第四篇:托物言志散文500字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托物言志散文500字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托物言志散文500字 篇
1十里和风,春意渐浓。青青河边草,悠悠柔柳枝。不经意间,由冬步入了春,向来爱花的母亲不知从哪弄来几株栀子花的幼苗,种在了一个椭圆形的坛子里,亭亭玉立,很有一种艺术品的味道。
母亲爱它呵护它,一如小时候照顾我一般细心认真。想着等它长大,开花,到时候满院子都充满着浓郁的香味,我都有点迫不及待,巴巴的看着它,仿佛下一秒它就长出新叶,生机萌动,茁壮生长了。
可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大约过了一个礼拜,一天早起的时候,我在院子里看见它原本绿绿的叶子变得有点泛黄,就像枯叶蝶一般失去了生命该有的色彩。
“哎呀,这栀子花不会是死了吧?”我惊呼。可母亲却一点也不知着急。
“没事的,过几天就会好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她与植物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所以听了她的话我心里稍稍放心了。
果然如母亲所说,不需要为它担心,它与死神的搏斗中胜利了。看着它悄悄抽出嫩芽,我欣喜地想要跳起来,生命是如此的奇妙。
和煦的春风如婴儿那柔软的小手,吹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唤醒万物,也唤醒了人们沉睡一冬的心灵。在新的一年,我们守望着自己的人生,未来的道路中若有困难阻碍,也要学植物一般坚强,努力的生活,感受生命的力量。
托物言志散文500字 篇
2我家里有一盆开了花的仙人掌,而它能开花全是因为它的顽强。
我家有很多花:百合花,玫瑰花,水仙花。。。我非常喜欢它们。一天,妈妈买了一盆仙人掌,它上面长了很多刺,就像一根根针,它的形状圆圆的,就像一个小丑,刚开始见到它时,我对它就没有什么好感,而我每一次见到它也会忍不住的哈哈大笑,那是因为它长的丑,我每次也就只会跟那些很漂亮的花浇水,却从未给它浇过一滴水,但是,它却比那些花长的旺盛多了,而我也开始对它有点好感了,没有那么讨厌它了,我也开始跟它浇水了,但是它却没有以前那么盛了,反而是有点枯萎了,我心想:我跟你浇水你不要,那我以后就再也不跟你浇水了,等着你慢慢的枯萎吧。第二天,那些花都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开满了光彩夺目,香气扑鼻的花,而那盆仙人掌却依然还是那样,就像要枯萎一样,我心想:活该,你不能开花都是因为你自己,我好心给你浇水你却不要,你真是又丑,又讨厌啊,那我以后也不管你了。
于是,我把它放在了阳台上,晚上下了一场暴雨,我们全家人都认为它活不了了,谁知,一进阳台,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淡雅的香味,正是那盆仙人掌散发的香味,它开花了,它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啊。我深深地被它的美吸引住了,也被它顽强的精神所感染了,它让我知道了:人要学会坚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去指望他人,要学会自己做,要懂得独立,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一步步向成功靠近。它还让我知道了:看待一个人,动物,植物,都不能看它们的外在形象,而是应该注重它们的内在品质和精神。
从这盆仙人掌的身上,让我从中学到和体会的道理,让我学会了坚强和不放弃,使我受益无穷啊。我爱这一盆盛开的仙人掌。
托物言志散文500字 篇
3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被烟雨笼罩的世界,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依稀可以辨别出远处的房屋以及路边的树木,眼前的世界就像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天上的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着一颗不断落下,在空中形成一幅水帘画。雨点落在地面上、屋檐上以及水面上,溅起朵朵水花,形成圈圈涟漪,惊动水中的鱼儿,在水中游荡开来,顿时地上、水里以及空中形成一幅绝妙的美景。
水滴“啪嗒”落下,打在树叶上,叶子随着雨水在风中打着旋儿往下落。树梢的叶子叶上的积水越来越多,形成一滴滴沉甸甸的水珠,然后“啪”从叶尖落下,引起树梢微微颤动。
一滴小小的雨滴是渺小的,但却又是伟大的,水滴中倒映着世界的一切,形成一个围观的时间,大概在水滴们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十分的渺小。例如高楼大厦或是低矮房屋,大概在都会被影射到一滴水中,“一花一世界”的真谛莫过于此。水滴之中的世间万物,大概都是和谐圆满的,因此像雨滴一样把食物的性质反过来思索,不也是大智慧吗?
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到是每到春雨时节,天空从来都不吝啬于雨水,总是按时滋润着大地,这难道不是博大宽宏的胸襟吗?
让我们成为像雨一样的人,学会用雨一样的想法来思考人生,感悟人生道理。
托物言志散文500字 篇
4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倒的花。
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着的花。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和木兰花才刚刚开放,月季也随着露出了小小的花蕾,还有那一串串粉红的桃花,绿草如茵,这都是人们说的那样。是的,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的,绿的更加深沉。而冬天,是这四个季节中最没有生气的,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它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雪风的影响,傲雪凌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虽然冬天是那样的冷,连人门都懒得出门,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却远远超过夏天中的艳丽多彩的花。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他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它坚强不屈、傲雪凌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所以我爱梅花。
第五篇:托物言志散文写作指导
托物言志散文写作指导
一、知识要点梳理 l,立意
(1)通过某种事物描状,表现某类人或某个人的精神品质。
(2)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些哲理。a、写此物含彼意 b、明写物暗喻人。(3)要昭示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生活、思考、斗争、前进。(4)立意可发散性多元思维,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也可逆向立意。
2、选材
(1)或取不知名、不起眼的花草木石,人格化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品质。(2)或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雨雪雷电,象征性地寄寓某种哲理。(3)或取用品什物、家具器皿,形象化地反映一种思想感情。(4)或取家畜、飞禽、走兽,拟人化地蕴含某种思想。3,语言
(1)诗化语言,绘画语言,浓淡相宜,饱含感情,含蓄深刻。
(2)描物状形语言是全文重点,要占多半篇幅,而议论、抒情性的点题语言宜少,适可即止。
二、命题引导立意
1、顺向立意
(1)耕牛:描写耕牛紧拉套绳,步履坚定,任劳任怨。人格化地表现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得到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的品质的人。
(2)红叶、菊花:描写红叶、菊花霜凌之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爱。拟人化地表现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3)夕阳:描写“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象征性地反映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4)溪流:描写溪流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人格化地表现某种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5)梯子:描写梯子朴实无华,忍辱负重。形象化地表现为了祖国未来、为了他人甘愿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6)老树:描写老树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人格化地表现承受艰苦生活环境磨炼的年富力强、精神财富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7)烟雾:描写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象征性地反映生活中有时团团迷雾,遮住真相,掩埋真理。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8)仙人掌:描写仙人掌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的泥土也能生根长大。拟人化地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去老少边穷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开发建设大西北贡献力量。
(9)星空:描写繁星闪烁,星光璀灿。象征祖国群星灿烂,象征性地表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辉耀于祖国上空。
(10)无名花:描写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一改文学作品歌颂明星、名人、将军、功臣,而拟人化的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的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2、逆向立意
(1)翠竹:描写翠竹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但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启示我们应做内心充实、表里一致、朴实无华的人。
(2)牵牛花(藤萝):描写牵牛花(藤萝)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者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3)芦苇:描写芦苇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形象化地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4)鹅卵石:描写鹅卵石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形象亿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5)爆竹:描写爆竹在欢喜庆贺时增加节日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形象化地表现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三、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抒情三要求
(1)要真挚自然。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例如:“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先生这一段抒情,写得十分深沉。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对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具体、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三、小结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景描写、物品描写不再是空洞无物的吟风弄草,风花雪月,而讲求寓意和含量。咏物时要形象地赋予所咏事物以人的性格特点,或讴歌,或贬斥,都能使人通过所描写的文字感到作者的用意,写此物言彼意,明写物暗喻人。这样坚持练习几次,同学们就会对这类散文的立意和写法悟到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