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关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所谓“关系”型材料作文,就是题目材料中有一组或多组概念,这些概念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例如2014年上海卷“穿越沙漠”这道考题中,有“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以及“自由”“不自由”两组关系;浙江卷作文题的关系是“门与路”,辽宁卷作文题的关系是“霓虹灯与繁星”,福建卷作文题的关系是“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此外,2013年全国课标乙卷的“切割钻石”、上海卷的“重要的事情与更重要的事”、辽宁卷的“沙子变珍珠”、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2012年江西卷的“‘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与‘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浙江卷的“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以及2011年上海卷的“‘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其“关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都比较明显。
审读此类文题的题意时,我们必须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把相关概念置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精准地确定立意点,确保过好审题、立意关。
一、从梳理关系入手,有效把握供料内涵
近年来,多省市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中,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样就对材料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多角度审题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角度,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要从某个角度出发,统筹整个材料的内容或引发的思考。换言之,多角度审题不能理解为断章取义或瞎子摸象。对于“关系”型材料作文题而言,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明确材料中包含着哪组(哪些)关系,进而洞悉考题隐含的方向与命制意图。
【试题解析1】
(南通市2014届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
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要】
本则材料由三句名言组成,每句话都有“关系”包蕴在其间:
第一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关系是:普通人-尧舜那样的伟人。意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伟大的人(普通人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
第二句话“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关系是:并不伟大的人一伟大事业的缔造者。意为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也是平常人、普通人,暗指他们通过特定的努力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第三句话“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关系是:心的平凡一事业的不平凡。意为以平凡的心态追求伟大,取得伟大的成就。
如此看来,三则材料均指向“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的关系,且暗含“平凡(普通、平常)”成为、成就“伟大(不平凡)”之意。如果疏于梳理关系,无视“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之间的关系,转而谈“人生的价值在于成就一番事业”“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在世应当有梦想”等,就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笔下作文也就偏题或离题了。
【试题解析2】
(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要】
这道作文题选用的是概述性的事实材料,它以“照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涉题;材料通俗易懂,两段文字间蕴含着多组对比:
黑白胶片的时代-数码技术的时代
照片很少,只记录下几个瞬间-照片很多,记录点点滴滴,可随时上传、分享
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照片从不泛黄,永不模糊
一次次翻看中唤起永不褪色的记忆-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
由此可见,“黑白胶片的时代”“数码技术的时代”是影像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科技的进步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与精彩的同时,也可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味变得淡薄。概括地说,供料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响。从审题方面看,考生应把“照片(科技)的变化与人们生活(特别是情感)的变化”结合起来思考和联想,不可只写一面(例如只写“科技的进步”“一张照片的记忆”等);应着重探讨在享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我们已经或正在失去着些什么。
面对本题,假如立足“材料内容”(即材料本身所说的内容,通常是材料的表层意思)构思作文,可以写:(1)科技的发展使影像变得丰富而易得,与此同时,科技这把双刃剑也让“照片”变得不是那么珍贵了。有位作家曾经说过“照片之外的意义比照片本身要大得多”,实际上照片越少越珍贵,而大量的照片往往使你一翻而过。过去留几张非常难得的照片,它本身就是对那个时代或一个生命阶段的宝贵记忆。(2)为了避免“值得珍惜的‘点滴’被稀释”,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之人、多情之人。(3)“值得珍惜的‘点滴’”“被稀释”,这恐怕是一个“想多了”的心理幻象——你的生命依旧精彩,从你空虚的指缝中流走的,其实是生活的仪式感。
假如着眼于“材料含意”(“材料含意”指向材料的深层意思与内在意蕴,如引申义、比喻义等),本题写作点又如何确立呢?那就必须明确,影像技术只是现代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数码照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对现代生活造成冲击的折射,是科技时代、数据时代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变革的表现之一。换言之,日常生活中与“照片”类似的变迁还有很多(如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从“书信”到“短信”“微信”,从“日记”到“博客”“微博”)。具体的写作角度示例:
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眼花缭乱。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长年累月地打字,让我们连有些汉字都忘记怎么写了。网上读书,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可视通讯,手机短信,手机小说„„如今这个年代,信息的快捷和图像的传递,压缩了时间和空间,减轻了亲人间思念的痛苦,却使我们品味不到某些细微的感觉。什么是“望眼欲穿”?什么是“地老天荒”?“家书抵万金”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久别重逢”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将来的人们,大约不会有太深切的体验。有一些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正变得越来越浅薄。
二、分清具体关系,合理确定写作点
“关系”型材料作文之“关系”,究竟包括哪些类型呢?试择要列举:
1.并列共存关系。所谓并列共存,即多个概念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典型例题如2013年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其常规立意有“‘方’是方正、正直,‘圆’是圆通、包容,两者可以兼得”“守正不偏但又能合理变通的生活态度值得提倡”等。又如完成2014年江苏卷的“青春是否不朽”,既可针对供料前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咏叹“青春”之“不朽”,或者针对后一句话(“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直面“青春”之“易逝”,更可以融合、融通这两句话,评议青春既“不朽”也“易逝”(能写出“易逝”与“不朽”的转化,文章会显得深刻而透彻)。参考立意:(1)青春作为一段时光是无法挽留的,但青春的心态、青春的激情、青春的创造却是可以永恒的。(2)青春里有阳光、有雨露、有憧憬、有梦想、有生长,但也有感伤、烦忧、无奈、叛逆乃至颓废。面对匆匆而过的青春,只有意志坚定,乐观向上,不断追求,才能经营好她;只有依靠“真理、友谊、爱情、书籍”等经得起时间腐蚀的东西,才能让自己获得一段新生,变得心驰神往,出神入定,从而得到永生。
2.是非取舍关系。是非取舍是指各个要素之间是是非、对错的关系,对它们应当评判是非、有所取舍。
【试题解析3】
(名师预测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爱沙尼亚山林里生活着两种鸟:长尾鸟和多多鸟。它们共同的天敌是树蛇。长尾鸟目光敏锐,但天生胆小,见到树蛇后就会立即飞走,躲得远远的进行示警。而多多鸟虽然没有长尾鸟目光敏锐,但它发现树蛇后,会整天在这棵树的上空盘旋,一旦发现哪只鸟想要在此栖息,就会飞过去,把那只鸟撵走。
鸟类专家指出,这两种鸟都有善心,但长尾鸟胆小,而多多鸟却以善举挽救了许多同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要】
“两种鸟”这个故事中暗含两个关键词,一为“善念”,一为“善举”。“但长尾鸟胆小,而多多鸟却以善举挽救了许多同类”中的“但”字启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善念”层面;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事实上,“善念”和“善举”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社会与文明的距离。目前,不少人都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都喟叹市场经济对道德世界的巨大冲击,都在感慨“扶人有风险,行善需谨慎”。我们不排除道德的天空存在雾霾,可也不要因此否认“晴朗的天”;不要选择性地忽视了在身边“扶不起”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故事还是“好人有好报”。当然,考生也可适度肯定“善念”,认为善念诚可贵,善举价更高,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
3.并非绝对关系。即构成材料的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典型例题如2013年上海卷的“重要的事情与更重要的事”。其常规思路自然是写有关联的两件(类)事,其一受重视而另一被忽视、遭冷落,在对比中追问、反思,以突显习作者自身的精神追求,或表现对社会生活中某种不合理现象的针砭与疗救——此为顺着“还有更重要的事”正向立意。然而,本题也可反向立意——相关依据在于“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一语中的“似乎”,以及“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这句提示语,比如可如此立论:“更重要的事毕竟离我们太遥远,立足平凡的岗位或自身兴趣爱好,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做好乃至做到极致,不也同样值得肯定吗?”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加快了。当然,有时候材料会直接揭示概念间的关系,如“切割钻石”一题借助老切割师的话,直接告诉我们“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就是说“勇气重于经验、技术”“经验、技术、勇气应发挥合力”。
三、区分题型“小类”,有区别地构思立意
细察“关系”型材料作文,可以发现它实际上包含两个小类别:一类是只能揪住“关系”来立意的。如“人皆可以为尧舜”等三则名言,不能只写“平凡”或只写“伟大”;如2014年上海卷的“穿越沙漠”,也只能从“自由”“不自由”两者关系着眼入题写作,不可只写“自由很美好”或“不自由普遍存在”。另一类题目则可写角度比较丰富,可“分写”,也可“合写”。
前者可称作“紧密团结”型,试题提供的材料多为名人言论,其中的多个概念是紧紧相连、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后者不妨叫做“相对独立”型,题目材料可以是某则故事、某种社会现象等,其中的多个概念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试题解析4】
(苏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日常活动中,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种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要】
此题属于既可“合写”、又能“单写”(“单写”懒蚂蚁或“单写”勤蚂蚁)的考题。
从题目材料看,“懒蚂蚁”不被杂务缠身而长于辨别方向、指挥前进,能想大事、想全局、想未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组织中分工要合理,人适其事,事得其人;如同战场上,需要有人驰骋沙场,也需要有人运筹帷幄。作文参考立意:
1.关注两者关系:(1)每个人(或“每类人”)发挥特长,才能求得团队发展;(2)在各司其职中实现自我价值。
2.立足于勤蚂蚁(“单写”懒蚂蚁):不仅要埋头赶路,还要抬头看路。
3.着眼于懒蚂蚁(“单写”勤蚂蚁):(1)“懒”于杂务而勤于动脑,自有其价值;(2)要善于思考,学会探索;(3)人要有忧患意识(防患未然、未雨绸缪),或者说做好准备才能摆脱困境。
兼论两种“蚂蚁”时,可有如下阐述:
勤与懒是相辅相成的,“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一个企业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观察、思考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就不可能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
因此,在人才的选用和配置中,需要分清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合理运用,使他们正确定位,不断认识和提高自我。对于不能成为“懒蚂蚁”的勤劳蚂蚁,要尊重他们的工作价值,根据其能力和特点分配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与“懒蚂蚁”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谐共处,贡献其最大能量,携手确保集体安全、稳定,深入推进集体和谐发展。同时,对于“懒蚂蚁”式的人才,要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开拓,为集体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和指导。
第二篇: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导入:认识关系型话题作文
2003年全国高考用“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命制了一道关系型话题作文,从此,关系型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2004年有“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Ⅰ)、“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全国卷Ⅱ)、人文素养与发展(浙江卷)等,2005年有“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卷Ⅰ)、“位置与价值”(全国卷Ⅱ)、“铭记与忘记”(全国卷Ⅲ)等,2006年有“走与停”(重庆卷)、“人与路”(江苏卷)等,2007年有 “一生与一步”(四川卷),2010年有“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北京卷)。
还有的尽管没有明确是关系型话题作文,但它要体现的也是事物的相互关系,可以把它当成关系型话题作文来看待,如“跑的体验”(2005湖南卷),就可把它作为“跑与体验”的关系型话题作文来看待;浙江卷的“一枝一叶一世界” 其实就是写 “小与大”的关系;湖北卷就是弄清“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哲学辩证意识,弄清内与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难度超过单向型话题作文,那末,在考场上如何写好关系型话题作文呢?其实,只要我们弄清楚此类话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其写作技巧,就能应对自如。
一、要揣摩文题中材料(引言)与话题内涵之间的关系
话题材料(引言)与写作立意之间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话题材料(引言)与立意关系不大,它只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那么你在立意时可抛开材料(引言),把它当作没有材料(引言)的关系话题看待;如果话题材料(引言)与立意关系紧密,材料(引言)对话题关系起到诠释、限制和暗示的作用,那么就要好好注意了。
如2005年全国卷Ⅲ作文题: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作文(体裁不限)。
这是一道富含哲理的关系型话题作文。此题的材料对话题“铭记与忘记”做了阐释,它提示你:生活中我们应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我们要忘记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宽以待人;而对别人给自己的帮助则要铭记在心,时刻不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因此,对于这样的材料(引言),你得好好揣摩,从而对话题有个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以便你深刻理解话题内涵,领悟命题意图,更好的作文。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写作关系型话题作文时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1)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a.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辩证关系、依存关系等。
练习:指出下列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
《信仰与动力》:条件关系
(立意:崇高的信仰才能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动力)《激动与行动》:递进关系
(立意:激动诚可贵,关键在行动。)
《学与问》:依存关系
(立意:善学方能发现问题,善问可使学习深入)
b.对立统一关系、是非取舍关系、并非绝对关系、相容并存关系等。
练习:指出下列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
《自由与纪律》:
对立统一关系(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自信•自满•自负》:
是非取舍关系
(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名师与高徒》:
.并非绝对关系(或条件关系)
(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谦虚与表现》:
相容并存关系
(对“谦虚与表现”,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几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2)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
学历与能力 ;“名师与高徒”谈的是 条件与结果
;“痛苦与成功”谈的是
过程和结果
; “平凡与伟大”往往指 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
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
练习: 根据指定的关系给话题《个人和集体》立意: A、条件关系:只有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展示个人才能 B、褒贬关系:投身集体如鱼得水,脱离集体寸步难行 C、依存关系:个人能影响集体,集体能教育个人
又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3)要选取最佳角度构思行文。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多种多样,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出力不
讨好。因此,考生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把握、最有话可说的关系,进行精心构思、成文。
三、要有符合文体基本思路的构思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重以细节传情。假如你要写议论文,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了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定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你不管怎么写,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要素,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改变话题,或只关照一方搞单打一,也不能将关系绝对化,表述过头,失之严密。而一定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科学解读。
四、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
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
有的学生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潭。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
五、课堂训练:
1、给话题《自尊与虚荣》立意,并指出立意的侧重点:
A、关系:取舍
B、立意:提倡自尊自爱,反对追求虚荣 C、侧重点 :虚荣的危害
2、为下列立意指出关系: 话题:《读书与做人》
立意A、多读有益之书才能成为高尚之人。条件关系
立意B、要读书,更要学会做人。递进关系 立意C、读书为做人,做人要读书。依存关系
3、总结归纳
“关系类”话题一般涉及哪些关系?各种关系的重点各应落在哪里? A、条件关系,重点:条件 B、递进关系,重点:后一项 C、依存关系,重点:缺一不可 D、因果关系,重点:因
六、作文演练:
题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要走路,必须依靠腿脚的屈伸才能前行;人要写字,必须凭借胳臂的屈伸才能运笔;人要吃饭,必须通过手指的屈伸才能操作;就是讲话,也要仗着舌头的屈伸才能进行„„可以说,没有屈与伸动作的默契配合,就没有人的正常劳动和生活。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无处不体现着屈伸的辩证法。
请根据你的体验和感悟,以“屈与伸”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屈”与“伸”是一对反义词,基本义依次为“弯曲”和“伸直”,引申义可以是“隐忍”与“伸张”、“退避”与“进击”、“让步”与“抗争”等。关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立意:
①身陷困境,以屈求伸,方能打造成功,获取更大的人生价值。论据:正: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奋起自强,成就了统帅百万大军的辉煌。反:项羽不堪兵败之耻,自暴自弃,酿出了血洒乌江之畔的悲剧。②直面邪恶,伸而不屈,弘扬正义,才能谱写一曲高亢的生命之歌。
论据:唐睢奉命出使,受欺于虎狼之秦,便挺剑抗争,捍卫了国土;屈原秉忠为政,见疑于昏庸之主,便怀石沉江,赢得了芳名。他们的壮举更给人启示:正义当前,该手时就出手;伸而不屈,无论成败,都不失于伟大。
③遭逢险情,审时度势,当屈则屈,当伸则伸,才能拥有完美的人生。
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上案头。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女儿成长中的许多趣味琐事,由衷地表达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平庸而快乐的人生——作者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理想”,并因此而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请以“平庸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标题自拟。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并非绝对关系。
持赞同的观点:“平庸”就是以平常的心去看待生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不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持反对的观点:平庸不可能带来快乐,平庸意味着懒惰和放弃,放弃不会带来快乐。要是平庸即快乐,平庸即时尚,人人以平庸为荣,于国于家都不是好事!认同平庸快乐论,在生存压力这么大,工作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是对现实的逃避。一个国家,如果让“宁要快乐的傻子”变成大家的共同“追求”,其国民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一个民族,如果让“我平庸,我快乐”变成时尚,又如何自强自立于世界?
佳作示例:平庸亦是一种快乐
大海的平庸,在于它常年保持一色的蔚蓝;大山的平庸,在于它永远保持一种沉稳的姿态;大地的平庸,在于它只能拥有一种自己的色彩;我们的平庸,在于我们非常的平凡。面对浩瀚苍穹,你是否曾苦苦叹息:“为什么我很平庸?”以致使自己陷入一种庸人自扰的境地,亲爱的朋友,不必为了自己的平庸而烦恼叹息,换个角度想,其实平庸亦是一种快乐。
当有人问克里姆林宫的老清洁工:“你每天干这些琐碎的事情,非常快乐吗?”老清洁工微笑着回答:“我收拾克里姆林宫,就像总统收拾俄罗斯一样,虽然范围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我平庸,但我每天都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感到
很快乐。”是的,我们很多人都是平凡人,都很平庸,但我们都在工作,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实现着自己的快乐,亦是平庸者之快乐。
我们平庸,但我们可以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平庸,但我们可以与大自然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快乐;我们平庸,但我们可以手捧唐诗宋词,体味李白的狂放与易安的多愁善感,更为一种快乐„„只要你用心体会,快乐到处存在。
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很多人青睐,因为书中所阐明的观点便是平庸者应该寻找平庸者的快乐。是啊,自然的美就在于它的平凡,在于它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平庸者的快乐也在于我们都很平凡。我们没有沉鱼落雁一样的容颜,但我们同样有一张可以展现心情的脸。当我们高兴时,便可以放声大笑,不必有所遮掩;当我们失意时,便可以眉头紧锁,不必有所欺骗。因为我们平凡,我们拥有真我的踏实与快乐之感。
大海平庸,但它可以变幻出大大小小的海浪;大山平庸,但它可以变幻出多彩的颜色;大地平庸,但它依然会在发怒之时,将滑坡、泥石流赠给我们„„ 我们平庸,但我们依然快乐„„
第三篇:关系型题目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个性化学案
教学过程
关系型题目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关系型题目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明确关系型作文作文题;所谓关系型作文题目,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需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题目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题目要素间的关系;关系型题目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题目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关系型题目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明确关系型作文作文题
所谓关系型作文题目,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题目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题目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关系作文题,行文中作者很好地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的勇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
需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题目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并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题目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题目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题目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个性化学案
1.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题目,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题目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题目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题目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如条件、因果、主客等),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题目,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题目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题目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个性化学案
三、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题目的诸个要素。
有些题目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 “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我与地坛”谈的是人与空间;(注:“我”和“地坛”是一种主客关系:所谓主客关系,是指题目中的两个概念中有一个是主体(往往是人),一个是客体(往往是物),写作这类文章时,要学会以主体来驾奴客体,或想象自己如何驾奴客体的行为,或谈自己对客体的认识,目的是写清主体与客体的内容关系。)
而有的题目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题目,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
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题目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题目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
四、写作时必须注意事项:
1、坚持两点论
必须兼顾题目构成的各个要素,即“两点论”。有的人往往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
示例:在非洲,野牛对穷追不舍的非洲豹会突然转身,与猎豹争斗,以期能战胜豹子事实上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野牛的争斗非洲豹也无可奈何。大自然中常有这样的现象,面对强大的天敌,有的动物跪地求饶,任凭天敌吃掉,也有的动物去勇敢地战斗,直到死去或偶然逃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请以“勇敢和妥协”为题目,写篇文章。
[审题] 审题时必须注意分析“勇敢”和“妥协”两个方面,不可只抓住其中一点。不仅要谈“面对强大的对手,只有勇敢对待,才有可能绝处逢生甚或成功”,而且要谈“妥协”行为造成的结果(失败或灭亡)。
2、坚持重点论
个性化学案
关系型作文题目,写作时除了要兼顾题目构成的各个要素外,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即“重点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切不可各个要素泛泛而谈,平均用力,不见重点。
示例:请以“模仿与创新”为题目写篇文章。
[审题] 一般考生认为“模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往往提出的论点是“既要模仿,又要创新”,两者并重,泛泛而论。但是如果联系现实,根据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就可提出“要模仿,更要创新”的论点,重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立意就更具现实性,更深刻。行文时也要突出“创新”。两大禁忌:
禁忌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既然是关系型题目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题目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如浙江省2004年高考题目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题目内部存在一种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或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考生在审题时即要全面审视这种条件关系。但从考生作文来看,许多离题作文都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最后造成严重失分。
禁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潭。关系型题目作文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004年高考全国卷题目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在审题时考生当然应准确把握两个关系肢间的关系,如果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两者关系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五、审题举例:
1、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明确:是并非绝对型(有此未必有彼式),两者有一定的关系,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带来快乐幸福,但不是所有的思维转变都能带来快乐幸福。
2、以“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明确:是并列共存关系(有此有彼式)。“自信”有可能阻碍“信他”,而他们都是不可缺少的。
3、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个性化学案
明确:是是非取舍关系(扬此贬彼型),我们可以面对“遭遇挫折”但我们却不能“放大痛苦”。
4、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题目作文.明确:是并非绝对型(有此未必有彼型)。有人文素养能带来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文素养”都能带来发展。我们要“人文素养”,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展都寄托在“人文素养”上。
5、以“平凡与自豪”为题写一篇作文
明确:是并列共存型(有此有彼式),平凡可能带来不自豪——自卑,但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开平凡。
6、以“关爱与幸福”为题一篇作文
明确:是并非绝对型(有此未必有彼式)。关爱能带来幸福,但并不是所的关爱都能带来幸福,或负担或麻烦等。
7、以“语言与沟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明确:是并非绝对型(有此未必有彼式),语言影响沟通,但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是靠语言的。
8、以“自我认识和客观评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明确:是并列共存关系型(有此有彼式),“自我认识”可能阻碍“客观评价”,但两者都不可或缺。
【写作范例】
作文题
1、“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优秀作文】 走与停
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后,感到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发展,于是又要去进修,这种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停顿,但是这种停顿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做的短暂歇息,是为了今后发展得更快而做的短暂停留。
个性化学案
回顾历史,战国时期的游说家苏秦,第一次游说没有成功,他的嫂子见他没有出息,整天刁难他,但是苏秦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打动国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于是他忍受哥嫂的刁难,开始“头悬梁,锥刺骨”,后来终于成功游说秦王,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策划家。苏秦在家的隐忍学习,正是人生路上的暂时停顿,这停顿,就好比花儿含苞待放,这停顿,就好比蓄积力量的马儿吃草,这停顿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做的短暂歇息。人,何止苏秦一个呢?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兴复大汉天下,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屈辱在曹操的兵营中种菜,他的短暂停留就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因为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不平的荆棘,要想继续行走,就要拔掉荆棘,要拔掉荆棘就有可能停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停顿就是调整,停顿就是为了后面走得更好;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路上的停顿就是为了走得好,走;作文题
2、有人认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的;[写作指导]:本题立意可以是:
一、现实生活中,激;写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有:
一、没有扣住“竞争;【优秀作文】竞争的步伐;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对在大学里关系很铁的“哥们;我们无须关注那两人究竟能否言归于好,我们所看到的;确实,随着现代社会“竞争”
走得更好。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上过人生的荆棘: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等文豪都曾经在人生的路上停歇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停顿,是因为小人的加害,国君的昏庸,他们的停顿,是为了自己和他人走得更好,但是他们的歇息、他们的停顿,是为了实现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路上的停顿就是为了走得好,走得远,走得更加冠冕堂皇![名师点评]: 文章开头连用两个比喻,将人生比作“旅游”“马拉松赛跑”,指出“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巧妙扣题,再联系现时 文中事例丰富,有很强的说服力,苏秦、刘备、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正反对比,显示作者的文化底蕴丰厚,而且详略得当,观点明确,立意高远。
个性化学案
作文题
2、有人认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的生活节奏将加快,竞争将更趋激烈,每个人的精神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会越来越淡化、冷漠,人们将会有更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叹。也有人认为,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需要自我调剂,更需要温情与关爱,因而将更注重亲情、友情,努力去构筑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竞争与人情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激烈的竞争真的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关爱吗?请就“竞争与人情”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本题立意可以是:
一、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确实淡化了人情——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二、竞争,并不排斥人情。
三、身处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理应更加注重亲情、友情,理应构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园”。写作思路参考:
一、如果准备摆开架势以理服人,那就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借助逻辑力量使读者折服。可以在文中具体分析“竞争与人情”应当共存的理由。
二、如果准备迂回渗透、寓理于事,那就要寻找象征借代或编述故事,以迷人的文学磁力晓喻读者。比如虚构一篇小小说,描写某君为赢得竞争而不择手段、不讲人情,结果反而害了自己,以此揭露世态,针砭时弊。
三、还可以构思一篇辩论稿,比如通过正方一位辩手的陈词,阐明自己的见解。
写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有:
一、没有扣住“竞争与人情”的关系加以诠释,而是片面地谈竞争,或者片面地说人情。
二、对话题关键词的理解有偏差,比如把拥挤着上公交车、同学间的争论与探讨等都说成是一种竞争。
三、东拉西扯,拼凑成文,比如大谈特谈动物之间的竞争如何残酷;或者写面对竞争与人情,有人认为竞争重要,也有人选择人情,而我觉得既要参与竞争也要讲人情??于是造成笔墨分散,观点也不够明确。
【优秀作文】 竞 争 的 步 伐
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对在大学里关系很铁的“哥们儿”,在进入同一家公司就职后,其中一个人却经常在上司面前毁谤自己的朋友,导致对方因不堪忍受而辞职。从此两人形同陌路,再无往来。也许故事至此便可终了,但数年之后,那位已经是别人上司的“损友”,却通过午夜的电波,将积压数年的歉意与悔恨全部释放,并真诚地希望昔日的同窗能够原谅他,给他一次化敌为友的机会。
我们无须关注那两人究竟能否言归于好,我们所看到的,应该是那被“竞争”冲昏的头脑和为此而付出的失去挚友的代价。
确实,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这个词语高频率地出现,许多双曾经真诚的眸子已被蒙蔽,许多种美好的情感受到冲击,许多颗曾经溢满关爱的心灵被荒芜成沙漠。竞争,这个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车轮,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思想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
个性化学案
己。正是因为这一道道人们自筑的藩篱,将无数渴望真诚与关爱的灵魂,囚禁在了一个个荒凉的孤岛,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慨。于是,不少人个个犹如刺猬,或如乌龟,随时准备竖起刺去扎所谓的“对手”,或是随时准备将头缩入壳中以保卫自己。竞争,其实本没有错;只是人们一时糊涂,作茧自缚,却将罪过全归咎于无辜的“竞争”。
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注定他们不会被虚无的争名夺利蒙蔽得太久。当孤寂空虚的心灵被囚禁过久,那圣赫勒拿岛的海浪必将卷走沉重的藩篱。也许清醒者一开始便看穿了“竞争”的本质,但许多人却总是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意识到:他们给竞争下的定义是多么荒诞不经,幼稚可笑!于是,人性中所有的美好都开始苏醒,将人们的眼睛擦得雪亮:竞争,本是人与人思维火花的碰撞,是能力与品质的协同较量。实力与人格,仿佛是竞争的左脚和右脚,任何一只停滞不前——哪怕是节奏稍慢,都只能使自己在滚滚巨浪的冲击中原地兜圈。竞争呼唤才华横溢,竞争更呼唤着诚信与关爱。当所有的竞争者都将实力与人格的步调统一起来的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实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压力,它
还赐予了我们难能可贵的人情!
让我们都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双脚吧,看看你是否有实力,又充满爱心。当你的步伐协调一致的时候——只有这时,你迈下去的步子才会更为有力!
[名师点评]:文章在切题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优点,具体表现为:
一、说理有深度。作者对什么是真正的竞争、“竞争”与“人情”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认识(如“竞争,本是人与人思维火花的碰撞,是能力与品质的协同较量”“竞争更呼唤着诚信与关爱”),既针对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如“竞争??被一些盲目无知的思想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又就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如“我们会惊喜地发现,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压力,它还赐予了我们难能可贵的人情”)。能有这样一番精当的阐发,是作者思想比较成熟的表现。
二、表达有文采。文章词语丰富,修辞精彩,不少语句(如“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这个词语高频率地出现,许多双曾经真诚的眸子已被蒙蔽,许多种美好的情感受到冲击,许多颗曾经溢满关爱的心灵被荒芜成沙漠”)意蕴丰富,体现出高人一等的驾驭语言的功底。
【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个性化学案
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的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许多时候,优势并不能使我们成功,反而会使我们失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以“优势与成败”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化难为简,循格求变──关系型话题作文
四式破解
关系型话题是考试作文的常用题型,由于和单话题作文有异,学生对这类作文颇感棘手,不少学生看了市售资料特别是范文后,每每会产生一种“不看还明白,越看越糊涂”的感觉。众多流行资料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具体操作或语焉不详,流于空泛,或烦琐哲学,望而生畏,或讲解和范文两张皮。经不断的教学思考和实践,笔者将关系型话题作文写作流程简整合为“四式”。第一式:细审关系下判断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一大难点在于话题所列对象本是松散的,如“执著与变通”“出人意料与意料之中”等,将如此松散的对象同时入文,行文非散即杂,故写作者必须进行适当“转化”,有必要把松散的二者捏合成一个整体。“捏合”是关系型话题作文这座大厦的墙基,不经过这一环,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整合二者的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是:下判断,即对所列对象全面、辩证地审视,选中某一角度以简明的语言概括其内在关系。
下判断并非是一件难事,只要打开思维,选准角度,量力而行,判断可以在谈笑间下就。选准角度是下判断的要害,下判断常用的思维角度(切入口)如下:
1、支配型:如情感左右认知 目光决定位置
2、转化型:如短暂可以铸就永恒
3、对立型:如是与非不可调和
4、统一型:如经典与时尚可共赢
5、优劣型:如防患未然胜于亡羊补牢
6、目的型:如缩小是为了更好的放大
个性化学案
需要指出的是:判断如何下、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局,在关系考量、文字表述等方面应通盘考虑。在表达上应努力达到以下要求:
1、表达简练、概括、晓畅,字数控制在十五字以内
2、判断明确、态度明朗,忌拖泥带水,模棱两可
3、表述合理,经得起推敲,忌剑走偏锋,说过头话
4、便于论证,忌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式:开宗明义亮观点
应试作文作为一种特定背景下的作文形式,忌讳用“聊天式”“漫谈式”的行文方式展开,如泛泛而论,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或“千呼万唤不出来”。
作文兵法: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三段之内,必亮观点。
即在文章的开篇部分,就要以简练的语言、醒目的方式亮出观点,排出底牌,不必藏藏掖掖,闪烁其词。
为什么要“三段之内,必亮观点”呢?
对自己而言,及早亮出观点,便于廓清行文思路,统筹安排,写“心中有数”之文;对阅卷者而言,尽早看到作者观点,有利于把握文章走向,方便“快捷把脉”。一言以蔽之,首亮底牌利己利人。
试看话题“学习别人与打造自己”之开篇:
当苍鹰自由展翅于天地之间时,地上的人类仰望苍穹立下宏愿:有一天人也要上天。于是地上之人探索鹰飞之理,学习鹰飞之技,终于人类也能和鹰一样一飞冲天。当鱼翔浅底之时,人类以鱼为师,造出堪与游鱼相媲美的潜艇。由此不难看出:学习他人有益于打造自己。
首段即简约亮出观点,何等简捷明快!第三式:紧扣论点摆事理
在完成前两式之后,关系型话题作文实际上已转变为常态作文,文章随即也进入攻坚阶段,这一阶段关系到文章是否可以立起来,厚起来,美起来。
作文兵法:不弃不离,围而克之。即以论点为灵魂,摆事实,讲道理。还是看话题“学习别人与打造自己”之论证片段:
个性化学案
学习他人文化有益于打造本国文化。当中华文明光耀寰宇之时,周边的民族或茹毛饮血,处于蛮荒时代,或文明初始,蹒跚学步。当唐帝国威锋所指,所向披靡时,东瀛小国日本在惊叹之余,立刻派出了“遣隋使”“遣唐使”,虚心学习,兢兢业业。借鉴唐文明的博大,结合本民族文化的禀性,日本以汉字为原型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片假名、平假名,以唐装为蓝本,创造了自己的服装──和服,以唐朝官制、礼制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体制。由此,一种崭新的文化──大和文化自立于世界。试想,假如日本固步自封,拒绝借鉴,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其打造本民族文化的进程无疑会放缓,其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也将大打折扣。可见,学习他人有益于打造自己。
这一段落,围绕“学习他人文化有益于打造本国文化”这一分论点援引事例,精到分析,不蔓不枝。整个文段有理有据,有放有收,结尾挽结,以呼应总论点,层次显豁。第四式:回头一笑百媚生
尽管经过整合,松散的二者已经合二为一,但由于惯性、定势的影响,不少行文者还是容易中途易辙,或攻其一点,或偏离本题,所以有必要对行文进行规范和督促。这就要用到“回头”。
作文兵法:为人常思回头,为文常思照应。
回头照应利人利己:一是规避离题,避免“失控”,以回头约束、提醒行文;二是便于显示思维走向,既有利于自己理清行文思路,同时也有利于阅卷者整体感知文章。
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的满分作文为例说明。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自己的光彩。(开篇亮观点)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需要认清自我,审视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吟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回头)
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灿烂山风拂面,让每一处角落都渗透梦的语言,让我的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每一股细流都一往无前让我的价值,迎风吟唱。
个性化学案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需要肯定自我,相信自我,用一颗不屈的心擎起理想千斤。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有几多豪迈与洒脱。真正的英雄是自我肯定自我相信中升起的伤痕累累的星。(二回头)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是张骞“凿空”的驼铃阵阵,是苏武牧羊的忠洁刚烈,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戟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飞舞,雄心勃勃。(三回头)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们依然固执的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四回头)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勇敢迎接生命的挑战,让生命像宝剑铿铿锵锵闪着寒光,让生命像寒梅的一缕暗香。居庙堂之高而心系苍生,处江湖之远而乐观放达。(五回头)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即使我只是一只小小苍蝇,也要努力飞翔,努力张开翅膀去拥抱自己的梦想。(六回头)
没有人因为平凡而注定平庸,平凡的“雷锋”那是和谐社会的“螺丝钉”,平凡的“焦裕禄”是两袖清风的丰碑,你和我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平凡的岗位一样会有生命的亮色,平凡的付出一样可以汇聚成江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找准位置你会像蛟龙掠过浅滩小河到浩瀚海洋上击水三千,你会像大鹏飞越平地低空在苍茫天宇中扶摇直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找准位置,绽放光彩。(七回头,收束全文)结语:文章有法,文无定法。相时而动,择善而从。
第四篇:关系型作文审题指导老师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指导
一.近两年高考试题有关关系型话题
(一)2004年全国高考的作文命题有:
1.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使用)
2.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全国老课程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用)
3.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使用)
4.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使用)
(二)2005年全国高考的作文命题有:
1.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卷1。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海南等地使用)
2.位置与价值(全国卷2。黑龙江、吉林、广西、新疆等地使用)
3.铭记和忘记(全国卷3。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使用)
二.明确什么是关系型话题
指的是一种由多个概念构成,通常用“和”“与”或间隔号(有的也用顿号)连接,结构为并列式,要求考生准确揭示各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命题。就拿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话题,行文中作者就很好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的勇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
三.分清关系型话题各要素之间的常见几种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位置与价值”,可以理解为有什么样的位置就有什么样的价值,或者说要什么样的价值就要找到什么样的位置;有了好的位置不一定就有特别的价值;我们要在一定的位置上发挥更大价值;为了实现某种价值去寻找合适的位置等等。再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如果把自己当做别人,把别人当做自己,我们看到了别人,别人也就看到了自己,这样,作文立意就具有哲理思辩性了。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铭记和忘记”这个话题暗示了一种生活态度,话题的内涵很明白:生活中有的东西需要铭记,有的东西需要忘记。应该铭记什么,应该忘记什么,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又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我们这个开放的时代,追求个性张扬,要有所建树就应该有走自己的路的勇气,既要充分地相信自己,然而有时方向不明,问问路也很有必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对自己也有好处。
4.条件结果关系:即话题两个要素之间为一个是其中另一个的条件。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如“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人生是否幸福快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完全不同。这就是命题包含的人生哲理。显然一件事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去看都有道理,但要感觉到幸福快乐,我们当然要注意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身边的一切。“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是因,“我们会有新的感觉和发现”是果。反过来说,我们没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即没有快乐幸福,那是因为我们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有问题。再如“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因为人生不可能没有痛苦,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所以从积极方面去思考,我们遭遇挫折之后,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是最好的人生态度。换一个角度来看,有一些人遭遇了挫折以后痛苦万分,是因为它们放大了痛苦。
5.比喻类比关系。题目由几个有比喻特点的概念构成,审题时,我们要认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由比喻意义联想到社会现实,即将命题概念与社会现象进行一一类比,揭示某种道理。“树木·森林·气候”,树木组成了森林,森林影响了气候,气候又对树木生长产生很大的作用,你可以类比为个人、社会、风气,也可以比喻为个人、集体、国家等等。如果写议论文,需要对命题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阐释,要用到类比论证法。
6.表象实质关系。几个概念之中,有的揭示的是事物的表象,有的反映的是事物的实质。审题时既要注意表象,更要注意实质,认识到事物的实质是作文的重点。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出人意料”是一种表象,“情理之中”才是实质。作文无论叙事还是说理,重点应该放在对情、理内含作出合理的、深层次的表现和阐述。如果仅仅针对“意料之外”描述或交代某种现象,对“情理之中”一笔带过,作文就扣题不紧了。当然揭示事物的表象和实质之间的联系,在作文中往往是相互融合,做到这一点就行了。
7.相辅相成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如“理论与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也需要理论指导。审题时要明确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只是强调某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
8.递进强调关系。概念之间具有明显的递进特点,审题要特别注意最后的概念,作文的重心也应该在这里。如“兴趣与毅力”,兴趣固然非常重要,但毅力显得更重要。人要干一番事业仅仅依靠兴趣是做不到的,有了毅力的支撑,才能取得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上面是为了说明的需要,分述了几种情况,如果笼统说来,关系式话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辨证关系,在辨证关系中蕴含一种哲理。高考经常采用这种命题,内容紧扣社会现实,这就最有效地检测了考生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的作文要获得高分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四、练习
1、判定话题类型
(1)自卑与自信(2)理想与行动(3)实力与机遇(4)平凡与伟大
(5)红花与绿叶(6)羡鱼与结网(7)文凭与水平
2、判断类型并写开头
(1)自由与纪律
对立统一关系;这个话题,可以这样立意: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2)人文素养与发展
这个命题就是条件关系,可以这样立意:只有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3)《论语子路》里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作为君子,要善于调和各种矛盾冲突,要善于跟别人和谐相处;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和风格,而不能随风倒随大流。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文章的开头。
并列共存关系;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人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确浑身是水,拿拐杖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的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请以“优势与成败”为话题写文章的开头。
[审题]“优势与成败”是一个相辅相成关系型的话题,如果我们仅从话题立意而不顾材料的话,很可能立意就是“拥有了优势就等于获得了成功”或“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优势”。但如果我们审视材料,找到材料与话题的交汇点,共同点,就会发现以下立意才是最佳的:“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恰当把握,利用自己的优势,过于依赖优势反而可能导致失败”。
第五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何为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在对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解读的一篇题为《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我们不妨看一看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Ⅰ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Ⅱ卷: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高考全国卷
一、卷二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一类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应该怎样来写作呢?下面以2015年全国卷Ⅰ为例来谈。
一、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仔细分析应有如下的任务: ①“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
②“请给小陈、老陈或是相关方写封信”,这就加强了考生论述观点的针对性,要求就事说理,不能脱离所选的一方而任意写作。同时要求写成一封信,以信的形式来展开论述。信的格式无疑就会成为判分的依据之一。
③“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就是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形成像样的、可以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他非核心事件可以涉及,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叙述非核心事件只是为了更好地议论核心事件。
④“选好角度”。针对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余闻明确指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角度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因此考生写作时就事要抓住核心事件来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符合命题者命题意图。
二、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这一则材料表达的有这么几层意思:
⒈陈父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
⒉小陈迫于无奈,为了父亲的生命安全,通过微博私信向警举报自己的父亲; ⒊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并将这起举报放在官方微博上; ⒋小陈之行为、警方的做法,赢得众多网友的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⒌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这则材料中涉及老陈、小陈、警方、网友、媒体这五方。从材料看,老陈、小陈、警方三方是核心事实,网友点赞、质疑,媒体报道是这些核心事实产生的影响。因此分析材料要紧抓这三件核心事实。
首先我们来分析老陈的行为。老陈不顾家人多次劝告,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命题者对老陈之行为明显是持批评态度,老陈这是把生命当儿戏,是极不正确的。这种行为要批判。再看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父亲生命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举报自己的父亲。”从举报的原因、目的来看,小陈是正确的。但在举报方式上是否有更好的呢?值得考生思考。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体现了实事求是以及法治精神,值得称赞;但把这一事件公布到官方微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警醒大众,但客观上也将小陈置身舆论的漩涡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辨别是非,为后面的写作找到方向。
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
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这一则材料中就应围绕老陈、小陈、警方这三个核心角度或重要角度来写作;当然,在核心角度这一前提下,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比如从老陈角度来写,可以着力围绕其错误做法来展开论证。如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的危害等来展开,劝其注意生命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等。又如从小陈角度来写,一方面要突出其举报的意义、围绕其积极意义来写作,把这些作为文章之第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其举报方式值得商榷,以及举报自己父亲与中国传统伦理不一致,并提出自己应对一情况的做法。还可以从警方的角度,抓住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体现了实事求是、依法行政等精神,值得称赞;并指出警方把这一事件公布到官方微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警醒大众,但客观上也将小陈置身舆论的漩涡之中的事实,探讨警方执法是否可以人性化些。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要求。
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过去的材料作文中,材料总是起引出观点的作用,引出观点后,用途不多。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全国卷Ⅰ而言,在写作时就应紧紧围绕一方材料来提出观点,展开论证,要结合材料向读者入情入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也可联系类似材料进行类比、辨析,分析事件背后的情、理、法等核心价值观。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写作中类比不当,使得说服力不强,造成论证乏力。这里所谓的类比事理,就是同材料中相关方行为在本质上有同一性。
1、观点任务:三人中,你认为谁更有风采?
2、写法任务:体现你的思考、权衡。
3、立意:这类作文的立意最终呈现形式要由具有某种逻辑联系的两个以上的关键词语构成,可以表述为“因为大李具有矢志创新等精神,所以我认为他更具风采”。其中关键词为“矢志创新”和“风采”,思维链条外显为“因果关系”。(作文材料含意+选择)
4、就事论理。作文材料往往隐含了一些道理,写作文是为说明材料蕴含的道理。
5、辨析关键概念:矢志创新、爱岗敬业、酷爱摄影捕捉美景
6、在多维度比较中论证说理。抓好比较点是关键。权衡的标准:更有风采。
7、叙述三则材料的含意+选择一则+立意+比较点与阐述理由+回应任务。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第1段】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起——选定任务,表明看法,肯定大李最具风采。】
【第2段】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
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转——先肯定其他两位的风采。以退为进,扣住题干中的“风采人物”阐述。】 【第3段】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转——再转,回到最具风采的那个。运用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与“背景分析”,紧扣材料中“当代”一词,分析大李“最具风采”的理由,阐述自己看法。】 【第4段】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承——比较分析与假设分析(因果分析中的结果分析),紧扣“学术”一词,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5段】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承——从历史层面,紧扣“科学”一词,运用例证法和因果分析,进一步证明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6段】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承——紧扣“贡献”一词,运用因果分析,从人的存在价值层面,再次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7段】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审题立意训练:
1、为创建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某全封闭寄宿制高中在采用一定手段保障学生与亲人通话需求的前提下,严禁学生自带手机进校园。后因十余名学生在手机问题上违规,学校多次教育无效后,为维护大多数学生利益无奈做出劝退的处理决定。此事赢得众多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也引发不少质疑甚至批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有关校园生活的材料作文题,贴近考生实际生活。“严禁学生自带手机的命令”能否收到理想效果?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适用于青少年?相信考生对这些问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写好此类文章,首先要做到针对核心事件,对“某一方观点或行为”有所侧重与选择,观点明确。泛谈“教育”这一宏大话题,或大谈“手机利弊”“自觉自愿方能走得更远”等话题,没有在材料的具体情境中分析说理则意味着脱离了指令。从赞成校方的角度进行分析,校方发布“严禁学生自带手机进校园”有一定合理性,针对手机违规的学生最终劝退的处理,也体现了治校从严的敢于担当。由此可立意“拒绝手机”“教育亦需雷霆手段”
从反对校方的角度进行分析,校方发布的“严禁学生自带手机进校园”的命令不够明智。不能因手机可能引发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就禁止学生自带手机。在各种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的信息化社会,学生学习之余利用手机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新知,亦可缓解学习压力。由此可立意“手机何罪”,“教育手段也要跟上时代”。
从辩证的角度进行分析,校方出发点固然可以理解,但教育的方式方法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学校还需通过其他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由此可立意“教育宜疏不宜堵”。
2、位于北戴河海边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被称为“最孤独图书馆”。经媒体报道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于是这里人来人往,喧嚣聒噪,成了“最热闹图书馆”。据称大部分游人并非是为读书而来的,他们往往是游览后便离去。
一项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以上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观点,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阅读对人自身以及民族发展的影响角度立意是该作文题的一个重要维度。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立意:
1.热闹之表,孤独之实
材料中的游人都抱着猎奇的心理来参观“最孤独”的图书馆,想体验一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然而,游人不是在图书馆的精神引领下参观的,也不是为了充实心灵的需求而来的,更不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向往的。媒体以“孤独”之名给予了人们感官的刺激,而这种刺激正好满足了人们底层趣味的心理需求。但是这种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而更加凸显了图书馆的“孤独”和阅读的“孤独”,所以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势在必行。在写作时,考生可以通过“孤独”与“热闹”的对比来深挖其中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2.热爱阅读,充实灵魂。
材料中游人的猎奇心理反映了人们深层思考能力的缺失,灵魂的空虚与躁动。国民精神贫瘠对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李克强总理“全民阅读”理念的应时而生,反映了民族的现实需求。阅读能真正造就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内心和谐的国民。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没有全民阅读作为根基,全民素养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3.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大的方面而言,阅读对我们不断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民族风气,建构核心价值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小的方面而言,人不能因为没有用才去读书,更不能只因为某一个功利的目标而去读书,比如材料中的猎奇心理,比如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或者让自己成为有文化的人,这些目标当然也不错,但尚未抵达读书的真正境界。因为,真正读书的人并不为什么而读,读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在书中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快乐。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所以,我们不要因为“稀奇”而去读书,而去拍照游览,而是要真正沉下心来去读书。通过读书,人未必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取得成功。但有时候,当人读书之后,反而有可能变得不那么具有功利性。读书可以让人打开眼界,开拓视野,增加内涵。一个读书人与一个不读书的人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在气质上、人生的态度上。当然,这样的改变跟人在物质上的成功没有关系。在这样一个心浮气躁的时代中,沉下心读书,是多么可贵。
3、近来美国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风靡全中国,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大火,外来影视作品在国内接二连三受到受到追捧,国内影视作品却乏善可陈。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属于文化倾销,文化侵国,应该严格抵制国外影视;也有人认为
我们应当多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才能改变我国影视作品的落后现状;还有人认为我国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何必崇洋媚外,还是提升我国的影视作品。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就三种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事件为:近来美国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风靡全中国,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大火,外来影视作品在国内接二连三受到受到追捧,国内影视作品却乏善可陈。材料中给出体式驱动为议论文,内容驱动为“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请就三种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那么写作范围既限制,但又有很大的写作空间。
对象驱动第一点为“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那么首先要表明对事件本身即“近来美国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风靡全中国,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大火,外来影视作品在国内接二连三受到受到追捧,国内影视作品却乏善可陈”的看法。其深层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后果有哪些等?展开空间很大。对象驱动第二点为“请就三种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那么这三个人的观点分别是: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属于文化倾销,文化侵国,应该严格抵制国外影视;也有人认为只是消遣而已,快乐就好,何必上纲上线;还有人认为我国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何必崇洋媚外,还是提升我国的影视作品。承接对象驱动的第一点,对事件本身阐明时其实就是已经选择了一种观点。选择观点一可侧重谈论若我国继续不作为,大量引进国外影视作品会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也可阐明应当如何去做;若选观点二可从我国影视业确实现状落后的客观现实出发,重点在于怎么学以及学什么,有没有需要把持的度及具体操作准则;选择观点三可以从如何创新角度出发,如何可将中国文化借影视作品传播,以达新时代的文化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