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笑到最后的人是终身学习的人(样例5)

时间:2019-05-15 09: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笑到最后的人是终身学习的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笑到最后的人是终身学习的人》。

第一篇: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笑到最后的人是终身学习的人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笑到最后的人是终身学习的人

吴军吴军和弟弟都是毕业于美国名校的博士。吴军说,对像他们兄弟这样没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险精神的人来说,大学教育让他们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最终的成功更多地受益于大学毕业后持续不断的学习。为了帮女儿选择大学,吴军遍访了英美名校,他对西方精英教育的理解,以及对亚裔和中国教育的反思,几乎全都浓缩在这篇文章里。文章节选自吴军新书《大学之路》前言。已获作者授权。文 | 吴军(原腾讯副总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接受教育的意义何在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助教时,辅导的课程常常有近百人,班上大约1/3的学生是亚裔,他们进入大学时的成绩平均应该比其他族裔高不少,但是这些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并不多,很多都学得被动。反观白人孩子,虽然有不少成绩实在令人看不过去,但是另一方面却有相当多出类拔萃的,他们学习非常主动,这不仅体现在对所学的学科非常有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成绩优异。这是我在亚裔子女或清华本科生的身上很难看到的。我弟弟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也注意到了类似现象。这其实反映出美国人和亚洲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而学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很现实的利益而学习。目的不同,结果常常也不相同。重压之下的中国学生,踏上大学之路就成了家长实现自己梦想的延伸,很多年轻人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会觉得他们总算完成了家长交给他们的使命。在这样的想法下,他们所走的大学之路也是目标非常明确——冲着文凭而去。当他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又会觉得自己总算结束了不很情愿的考试生涯,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遗憾的是,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就荡然无存了。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父母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兄弟每当别人问起我父母培养我和弟弟的经验时,他们给出的答案其实让求教者们颇为失望,因为那些都是所有中国父母都知道,而且已经做了的事情,比如“要教育孩子读书的重要性”,等等,并不是什么别人不知道的秘诀。我的父母教育子女应该算是成功的,但是他们自己却一直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教育子女的真正秘诀。我和弟弟很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才明白秘诀其实在父母自己身上。我的父亲没有机会上一个全日制正式的大学,不过他学习了一辈子。他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去补习了一门又一门大学课程,并且非常努力地做科研工作,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能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被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晚上从不参加应酬,甚至不看什么电视剧,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我的母亲现在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父母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对我们兄弟的教育上最成功之处,是以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让我们渐渐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我自己的大学之路十分漫长,一辈子上了24年学(中小学11年,国内大学本科5年加两年研究生,在美国读博士6年),比我工作的时间还要长。如果从进大学的第一天算起,到我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离开学校,前后居然长达18年之久,这中间,我两次去工作,又两次回到学校读书。我弟弟看上去比我幸运一些,从进清华到获得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只花了10年时间。不过在这之后,他虽然在工业界工作,但依然要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知识,不断地写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申请专利。在他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里,获得了14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并最终成为世界上一家很大的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对我们兄弟来说,大学教育使我们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最终的成功更多地受益于不断的学习。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年你都学了些什么,有什么好学的,学的那些东西对生活和工作真的有用吗?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年轻人在大学里的路该怎么走。事实上,如果从功用的角度来看,我的高等教育效率非常低,我在本科学习的课程大部分不仅对工作没有用,而且对后来学习专业课也没有用。根据我和很多大学生交流的经验来看,今天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解决。这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本身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或许我们可以接受到更好、更有效的教育,以至于我不需要花费长达24年的时间在学校里做学生。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教育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课程本身。大学的生活经历和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课程的内容是第二位的。在大学里不论学什么课,只要学的东西足够多,时间足够长,人就会受到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似乎应该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大学里要走的路远不止读书、拿学位这么窄。把受教育看成实现梦想的过程当我的孩子梦华和梦馨开始接受教育后,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当然希望她们的大学之路能够比我走得更精彩,也更轻松。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要让她们能够懂得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样她们的路才能走得更长。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不能让她们害怕教育。我一直给她们灌输这样一个思想:当你们大学毕业后,你们的同伴大部分不会再坚持学习了,只要那时候你们还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你们就能赶上并超过别人。在教育子女上,我能想到的第二个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由着她们的兴趣,学习和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这一代人在接受教育、选择专业时,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问题。但是,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更多地考虑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生计而学习。梦华申请大学时我对她讲,“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好人,即使你上了DeAnzaCollege(我们家附近的一所两年制学院,相当于中国的大专),我和你妈妈也会喜欢你。”所幸的是,在相对压力小的环境里,到目前为止她们在读书上似乎比我小时候更有自觉性,并且她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梦华不知不觉地步入了即将上大学的年龄,为了帮助她了解美国诸多优秀大学的本质特点,我从几年前就开始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尤其是研究美国著名私立大学的特色。当然,我研究大学教育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出于对培养年轻人这件事本身的兴趣。我在清华大学做本科生班主任时,曾把那个班级(清华无线电931班)训练成了全校最好的班,看到很多学生事业有成,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参与大学管理的机会。为了能胜任我的工作,我一直在研究世界著名大学(主要是英美大学)的教育经验,包括它们几百年来所走过的路,这样才能提出有益的建议,才有可能让这所一流大学更上一层楼。同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个平台也让我有了和校长、院长、系主任们和教授们定期或不定期地一同探讨办学想法的机会。这让我对美国大学的方方面面有了较深的了解。除此之外,我了解美国大学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在和它们的毕业生一同工作时,通过他们来了解他们的母校,并且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掌握他们母校的一手资料。当然,每当我受邀到各个大学做学术报告时,我也会很珍惜和它们的教授及学生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了解到很多大学不对外公布的信息,尤其是他们在招生和提升教授上的潜规则。大学首先应该完成通才教育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大学(包括高中)教育的看法,这综合了我和我弟弟教育的经历,以及我对大学教育研究的结果。首先,大学的教育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以通才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才为主的研究生阶段。在本科生阶段,学生们接受的应该是“大行之道(UniversalKnowledge)”,而不仅仅是“雕虫小技(Skills)”。这个观点是约翰·纽曼根据牛津大学的教育经验总结出来的,他在《大学的概念》一书中讲到:“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和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这实际上是通才教育的精髓。为了保证通才教育,大学不应该限制学生的专业,至少要允许学生换专业。可以讲,没有好的通才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美国统计了各个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年薪,在前10名大学中,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大学和以商学专业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外,其余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和佐治亚理工等)。人们常常谈论的所谓“大藤”,即常青藤大学中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都不在其列。但是,如果考虑学生毕业15年后的情况时,那些以通才教育见长的大学,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顿,就都进入了前10名,甚至超过了以工科和商科为主的大学。虽然收入并非衡量毕业生贡献的唯一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大学的好坏,但是至少从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通才教育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帮助。今天,中国的学生一进入高中就开始专攻那些高考(精品课)必考的课程,而一进入大学,他们就被限制在不允许修改的专业中,这不仅失去了得到通才教育的机会,甚至被剥夺了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可能。我真的为他们感到悲哀。很庆幸的是,在我自己读高中时受到了很好的通才教育,以至于今天我所具备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足以让我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等我到了大学时,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到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才是让我受益终生的。服务于社会的意愿和对事业的喜爱程度最重要今天的世界和纽曼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在那个年代人类知识的积累并不多,一个人完成了通才教育后就能够胜任很多工作,但是现在许多工作(比如生物制药)都需要有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因此,在完成了通才教育之后,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1—5年时间不等的专业训练,这个训练可以在学校里完成,也可以在工作中完成,还可以(像我一样)在工作后再回到学校完成。最早倡导专业训练的教育家是普鲁士的外交家和教育家洪堡,他是普鲁士教育体系的奠基人。近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院制度,都是仿照德国大学体制建立的。洪堡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给予学生们真正有用的知识,以便他们马上就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服务于社会。有了好的通才教育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两点,即他服务于社会的意愿以及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喜爱程度。服务于社会是美国精英教育的精髓。无论是在美国建国初期办学的国父富兰克林和杰弗逊,还是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家吉尔曼和艾略特,都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服务。今天,哈佛和耶鲁都不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给大部分学生A,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为了在成绩单上混一个全A,并不是一件难事。为什么这两所大学在成绩的把控上如此不严肃,并非它们不知道成绩的重要性,而是要向学生们透露出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事实上,在耶鲁大学,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如果在哈佛和耶鲁没有学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我也走访了很多中国的一流工科大学,发现它们的学生90%的时间都在学习和准备考试。这样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但是却让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里失去了培养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的机会。回到我一开始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即为什么中国学生申请美国一流名校那么难,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学生读书的目的和那些大学办学的理念有很大差异,以至于在申请材料中有意无意地会流露出这种差异,使得他们没有得到那些私立名牌大学的认可。

第二篇:区人社局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总结

沈北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依托培训资源优势 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取得显著成果

为推动沈北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沈北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沈北新区2010年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依托培训资源优势,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开展,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

一、思路创新化,追求学习的超前性

在学习思路上,区人社局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紧密结合,与新一轮大规模公务员培训工作相结合,与公务员素质现状及需求相结合,以“筑固民生之本 夯实和谐之基”为主线,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立区战略,进一步整合全局学习教育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追求学习的超前性。

二、效果明显化,追求学习的实用性

1.通过开展公务员基本功训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更新和拓宽其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培训,使全区公务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功扎实过硬,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能力明显增强。

2.通过开展普惠制培训,使得全区有培训愿望的人员都可以

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每年全区都有近万人参加普惠制培

训。通过培训,城乡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

持续下降,由几年前的5.3%,下降到现在的3%;农民工资性收

入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不断提高,由几年前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45%以上。

三、内容广泛化,追求学习的针对性

1.深入学习宪法,努力提高全局机关干部的宪法意识,进一

步将宪法精神贯彻到各项人社工作中,培育民主法制观念,增强

法律意识。

2.深入学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贯彻

《公务员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

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重要法律,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法

制观念,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了依法办事和服

务能力。

3.重点针对人社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和宣传了《劳动合同

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仲裁法》等新法律。通过深入扎

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进一步提高了用人单位、劳动者

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了人社系统

行政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从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向主要靠法律

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了人社系统法制建设。

4.针对全区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现状以及转

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对全区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以及知识更新培训,每年培训人数都在1200人以上。学习内容包括公文写作、公文处理、电子政务等

15项内容,使其公文写作、电子政务、调查研究、业务知识、专

业技能等各方面能力普遍提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5.针对劳动者普遍缺乏技能、维权意识薄弱的现状,开展普

惠制培训,切实加强了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能力。通过免费为劳

动者提供维权手册、光盘等学习材料,与师资力量雄厚的办学机

构联合办学,开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加强普惠制培训监

督管理等方式,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将“给岗位”和“增

技能”结合起来,每年培训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农

民工近3000人,就业率达到了65%以上。

四、方法多元化,追求学习的灵活性

1.基本功训练工作、继续教育工作主要采取集中轮训、以赛

代练与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且

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专题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

繁忙的工作岗位到安静的教室,从相互交流的碰撞,到深入研讨的共识,实现了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由单纯的拓宽知识面向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转变。使其真正成为某个

专业、某个领域、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在本专业、本行业中不断取得新成果。

2.将普惠制基地资源与社会力量办学资源有机结合。区人社

局建立了11个普惠制培训基地,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同时与办学条件好的各类学校广泛联合,利用其完备的教学设施

和师资力量,提供最优质的培训。先后在辽宁博华职业技术学校、沈阳市沈北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教学机构建立了培训基地,另外

还在辽宁省服务学校建立了服务行业创业培训基地,形成了覆盖

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

3.将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与商业培训相结合。着眼于减轻

农民负担,提高培训质量,与沈阳农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农

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针对沈北农民的种植需求,培训更加注

重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科技传授。2010年上半年引导性培训已在五个乡镇开展,培训242人,提高了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

等农用生产资料网络化操作和农村农民的信息化水平。

4.将普惠制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积极开

展职业资格培训,鼓励失业下岗人员培训后参加相应的技能鉴定

考核,促进普惠制培训工作的深入发展。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使学

员受益匪浅,帮助他们实现了素质就业、稳定就业。

五、载体立体化,追求学习的覆盖面

1.整合学习资源,利用全局就业援助、新法宣传、社会保险

扩面等有利契机加强对法律法规、人社政策进行宣传教育;利用

公务员基本功训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惠制培训等有利

时机,每年发放学习资料6万多份,培训各类人员上万人。

2.占领学习阵地,制作宣传学习展板90块,宣传条幅84条,设置宣传栏44个,接待群众咨询二万人次,利用电台广播累计

播出300分钟,举办培训班19个,法律服务中心29个,人社网

站3个,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的学习格局,推动了终身

教育活动的广泛、深入、持久开展。

区人社局依托培训资源优势,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大力宣传

终身教育思想,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不

断更新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丰富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不断巩固教

育的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得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取得了显

著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区人社局还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为沈北新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加快全面振兴,营造和

谐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沈北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0年6月24日

第三篇: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崮山中心学校郑苗苗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是一个老问题,读完《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后,我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位盲人一样,颤颤巍巍的走在教学的路上,看不清方向,找不到目标,只是茫然的走着。虽然很累也很尽心,但是距离目标很是很遥远。

作为我们教师,一是自己学会学习,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学习是什么呢?学习就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体验和探究中主动的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建构知识的过程。好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师找到了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而是来自给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建构。

接下来我着重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需要正确的方法,孩子们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着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应把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教会孩子们学会学习。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比教会他们学到某一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应该找到影响学习成绩提高的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这些因素包括:

一.学习无计划。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性,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

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去做什么”。这种被动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是这样来做的:首先是机械性的为学生制定课上的学习计划,通过一系列的课上活动,使学生轻松的完成学习计划。在经常性的训练当中,学生对学习计划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我让全班学生制定自己喜欢的学习计划,并且把所有学生的学习计划都公开,评比谁的计划最合理,效率最高,最后我们在课上就采取他的学习计划来学习。通过这样的竞选活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我告诉学生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让每一位学生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计划来学习,看谁通过计划的完成,学习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的学生尝到了甜头,从而学习计划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因素。

二、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孩子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容、稳妥。而有的孩子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孩子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孩子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种现象都是不会利用时间的反映。因为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弱点,我经常教育孩子们做事要有效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不能成为一个明日复明日的学生,那样成功永远与你擦肩而过。在课上,我通过一系列紧凑的教学活动来锻炼学生做事的速度,从而来提高学习效率。长期的训练逐步的培养孩子们做事的效

率。

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指不假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孩子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习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孩子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这种现象在我们学生中是常有的,也可见我们教学中的漏洞所在。死记硬背是一种最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是迫于无奈才去做这件事情的,所以即使应付的考试,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我也经常要求学生背英语对话,但是必须是在情境中记忆,而非死记硬背。在大的情境中记忆,使孩子更加感兴趣,记得更加牢固。

四.不会听课。

这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只让自己的记录与老师的讲述保持同步,而不让自己的思路与老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等等。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成绩可想而知了。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我所执教的六年级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课上做好笔记。我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以确保他们是否在认真的听讲。听讲

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

上述表现是孩子们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找到了学生的不足之处,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尽早的改掉孩子们的坏毛病,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学习是什么?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界定,我的理解的学习就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体验和探究中主动的建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建构知识的过程。“我没想要教,而他们却学会了。”很多老师都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没想教不等于不教。什么是好的学习,我们一直把老师教的好放在首位,怎么样才算教的好呢?好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师找到了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而是来自给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建构。而作为自然课,这种建构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探究中的。

鱼就是鱼描述了一只青蛙给鱼讲外面的世界,而在鱼的头脑中印象出的各种物体都跟鱼差不多,牛是四条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终究是鱼,这也提醒我们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并存。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受参与探究学习,这样建构的知识是深刻的,能长期影响学生。如果我们把那条鱼带离河流,让它去亲眼看看牛、鸟,去听听他们怎么叫的,也许鱼的头脑中的鸟等就是正确的印象了。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教学,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在教学上的合理引申,就是教师需要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对所学科目的影响。

自然教学更多的强调学生对知识和内容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关于建构主义,很多老师认为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任何事情,应该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建构不是任由学生自由自在的去进行,教师应该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梳理知识并重新建立新的概念和认识。如在《四季》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光线造成各地温度的差异已经有基本的生活理解,而对于为什么会造成各地光线不一样,学生的认识各不相同,有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轴倾斜等,这个时候需要教师通过活动,模

拟实验,让学生一个个去排除干扰的因素,最后能得出影响四季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果在这过程中,教师不闻不问,任由学生探究,那学生的掌握程度可想而知。

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多特点需要我们去关注和重视。首先是儿童有主动了解他们世界的兴趣和偏爱;儿童是无知,但并不愚;儿童缺乏知识,但他们具有利用理解的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儿童是问题的解决者,因好奇产生疑惑和问题;儿童试图解决面临的问题,也寻求新的挑战。他们坚持不懈,因为成功和理解是自我激励的;儿童很早就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元认知;儿童天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加以引导。这些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重视。

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很多学者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主张,支架式教学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儿童对任务感兴趣;同时简化任务方法,减少解决问题的步骤,这样儿童便能处理加工成分,并确认达到任务所要求的时间;激发儿童的动机和确定活动的方向,维持儿童对目标的追求;标示出儿童所采用的与理想的解决方法之间差异的关键特征;控制好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挫折和风险;展示所要从事的行为的理想模式。只有做到这些,学生的体验和探究才能深入。不管是什么教学,都必须从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体验和探究中建构新的知识,不断的学习。

第五篇:《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心得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心得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主要内容,我认为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科学的发展,第二部分是学习者与学习,第三部分是教师与教学,而重点则在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学习科学的发展既包括学习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包括新的学习科学的特点。学习科学的发展首先受到威廉·冯特的影响,他和他的同事们试图通过内省法要求知觉主体反思他们的思维过程,来对人类的意识进行精确的分析;其次,进入20世纪,行为主义把学习的概念定义为一个在刺激和反应间建立连结的过程。学习的动力被认为主要由内驱力和外部力量来驱使的;再次从1950年代末随着认知科学的诞生,人们从许多科学的视角来研究学习,涉及到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发展心理学等。新的实验工具、方法论和假定理论的方法使科学家能够开始对心理功能进行严肃的研究。严格的质性研究方法开阔了人们研究学习的视野,补充和丰富了研究传统。新的学习科学的特点主要包括:理解性学习、对已有知识的应用、主动的学习等。

学习者与学习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专家与新手在各方面的差异、学习和迁移的特征及影响迁移的因素、婴儿的能力、儿童的智力观和学习观及如何指导儿童学习、心理与大脑对学习的影响以及经验与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

教师和教学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教育目标的变化、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一线教师的学习机会及其质量、行动研究和职前教育、新技术对学习的帮助等等。

在这些众多、丰富的内容和观点之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有两点。

首先,是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而组成和情景与知识提取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很感动的是在这些内容中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但更让人感动的是下面两句话“这些例证的讨论并不是期望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这些或其他领域的专家,而是想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弄清成功的学习结果会是怎样的。”“了解专家的重要之处不是因为我们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专家,而是因为专业知识使我们对有效学习的结果有了富有价值的见解。”我很欣赏这种深奥却又轻松的学习目的。无论是知识的组织还是知识的提取,专家们显然都更胜一筹就知识的组织来说,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在情境与知识提取方面,专家为了找到相关知识,并非把所有知识都搜寻一遍。专家不但获得知识,而且能熟练提取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知识。用认知科学家的话来说,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它包括对有用情景的具体要求。

其次,是在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四个视角即学习者中心环境、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和共同体中心环境保持一致的重要性。这四个视角之间本身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互相影响。只要能保证他们之间的一致性,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得到促进和提高。然而,这四个视角的协调一致并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它包括很多内容,如: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的一致、学校活动与整个社区评价实践与目标相一致等等。理想的是,教师们的目标与课堂目标、学校目标一致,学校目标与学校系统使用的资格考试的隐性目标一致。如果缺乏一致,就会阻碍学生学习。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简单的例子,下午第一节课本是英语课,而上午放学之前班主任用广播通知下午劳动,结果当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后发现只有几个不能参加劳动的同学坐在教室里,最后老师只好无奈的离开。这显然是一个教师活动与学校活动不一致的例子,打破了老师的教学计划,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关于专家和新手知识的组织和提取方面的差异对我现在的学习知识有很有益的帮助,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借鉴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向专家那样,合理的组织已经学习的知识,并要将这些知识“条件化”,便于记忆与顺利提取。这一点也可用于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尽量为学生们提供情景,以便他们的记忆与消化。

四个视角一致的方面提醒我:当一个好老师可能会很不容易。因为以后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要与学校、家长、社区等于学生相关的组织相协调,促进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我读过《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后我个人的感受和收获。

下载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笑到最后的人是终身学习的人(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笑到最后的人是终身学习的人(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 北博山学校 郑海峰 一直崇尚这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静下心来去翻阅一些书籍,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阅......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5篇)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沂源县荆山路小学牛继芳 人是如何学习的呢?这似乎十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仔细读完《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很......

    区人社局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总结(共5篇)

    沈北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依托培训资源优势 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取得显著成果 为推动沈北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范文模版)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成都市站东小学 刘玉红 花了很长的时间很不容易的把《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本书看完了。要说本书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

    人是如何学习的 doc[精选五篇]

    《人是如何学习的----教师的学习》心得体会我拿到此书后,爱不释手。仔细阅读后,得知它集合了美国当代学习科学顶尖研究人员的智慧,对人类学习的科学基础知识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第八章:教师的学习——一线教师的学习机会 熊猫路小学秦梅 一、内容概括 教师的学习由“一线教师的学习机会、学习机会的质量、行动研究、职前教育”等板块有机构成,其中我......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五篇范文]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 一直崇尚这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静下心来去翻阅一些书籍,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阅读《人是如何学习的......

    学校培养的是人而非学习机器(精选)

    学校培养的是人而非学习机器 《 中国青年报 》 前几天,北京五中分校团委收到了来自湖南省桑植县团委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桑植县再次收到了来自贵校初三6班汤从榕同学资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