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一辩稿。2011,3.5
开篇明义,首先,我们明确几个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将“安乐死”定义为: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内容包括:提倡人的尊严,重视人的幸福,实现人个性自由,追求人类完善。“符合”指:在本性,特性,作用,意见,意志,行动上一致。安乐死是为了成全人的幸福,人道主义精神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二者在本性上具有一致性。因此,我方认为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精神。接下来我方将三个方面来论述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首先,从病人个体考虑,安乐死的对象是:患有不治之症又临近死期的人。他们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更忍受着心灵上的折磨。2001年西安市9名尿毒症患联名写信给媒体要求安乐死,随后又有40名患者公开提出此要求。2002年,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王明因被胃癌折磨得痛苦不堪,而让医生对自己实施安乐死。对他们来说幸福就是摆脱这些痛苦更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而安乐死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方式,是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
其次,从家庭考虑,对患者实施安乐死对其家庭来说是人道的。明知亲人已没有生还的希望还处于极度痛苦之中,家属每天面对这种情形,精神上的折磨一点也不亚于病人。安乐死能够减轻家人的精神压力,同时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去创造更有价值的价值。这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人道的。
最后,从社会考虑,安乐死有利于社会卫生资源公正,合理的分配。我国目前治疗绝症大多使用的是进口药,也仅能暂时消除患者某些部位的症状,但无法杜绝其再生和转移,这无疑是一种医疗资源的重复利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更有治疗希望的人身上,使更多的人能健康地活着,从而更好地追求人类的完善。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总之,安乐死不是对生命的处置,而是对生命终结方式的处置。它是在尊重病人生命权的基础上对病人选择死亡方式采取的优化处理。
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第二篇: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 四辩稿
四辩稿
各位主席评委大家好!
方才对方辩友的答辩真的是非常精彩啊!但这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漏洞。下面,就由我来指出对方辩友几个十分漂亮的错误!
其一,对方辩友错误地将安乐死和自杀混为一谈。而事实上自杀是一种个人行为,安乐死却是在多方的慎重考量之下才能得以实施的。安乐死从各个方面考虑到病患的生存状况,当然是符合人道主义的。
其二,对方辩友单方面地认为病人应该坚持与病魔战斗以维护自己的生命。殊不知,这样的过程对病人来说是多么的痛苦,人都有渴望生的本能,选择安乐死一定是不堪忍受之下做出的决定。这时候还来强求病人,难道就是人道的吗???
其三,对方辩友强制性地将人们对生命重视感的降低与安乐死联系起来。可是我方已经反复进行了强调,安乐死只是提供给病人临终前的一种选择,它是一种优化的死亡
状态,而不是死亡方式;其次安乐死有着严格的程序,并不是只要病人选择了就能实现的。
其四,对方辩友认为安乐死在执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现实性的问题,从而导致安乐死不人道。但我方认为,首先安乐死之所以有着如此严格的程序,就是为了减少这种失误。其次这并不是仅在安乐死中出现的问题,而是在所有人为参与的事物中都会存在的,包括医生为病人治病。所以对方的该观
点是根本不成立的。
其五,对方辩友何以认为安乐死的执行就会阻碍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医生和一代代的病患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的。少了几个病人就能阻碍医学的发展了吗?对方辩友未免将医学看得太脆弱了吧!这样的说法是根本没有依据的!
其六,对方辩友认为执行安乐死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本职。但我方认为两者并不矛盾。无论是救死扶伤还是执行安乐死都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两者只有结果上的差
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其七,关于对方辩友所说的法律问题,我方认为,大多数国家法律之所以不承认安乐死,是因为安乐死执行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而不是因为安乐死本身的人道问题。
那么下面,就由我再来陈述我方观点: 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我方所说的安乐死只是提供给病人的一种选择,只是让病人在不堪忍受痛苦的情况下多了一种结束生命的途径。我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在提倡安
乐死!
第一,安乐死的起源和初衷本就十分符合人道主义,它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而被创造出来的。安乐死重视病人的选择和尊严,实出于病人本身的意愿。病人享有生命权,同时也享有选择生死的权利。他们在无法承受痛苦之时做出的选择是我们任何人的不能也不忍违背的。没有安乐死,病人就少了一项选择,他们只能在极端的痛苦之下求生不得又求死不能。这对病患来说难道就
是人道的吗?
第二,安乐死的执行过程也无一不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人道主义包含理性精神,而安乐死的过程又是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完成的。安乐死不仅仅是病人一个人的决定,它同时需要经过医生的反复确诊,有着严格的医学保障;在此之后,还要上报相关政府部门,向国家求得申请。如此严格的程序正是为了保障安乐死执行的理性,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安乐死的不可控因素;既
尊重的病人的意愿,又经过了多方的慎重考量,如此一来,怎么能说安乐死不符合人道主义呢?
第三,安乐死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无比人道的。对个人来说,安乐死减轻甚至消除了病人的痛苦,提前死亡对承受着极端病痛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上也是精神上的解脱。对社会来说,安乐死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有利于节省用在无望病人身上的社会医疗资源,并且将其用在更需要的人甚至是后代人身上。这既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于大于小,安乐死都在重视人的尊严和发展,它无疑是符合人道主义的啊!
综上所述,安乐死无论是其初衷、执行还是结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它都在重视人的选择、重视人的尊严、重视人的幸福和发展!它将以人为本贯彻的如此彻底,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它不符合人道主义呢!!
第三篇:【宏辞杯决赛】 华师大vs同济“安乐死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正方:
1、安乐死表现了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2、安乐死的条件判断和立法过程都相当谨慎,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3、安乐死在现状下减轻人痛苦的作用符合人道主义的要求。
反方:安乐死在操作上这一隐忧背后的真正内涵,在于将自己“自由意志”的选择权暂时交给了另一个人来衡量、操纵,由此甚至会衍生出一套“制度化杀人(邓哲评委在点评时的妙语)”的机制。这一行为在伦理上的风险才是触及“人道主义”的地方。
因为病痛的程度的的确确是能够通过临床检查来加以诊断的。但是更进一步,人对病痛的忍耐和承受能力是不是都一样的呢?人的求生意志的坚强程度呢?当一个人足以忍耐病痛,但是又出于经济负担等原因要求安乐死,那该如何判断呢?这个问题主观成分太强了,强到除非有读心术,不然根本无法确定。后来超级辩论时评委好像也问到了。但是——这和人道主义的关系,我还是很迷糊。双方在安乐死的可行性层面似乎纠结了太多。正方说上海(貌似是上海,不知道有木有听错)70%多的老人都支持安乐死,是不是希望减轻病痛的表现。反方打了一个很妙的类比,考试作弊也是为了规避考砸的痛苦,但那是人道主义的么?是应该做的么?(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切入“人道主义”的绝佳切点啊,讨论有哪些事情可以做,但不符合人情~可惜后来趟过去了)正方退一步说安乐死是应用于病痛并且出于自愿的。反方质疑能否100%确证?
正方回应说医生诊断之类的都有相对性,100%是不切实际滴。邓颖超等名人遗嘱中都要安乐死,是不是一个支持安乐死的证据
反方说,荷兰实行安乐死合法的第二年,人数从4000激增到7000,搞得老人为了逃避“被”安乐死都逃出国了(太囧了,诉诸于人的居心叵测),难道说安乐死真的出于其意愿么~ 自由辩
正方指出反方所追求的100%确证在现实中(无论是否囿于“安乐死”)是不可能的,某些缺漏和不可知乃是正常现象。因而正方选择的是通过①加强心理医生的作用,从心理层面做更准确的判断②加强医疗检查的准确程度~这两点来建构“安乐死”判断标准的权威,以杜绝反方的担忧。
反方首先说在安乐死的判断上要谨慎而为,这一点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然后就讲坚持是生命的意义,不可轻易寻死,(类似于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妻子儿女之类的,你不要死啊不要死~~~)世界还没有抛弃人,人不能抛弃世界啦blablabla~~让观众提前体验了一把四辩声情并茂飚价值的瘾~~~(现场确实被带的很hot的说)正方一开始提出安乐死为的是缓解人的痛苦,是否人道? 反方反问,这种重病折磨下做的选择是否理性? 正方问,人总有缓和的状况吧?~ 反方又问你如何判断是缓和与否?
正方答有医疗委员会专家会诊嘛,总能诊出是否真痛苦滴
反方提出,根据WHO的三阶梯疗法,90%的病痛是可以解决的,其实病人的痛苦多为心理问题 正方揪住说,那剩下10%的病人病痛总解不了吧?他们怎么办?
(反方这轮的回应我记漏了~估计还是打 是否处于心甘情愿或者迫于经济负担或者是“被”安乐死)正方指出安乐死的第一条件是对濒死的病人才可论及安乐死啊 反方诘道鉴定濒死病人病情和意愿的时间较长而且滞后,等鉴定出来濒死都成已死了 正方说那可以提前鉴定其意愿嘛
反方:你提前鉴定他的病情和意愿干嘛,又不是要提前死~(感觉这点打得好,其实可以深挖下→一个人之前的意愿,可否代替他后来去做抉择?更极端一点,他被执行安乐死的时候忽然不想死了肿莫办?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弄死么?)又问:有多少老人是因为经济负担而选择安乐死的? 正方回应说,荷兰经济水平够高了吧,安乐死不也是合法吗?
反方说有木有看见荷兰老人为了避免“被”安乐死都外逃了(无数不孝子的阴影若隐若现)正四很愤怒地要求举证!
反方说,实行安乐死的第一年才4000人安乐死,到第二年就翻倍到了7000人!(~这不是不孝子谋杀亲父的阴谋是神马~)
正四说这不就是因为其他国家的人想要安乐死而不得,所以才跑来荷兰死的嘛!(牛B!~)
反方又举出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在重庆,49名要求安乐死的尿毒症患例在政府提高了对其医保后,除了一个因为不治而死的,其余48人都撤回了安乐死要求~ 正方进一步逼问,经济因素解决了之后,那些仍然被病痛折磨的人是不是要安乐死? 反方只能退守:当前的社会保障状况使你无法避而不谈经济因素。正方顺着说,在西安,政府就通过加强经济补贴因素排除了经济因素啊
(记漏这一轮反方的应答,从接下来的正方回应来看,应该是说剩下的人也是有求生意志的,而是不是很痛苦就得死)
正方答道“安乐死”并非所有人都得死(好吧这应该是我记录问题,我看不出来这一点是肿莫冒出来的)反方又追问那怎么确定原因是自愿的?(HOW OLD ARE YOU!!!)正方答:要是“濒死”状态嘛!
反方又说濒死了还是可能出于经济原因的嘛~~(说实话自由辩打到这里,反复纠结一个战场,拉锯了十几个回合,我都有点Zzzzzz的冲动.....不过看的出来正方华师大一直一步一步地在往里推进,逐渐接近那种纯粹因为病痛无法忍受而安乐死的状况,但是我很迷茫,就算推进到这一点,除了一句“这时候安乐死是正确的”之外,对它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契合还是没什么讨论。sigh~)
正方接着举出肺癌的例子,肺癌的重症程度是可以确证的,而且病人可以依据对自己状况的掌握主动提出安乐死 反方又问肺癌重症病患不能言语,该怎么提出诉求?(可以动手指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就算是提出了要求,难道原因必然是因为对病情对痛苦的判断吗?(HOW OLD ARE U!!!!有木有啊有木有!!)
正方终于忍无可忍了!!反驳,那就假设“如果”病患纯粹是因为病痛折磨濒死,那么安乐死是不是可行的!!反方继续讲动机--问上海的老人70%支持安乐死的动因?难道社保啦之类的一切都好?那他死干嘛?(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到这里大概记漏了几个回合~~~~(>_<)~~~~)正方答道不要光看“死”,要看“安乐”(呃~我的笔录又不知所云了~应该是讨论濒死病人的痛苦这一点吧,可能是被攻击到为啥你老想叫人死啥啥啥的),并指出英国有72%、法国有89%的人支持安乐死。
反方说...你既然能让人安乐活,为啥还要人安乐死?(这点很有气魄!可惜这种颇具关怀的视角没有展开,不过要展开也颇有难度吧)完全可以做心理疏导啥啥啥嘛
(不得不说打到这里正方终于成功把讨论推进到他们最得心应手的战场啦)正方强力反驳:对于濒死的人来说,面对实实在在的痛苦,心理疏导是否有效?
反方(开始守最后一条线了):既然濒死,那就是还没死,何必要加速他的死亡? 正方指出,让他安然死去,不是很好吗?
反方说,那还不如临终关怀啊,让他慢慢死,又何必安乐死呢?
正方进一步追问:面对其内心的痛苦当如何?让一个人被内心的痛苦折磨,人道么~ 反方说因为有家人啊有牵挂啊(开始。嗯。没话可说了)正方说可是被病痛折磨,无论身心都很痛苦啊
反方这时候只得一次又一次弘扬生命的美好~坚持的意义~面对痛苦而斗争~内心其实乐开了花(说实话,这一点经过反复渲染,已然过度,反而渐渐有点站在道德高处逼人受难的味道。简言之,失去了“理解之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正方四辩这时候拍案而起声色俱厉地质问:(病人)他昏迷,抽搐,冷汗,你能说他心里乐开了一朵花?不由得令我等虎躯一震....太威风凛凛鸟~ 打到这里,自由辩也就差不多了。最后一两个回合大概也就是正方说身体的可见的痛苦啦,反方又回过头说精神痛苦是不是可知啦....自由辩我应该还记漏了几个回合,貌似还谈了下失恋啦之类的,请知道的补上吧。总而言之,虽然艰难,但是正方终于成功地打到了“消减痛苦”的点,由此把反方的抵抗给推倒了。
反四杨皓先做的总结,首先又点了下“死”的动机→可能出于经济原因等其他原因,而不是病痛~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没有一个活人能有“死”的体验。所以当一个人由于痛苦而做出“生不如死”的结论时,是由于对“生”的厌弃,而非由于“死”本身更美好。这种急切去死的心态,本身就是对生命尊严的蔑视。人生中尽管有痛苦,人生中有坎坷,但是人生还中有别人,人活着尚有其辉煌。→简单地说,就是向大家渲染把握“活着”的意义。因而,“赐人于死”作为一种泯灭生命的行为,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然后是压轴!正四罗宏琨!开篇就高了一截(不过这也是后结辩者的固有优势):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美好的可能性。而当生命意味着痛苦时,这样的生命是否还应该延长?→所以这里并不是讨论生与死的选择,而是“死”的方式的区别。(有尊严的死,凡是讨论安乐死的都应该想到吧!)反方所提的出于经济负担等等,根本就不属于安乐死的范畴。而反方的各种担忧,实际上都有点过。比安乐死更能引起杀机的保险业都仍然存在(这句话让全场都燃了!!真正见识到一句话引爆全场啊!!),为何还对安乐死这样苛责?安乐死的初衷、目的都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减轻人的痛苦,而且还有制度层面的保障。而反方面对人的痛苦,选择的其实是“硬撑”。面对各种各样的痛楚而又不可挽回的折磨,生命的价值并非在于硬撑。反方的视角一直是“我们”怎么怎么样,用“我们”的生命体验,用我们对生命的坚持来要求那些病患;但其实更应该采取“他们”的视角,设身处地为其考虑。(不得不说价值做到这一步相当牛X,站到了“理解之同情”的角度。把对方推到了“理想主义”和“不近人情”的囧境。)总的来看,正方的立论、策略中规中矩,处于意料之中。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一度被反方拖入“安乐死的可行性”的战场。但是能耐心地一步一步推下去,虽然最后打出来的点不深(就是设身处地减轻痛苦),但是演绎地很好。在攻防拆解上的精彩和冷静的头脑,无愧于一支冠军队。
反方嘛~能力上决不逊于对手。在操作上甚至一度打得正方相当被动。但是我想说的是,反方输在立论上。把安乐死和人道主义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于操作上的风险,未免过于简单。如果将论点深入到其可能引起的伦理后果上,反方甚至不会是不利的立场。我个人倾向于把交锋点放在“自由意志”的冲突上。安乐死可以说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但是当依靠事前嘱托,来将自己某一时段选择生死的权力让渡给他人,并且合理化、制度化,其后果将如何?甚至于可不可以“因为你十年前说过要今天杀了你,所以现在不论你愿不愿意都得死”?这种情况发展到极端,和极权主义政权褫夺人的自由意志是同一道理。
第四篇:一辩稿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一辩稿 正方
安乐死在我国的定义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关于在现今中国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的问题,我方持肯定态度,接下来我方将已三个方面阐述这一观点。
1.安乐死合法化更能维护病人的人身自由,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宪法》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个人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在特定条件下也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其精神和身体都在忍受极端痛苦,当他不愿忍受折磨,拒绝苟延残喘的活着,而选择有尊严的死去时,我们难道不应尊重其选则,使其通过安乐死达成夙愿吗?况且部分身患绝症的病人,其生命按照自然规律,本应走向尽头,可我们明知病人已行将就木之时,却仍一厢情愿使用各种仪器延长其生命,也就是延长其临死之前的痛苦,使其生不如死,这是极不人道的。
2当没有切实可行的既减缓病人病痛又无法有效延长其生命的的情况下,.安乐能保证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其生命意义。
人具有社会属性,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生命质量才有必要继续存活,当病人处于极度痛苦中,并且没有救治成功的希望时,其精神和身体往往承受着双重折磨。其生命质量已无法得到保障,若病人选择安乐死而遭拒,不得不被迫忍受更大更持久的折磨时,这对于其生活质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当我们的生命只剩下苟延残喘和巨大的痛苦时,敢问他的价值何在,珍贵性又何在。正如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安乐死》一文中所说:与其让他们(植物人)无辜地,在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无从行使自己的权利的状态下屈辱地呼吸,不如帮他们凛然并庄严地结束生命。这才是对他们以往人格的尊重,才是人道。因此我方认为安乐死应当合法化。
3.社会的人财物等资源十分有限,将大量资源用于救治那些患有不治之症,常年忍受痛苦且已自愿放弃自己生存权利的人,实质上是一种对医疗资源的浪费,破坏了社会公正,而允许他们安乐死不仅能结束其痛苦,满足其意愿,更则能使一部分医疗资源被节省下来,从而用于更需要医疗救助的人,完就更多的生命。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现今中国,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第五篇:当今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一辩稿
当今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们聊到当今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的问题,我方的观点是,应该合法化。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我方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从辩题的关键字出发。第一,当今,即我们辩论的视角是着眼于当今社会的,考虑到全球化的明显趋势,我们不仅从当代中国社会的角度出发,更是从当代国际社会出发,来考虑安乐死应该合法化的问题。第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安乐死是指医生应无法救治而又极为痛苦的病人的主动要求,停止主动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第三,应该,表示理所当然和估计情况必然如此。第四,合法化,指合法性的客观基础被质疑的时候达成关于合法性的某种共识的努力。也指使某些事物符合法律规范。
以上我通过对关键字进行定义的解释初步为大家阐述了辩题的含义,结合我方的观点,我方认为,当今安乐死应该合法化。接下来为大家说明理由。
第一,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安乐死并没有触犯法律和违背法律的要求,它没有对人进行故意的伤害,不构成犯罪。安乐死虽然与死亡有关,但它是一种死亡状态,并不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因此不存在安乐死是违法犯罪的说法。再者,安乐死合法化可以使这方面的法律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动法治往更全面、文明的方向发展。
第二,从人权的角度讲,安乐死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安乐死是在病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病人对自己生命终结状态的一种选择。体现了在生命无法避免痛苦地走向尽头的时候,能够自己选择体面安乐地离开的一种权利。一句电影台词是这样说的,“可以遏制自由的生命不是生命”。我们提倡安乐死应该合法化,是对人权的进一步尊重,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是现代社会迈向更文明阶段的标志。
第三,安乐死合法化能让医生更好履行职责,让病人以及家属得到心灵的慰藉。培根曾经说过:“医生的职责不但是要治愈病人,而且还要减轻他的痛苦和悲伤,这样做,不但会有利于他健康的恢复,而且也有可能当他需要时使他安逸地死去。”安乐死不是恰好符合这句话的意思吗?有人质疑安乐死是医生的不作为,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一个医生,与其在病人的病情无法挽回的关头只会说一些安慰性的话语,采用一些毫无积极作用的措施,不如在征求患者的同意后,对病人实施安乐死,才是对自己本次医治、对病人的尊重,也是医生职责所在之处。
“假如生活是一场糟糕的电影,何苦要等到结束?”当一部电影不好看的时候,你是选择内心吐掉两升血痛苦地看下去,还是选择离开,不再继续观看?离场不离场,选择在于自己。安乐死的合法化,是让更多的不治之症饱受痛苦折磨的病人能够更好地拥有“离场”的自由,身体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至少意志还是能掌控的,那么我在这最后一刻,选择以我想要的方式死亡,而不妥协与病魔,有何不可呢。病人的家属,也能够在这最无能为力之刻,找到一丝慰藉,虽然结果还是一样的,但是至少更积极一点,更有为一点,不是吗?
放眼国际社会,安乐死合法化的曙光已经显现,荷兰和比利时已经举起了希望的火炬,通过了安乐死合法的法案。近三十年以来,社会各界也在运用着不同的努力,为安乐死合法化贡献着力量。安乐死合法化,是大势所趋,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