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信息学课程学习感悟
《化学信息学》学后感
摘要:化学信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在培养化学化工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化学信息学课程的现状及学习方法
关键词:化学信息学;化学信息;互联网;学习方法
化学信息学是一门伴随着计算机等科技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交叉领域的学科,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注重的是与计算机以及网络的联系。从它的名字上可以看出,信息在这这门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文献在化学信息学中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怎样查阅文献怎样理解文献,将会是我们初学本门学科的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技能。1,课程介绍
1973年在荷兰的Noordwijkerhout召开的化学信息学的计算机表征与处理会议上,提出了“化学信息学”这一内容。之后,在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J.M.Lehn 教授首次提出“化学信息学的概念”。《化学信息学》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化学信息进行表达、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的应用型学科[1]。开设化学信息学课程主要目的是: 通过向学生介绍各类与化学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使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应用;通过向学生介绍各类化学期刊专利、参考工具书,使学生掌握相关文献的检索方法,并且具有独立撰写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的能力。
2、学习感悟
首先,在理论课中,朱老师根据自身经验教我们认识了解国内外的期刊杂志,如何识别高质量的文章,如何了解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在重多期刊文献中准确查找自己想要的相关文献等等很多使用技巧。
在上机课中,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如何搜索论文。我学习了搜索文章的专业语句,何时扩大缩小搜索范围等等,用这些方法我接触到了之前感觉离自己很遥远的学术论文、有用文献,让我开始接触各类有价值的文献,接触到很多科学前沿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了解了一些科学特别是化学方面的前沿科技,也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以后自己写论文打下基础。
其次,朱老师教我们如何使用Google这一强大的搜索引擎,之前搜索有的东西只知道用百度,现在了解到谷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很多功能都比百度要强,可以搜出很多国外网站和资源,特别是搜英文类的东西时会比百度更多。例如用谷歌可以搜出国外有很多化学小实验的视频,小动画等等。而我比较喜欢双语化学,在谷歌搜出的国外网站上有很多可以学习的资源,例如很多国际课程的介绍及教学等等,都是很有用的,暑假有空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内容。
另外,我们学习了chemdraw绘图软件和Origin数据处理软件,这是之前做没有接触到的,这在以后做毕业设计将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对于以后的科研生涯也大有裨益。
最后,朱老师就我们大四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做了详细的介绍,前期准备,写作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此处很感谢朱老师。
3、学习方法
对于这门新兴的学科,首先需要感兴趣,愿意学,这样才学的快,学的好。无论理论课还是上机课认真听老师讲解,比如老师在讲课时会告诉我们很多自己的经验,这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再比如上机课学习绘图软件时,都是英文版的,涉及大量专业词汇,目前我们的水平尚不能完全掌握,只有紧跟老师思路,才能理解。
4、学习该课程的意义
化学信息学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信息素质,良好的信息素质会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具备较好的独立性、坚持性、合作性以及自信心和责任心等,而这五个要素是学生创新人格的具体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化学信息学可以提高其自觉筛选吸收信息的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自觉具有课题查新的意识,具备渴求知识的欲望,掌握必备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适应日后深造和社会终身学习的客观要求。
5、对于化学信息学这门课程的建议
1,课程教学时间充裕,希望老师能在讲完内容后,留些时间,以方便学生能及时询问。
2,具体讲课时,多一些实践操作,可以适当的把上机课再增加一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的话理论课允许使用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吴夏,吴根华,开小明.化学信息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18(1): 122 - 125.)
2、徐筱杰.化学信息学的涵义及教育[J].大学化学,2002,17(1):38 - 41.
3、陈明旦.化学信息学. 2 版[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高盘良,姚天扬.当前化学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J].大学化学,2000,15(2): 26.
5、罗三桂,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2014,(12): 71 - 73.
第二篇:化学信息学课程论文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信息学课程论文
题 目 : 高分子絮凝剂合成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学 号 : 姓 名 :
授课教师 : 年级专业 : 200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联系方式 :
电子邮箱 :
高分子絮凝剂合成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安徽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合肥 230601)
摘要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在污水处理方面,随着研究发现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综述了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净水的优点。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依托高分子絮凝剂的净水方法也在探索中。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有机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污水处理
Polymer Flocculant Synthesis and Sewage Treatment in the Role(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nHui University,He fei,2306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ollu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in sewage treatment, as the study found in polymeric flocculant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high polymer flocculant synthesis, classifica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advantages of water purification.Now,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w way that relying on polymer flocculant in water purification method under exploration.Keywords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tants
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
Organic inorganic polymer compound flocculating agent
Sewage treatment
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资源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水资源受到污染程度也在日益严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已使我们的淡水资源困乏。我们不得不考虑污水处理的问题。在污水处理中,国内外多采用高分子絮凝剂沉淀法。1.1污水分类
1)按污水来源来分,污水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
2)按污水的性质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
毒、无二次污染的新型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改善并优化生产工艺,则其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Haugland R.P., Kang H.C.Chemical reactive dipyrrometheneboron difluoride dyes
US4774339.1988.[2]Thivierge C., Bandichhor R., Burgess K.Polymer material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analysis C-H functionalization [J].Org.Lett., 2007, 9(11): 2135-2138.[3]Haugland R.P., Kang H.C.Ferric sulfate silicon polymer flocculant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research US4774339.1988.[4]Zhang D., Wen Y., Xiao Y.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 polymerization double acid aluminum ir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J].Chem.Commun.2008, 4777-4779.[5]Lee H.Y., Bae D.R., Han W.S., et al.Natural polymer flocculant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application[J].Angew.Chem.Int.Ed.2009, 48: 1239-1243.[6]谭江月, 高分子絮凝剂CPF的合成和用于生活污水处理
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学报,2007.1.51--54
[7]韩丽娟, 高效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J],纺织科技
进展,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2010.2.17--20.[8]王目通,PAC-PAM复合絮凝剂对某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的实验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2010.3.15—19.
第三篇:化学信息学课程感想及建议
感想及建议
为期一学期的化学信息课程虽然在之前就结课了,但是留给我的感受却颇为深刻。在这门课程上我学会了各种信息检索方法,并了解掌握了多种数据库和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了解了化学信息检索在资料查询和参阅的便捷之处,是我们在科学研究学习中的得力助手。
当然了,化学信息学既是一门学科课程,更是一种连通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譬如这学期里,在我们的高分子化学以及药物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就发现了化学信息学的方便之处。给我影响深刻的是化学绘图软件 Chemoffice Drawing , 以前在做教学设计课件时,总是苦恼无法画出有机分子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化学反应,在学习了这门课后,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所以对于化学信息学这门课,个人感觉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平心而论,大学里的诸多课程,真正有实质性的东西确实不多,在我看来,这门课当属这一类。
这门课程,我的总体感觉是挺好的,此外课堂环境比较宽松,确实学到了一些有用东西。建议:
1,课程教学时间充裕,希望老师能在讲完内容后,留些时间,以方便学生能及时询问。2,具体讲课时,多一些实践操作,最好让学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3,对于课程本身,建议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有侧重点,以便所授知识的最大效率化
第四篇:化学信息学总结
《化学信息学》课程总结
姓名:段小娜
学号:2012210715
《化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学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学科,最主要的是就化学问题来获取相关的、高质量的信息。它涵盖不同的领域,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很深的体会。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就已经想到这门课会教授一些关于检索文献的方法,因为文献检索是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依据,同时文献检索有一定的可学性。因此,可以狭义地认为《化学信息学》是一门“文献学”。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就文献而言,每年的文献数量迅猛增加,文献的形式也是伴随着多样化的过程,并且电子文献与网络检索的普及,使得一个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可选择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但同时也面对着信息的泛滥所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学研究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学术资料上的时间需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思考占8%,实验研究占32%,书面总结占9%,可见从事科研工作获取高效的信息并且对信息的消化的重要性。就信息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需要有几方面的能力:
1、快速获取相关的高质量信息的能力。
2、确定一个好的研究方向的能力。
3、及时跟踪特定研究方向的能力。
4、管理信息即所检索到的文献的能力。
5、整理研究结果,论文写作的能力。
6、发表论文,选择合适的期刊。在这门课中对这几方面都有所涉及,其中重点还是对于信息的获取,即文献的检索,同时也一直贯穿着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概况。所以在这门课中,除了获得了一些关于化学信息学和文献的基础知识外,我主要的收获是如何快速获取相关的信息(文献检索的方法)以及获取信息的常用渠道(常用的期刊、数据库等),同时对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化学信息学》更多的是为科研服务,因此,对于在这门课中学习到的东西,我也将从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出发来一一阐述并对几种常用的检索工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
一、如何获取相关的高质量的信息
所谓“相关的”,就是与研究的主题相对应的信息或文献。“高质量的”就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研究有指导意义的文献,这其中涉及到文献本身的影响力(可参考文献被引用的情况)、作者的影响力、出版期刊的影响力等。(一)关于获取信息的渠道。(1)科技图书
除了翻阅纸质版的书籍,如辞典、手册、工具书及参考书之外,还可以阅览电子版的图书以及在电子图书馆上查阅相关的信息。具体的一些电子图书馆的网址见PPT,如美国国会图书馆http:// 日本特许厅网站专利数据库http://www.xiexiebang.com
专利的检索其他文献的检索大同小异,相对比较简单,可以根据名称、专利号等进行检索,在此不再详细叙述检索方式。除了专门进行专利检索的数据库外,还可以在万方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中进行专利的检索。
第五篇:化学新课标学习感悟
知识、能力、实践一体化
——新课标学习感悟 浇底中学化学教师 续青龙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新版的化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感觉更符合实际情况了,真正体现了化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实践性,是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主要从以下方面可以得出:
一、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在新课程下,教育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发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教育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师的根本任务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