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Microsoft Word 文档
如何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所谓感情,是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容观事物(包括自身状况)的态度和体验。中国古人把这些态度和体验分成喜、怒、哀、惧、爱、恶、欲,称之为“七情”。
感情不仅与人的生理机能有关,更受人的社会性的制约。因此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既体现了作者个体独特的体验,又带有时代社会的色彩。
如果说主旨是作品的灵魂,那么感情就是作品的生命。没有感情的文章是缺乏生命活力的。同时,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只有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才能与作者产生真正的共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从具体的题型看,中考试题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指明某一词语所包含的感情;
2.指出某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3.列举作者对某一对象的情怀;
4.整体把握一篇文章的感情;
5.比较两种感情的异同;
6.分析文中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7.理解某一句富有感情的话语的含义与作用
8.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段的感情;
9.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心理;
10.感受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
以上种种题型,从一个词语到句子到全文,从作者的情感态度到读者的感悟体验,虽然形式多样,但考查的都是我们品味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先要知道作者怎样抒发思想感情。一般来说,作品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所谓直接抒情,就是人们所说的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运用判断、呼告等手段表达出的自己的态度和体验。其特点是直接袒露、气势奔放、感情炽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间接抒情,就是通过叙述、议论或描写的方式来抒情,这种抒情显得含蓄、委婉,往往依附于事、依附于理或是依附于景。
对于直接抒情的把握,主要是从字面上把握;对于间接抒情,则要注意从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作用上去分析。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辨析词语感情色彩
有时作者在文中运用褒贬词语直接把对人或事物的好恶爱憎表露出来,这是直接扦情的一种形式。分析这类情况,只须明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即可。如“崇高”、“伟大”、“光荣”、“奉献”、“正直”、“坚强”、“平易近人”、“当机立断”等表歌颂、赞扬、喜爱的感情,儿化音节也表一种亲切喜爱之情;而“卑鄙”、“渺小”、“耻辱”、“自私”、“下贱”、“软弱”、“见风使舵”、“优柔寡断”等则表批判、鞭挞、贬斥的感情,这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注意的是褒义贬用、贬义褒用的情况。如《背影》中“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藤野先生》中“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真是标致极了”,这两句中“聪明”和“标致”为典型的褒义贬用;而《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春》中“宛转卖弄着清脆喉咙”,这两句中的“狡猾”和“卖弄”为典型的贬义褒用。分析这类词语的感情色彩,一定要注意全文的感情基调,看作者在全文中对这一对象的感情态度如何,以此来判定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
二、分析特殊句式的效果
有—些句子,如排比、反问,还有感叹句,这那是明显的抒情特征。排比句能营造一种强烈的气势,对抒情有很大的帮助。反问句本身包含了作者的一种倾向,一种态度:肯定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用反问句比用陈述句语气更强,更利于抒发作者的感情。感叹句更是直接用来抒情,句尾一般用“啊”作结,句中常用“多么”、“那么”之类词语来修饰,句末用感叹号。
如排比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个排比、直抒胸臆,高度评价、赞颂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再如:反问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土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同上)以否定形式发问,表达肯定的意思,既赞颂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有感叹句“他们的确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同上)直抒胸臆,篇末点题。
三、描写分析法
有的作品,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寓于描写之中,以美好的形象或丑恶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好恶爱憎。在分析的时候,首先应明确对象在全文处于一种什么地位,再结合全文主旨,看作者的倾向与态度,还要看作者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最后结合形象具体分析这一段或几段描写所传达出的情感信息。
如《驿路梨花》中对梨花的描写:“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还有对花和人的描写:“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着花衫的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走在前边的约摸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这些描写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情感,但美好的形象和画面让人能从中品味出作者心中的喜悦与赞赏。相反的,《变色龙》中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描写、《范进中举》中对范进、胡屠夫的描写,暗含了作者的讽刺与批判,作者没有明说一句话,但读者读到此处,就会油然而生憎恶之情。
体会描写之中的感情,要学会在把文中所描之形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图像,还要想像自己就是作者,或者是文中的人物,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去欣赏或是揭露,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暗含的情感态度。
四、记叙分析法
文章是作者思想的外现,无论作者想怎样客观地叙述,总免不了带上其情感态度的倾向。因此,我们还能从叙述之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的时候,可以抓住作者叙述之时所用词语的感情色彩、所用的句式的特点,从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爱憎好恶。如《中国石拱桥》第8自然段谈卢沟桥的抗战历史,第10自然段叙述中国石拱桥的飞跃发展,从“英勇抗战”、“彻底打败”、“世界最长”、“新创造”、“仅有”、“无比优越”等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赞颂、自豪之情。再看《徐霞容和〈徐霞客游记〉》中对徐霞客游历过程的一段叙述:“从崇帧九年起,霞客按着预定的计划作万里远游,于九月离家入浙江,十月入江西,转年正月到湖南,三月过湖南入广西。第三年三月,由广西入贵州。五月内贵州入云南,又往返于云贵边界间,最后于第四年四月横赏云南直到腾越(腾冲),这是霞客西游最远的地点。„„他这次行程是生平最远的一次,也是最后的—次,时间长达四年。实际上他在归途中已经染病,到家后半年,竟于崇帧十四年正月死去,年仅56岁。”这一段是十分客观的叙述,但从作者—系列紧凑的时间地点的变换中可见钦佩之情,特别是最后的“竟”、“仅’二字又流露出了无限的惋惜。这样的情况,在《鲁迅自传》中也有表现,无论是写他弃医从文还是回国后与反动派斗争,受反动派的迫害,笔调十分冷峻,但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从字里行间窥见他热切的爱国救国之情和如火的斗争激情。
五、议论分析法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各种文体中均有运用。在记叙文中揭示事件意义、人物品质,开头总领下文,结尾总结全文;在说明文中强调说明对象的意义,引发人们的思考;在议沦文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情感态度;在散文中抒写人生感悟,揭示人生哲理。有很多议论均饱含作者的激情、显示其价值取向、情感倾向。在分析时,首先要明确议论所针对的人、事、物,其次要从全文主旨的高度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最后还要注意议论时所用的词句本身包含的情感态度。如《哥白尼》、《邓稼先》中的议论要言不烦,对哥白尼《天体运行》一书的意义、价值,对哥白尼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进行了充分肯定;对邓稼先在中国两弹研究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对邓稼代崇高的人格给予了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洋溢着赞颂之情。更不用说《谁是最可爱的人》、《白杨礼赞》中饱含激情的议论了。就是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中的议论也暗合作者的赞美感情。议论文如《谈骨气》中无论是事例的概述,还是对事例的分析,—些洋溢着赞颂、敬佩之情的词句,就很好地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而另一篇文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面对日本右派分子石原慎太郎歪曲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别有用心的谎言,作者义愤填膺,有悲愤、有斥责、有质问、有揭露、有警告,种种情感,通过一些词语、句式一一表露出来,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词语如“暴行”、“耻辱”、“歪曲”、“粉饰”、“煽动”、“信口雌黄”、“别有用心”等;句子如:“谁不知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了大半个中国,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丧心病狂地屠杀无辜,制造—个又一个万人坑、无人区,使两千万中国人惨遭伤亡?”“遇难者30万!”“其良知何在?”“难道他不感到有愧吗?”等。这些词句所表达出的感情态度又符合文章主旨的情感倾向,更能促进我们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以上几种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因为在一篇文章当中,直抒胸臆与间接接抒情有时会相并而行,多种表达方式会综合运用,那么,我们在分析时也应多角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才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扣得更实,更准。
第二篇: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范文模版]
辨题材 看提示 明意象 品语句
——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王林晓
诗词鉴赏是中考试题的难点,其中体会情感是中考的必考点。怎样读诗词、品诗体、悟感情呢?下面谈几种常见方法,供考生借鉴。
一、辨题材,明感情
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因此,体会诗词感情可从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及情感有: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人的思念;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示时弊,同情人民;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
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诗,是一首田园诗,此诗通过结庐人境、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和恬淡闲适的心情。再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看提示,析感情。
诗词的标题、作者、注释、背景、诗派等,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我们要细读、细品,把它们作为打开诗词感情之门的钥匙。
有些诗词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个“送”字,抓住这个关键词,就知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知,这首诗将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表达诗人应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游山西村》中一个“游”字,就能看到山西村风土人情景色幽美。
抓作者,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经历、风格,能更好的把握其作品的思想感情,如《观沧海》一诗中,如果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和经历,我们自然可以理解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想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杜甫,晚唐诗人,生活在**年代,其诗多为忧国思家,如《春望》;陆游,爱国诗人,其诗多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收复失地,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三、明意象,挖感情。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常见的意象有: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月——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落花——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杜鹃、大雁——传达凄凉、悲伤、孤独、思念;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就能把握诗词的情感内涵。如,【2007年河南中考(实验区)卷】(王湾《次北固山下》阅读,原材料略)的第23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解答此题,抓住“归雁”这一特定意象知: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品语句,悟感情。
古诗词中,情感是诗人词人的归宿。分析不同句子,感悟诗词感情: 一是要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如,【2011年广东湛江中考卷】(杜甫《望岳》阅读,原材料略)的第(2)题: 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语往往体现诗句要抒发的感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理解其表达意思,“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上;“绝顶”,山的最高处;“览”,观看。结合这些词语意思,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情壮志
二是要注意典故和历史人物的关联比照。如,【2009年河南中考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原材料略)的第21题: 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表达会更生动、更含蓄。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常常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这首词的下阕,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这里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综合这两个典故意思知词人: 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又如,【2011年河南中考卷】(李白《行路难(其一)》阅读,原材料略)的第21题: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暗用两个典故,表现诗人内心的追求。自己虽遭压抑冷落仍然心存希冀。从这点来看,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2015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我欲乘风归去”,作者向往超凡脱俗,但又说“何似在人间!” 这是否矛盾呢?为什么?
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弄”一字传神,请问妙在何处?
3、你的同桌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情绪低落,你可以引用词中的哪一句来安慰他?请说明你引用的理由。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根据诗歌的第一句说说诗人“难”的含义?
6、“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呢?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我们经常引用的千古名句,试从修辞、情感、哲理等角度任选一个方面予以赏析。
8、“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引用了两个典故,试分析其作用。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字字珠玑,其中“钩”和“锁”最为传神,试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
10、“剪不断,理还乱”一句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何新意呢?
1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请联系作者的身世和处境领悟作者心头那不同寻常的“一般滋味”。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诗歌叙述了一场力量悬殊的保卫战,“压”和“开”用的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简要分析两个字好在何处?
13、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
14、“半卷红旗临易水”一句,引用了什么典故?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什么?
15、诗歌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试予以分析。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一句有何作用?边塞的秋景“异”在哪里呢?
17、同样是边塞秋景,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这首词描绘的秋景有何异同呢?
18、试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画面。
19、词的下阕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不矛盾。作者政治失意,丧妻别子,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而萌生了超脱尘世的幻想;但又马上意识到天上高寒,人间温暖。人的悲欢离合如同月的圆缺,在于各自珍重,词人最终还是热爱赞美人间。
2、“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采用拟人写法,显得具体、生动、形象 使人想像到舞姿的美妙。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这句话蕴含了这样的哲理:世上没有绝对的、永恒的幸福,悲欢离合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常态,痛苦和快乐的东西都是相辅相成,在转化中才能够看到人生的意义,也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符合同学此时的处境。
4、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5、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6、“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诗人借此烘托难分难舍的痛苦心情。
7、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丝”和“思”谐音,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忠贞不渝。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8、蓬山,用此来突出追求道路的艰难。青鸟,就是希望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以此表达了内心强烈的相思和痛苦。
9、,钩,“如钩” 的残月从形状上看是缺憾的,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冷落凄清的感情同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气氛。锁,凄惨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 “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10、以丝缕喻愁思,将千丝万缕、纷繁难解的离愁以及那说不清、道不明、挥不去的滋味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样贴切的比喻,将作者复杂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现引申为形容某些事情难以解决处理。
11、“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李煜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
12、一个“压”字,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开”字,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13、这两句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1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暗示驰援的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15、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借此写出将士们以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参考答案:
16、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
17、同是边塞秋景,都不失雄阔。“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立体美和律动感。“孤烟直”既写出人烟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种独立苍穹的英雄气;“落日圆”增添了画面的色彩,用夕阳暮色将画面覆盖,形成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千嶂里,长烟落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雄阔的塞外风光,而“孤城闭”又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18、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门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19、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
第三篇:第一讲: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讲: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指文章的主要情节,如果是记事的文章,就得知道事情得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记人得文章,就得了解是一位怎样得人,他有哪些主要表现;如果是写景状物得文章,就得弄清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得思想感情。
归纳主要内容,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1)段意归纳法。先认真阅读文章,明确每段得大意,再将各段大意连起来归纳一下,就能得出文章得主要内容。
(2)文题扩展法。就是对文章的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再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起来,就会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取重点段法。有些文章的重点段的段意能体现主要内容,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提炼:
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是蕴涵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如《生命的意义》最后一段。
(2)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3)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4)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把握中心。如《最后一课》,我们只要了解法国当时濒临亡国的背景,就可以了解其中心了。
(5)审视文章题目,通过文章的题目,透视文章的主旨。
对文章中心的阐述,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一是所写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歌颂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要求是:确切、完整、简要。确切,就是要准确地概括出一篇文章所特有的思想意义;完整,就是要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来;简要,就是语句应简明扼要。
概括中心思想应分“三步走”:
(一)读通文章,理解内容,知道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二)理清思路,分清主次,知道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领会写作意图,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歌颂什么,揭露什么;说明什么问题,抒发了什么感情。
2、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
作者写文章总有一定的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体现在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中。因此,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也是学懂文章的基本要求。如何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呢?(1)从重点句中去体会。(2)从关键词语中去体会。
(3)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去体会。(4)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和“情”是分不开的。(5)从标点符号中去体会。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感叹号、省略号和问号的作用。答题样式:
1.。。(人物)在。。(时间、地点)做。。(事件)。。。(结果如何)
2.本文赞美了/歌颂了/揭露了/。。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第四篇:把握准确使命
准确把握使命,认真履行职责
大 力 推 进 法 院 文 化 建 设
文水县人民法院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持。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们建立了文化兴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重大举措。我们法院抓紧行动起来,切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当做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掀起法院文化建设新高潮。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是提升队伍素质,实现法院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法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既需要物质投入,更需要精神塑造。
随着换届工作的结束,我来到文水县人民法院任职。面对这样一个新环境:墙体裂缝、墙皮脱落、屋顶漏雨、取暖管道近乎堵塞的办公用房;情绪低落、士气不振的干警;天天有哭诉闹访影响正常办公的当事人。我认为不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新的审判工作无从展开。
一、涉诉信访问题
吕梁市委给文水县委批复需办理的70件信访案件中,9件是涉及法院的,全部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这几位老上访户只要一到上班时间,就堵在我办公室门口,不是哭诉就是质问,腾出时间思考问题都成为一种奢侈。司法良知告诉自己,他们也有他们的伤心和无奈,需解开“法结”和“心结”,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我亲自耐心、细致、热情地为这些上访户做释法明理工作,还通过积极争取,获得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专项活动筹备了司法救助基金。9件历史遗留问题,6件已全部解决,2件实现稳控,1件正处于拍卖阶段。
涉诉信访案件,我们力求做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保持与司法及其他社会制度协调发挥作用,弥补其他制度留下的权利救济空白地带;加强了法律援助、注重了保障权益;建立了涉诉信访甄别制度;建立了涉诉信访联动机制等办法,充分依靠现行政治体制的制度优势,形成整体解决的合力;注重把群众合理诉求纳入法制化轨道,件件作出唯一明确的法律结论,全力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建立信访终结移交机制,由党政统筹化解稳控;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防止信访反弹。这几个月来,我们坚持边处理边总结,边实践边摸索,不断深化对涉诉信访问题的理性思考,效果目渐显现。
二、执行问题
针对以往执行工作中分管领导、办案人员相互推委增加当事人诉累现象,调整了党组成员分工,将执行工作列为我主抓工作之一,要求执行人员树立生道执行、原情执行、谦抑执行、和谐执行、经济执行、高效执行等理念,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进清理执行积案工作深入开展、更好地服务大局,竭尽全力保证执行工作所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求执行干警“不喊执行难,多想怎么办”大家群策群力,想方设法,执行案件。
针对执行案件数量多、种类涉及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排队、按分门别类法根据不同类别确定执行策略;根据执行任务、执行工作难易程度和执行人员特点、性格及业务能力的高低实施分片包干、定职定责法;有的执行案件互相交叉,互有联系。有的既是申请人,又是被执行人,既是一个债务人,又是多个债权人,对这样的案件运用抓住焦点、连环解套法;被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与执行人员周旋,白天外出躲债,深夜返回住所,使执行人员数次上门扑空,要用攻克难点、凌晨行动法;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对象或久执未结的“骨头案”、“钉子户”“赖账户”用集中警力、重点执行法;对涉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影响的案件,运用请示汇报、协调执行法。
仅从10月8日-11月9日执行的案件数量就是去年全年执行案件数量的60%。
一个案件的执行,不只是救活一个企业、一户人家、一个生命,它更维护了法院的形象;一个案件的执行,它不只是对百姓负责,更是对法律负责;一个案件的执行,不仅维护了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更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了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基础设施问题
文水法院历史悠久,办公用房及其内部设施基本都是目睹法院几十年发展的见证人,干警在办公室内春夏接雨,秋冬披大衣,新建办公楼势在必行。县委和县政府已为审判大楼选好新址,资金取向已初步拟定,拟明年年初动工。
前景虽然美好,但距新楼建成至少得三四年时间,我觉得应在最短时间内给大家一个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于是多方筹措资金,本着节约适用的原则,将旧楼进行了维修,办公桌椅全部更新,保证干警能在一个温暖、敞亮、明净的办公环境下工作。
为满足全院干警文化生活需求,建立了一个集网络、阅读、健身、娱乐功能与一体的文化生活区,为干警查阅资料,释放压力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场所。用充满激情的职工文化培养新一代知识型干警,有力促进了单位持续、健康、创新发展。
四、队伍建设
干警工作动力是审判工作之根本。相信每位干警都是太阳,只要拨开云雾,就能发出光和热。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学习人民法院审判理念,牢牢抓住司法核心价值观,促进干警思想意识的提高,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进行群众大讨论,立足自身,摆问题、查原因,定措施,要干警以为民情怀、百姓情结,以严谨、细致、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的审判作风,公正、廉洁、高效、文明地审理执行每一起案件。我将“崇尚实干、力戒空谈”八个大字高挂在主楼前,象征性的精神载体激励全院干警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八字院训日渐融入了干警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进而培植了全院争先创优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精诚配合的团队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就要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的发挥,找准法院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着力点;要求人民法院创新思路、科学谋划、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纵深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阵地建设,我着手从以下工作做起:
一抓学习抓学习就是要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学习,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法律思想的影响,确保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占领司法意识形态阵地。学习司法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好文化建设的激励和引导功能,把信念转化为干警的自觉行动,规范司法行为,着力提升干警精神境界和职业操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在陶冶干警情操、凝聚队伍士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法院干警身心健康、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职工书屋”中学习网络的建成、各种法律用书、多种党报党刊为干警的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还把“职工书屋”的建设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干警”活动结合起来,建立了调研奖励制度,把“职工书屋”作为创争活动的重要平台。
日常工作中,我给党组的其它成员压担子,让他们在精通分管业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多方面的管理实务,为日后从事更高的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审委会上,以前是庭长汇报各庭的每一个案子,现在我让每个办案人员自己汇报,给每个办案干警以锻炼机会,让每个审判执行人员有机会接触新领域、扩宽新思路,逐步培养一批新生力量。用法律理论指导审判实践,在实践中浓缩法院审判经验。这种模式便于我们的干警在工作中反思并调整着自己的步伐,这种深层意义的学习,更能促进我们的干警理性、务实地做好司法创新工作。
二搞创新
制度永远是不完美的,只能接近最优化。要想使我们的审判执行活动实现社会主流价值的使命,就应以创新为目的,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规范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与党组成员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决定执行“三会制度”,即案件办理情况通报会、信访案件分析会、廉政建设谈话会。定期召开会议,院党组听取案件办理、涉诉信访、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办法。
1、案件办理通报会由副院长主持,由庭长汇报案件办理情况。包括收案、结案情况,调解、撤诉、判决情况,和解、强制执行情况,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工作的计划。然后由分管领导针对性地指出各自分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安排工作。最后由我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部署下一阶段的审判执行工作。
2、信访案件分析会是由信访接待办公室、信访案件承办部门通报当前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的会议;信访案件分析会是研究、分析、提出处理信访案件具体办法的会议;信访案件分析会是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力争避免上访案件发生,把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会议。我同有关部门和领导协调,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解决因加害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造成的执行难问题,加大了受害人司法救助的力度,维护了社会稳定,减少了上访案件。
3、廉政建设谈话会是根据公正、廉洁执法要求,结合山西省纪委提出的“五不准”,联系工作实际,学习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规定,牢固树立廉政建设无小事理念,明确廉政建设的要求,时刻紧绷廉政建设这根弦。廉政建设谈话会结合办案当中的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采取会议通报、会后谈话、大会批评的形式,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紧。
三要注重
法院文化建设要注重加强审判管理机制创新,从工作细节上着手,大力加强司法业务管理,细化立、审、执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不断完善合议庭、审委会功能,规范裁判文书审核、签发,进而实现结案率、调解率、撤诉率、服判息诉率上升,上诉率、发还改判率、申诉率、重信重访下降;大力加强司法政务管理,努力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以审判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岗位责任体系,改进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用工作业绩评价人、激励人、使用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形成审判人员自觉参与审判管理,自觉提高审判质效的良好氛围;注重加强案件质量,确保案件公正处理;注重加强均衡结案,减少当事人诉累;要注重加强司法公开,增加司法透明度,提高司法公信力;要注重建立健全民意沟通机制,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旁听案件审理等方式,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要注重加强班子廉政建设、干警廉政建设与“五个严禁”的落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发展来讲是灵魂的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努力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广大干警的头脑,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激发热情,推动实践,使之成为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扎实有效地解决执法办案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审判工作的完美对接。临近年底,执法办案任务十分繁重,紧紧围绕审判执行工作抓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审判工作发展,以高水平的审判活动体现法院文化建设成果,把法院文化建设与法院管理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渗透到人民法院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
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积极的作为,更扎实的举措,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准确把握语言
准确把握语言艺术提高数学课改效益
兴平市西城办中心小学 冯伟
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通过语言交流,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语言是教师讲解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反馈,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离不开数学语言的运用。所以,教师语言表达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中心内容。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力求生动形象
数学内容抽象性强,公式、概念、定理定律较多,加之学生思维能力较差,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困难较大。这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魅力,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变为具体活动的景象,让死知识转化为鲜明的活画面。
首先,对于不易理解和记忆的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可以利用夸张、形象的比喻,利用学生较为熟知的过程进行比喻、对比,使知识“死而复活”,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另外,还可以利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或故事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消除意识疲劳,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笑声中加深印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体积和容积》这节课时,我就采用了有趣的故事和魔术表演的方法导入新课,是学生愉快的进入到了课堂学习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掌握多种语言技巧提高表达效果
为什么人们都比较爱听相声、评书,就是因为在讲评书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各种语言技巧。所以,数学教师也要掌握这些语言技巧,使教学语言随着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不同而波澜起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多收集不同领域的语言技巧,将其利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其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但应用不同语言技巧时,也要注意几点:第一,普通语言一定要表达准确,这是发挥语言技巧的前提。第二,注意语调和语速。同一个词语或句子,用不同的语调或语速说出来,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容易使人产生误会。重要的内容要将语速放慢,语调提高,加上适当的重复,加深印象;举例子可以变速变调的说出,使例子生动,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音量要适度。音量太小不能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太大则不仅教师易疲劳,学生也易产生听觉疲劳,容易分散注意力或产生困意。因此,音量要适中,让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即可。
三,专业性语言要科学准确严密
要善于用科学准确的专业性语言表达数学过程,每个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内容。如在叙述“在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时,要给学生重点强调,教师首先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才能让学生学到准确的知识。其次就是要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叙述生活中的现象,言传身教,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样,对于学生感到较为抽象的,难懂的词语,应在科学的基础上,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
四、肢体语言升华教学的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无声的语言传递某种特殊信息,就是利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教师的某种意思的肢体语言。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准确地运用肢体语言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在师生间建立一种微妙的关系。你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目的,师生间的这种默契,可以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当你讲解完一部分内容后,你可以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读懂他们是否理解,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发现某同学犹犹豫豫,想回答又不敢,这时你向他投去鼓励、信任的目光,比任何语言都有说服力,都能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
教学语言是教育者实施教学过程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必要素养,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必要因素。任何教学方式都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手段。教育者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修养会把学生的心、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活动轻松、愉快,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成果显著。反之,教育者的语言艺术修养不高,就会“茶壶里煮饺子,有口道不出”,直接导致教育教学失败。所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修养,准确把握语言艺术,提高课改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