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几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英语游戏
几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英语游戏
孩子一起做英语小游戏,在玩中学,帮孩子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今天向大家推荐几组小游戏,爸爸妈妈可以在家与宝贝们一起挑战智慧。
安全标识对对贴(Security ID)
现代城市里交通情况复杂,各种道路标识很多。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各类标识,既可以了解标识意义,锻炼记忆力,又可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道具:各类安全标签(如图),剪刀、胶水。
人数:2-3人
适合年龄:4-6岁儿童
玩法:首先,介绍各类标识的意义,与孩子一起认读中英文标识,让孩子记忆各类标签。接下来,动手将标签和文字剪下来,打乱顺序。然后,与孩子一起玩竞猜游戏,凭记忆去找与名称相符的标识,并一一粘贴。在动手操作和竞猜的过程中,孩子学会通过观察、联想等方法进行快速记忆。TIPS: 在引导孩子了解标识的中英文名字的过程中,可以顺便介绍这类标识的用途。与孩子一起绘画标识,也可以让孩子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标识,培养孩子的英文运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生活垃圾大分类(Waste Sorting)
通过将生活中常见垃圾进行分类,实现对所学英文单词的融汇贯通,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生活技能。
道具:四个垃圾袋,报纸、纸盒、塑料袋、牙刷、塑料瓶、玻璃瓶、易À¬罐、桌布、洗脸巾、书包、菜根菜叶、果皮、废电池、过期药品、陶瓷±¬子等。
人数:3-5人
适合年龄:4岁以上儿童
玩法:四个垃圾袋上分别注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包括其英文名),让孩子把各种废旧物品一一分类放入不同垃圾袋内。TIPS:
引导孩子大声讲出每一个投放物品的英文名,并尽可能详细地陈述这样归类的Ô¬因。家长可以充当“劳动者”,让孩子当“裁判”判断对错。日常生活中,家长看到垃圾可及时与孩子探讨如何分类,巩固扩充知识。
世界城市大搜索:(Great World City Search)
世界千奇百怪,大城市也有小学问。这个游戏简单易于操作,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世界地理知识,了解各国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还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道具:一张世界地图,10个标有城市名称的标签
人数:3-4人
适合年龄:6-8岁
玩法:在世界地图上圈出10个不同的城市,让孩子将10个城市的标签插到正确的位置上。位置确定后,孩子需要讲出这个城市和所在国家的英文名称,并力所能及讲述一些这个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气候特征等等。TIPS:
当孩子完全掌握了这10个城市之后,就可以更换新的10个城市,也可以寻找同一国家的10个不同城市,分析对比各个城市的不同。一家三口轮流当裁判,并对另外两位参与者打分,游戏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开拓孩子的国际化视野。
原文来自 必克英语http://bbs.spiiker.com/topic-2193.html
第二篇:一起做游戏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师: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
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哄笑。)
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1
师: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
生: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生3:大家看哪!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师:说得很好。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生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
生3:亲子游戏也好玩。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了钻门洞接力比赛。爸爸先捧着皮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然后我捧着皮球继续跑。我们小组六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爸爸也非常高兴。
设计意图: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一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给你们10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
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喜爱的游戏之中。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感受,才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把亲身经历的过程说得清楚明白,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生:太开心了!师: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生1: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相反的动作做才对。比如刚才,我让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左腿”,他就得抬右腿。当我说道“闭左眼”的时候他就听话了,哈哈!结果他就是这么失败的!
生2:这个游戏真考验人的反应啊!
生3:我们六个人玩的是“蹲蹲游戏”。我们每个人代表一个词语:萝卜、白菜、西瓜、土豆、苹果、橘子。我们站成一排,我代表萝卜,我就一边蹲一边先喊:“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西瓜蹲。”代表西瓜的人马上就得接上,一边蹲一边随机指定下个人:“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然后就这样代表苹果的同学再往下接力,谁没接上谁就输了。
生4:刚才我看你们玩“蹲蹲游戏”了,简直太好玩了!下课也带我一个咱们继续玩吧!
生3: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历练、提高。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交际课堂,自然地将儿童多彩的生活与口语交际“链接”起来,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多维的互动中得到切实锻炼。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师:还有没有大家都没有玩过的更有趣的游戏?谁能把它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
生:我以前还玩过“跳大绳”的游戏。生:我玩过“捉迷藏”的游戏。生:还有“传球接力”的游戏。
师: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呀!那小朋友们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你以前没有玩过的游戏的玩法。也可以跟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曾经玩过的别的游戏。
设计意图:生活是最大的课堂,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课程。让学生们把这一节课学到的交际本领拓展到课外,应用于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篇: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读书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读书,而且有时候还要像孩子小时候那样读书给孩子听。在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文章的意思读得抑扬顿挫,这样除了可以让阅读不枯燥外,还能帮助孩子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的组成、文章的结构等。
在读书的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读书给自己听,也可以和孩子采用轮换阅读法。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一种敢于表现自己的自信心理,还能在孩子读的时候发现他们的不足。当然,如果孩子阅读出彩,也要适时地给予掌声和赞美。
家长孩子共读时,通过讨论可以让阅读更有趣味,也能让孩子真正汲取书中的营养。比如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问孩子:“你觉得这本书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问他:你猜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你觉得主人公应该怎么做呢?不能对孩子的理解有所偏差就横加指责,要有意识地引导,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也锻炼了孩子对文章的思维理解能力。
选出一个固定的时间,作为家庭成员共同的阅读时间,例如“饭后一刻”、“周日半小时”、“睡前有约”等,大家可以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也可以一起轮流朗读一本书,看看谁读得好,说谁体会啥的。既陪着孩子游戏一般读书,一举两得。给孩子们念书的时候,可以尽力设法将他们卷入其中。有时念到一句话的中间时,故意遗漏一些字,让孩子们去补充。有时也可以突然提问:“现在你们想想,这个故事往后会怎样发展,结局如何?”等等。
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书,幽默小品、民间故事、长诗、小说散文、古典名著以及侦探故事…..读一本新书之前,可以先让他们了解封面的内容,并让他们去猜想这本书将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等等。读完一本书后,还可以为他们最喜欢其中什么或者希望以后的故事该如何发展?”
即使在孩子能独立阅读以后,仍要坚持同他们一起读书。大部分儿童在12岁以前,其倾听理解能力要比阅读理解能力强,所以,父母和他们一起念书比他们独立阅读收益更大。
第四篇:《和小班孩子一起做游戏》的读后感
上次在读刊时间,和老师们一起阅读了上海静安区南西幼儿园园长徐则民老师的写《和小班幼儿一起做游戏》一文。读了之后感觉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写的内容很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和小班幼儿做游戏,游戏材料的提供很重要。游戏材料的提供方面要牢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在参与医院的游戏时,总是会每个人拿一件玩具,都当医生。甚至有时在一个医院里会有六个医生,六个医生又各玩各的,游戏行为大都是打针、吃药、吊盐水,结果一个病人到医院看病,会挨上六针。这其实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角色的意识还不强。他们在乎的是手里有没有玩具,不在乎医院里到底有几个医生。所以在这个时候不用强求给孩子分配角色。当然给孩子一种角色意识,是我们培养的目标,我们孩子必须想出一些办法来激发孩子的角色意识,那就是要关注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老师要多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善于捕捉幼儿无疑中萌发的各种新经验,从而推动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另外,游戏材料的投放要适时、适宜和适量。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玩具,能激发他们的游戏动机。小班幼儿喜欢每人一个玩具,他们的合作性还很差,所以老师提供足够量的玩具,避免孩子在玩的时候产生纠纷。材料的提供还要适时,要根据孩子游戏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玩具,这样有利于孩子游戏主题的发展。
最重要的一个,孩子在游戏的时候,老师要善于扮演各种角色这是指导小班游戏的最佳的方法,老师根据孩子游戏的进展,灵活地处理。可能是指导者,又可能是配合者,甚至在“医院”里没有病人,“医生”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时,老师又要充当病人。
像这样的文章,在我们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写的内容都是我们平常自己在做的事情。所以,对我们来说,撰写文章缺少的不是素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和善于思考的脑袋。发现的眼观是我们要经常多看书,多借鉴别人好的经验,那样会对我们很有启发,思考的脑袋是我们要在看书的基础上,多思考自己的工作,这样我们就能创新自己的工作,把创新的思想和点子进行记录,并进行整理,这就是我们文章撰写的素材的来源。
第五篇:《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