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_图文(精)
文章编号:1003—9104{2010cr7—0139—02 139I 一一.全里!塞堡:堂塑型茎查亘窒垫!堡笙!塑璺笙!!塑n HUNDRED SCHOOLS IN ARTS一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龚旭。刘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室内设计专业已经成长并逐渐成为独立的专业,也成为 了日新月异的行业,它顺应着社会的需求.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国的室内设计近二 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与世界同步指日可待。针对中国室 内设计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艺术修养、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以及抄袭成风、盲目追求奢华的 现状,本文提出应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还要把握现实生活的现 状加以正确地分析、理解人类自身的需求,最终形成自己明确的设计理念,把握住时代的特 点,创作出富有民族的、地方文化神韵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崭新的作品。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中国室内设计现状;发展趋势;传统与现代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Chinese GONG Xu,一、莉昌
人类已经迈进了一个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开 始以美的尺度来设计和建造自己的居住和牛活环境。因而设 计也加快了它的发展步伐,并且成为一种普及化的大众商品。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 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鼍。现代 室内设计是在现代生活的空间里考虑人的行为正常发展及其 相互关系的和谐,是为r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 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部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以至于快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十分实用的新兴边缘 科学。在人类社会进入2l世纪的今
天,室内设计专业成长起 来并逐渐成为独屯的专业,也成为了新兴的日新月异的行业, 它以其广泛的内涵和自身的规律,顺应着社会的需求而得到 发展,同时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进步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国际 室内设计界思潮叠起,流派纷呈,涌现出大量设计名流及其杰
Contemporary Interior Design LIU Tao 出的设计作品,把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 高度。中国的室内设计近二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与世界相融指臼可待。但我们也将 面I临加入耵O后的严峻挑战,同时也看到中国室内设计令人 担心的局面。中围室内设计的特点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未 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二、国内室内设计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室内专业设计人员已达到二十多万, 其中一部分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基础扎实,艺术修养较高,创作 了一部分成熟的作品。但是,大部分专业设计人员未受过本 专业的基础教育,是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的,缺乏应有的文化 修养、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设计的能力和水平较低。他们搞 中国特色的设计,往往只是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拿来皮毛,追求 空间视觉形象的形似。甚至扭曲现代材料、工艺的优越性能和 美感去模仿过去的式样,比较陈旧、做作。他们在设计中创 新,往往是从外来书刊、资料中模仿外国的东西,生搬硬套的 欧式,随意性的古典,不伦不类的中式,有些更严重的采取全
・作者简介:龚旭(1981一 ,男,汉,江西吉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刘涛(1975.-,男,汉。湖北武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
万方数据
n壅塑:篁!里翌垡奎堕堡生竺垄星望垫 I 140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盘端,完全没有自己的特点。什么地方出现了新潮高档的装 饰丁程,大家就蜂拥而上,全盘抄袭。在中国建筑市场上,外 国设计师一直统领着中国的建筑装饰潮流,长此下去。中国的 设计师将更加落后,更无市场立足点,而且与发达国家设计师 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我国室内设计另一个不良倾向是盲目追求豪华。由于受 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师们也开始了对风格 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一时间在中国的大地上,各种“风格”漫天 飞舞。渐渐地,人们越来越注意起设计的外在形式来。体现 在室内设计上,就是不管房间的性质、用途,也不管实际的经 济实力,更不管是否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一味追求所谓的 “格调”、“风格”,或者盲目跟风,大量使用高档材料,豪华之 风日盛,以致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病态建筑”、“病态产品”戏 剧性地增加,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越来越明显。
基于上述我国现代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探索中 国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趋势时,我们应当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 面入手来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还要把握现实生活的现状,加以 正确地分析和理解并考察人类自身的需求等问题,最终形成 自己明确的设计理念,把握住时代的特点,创作出富有民族 的、地方文化神韵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崭新的作品。
三、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设计 文化方面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至今也是很有文化艺术价值的。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却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 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又讲传统。研 究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的地方文化特色是现代室内设计多元 化的发展趋势,是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文化之魂。中国的设计 师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源,外国文化当作流来研究,以此
形 成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面。如北京的香山饭店,采用 苏州园林建筑概念,配合营运功能与庭园布局,中国式的地方 风格与国际化语言融为一体,使外国人觉得很“东方”,同时也 让人充满r无限遐想与回味。
随着物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 解放出来,吸收地方艺术品中有价值的东西,结合现代材料性 能,结合建筑内部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加以改造、重构,以新的 形态出现,给人以和谐统一、耳目一新的室内环境感受。室内 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是对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 的合理把握,要求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之美。要处理好设 计与人、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对中国现代室内设计 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室内设计 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以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旺配效 果。利用新的结构艺术在高层建筑内部活动纵横自如,完善 提高智能化水平,安排人的生活程序,进行远距离遥控,从而 实现设计的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一个舒适理想的 现代化居室。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向往自然,人们渴望住在一个 天然的绿色世界中。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同样面临生 存环境危机的严峻问题。如何致力于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 谐共生的问题,是时代赋与室内设计师的使命,为此,我们要 提倡绿色设计。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充分利用 自然光、太阳能和自然通风,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环境,不断在 “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力求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室内生态环 境。
生产力发展了,人类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那种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的居住环境也将打 破。为了打破这种同一化,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不少行业 都不再只依赖写字楼、办公室开展丁作,住宅的环境设计将扩 展到工作领域。住房条件的大大改善,现代家庭结构多起来, 内部空间的界定不会像过去那样死.空间向着开敞、流通、通 透的方向发展。还可以把自然引入室内,把设计融入到周围 的环境中去,打破钢筋水泥的方盒子,利用斜面、曲线来扩展 空间,通过这些
方法打破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房屋结构。充分展 现出主人的个性化特点,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技术的美感。
现代都市人口密集,为了高效方便,应重视发展现代服务 设施。我们生活的时代提倡社会公德,关心老人、残疾人和孩 子的生活。因此,无障碍设计和室外休息活动环境设计受到 社会的重视。残疾人专用通道、自动进出口、站口通道等等都 为人们带来了方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强调以“人”为主体,消 费者满意了,从而也创造r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随着先进T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国际上一些T艺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既重视高 科技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又强调人情味。要创造室内 设计的健康风格,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学法则的前提下,运用 现代科技手段来改造自然,创造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健康美、生 态美。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和人的关系,给使用 者留下自我发展的空间,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使 用者的意志得到_r体现,使用者的情感得到了关怀,积极鼓励 了使用者的创造性和参与意识,使用者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和设计关爱的对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室内设计面I临 的课题越来越因素化与复杂化,现代的室内设计给予未来室 内设计师的是一种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空间的 观念和方法。为了创造人们心中理想的而又美好的室内环 境,需要室内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需要室内设计师的艰 苦创造。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应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走 出,迎着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创造出有中国文化底蕴的 现代室内设计。设计以人为本,相信未来的室内设计、设计氛 围必将诗情i画意,为探索中国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我们也将 倾其~生不懈努力地去追求。
万方数据
第二篇: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 中 小 来源:转载资料
编辑:dxwx00人气:224 酒店(或称饭店 hotel)的出现,若从英国公元1400年左右出现的酒店雏形——客栈算起,已有近60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旅馆的国家,但真正代表中国酒店诞生的是1900年建军成的北京饭店和随后建于上海外滩的
中饭店当的成就,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国酒店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的回顾
中国室内设计在新中国成立后慢慢起步并发展起来。中国的酒店业设计同样如此,50年代至70年代几乎没有自己的室外内设计,寥寥无几的如北京饭店也只不过是五十年代俄罗斯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装饰符号相混和的设计样式。
80年代实行全在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国内一时大与酒店,但是在此之前,中国室内设计尚未经历以现代主义建筑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思潮又接踵而至,设计界一时天下大乱。中国的酒店设计从借鉴模仿中艰难起步呈现出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局面。在此,我们暂不论其风格的差异和水平的高低,就其过程而言,在不到二千年的时间内,中国室内设计迅速走过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的现状
1、大批酒店设计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和创意。在中国各大城市众多的星级酒店,无论是酒店规划、建筑设计、功能布局到室内风格、手法、材料乃至客房的样式都惊人的相似,导致经营疲软,竞争无力,给国家和投资方造成大量的损失。这其中的原因,有的是建筑设计单位缺乏经验,如交通流线组织不合理;或者重视前台,轻后台;也有的是室内设计师不负责任的“拿来主义”。其实,每个酒店因为所处的城市、地区以及相邻建筑,当地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业主投资以及酒店经营或管理公司不同,市场定位
的不同,酒店完全应有不同的气质和特色。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一个酒店从立项到建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时间,通常一开始业主就会和建筑设计、酒店设计专业公司,酒店管理公司作市场的分析和定位,而设计师必须深刻了解该酒店的市场定位,深刻地研究如何创造酒店的形象并使其功能全面合理化。最终才能成功造就一个酒店。因此,室内设计要坚决反对抄袭之风,真正地根据每个酒店不同的要素,创造出各自的特色和形象来。
2、室内设计重视墙面装饰,而灯具、家具、艺术陈设却苍白无力。这个问题在国内众多酒店中是个普通想象。酒店这个特定建筑围合的空间,它不仅要满足人们住宿、餐饮的要求,还要满足会议、商务、娱乐、健身诸多方面的需求。它不仅是功能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要让客人在入驻酒店的同时,经历文化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无论商务还是度假,都有一种惊喜的体验,而这种经历的来源除空间的装饰处理外,就是酒店中精致的灯具,时尚的家具和丰富的艺术陈设了。酒店空间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它一定是有个特定氛围的:从色彩、灯光到布艺的肌理,水杯的款式都要求十分考究。国内大多数中档酒店从大堂到客房甚至次要的消防通道一律的大量石材装饰,满墙的高档材料,装修界面极为奢华,但是家具、灯具和工艺品都极为低劣,这样的酒店谈何“氛围”,客人哪里还能实至如归。因此,设计师们一定要合理的控制造价,突出重点,帮助业主在硬装饰和软装饰方面合理调配,有的放矢,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最佳的艺术效果。
3、国内很多设计师不重视客房设计。其实客人入驻酒店,大部分时间均在客房度过,面对生活水准和空赏力都日渐提高的客人,国内大多数酒店客房无论从功能、面积、户型到客房中家具的款式、布艺、地毯的颜色.甚至在酒拒、衣柜的做法上都惊人的相似,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需求,首先商务客人有技术需求:宽带网、电子邮件、移动电话、手提电脑,这些都需要设计师把这些功能加以布置;再者,床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客人在房间里使用最长时间的地方,一定要大而且质量要高;其次,浴室、淋浴、浴缸、洗
脸盆和坐便器,而且最好做到干湿分区,这样,一个双人标间里,两人就不会有同时上卫生间的尴尬了。
客房是酒店创造效益的主要部分,客房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设计要最大限度体现到客人的关怀,因为客人对客房的要求远比对大堂、餐厅的要求更细。客房设计不好、不精、不方便,不仅对客人不好,也会降低酒店的档次。客人入驻酒店支付了许多钱,设计师一定要有创意,客房里的颜色、款式、灯具、家具、艺术陈设最好使用客人未曾见过的。努力带给客人一个惊喜。比如,一个意想不到的别致的电视柜,一个软软的舒适的休息沙发,一组精美的大枕头,甚至一组插花,一个精巧的小书架。因此让客人感到惊喜的,富于异国情调或是某种历史、地域文化的创意,以及那些细致的,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设计,无论是空间造型,色彩组织,还是灯具、家私和艺术小品、五金制品,只要是打破常规富于创新的,客房的魅和价值就会极大地发现,酒店也就会富有特色和倍受赞誉。
4、时至今日,中国最大型最高档次的酒店被国外著名设计公司垄断,这些世界级的大师以及大批留学归国的学子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为中国酒店设计做出了贡献,也使我们看到了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5、中国本土设计师从90年代开始从模仿和抄袭阶段成熟起来,开始引用创新理念,不断探索和创作出主题新颖、文化内涵丰富、风格手法独特,带有明显地域特点和东方文化的优秀作品。尤其是近年,一些有思想的设计师开始研究自已的母体文化,探索着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民族主义道路。比如西安的唐城宾馆改造工程,常州大酒店的设计,设计师均有较为独特的见解和创新: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酒店自己的设计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设计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很多设计师设计时还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文化底蕴。
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商务酒店向会议酒店、公寓酒店、主题酒店和休闲度假店多元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华夏大地东西南北丰富的民俗和旅游资源,在近20年城市商务酒店发展的高峰期后,在今后的数十年中。势必迎来会议酒店、主题酒店尤其是休闲度假酒店的发展良机,这些酒店无论是选地规划还是功能分布均与城市商务酒店不尽相同。客人们不懂要求此类酒店不仅仅是要有健身、休闲娱乐活动等设施,还关心对食物的选择
及各种旅游项目的安排,他们要求酒店所处的景区应有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会议酒店既要安排会议中心
还要有不同中、小型会议室,另外根据会议中心所接待的人员数,安排好会议就餐的大、中型餐厅以及配套设施。
2、环保、绿色,可持续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设计,将是未来中国酒店设计发展的方向。在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的同时将最终形成自己的新民族特色。酒店设计应高举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旗,坚持吸收本地、本民族和民俗的母体文化。使酒店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而确定每个酒店各自的形象。因此,酒店设计师要研究项目所在地“文化”,包括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脉,在最初方案设计中如能准确、合理地定位好酒店的文化内涵,酒店就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魅力,从而带给客人的享受不仅仅是生理上,还情绪上的,并且是心灵上的。
3、在注重本土文化的同时,风格日趋现代、简约和时尚。
建筑与室内设计走到今天有太多的风格和主义。世界酒店设计的潮流经过剧烈的震荡或超越后,再次迎得了新的平衡。酒店设计师也将新古典和欧陸风琐碎的装饰抛在一边。去繁从简,以清洁现代的手法隐含复杂精巧的结构,在简约明快干净的建筑空间里发展精美绝伦的家私、灯具和艺术陈设。要让酒店保持时尚,酒店设计师要独立创新和标新立异。这是一个长期而永不间断的工作。设计师要有新思想、新创意,这种对新技术和时尚的追求才会使酒店生命之树常青。
中国酒店设计师的未来及责任
随着中国的入世,经营的迅猛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渐高涨的多元审美需求,以用国外设计事务所的艺术,为中国设计师带来新的挑战与希望,我们作为酒店设计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吸取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不断补充和发展传统,让新与旧在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中共生、互利、融合、转化,让新的理念和方法及时、这时的发挥作用,酒店建筑及室内设计才会更理性、更全面、更健康的发展。总之,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酒店已开始走向成熟和理性化,现今的酒店规划设计方面,也开始将酒店功能文化。建筑环境与酒店的经营目标完美的结合,并互相促进,形成酒店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全世界确立。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是物质和文化的共享,我们要加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人居环境的传统风貌。我们还要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艺术,拿出新的朝气、新的原创及远见,开创多元化的具有自己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酒店室内设计新局面。
第三篇:浅谈中国现代酒店室内设计
浅谈中国现代酒店室内设计
浅谈中国现代酒店室内设计
唐诗
旅游系2009级本科2班
学号:200941108
3【摘要】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酒店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迅速发展.各类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不断成.而酒店设计作为酒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在整个社会掀起建设狂潮的同时,大部分的设计人士急功近利.片面注重所谓豪华风格,没能从根本上理解酒店定位和所在城市的因地制宜。在酒店设计上盲目建设、抄袭模仿成风,根本不能体现出酒店自身特色、地域性和文化特征。本文主要以进入经济时代以来的酒店设计理念的转变为探讨,主要从国内酒店现在存在的弊端、室内设计基础、设计要点、空间布局、功能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浅谈了该如何进行酒店室内设计。
【关键词】 酒店设计;人性化;地域文化;功能效益
【正文】酒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缩影。真正意义上的酒店从产生到现代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酒店的类别也变得复杂多样,分类标准也交错难辩。那么,在我们设计中常遇到的酒店主要分类有城市商务酒店、风景区度假酒店、博彩酒店,城市商务酒店中一般又分为豪华酒店和精品酒店。
城市商务酒店,一般位于城市繁华市区,配套设施丰富,以高档商务客源为主,是具有高等级商务会晤、住宿,会议功能的高档酒店。
风景区度假酒店,主要依托风景名胜区域,周边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离市区较远,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度假氛围,为客人提供良好的休闲、会议功能。
博彩酒店,是主要分布于世界几大博彩中心地区,像拉斯维加斯、澳门等城市,一般规划设计较为完善,规模巨大,娱乐性强,配套完备。
城市豪华酒店:主要是酒店设计风格豪华典雅,设备硬件选用知名品牌,艺术陈述,家具灯具,古典奢华,配套设施完善,投资造价较高。酒店客人是一群特殊高端消费者,这些酒店多以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的高端品牌为代表。
城市精品酒店,是一个新兴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酒店类型,一般多位于世界性或地区性的大都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规模中小型,艺术品味和设计感极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和风格定位,不可模仿,时代感突出,投资标准较高,客人多为具有相当品味的商务人士。
1、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真正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几年历史。在这段历程中,国内酒店设计行业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设计模式化,缺乏创造力和特色。
走遍中国各地酒店,人们会发现这么多酒店在项目规划、设计风格与手法、材料乃至平面布置上都是那么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设计时间紧迫而轻率的“拿来主义”,有的则是因为设计单位缺乏经验而不得不效仿现有的其他项目设计。但事实上,因为每家酒店所处地理环境都是不同的,业主投资及经营的定位也各不相同,这种千篇一律、大量复制的设计现状是极不科学的。
设计师应该在设计初期做好大量的预习功课,比如了解业主的设想和营业模式,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征,了解酒店管理公司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等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具有独特形象与特色的酒店设计。
1.2、重视空间硬装饰,配饰及艺术陈设品设计却相对落后。
正因为目前国内酒店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各设计单位往往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传统的界面装饰上,对于灯具、家具、艺术陈设品这些“小品”普遍重视不足。事实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见闻的扩展,客人对入住酒店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基本的住宿、餐饮功能,除此之外,还对酒店的会议、商务、娱乐、健身及艺术氛围等功能与环境要素怀有更高的期望。
做工精致、灯效绝美的灯具,款式新颖、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家具,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陈设小品,乃至一套精美的餐具,这些游离在某些设计师视线范围之外的要素,却能够给客人带来不一般的惊喜体验。因此,设计师应该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将配饰、陈设品与硬装饰放在同等重要的层面上综合考虑,以求得最佳的酒店整体环境。
1.3、重大堂设计,轻客房设计。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源于设计师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大堂设计固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客人对酒店的第一印象。但客人入住酒店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客房内度过的,而且客房才是酒店创造效益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房设计的合理与否与客人的满意度乃至酒店的效益盈亏都有紧密的联系。
在客房设计中,设计师应着重考虑家具及灯具的款式、窗帘的颜色、酒柜及衣柜的细节设计等,还应当根据酒店的不同定位提供相应的功能性设施。
2、伴随着物质文化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全面到来,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随之越来越高。顾客的自身的素养、审美理念也开始上到高要求的层面,顾客的需求也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因此,新的理念“以人为本”和“注重个性化”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现代酒店设计的主流。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酒店和宾馆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竞争力,急需提高室内设计的水平和档次。
2.1、现代酒店室内设计的发展及设计理念的转变
酒店设计的主题设置应该围绕顾客的需求,只有主题和顾客需求相融合才能突出酒店设计产品的特色。具有个性化特点的酒店设计产品,可使酒店整体产品不易被模仿复制.保持酒店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一个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可以从当地的酒店中体现,在国内众多酒店的室内设计中都千篇一律的偏重商业性的营造,而忽视了自身文化底蕴和情感体验的营造。伴随在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多元化审美的需求,酒店中的文化氛围营造越显重要。在现代酒店室内设计中融合地域性文化对此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随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旅游不断的升温,酒店由原来单一的商务酒店向主题酒店,度假酒店等多元化发展,客人住酒店不再只是满足简单的休息,就餐,而是要求不同状态的体验交流。现代酒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满足单一休息功能而存在的商业空间,而更多表现为一个城市文化和品位,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一边渗透社会文化对设计和功能的影响,另一边又将多元文化会聚表现在这一空间里。如客房的设计,客房是酒店创造效益的地方,也是为客人提供休息、放松的地方。面对客人要求日渐提高,在功能上客房除了要满足舒适的休息,还要有家温馨情感的要求。在设计中,城市文化底蕴相融合就可以在舒适上,加强营造充满关怀的氛围,以加强客房的功能。有特色的灯具、家具,甚至一株当地的植物都能起到气氛的加强和烘托。这些富有城市文化的点滴都会让客人感到情感的关怀和意外的惊喜。
现代酒店对顾客私密性的关注与日俱增。所以,酒店设计要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场所。如监控通往室内各处的节点,以及建筑入口并减少入口.使用墙、隔断、栅栏、电视录像、移动监控以及防止闯入者感应灯等手段来设计功能分区;应该采用新型材料和现代科技,例如隔音材料.保证顾客的隐私权。
酒店作为有着特殊经营规律和服务特点的企业,其内部功能布局不同于一般的办公楼或商业大厦。它要求从酒店经营的角度去进行功能布局与经营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它的目的是使酒店既适应宾客需要,又符合经营管理的要求,并且能够发挥酒店各功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投资效益。酒店的室内设计绝对地体现了室内设计的魅力。其中大堂的设计特能体现出设计师的内涵和功底。大堂室内设计包括了前厅、酒吧、休息室以及客房等空间的设计,因此酒店大堂室内设计相当复杂,并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设计是有足够的耐心和设计能力。
2.2、现代酒店室内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间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我国酒店业面临着大好的发展局面,呈现出勃勃生机,正如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举办。因此,酒店的发展随同经济的发展从第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一个好的酒店设计也应与时俱进,既能体现当地特色,又能从风格上不断创新。
一个成功的酒店设计作品不仅是满足其使用功能的需要,设计新颖.更重要的是具备其不同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社会进步和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片面理解酒店设计就是追求豪华,我们应该从豪华背后找到更深层的定义。
2.2.1、酒店设施科学化
一个酒店设施的科学完善与否,体现着这个酒店的经营者和设计师是否对人性的持有高度的肯定。应该根据实际调研和有关数据资料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对于酒店设施的规模设计,需要考虑相应规模的管理及相应服务;确定相适应的建筑室内空间规模及布局.使得既便于灵活管理.又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一个酒店的最高规模层次应该是物质外在和精神内涵的综合统一,也就是。使顾客获得高品质的酒店生活体验。
所有公共建筑.特别是酒店,都要贯彻实行防灾防盗、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规定和设置安全标志。比如在湿度较大和人流较集中的区域,在地面、墙面的材料使用上采取防滑材科;排除地面的高低差;设置扶手和警示标志;在色彩和照明方面要能够唤起注意力;在使用家具、器具、设备时.即使操作失误也能确保安全。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减少辐射和污染;设置灭火、报警等消防设备和醒目的安全通道。
2.2.2合理的功能空间布局
建筑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第二次创造。一个酒店.不管规模大小.都必须确保拥有娱乐、休闲、生活、工作所需的一系列空间:酒店大堂、歌舞中心、大中小型会议室、商务中心、多功能厅、影视厅、客房、各类餐厅、酒吧、洗浴桑拿中心等。高效空间的设计则可能提供更多的空间种类,更有趣的空间组合、更短的步行距离。
合理的功能布局,第一步是服务区域的划分区要合理。酒店一般分餐饮区、客房区、KTV包房、公共活动区、健身娱乐区、会议和展览区、、行政后勤区。这些种类繁多的区域既要划分明确,又要有机联系统一。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明显感受出顾客的流量和流程空间,使酒店的每一寸空间都派上用场。设计合理的酒店,无论是大小规模,都能让顾客进去后感觉每一个角落都利用上了,又不觉得拥挤.到哪儿都很方便。
2.2.3注重人性化设计
在注重酒店设计产品质量同时,更加要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建筑环境与人就应该有机的统一,就马斯洛的人本哲学理念:人都是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产品。酒店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更注重于缔造酒店的生命。在初始规划酒店室内整体功能时就要适应社会人口、消费结构和地方特色。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上,构建设计酒店室内空间。一定程度上调整或修改空间的布局.功能、大小.满足顾客的各类要求。在确保健康、环保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塑造酒店室内空间那份属于“人“的性格和生命。这是为酒店产品创造品牌,创造酒店精神力量和资产价值的设计.是可以抓住更多客源从而在酒店市场中处于优势的竞争地位。
从满足宾客需要出发,方便客人的活动来讲——这是酒店设计最基本的要求。从便捷的入店客人角度来考虑;酒店的室内设计就要尽可能地分别考虑散客和团队客人不同的需求。好的布局设计应该在酒店的入口处就体现出其的实用方便,除主入口外,还设有团队会议客人独立出入口和行李出入口。对于那些非住店顾客的角度来看,非住顾客的主要活动区域,最好布局既方便从酒店内部出入又能够单独设置出口的位置。设计两个出入口,分别方便住店顾客和非住店顾客人的活动,使非住店客人的活动路线与住店客人的活动路线划分,相互之间没有大的影响。
2.2.4注重文化交流感
今天的酒店早已不是以往旅者中途落脚休息片刻的客栈、驿站.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类别,如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中心酒店、为广大商务人士所提供的商务型酒店、为诸多观光旅游者所提供的度假型酒店、开展各种大型会务活动的会议型酒店、为长期客人所提供的公寓型酒店、各种交通类型的酒店如汽车旅馆等。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发展,外出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了。
每个国家每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极具魅力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对任何一个人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有竞争力的酒店应该在设计中把本土文化展现出来。这样,客人住在这儿就能感到受地域的特色、文化的传承。
【3】.小结
综上所述,现代酒店的室内设计是在满足实用性的需求上对美独特感受和不同文化的体验交流,两者统一才能营造出有文化内涵、独特魅力的酒店空间。
第四篇: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其将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论文
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其将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学校: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班级:室内设计三班
学号:0903030308
姓名:陈双
二0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其将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合理的、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它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后来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
室内设计在中国已有了近30 年的发展历史,在这30 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思想与品位演变的中国室内设计经过30 年的发展,已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行业不规范,设计师整体水平不高,设计的民族特性不强等问题。
只有充分地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必然向着产业化、科技智能化、民族化等方向蓬勃发展。艰辛历程。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室内设计还只是刚刚起步,仍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产业,需要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
一、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新月异的变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都与时俱进,室内装饰成为了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人们对装饰标准与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住宅建设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实现住宅产业的现代化,进而要求其内部设计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设计,使功能空间更加明晰,住宅部件设计向系列化、集约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到现在也已具有一定规模,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它的发展在当下也呈观察思考23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1.多元性。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的增加,世界已联成一体。室内设计也不例外,各国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设计涌入中国,各种流派、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影响着中国的室内设计,每种设计不尽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彰显出个性。而中国的设计师在相互交流中汲取营养,相互渗透,有利于在国内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2.复合性。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传统设计观念不断受到挑战和突破。技术与艺术,传统与现代,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不同地域的各种设计,形成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性设计。它不是各种形式的任意的拼凑,也不是任何无次序的权宜变通,它是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设计观念的融合,是多样的设计语言的体现。
3.时效性。新设计替代旧设计,新材料替代旧材料,新理念替代旧理念,中国的室内设计也慢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欧式的设计到现在影响深刻的亚设计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识”进展到现在的“环保意识”,中国的室内设计在其中寻找契机,寻找突破,紧跟着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现代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已率先打开国门,无形中也将推动室内设计迈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要走向世界,较国际水平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同发达国家的装饰行业相比,我国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规范,室内设计师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室内设计,其个性还不鲜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等等。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装饰行业不规范我国现阶段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建筑如
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每年的产值都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在如此巨大的消费刺激下,装饰公司也多如牛毛。在装饰行业的众多公司中,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优秀企业不多,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无序从业多于规范从业,设计人员“鱼目混珠”,这些直接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而马路边拿锯拿斧的“装修游击队”也声称“我们是搞装修的,我们也可以设计”。
有的室内设计公司为了竞争常常推出免费设计等等。要知道,室内设计也是一种劳动,也具有价值,如果让这种价值为零,就等于在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室内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建筑设计原理、施工构造和艺术审美各方面学问的行业。不了解设计的专业知识、设计规律、设计美感,就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因此,我们必须规范行业运作,加强行业监管,并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才能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二)室内装饰与其他项目设计分散在欧美发达国家,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家具及饰物设计师;
而一名家具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一名能工巧匠,其专业领域的联系性非常强。而中国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却是分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分门别类,这种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了割裂几个联系非常强的专业领域连贯性。建筑师完成土建结构设计后就将建筑毛胚甩给室内设计师,而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家具时多半只能选购市场成品,这种关系结构不利于内外一体化的优秀室内建筑作品的问世。这就是我国室内设计现在为什么普遍还是“湿作业”的原因了。
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住宅产业一体化、集约化、工业化,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消耗,高品质、高质量这样“三省二高”的标准,提高了建筑的综合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从建设到入住的工期,降低了成本。他们的做法还避免了那种设计师拿到建筑毛胚房,首先要对空间进行功能布局,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修改,而拆墙凿洞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从协调性的问题来考虑,这种建筑各个环节相互剥离的设计模式也制约了设计师对全局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出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无疑也提高了建筑成本。
(三)室内设计创新精神缺乏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活动,都离不开思想这个内在的发动机。而其创作的思想并非源于创作者本人一时心血来潮或异想天开,而必定是受到他所在的时代的精神和以往历史思想沉淀的影响。室内设计理念的发展应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说到底没有对人类文化的深刻理解,是根本不可能奢谈创作的,室内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室内设计这一概念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但是,当你真正站在这么多的风格、流派面前时,却发现其中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只能从一个建筑设计、装饰设计中,或多或少看到国外这类或那类风格特点的影子。
一般而言,现今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是建立在以往民族传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但是,我们大部分设计者却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抄袭,对风格、流派的表面接受替代了自我创新,“拿来主义”成了设计的主旋律。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的“套用”。我们应该扭转那种很多设计师仅看中设计的表层的形成,而忽略其深层次精神的局面,而是要民族元素的融入、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四)设计师队伍膨胀,素质普遍偏低市场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使得室内设计变得炙手可热。国内许多没有相应师资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甚24 观察思考至在社会上的室内设计培训班、电脑培训班也都加入了“制造设计师”的行列,在短短十年里设计师队伍急
剧膨胀。可以想象这样“制造出来的设计师”如何设计出好的作品。这样打着“设计师”旗号的人加入专业设计师的行列,使整个设计市场形成恶性竞争,产生了许多粗制滥造的室内设计作品。这些设计师基础知识缺乏,艺术语言表达不清,设计技术偏低,缺少设计的逻辑思考,浮浅媚俗的追逐时尚,依赖材料、仿造风格,而忽视实际情况;恶性竞争的后果还使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降低了创新的积极性。要知道真正的设计师除了是专业的能手,还应该是自己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不被外在的意志所左右,将自己的文化品位、艺术素养,经过科学论证后付诸实施的人。
二、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人性化室内设计的理念即以人为本,这是室内设计永远的主题,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将延续与深化这一主题。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以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的目的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从人性出发,方便人的行为,满足人的需求。要从强化人与外界事物的联系,甚至从人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人的历史及未来着眼来研究,抓住设计的真正意义,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适、卫生、安全和文明的居住环境中。
(二)生态、绿色及环保化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水、空气以及耕地。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或消失,或减少,或恶化。地球已不是人类的乐园,自然环境问题已摆在人们的面前而迫使人类思考。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生态、绿色、环保成为主题。因此,人们在满足了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新的追求方向。
(三)科技智能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科技智能将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科技智能化提倡“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住宅的居住环境、住宅功能、工程质量、物业管理水平,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进住宅的产业现代化。它要求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化,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
(四)装饰部件的产业化邻国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推行其住宅部品,现在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有通用部品,而其设计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建筑装饰部品的选择,工作效率非常高。而我国,传统的施工工艺仍主导着我们的施工过程,依然是切、割、锯、钻刷等工艺。各装饰部件也都是各大装饰公司自行设计。这是一套落后的施工工艺,不利于室内设计的发展,而装饰部件的产业化,应该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住宅部件是保证住宅功能与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对于室内设计标准的控制,装饰成本的降低,施工工艺的便捷,以及建筑装饰产业的现代化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都推行住宅部品,对无特殊要求的住宅,只要将装饰部品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因此,室内设计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普通大众都可以自行设计。
(五)高度的民族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它留给了我们丰富的历史遗产,中国幅员辽阔,有着56个优秀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因此,如何传承文明,如何将有中华民族特性的设计呈现于世界,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创作归宿。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发展初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室内装饰设计到处盛行欧陆建筑风格。但一味仿造的“拿来主义”盛行,丢失了我们优秀的传统,丢失了我们文化的“根”。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中国的室内设计所走的道路,一定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设计。因为只有地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审美情趣,而中国的室内设计也从早期的以材料的档次来评价装修水准的误区中走了出来,不断地走向完善,向国际靠拢。
当然,目前室内设计的各种规范还未健全,而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再到相对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相信,这个过程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了,室内设计行业一定会走向规范,最终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总之,室内装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希望能和设计同行们共同探讨,不正确的地方,恳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时代的挑战
人力资源发展管理简单地来说就是做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的工作,而企业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由此可知,人力资源发展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人力资源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21世纪的日益临近,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形态甚至社会结构形态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这一概念向人们表明了知识与信息的吸收、处理和应用在创造新的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时代。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在新的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管理大师德鲁克断言: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
构成人力资源发展管理或人力资本的并不是人的数量,构成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价值观念、知识存量、技能水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投资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发展的产物。正是如此,人力资源发展在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说明了人力资源发展的性质;探讨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假设;分析了人力资源发展的时代挑战;研究了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目的;最后说明了人力资源发展的现代趋向。
一、人力资源发展的价值前提与假设
人力资源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与发展,与我们这个时代环境的变化有关系,同时也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某些先决条件的假设和基本价值为基础。因此,要理解人力资源发展,须了解这些基本的价值及其假设。HRD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基本假定有下列数项:
1、人的价值 基于生物的法则和法律的规范,每个人都有其权力和价值,而个人的价值也超越法律条文的叙述。对每个组织而言,每个成员对组织都有其贡献。
2、人是资源 人是资源,而且是统合组织其他资源的关键枢纽。
3、人的作用的多样性 在组织和管理中,个人远远不只是一种生产和资源因素。他们是由许多组织构成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他们是家庭、学校、政党等各种组织的成员。他们发挥不同的作用。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成员,他们又相互发生作用。
4、人是多样的 人们不仅起的作用不同,而且他们本身也是各不相同。他们有不同的需要、态度、志向,不同的知识、技能和不同的潜能等等。这就是说人是复杂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或者其他单一类型的人。
5、人是发展的人 人并非是固定不变的物体,而是变化发展的实体。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在的干预措施改变自己。
6、人是完整的人 如果我们不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是单独考虑不同的特征,如知识、态度、技能或个性品质,我们便无法认识人。对人的运用因由工作说明的专长加以运用,转为将其视为整体和完整的人加以运用。
7、人的尊严的重要性 管理必须实现组织的目标,目标实现是重要的。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必须不能侵犯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指人必须受到尊重,而不论人在组织
中的地位如何。
8、人的潜能 绝大多数人能够运用更多的创造力、责任、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超过了他们现在所任工作的要求;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下,大多数人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9、领导职责 领导人员的基本任务是设法利用未开发的人力资源。他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其成员能够以人类本性进行活动,并提供充分发挥潜在能力的机会,使在其中工作的成员都能尽力作出最大的贡献。
10、学习需求 学习是每个物种生存的本能。学习本身是一项历程,其中包括了持续的刺激与反应,经由行动的转化、重组与整合,使我们可以反复地验证生活经验,并从经验中能不断地修正自身的行为,使其行为不仅能符合社会的期待,而且能适应社会的变迁。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动机。
11、持续的学习需求 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多样化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12、HRD的范围 HRD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其范围包括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行为科学、学习理论、教学科技、人际互动等都对HRD发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人、工作、学习和组织间的交流和互动,都属于HRD的范围。
二、人力资源发展的时代挑战
人力资源发展是80年代出现的并日益受到全世界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已经被全世界的政府、企业和各种组织作为发展的新战略,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武器。人力资源已成为发展的新宗教。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具体分析,导致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革命与知识社会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就知识增长的速度而言,今天出生的小孩到大学毕业时,世界上的知识总量将增加4倍。当这个小孩到50岁时,知识总量将是他出生时的32倍,而且全世界97%的知识都是在他出生以后才研究出来的。与此同时,科学与技术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突出地显示出它们的威力和潜在力。科学和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跃进。科学发现与大规模地应用这种发现之间的时间距离也在逐渐缩短。人们把照相术原理付诸实践花了112年的时间,而太阳能电池从发现到生产只相隔两年。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人将落伍,这条规律不仅仅适用于学者或科技人员,而是适用于一切部门的所有人员。在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将面临着:知识和技能的过时,大量的未知的知识,适应新知识和技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终身教育等。
2、信息社会:劳动与职业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在于劳动日益智能化(intellectualization),也就是讲劳动者不再只是直接处理劳动对象,而且还要处理有关生产过程的不断变化的信息。据统计,在美国,属于信息性的职业在1950年只有15%;1980年已超过60%;而到2000年则有将近80%的职业属于信息性的。在农业社会,大多数人在田地里干体力活;在工业时代,他们照看机器;在信息时代,他们则处理信息与知识。这样,就不得不考虑每个劳动者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问题。据预测,从现在到2000年,75%的职业都是“新”的,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详细了解他将来从事的职业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因此,那种传统的和狭隘的职业培训已变得过时,只有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才能适应动态社会的需要。
3、人口的增长和变化
人口的增长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总人口1950年为25亿,1980年为44亿,2000年将达到62亿。由此可见,全世界的学习需求到2000年将大大地增加。同时,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考虑到成人人口增加、平均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问题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数量大,同时质量也堪忧。据联合国统计,当今全世界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是文盲。据统计,在中国有1、8亿文盲、半文盲,而且还未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在中国劳动力就业人口中,有60%左右的属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任务就十分艰巨。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教育制度不再具有那种应变性。为了确保人们能够得到日益增长的知识以及各种训练,只有通过大规模地求助于传播知识和提供训练的各种手段和媒介,才可能实现。
4、经济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挑战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景,是受经济状况的影响的。经济发展中的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以及出现严重的财政紧缩,尤其是人力资源投资经费的紧张,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来源于: ?如何满足以几何速度扩张和变化的要求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加与财政拮据之间的矛盾。对人力资源开发预算的增加,将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国家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何种优先地位上。
失业与就业问题。失业将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发达国家,服务部门的持续发展―这常常伴随着从事工业劳动力的相应减少―并将继续下去。同时,经济发展对新的职业的需求将会扩大。据国际劳动组织(ILO)的统计,全世界工作人数在本世纪末将达到25亿。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开发如何与解决失业人口问题相联系,以为未来劳动力的就业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如果说在工业社会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开发只是一种陪衬的话,那么在现代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就成为一种推动力或基础;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也为人力资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问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回应。
三、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国际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人力资源发展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展开,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的发展无论在观念形态上,还是在实际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这些趋向反映了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发展方向的基本趋势:
1、人力资源投资观念的确立与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增强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性资源,它具有资本属性,又与一般的资本不同。它作为一种资本性资源,与一般的物资资本有基本的共同之处。资本的共同属性表现在:(1)它是投资的结果;(2)在一定时期,它能获取利益;(3)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损耗或磨损。人力资源同样具有这三种属性。首先它是投资的产物。传统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点,甚至错误地认为它是自然形成的同质资源。事实上,人力资源确实是社会和个人投资的产物。人力资源的质量完全取决于投资程度。一个人的能力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能力获取的后天性是最主要的。一个人后天获取能力的过程,便是接受培训教育的过程,教育培训就是一种投资。可以讲,人力资源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条件。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消费。
在当代世界,“投资于人力资源并使之优先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战略共识。在工业发达国家,培训费用在过去10年间一直是政府支出项目中增加最快的一项。许多国家尽管受到财政的压力,但仍试图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强度。在发达国家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6、5%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世界平均水平
为5、7%。“投资于培训”已成为许多企业和公司的投资重点。当日产汽车公司在美国田纳西州开始经营时,在工厂开工之前,它花了6300万美元培训约2000名工人,每个人培训多达3万美元。美国伦纳德公司每年用于每位员工的培训费用达1000美元。
2、终身学习和培训的确立
在当今世界,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已经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在处于不断变化的新信息社会中,我们不能期望受到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了,现在没有一种知识或技能可以终身受用。教育与培训第一次真正成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过程,其目的和形式必须适应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需求。
3、培训教育的制度化与法制化
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终身教育”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观念的影响下,培训教育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法制化与制度化的轨道。
如美国,早在1938年6月24日,总统颁布了7916号行政命令,规定联邦文官委员会掌管联邦政府雇员训练事宜。1958年7月正式颁布《政府职员培训法》
(The Government Training Act)。该法令规定了训练的宗旨在于加强行政效率;该法适用于联邦一切公务人员。70年代末,美国又颁布了《成人教育法》,提出法案的目的在于“使所有的成年人都学到为社会服务所需的基本技能”,“以使他们成为更能受雇用、更有才能和负责任的公民”。
法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培训的制度化运作,形成了考试、培训、晋升的完整制度。法国公务员法规定,各官厅、各机关无论在任何场所,必须对所有合格的公务员确保其研修与依序编入上一级的便利。又规定A、B、C三级的官员采取竞争考试,在考试后,很多公务员 特别地位法规定不能正式任命,必须通过一个实习阶段,根据实习成绩决定是否正式任命。实习可能在工作岗位上,也可以是在学校实习,即实习与培训结合,如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政府为适应训练需要,创立了专门的学校,这类学校一方面是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关,一方面又是公务员培训机关。1978年,法国通过法令规定了各企业应提供培训经费(工资总额的2%),而且确立了带薪培训休假制度,任何工人都有要求脱产培训的权利。日本公务员法规定,人事院及各部部长,对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改进与发展,应制定研修计划,此项效率改进计划,与考绩列入同一范围之内,目的在于培养初任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知识及适应性;维持并增进执行职务的能力;赋予晋升、监督的能力;培养行政官员。1956年建立行政研修制,1959年人事院设置公务员研修所,作为行政研修的常设机构。1979年日本政府颁布《职业训练法》,该法第一条规定,该法的“目的在于同雇用对策法相结合,共同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通过充实职业训练内容,普及和加强职业训练及技能鉴定,以谋求劳动者职业的稳定和地位的提高,并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学习性组织的建立
传统上,人们更多地将组织视为一个工作场所、利润生产中心、或控制管理的场所。在技术、知识、环境日益变化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到传统组织观的过时,而提倡学习性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 Magazine)认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乃至以后,最成功的组织将是学习性组织或知识创造的公司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ies)。学者丹尼尔.托宾(Daniel?R?Tobin)认为学习性组织最大的特点在于:接受新观念的开放性;具有鼓励并提供学习与创新机会的文化;具有整体目的与目标。另一些学者认为学习性组织的基本特征在于:学习意愿强;强烈地效力与新知识传播;敏于学习组织环境外的新知识。学习性组织反映了当今世界组织与知识和技术变化的适应,换言之,学习性组织的观念强调知识、科学、技术对组织的重要性,并
倡导组织作为知识创造中心的作用。
5、培训形式与方式的多样化
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无论是公共组织还是私营组织,皆本着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在体制上,趋向于集中化的控制(政策和法律),散性的管理。如美国改变集中化的培训体系,将培训权力分散于个州和地方政府。1983年的“就业与培训合作法”,进一步将培训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联邦政府只起协调、指导和资助作用。使之更趋于符合市场要求、适应多样化的培训要求。
培训方式多元化。包括国家专门培训教育机构的培训、委托培养、自修、职业指导、研究员制度、业余培训、现场培训、岗位轮换、工作扩大化等。
企业与教育界的联合。企业界与教育界共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合作,供需双方协调。英国斯温登大学从1985年起开办“公开学习中心”,向个人和公司开放,他们可以按小时为单位购买学习时间。学校日趋企业化,并试图成为“企业家精神的孵卵器。”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建立起自己专门化的教育机构。
6、培训的信息化与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 教育培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信息处理技术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促使教育培训更具好的前景。差不多所有的国家,计算机在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资源管理、政策分析、资料处理、模拟教学等发挥了作用。当然,信息技术运用于培训教育之中是否能取得成效还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具备用于开发必要的硬件以及更为重要的软件的开发及投资;拥有操作这些新技术的合格人员;教师、管理部门与技术人员的合作;保证存储信息的质量等等。对于新技术运用的前景,有人认为未来的培训教育将完全“非机构化”,即学校和培训机构衰落,有人认为则不可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视听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日益在培训与教育中发挥作用。
7、人力资源发展培训的职业化
如今,随着培训被作为实现各种发展目标和组织目的的强有力手段被人们的普遍接受,以及培训活动的广泛展开,培训的职能在公、私组织中日益专门化,培训工作日趋职业化。这主要表现为:培训已发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已发展了一批专门从事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培训专家,并以高超的培训知识获取了权威;实施培训已得到社会的认同;职业化的组织已经建立;发展了培训的职业标准,并逐步形成了培训的职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