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

时间:2019-05-15 09:5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

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

Part 1.前五章

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5.中国精神提出的现实意义?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47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为什么要改革创新?59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8.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52 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确立哪些新的爱国观念?48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期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10.如何科学理解人的本质?66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生目的的作用67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12.大学生应具备的人生态度69 人生需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13.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77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14.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方法?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与途径?79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16.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与方法?8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7.人际交往的原则?

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8.如何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而这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9.道德的功能、作用93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视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20.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97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盗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极其原则109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2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118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2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于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24.个人修养的途径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名词解释:

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信念是认知、感情、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4.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人生态度:所谓的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6.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加之,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7.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8.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但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9.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主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11.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新年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2.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到底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到的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Part 2.后三章

1.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特征)

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特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与运行

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搞笑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7.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9.法治思维的定义、内容,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有哪些

定义: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区别:依据;方式;价值;标准(详见178)

10.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11.法律权利的特征、种类

特征: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12.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详见194)

1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政治权利:选举权利;表达权利;民主管理权利;监督权利

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利;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要权利;住宅安全权利;通信自由权利

财产权利:私有财产权利;继承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利;休息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物质帮助权利

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权利的救济方式有哪些

司法救济;行政救济;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自力救济。

第二篇:思修论文_思想道德修养论文_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 》论文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

础。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

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

度。

“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

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毕竟我们是学生,学业本是我们的主业。如果我们连学业本身都搞不好,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一个合格大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

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 ”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

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

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及其哲理,尽快选择并走上成功之路。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最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内容提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尽管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较大的提高,但离法治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一些肩负组织、管理、决策职能的领导者的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学界对法律意识的研究和探讨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有鉴于此,笔者拟对法律意识的主要内涵、法律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法律意识 社会意识 现状 培养 法治精神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①法律意识的核心,很大程度上是指权利意识。法律规定的人与人、人与机关、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际都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大家必须按照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来运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加强,已成为了一种直觉,但是,如果产生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守法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还很弱,还有所欠缺,不太平衡。法律意识是一种全面意识,你不能只要求自己的权利,而去削弱或淡化你的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这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法律意识,就是对法律的忠诚、信仰,人们信仰法律和法律所建立的规则。

二、法律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法律意识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当然也来自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比如人们对法律存在价值的认识,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肯定是不高的。相反,在法律健全的国家,人们对法律存在的认识则会很高。比如对于无罪推定价值的认识,法律健全与不健全的国家是不同的。在法律健全的国家,人们认为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法院宣判有罪之前都是无罪的;而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人们却认为只要上了法庭甚至不论是民事庭还是刑事庭,都被认为是有罪的。

另一方面,法律意识又对社会存在起着一定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着人们对国外法学的研究,对法律的认识有了重大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又使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比如九三年颁布的公司法,如果站在当时的角度去看,可以说该法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但是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提高,也必然会对其补充和修改。比如对于一人公司如何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超过五十人如何处理等等现行公司法都没有规定。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这些内容也必然得以完善。

三、法律意识与其它社会意识的关系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法律意识与其它社会意识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它社会意识中,政治、宗教、文化意识对于法律意识的影响是最大的。比如政治中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决定了法律的任务;宗教中信仰问题决定了法律对不同教派教徒行为的价值判断;文化中的法律观念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相反,法律意识对其它意识也有重大的影响。比如政治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以宗教的名义宣传迷信思想;文化方面的议论自由不得超越法律的限度等等。

四、法律意识的微观结构

法律意识就其形成来看,同样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法律意识也同样应当分成人们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在对法律的感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法律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具体地说,应当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进而发展到人们对法律的情感。②但是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认识还只是现有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还不知道法律如此规定的价值所在。

在对法律的理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法律的判断、评价,进而发展到对法律的运用。在这一阶段,法律意识可分为人们对法律的评价和法律行为的外化两个部分。

五、法律意识的作用

法律意识对于人们的任何行为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正如前面所述的,法律意识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应当分为法律认识、法律情感、法律评价和法律行为的外化四个部分,也就是说人们认识法这一特殊事物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法律行为外化。但是对于不同的主体,其法律行为外化的方式则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法律意识在不同的群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首先,法律意识对于立法起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预测的作用。我们知道,法律规范一般都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那么法律意识制定了立法者如何去假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决定了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应如何处理即立法的价值取向;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则又如何制裁。比如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使立法机关必然要在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发生之前在法律中加以规定,以免使危害社会的人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2、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选择的作用。比如对于诉讼的原则,大陆法系采用法官主义审理而英美法系则采用当事人主义审理。在对两大法系的立法进行研究之后立法者必然按其得出的法律意识进行选择;

3、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追踪检测的作用。在法律现有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以至现有法律调整时,立法者必然基于变化了的社会关系产生新的法律意识,从而对现有法律进行废、改、立。

其次,法律意识对于执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法律意识对执法者正确评价行为人的行为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的执法者 对于同一个案件的认识以及同一个法律规定的认识可能不同,这些都是由于执法者的法律意识不同造成的;

2、法律意识对执法者正确适用法律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刑罚的作用一样,刑罚本身也是一种恶,是用不得已的恶去除恶。这种恶用之得当则两受其利,用之不当则两受其害。因此法律意识对执法至关重要。

再次,法律意识对于守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比如某百货公司向某厂购买产品,法律意识好的业务员可能会签订书面合同,而法律意识不好的业务人员未必会签订书面合同;

2、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诉讼观念。法律意识好的人会认为诉讼是保护权益的最有效手段,而法律意识不好的人则会认为“好人不为讼”,“屈死不打官司”。

六、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自1986成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到目前为止,法律知识的普及已全面展开,并初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向提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民法律意识的转变,从单一普法向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实践的转变,普法工作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相应地提高。虽然意识的提高不能完全和知识划等号,但如果没有法律知识做前提,所谓法律意识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有了法律知识不一定有好的法律意识,但法律意识肯定是以法律知识为前提的。

另外,在法律知识的普及上也有不足,法律知识的普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法律知识都普及了,要考虑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普法要有针对性,这样才更有实际效果。比如,让一个农民去学公司法,他就会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但要让农民去学婚姻法或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这样他就会很感兴趣,因为与他的实际生活有关。

第三篇:思修论文_思想道德修养论文_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doc(模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这是当代大学生,甚至当代社会青年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发展,当以人为本。我们这代人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

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础。“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人们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度,“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桧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珅,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而法律更像一面镜,时刻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求知,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素,学习能帮助我们达成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之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与才真是可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需要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年青年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修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不断深入。社会对于每个人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这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部分。良好的法律意识、丰富的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每个公民的工作、学习,而且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和繁荣发展。

作为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给我们一次系统的学习机会。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了解自身使命,怀着理想与信念,去适应大学生活,去学习知识。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维护社会公德,树立家庭美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第七章和第八章中集中介绍了法律基础知识。

第七章中强调法律意识,突出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八章中则集中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一些基本制度,以及具体的实体、程序法律制度。通过对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学习,我对于法律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学习了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使我坚信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决抵制外来势力的分化、渗透,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又通过对具体法律条件的了解,使自身对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概况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实体法律制度中的工商法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了解到民事权利、责任以及它的诉讼时效制度。这使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如合同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课本的鉴定介绍,学习到其法律涵盖的范围,以及公民所拥有的权利,能够更好的维护自身权利。最后,通过对程序法律制度的学习,又使我懂得以法定程序解决法律纠纷。

通过对第七章、第八章的理解与感悟,认识到我国法律的优越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而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其本质体现其优越性。即它体现的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上。经济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社会作用民主法治建设顺利推进,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文化建设方面,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准则,促进和保障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对外方面,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营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下,我们要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律。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强调法治,弘扬法治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我们应树立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以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学会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以法律的思维武装自己,使自身在面对困境、纠纷中有清晰、冷静的头脑处理解决问题。在对法理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一个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不仅使我们更理性的解决问题,而且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合理的答案。

当今世界风云激荡,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自然也是每个中国人所关切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的安全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国内外的压力,我们应当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认识到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而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经济安全又是国家安全的基础。通过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能够较为全面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自觉抵制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履行好自身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也应学习和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国家安全法》《刑法》等作为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以及国防安全法律制度、经济安全法律制度、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以此来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进一步完善国家监督体系与制度。通过国家权利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的内部以及司法机关的监察等,来保障权利的行使。同时,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提起诉讼,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而集中通过第七章、第八章的学习,使我领悟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以法律的思维思考问题,以法律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整理

思修复习

Q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①都是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②内容互相渗透,互相补充。③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并随经济基础变化而变化。④目标一致。]

Q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Q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Q4: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Q5: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Q6: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持久生命力,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Q7: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如何实现理想]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①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② 了解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实现是一个过程,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③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①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② 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① 立志当高远 ② 立志做大事 ③ 立志须躬行

Q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1.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立志做大事。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Q9: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Q10: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价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Q1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必须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a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

①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②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b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

c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Q12: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Q13:如何做爱国者

一、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Q1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前提积极投身实践-关键。

Q1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社会关系中形成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了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二、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要严肃思考人生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

2.人生当务实。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

3.人生应乐观。要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形成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人生要进取。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在贡献中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三、人生价值

正确认识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Q16: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表现为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的矛盾统一体。标准: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Q17: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Q18:大学生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同学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Q19: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Q20: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一、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正确认识竞争。正确认识合作。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Q21: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Q2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Q2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现实意义: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Q24: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脚踏实地,敢于担当。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Q25: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自律他律的统一,坚持知荣与明耻的统一,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参加志愿活动和学雷锋活动。大学生应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多关注特殊群体、偏远地区,广泛参与帮扶行动,志愿服务,为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作出贡献,努力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营造和谐的时代先锋。

3.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大学生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原则,自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4.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大学生要积极参与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大力倡导节约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俭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和人际交往中。

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激励自己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时时处处以他们为榜样,多做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在不同的场合做到遵德守礼、遵规守法,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Q26: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Q27: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和恋爱观。

择业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陌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择业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也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要。

做好充分的则也准备。尽早确定就业目标,自觉地把大学学习通未来择业紧密联系,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以适应将来的职业要求。

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红粉,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学生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恋爱观:三原则: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五不能: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Q28:如何加强个人修养。

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其次,应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教育、约束、激励;最后,应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高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Q29: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特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Q30: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体现的意志看,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实质内容看,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Q31: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Q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和内容

意义: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内容: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Q33: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重要意义: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基本要求: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Q3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的特征: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的特征: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同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必须也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依据。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平等的。

下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重点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第三章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 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3、一般情况下,即使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的......

    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我的大学生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我的大学生活 姓名:梁敏芳 班级:旅游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学号:12110041023 授课老师:王付欣 来学校许久,选课成了人品竞技,看选课结果,犹如等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第一章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题 1、 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 A、思想道德 B、理想信念 C、爱国主义 D、人生价值 2、从理想的( )上划分,可以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结课论文 之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1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浅谈当代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古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报告一.调查者基本情况1.年级结构:大一占68%,大二占32%2.性别结构:男生占66%,女生占34%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目前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调查报告 任课老师:付春华 组长:陈泉河 2014/12/8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 组长:陈泉河1467106306 组员:田金波1467106304 冀伟成14671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