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解放战争史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对解放战争史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华国富
【原文出处】《军事历史》(京)2002年06期第55~59页 【作者简介】华国富,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一室主任 【关 键 词】解放战争时期/学术研究/热点问题
全国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推翻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余人,解放了除西藏、台湾、澎湖、马祖、金门、西沙、南沙等岛屿,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更加成熟,全党高度团结,战争的指导者和实践者把握了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能够得心应手地指导战争和建设军队,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为成熟、最为丰富、最为完善的时期。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引下,人民解放军完成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长期以来,党内、军内和史学界对解放战争的一些重大问题并没有大的争议,认识比较一致。然而,由于战争形势急遽多变,作战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对个别事件和战役战斗的性质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现就解放战争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谈些看法。
一、关于“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问题
这一问题,在史学界特别是第四野战军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长期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从1945年9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多次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要“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大力建立东北根据地。因此,这八个字是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工作方针,是一个战略问题。1960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文的题注中曾写道:在国民党向东北大量运兵,并占领山海关、锦州等地的情况下,“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这个指示中,预见到东北斗争的艰苦性,及时作出了把东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方面,‘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以便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逐步积蓄力量,准备在将来转入反攻。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正确的方针,由以林彪同志为首的东北局有效地实施了。”1987年由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编纂、军事科学院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卷也写道:1946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东北我军从中长路沿线及大城市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东满、北满、西满的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基地”;1988年由中共中央党校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纪念馆合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辽沈决战》一书中收入的由韩先楚撰写的《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一文中也说:从1946年“九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多次指示东北局‘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大力建立东北根据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和原东北局的主要领导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中共中央从未给东北局发过“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如1988年10月《辽沈决战》书出版后,彭真同志就韩先楚撰写的《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中的提法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当时东北局从未收到“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并报告了当时任中共党史领导小组组长的杨尚昆,后经杨尚昆同意,《辽沈决战》编审小组于1988年11月对韩先楚的提法作了更正,指出:“据查,中共中央当时并未对东北局作过这样的批示,这种提法不是事实”。1991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文的题注中了删去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一提法。
笔者在长期研究解放战争史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原始文电,没有发现当时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指示中有“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一指示,仅在1945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就东北问题给在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中共代表团的电文中查到这一提法。原电是“彭林电,11月19日友方通知他们,长春路沿线及城市全部交蒋,有红军之处不准我与顽作战,要我们退出铁路线若干里以外,以便蒋军能接收,他们能回国。彭林不答应,我们已去电要他们服从彼决定,速从城市及铁路沿线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但近两日情况如何尚不知。望你速探听中苏谈判结果电告。”从上述电文中可以看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主要是针对为使苏联红军顺利撤离东北回国而提出的,并不是为建立东北根据地给东北局的方针。
二、关于如何评价四平保卫战问题
从1946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向东北解放区发动进攻。东北民主联军于四五月间进行了四平保卫战,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自身也伤亡近万人。对这一战役的评价,早在1946年9月19日,即东北民主联军撤离四平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军委在致电东北局的电文中明确指出:“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但是,学术界特别是在原四野一部分老同志对这一战役作了基本否定的评价。他们认为,四平保卫战在战术上有某些成功,英勇的抗击了一个多月,但在战略上是失败的;四平保卫战是得不偿失;四平保卫战,过多的看重了一城一地的得失,与敌进行不利条件下的作战,在战略是失策的。
笔者认为,对一个战役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敌我伤亡对比多少作标准,而应将这一战役放到当时的形势中去考察,应看战役本身在战争全局中所起的作用及对今后战局的影响。1946年1月,国共和谈取得重要成果,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北平设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调处双方的军事冲突;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并通过包括《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在内的五项协议。但在谈判中,国民党军借口东北例外,拒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东北已取得的政治、军事地位,调动大批军队进入东北,企图利用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凭借军事优势和美国援助,武力独占东北。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国民党独占东北,但考虑到东北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东北民主联军一时难以全部控制东北,同时也估计到,苏联由于同美国及国民党政府有外交关系,将要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苏军进驻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移交给国民党政府的情况,提出了坚决击破国民党军的进攻,力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的合法地位,力争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1946年2月上旬,国民党军开始沿北宁路向东北民主联军发动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在秀水河子和沙岭地区给进犯之敌以打击,迫使其暂时停止了进攻。3月,到达东北的国民党军已达24万人,并于13日乘苏联军队撤兵之机占领沈阳,接着兵分三路向南、向东、向北推进,企图首先占领辽东半岛,歼灭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尔后再集中主力进攻北满。21日,国民党军侵占抚顺、辽阳、铁岭等地。27日,在中共和谈代表的努力下,国、共、美三方代表在重庆签订了《关于派遣执行小组前往东北调处停止冲突的协定》,并准备派遣4个小组到东北两军冲突现地,调处冲突。但国民党军为了在东北停战前抢占更多的地盘,使以后谈判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于3月下旬继续向东北民主联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根据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多次指示东北民主联军,要“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进攻军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两万人)求得大胜,以利谈判与将来”,应“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春,哈尔滨及中东路”,应“尽一切可能,不惜重大牺牲,保卫战略要地,特别保卫北满”,“我军必须阻止蒋军于四平街以南,并给以严重打击,方有利于今后之谈判”,要“化四平为马德里”。综上所述,四平保卫战是中共中央从全国的战略出发,为配合国共谈判,争取东北和平局面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此战,东北民主联军歼灭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使其无力继续组织向北满的大规模进攻,配合了东北的和平谈判。6月6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了东北停战协定,使东北赢得了四个月的和平时间,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行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工作,整编军队,从而为东北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正如中共中央1946年5月19日所指出的“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但此役中,东北民主联军也消耗了较大的有生力量,因此,中共中央在5月27日又指出:“四平防御战为一时特殊条件所致,不能成为我一般的作战方针”。
三、关于如何评价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东北解放战争头九个月东北局的工作问题
1946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了扩大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东北一年来自卫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经验,进一步讨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东北根据地建设和作战方针的指示,确定了今后的方针和任务。最后会议作出了《东北的形势和任务》的决议(历史上习惯称“七七决议”)。如何评价这个决议,涉及到如何评价东北局特别是东北局书记彭真在前九个月工作的问题,在这方面,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
史学界、一部分学者和原东北局、第四野战军的一些老同志认为,东北局特别是东北局书记彭真在前九个月的工作中是有错误的。他从来不承认东北敌强我弱,没有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留恋大城市,主张坚守大城市,不注重根据地的建设,使部队的建设和作战受到了影响。因此,“七七决议”对改变整个东北形势起到了决定作用,有如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那样重要,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长征的胜利和后来的红军;没有“七七决议”就没有后来的四野和东北的胜利。史学界及原东北局、第四野战军的另一部分老同志则认为,东北局前九个月的工作完全是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进行的。彭真同志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指示,是完全正确的。改组后的东北局上报的“七七决议”,是针对6月以前任东北局书记的彭真同志,里面有不少不符合实际的内容,所以毛泽东才对其作了重大原则性修改。说“七七决议”有如遵义会议那样重要,等于说以前东北局执行了错误路线,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笔者认为,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特别是第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时,中共中央总的指导思想是要争取东北,但由于国民党政府也企图独占东北,再加上苏军的存在,使得东北的形势变化多端,矛盾错综复杂。因此,在争取东北的前提下,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方针也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1945年9月至10月中旬,在八路军、新四军一部进入东北,而国民党军主力一时还无法到达东北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将部队分散配置,开辟工作,并加紧扩大、整编军队。据此,东北局以少数兵力调往北满、东满地区配合原抗联开辟工作外,以主力分布于以沈阳、安东、锦州为中心的南满、西满各地,从事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军队等工作。
10月中下旬开始,根据国民党军在秦皇岛登陆后,即沿北宁路向东北推进的情况,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立即改变分散配置的新部署,集中主力,守住东北大门,占领全东北。遵此,东北局立即集中主力进行了山海关保卫战,但未能击破国民党军的进攻。
11月中旬,国民党军相继进占山海关、锦州等地,并在美国的帮助下,继续向东北大量增兵,苏联政府也在国民党政府的要求下,同意国民党政府空运部队“接收”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要求,并强令东北人民自治军退出各大城市。根据上述形势,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从大城市及主要交通线退出,以控制长春路以外之中小城市、次要铁路及广大乡村,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据此,东北局将主力的3/4,以师(旅)为单位,有重点地分散于西满、北满、东满广大地区,执行剿匪、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任务。至1945年底,东北局和东北人民自治军在建立根据地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剿灭了大量的土匪,各省建立了民主政府,绝大多数的县也都建立了中共组织、政权组织和地方武装;在发动群众反奸清算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开始进行减租减息,城市和乡村分别成立了工会、农会以及青年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
1946年1月以后,随着国民党军大举向东北运兵和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要不惜重大牺牲,坚守四平,以配合东北的和平谈判,争取东北和平局面。东北局据此集中主力,进行了英勇的西平保卫战。
综上所述,东北头九个月,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指导思想是争取东北,在工作方针上,既有全力控制大中城市和铁路干线,独占东北;又有集中主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争取东北的和平局面;还有分散发动群众,首先占领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简单把它概括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一种方针,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更何况,中共中央当时并没有给东北局发过“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当时的东北局是按中共中央制定的方针展开工作的,取得很大的成绩。当然,由于东北形势的复杂性,东北局主要领导没有及时将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向中共中央汇报,对中共中央的指示,没有结合东北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发生过一些偏差,犯过一些错误,但并非是路线错误。中共中央对彭真在东北的工作是肯定的。彭真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在讣告中指出:“彭真同志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治委员,在矛盾错综复杂、形势变化急剧的情况下,严肃执行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命令,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迅速扩大部队,建立根据地,为以后取得更大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对1947年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略行动性质的看法问题,究竟属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中的反攻? 1947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举行鲁西南战役,8月挺进大别山;同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和第38军在陈赓、谢富治率领下挺进豫西;9月,华东野战军主力在陈毅、粟裕率领下挺进豫皖苏。如何看待这一战略行动的性质,究竟属战略进攻的范畴还是属战略防御的范畴,史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史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行动,应属战略进攻的性质。当时,战争的形势已发生了有利于我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已经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虽然敌人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仍在进行,但已受到重大挫折。敌强我弱的形势已有所改变,我军在战场上的机动兵力已超过国民党军。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我军已转入战略反攻或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依据整个战局的发展情况,抓住国民党军在南线战略布局上的致命弱点,以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以主力打到外线去,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的主要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卷的战史著作,都持这种观点。
近年来,有些史学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一般来说,处于战略防御的一方在没有打破敌方的战略进攻并使之转入战略防御之前,是谈不上战略进攻的,因为战争双方不可能同时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在国民党军尚处于战略进攻时进行的,由于当时在国民党军的进攻下,解放区面积缩小,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解放军的后勤供应、兵员补充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中共中央才决定以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以一部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打破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因此,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战略反攻而不是战略进攻,它依然是战略防御的范畴。
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认为,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行动,是毛泽东依据战争形势的发展,摈弃了一般战略进攻的理论而作出的一项英明决策,它发展了战略进攻的理论,应该属战略进攻的范畴。当时,三路大路的战略行动,中共中央和各战略区都曾有大反攻的提法,随着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均对这一行动的性质作了重新评价,提出这是战略进攻。1947年9月1日,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一文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周恩来9月28日在陕北神泉堡对中共中央直属单位干部战士所作的《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的报告中也指出:“现在已进入大反攻时期”。到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又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即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1948年1月11日,周恩来在西北高级干部扩大会议的所作的《关于全国战争形势的报告》,在深刻分析战争第二年开始后的形势后指出:“从去年的七月起,也就是革命战争第二年的开始,全国各战场都逐渐地无例外地进入了反攻,也就是全国新的战略进攻。”“第二个年头开始,无例外地打到外线,这说明我们已经进到全国新的进攻,而且现在已经站稳脚。可以肯定,战略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敌人处于被动,转入防御我们的进攻。”
五、关于渡江战役的性质问题,是属战略追击还是属战略决战? 1949年4月下旬至6月初,人民解放军举行了渡江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和东南、皖南、浙江大陆及江西、湖北、福建的一部的广大地区。如何看待这一战役的性质,史学界的基本观点是:渡江战役是在经过战略决战,国民党军的主力已丧失殆尽,已无法在战略上实施有效防御的能力,中国革命战争取得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已经不再具有决定国共两党战争胜负问题。因此这一战役应属战略追击的范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卷等一些军战史著作,均将这一战役列入战略追击阶段。
但在1989年4月在南京召开的纪念渡江战役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渡江战役两方参战的兵力、作战区域、歼敌数都不亚于三大战役,并且国民党政府还没有完全撤离南京,经过渡江战役,国民党军才实施战略退却,人民解放军才转入战略追击。因此,这一战役应属战略决战的范畴。
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过于强调了渡江战役的作战规模、歼敌数量等表面现象,没有全面分析整个战争形势,没有把握住战略决战概念的本质。战略决战,是敌对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而战略追击是对战略退却之敌的追击。渡江战役前,整个形势正如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指出的: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被消灭的结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与军事战线上的胜利同时,中国人民在政治战线上和经济战线上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为这样,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现在在全世界,包括一切帝国主义的报纸,都完全没有争论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没有必要与国民党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战略决战了。也是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政府也看到了自己覆灭的命运已不可避免,在被迫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组织长江防线的同时,加紧进行了战略撤退,从1949年2月开始,国民党政府和海空军的大部分已逐步撤离南京、上海,其中大部撤向台湾,留在南京的只不过只有李宗仁等少数官员,解放军一渡江,李宗仁等也立即逃离南京。与此相反,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的主要精力已放到如何建立新中国的问题上,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出了本年内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决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规定了全国胜利后的各项政策。随后,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进驻北平,进行建立新中国的准备工作。再从渡江战役的进程看,4月20日晚人民解放军中集团发起战役后,仅半个多小时,就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21日,人民解放军东、西集团全线渡江后,国民党军即于22日部署全线退却,人民解放军转入全线追击,整个战役,除攻打上海外,人民解放军是在追击中进行的。至于解放上海的作战,虽然战斗激烈,但这也只是一种战役性决战,并非是战略决战。
综上所述,渡江战役是属战略追击的范畴。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对国内外热点问题的看法
当代大学生对国内外热点问题的看法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思想调查
调查部门:机械工程学院纪检部
前言:不知道何时起高校大学生们对关注社会的意识变得淡薄起来,取而代之谈论更多则是谈恋爱、高消费、攀比心理等话题。就凭你在社会上随便问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都这样认为,而且是经常挂在嘴边谈论。
大学生需要关注社会吗?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切确的说学校是一本小的书,而社会则是一本本大书,只要我们在社会多活一天,就得读这本书。而且它知识是永远读不完的。也许许多人对读大学目的方向都没有把握,对自己没有目标,使得自己就像一只乱了方向的苍蝇一样盲目地乱撞,到头来遍体鳞伤。
关键词:大学生;国内外热点;社会问题 在我看来在校大学生关注社会是必要的,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与学习为友,还应该与社会为友,我读大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毕业后能够找到胜任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走出校们以后将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如果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如果自己的视野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那他只会被这个社会孤立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对现实的关注不一定能够让你得到什么,社会也不一定会为你的关注而发生什么改变,但是,如果谁都不来关注,那到底该由谁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呢?
为此我们学院进行了一次关于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全院的配合下,顺利完成调查工作。
大学生关注的国内热点问题
一、淘宝商城攻击事件
背景:10月10日,淘宝商城宣布将正式升级商家管理系统。在此调整中,原有商家需缴纳的每年6000元技术服务年费,提高至3万元和6万元两个档次;商家违规行为对消费者补偿幅度也将大大增加,作出封店、扣除部分甚至全部违约责任保证金以及“假一赔五”的惩罚性规定;特别建立商家违约责任保证金制度,从最低1万到最高15万,分为1万、5万、10万、15万三档;同时对商家描述不符、延迟发货、违背承诺等情形也做了赔付规定。。由于此次商家管理系统升级,导致部分卖家商品及服务跟不上淘宝商城变革以及很多中小卖家可能由于商城费用的大幅增加而被迫退出商城。于是2011年10月11日,近5万多名网友结集YY语音34158频道,有组织性的,对部分淘宝商城大卖家,实施“拍商品、给差评、拒付款”的恶意操作行为。多家店铺多数商品被迫下架。
解读:此次的“揭竿而起”、“网络围攻”,是众多担忧创业梦夭折的中小商家对淘宝一直以来屡次尝试“变相收费”而长期积怨的集中爆发。但此次将不满的拳头挥向无辜的大商家,既有“仇富”心态在作祟,也是当前电子商务领域内监管规范引导的跟进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需要的消极负面影响的体现。而淘宝此次的大幅涨租既是转型的战略考虑,也是依仗其垄断地位的有恃无恐的表现。而归根到底,此次事件的原因还在于目前我国网络管理的法律基础薄弱,网络零售领域法律缺失以及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二、广东佛山两岁儿童被碾事件
背景:10月13 日下午5 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特别是法制建设严重落后于网络市场发展的问题”——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杨坚争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随后,小悦悦被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最新消息:小悦悦于10月21日凌晨因抢救无效去世。但愿她在去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解读:道德讨伐听起来是最激烈的,但往往却又是最无力的。——当我们身临其境遇到当时场景,能不能确信自己不会冷漠地走过?这18个冷血路人身上,是不是也有我们的影子?面对这条缺德链,扪心自问,我们难以臵身事外!
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她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但似乎并没有让这个社会摆脱“人人痛骂冷漠,人人冷漠”的尴尬现象。
联系到近几年来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事件的频发,我们确实不能简单地把所有的罪过的算在那“冷漠”的18位路人身上,其背后社会信任感的缺失之严重可见一般!一个缺乏“理性、包容、敬畏、反思”的愤世嫉俗的社会是难以滋生道德的生存土壤的。或许我们难以改变整个社会氛围,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作些改变!
三、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绿领巾事件
背景:2011年10月,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但学校进一步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他们也是借鉴的外地学校的做法。然而,据了解,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确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
解读: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显然,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投射下,教育很容易被世俗“劫持”而脱离根本的育人理念。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决不能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
大学生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
一、占领华尔街
背景: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抗议者从早到晚都驻扎在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每天都举行示威游行,在华尔街金融机构外举标语、喊口号,抗议华尔街“贪婪”无止境、指责政府救助少数金融机构而使多数人陷入经济困境。2011年10月8日,“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呈现升级趋势,千余名示威者在首都华盛顿游行,并逐渐成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从纽约到马德里,从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到惠灵顿,奥克兰、悉尼,甚至首尔、东京、雅加达等地,至今,全球已经有八十多个国家,近千座城市民众打出标语、喊着口号,上演着类似“占领华尔街”式的抗议活动。
解读: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是诱发“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的主要原因,但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体制本身的局限性,那种只关心少数资本家——特别是华尔街金融大鳄们——的做法已经越来越造成底层和中产阶级生活的艰难以及引起他们的愤怒。
虽然,华尔街的此次游行示威与中东、北非的“革命”浪潮有本质区别,两者没有可比性。不过,无论这场游行结果如何,美国政治分裂、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大等深刻社会问题已经凸显在世人面前。
二、南海争议
背景:6月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频起,越南、菲律宾等国均以不同方式主张自己在南海的利益,中国方面积极应对,使这一阶段性争端渐渐平息。但近来随着有关国家的掺和、无理取闹,南海问题又一次呈现风起云涌的趋势:10月12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在新德里签署了一项为期3年的南海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协议,无视中国一再反对,执意介入南海事务;14日,日本外相玄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与印尼外长表示,有必要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主权争议问题,意欲强行介入南海问题;16日,菲律宾借“担忧台军南海部署导弹”的借口,透露强化保卫南沙已占岛屿的武装力量的想法;17日,美国和菲律宾在南沙群岛附近开始军事演习;18日,菲律宾国防部发言人说,海军已就菲军舰撞击中渔船事件通知中国大使馆并作出道歉,但20日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却说,菲律宾无需要为事件道歉,也没有作出道歉;22日,菲政府作出拒绝归还25艘无人小艇的决定。
解读:南海的领土和海洋争议已存在较长时间了,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炒热南海问题,或者挑起与邻国的冲突,中国的大多数邻国也没有意愿去这样做。为什么南海问题最近热起来?这显然是有人在炒作。是不是有少数人想挑起事端,是否有域外势力在活动,只能用一句中国的古话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实正在并即将证明,在维护南海稳定和航行自由、维护相关国家睦邻友好方面,中国不是孤立的,孤立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三、人民币汇率问题
背景:10月3日,美国参议院不顾中方坚决反对,以79比19的投票结果,程序性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并于11日投票通过。此案以所谓“货币失衡”为借口,将汇率问题进一步升级,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但由于此项法案按照流程还需经过众议院投票通过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目前已经出现了国会两党、参众两院的分歧,让这项法案通过的几率仍然存疑。
解读:目前美国距总统和国会选举仅余13个月,而失业率高达9.1%,民众收入下降,经济前景不明,民怨渐增。据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国会的支持率降至13%的历史最低。美国政客以创造就业为名,打中国汇率牌,将国内矛盾外引以转移视线的做法,近年几乎已成政治惯例。由此可以看出,美国部分议员鼓噪和推动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议案,更多的是政治考量,试图把其国内矛盾转嫁他国,无一关乎美国经济主要问题及整体和长远利益,也无一关乎世界经济复苏大局。这既不公正,也违反国际通行规则。
大学生关注社会的意义
一、社会给我们提供就业选项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就业选项,有什么样的就业选项,就有什么样的就业可能,有什么样的就业可能,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还有,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也会引起社会选项的不断变化,这往往又会引起追逐各种社会机会的人们之间发生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生活的新的组合变迁。另外,相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中人之间的交流,对于我们今后进入社会结构之后的具体工作,非常有帮助,比如当我们了解人的自利本性之后,就应该在与人的相处时候,要为别人的利益考虑,这样就能够获得一个比较良好的人际环境。
二、关注社会使我们目光更加长远
复杂的社会要求复杂的眼光和长远的打算,可以说,目光短浅是人生成功的大碍。目光短浅的人只以眼前的利益作为他们的追求,这样的人如果能碰上好的时机(如改革开放之初的遍地机会),也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但一时不等于长久,特别是在改革型国家和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社会变动性空前增强,如果抓不住社会变动的趋势,其选择就必然限于一时的需要而失去符合社会变动可能性。许多人的选择是随机的,随机的选择固然可以因为正好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而得势于一时,但要想长久获利,必须还得从把握社会趋势的能力方面着手,还必须要有远大目光。一个人可以多次撞大运,但他不可能总是撞大运。如果无法把握好自己的道路,一夜暴富,一夜走红之后,曾经得到的可能一朝失去,就可能会一夜暴穷,一夜过气,从而就把过去的努力和获得轻易地付于东流。
结语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关注社会。因为,他们除了自己的生存之外,还对我们中华民族负有超越自己得失荣辱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尽管扩招后大学生总体来讲呈现出良莠不齐的趋势,但总体来说,他们仍然是通过重重选拔而获得的优秀人才,他们客观上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分子。大家都知道,一个民族的崛起和持续繁荣,要靠这个民族整体发展和努力促生的精英分子来首先发现进步趋势并努力建构这个民族的未来。任何时代,拥有知识的人才能对客观世界有一个圆融的认识,也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就当代而言,相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要远远高于普通民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名副其实的精英团体。他们因而就对我们的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负有自然而然的责任。
第三篇:我对解放战争中几大战役的认识
我对解放战争中几大战役的认识
通过解放战争系列影片欣赏这门选修课,我对中国的解放战争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解放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其仍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从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军民浴血奋战,没有解放战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今天的一切。
下面,我将从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四场战役说明我认识到的解放战役。
一、挺进大别山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是戡乱战争从中共的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转折。敌40师和52师82旅分别进入我军伏击圈。次日凌晨,敌军得知被我军包围,就组织火力猛攻我兵力薄弱处,企图向南突围。这时,共军主力按部署冲向阵地,猛击国军突围部队。与此同时,敌军在东线发起的攻击也被一一打退。最后国军全部被压到石丘垅,纷纷缴械投降。这场战斗全歼国军5个团,共击毙、俘虏敌兵1700余人,缴获全部装备,还击落敌机一架。
这场战役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威胁南京和武汉,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亲自拟写的那份标有三个“A”字的电报,加速例如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加快了新中国的诞生。
二是奠定了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尽管一代伟人邓小平在此之前做过大量的革命工作,但是真正确立其在中国现代史上历史地位的,首推和刘伯承共同率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壮举。
三是奠定了大别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自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大别山就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一座名山,目前大别山已经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二、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东北野战军70万主力倾巢而下,攻克义县后包围了锦州。蒋介石命令侯镜如兵团从葫芦岛出发东援锦州;廖耀湘出沈阳西进黑山一带驰援锦州。但是解放军进展神速,在塔山和黑山阻击了两个兵团的同时很快攻克锦州,生俘范汉杰。侯镜如兵团见锦州已丢撤回葫芦岛,此时长春曾泽生部起义,郑洞国集团陷入混乱,相继被缴械。围困长春的东野部队第十二纵队迅速南下增援。廖耀湘在黑山被阻试图南下营口遭到重炮部队迷惑被迫撤退沈阳,途中被6纵阻击,锦州的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廖兵团,两天之内全歼之,俘虏廖耀湘。随后52军军长刘玉章击败东野两个纵队先头部队成功从营口港撤退,解放军最后包围沈阳,除青年军206师一部突围之外沈阳之敌全部迅速被歼,至此东北全境得到解放。
三、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又名徐蚌会战,是一场由粟裕指挥、歼灭整个徐州集团的大会战。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军于碾庄(徐州以东)全歼敌军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12个师,生俘黄维。敌孙元良兵团妄图突围,被歼灭。为配合平津战役,对杜集团围而不歼。第三阶段,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邱清泉自杀,李弥逃脱。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主力丧失殆尽.极大地推动了全中国的解放进程。
四、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地区,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对北解放天津 解放天津
平守军的和平改编。此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包括在战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队)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1万人(其中俘敌232510人、毙伤29790人、投诚8700人、改编25万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三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军主力和精锐师团共约160万余人全部被歼。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被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时至今日,往日的战争风云已经烟消云散,但是,我们绝不能忘了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而不是乐不思蜀。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国家的安宁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对体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对体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一、学科特点的再认识
重新论识体育学科的特点,强调体育是一门科学,这是由经验体育向科研体育转变的显著特点。体育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技艺性,科学研究的是客观规律,而技艺则强调的是主体意识,科学的思维是以求同思维为主,而技艺思维则以求异思维为主,发展科学的方针是百家争鸣而寻求统一的真理,而发展技艺的方针是百花齐放,既可以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我们在探索身体健康发展的生理规律时,在探索运动技术的力学原理方面,理应遵循科学的原理,但在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方面则强调根据主体意识,这种差别是技艺类课程和纯科学类课程的最大差别,也是体育学科与理化学科的最大差异。问题是我们在学科研究中过多地强调了科学性,而忽视了艺术性,因而常用客观规律的唯一性来认识和处理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最终形成了统一课程,分类齐全的教材和划一的课的结构及标准化考核要求,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一切都应该是课程改革的对象,如果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仍停留在传统教育教学的观念上,不思改革、不求发展、无疑将大大削弱体育教育教学的内涵。
体育教育还是一种情意类课程,所有学科都是以遵循认识规律为特征的。数、理、化学科基本上是探究客观规律,语文、政治、外语在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改善的同时,也要探求客观规律。但是音乐、美术、体育虽然也包含了探求某些客观规律,但更多地是完善主体意识,当今的教学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识态度、团队精神等,均是人所必要的非智力因素,而体育正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佳课程。
体育学科具有科学性、技艺性、情意性所反映的各种特征,使它具备了区别任何学科的特色。因此,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面也应该有自己的特征。
二、体育课程模式向多元化转移
我国的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受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影响,无论是把知识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还是把增强体质作为中心任务,始终没有走出三中心的怪圈,既以教师为中心、以大纲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全国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个模式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各类学校在体育学科特征的探索中,建立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课程模式,提出了课程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快乐化、课内外一体化的改革思路。我校于1998年构建的“一主多选”教学模式,既保证主教材的教学又顾及学生对自选教材的兴趣,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彼此融合与互补来完成课的教学。通过几年的实验性研究,于2001年4月完成了结题工作,我校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表彰为“优秀实验学校”,实验课题被专家组评为“优秀级课题”,学校分管校长和课题组负责人被中国体育科学会表彰为“全国学校体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实验性研究的初步成果,为我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开了好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尚缺泛完整性和系统性,资料积累尚不完善,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文化素养,运动潜能的开发,自我锻炼能力与习惯,终身体育思想等尚未达到理想的目标,需要在今后探索中努力提高教师的思德修养、钻研能力、吃苦精神,创造出适合于我校体育教学的特色。
三、在推广“快乐式”的同时正确评价“传统式”体育教学
对“快乐式”和“传统式”两种体育教学模式,都应用历史的视角和正确的观点加以评价和鉴别。
1.“传统式”教学
“传统式”教学的目标定位单一,在生物体育观的思想指导下“以体为本”进行教学,形式保守,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严重抑制了青少年学生活泼开朗、爱玩好动的天性和本能,也压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内容陈旧,方法落后,影响了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及对抗行为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运动技能不高,特长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进入社会后生活质量下降。
但“传统式”体育教学具有许多亮点,如“传统式”十分注重遵循体育的基本规律,即认识规律、技术的形成规律、生理机制活动规律,还十分关注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练,这些对现今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青少年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舍弃其不利因素,保留、继承甚至发扬其精华部分。
2.“快乐式”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快乐体育”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思潮,80年代影响到我国,“快乐体育”是一种从终身教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兴趣为先导,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形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其特征有以下几点:(1)快乐体育是通过体育体验运动的快乐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区别其它活动不能替代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举例)(2)快乐体育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同等重要,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3)快乐体育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发展特长。
有人把不负责任的体育课称之为“放羊式”的课,快乐体育是否也会陷入这一教学的误区。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抓住以下四个方面,快乐体育就能沿着正确轨道实施。(1)针对性: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需要、身体需要出发,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要上;
(2)实效性:不仅要重视活动形式上的快乐,更应着重内在内容的实效性,既要在近期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满足成功感,又要在远期目标中形成终身意识,发展自我锻炼的综合能力,使体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体育伴随人生;(3)竟争性:体育运动具有营造良性竟争环境,“快乐体育”中的竟争性能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技能、战术、非智力因素和提高心理素质,进而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良好个性,达到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4)可控性:“快乐体育”教学充满挑战性和创造性,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同时对教师的组织与管理增加了难度,教师很难控制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对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控制教学过程的动态发展,协调好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快乐体育”具有可控性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抓住主要因素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己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具有主体性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习效能的主要因素。学生在课内外练习中表现出个体学习效果的差异,主要根源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差异。
从体育的角度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潜在意识因素和后天学习环境的直接影响,此种潜在意识决定了学生自觉参与体育学习的主体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参与练习的独立锻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受诸多社会环境的影响,(1)学生文化学习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学生的精力偏重于文化学习,投放到文化课程之外自主锻炼时间较少,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2)独生子女家庭的到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
更迫切,包办代替因素过多,学生对家庭依赖性较强,主动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3)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有时直接影响学生在运动中主体性的表现能力,身体素质与技能越强,主动学习与练习的兴趣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反之,体质与技能较弱的学生感到技不如人,不愿意在公共场合中表现自己,主动学习与练习的兴趣逐渐淡化,学习效果较差。
“一主多选”教学模式客观上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选项课中能轻松、愉快地参加自己喜欢的练习项目,在相互交流中增强合作能力,在相互竞争中提高运动技能,在自我追求中发展个性。
2.学生练习的有效时间
体育教学讲究精讲多练。对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学习时间与实际耗费学习时间的差异所致,就是说实际练习时间是提高学习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时间是给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时间是可变的,如何在给定的教学时间内缩短组织教学的时间,增加学生学习和练习时间,已成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重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时间并不等于有效的练习时间。学生时常被常规的教学方法与练习过程所束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浪费了有效的练习时间,运动量明显不足,从这一点来说,课堂教学个性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增加学生练习时间的主要因素。
3.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特殊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体育的实践性、活动性和渗透社会活动的广泛性较之其它课程更具有直接的适用性,目前,虽然还不能完全被人们所理解,但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知将进一步加深。
(1)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课堂教学中的接受能力和潜在课程中自学自练能力。而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学习兴趣、认知风格、技能储备、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其中主动学习是提高学习效能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对部分学生选项内容提出强制要求,由教师组织他们进行该项的体能与技能的强化训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适应选项要求;另一方面开展选项练习的互教互学,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对提高学习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并形成一定的学习与练习氛围,学生在自我表现和相互竞争中逐步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再一方面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之外的组织与管理,提出新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的自学自练发展自己的能力,教师定期组织检查、评定。
总之,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自主练习和自我发展的不断追求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
(2)组织能力
体育活动中的组织能力是培养学生适应高校教育、走向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包括个体参加集体体育活动的态度,对体育规则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对组织活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及过程管理能力等。在“一主多选”教学模式实验中,采用同轨教学班级选项小组之间的多项竞赛活动,在活动类课程或星期六下午举行班级、年级间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其中大部分竞赛活动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3)评价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的评价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三个方面。其中自我评价的能力最为重要,科学地自我剖析、客观地自我评价能找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原因所在,在教师的帮助下“对症下药”及时矫正,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职
业道德、教学方法做出综合评价,有助于教师改进,提高教学效果。相互评价;是指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在相互竞争中提高技能。对别人的评价能力,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自己认知水平。相互评价;也包括对心目中偶像的动作技术评价,如观看各类重大比赛的录像,畅谈自己的感受,从中受到教益,进一步明确自己新的追求和新的目标。
以上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我们的认识、体会、做法与分析不够到位,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三国演义中对各人物的看法
《三国演义》论文
三国演义以120回的篇目,写出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百年的朝代嬗递,历史变迁。但这本书的成书,却是经历了自魏晋南北朝之后几百年里无数文人、说书人、词曲家的传播,才逐渐成型,最终由罗贯中整理写作,成了这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本书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传播,才最终成书,是集合了自那时以后无数中国人的思想,无数朝代的文化的一本书。但我偏偏不愿意关注这些似有似无,已被人翻烂了的东西,我要说一说我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先谈谈那我对这本书的看法。依我所见,这本书最感动我的并非曹操雄浑壮烈的心胸,并非诸葛亮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亦菲刘关张三兄弟出生入死的兄弟之情。而是在这乱世之中,无数忠臣为了忠于主公,而做出的牺牲。前有王允为国捐躯,后有董承接帝血书,即便汉朝式微,依旧一心一意为汉朝服务,不顾自己势单力薄,却毅然决然地付出。更有荀彧荀文若(我最喜欢的谋臣,毕竟长得帅)魏国几乎可以说是他和曹操共同建立起来的,但在面对曹操询问是否称帝时,他依然回答:“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秉忠贞之志,守千退之节。君子授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并非一个腐儒,相反,他很聪明,他可以在曹操手底下办事,为曹操谋划下半片江山,曹操也对他十分尊敬,一口一个“吾之子房”地叫着。甚至可以在曹操出征时,让荀彧帮他看守后方。打袁绍又打不过了,给荀彧写信,让荀彧给计谋,荀彧给了一条打的大的方针说:“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给曹操吃了一颗定心丸,才打败了袁绍。也是因此可见,荀彧对于曹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谋臣,他有的时候更像是曹操的一个合伙人,有什么大事觉得不对劲就来问问他。更是推荐了像是郭嘉、荀攸、钟繇等一些列人才。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是曹操,是袁绍的沮授出的计策,荀彧的版本叫做“奉天子以令不臣”,一字之差,就可以看出到底谁是忠谁是奸。而这样一个人,并没有忘记他是一名汉臣,以自己一死,为大汉江山又续了一次命。或许有人会说荀彧之死并非因为他说的话,而是曹操想自己一人专权,他无论如何都得死。但我认为,荀彧完完全全可以不死,前有贾诩后有司马懿二人通天的演技,骗过了曹操,他荀文若又怎么不可以,他只是不愿意。荀彧政治远见太远了,他在袁绍最强势曹操最弱势的时候舍弃袁绍投靠了曹操,又怎么预见不到自己精心帮助曹操的结果?应该是荀彧早就明白汉朝将亡,为了自己骗自己,才帮助曹操谋划江山,等到曹操对他说他要称帝,荀彧也明白了自己命数已尽,就自杀了。
荀彧的所作所为在三国那时并不少见,他是最后一个为汉朝尽忠的汉臣,但不是唯一一个忠于主公的谋士。
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三国的乱世中,在他人面对利益权利驱使的时候,却难能可贵的坚守自己的身份。在他人几次三番投诚时,他们却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坚持。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三国》很好看,因为在那样一个不厚道的人横行于世的年代,依旧有不少人选择了以厚道待人,不去将自己的尊严换作饭钱。
可即便我如此喜爱这些有志气的人,我觉得我们依旧要辩证的去思考思考到底降与不降有何分别?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那肯定是不降好,有骨气,但果真如此吗?我觉得不然。倘若真的是不降好,那天下人为什么那么多都选择了降?这并非是什么精神追求不同,而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生命的重要性。命重要吗?重要,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特别重要,但有东西比命重要吗?有,你认为比命重要的,就比命重要。例如说在刘备眼中的天下,在董承眼中的汉朝天子,太多太多了,这么多人眼中的这么多追求,有相当一部分都可以说是有命才可以追求,但也有些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如同像刘皇叔一样的追求,倘若最开始遇到袁绍曹操,并不是恭恭敬敬地称兄道弟,夸赞一番,而是开口便破口大骂:“尔等国贼,随行大臣之事,实有逆反之举。口称匡扶汉室,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吾不与尔等同流合污。”那便是死路一条,就连青史留名都做不到。按照刘备的官职,那就是一个小小的村长,若不是隐忍,厚积薄发,别无他路,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见到太史慈后,太史慈并没有与他共谋天下,而是选择了投靠东吴,并非是东吴很强大,而只是因为当时的刘备太过一文不值,甚至于当时得知孔融有求于他,他还说了句“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可见一斑。甚至于可以推测,后来的刘备三顾茅庐又何尝不是这种情况。刘备本来就没什么名气,若不是那次去救陶谦,出了点名,再后来从袁绍手里骗取了点兵马,又遇到了徐庶,在徐庶帮助下夺了樊城,诸葛亮十有八九是不会见他的,否则仅凭刘备一个大汉皇叔的噱头,只是说着好听,实则无多大用处。也更是因为他的名气不是很大,才会抓住诸葛亮这一颗大树,否则看看司马懿,依旧是几次请人出山,差点被曹操一言不合杀了。更有嵇康,不理会曹丕钟会,直接被斩了首。更有关羽千里走单骑,虽说被曹操俘虏,但深知大义,若是此时逞英雄,那刘备的两位妻子,便无人保护,而自己也无力再去同刘备打天下,他选择了“降”。他也帮助曹操做了些事,斩了颜良,破了袁绍大军。最后曹操也放虎归山,让关羽去回到了刘备身旁。这便是知大义的降。
而不知大义的降也有不少,例如吕布:他不知为何而降。董卓送给他的钱财,丁原完全可以给,董卓送给他的宝马,丁原也可以给,但吕布实在是没有谋略,一下子见钱眼开,便认了董卓作义父,可这义父没有认多久,就被王允的美人计攻破了。虽然说《三国志》里并没有记载美人计,但依然可以看到吕布杀董卓的原因是“由是阴怨卓”,后来因此和董卓的侍妾私通,两人便反目成仇。可以看出来,吕布投降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头脑一热,随心所欲就决定了,并没考虑什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荀攸评价吕布:“吕布勇而无谋。”降与不降都可以,但得明白为什么要降,为什么要不降。像是吕布一类的人,只是吃喝玩乐,毫无目的可言,那也就不是什么有识之人了。吕布错在他自己并不聪明,并不精明,但他却总把自己当成一个精明且聪明的人,刚愎自用,几近于无谋。投降本无罪,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将罪责硬生生的按在了自己的脑袋上。
除了吕布之外,还有张绣,本来自己好好地联合刘表兴兵讨曹,结果只是被贾诩煽动了一两句“曹军势大,不可与敌,不如举众投降。”就投了降。后来见到曹操侮辱自己叔叔的妻子,就又兴兵造反,结果打不过,又去联合刘表,最后又是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他可能一直不知道贾诩为什么帮他,为什么明明投降了,贾诩还用奸计谋反,他可能只认为是贾诩忠诚于他,殊不知,这都是贾诩为了提高自己的身家地位,才出谋划策。张绣他投降也是如此,不知为什么投降,胸无大志。单单纯纯听取他人意见。
还有一个不投降,但是也是没有点大志的人,孙权。其实关于他的投降与否,主要看在了当时诸葛亮的一番说辞中“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这是回应孙权问刘备为什么不降曹的话,虽然说演义之中没有写出孙权之后的话,只是写了他“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但在《三国志》中有如下记载: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这话意思是我虽然很厉害,有决心对抗曹操,但是,我的盟友刘备,刚刚打了败仗,怎么能够打败曹操呢?孙权本身应该是不打算战的,甚至不想战,只不过被诸葛亮一刺激,就下不来台了。即便此处可以说是孙权怕张昭等“主和派”下不来台,特意演的一出戏,但是后来真的开了战,孙权的所作所为又如何解释。《三国志》中有所记载,周瑜说:“……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可孙权反倒又说:“……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虽说不降,要战,但反倒是畏手畏脚,不敢放开手去打,心中畏惧,这到底是为了逐鹿天下,还是自己心中有私心,怕一输便一蹶不振?这种说不降,却也不战的人,自私透顶,难怪会输了家底。
也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降与不降,忠与不忠的对错。不仅仅是要看自己是不是有抱负,有追求,还要看自己追求抱负理想是否符合天下大义。
大义之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民义,一种是正义。此处的民义并不是得到民义,而是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民义,正义也如此。
所作所为顺了民义者是刘璋,或许很多人会说刘璋羸弱,但是他最后说的话却是令人动容“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他这话也就没了什么心计可言,虽然他后来是“大哭回府”,但依旧是知大义,识民心的人。他明白自己暗弱,自己没有才能,无法统帅一州,虽说这句话有点找借口的意思,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愿意找借口的。因为只要借口一出,那边意味着你已经失去了者一州之地。所以即便我认为刘璋并不是个好郡主,但我依旧要说他此次投降,是正确的。
第二种的正义,便是忍辱负重,假投降的人,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刺杀董卓的曹操和真正刺杀董卓的在《三国志》里的伍孚。曹操杀董卓的事情就不提了,漏洞太多,不像是真的,正史里也没有记载,而伍孚的举动,是真真正正的隐忍之后刺杀董卓。刺杀未遂后被董卓逮住,董卓问他:“卿欲反耶?”伍孚大义凛然地回答:“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可见伍孚真的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降。
世人皆言“大丈夫能伸能屈”,也语“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什么看似相反的话可以流传千古,便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那些有自己目标理想,有自己追求抱负的人,并不畏惧究竟是如何评价,史学家史评家也可以看出来究竟他是否是能伸能屈,还只是为了自己一时快活。世上本就不乏投降者与不投降者,为什么那么多青史留名的人,为什么那么多默默无闻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心中目标是否愧对于自己,愧对于苍天。但说了这么多,他们的忠与不忠,一生的目标,最后竟只落得在一张纸上,现在想来,难免有些悲怆,忠臣也好,佞臣也罢,最后不都化为一杯黄土,成了史学家纸上的一点浓墨。自己的一生,最后只不过寥寥数字就概括的一干二净,真是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