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亭序歌词赏析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 《兰亭序》歌词赏析
《兰亭序》洋溢着中国复古风的味道。周杰伦再一次用流行的方式阐述着古典的书法。歌名不禁让人联想到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兰亭序》中文字灿烂,字字珠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潇洒自然,飘逸奇崛的书法更让人赞不绝口。而今,方文山用通灵的文字将“爱情”融入到书法,匠心独运,意境非凡。爱情与书法相得益彰,似水流长。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寥寥数笔,即勾勒出书香气息浓厚的才子和优雅羞怯的佳人两个形象。一个女子为爱勇敢也为爱迟疑。她想上前推门而入,脚步却因心中忐忑而断断续续。月光下,这一种想见不敢见的伤痛,是如此的透明和如此的唯美。用脚步碎来描摹佳人细腻的心思,巧妙地将无形的东西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无论多么精妙的行书,我都可以轻易将它拓写下来。而面对你的美,我迟迟不敢下笔。你的美,书法也无法传达出你姣好容颜的万分之一。佳人的美是动态的,所以书法也无法将之定格。书法之气质,是让人去感觉的,美人之美也是如此。将书法的美与佳人的美对比着来写,极具古典气息。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夕阳的美学境界是神秘幽远的空间构成,表现为心灵与艺术的契合。在唐诗宋词意象中,诗人对夕阳情有独钟。夕阳不仅是感伤的,也是审美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日暮西山的肃杀气氛吻合了离人的黯然神伤的情愫,而温馨如画的夕阳照又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类最深刻的审美感觉。夕阳是诗人生命光辉的吐露,也是诗人在宁静与惬意中体验到的难以言说的生命滋味。傍晚的日光洒在人身上,让人多了一份静谧;把美女的羞怯想象成夕阳余辉,温馨。
我题序等你回
怎落笔都不对
才子对佳人的思念发乎情,止于理。他不敢大胆表白,只能用“题序等你回”来维持联系。用“题序”来作为爱情的纽带,这样的爱是高洁的。将情感的复杂与书法的变化莫测对比着写,极具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了一股古典书法与现代爱情结合的气息。
弹指岁月 倾城顷刻间烟灭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谁让你蹙秀眉 而深闺徒留胭脂味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回眸一笑”、“蹙秀眉”、“胭脂味”、传统的美人形象跃然纸上。“青石板街”和“胭脂味”若用“高速公路”与“香水味”来替换,则那份古典烂漫的情怀会被打破。古朴的,更具内涵。太过浮华的东西反而会削弱爱情的纯洁。
心事密缝绣花鞋
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 作为古典意象的“绣花鞋”,象征着一种古老的文化与文明。它以丝绸为底,以丝线绣成五彩斑斓的图案,如梦如幻。最常见的图案就是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并蒂莲开。这些成双成对、雌雄相配的具象,无疑围绕着男欢女爱的永恒主题。若花怨蝶,则写出了佳人对才子不将爱意表明的怨恨。
雨打蕉叶 又潇潇了几夜
“雨打蕉叶”是景物描写。这种描写多用于表达一种轻愁、一种无奈的思念之情。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意象相同,都有抒发孤寂零落之情。天涯何处无芳草,只是才子偏偏钟情那佳人。多情总被无情恼。爱情让人心花怒放,也让人黯然神伤。
歌词中的爱情以书法为载体,既传达出了古典的意蕴,也彰显着爱情的生命力,极具时代气息。歌词中的爱情如《兰亭序》的行书,纤细、婉约、似行云流水。
第二篇:集兰亭序古诗赏析
导语:王羲之的《兰亭序》,尽管它来历不明,聚讼纷纭,至少在唐朝以后,总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序兰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做诗的缘由;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集兰亭序古诗赏析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赏析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简介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 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第三篇:歌词赏析
农民可以忘掉出路,可以忘掉月黑风高,可以忘掉广阔土地,可以忘掉快乐与悲伤……可见农民的无忧无虑。
高潮部分“见面再喝……下乡里”表现了农民的憨厚与纯朴。
“一天加一天,每份耕种,汗与血。”说的是农民生活的单调与辛苦。
“但靠两手一切达到”、“人定胜天”表现了农民朴素的唯心主义思想。
“春与秋撒满了希冀,夏与冬看透了生死”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播种时,撒下的是希望,丰收时,装满了希望。由庄稼的一季一季联想到人世世代代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是需要永远牢牢记在心里的。
“雾里看花一生走万里,但已了解不变道理。”对农民来说,生活就像迷雾中的花朵,虽不是那么清晰,却已很美丽,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亘古不变的哲理——农民的一切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一句话评语:有谁歌唱过农民?
全词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充满了自信,即对未来的不再犹豫,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是对梦想实现的渴望。问君天多高,心中志比天更高,是胸怀大志的人的豪言壮语。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则是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一个人,先有自信力,才可能又他信力,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有什么权利让别人相信你呢?
本歌曲旋律欢快舒畅,优美动听,加之以浅显易懂的词作,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曲目。
全词描述了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手上留下了岁月的风霜的痕迹,已经无法用语言去修饰,但它给予儿女的爱却永远不露声色,藏在背后。
年少时儿女嫌父母唠叨,长大后却又因那时的不懂得珍惜而感到内疚;年少时,儿女沉醉于音乐,母亲不甚赞赏,但她的爱仍像涓涓细流般从未间止过,母亲的爱最终使儿女感化,决定冲开心中挣扎,去报答父母。
母爱如春风化雨般暖透每一个儿女的心,她们一生默默无闻的奉献,用自己温馨的目光,教导儿女,前路上的困难并不可怕,跌倒了,站起来,永不放弃。母爱绵绵无绝期,宽大且无限,无以报答,只能由衷的对母亲说一声“真的爱你”
通完全词,想想自己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想想曾经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你赶快孝敬父母吧!让这正为你的习惯!
一句话评语:母亲伟大!母爱伟大!
和风细雨的傍晚,夕阳西下,我独自一人彳亍在那寂寥,悠长而又湿漉漉的街道上,心中希望逢上一个丁香般的结着怨仇的姑娘。雨水和着泪水早已打湿了双眼,模糊了视线,轻轻擦拭,我无助的眼神仰视着那孤单的晚灯,为什么它也独自一人呢?为什么?心中有太多个为什么……心里泛起一丝涟漪,我从那昏暗的灯光中又看到了往日的欢声笑语,看到了绵绵无绝期的思念,看到了往日的点点滴滴,此时此刻,千中情丝,万缕愁绪都化作三个字停滞在心口,想大声喊出来,远方的她可否听见?
我喜欢你那动人的眼睛,我喜欢你那迷人的笑声,我多么想再轻抚你那可爱的面容,手牵手,一起走,说着情话,就像昨天的你和我,而这一切还可能吗?我的心如刀绞般疼痛,是我对不起你,我到现在才理解你,才知道珍惜你,可这一切不都太晚了吗?可我依旧想说:喜欢你!
一句话评语: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就大声说出来!
在这寒冷的冬夜,雪花在轻轻飞扬,我独倚在门边,思绪万千,冰冷的心和这个冰冷的世界一起飘向那遥远的地方。那里有我的从前:在风风雨雨里你追我赶,追寻心中的梦想,也曾因雾大找不到方向,迷失了自我。但海阔天空之下,只要我坚定心中的梦想,我和你又怎么会改变呢?多少次,因别人不解而遭受冷眼和嘲笑,而我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一直默默地走下去……一阵寒气袭来,让我回到现实,刚才一刹那的恍惚,曾经若有所失的感慨,在不知不觉中都已渐渐变淡。心中的理想才是我的最爱,可又有谁能明白我呢?
原谅我这一生的放荡不羁,热爱竞逐自由,追求梦想的路崎岖而坎坷,心里也怕有一天自己会跌倒。放弃自己的理想,谁都可以做到。心里也怕有一天只要我和我的理想行在海阔天空之下。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终于决定:我仍然自由自在,仍然放声高歌,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也要找到心中的梦想。
统揽全词,我在回忆自己的过去,充满了太多的辛酸与无奈:人生的艰辛,是人的不解,冷眼和嘲笑打击着我,人生的艰难险阻威胁着我……而我呢是一个胸怀理想抱负,不畏困难,一心想实现梦想的人,虽动摇过,但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用“仍然……仍然……走遍千里"表现了我的决心,今生今世只为”你” 一句话评语:为梦而活,追梦而死,无悔这一生!
山野间有一个破旧的小木屋,锁着的,他躲在里面,是在逃避什么,好像又是在等待什么,持续了几天,他不吃也不喝。终于,女孩来了,她让他开门,他却无动于衷,……最后她狂吼:“你为什么不见我?”拿起身边的斧头,拼命地向门上砍去,门被砍开了,他一把推开女孩,逃开了,他狼狈的逃窜在荒山野岭间,冰冷的雨水和着略带一丝热意的泪水一起模糊了他的视线,雨滴疯狂的往他的脸上抽打,他的眼前一片昏花,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她的影子,出现了,消逝了,又出现了……若隐若现的她让他的心阵阵剧痛,不愿再提起往日的悲痛记忆。他不禁问自己:难道我们之间的爱情就像悬崖上的(),谁又敢去采呢?还是让我接受这最痛的以外吧!我最爱的女孩。
通过歌词,我们虽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他和她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却能感受到他的痛苦、迷茫、无奈、悲伤及抱怨、不满的情绪。他在等她,即使他等的很痛苦,即使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等她,甚至感到很迷茫,即使结果只是一句活该。
他很爱她,他精心的呵护爱,为了爱全心全意的付出,其中的辛酸谁与分享,只好自己尝。
他很理解她,两个人都有不同的无奈,但他不怨他。一句话评语:谁知道冰雨何滋何味?
这首歌词好似是在描述一位游子重归故里时面对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感慨吧!游子的双脚再次踏上了那熟悉的路,那路曾是苍翠的路,开放的路,曾在路上历遍了世间创伤,破碎了理想,想想自己年少时秋风秋雨,看看千秋不变的日月,而那些逝去的日子也只能留作永远的回忆啦!不知不觉中到了自家门前,游子又想起了和父亲迫不得已的话别,只顾心中辛酸,唏嘘感慨,连句再见也没说,父亲看到儿子回来了,不禁会心的笑了,这刻再次望着父亲的笑容时,游子心头一酸,那张苍老的面容,高挂的面容,记载了多少风风霜霜,又印证了几多往事,游子心中汹涌澎湃,想想父亲那无私的爱,那沉重的爱,就像大地一样厚重,沉稳,就像日月一样无私,永恒。此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说出口,就让这黄昏的暮色渗满我的泪眼吧!
第四篇:歌词赏析
歌曲
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形式
有那么一首歌叫做不屈服------汪峰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巅 就象穿行在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这首歌以极具感染力的歌词及曲调,让每一个听一个听过它的人都有一种激动,进奋的感觉。
有一种坚持叫爱------贾斯汀比伯
So
please
don’t
go
away
所以请不要离开我
Everything that you are is who I am
你的一切就是我的一切
Who
I
am
today
今天的我
So when you’re lost and you’re tired
所以当你迷失并且累的时候
When you’re broken in two
Let my love take you higher
Cause I, I still turn to you
To you, to you, to you
I
Still
Turn
to
you
当你的心破碎成两半的时候 让我的爱支撑着你
因为我,我会一直支持着你 对你,对你,对你 我会一直支持你
To you, to you, to you
对你对你对你 Cause
I,I
turn
to
you
因为我会一直支持着你
Cause I, I turn to you 这首歌是小贾为其母亲所做的歌公益,歌曲描述了其母亲在Justin幼年时(单亲家庭)的辛苦和不易。母亲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和支持。赞扬了其母亲的伟大精神.有一种喜欢叫痴------艾薇儿
Let's all slumber party 一起开场睡衣派对吧
Like a fat kid on a pack of smarties 你就像个爱吃零食的小胖子 Someone chuck a cupcake at me 喂你吃别人送我的一块蛋糕 It's time for spin the bottle 到了转瓶子游戏的时间
Not gonna talk about it tomorrow 等到明天就别告诉别人
Keep it just between you and me 就来场咱们之间的睡衣派对 Let's play truth or dare now 一起来玩真心话大冒险吧
这首歌表达了艾薇儿对哈喽凯特的浓浓爱意,毫无保留,坦诚相待。
花是美的------邓丽君
那南风吹来清凉
那夜莺啼声齐唱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
只有那夜来香
吐露着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
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
拥抱着夜来香
闻这夜来香
夜来香我为你歌唱
夜来香我为你思量
啊 啊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思量
LA LA LA 这首歌透露出邓丽君对夜来香深爱,以歌词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成为了中国的经典歌曲。
第五篇:《荷塘月色》歌词赏析
《荷塘月色》歌词欣赏 字数:1706 字号: 【大 中 小】
歌曲《荷塘月色》的走红,歌词的创作功不可没。本文试从修辞手法、虚实关系、意象选取等方面赏析歌词《荷塘月色》,希望藉此对中学生的散文写作能有一些帮助。
歌词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神兼具,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一点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光缓缓流淌”这是以缓缓流水比喻“时光”;“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这是拟物,把女子比拟成嬉游荷塘的小鱼;“荷塘你慢慢”唱、“月光你慢慢”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哗哗流淌的荷塘说成是“唱歌”,宁谧皎洁的月光成了静“听”的知音。其中,“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诉之于嗅觉,“小荷淡淡的香”写尽琴音的缥缈、悠扬和美妙动听。
歌词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十分有特色的。“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梦境本是虚无缥缈的,但作者把它说成可添可著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心灵可有窗户?“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忧伤是人的内心情感,怎能如实物般让人采撷?„„这些都是化虚为实,就是作者将主观性很强的思想、心绪、情感等外化为具体形象的客观事物,变无形为有形。不仅如此,作者还结合景物来表达情思,在景物描写中,寄托自己内心情感。宋代范晞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整首歌写“迷人的星光”、“淡淡的月光”下,“微微荡漾”的荷塘上弥漫着荷花的芬芳,还有若有若无的琴音、翩翩飞舞的萤火虫„„作者通过描绘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传达出人景和谐、人与人之间多情的意蕴。
歌词营造的意境幽美脱俗,这得益于作者选取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典型意象。词作中用“月”来寄托相思的深情,同时它又是情感高洁的象征;“淡淡月光”、“梦”这类意象,给全词披上了一层朦胧色调;意象“莲”有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又因与怜爱的“怜”谐音而多用来表达爱情;“鱼儿”这一意象的选取也是颇具匠心的,在乐府诗中,“鱼”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的意象,这里取其是爱情婚姻的象征,传达了“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另外,《荷塘月色》还有明显地化用古诗词的痕迹。开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就是源于《论语·子罕》中将流水比喻成时光的创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古典诗词中“抽刀断水”的启发;“等你宛在水中央”则是对《诗经·蒹葭》里诗句的直接借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由此看来,学生在写作散文时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学会恰当地处理虚和实的关系;善于化景物为情思,从景物中写出自己的感情来;或者能够将心绪、情感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这样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景物描写不单调、不刻板,情感抒发不苍白、不生硬,文章自然也就形散而神聚、优美而又有神韵了。若能在行文过程中恰到好处、巧妙地化用古诗句,那就无异于为作品锦上添花了。
荷塘月色
凤凰传奇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那时年轻的你和你水中的模样
依然不变的仰望
漫天迷人的星光
谁能走进你的心房
采下一朵莲
是那夜的芬芳还是你的发香
荷塘呀荷塘你慢慢慢慢唱哟
月光呀月光你慢慢慢慢听哟
鱼儿呀鱼儿你慢慢慢慢游哟
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月光
流行歌词与作文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论是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来说,还是从考试中作文所占的比值考虑,写作教学都不容忽视。而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少学生对现有的作文教学现状深感不满:老师按照教参从叙述人称、表达方式、描写策略等方面归纳的所谓“良计”,对学生们来说已经毫无吸引力了。学生疲于应付,老师也无法通过写作训练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不妨转变一下思路,从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歌词中寻找写作教学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自身喜闻乐见的歌词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并在日后的习作练习中加以运用和巩固,这样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流行歌词融入中学生作文写作教学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流行歌词中的“炼字”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准确、生动地使用动词。中国古代诗歌有注重炼字的传统,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经过了“到”、“过”、“入”、“满”等锤炼,最终定位“绿”。“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活力与激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生命的气息。我发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同样也有十分突出的例证。如方文山的《发如雪》歌词中“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一句,词作者方文山改变了“纷飞”形容词的词性,活用为动词,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将眼泪流下的状态刻画得真实而细腻。此外,方文山的词作《青花瓷》“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一个“惹”字形象而生动的写出了“芭蕉”与“骤雨”、“门环”与“铜绿”之间的微妙关系,堪称典型。用好了动词,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在后来的作文训练中,我惊喜地发现班上一位同学写夕阳西下时的妙句:“众鸟高飞,衔走了暮色的天空”,“衔走”一词让我感觉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舞的姿态,非常形象而生动。
其次,教师可积极发现流行歌词中场景营造的句子,并将意境诉诸于画面,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和把握词作者写作的方式和技巧。其实,在许多中国风歌曲中,都比较注重画面的营造,如周杰伦的《东风破》《菊花台》《烟花易冷》,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在梅边》《花田错》,许嵩的《清明雨上》《南山忆》《断桥残雪》,胡彦斌的《诀别诗》《潇湘雨》,等等。在一次描写训练中,我特意选择了两幅图片,一幅以静谧的村庄为背景,一个人静静站立于村头吹着牧笛,我适时播放了背景音乐——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同学们听了很有感慨。另一幅图以琥珀色的月亮为背景,没有人物,播放的歌曲是王力宏的《花田错》,我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填充画面内容。在教学中,我归纳出流行歌词中营造画面的常用途径:古典意象和人物情绪的融合。这次课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写作中也会尝试着像歌词中通过意象的经营来描写具体的场景。没过多久,语文课代表让我帮忙看看她的习作,她写了一首名为《春雨》的小诗:“雨水/从青绿色的梦中碎裂/沿屋檐落成/一只只/归巢的/春燕。”诗歌通过雨水从屋顶滴落下来的场景,将雨水转化成归巢的春燕,写得非常奇特。
再次,教师还可通过阐发流行歌词中一些较好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树立批判的意识。比如,在讲述作文立意时,我选取了汪峰的《存在》和许嵩的《微博控》这两首歌词,阐发其主旨。汪峰的《存在》深刻地反思了我们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批判自我,剖析自我;而许嵩的《微博控》批判了一种现象: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时,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工具的某种依赖,甚至被这些高科技产品奴役,沦为它们谦卑的奴仆。在解析这两首歌词时,我着重强调了词作者立意的高度与深度,通过我细致地讲析,学生们明白了在作文立意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利于他们批判的意识的养成,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和今后的成长都十分重要。
流行歌词可以与中学作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不论是炼字,还是画面的营造,或是文章的立意,流行歌词拥有着通俗性、普遍性、易接受等优势。我坚信,只要将流行歌词适时巧妙地引入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必然能焕发出新的气息,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写作能力也必定能够得以提高。
曾赛珍,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汪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