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伊豆的美,空灵的世界(读后感)
伊豆的美,空灵的世界
—— 《伊豆の踊り子》读后感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伊豆不同于东京,东京的繁华它没有;伊豆不同于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没有;伊豆更不同于京都,京都的古风古韵它也没有,它所拥有的,大概只是那淡季的忧郁与纯真的自然吧?带着优美的姿态,不急不缓地将其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份忧郁与自然又恰恰适合朦胧的初恋,因此这故事只有发生在伊豆这种地方才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川端先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用他富有深意的笔触,写出了一篇空灵的中篇小说——《伊豆の踊り子》。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发生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就如同秋风轻轻吹起了一片树叶。薰子,一个十四岁的巡游艺伎,有着丰厚漆黑的秀发和像鲜花似娇美的面孔,她的眼角处涂抹着古色胭脂红。而“我”就是看着这样的一个舞女,颤动了心弦。她和一群流浪的艺人一起奔波各地,那些人是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对于“我”的到来,他们欣然接受结伴而行。直至分离,那淡淡的不舍,那淡淡的爱慕之情,才渐渐将“我”的内心灼伤。
从头至尾,小说没有像传统的爱情故事那样落入俗套。薰子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我”的不只有爱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灵上净化的洗涤,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其实川端先生的作品,能够感染人的不只是优美的情节和细致的语言,文章中给人们所表现的人物或景致,都有一种似虚似实的美感,淡淡的一点一点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叫人领悟。重叠的山峰,秋日的木叶,流浪艺人轻敲的鼓点,舞女可爱的裙裾,一切都带有很浓郁的日本特色,正所谓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将这份情感发挥到了极致的美丽。然而,作品的基调始终处于一种淡淡的感伤美,飘渺的虚幻美之中。因此,有人说,这篇小说是一个空灵美好的世界。
开始,川端先生在小说中布置了一种悲凉的基调,“我”所见的中风老人的病痛,被流感夺去父母性命的三个孤儿,失去儿子、儿媳的孤苦可怜的老奶奶,受人歧视的流浪艺人中落魄潦倒的荣吉,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旅途的荣吉的妻子千代子,哥哥不让但又无奈还是做了舞女的薰子,迫于社会风习自己也看轻女人的阿妈,离开故里亲人只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等等,无一不反映出一种悲苦,无奈的情感,这又正与“因孤儿根性而扭曲了性格”、“不堪令人窒息的忧郁而来伊豆旅行”的“我”的寂寞与孤独相呼应。因此,“我”不会介意于他们的身份,反而能够毫无间隙地与他们快乐地交谈,因为“我”理解他们。文中这样描写到“我”的想法:“既不猎奇又不含轻蔑之意,我完全忘了他们是属于流浪艺人那一种类的人。”。我想,“我”的感受与川端先生自身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因此,有人说,这篇小说是川端先生的自传性小说。
所幸,文章并没有在悲凉中一沉到底,舞女和流浪艺人们带给了“我”一些希望和幸福。在共同的旅行中,流浪艺人们对“我”表现出信任、感激的情感。以及薰子的:“是个好人啊!”这样真挚而坦率的赞扬,正是舞女纯洁情感的流露,同时也使得“我”的心境变得明亮起来。其实,川端先生是不是也希望有这样一个人出现,让他的世界变得有点不一样呢?哪怕有时限,川端先生是不是也这么希望过呢?或许是因为怎么也等不到了,他才会选择自己了断的吧。
安意如说过:“开得越美,凋谢得越快。”他们的爱情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和薰子之间,这份空灵世界里真真切切存在着的爱,随着离别的临近,他们各自隐忍着痛楚,隐忍着,直到“我”真的离开了,她黯然的模样令“我”泪流满面,船上一个身边的人问,“你是不是遭到什么不幸啦?”“不,我刚刚同她离别了。”川端先生继续写道:“船舱里的煤油灯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 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如泉涌。”还有我。
这个美丽清淡而又包含着非常醇厚的人生况味的故事将我给迷得神智不清,以至于忘了这不过是一篇小说。《伊豆の踊り子》之所以让我如此混淆现实和创作的界限,我想,就在于它的美无论是作品中的“我”还是现实中的我,都没能拥有。不能拥有的美就是完美。
日本的作品总是在闲淡清雅中透出丝丝意韵,如香茗般细细品来总会回味无穷。无论是古时的俳句还是现时的电影。捕捉生活的细节,抓住每个生活情趣,从而实现意韵无穷。就像一壶清茶,想起了前几年的电影《只想爱着你》,和《伊豆の踊り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隽永而清新,久久难于忘怀,两个人羞涩的表情仿佛还在眼前,女主人公就突然地被告知离开了,永远地。
淡淡旅情油然而生,在悲凉寂寞中,我能体会到忧伤的心灵已经变得平静自然。回首,这是一个遗憾的故事。邂逅,动情和告别,告别成为永别,不过是一刹那的事情,什么都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这让人不敢相信,以至于心揪得紧紧的,无法呼吸。
与舞女相识的整段日子里,两人始终没有捅破这层薄纸,不说也好,正如有句古话叫:“知君情深意也厚,忆人全在不言中。”整个故事如一朵樱花的蓓蕾,勃而短暂,鲜艳而凄伤,却获得了永生。
第二篇:伊豆舞女读后感
伊豆舞女读后感.txt爱尔兰﹌一个不离婚的国家,一个一百年的约定。难过了,不要告诉别人,因为别人不在乎。★ 真话假话都要猜,这就是现在的社会。
一曲略带忧伤的青春颂歌 ——再评小说《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的成名作,也是他前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大致是:“我”是一名东京高等学校的学生,为了排遣窒息的忧郁,在二十岁那年的秋天独自去伊豆旅行。在途中,与一伙巡回卖艺的艺人邂逅相遇,她们是14岁的舞女薰子,薰子的哥哥荣吉、薰子的嫂子千代子,还有荣吉的岳母和百合子。于是,在四天的旅程中“我们”结伴而行,渐渐地“我们”建立了纯真的友谊和信任。特别是“我”和14岁的舞女薰子之间产生了纯洁而朦胧的爱情,旅行结束了,“我”站在返校的船头,望着荣吉和薰子的挥手道别,望着伊豆半岛在渐渐消失,产生了无限的惆怅和眷恋„„
小说以“我”和巡回艺人的旅途交往为主线,以“我”对薰子的关注、好感、关心和朦胧的爱情以“我”在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结构全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舞女薰子这一清纯、善良、活泼可爱而又童心未泯的少女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幅上个世纪20年代日本社会广阔的风俗画卷。
川端康成是日本20世纪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也是为日本文学赢得国际声誉的伟大作家。《伊豆的舞女》虽然是他前期的作品,但新感觉派的小说技法已在文章中初露端倪。由于写实手法和新感觉手法的成功结合,使得这部小说的风格独具特色,简直可以说是一部诗意的小说。其实,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这部小说深层次的境界是伤感和哀怨的,有少男少女对懵懵懂懂爱情的向往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伤感;有“我”对舞女的深深同情和担忧;还有共同的坎坷命运形成的同病相怜和互相呵护等等,但总的来说,都是纯真的感情,美得像一泓清泉!就像一曲略带忧伤的青春颂歌,令人愈读愈觉得有味道!
首先,这部小说最具魅力的地方,是对舞女薰子形象的成功塑造。你看,作者第一次对她的肖像描写:“那舞女看上去大约十七岁。他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式发髻„鹅蛋脸显得非常小„就像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接着是少女的羞涩和情窦初开,请看在旅店里舞女给“我”端茶的情景:“舞女从楼下端来了茶,她坐在我面前,满脸通红,手在颤抖,茶碗正从茶托上歪下来„”还有少女的纯真可爱和童心未泯,请看舞女在浴场的这一段:“她雪白的身子,像一颗小桐树似的„当她发觉了我们,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还有请“我”给她读故事书时的天真专注的神情:“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她笑得像花一样„”还有这段舞女和“我”率真地对话:“你在东京家住哪儿?„我也去过东京,赏花时节我去跳舞的。那时还很小,什么也不记得了。”我邀薰子去看电影,妈妈不让去,当我走出大门准备一个人去看电影时,“舞女正抚摸着小狗的头。他那种疏远冷淡的神情,使我对她难以开口讲话。她连抬起头来看我一眼的气力好像都没有了。”复杂的心理活动被描写得惟妙惟肖。还有舞女送别的场景:“舷板摇晃得很厉害,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离开很远之后,才看见舞女开
始挥动白色的东西。”尽管难分难舍,但装作冷漠,因为少女的羞于表达。总之,舞女薰子的形象是那样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我”也是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我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学生,没有以社会上的“上等人”自居,“我”以一颗平常之心善待这伙巡回艺人,从不歧视他们。请看这一段:“我仿佛忘记了他们是巡回艺人之类的人,既没有好奇心,也不加轻视,这种很平常的对他们的好感,似乎沁入了他们的心灵。”还有,当“我”看到薰子在浴场像孩子般赤身裸体的表现时,“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我感到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深深地叹了口气,嗤嗤笑出声来„头脑澄清得像刷洗过似的„”可见我的心灵也是很纯洁很美好的。
而且从小说中可以看出“我”对舞女薰子的好感和爱慕,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清纯美丽和天真无邪的气质,还与“我”对舞女不幸处境的深切同情有关。“我”同情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我”担忧她们的人身安全,甚至“我”痛恨那些调戏她们的无耻的败类和这个不公道的社会,但“我”又是那样的孤立无助。请看这一段:“我把胳膊肘拄在窗槛上,好久好久眺望着这座夜间的城市,城市黑黝黝的。我觉得从远方微微地不断传来了鼓声。眼泪无端地扑簌簌落下来。”可见“我”为她们不幸处境的深深同情和无尽的痛苦。
在“我们”结伴去下田的路上,当舞女薰子向艺人们说“我”是个好人时,请看“我”的心理体验这一段:“我这个二十岁的人,一再严肃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儿根性养成的怪脾气„„因此,听见有人从社会的一般意义说我是个好人,真是说不出地感谢。”“我”由于孤儿悲苦的身世,形成了忧郁、孤独、敏感的个性,但“我”也渴望融入社会群体中,也向往温情和爱。而舞女作为巡回卖艺的艺人也被当时社会排斥在外,到处受到人们的冷遇和歧视,因此她们也渴望平等的礼遇和享有在尊重基础上的温情和爱。可见在“我”和舞女的情感上,还有同病相怜这一层微妙的关系。
“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因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纯洁美好的心灵和旅途中相濡以沫的互助和关怀,才使得这场旅程中不经意的邂逅,变得是那样的美丽,才使得那段懵懵懂懂的爱情美的像一泓清泉,那么的纯洁而高贵!
其次,新感觉派语言的成功运用,使小说的语言风格独具一格、极富诗意。你看小说开头这一段:“道路变成曲曲折折,眼看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故事还没有展开,小说一开始就直接写感觉、以感官印象先声夺人。就这样,刚一开始,读者就被作者强迫着一下子走进了小说的意境,走进了那片白花花的雨的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巧妙的小说技法!
还有结尾那一段:“船舱的灯光熄灭了。„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只感觉甜蜜的愉快。”与舞女离别的无限惆怅和回忆与舞女交往的许多美丽的往事的甜蜜,被作者用感觉上的印象含蓄而曲折地表现了出来,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再次,在自然景物的描写方面,小说着重体现了自然与人物的统一,和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统一。请看在“我”和艺人们结伴去下田的路上的那几段景物描写:“走出汤野,又进入了山区。海上的朝日照耀着山腰。我们眺望着朝日的方向„„临近太阳的海面像春天一样笼罩
着一层薄雾„„千代子悠闲地唱起歌来„„成群的小鸟飞了来。四周那么寂静,只听见停着小鸟的树枝上枯叶沙沙地响。”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当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的背景中,在情景交融的诗一样的意境中,男女主人公的美好情感得到了升华和纯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小说以写实的手法,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日本20世纪20年代广阔社会图景。在这幅画卷里,读者可以看到巡回艺人生活的艰辛和劳累,虽然她们终年在四处奔波,通宵达旦地演出献艺,但却得不到温饱的生活,而且在人格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处于被世人蔑视和戏弄的地位。还有常年患中风症的老人如何为求医而常年到处搜集验方,使得搜集的药品广告堆积如山;还有善良朴实的银矿工人如何救助自己死去的伙伴们的老母亲和孩子等等。这些,均使小说增加了写实的深度和历史的沧桑感,有着厚重的文学底蕴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伊豆的舞女》就像一曲美妙而略带伤感的青春颂歌,以积极健康的格调和几分无奈的凄美,唱出了青春的美丽、梦幻和忧郁!也像一首意蕴深厚、回味悠长的抒情诗,以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清纯可爱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演绎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伊豆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次风雨人生路上的美丽相遇!
第三篇: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一)文/程豪
一个青年学生在独自的旅行途中偶遇了一群流浪艺人与舞女并与他们结伴同行,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在这被充斥着情欲的灯红酒绿所占领的时代,人们大多会通过前面短短的介绍,发挥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强大的想象力,于是一篇无比吸引人眼球,充满了话题性和刺激内容的小说就这样诞生了,或许有朝一日还会被搬上银幕。
然而在多年前的日本,这个学生独自的、寂寞的旅途却并没有什么激情,甚至可以说有点过于平淡,但就是这样一份让人身心放松的平淡,却成就了一篇日本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伊豆舞女》。
《伊豆舞女》这部川端康成的早期代表作讲述了一位孤儿出身的大学预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与一群流浪艺人结伴而行,并且对其中一位14岁的舞女产生了似恋非恋的爱慕之情的美丽故事。
小说的情节是简单的,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发生了一场美丽的邂逅,这邂逅不同于通常因寂寞而生的情感那般炽热、带着明显的饥渴,而是如同秋风轻轻吹起了一片树叶那般悄无声息、使人身心愉悦。主人公和舞女之间有着淡淡的爱慕之情,但故事没有像如今的爱情小说那样轰轰烈烈,或者专注于情色的描写。舞女薰子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主人公的不只有爱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净化的洗涤。而小说本身同样也是如此,读过之后体会到的是那种淡淡的忧伤和纯净无暇的美感。文中所描写的环境点滴带有很浓郁的日本特色,这些日本旧时代的独有文化在川端先生细致优美的语言下产生了强烈的画面感,那充满风情的山川、温泉便如同一幅淡雅的日本画般在读者面前缓缓晕染开来,着实令人着迷。我想,这就是川端先生所独有的那种语言之美。
这部能够净化人类心灵的小说在开始却是以一种悲凉的基调开篇的,中风的老人、孤儿、贫穷的人们、为生活奔波却受人歧视的流浪艺人、屈服于无情的现实而不得不当舞女的熏子等等等等无不反映出一种悲苦,无奈的情感,这或许与川端先生本身的悲惨人生是息息相关的。人生境遇十分不顺的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叶自然而然地加入了自己的影子,主人公就像是先生自己的影子一样,年轻时的川端将自己渴望逃离,渴望流浪的心交给了自己笔下的人物,似乎想看看自己能够赋予他们什么命运,也似乎是想通过自己的笔,来读懂自己的心。
或许川端先生在当时也因此重燃起对生活的期望了吧——文章并没有在悲凉中一沉到底,舞女的出现唤起了一些希望和幸福。
“舞女叫着老伯伯老伯伯,求鸟店商人给她读《水户黄门漫游记》。可是鸟店商人没多久站起身来走了。她一再说“给我读下去呀”,可是这话她不直接跟我说,好像请妈妈开口托我似的。我抱着一种期望,拿起了通俗故事本。舞女果然赶忙靠到我身边。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表情一本正经,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似乎是她听人家读书的习气,刚才她和鸟商人也几乎把脸碰在一起。这个我已经见过了。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是舞女身上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其次,她笑得象花一样,笑得象花一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是逼真的。”无数的《伊豆舞女》的读后感都在欣赏着一段,而我也同样如此。我不清楚川端在这一段上花费了多少的心血,众所周知,川端先生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一段都要改上很多遍力求最好。这段读后让人毫无悬念地在眼前浮现出薰子这个美妙天真的少女的文字,如不是真正的用心去写,单凭一次一次的修改,我不相信能够有如此强大的魔力。正如曾经看到的一篇评论中所说:“无理由的讨厌日本人的我,看到这里,竟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纯洁的舞女。”。薰子如一道光,如此美妙,照亮了主人公的未来,也照亮了川端心中的未来吧。
“船舱的灯光熄灭了。船上载运的生鱼和潮水的气味越来越浓。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暖着我,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
主人公如此,川端如此,我亦如此。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二)川端康成描述的这段短短的故事,发生在凉凉的山中清秋,细雨空蒙,一个大学预科生邂逅了一个漂亮的十四岁舞女薰子。其实那舞女叫什么名字、那少年是什么身份,都没什么所谓。这就是最合适的时间、最雅致的地点了,连主角都是美好的少年年纪。
——宛如一卷缓缓流动的画。
而这幅画在我心里竟显不出什么浓重的墨色来。在卷首寻不到起因,卷尾找不到结果,仿佛作画的缘由就是个偶然,让我恍惚觉得描绘的只是小小的一段情节,兴许是汤岛秀丽的山光,或者是巡回艺人们闲逸的步途,又或许,只是舞女为少年摆好的一双木屐„„长长的一卷画,没有情节颠簸,淡淡的水墨如同要融进纸里去。
我试图从那一番浅淡的风景中想象舞女与少年的初次相遇。那时少年正在去汤岛的途上。途中恰逢舞女一行人,舞女提着鼓和鼓架。那个鼓在她身上却显得轻盈,她每一步都轻踮着脚踏过青灰的石板路,有时候也踏过湿茸茸的青翠草地,或许还腾出一只手来提着衣摆。川端如此描写:一股旅行的情趣油然而生。我猜倘若我是那个少年郎,也会揪了心房想随行她们去。
少年在茶馆避雨,赶上第三次相遇,顺势结伴同行。茶馆的老婆婆谈起巡回艺人们时的语气提醒我舞女的地位并不与少年相近,语气不很轻蔑,却好像正点住什么穴,微微发痒,叫人不好忘记。
——可是正值豆蔻的舞女仿佛一点没在乎。她好像把那小小的心思都织成了柔软的情愫,化到温和的山风里,融到她的一颦一笑颔首俯身中。她端茶来一个不小心撒了茶水,眼睫垂下一片绯红,好像山麓边遗落的霞光。她羞涩地答少年的话,拘谨而天真。她快活地泡了温泉,拥入日光。她请少年为她读书,眼眸里光彩四溢,娇媚而明亮。她自言自语似的柔声向少年说道:“请带我去看电影吧。”„„那是多么美好而单纯的花样年华啊。那些蜜糖般的情丝就那样从两心间萌生,毫无预兆,可又是那么合情合理。
山间的雨落了又停,歇了又落,迷迷蒙蒙,似乎把舞女的笑颜模糊了,似乎把她紧随少年却又坚持保持的距离缩短了,似乎把阿妈严苛的表情融化了,似乎把各自心间的忧郁稀释了,似乎„„那短暂的旅途要无限延长了,直到时间尽头。
可总归是有分别的。少年还有他的学业,而舞女要继续提着鼓巡演在山野乡间,那不过是一段短短的交集,就像火车上相识结伴的陌生乘客中途下车话别一样简单,可听上去为什么有一种不甘心的寂寞呢。少年好像习惯了每个夜晚倾听黑暗中隐约的鼓声,好像心里有个声音在催促他随那剪倩影往下一个村庄行去。川端写:“我自己则不得不乘明早的船回东京,因为我的旅费已全花光。”我无法猜测川端如何在此放下这样一笔。山里的月光明明还是银亮银亮的,舞女的笑声明明还是清脆好听的,川端明明可以让这两个小人儿再往另一个村庄去,下一下棋,说一说书。川端明明可以让少年领了舞女去看电影,别让他们的眼泪扑簌簌地滚落到心里去。是啊我如此迫切地假设着另一个似乎不那么令人神伤的结局,但为何从脑海里浮现出的话是:“阿妈决不会应允舞女一人随了少年看电影去。”——阿妈不会应允,好像那情那景也不会应允,他们之间永恒的距离都不会应允——川端就仿佛落下了一个注定好的结局:“我抓住绳梯,回过头去,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告别了。少年从头至尾没有叫过舞女的名字,舞女的名字实是好听的,但他们仿佛并不需要,眼波流转间就明了:他在同我说话呢。少年临走的那日,舞女只蹲在岸边,凝视着一个方向,一言不发——川端的描写让人止不住怜惜她。就这样告别了。少年已经躺在了船舱里,枕着书包,两行清泪好像融进了咸湿的海风。只知道自己已踏上回程,只知道刚刚经历一场闲逸美好的旅途,关于那个旅程,只知道,舞女还是那个漂亮的十四岁姑娘,时间、地点,一切都美得让人心醉。只知道,自己旅行的初因——令人窒息的忧郁,仿佛全部被洗净了,在那场旅行中,少年将特殊的好意付给了别人,也自然地接受了别人亲切的对待。这样说来,川端又像不经意地描绘了少年的一段成长。
川端只写:“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我猜不到少年是想记得还是想忘记,或许他是愿意就把它当做一场山雨,淅沥沥地落在身后,或许是我固执而真诚地希望,希望那少年愿意记得,这是多么美好纯净的一程啊。
现在我已不再怀揣那些看似顺当甜美的假设,不再假设他们之间的距离有任何消融,也不再为了舞女未出口的“再见”而感到遗憾。
毕竟,结局那个细小温润的不全之憾,成全了故事完完整整的美,填满了少年舞女落空的心房。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三)《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早期代表作。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发生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就如同秋风轻轻吹起了一片树叶。主人公和舞女之间有着淡淡的爱慕之情,但故事并没有像一些爱情故事那样落入俗套。舞女薰子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主人公的不只有爱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净化的洗涤。小说中所描写的环境点滴,也在衬托着主人公的心境。重叠的山峰,秋日的木叶,流浪艺人轻敲的鼓点,舞女可爱的裙裾,一切都带有很浓郁的日本特色。
川端先生的作品,能够感染人的不只是优美的情节和细致的语言,文章中给人们所表现的人物或景致,都有一种真实的美感,淡淡的一点一点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叫人领悟。
在共同的旅行中,流浪艺人们对主人公越来越表现出信任、感激的情感。主人公也“既不猎奇又不含轻蔑之意,我完全忘了他们是属于流浪艺人那一种类的人。我这一寻常的好意似乎渗透进他们的心田里”。于是他无意中听到了舞女薰子的赞扬:“是个好人啊!”真挚而坦率的赞扬,是舞女纯洁情感的流露,同时也使得主人公的心境变得明亮起来。
在与舞女分别后,主人公踏上新的旅途。在船上,当一个中学生看到他流泪,向他询问时,他很自然的回答了提问。“‘不,刚刚和人告别。’我非常坦率地说。让人家见到自己在流泪,我也满不在乎。”“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淡淡旅情油然而生,在悲凉寂寞中,我能体会到忧伤的心灵已经变得平静自然。
第四篇:伊豆的舞女 读后感
东方人的爱情——谈《伊豆的舞女》
读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感悟颇多。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位羞涩舞女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展现出一位腼腆,纯洁的舞女形象,舞女的举止神态中,展现出一种东方美。少年们之间淡淡的恋爱朦胧了时间与空间,我觉得这正是朦胧含蓄而又富有美感的东方爱情的体现,一种与西方热烈,大胆,主动的爱情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带着淡淡的哀愁和绵绵的清新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邂逅,正是东方爱情故事中典型的场景。
从小说中我看到了作者把初恋的少女的纯洁视作一种人生理想来渲染,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及情感的升华,是青年学生和舞女之间的感情交流。舞女和青年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都互相得到了慰藉,从而使两颗自卑的、灰暗的心变得自信、明亮了起来。然而不管是少年对于舞女,还是舞女对于少年,他们都没有直抒胸臆,他们都是彼此纯真善良的从对方的身上获得温暖和爱,没有别的奢求,以至于这种纯洁的爱显得更加高贵,让一般人无法企及,这与西方罗密欧,朱丽叶式的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我也可以看到东方爱情那种含蓄,纯洁,羞涩的内在美。
初读小说我觉得文章比较平淡,但后来发现平淡之中藏着深情,在风光秀美的伊豆半岛发生的魅力的东方爱情故事,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少年往事,栩栩如生的刻画了正值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和风度翩翩的温情少年,心灵交汇的青春故事,唤起了每个人心底的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向世人展现了独有的东方人的爱情。
第五篇:伊豆的舞女的读后感
推荐答案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早期代表作。作品主要写一个高中生“我”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一家流浪艺人巡回表演,便结伴同行。他们心地善良,为人淳朴,主人公感受到认清的温暖。尤其是那个天真未凿的小舞女,朴真、憨厚而娇美,歌声婉转动听,舞步轻盈优美,对他更表示出一种温馨的情意,使他内心萌发了一缕缕真情。以至主人公“我”对他感到惊奇,并渐渐产生邪念,进而由迷惑她的肉体美,到感觉他的心灵美。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品的基调始终处于一种淡淡的感伤美,飘渺的虚幻美之中。不论是对旅途景物的描写,还是主人公与舞女之间的感情描写,甚或是对生活美、人情美的描写,都处于这样一种经验之中。这样一种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其中轨迹的。
川端康成出生于大阪,192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国文科。他的父亲是开业医生,在他两岁时去世。母亲也在他三岁时离开人世。作为孤儿,他随祖父母移居到三岛郡丰川村,唯一的姐姐寄养在伯母家。祖孙相依为命十年,16岁时祖父也去世了,遂被收养在丰里村伯父家。所以,川端康成从童年起,心灵上就带着沉重的“孤儿感”,加之,在东京大学读二年级时又失恋,更加重了他的“自卑感”和“孤儿心态”。这些在《伊豆舞女》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极为丰满的折射。
作品描写的是主人公为摆脱孤儿的悲哀和青春的郁悒,独自一个人去伊豆漫游的。这与作者曾经旅游过的汤岛是有不谋而合之处的。在作品的情节叙述中,作家始终在追求一种抒情的虚幻之美??淡淡的爱恋美。作家避去对冷酷现实的描写,在追求着生活中那些给人快慰。美好感受的东西。实质上,作家是借此来遮盖住内心的强烈的孤儿感伤和恋情之失落,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归宿,让自我的生活经历升华到象征的美的世界上去,达到自身美好感情与精神上的追求目的。因为“天地间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十六岁的日记》)
青少年时期的不幸与创伤,一旦在心灵上生根,就会激发出人的非凡意志力和自创力。人是压抑的动物,有压抑就需要释放,人有自我解救的本能,释放压抑便是这种本能之一。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释放方式,艺术家们善于用“白日梦”的方式来解放自己,通过创作来宣泄情感。因此,痛苦对于艺术家来说,却并非完全不幸,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出自于巨大的痛苦。“千古绝调,必成于失意不可解之时。唯失意不可解,而发言乃绝千古。”(《清诗话?汉诗总说》)川端康成的青少年经历之幸酸苦涩,已使他有一种超越自卑自怜的上进心。促使他在人生之低谷中奋然前行。对文学的倾心,则成为他走出孤儿心态,走向成功的坚实后盾。
在《伊豆的舞女》中,作品一开始就以缠绵之“雨”来表达“我”对舞女的无限思恋,且以鼓声一息来暗示“我仿佛想透过黑暗,看穿这寂静意味着什么”,“我”心烦意乱,“那舞女今晚会不会被人玷污呢?”甚至“我”突发奇想:“就让那位舞女到我房间来(住)吧”。当“我”要回校时,码头上看见舞女的那一幕“更牵动我的情思”。和她分手后,“我满脑子空空,全无时间概念”,只能任泪水“簌簌地滴在书包上”。心里顿涌起一股空虚的情绪,直到遇上同龄少年,感觉才稍然改之。作家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淡淡的、抒情的、梦幻式的情感。而这样一种情感可以说是川端康成青少年创作记忆里感情生活的一种折射。川端康成曾在《文学自叙传》中这样描述他的恋爱,“现在我与其谈这些,不如说是不得不谈谈过去,我的爱恋就像远方的闪电,很快就告吹了”。遭受失恋的打击的川端康成,加之根深蒂固的“孤儿心态”,使他只有通过创作或创作中的幻想、美化事物的方式来升华自我的灵
魂,追求一种心灵窨的美的享受,来达到自我治疗,自我拯救的目的。这也是“白日梦”的释放方式。
川端康成自己说过,“可能是由于我是孤儿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哀伤、漂泊的思绪绵绵不断。我总是在做梦。”甚至“对现在,既不想异懂,也无意于接近。只求游于虚幻的梦魂,走向死亡。”(《文学自叙传》)而且这种“做梦”是一梦永不醒的。追求伤感美、虚无美始终成了川端康成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总基调,甚至到了后期作品的变态美,始终是一种梦幻性的追求。渡边凯?在《川端康成论》中写道:“能吸引他的不是现实而是非现实世界,不是人格之间的接触而是官能的性爱,或者说是一种虚构之美。”因此,他笔下的美显然就在“无数偶然的假象造成的瞬息间的幻觉之中”。从这点说,川端康成所追求的就是精神解脱之关,籍慰心灵之美。这在《伊豆舞女》中,就找到了内在的依据了。
在《伊豆舞女》中,主人公“我”始终对那天真纯洁、无邪的小舞女抱有一种美好的幻想,犹如天使一般。“我”始终与她保持着一种距离,不敢过分的奢求。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认为“她已经是十七、八岁了”,其实“她还是个小姑娘嘿”。但小舞女见“我”时的那种羞涩感和表现出来的朦朦胧胧的情意却总让我思恋,至而总让“我”向往着那纯洁的肉体。这无不说是作家初恋失败的一种美好的假象的折射。作家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梦幻的想象来抹平自我自卑的孤儿情绪和寻求幻想美好爱恋的解脱。恋爱对于川端康成来说已“超载一切,成为我的命根子”,在现实中不能如期实现,或许可以通过文学的幻想方式来达到目的,“莫非我是个可怜的幸福人?”(《文学自叙传》)实质上,连日本文学家林房雄也对作家这样评说:作者对女性的身体具有少年般的憧憬,真是不可思议。以至作家“从恋爱来说,我觉得至今我还不曾握过女性的手”,(《文学自叙传》)也许是真的了。创作,创作幻想使川端康成直立了起来。作家这样认为自己的创作,“宛如残烛的火焰,行将完蛋的血突然燃烧起来,这就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