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
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
人面桃花相映红
——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川
雪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因为桃花在仲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
桃花的绽放宣告了春天的真正到来。“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花”(唐·高谨《晦日宴高氏淋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当三两枝桃花从竹林中探出艳美的芳姿,正是江水融融,天气转暖的时候,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周朴《桃花》),春意渐浓,桃花点染出无边春色,这艳丽的色彩和明媚的气息如何能不惹人喜爱,让人争相前去观看呢?桃花就这样悄然融进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成为人们审美视野中的春天情结。在吟咏桃花的古诗词中,有不少是正面赞美桃花妍丽多姿、妩媚动人的。如唐代诗人吴融的《桃花》:
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此诗以娇女比喻桃花,赞美桃花的艳丽娇美。前两句写满树的桃花,烂漫红艳,娇美无比。由于有“满树”、“烂漫”作铺垫,这“红”的色彩就显得浓郁而热烈。千枝万树灿如锦绣、艳如红霞的桃花展现出浓郁的春意。春天的万物,彷佛都为它娇艳的色彩所融化。后两句则引出诗人的愿望,希望桃花开花结果,造福人类。“万枝丹彩灼春融”这一夸饰之语,将桃花盛开之美景活现于读者的眼前。阳春三月,桃花当令,树染胭脂,枝挂红霞,桃花真是占尽人间春色:
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唐代诗人白敏中的这首《桃花》诗,写三月的桃花花影摇红,灿若云霞,临风看去,春意浓浓。桃花装点出盎然春意,成为春天舞台上永远不可替代的主角。明媚的春光、艳丽的桃花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写黄师塔前的桃花,很有情意: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一簇簇的盛放,这不是为他人,只是为展现自己的美而肆意的盛开呵!前来欣赏桃花的人们啊,你究竟是喜爱深红色的桃花呢还是喜爱浅红色的桃花?一股清新愉快、活泼而富有生趣的春天气息顿时扑面而来,充满了生命的喜悦。“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桃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桃花多生长于野外甚至山涧之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赞美道: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诗中写道:在四月的深涧底下,有一树桃花像火焰一样灼灼燃烧。它知道自己所处地位低下,因此就努力使春风偏离原有的方向来眷顾自己。这是对于深处困境而顽强不屈的生命的高度礼赞,充满了对生命的激情及昂扬向上的奋发精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同样赞美四月的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将桃花看作春色的化身,为能在四月的深山之中看到桃花而喜出望外,表达了惜春、恋春的心情。北宋诗人邵雍的《二色桃》也是一首赞美桃花的佳作:
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
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二色桃,桃的品种之一,其花红白两色,并蒂而开。此诗采用拟人手法,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惟妙惟悄地再现了二色桃的美艳之貌,流露出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桃花盛开,花色可人,红者妩媚烂漫,白者清逸淡雅,在阳光下格外的娇艳、柔媚、侬丽、娴淑。在生活中,人们常说兰花是气节超迈的君子,菊花是放诞自适的隐士,梅花是经霜愈坚的斗士,那么,桃花则是一位娉娉婷婷、艳丽逼人的美女。这取决于桃花表现出来的性质大多与人间女子的阴柔之美相似。桃花是很灿烂的,又是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的。它的略嫌夸饰的颜色、香气和姿态都能给人一种生命的力感,涌动着无限的活力与生机。桃花娇艳、柔美的自然属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富有生机活力的青春女子。也正因为如此,桃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在《诗经·周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借桃花歌咏新婚女子的娇媚可人。南朝诗人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浓烈的思念之情。到了唐代,以桃花比喻美人的诗非常多。如:李白的《长干行》:“自怜十五余,颜色桃李红。”王建的《春来曲》:“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诗人们以桃花喻美女的描写,再现了少女青春焕发、容颜红润的年轻貌美的形象。美人如花,年轻美丽,面容白里透红,灿若桃花,艳丽动人,令人赏心悦目。因此人们常用“面若桃花”形容女子的美丽。唐代诗人陈子良的“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新成安乐宫》),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唐代诗人李中的“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春闺辞二首》,唐代诗人韦庄的“依旧桃花面,頻低柳叶眉”等诗句,都从女子的面部入手,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脸色红润的容颜,展现了女子健康、美丽的形象。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首《桃花行》诗: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全诗以花拟人,以人比花。诗人将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则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有些古诗词咏桃花,并非为桃花而咏之,而是用来传情的。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最为有名: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唐人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唐代诗人崔护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在清明节那一天,独自到城南游玩,见到一户村舍,桃花环绕,便上前敲门求饮。有一年轻女子给崔护送水,四目相对,情意殷切。崔护告辞后再没有光顾。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旧地重游,但见风景依旧,而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崔护不胜惆怅,便在门上题了这首诗。这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无限怅惘之情,回环往复、曲折淋漓的表达了出来。诗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特别是句中的“红”字,写出了往昔少女红润的面容与桃花的红艳交相辉映,使诗人至今回味,仍觉愉悦、欢畅。“人面桃花”这个典故,后来为许多诗人引用。以桃花为载体歌颂爱情的诗不少。先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首诗是以桃花写悲情。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满山的桃花鲜艳夺目,而盛开的桃花终究会凋谢,情郎的心就像桃花一样短暂而易凋零,情郎的变心引起姑娘深深的愁绪。再看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这首诗是元稹为早年的情人崔莺莺写的。前两句写他们相会时幽静的环境,后两句写他们甜蜜的爱情生活。“万树桃花”色彩绚丽,将纯真的爱情烘托得醇厚如酒,甘甜如蜜。
第二篇:历代咏桃花诗词选
历代咏桃花诗词选
桃花诗词选
(三)“ title=”历代咏桃花诗词选
(三)">
历代咏桃花诗词选
(三)张正义
【唐】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唐】骆宾王 秋日送尹大赴京 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素书如可嗣,幽谷伫宾行。
【唐】骆宾王 送郭少府探得忧字 开筵枕德水,辍棹舣仙舟。贝阙桃花浪,龙门竹箭流。当歌凄别曲,对酒泣离忧。还望青门外,空见白云浮。
【唐】骆宾王 咏水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唐】李颀 留别王卢二拾遗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唐】李颀 送窦参军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唐】储光羲 汉阳即事 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唐】梁锽
艳女词 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不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唐】严维 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 长老归缘起,桃花忆旧岩。清晨云抱石,深夜月笼杉。道具门人捧,斋粮谷鸟衔。馀生愿依止,文字欲三缄。
【唐】戎昱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唐】李端 留别故人(一作李颀诗)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语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应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陈翊 宴柏台
华台陈桂席,密榭宴清真。柏叶犹霜气,桃花似汉津。青尊照深夕,绿绮映芳春。欲忆相逢后,无言岭海人。
【唐】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闻君采奇石,剪断赤城霞。潭上倒虹影,波中摇日华。仙岩接绛气,谿路杂桃花。若值客星去,便应随海槎。
【唐】林滋 蠡泽旅怀 谁言行旅日,况复桃花时。水即沧溟远,星从天汉垂。
川光独鸟暮,林色落英迟。岂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
【唐】徐夤 赠东方道士 葫芦窗畔挂,是物在其间。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祭星秋卜日,采药晓登山。旧放长生鹿,时衔瑞草还。
【唐】陈陶 送秦炼师 紫府静沈沈,松轩思别吟。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
【唐】寒山 诗三百三首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唐】法宣 爱妾换马 朱鬣饰金镳,红妆束素腰。似云来躞蹀,如雪去飘飖。桃花含浅汗,柳叶带馀娇。骋光将独立,双绝不俱标。
【唐】无可 送薛重中丞充太原副使 中司出华省,副相晋阳行。书答偏州启,筹参上将营。踏沙夜马细,吹雨晓笳清。正报胡尘灭,桃花汾水生。
【唐】皎然 题沈道士新亭 何处好攀跻,新亭俯旧溪。坐中千里近,檐下四山低。小浦依林曲,回塘绕郭西。桃花春满地,归路莫相迷。
【唐】贯休 送卢瞻罢庐陵幕归阌乡 文行成身事,从知贵得仁。归来还寂寞,何以慰交亲。芳草色似动,胡桃花又新。昌朝有知己,好作谏垣臣。
【唐】贯休 古意九首 美人如游龙,被服金鸳鸯。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文章深掣曳,珂珮鸣丁当。好风吹桃花,片片落银床。何妨学羽翰,远逐朱鸟翔。
【唐】栖蟾 游边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徐贤妃 赋得北方有佳人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唐】王驾 晴景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唐】王涣 惆怅诗十二首 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唐】高蟾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刘言史 题茅山仙台药院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唐】邵谒 经安容先生旧居 羽化留遗踪,千载踪难没。一泉岩下水,几度换明月。松老不改柯,龙久皆变骨。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至今青山中,寂寞桃花发。
【唐】冯延巳 应天长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唐】长孙氏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唐】上官仪 咏画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唐】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唐】吕温 道州春游欧阳家林亭 道州城北欧阳家,去郭一里占烟霞。主人虽朴甚有思,解留满地红桃花。桃花成泥不须扫,明朝更访桃源老。政成兴足告即归,门前便是家山道。
【唐】牟融 题道院壁】
山中旧宅四无邻,草净云和迥绝尘。神枣胡麻能饭客,桃花流水荫通津。星坛火伏烟霞暝,林壑春香鸟雀驯。若使凡缘终可脱,也应从此度闲身。
【唐】牟融 天台
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不赊。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珮卧烟霞。
【唐】章孝标
送金可纪归新罗 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风高一叶飞鱼背,潮净三山出海心。想把文章合夷乐,蟠桃花里醉人参。
【唐】贯休 送卢瞻罢庐陵幕归阌乡 文行成身事,从知贵得仁。归来还寂寞,何以慰交亲。芳草色似动,胡桃花又新。昌朝有知己,好作谏垣臣。
【唐】贯休 古意九首】 美人如游龙,被服金鸳鸯。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文章深掣曳,珂珮鸣丁当。好风吹桃花,片片落银床。何妨学羽翰,远逐朱鸟翔。
【唐】栖蟾 游边】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徐贤妃 赋得北方有佳人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唐】刘言史 题茅山仙台药院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唐】邵谒 经安容先生旧居 羽化留遗踪,千载踪难没。一泉岩下水,几度换明月。松老不改柯,龙久皆变骨。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至今青山中,寂寞桃花发。
【唐】冯延巳 应天长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唐】长孙氏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唐】上官仪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唐】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唐】吕温 道州春游欧阳家林亭 道州城北欧阳家,去郭一里占烟霞。主人虽朴甚有思,解留满地红桃花。桃花成泥不须扫,明朝更访桃源老。政成兴足告即归,门前便是家山道。
【唐】牟融
题道院壁
山中旧宅四无邻,草净云和迥绝尘。神枣胡麻能饭客,桃花流水荫通津。星坛火伏烟霞暝,林壑春香鸟雀驯。若使凡缘终可脱,也应从此度闲身。
【唐】牟融 天台
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不赊。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珮卧烟霞。
【唐】章孝标
送金可纪归新罗】 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风高一叶飞鱼背,潮净三山出海心。想把文章合夷乐,蟠桃花里醉人参。
【宋】苏轼 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宋】惠崇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宋】辛弃疾 生查子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宋】朱淑真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徐兰 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元好问 杨柳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元好问 丹青小景山水
沙禽毛羽新,来往采桑津。野水碧于草,桃花红照人。徘徊远山莫,窈窕江南春。芳思不可极,悠然怀钓纶。
毛泽东 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晓莺。和凝 天仙子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嫩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和凝天仙子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捻红豆弄。
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唐】皇甫松梦江南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唐】皇甫松 竹枝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摇踵映。
【唐】刘禹锡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唐】刘禹锡 杂曲歌辞?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春过也,笑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唐】王建 调笑令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张志和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晏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宋】阮郎归 晏几道
来时红日弄窗纱。春红入睡霞。去时庭树欲栖鸦。香屏掩月斜。收翠羽,整妆华。青骊信又差。玉笙犹恋碧桃花。今宵未忆家。
【宋】晏几道 御街行
年光正似花梢露。弹指春还暮。翠眉仙子望归来,倚遍玉城珠树。岂知别后,好风良月,往事无寻处。狂情错向红尘住。忘了瑶台路。碧桃花蕊已应开,欲伴彩云飞去。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
【宋】晏殊 胡捣练
小桃花与早梅花,尽是芳妍品格。未上东风先拆。分付春消息。佳人钗上玉尊前,朵朵秾香堪惜。谁把彩毫描得。免恁轻抛掷。
【宋】晏殊燕归梁
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明】唐寅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明】唐寅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裏,鸳鸯一对正当中。
【宋】秦观 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宋】陆游 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陆游水龙吟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宋】陆游 好事近
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春风归从紫皇游,东海宴阳谷。进罢碧桃花赋,赐玉尘千斛。
【宋】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宋】陆游 初春纪事二首其二 经冬少雨雪,所至苦水涸。园蔬叶多蠹,山步船半阁。入春一再雨,喜气满墟落。又闻湖边路,已破小桃萼。一尊傥可携,父子自酬酢。
【宋】陆游 初春怀成都
我昔薄游西适秦,归到锦州逢早春。五门收灯药市近,小桃妖妍狂杀人。霓裳法曲华清谱,燕妒身轻莺学语。歌舞更休转盼间,但见宫衣换金缕。世上悲欢岂易知,不堪风景似当时。病来几与麴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宋】陆游 春晴
常年春日少春晴,拂面今朝暖吹轻。水阁家家横小舫,园亭处处听新莺。桃花不管诗人老,菖叶空催野叟耕。自笑此生余几许,铜驼荆棘尚关情。
【宋】陆游 春日
桃花轻薄柳花狂,蛱蝶翩翩燕子忙。惟有龟堂无一事,闭门白日不胜长。
【宋】陆游 春日绝句八首其六 便恐东皇促驾回,小轩无事且衔杯。不知何处桃花落,一片飞从屋角来。
【宋】陆游 春思(二首)其一 兀兀治聋酒未醒,霏霏泼火雨初晴。愁看入户桃花片,闲听争巢燕子声。百疾侵陵成老大,一春转盼又清明。兰亭禹庙浑如昨,回首儿时似隔生。
【宋】陆游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六首 其三
一篙湖水鸭头绿,千树桃花人面红。茆舍青帘起余意,聊将醉舞答春风。
【宋】陆游春晓有感
山杏溪桃续续开,缓歌谁与共传杯? 年来只有追欢梦,百舌无情又唤回。
【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十首〕 其七
芋栗多储煮复煨,一尘那许到灵台。虹穿道室炉丹熟,龙吼空山匣剑开。蹑屩未成游地肺,掩扉聊欲隐天台。桃花荣谢吾何预,一任刘郎去后栽。
【唐】王涣惆怅诗十二首
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唐】高蟾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刘敞 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鲍溶【怀仙二首】
阆峰绮阁几千丈,瑶水西流十二城。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清】袁枚 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唐】杨凭 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唐】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唐】谢枋得 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唐】许浑【宿东横山(一作东横小濑)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猕猴垂弱蔓,鹳鹤睡横槎。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宋】施枢 碧桃
月浸虚庭夜未央,一枝静对白云乡。三生自结玄都约,来伴疎梅到玉堂。
【宋】舒岳祥 碧桃
碧桃本是仟人花,仟人花里饭胡麻。初来此树向谁得,翠眉婵娟萼绿华。世间俗桃千百数,溪谷往往蒸成霞。纷纷见此欲羞死,乱红吹落污窗纱。陈宫露唾天水碧,粉黛欲学争咨嗟。岂知仟妃作狡狯,挼花染汁便尔嘉。瑶池蟠桃即此种,花飞不肯污泥沙。实成唯许方朔吃,时时还戏王母家。
【宋】舒岳祥 和王达善碧桃诗 石阶无罅谁衔子。烧地成焦岂复芽。千岁分根染天水,单台五出异朝霞。朝绅济济水苍佩,仙袂盈盈萼绿华。
【宋】张炎 露华(碧桃)
乱红自雨,正翠蹊误晓,玉洞明春。蛾眉淡扫,背风不语盈盈。莫恨小溪流水,引刘郎、不是飞琼。罗扇底,从教净冶,远障歌尘。
一掬莹然生意,伴压架酴醿,相恼芳吟。玄都观里,几回错认梨云。
花下可怜仙子,醉东风、犹自吹笙。残照晚,渔翁正迷武陵。
【元】邵亨贞 清平乐 碧桃 瑶笙吹罢。月满仙台下。
歌扇半欹羞淡冶。一点芳尘不惹。临溪更洗残妆。低回玉洞春光。换却当时脂脸,从教恼杀刘郎。
【元】程文海 碧桃春
瑟琶峰上晓云光。遥闻薇露香。云中王母九霞觞。碧桃今日尝。开大国,佩重章。旧家张子房。青山虎踞复龙骧。梅花江路长。
【明】唐伯虎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元】陶宗仪露华赋碧桃,用南湖韵 武陵夜寂。记露影璇空,一笑曾识。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幂。莫是歌渡烟江,浣却旧家颜色。还又讶,深宫绀袖,唾花犹湿。
问他阿母消息。甚落莫梨云,青鸟难觅。不比锦红轻薄,容易狼籍。嫩绿护出溪头,谁顾采香仙客。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
【元】黄溍 开 元 宫
谁使藏舟一夕移,红楼翠幕未全非。曾闻帝子乘鸾去,疑有仙人化鹤归。烟径月明瑶草歇,石坛露冷碧桃稀。赤栏桥畔多时立,闲看杨花作雪飞。
【金】元好问 王氏能远楼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醉捧句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现代】郁达夫自叙诗
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时川。
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
【现代】郁达夫 病中作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 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
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
【宋】苏轼 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宋】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宋】辛弃疾 生查子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宋】朱淑真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徐兰 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元好问 杨柳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元好问 丹青小景山水
沙禽毛羽新,来往采桑津。野水碧于草,桃花红照人。徘徊远山莫,窈窕江南春。芳思不可极,悠然怀钓纶。
毛泽东 五 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晓莺。和凝 天仙子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嫩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和凝天仙子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捻红豆弄。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唐】皇甫松 梦江南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唐】皇甫松 竹枝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摇踵映。
【唐】刘禹锡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唐】刘禹锡 杂曲歌辞?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春过也,笑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唐】王建 调笑令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张志和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杨凭 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唐】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唐】谢枋得 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唐】许浑 宿东横山(一作东横小濑)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猕猴垂弱蔓,鹳鹤睡横槎。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宋】晏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宋】阮郎归晏几道
来时红日弄窗纱。春红入睡霞。去时庭树欲栖鸦。香屏掩月斜。收翠羽,整妆华。青骊信又差。玉笙犹恋碧桃花。今宵未忆家。
【宋】晏几道 御街行
年光正似花梢露。弹指春还暮。翠眉仙子望归来,倚遍玉城珠树。岂知别后,好风良月,往事无寻处。狂情错向红尘住。忘了瑶台路。碧桃花蕊已应开,欲伴彩云飞去。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
【宋】晏殊 胡捣练
小桃花与早梅花,尽是芳妍品格。未上东风先拆。分付春消息。佳人钗上玉尊前,朵朵秾香堪惜。谁把彩毫描得。免恁轻抛掷。
【宋】晏殊 燕归梁
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明】唐寅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明】唐寅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裏,鸳鸯一对正当中。
【清】袁枚 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宋】施枢 碧桃
月浸虚庭夜未央,一枝静对白云乡。三生自结玄都约,来伴疎梅到玉堂。
【宋】舒岳祥 碧桃
碧桃本是仟人花,仟人花里饭胡麻。初来此树向谁得,翠眉婵娟萼绿华。世间俗桃千百数,溪谷往往蒸成霞。纷纷见此欲羞死,乱红吹落污窗纱。陈宫露唾天水碧,粉黛欲学争咨嗟。岂知仟妃作狡狯,挼花染汁便尔嘉。瑶池蟠桃即此种,花飞不肯污泥沙。实成唯许方朔吃,时时还戏王母家。
【宋】舒岳祥 和王达善碧桃诗 石阶无罅谁衔子。烧地成焦岂复芽。千岁分根染天水,单台五出异朝霞。朝绅济济水苍佩,仙袂盈盈萼绿华。
【宋】张炎 露华(碧桃)
乱红自雨,正翠蹊误晓,玉洞明春。蛾眉淡扫,背风不语盈盈。
莫恨小溪流水,引刘郎、不是飞琼。罗扇底,从教净冶,远障歌尘。
一掬莹然生意,伴压架酴醿,相恼芳吟。玄都观里,几回错认梨云。
花下可怜仙子,醉东风、犹自吹笙。残照晚,渔翁正迷武陵。
【金】元好问 王氏能远楼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醉捧句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元】邵亨贞 清平乐 碧桃 瑶笙吹罢。月满仙台下。
歌扇半欹羞淡冶。一点芳尘不惹。临溪更洗残妆。低回玉洞春光。换却当时脂脸,从教恼杀刘郎。
【元】程文海 碧桃春
瑟琶峰上晓云光。遥闻薇露香。云中王母九霞觞。碧桃今日尝。开大国,佩重章。旧家张子房。青山虎踞复龙骧。梅花江路长。
【元】陶宗仪 露华赋碧桃,用南湖韵 武陵夜寂。记露影璇空,一笑曾识。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幂。莫是歌渡烟江,浣却旧家颜色。还又讶,深宫绀袖,唾花犹湿。问他阿母消息。甚落莫梨云,青鸟难觅。不比锦红轻薄,容易狼籍。嫩绿护出溪头,谁顾采香仙客。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
【元】黄溍 开 元 宫
谁使藏舟一夕移,红楼翠幕未全非。曾闻帝子乘鸾去,疑有仙人化鹤归。烟径月明瑶草歇,石坛露冷碧桃稀。赤栏桥畔多时立,闲看杨花作雪飞。
【明】唐伯虎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现代】郁达夫自叙诗
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时川。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
【现代】郁达夫 病中作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 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
第三篇: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着的《乐府诗集》中。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翻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着阳光晒干。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边?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主题: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解析:这首诗借物喻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秋风凋零了百草。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写作特点: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2.《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解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已经过大半。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猃狁来侵犯。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猃狁常为患。)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主旨: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是王绩的代表作。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充满寒意。我家在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楚地,仿佛在茫茫云端。客居生活让思乡的眼泪已经流尽,孤帆远在天边,此情此景不忍再看。我想找人问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只见海水漫漫。
背景 :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赏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何况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盼望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盼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主题:表现了诗人怀乡思归的无限怅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郁闷。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背景: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赏析:诗的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八月秋水涨潮后洞庭湖碧波连天,天空仿佛装在湖中一般。远望天水一色,湖中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沼泽,湖边的草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湖水汹涌澎湃,使得天摇地动,好象临湖的岳阳城也被摇撼的动了起来。这几句写得形象鲜明突出,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洞庭湖,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历来为后人所欣赏。后四句借景抒情,第五、六句由湖水的浩阔引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求荐入仕的愿望和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淮南子》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典故,进一步的表现自己的心迹,希望能为国为民一展抱负。这首诗前四句起兴自然,写景豪壮;后四句抒情真切,入情入理。诗人运用高明的技巧,既表达了自己希望引荐入仕的愿望,又不见丝毫寒乞相,态度不卑不亢,十分得体。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5.《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此地即刻辞别之后,(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让人销魂的)呜叫声!
赏析:首联点明送别之地。“横”、“绕”两字,写出了青山白水与城为伴的情状。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景色是美好的,两人就在这有山有水的城外话别。
颔联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末一联写友人别去。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6.《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本诗的头两句写黄鹤楼命名的由来。前一句写仙人子安或费文韦乘鹤登仙的故事,后一句写仙人已去,楼阁还在,并因此得名。这两句有虚有实,前句是虚,后句是实,且以虚写实。
第三句肯定黄鹤不会再来,楼阁虽有其名,而无其实。第四句表面黄鹤仙人去后,岁月漫长,天上只有白云独自悠悠飘荡,想找黄鹤为伴,自不可得。这两句似有世事茫然,惆怅失意之叹,情绪比较低沉。
第五、六两句写汉阳那边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青草十分茂盛。“晴川”使眼前的境地更加明朗秀美,高楼、大江、茂树、芳草、白云,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壮阔优美,给人以深邃的感觉。
最后两句抒发离乡去国之感。夕阳落山了,故乡在哪里?看着万古不息的江水,诗人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心里荡起了游子的孤独与凄凉。于是诗人便发出“乡关何处是”的慨叹。
如果说前四句总体上表达出诗人感情的低落,那么后四句传达出了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五六句,写的是繁荣的景致,但烘托的却是冷清的思乡之情,可谓以荣景显伤情。
主旨:《黄鹤楼》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作者登上黄鹤楼,看长江滚滚急流,望白云悠悠而去,不禁想起了神话传说中仙人骑鹤而去的故事。可是此时,除了黄鹤楼,什么也没有了。这四句,下笔突兀,围绕黄鹤楼反复吟颂诵,景物寥廓,情感空寂。“黄鹤楼一去不复反,白云千载空悠悠”,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叫人浮想联翩,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7.《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主旨: 自古以来,文人每逢写到秋天、秋景,面对秋风落叶一片萧条,大多抒发痛苦悲伤的情感。刘禹锡却反对这种消极悲观的传统,唱出了昂扬向上的秋的赞歌。反映了诗人虽因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但他毫不气妥,仍然决心冲破重重阻力,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努力奋斗。
赏析:第一句从古人写起,指出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往往面对秋景而伤感。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勇敢的同历来的文人大唱反调。紧接着第三句诗人便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一只美丽的白鹤振翅高飞,冲向蓝天,穿过白云。第四句“便引诗情到碧霄”不仅借助白鹤把诗人的激情也引到碧空蓝天之上,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这只鹤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8.《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赏析:开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第二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复低”的具体化。
第二联写山行,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从前半首看,我们还不知他是在什么时候登山的,是春天还是秋天?读到第三联的“霜落”、“林空”,我们才知道他是在秋天登山的,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第四句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第三联两句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中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最后两句写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只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9.《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主旨: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诗的大意说:一个人静静地在这孤村里躺着,却不为自己处境不好而感到悲哀,我还想着去为国家防守边疆。夜静更深,听到窗外风吹雨打的声音,我梦中好像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河,到北方边境上去与敌人厮杀一般。
背景: 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农历十一月四日,天气寒冷,陆游已六十八岁,他罢官后,住在荒凉的孤村里,在一个风雨的深夜里,他念念不忘到前线去为国守边,他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的。
赏析: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孤村”有两层意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自己两年前被废退,不能从事政治活动,只能躺在孤村里虚度岁月。
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表示自己虽已年近古稀,但还想去为国戍守边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一句突出地描写了他的爱国思想、报国热忱,表达了他的志向。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第三句以“风吹雨”照应题目的“风雨大作”。这里既指自然界的风和雨,也暗喻南宋朝廷的政治气候,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第四句写梦境。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默试题
1、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崔颢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
《望岳》
1.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
1. 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 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3. 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 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 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 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7. 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归园田居》
1. 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 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1.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 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游山西村》
1. 含困境中蕴含希望哲理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 生活中,常有艰难险阻后豁然开朗的情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 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 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第四篇: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
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
(一)、《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二)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2.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三)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四)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3.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诗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C.《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D.《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思念之情。
(五).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A.首联先写地理位置,巧用“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再写傍晚时举目所见,由近及远,引人遐思。
B.颔联也说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也说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对眼前美景的由衷赞美,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表现了靖康之难带来的痛苦,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D.尾联“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象,语意双关;“老木沧波”一句更是饱含作者无限感慨,言尽而意无穷。
(六)《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七)《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
2.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答:
(八、)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3分)答:
3.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的依恋
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1分)4.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2分)答:
(九)《长歌行》
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2.诗中勉励少壮要抓紧时间,及时努力,趋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句子是_ 3.诗中“百川东到海”是说成百上千条河流向东流向大海。我们曾学过一首词,其中有句和此句相反,请写出这一句:_ ____。(苏轼《浣溪沙》
(十)、《野望》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地点:____,时间:____。事情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
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十一《早寒江上有怀》
(1)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分)(2)阅读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十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品味蒸与撼。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
和
的特点。(2分)5.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2分)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
(十三)送友人
1、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2、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3分)
3.诗中“孤蓬”喻指
(2分)
4.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十四、《鲁山山行》
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
(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的立足点和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4)对这首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呜,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她友疆很远很远。诗人内心陡生隐隐懊恼之情。
十五、《浣溪沙》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花,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十六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
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
之情。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
3.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八上古诗赏析 答案
(一)1.A(“属国过居延”指“过居延属国”。)
(二)1.乐观豁达的心境。2.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三)1.山北山南
2.A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四)1.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2.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3、D 五.B
六、((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3分)
(七)、1.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
2.可从文章结构、表达技巧、文体特征等入手作答即可。如:(1)本诗意境壮阔,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2分),抒发了作者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2分)。(2)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2分)的思乡之情(2分)。(3)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2分),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
八、1.①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分)
2、②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问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答出大意即可)(3分/ 3、3.故乡(家乡)(1分)4.示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小舟的前行逐渐展开,最后消失在广阔的原野。(要有联想或想象,2分)
九、1、D
2、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___/
3、门前流水尚能西
十、1、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东皋
薄暮
望
3、皆、惟
色、晖
4、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十一、(1)尽:用完,没有;(1分)思念家乡的泪水已经在客乡流完(1分);一个“尽”字道出了作者离家之远,飘零之久。(1分)
(2)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1分),异乡漂泊的境遇(1分),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1分)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1分)
十二、1、B
2/、C
3、(1)尽:用完,没有;(1分)思念家乡的泪水已经在客乡流完(1分);一个“尽”字道出了作者离家之远,飘零之久。(1分)
(2)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1分),异乡漂泊的境遇(1分),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1分)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1分)
4、答案:
4.雄浑壮阔,气势博大
5.想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意思相同即可)
第五篇:桃花诗赏析
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开始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山外春已归去的时节,在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这种自然界的强烈反差,令诗人产生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复杂感慨。从字面上,诗人在登山之前,曾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当一片春景映眼帘时,又感到一些由衷的惊喜与无奈的宽慰。或许这种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变化而发,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凉而惆怅的情怀。
全诗意为:問我為何隱居在碧山,笑而不答內心一片安閒。桃花片片隨著流水遠去,真是另有一番美好不是烦恼的人間所能比及。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一首小小的七绝,却自具起承转合之妙。
起句直指诗题之“问”,栖碧山,是所问之事,“碧山”代指隐居,“碧”字展现山中景色之美。第二句直指诗题之答,也是承接起句之问。“笑而不答”是一种不言而言,是一种无言之意,这里有对问者的不屑,也有一种无需回答的淡然和神秘,是一种面对俗人拈花微笑的高妙境界,那意思似乎在说:个中真味,你是难以体味得到的。“心自闲”是不答而答,是诗人的心境,写出了自己栖息碧山的独得之密。一个“闲”字,分割了诗人和世俗之人的界限,诗人以一“闲”字,映照了世俗之人的“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的急功近利和庸俗不堪,这正是诗人不愿回答也不必回答的原因。第三句转入对自然境界的描写,写桃花流水窅然而逝。所写是一种优美不俗、淡定从容、自然而然的状态,而传达的是一种游心万物、任运自然、无惊无喜的心境。结句“别有天地非人间”,合于对这种境界的理解。在诗人看来,这样的桃花流水境界,也只有具有仙骨幽姿的人真正理解其“非人间”的意味。而“非人间”三字,看似平凡,看似随意,实际却隐含着诗人太多的伤和恨,那“人间”的种种表演,在他拈花微笑的物我冥会中被彻底否定了,而大自然却在这“非人间”的肯定中获得了升华,它已经成为诗人生活哲理意义上的“天堂”。
可见,李白的“碧山”是青碧秀美,清纯净洁之地的意思。
其实,李白这首诗把碧山的桃林和山泉的清溪,写得宛然在目,清幽别致。给我们启示了一种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为智者道,难与俗人言的意境。语出自然,浑然天成,色艳景幽,情真意远,韵味之美,意境之美,使人陶醉。这正是李白人格与诗品的传神写照。
词意
风和日丽,马嘶声声,可以想踏青上车马来往之景,青梅结子如豆,柳叶舒展如眉,日长气暖,蝴蝶翩翩,大自然中的生命都处在蓬勃之中。踏青过后,又荡秋千,不觉慵困,遂解罗衫小憩,只见画堂前双燕飞归。
赏析
此词描写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
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这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观田家》诗中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前面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解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
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