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9:2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第一篇: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篇一: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是备受压榨的工厂女工,一个是贫困窘迫的知识分子,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儿在小说中相遇了,他们由素不相识到后来互相关切同情,而女工的善良和真诚感人至深,她那不被贫困、苦痛所泯灭的人性之光,不仅在当时的黑暗中熠熠生辉,也在如今的社会中十分珍贵。

小说的背景是在民国时的一个小租屋,那时侯,人们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我”因为没有工作只得租一间破房子,女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可能开始读的时候会想这个女工会 在某个晚上偷“我”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看来,人为了生存,会不择手段地攫取身边的东西。但出人意料的是,女工并未行窃,而是担心“我”不走正路,发不义之财,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

相对而言,如今我们的生活是非常优越的,我们不必为交不起房租而担心,也不必为填不饱肚子而着急,但是我们确实感受到我们的精神生活实在太空虚了,我们的精神高度也实在太低下了。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幅照片:一个怀抱婴儿的母亲在公共 汽车上,手扶扶杆艰难地站着,而旁边就是一位年轻的小姐和一位健壮的青年。这两个人似乎都被窗外的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却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看,好象丝毫没有觉察到身边有一位需要帮助的母亲。我不禁要想,窗外的水果就真的有如此大的诱惑力,让两位青年如此的专注?不用说大家都会明白,这两位青年只是想逃脱让位的义务。可也真的难为他们如此受罪了。这看上去是多么的恶心,但多的是让人伤心。不是吗?就为了一时的舒服,而宁可昧这良心忍心让这位母亲站着受累,事情虽小,但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做的人,他们的良心何在?

因此我要呼唤真情,我不奢望有像郁达夫小说中所描述的那么真挚,只渴求在我们身边少出现些类似的画面,多一些谦让的镜头,这就足够了。

篇二: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一曲离殇叹惆怅,失意文人遇红娘。

悠悠情丝两不忘,人间若此何彷徨!――题记

近日,偶然读了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感慨颇多,放下书来,举目远望,静思良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是寒酸潦倒的文人墨客,一个是备受压榨的工厂女工。一个贫民窟的小房间里,承载着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最简单的梦。在自身物质条件困窘的境遇里,两人却相互关心,彼此体恤。那“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真理,在这篇小说里慢慢流淌。

小说通过“我”和二妹的情感变化――由开始的互不相识到日渐相熟,从心怀疑惧到惺惺相惜,从沉默不语到互诉衷肠,再从横生误会到矛盾浮出,直至最终尽释前嫌、误会解除,展现了在困苦和贫穷的灰尘中依旧闪耀如花火的人性与真情。但是,小说并没有到此戛然而止,结尾处写到:“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地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病态的环境将“我”忧郁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给人以无限想象,让人回味无穷。

姑且不论小说在当下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单是静静读上一遍,就能给人以灵魂上的慰藉。小说中的“我”蜗居、贫困、孤寂,这样的人在当代大学生中又何尝是少数呢?那些苦苦挣扎的蚁族、那些奔波于市区的求职者、那些屡屡碰壁的创业者,不也在经历小说中“我”这样的阶段吗?为了生计而奔波,在困难的日子里,默默忍受宿命的苦楚,默默坚守良善的本性,当遇到相同的境遇者时若如陈二妹一样,轻道一句:“唉!你也是同我一样的吗?”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小说题为《春风沉醉的晚上》,其内容却并未描写过多的春风,但在细细品读过以后,却总有一种被春风吹过的沉醉之感。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仅是感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小说里有关“我”的情感的种种描述已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有时忽然会想:若自己是小说中的“我”,那该如何是好?由此,心中便不免一震。郁达夫先生用含蓄的笔触,将忧郁与孤寂的情感传达到人的心底,在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启迪。

回到现在,在这“人间四月天”的日子里,春风吹过的晚上想必也是有的,但在当今的社会里,又有几人去享受了呢?又有几人会真正沉醉在这四月的春风里呢?

篇三: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我总觉得这话有几分矫情,还有几分不敬,读书终究不是未老徐娘颊上的脂粉,勉力遮瑕的工具。读书呢,既不必给自己编排太多理由,也不必野心勃勃预算太多收益,只管沉下心来,直沉到字里行间,沉到与作者肝胆相见时,真意自见,且往往>收获良多。有人说:诗歌是文学中的大家闺秀,散文是小家碧玉,小说则是青楼女子。话虽调侃,不无道理。我以为小说是好东西,它既不比诗歌矜傲,也不像散文任性,一篇好>故事足可调众人口味:或见其心性,或品其风格,或揣其见解,或寻其章法,或探其工笔,或摹其辞藻,再不济的总还可以看看戏或啼笑几声。

就好像目下的这篇——《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一个潦倒的读书人与一烟厂女工惺惺相惜的一把碎片。作家平平淡淡琐记,写得却十分见波折:一边是困穷赋闲的书生,蜗居在大上海一隅湿暗的楼阁间,既无所事事亦无所适从,靠读书与涂鸦打发日子;另一边是间壁同寓的烟厂女工,一介孤女。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使二人由互不相识、心怀疑惧到惺惺相惜、互相扶助,那穷书生感激之余,几乎爱上女子。由相见不识而日渐相熟,又互诉衷肠继横生误会,再而矛盾浮出,终于尽释前嫌,直到这里小说走的都是才子佳人小说的老路,只等一着“大团圆”便收笔了事。然而故事却在“我”的自惭中戛然止笔了,余音袅袅,余味不绝,令人沉醉。未将那一字说出,乃是作者之智慧处。

郁达夫是擅于以主观情绪来结构小说的作家,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并不复杂的情节只消三两片断展现,巧妙回避了对繁复、周密现实生活的描绘;取而代之充盈于作品中的是丰富多变的情绪:时而愤懑难平,时而忧虑无奈,时而窃喜,时而微叹。这类不以情节胜出的小说,尤其需要读者多一份耐性与细致,方能够体会它的好处。一瞥眼神,半片动作,数语对白,无声喟叹,甚至一领破棉袄,两堆旧书稿都融进了作者幽微的情思,不仔细咂摩咀嚼,如何得知?这样文字的好处并非人人能悟到,也因此悟到才觉珍贵。

故事并不鲜亮,整篇小说的色调正如文末这样写道:“一声二声清脆的歌音,带着哀调,从静寂的深夜的冷空气里传到我的耳膜上来„„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的样子。”真真无一字谈情,无一字不含情。

郁达夫向以“自我小说”写作而闻名,《春风沉醉的晚上》也是这样一部写“我”的小说。困顿的书生,苦命的孤女,一样的生计艰难,也一样的心地纯善。面对命运的困境,两人都没有激烈地挣扎,只是各自默默守住良善的本性,默默忍住宿命的苦痛,有缘相逢,便道一句:“唉!你也是同我一样的吗?”全当是莫大的慰藉了。或许我也被这春风催得沉醉了,两人的影像在眼前渐渐模糊起来„„隐约听到琵琶声声,千载之上,浔阳江畔,司马青衫是不是也对那琵琶女微微地叹着说一句:

“唉!你也是同我一样的吗?”

第二篇:《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是备受压榨的工厂女工,一个是贫困窘迫的知识分子,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儿在小说中相遇了,他们由素不相识到后来互相关切同情,而女工的善良和真诚感人至深,她那不被贫困、苦痛所泯灭的人性之光,不仅在当时的黑暗中熠熠生辉,也在如今的社会中十分珍贵。小说的背景是在民国时的一个小租屋,那时侯,人们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我”因为没有工作只得租一间破房子,女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可能开始读的时候会想这个女工会在某个晚上偷“我”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看来,人为了生存,会不择手段地攫取身边的东西。但出人意料的是,女工并未行窃,而是担心“我”不走正路,发不义之财,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

相对而言,如今我们的生活是非常优越的,我们不必为交不起房租而担心,也不必为填不饱肚子而着急,但是我们确实感受到我们的精神生活实在太空虚了,我们的精神高度也实在太低下了。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幅照片:一个怀抱婴儿的母亲在公共汽车上,手扶扶杆艰难地站着,而旁边就是一位年轻的小姐和一位健壮的青年。这两个人似乎都被窗外的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却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看,好象丝毫没有觉察到身边有一位需要帮助的母亲。我不禁要想,窗外的水果就真的有如此大的诱惑力,让两位青年如此的专注?不用说大家都会明白,这两位青年只是想逃脱让位的义务。可也真的难为他们如此受罪了。这看上去是多么的恶心,但多的是让人伤心。不是吗?就为了一时的舒服,而宁可昧这良心忍心让这位母亲站着受累,事情虽小,但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做的人,他们的良心何在?

因此我要呼唤真情,我不奢望有像郁达夫小说中所描述的那么真挚,只渴求在我们身边少出现些类似的画面,多一些谦让的镜头,这就足够了。

第三篇:读《春风沉醉的晚上》有感1000字

读《春风沉醉的晚上》有感1000字

松江 郁利华

有幸重读郁达夫烈士85年前的文章,感慨颇深。

创作背景

《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当时,郁达夫烈士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在作品中,他开始有意识地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作品中的“我”是一位生活无着的穷知识分子,为生活所迫,住进了贫民窟中一个窄小破旧的阁楼里。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同样被生活压迫的烟厂女工—陈二妹,由于有着共同的生活处境,对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他们相识后很快从相互同情,发展到相互关怀、体贴。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是备受压榨的工厂女工,一个是贫困窘迫的知识分子,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儿在小说中相遇了,他们由素不相识到后来互相关切同情,而女工的善良和真诚感人至深,她那不被贫困、苦痛所泯灭的人性之光,不仅在当时的黑暗中熠熠生辉,也在如今的社会中十分珍贵。

小说所讲述的是在民国时的一个小租屋,那时侯,人们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我”因为没有工作只得租一间破房子,女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可能开始读的时候会想这个女工会在某个晚上偷“我”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看来,人为了生存,会不择手段地攫取身边的东西,但出人意料的是,女工并未行窃,而是担心“我”不走正路,发不义之财,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

反思当下

相对而言,如今我们的政治生态非常良好,文化经济蒸蒸日上,生活是非常优越的,我们不必为自己的衣食担心,也不必为自己的住行而着急。但是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却或略了精神文明的再造,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或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些画面:一个怀抱婴儿的母亲或者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在公共汽车上,手扶扶杆艰难地站着,而旁边就是一位年轻的小姐或一位健壮的青年端坐着,视而不见;也经常有披露不良企业为了最求利润而坑蒙拐骗;更有甚者,达到目的后即逃之夭夭。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做的人,他们的良心何在?社会公德何在?诚信何在?

诚信

为立身之本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诚信在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她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讲诚信是精神层面的至高境界。就以我们公司来说,我们是个面向三农的企业,公司提出的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其实就是号召公司所有参与者要讲诚信、所有公司行为要有诚信,诚信服务,取得发展。

只要我们大家都具有郁达夫小说中所描述的那么真挚的感情、那么高尚的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还会远吗?

第四篇:《伊豆的舞女》与《春风沉醉的晚上》比较

川端康成和郁达夫是日中两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更是这两位作家创作变革的标志之作。著名日本文研究家叶渭渠在评价《伊豆的舞女》时说:“《伊豆的舞女》的创作手法有了新的突破,它既不同于作家初期的写实文学,也有别于新感觉派时期的追求华丽文体的小说,它在重新开拓和发展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即开始运

用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和表现这种美的传统技法,从精神与技法两方面来具现日本文学的特质,在形成和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上取得了成功。对于川端后来的创作影响是很大的。恐怕可以说,川端康成成长为充分体现日本文学特质的作家,也是以《伊豆的舞女》为界,迈出了第一步的。”同样,谈郁达夫必谈《春风沉醉的晚上》,也成为解放以后的一些现代文学史选本的重要内容。评论家们认为“这篇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最早描写工人的作品之一,产生在郁达夫对于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的基础上,是他创作的崭新突破”。郁达夫自己也说“多少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

两位异国的作家,两部貌似不同的作品,却为我们营造了神情相系的艺术境界。而在扣动心灵的感动之后,又给人们留下截然不同的情感升华。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篇作品的创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历经八年时间精心雕琢的一部小说。他曾在《汤岛的回忆》中写到:“我在伊豆尝到的,首先是旅情,其次是伊豆的乡村风光,第三是正直的好意。”川端写过一系列反映伊豆生活的作品,舞女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这与其难以割舍的伊豆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1924年晚秋到1926年4月,川端康成大学毕业后的头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伊豆半岛的汤岛上度过的。他说:“我认为汤岛是我如今的第二故乡”,“这二、三年,可以说我是伊豆人了。”由此足以窥见川端与伊豆之间深厚且难以割舍的感情。他这次长期潜居伊豆的原因,如他本人所解释的:“我是据此或者说几十次都是抱着生活上的一些痛苦才来到天城山山麓的”在伊豆“我身心洁净得象洗涤过一样”,而一回到东京,“就又觉得厌烦了。”川端在这里所指的“生活上的一些痛苦”,自然更多的是指生活上、恋爱上的失意,也包括他对当时文学论争的“厌倦”。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川端康成来到伊豆的原因是为了远离压抑、烦闷的现实生活。而伊豆的汤岛给予他的正是一份心灵上的宁静和温暖。

川端康成自幼亲人早亡,独自长大的人生体验给他的内心带来无限的孤独和悲凉。虽然在他的作品中通常流露出半甜蜜半苦涩的味道,但这种忧郁、苦恼、烦闷的“孤儿的脾气”

在他的心里始终挥之不去,他渴望人世间的温暖与关心,亲情与爱情,期待有人引领他摆脱孤寂,走出幼年的阴影。这一心情与郁达夫很有着几分相似。

郁达夫幼年丧父,母亲忙于生计,疏于对他的关爱,这种幼稚的悲哀,筑就了他忧郁性的基础。郁达夫擅长“自叙传”小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

继《沉沦》时代之后,郁达夫进入了他第二个抒情时代。“性的苦闷因着经济的与社会的苦闷的紧逼,便失却了它的重心地位,而经济苦闷从此变为重心!”

《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恰恰就处于这一时期。此时的郁达夫正经历着“五四”运动退潮后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失落和经济、婚恋的苦痛,这与其在日本留学期间形成的“弱国子民”的深刻烙印共同促成了郁达夫忧郁、苦质的创作风格。回国后,呈现在他眼前的劳动阶级的悲惨生活的实际,使他的忧郁性渐渐扩张到无穷大而不得不在文字上吐露出来,于是便有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诞生。在这篇作品中,达夫借助文中的“我”抒发心底作为“无用书生”的孤独、压抑、忧愁和彷徨,也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表达出对于关怀、温情的渴望和召唤。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两位作家几近相同的心灵感受和情感渴望:孤独、忧郁,饥渴于情感层面的关爱。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两部作品在神韵上有着异曲同工的艺术魅力。

一、相同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抒情作品的灵魂。在《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都深深蕴含着东方文学所特有的意境美:温婉、含蓄、回味无穷。所谓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而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第一感到的就是这样震撼心灵的感动和韵味。

两部作品都围绕着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展开故事情节。四位男女主人公,两种不同的相遇,却都以同一种态度和方式对待这份懵懂的感情。他们在孤独、苦闷的生活中,从对方得到了温暖,萌生了一种半带甘美半带苦涩之情却不曾直抒胸臆。这种纯真的爱,写的如烟似雾,朦朦胧胧,作品的意境之美就产生在这种若明若暗、似有似无之间,蕴涵着东方文学特有的含蓄和内敛。

《伊豆的舞女》一开始便写到“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

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作者把“我”急于见到舞女的心情用剧烈跳动的心和急促的脚步含蓄地展现出来,表现了“我”既害羞又焦急的内心感受。黄昏的暴雨使“我”坐立不安,担心舞女会因为大雨不来演出。直到“远处隐约传来了咚咚的鼓声。我几乎要把挡雨板抓破似的打开它,把身子探了出去。

”迫切想要知道舞女们在什么地方,遇到怎样的客人,“我”倾听着对面旅馆、饭店里的种种声响,推测着舞女的情况,“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开朗。”当意识到舞女今晚可能会被人玷污时,“我”的心“阵阵作痛”。这样的关心和担忧蕴涵着“我”对舞女不尽的情愫,文章透过夜雨和鼓声所引发的心理波动,以层层猜想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使整篇文章的意境沉浸在忧愁、温婉、含蓄的感情色彩之中,作者创作的良苦用心在这里可以窥见端倪,而读者读到此处,内心情感也会不由自主地随“我”的心绪起伏而变化。

最终“我”乘船而去,与她离别。舞女依然保持着对感情的幽雅和纤细,总是以一种腼腆、羞怯的姿态对待“我”。她专程来岸边送“我”,“我找了许多话题同她攀谈,她却一味低头望着运河入海处,一声不响。每次我还没把话说完,她就一个劲点头”,“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她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波澜,只显出一份柔美和天真,以深深的点头和专注的凝视,送“我”起航。只有她手中挥舞的白色手帕,流露着她交错复杂的感情,像是对这份感情的挥别,又像是对“我”的召唤。“我”最终也没有将这份爱说出口,在离别的伤心欲绝之后,艰难地选择了忘记:“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至此,文章在无限的伤感中结束了全篇。

整篇作品没有用任何只言片语正面直接表露人物之间萌发的爱情火花,而读者在阅读中却无时无刻不沉醉在这份纯真的情感之中,仿佛字里行间就写满了“我”和舞女之间默默的情思,这便是文章意境的绝妙之处。从“我”遇到舞女到“我们”分别,作者共写到了四次舞女“绯红的脸颊”,正所谓如若无意何必含羞,舞女对“我”的爱就随着这四次“绯红”撩拨“我”的心弦。而“我”对舞女的爱随着一路的追随逐渐加深,在离别时达到高潮。中国有诗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作者在“我”与舞女离别之即三次写“我的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足以见得“我”对于这份旅行之中的爱情的珍惜和留恋。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与陈二妹的相交是从“我”搬到贫民窟里一间小小的房间时开始的,生活的窘迫使得“我们”不得不共同分享本来就只有猫额大小的房间,成为了邻居。二妹每天下班必从“我”房间经过,“我们”之间的了解便从这里开始,一切都顺其自然。她看到“我”简陋的家当,感觉“我”是和她一样的可怜人,因此和“我”很快地交熟起来,对“我”抱以真切的关心。而“我”第一眼便觉得二妹是个可怜人,因为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可怜的”影子,此时的“我”正承受着经济的苦闷,四处颠沛流离。“她是不想做工而工作要强迫她做,我是想找一点工作,终于找不到”。这样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情在“我”和二妹心中萌生,它不但拉近了“我们”之间心灵沟通的距离,而且促成了“我们”之间情感的进一步萌芽。

虽然“我们”生活在经济重压之下,但是彼此得到的微薄的收入,却不曾忘记为对方买些吃食,一同分享,这份关心和照顾,使得原本压抑、悲凉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欢乐和惬意,为浓重的“黑暗”绘上了一抹淡淡的亮色。这是他们之间萌动情感的发展和外化。然而,就在“我”不禁想要拥抱她的时候,内心的理性却命令“我”莫在作孽,切莫让如此纯洁的处女毒杀在“我”的手中,更称自己是“恶魔”。于是,“我”和二妹之间的情感始终保持着一种幽微的情思,似有似无,似幻似真。这样的表达手法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学含蓄、婉约的风格,仿佛在文章外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留给读者以较大的想象空间,达到欲说还休的表现效果。类似的创作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广受推崇,这表明中国文学长期以来继承和发展着东方文学美的特质。

全文依如《伊豆的舞女》一般没有直白的爱情表露,有的只是“我”和二妹之间温情的相处。作者反复用二妹“深深的看我一眼”表现对“我”的关心和好奇。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眼神中流露的情感恰恰是人内心感情的表露。由此,作者一再强调二妹的深邃的目光,其深意不言而喻。

两篇作品在意境描写中都着力表现含蓄、温和、婉约的写作风格,无论是在人物情感的表达,还是在作品的结尾都无一例外的将这份意境恰倒好处地融会到作品中去,使作品呈现出东方文学特有的美。这一意境的构造和两位作家所处的创作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是东方文学发展的源泉之一,日本的文学发展史并不长,但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甚多。两国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东方文学的传统创作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中两国文学家在不断的实践中将这一特质发扬光大,从而使东方文学含蓄的风格得以长久的保持下来。

没有炙热,没有浓烈,只有恬淡的感动。作品的结局,给文章勾勒出一种忧郁、悲伤的感情基调,牵动着读者的心弦,留下了长久的回味和无限的遐想。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形容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相同的主题

《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分别塑造了两位地位低微,生活穷苦的女性形象,而作者在她们身上同时又赋予了纯洁、善良、体贴入微的美好品质。在“我”的内心孤独、忧郁、彷徨的时候,她们的关心、真诚和纯洁深深打动了“我”,温暖和慰藉着“我”的心灵。然而她们所生活的社会对于这些“美好”视而不见。她们用真诚的心去关心、体贴别人的时候,自己得到的往往只是欺凌和轻蔑。

《伊豆的舞女》中,一路上舞女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不时温暖着“我”的心,帮“我”摆坐垫,为“我”取拐杖,蹲着掸去“我”裤脚的灰尘。特别是当“我”听到舞女对同伴说“是个好人”的时候,“我”本人更加因这份纯真和坦率而感觉到自己是个好人。正如文中所说“我已经二十岁了,再三严格自省,自己的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我忍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才到伊豆来旅行的。因此,有人根据社会上的一般看法,认为我是个好人,我真是感激不尽。”

然而“我”却几次亲眼目睹这品性善良的舞女因为没有社会地位,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处处受人歧视。用茶馆老板娘的话说:“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里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住处的呦。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旅馆的老板娘还告诫“我”请艺人吃饭是“白花钱”,言语中流露出无限的轻蔑和鄙夷的态度。旅途中,每个村庄的入口都竖立着“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入村”的牌子,宣告她们是不受欢迎的人。

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们也同样可以感觉到社会人情的淡漠。文中一开始便说明“因为失业的结果,我的寓所迁移了三处”。在原本简陋不堪的房里,忍受着种种逼迫,终于“我”卖掉了所有的器具,只带着一堆书和画架搬到了贫民窟里的一间小小的房间,与女工陈二妹成了邻居。当她看到“我”每日“深夜游行”,担心“我”走上歧途,发不义之财,偶尔相见“她深深地看我一眼,她的黑晶晶,水汪汪的眼睛里,似乎是满含着责备我规劝我的意思。”

陈二妹是N烟厂的女工,每日超时的工作量,却只有微薄的收入,还要防备管理人的戏弄。她父亲刚刚去世,母亲下落不明,独自居住在一间租来的房间里,工作繁重而单调,每月的收入也仅仅够付房租。她每次聊天时想到自己的悲惨命运就禁不住潸然泪下。她多次劝说“我”不要吃烟,特别是不要吃她厂子里做的烟,言语间流露出对烟厂无比的愤恨,这些足够向我们说明烟厂对工人的残酷压榨和欺辱。

两位作家塑造的薰子和陈二妹的形象都属于生活窘迫,地位卑微的社会阶层,在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忍受着别人的蔑视和欺凌。在与薰子和陈二妹的相处中,“我”分别目睹了她们低人一等的生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生活处境,使我们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的桥梁,更加激起“我”对她们深切的同情和爱怜。尽管她们承受着生活的种种磨难,却依然保持着最质朴、最富人性的爱。她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关心、照顾着身边的人,用纯洁真诚的心灵感染着身边的人。两位作家均以“我”为视角,通过对薰子和陈二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引领我们去体会她们身上的这种朴素的情感。《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约而同地歌颂和赞美了劳苦大众的美丽心灵。

我们可以说,两部作品之所以在以上两个方面有着近似的地方,与作家个人的情感需求有着必然的联系。正如前文所说,两位作家在创作之时都处于人生的低潮期,承受着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巨大压力,对渺茫不可知前途的惶惑、寻觅、苦闷使他们从心底爆发出渴望关怀、渴望爱情的呼声。郁达夫曾经很愤慨的说道:“可怜我自小就受到了社会的虐待,到了今日,还不敢信这尘世里有一个善人。所以我与人相遇的时候,总不忘警戒,因为我被世人欺得太甚了。”我想这句话也不妨借来描述川端康成当时的心境。他们需要生命中出现一缕能够温暖心灵的阳光,期待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感情。舞女薰子和女工陈二妹的形象正是这份美好愿望的化身。她们的温和、善良、纯真、体贴都无一不是对于作者忧郁、烦恼的内心最好的慰藉。她们是作者乃至和作者有相同境遇的人在孤独、压抑之下的感情上的期待和幻想。如是这般,便构成了两部作品优美、恬淡、含蓄的抒情意境,抒发了对穷苦人无限的同情。

《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两部作品不仅有如出一辙之妙,也有各具所长之功。这就是本文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部成功的作品必定有它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一面。然而类似的题材,或者类似的主题,要想推陈出新,与同类作品区别开来,势必要花费作家的一些心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写作技巧,却实实在在体现着作家的创作功力。《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就是这样两部作品,尽管它们有着同样凄美的意境,同样的主题思想,但仔细品味之后,你就会发现,在感伤的情调之外它们又各自孕育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绚烂。

一、不同的叙事结构和人物设置

《伊豆的舞女》显然采用的是游记的叙述方式,故事的发展是依照旅途中时间、空间的变化向前推进的。文章一开始便以“我”赶路的情节作为开篇,并交代“我”与舞女的相识就发生在旅行中:“舞女这一行人至今我已见过两次。初次是在我到汤岛来的途中,她们正去修善寺,是在汤川桥附近遇见的……然后是翌日晚上在汤岛,她们来到旅馆演出。”之后“我”便追随着舞女一行人穿过隧道、翻越山岭,过了荻乘、梨本等寒村小庄,来到汤野。就在当晚那个下着暴雨的深夜,“我”的心随雨声中传来的舞女的阵阵鼓声而起伏难安,原本的些许好感变得愈发强烈。而在今后几天的相处中舞女天真、纯洁的心深深吸引着“我”,“我”对她的爱怜与喜欢在此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后,“我们”相约同路到下田,旅途中舞女若即若离的态度,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心动不已。文章的结局将场景设在送“我”上船的岸边。“我”的欲言又止,舞女的静默不语,使全文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中。此时,不但是“我”伊豆之行的终点,也是“我”与舞女之间情愫的终点。可见,整篇作品的故事情节始终围绕着旅途变化展开,人物的情感的逐层推进也蕴涵在这种变化之中。

此外,《伊豆的舞女》中除了“我”和舞女之外还塑造了其他的人物,这其中包括:舞女的哥哥一家、百合子、茶馆老板娘和她重病的丈夫、旅馆老板娘、各地的旅客以及在码头遇到的矿工的母亲。显然,这样繁多复杂的人物的出现正符合了游记的需要,他们既是旅途中的“点缀”,又是旅途变换的标志。但作者选取这些人物,赋予他们语言和行动,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而是通过他们的言行从侧面烘托出舞女真诚、善良、纯洁的心灵,为“我”对舞女的爱恋的发展作铺垫。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叙事结构与其相比要显得更为严谨有序,人物也相对集中。全文始终将故事封闭在一间黑暗狭小的房间里,故事中,正面描写的人物也仅仅限于“我”和陈二妹。这一点与《伊豆的舞女》可谓大相径庭。郁达夫的小说一向不强调情节,只注重抒情,但在这篇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达夫在情节设置上的良苦用心。这也正印证了前文中谈到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变革开端。

小说将故事的发展局限于一定的空间之内,“我”与二妹的相识、了解到相互关心都是从“我”搬到这间小小的房间开始的。它的狭窄为“我们”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每次二妹下班,“我”总要起身给她让路,一则为她提供了仔细观察“我”的机会,二则她觉得过意不去便买了香蕉叫“我”一同享用。由此,“我们”才有了以后的深谈,才能在朝夕相处之后让“我”感动于她的真切的关心,从而在脑海中生发出种种“邪恶”的念头。可见,小屋这一空间的限定,即为情节的推进“推波助澜”,又成为本文别具一格的构思。

文中的“我”在二妹的面前被衬托得如此渺小,虽然“我”是故事的亲历者,但在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只是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而作者想要表现的真正主角是女工陈二妹。陈二妹是他精心构置的一个人物,目的是想通过她表现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穷苦人的精神面貌。她一出场就被清寒的意象所笼罩,“她的高高的鼻梁,灰白长圆的面貌,清瘦不高的身体,好像都是表明她是可怜的特征”。她父亲死后一个多月,早晨上工“一路哭了去”,晚上又“一路哭了回来”。生活如此艰苦,还要受工厂管理人的戏弄,这种写法极具悲剧化小说的要素。○8这样细致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是有意营造出二妹的悲惨,将众多发生在穷苦百姓身上的悲惨的事件,集中到二妹的身上,让她更具有时代的典型性。读者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从而产生共鸣。如果说《伊豆的舞女》带给人的感觉是旅行的变幻,是流动的节奏,那么《春风沉醉的晚上》则是人生沉闷而又无奈的叹息和宁静。

二、不同的感情色彩

尽管《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都是以沉默的方式将这份萌芽的情愫斩断,使文章在充满悲凉、忧郁的气氛中结束。但在此之外,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感情色彩的差异。

从上文中笔者已经谈到,川端康成是为了躲避烦恼和纷乱才来到伊豆的,因为此时的伊豆恰好给予了川端一份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温暖和抚慰着他憔悴的心灵,是他精神的避难所。他长期居住在伊豆其实可以说就是一种“逃避”,一种归隐田园的惬意。因此,在川端眼中,伊豆是美好的,舞女也是美好的。作品中,作者把“我”的孤独和舞女一行人的贫贱生活交织在一起,描绘了“我们”共同的痛苦心声。但整部作品并没有过分将这份痛苦浓墨重彩,而只是浅浅的一笔代过,特别是旅行中沿途浓郁的山野气息和舞女的天真、甜美的表情更为作品增添了欢快、跳跃的音符,抒情的笔调远远大于对他们不幸的描绘。由此可以看出,川端是在追求着一种抒情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感受的美,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他避而不谈现实的冷酷,正说明他“逃避”的初衷,他只想给作品,给自己,给读者一种单纯透明的美,这实际上是川端康成内心理想的升华,从孤独的生活经历升华到精神层面的满足,从痛苦忧郁的现实升华到理想世界的美好。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却自始至终弥漫着忧愁、凝重的气氛。作品开篇就写明了“我”窘迫的生存现状:失业、饥饿、居无定所,放翁诗云:“少年远游无百里,一饥能使走天涯”恰是对“我”境况的绝佳描述。于是,“我”才在无奈之下搬进了这间只有“半个猫额”大的小屋。屋内黑沉沉的光线也同样预示着“我”与陈二妹惨淡的生活:一个是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一个是受尽压迫的烟厂女工,构成了“我们”之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哀。结尾处作者一段病态的环境描写使忧郁的情调升至高潮:“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夜景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现实无限的诅咒。此时的郁达夫沉浸在人生彷徨、忧郁的内心压力之中,他没有选择如川端康成一般去寻找一个“伊豆”那样人生的世外桃源,躲避痛苦,而是敢于通过作品将这种人生苦质表现出来。他将目光投向社会,投向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从他们的身上寻找黑暗中的闪光点,发掘人性最本质的魅力,从而激发更多有着同样感受的民众彼此关爱、彼此理解,正像文中的陈二妹一样,用善良的心呵护周围的人。这既是对和二妹一样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真诚的歌颂,也是对当时社会境况的抨击和鞭笞。黎锦明在谈到《春风沉醉的晚上》时说:“我相信无论是安居在繁华生活里的男女,或者和达夫经过同样生活的男女,生活比达夫更不如的男女,《春风沉醉的晚上》给他们灵魂的摧撼是一样的,现代的生活已经麻木了,灵魂麻木了,《春风沉醉的晚上》从这许多麻木中唤醒了不知多少人们!”

形成如此迥异的风格和两位作家本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川端康成幼年的孤儿生活决定了他抑郁、孤僻的气质和脆弱的性格,从而当他处身于社会或者人生的大动荡、大冲击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力不从心。他本人也承认:“归根结底,自己基本上掌握不了人生的长河”,“没有能力感受真正的悲剧和不幸”。于是,他便很容易陷入消沉、迷惘的心境之中,对现实采取回避的态度,只沉醉于自我心灵里的美好世界,去寻求解脱和安慰。在伊豆的时光恰恰是他“躲避、超脱”的阶段,他正迫切的需要包括舞女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温存,因此《伊豆的舞女》中那些明快而又充满温暖感觉的暖色调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郁达夫的童年也是在孤寂和压抑中度过的,他的骨子里天然存在着一种忧郁的情节,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到来,大大激励了当时还远在日本的郁达夫,然而当他的热忱和在异国“弱国子民”的痛苦在内心猛烈碰撞的时候,除了用灰冷的色调描写周围的人和事用以宣泄心中的忧郁、苦闷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让他解脱的了。这使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情感放逐于社会之中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共鸣,使人们在黑暗的现实中寻找一丝光明。

文学评论家认为,任何作家的创作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其本人的性格影响之外,无一例外的还要受到其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和文学存在的影响。

从《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重的日中两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还可以窥见外来文学对他们创作的影响。如果说,外来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技巧多于精神,那么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则精神多于技巧。日本和中国是东方文学发展的重要阵地,两国自古以来在文化传统上就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特别是,在文学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地方很多,郁达夫先生就曾远赴日本留学。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谈到的,两部作品中同样洋溢着含蓄、清新、淡雅的意境之美,这就是东方文学中所特有的审美的气质——清新脱俗。这便是两部作品的精神所在。

在两国独特的民族文化表现上两部作品也同样各具特色。《伊豆的舞女》处处流露出日本的文化风情,汤岛的美景、温泉的舒爽、艺人的歌舞、舞女的羞涩,都是日本民族风土人情的展现,甚至包括“我”的出游也是日本民众的一种生活习惯。郁达夫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一文中也曾谈到:“他们的文化生活,不喜铺张,无伤大体;能在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意,春花秋月,近水遥山,得天地自然之气独多,这一半虽则也是奇山异水很多的日本地势使然,但一大半却也可以说是他们那些岛国民族的天性。”《伊豆的舞女》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日本风情”的缩影。

郁达夫的创作同样受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与浸润。首先,郁达夫叙写男女之间的关系常常联系着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春风沉醉的晚上》也亦如此。他没有孤立地写男女之情,而是将它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让读者感到其中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其次,郁达夫在大部分小说里描写的都是没有真正的爱情的男女关系。《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二妹之间的关系也是没有发展成爱情的友谊。再次,他的爱情题材中常常着意表现一种自省意识。这一点在文中也有体现:

“我看了她这种单纯的态度,心里忽而起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情,我想把两只手伸出去拥抱她一回,但是我的理性却命令我说:

“你莫再作孽了!你可知道你现在处的是什么境遇!你想把这纯洁的处女毒杀了吗?恶魔,恶魔,你现在是没有爱人的资格的呀!’”

由此,可以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文学创作民族性的展现。

在创作技巧上,两部作品都汲取了外来文学的精华。川端康成主要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他竭力宣扬“可以把表现主义称作我们之父,把达达派称作我们之母;也可以把俄国文艺的新倾向称作我们之兄,把莫朗称作我们之姐”。他先后学习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创作手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等等。在长期的实践中,川端逐渐摸索出一套“东西融合”的独特的创作风格。他主张“日本既是日本的,也是东方的,同时又是西方的”。《伊豆的舞女》中“我”的心理刻画正体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比如当“我”听到茶馆老太婆轻蔑的言语,“我”的心中被煽起了邪念“既然如此,今天晚上就让那位舞女到我的房间里来吧”。日本文学史家小田切秀雄曾说:“川端康成以《伊豆的舞女》打响第一炮。这点首先显示了他的独特风格。这是由于他成功地同日本文学传统结合的结果。”

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正值西方文学思潮在日盛行,因此有人说郁达夫是“在东方学西方”,他不但同川端一样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同时也受到日本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写作技巧来说,郁达夫擅长“自叙传”小说,强调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忧郁、苦闷,这一点同当时日本流行的“私小说”派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也带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经历的烙印:落魄的知识分子、苦闷压抑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流露的忧郁情调都体现了“私小说”对他创作的影响。从《春风沉醉的晚上》的精妙构思,我们也不难发现“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意”的韵味。这正和他在日本所感受到的日本文化的气息相一致。在文中,外来文学对他的影响和民族传统完好的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法国学者基亚曾说过:“这些伟大的人物决不会因为人们研究他们从别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吸收了什么而被贬低。……来源和影响,与其说是缩小了作者的独创性,不如说是帮助说明了独创性。”所以说,川端康成和郁达夫这两部作品之所以是他们文学创作上的成熟之作,与其“东西融合”的文风是分不开的。

第五篇:春风沉醉的夜晚的散文

阳台向东,常常盈满朝霞和月光。照得满室通透。

北京这个冬天无雨无雪,甚少阴天,连前几年常见的雾霾亦少光顾。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理当属庆贺之事。又转念想,某些人有所得会否引发另些人所失?他们散落城郊野外,音量微小。

谁知道呢,也许吧。得失总难平衡,悲喜混为一体,越是掰扯越是团揉不清。世间事,关乎道与理的争论越少越好。该讲的早在上下五千年述尽。智识与修为,可靠阅读弥补,少听他人言,多看书,常省思。明是非之人,自无需逞口舌之争。

近些年,除工作事务,日常生活与极少的人往来,住在城外,路途是每日禁语之时。

去年,多次上山赴龙泉寺。斋饭止语仪式甚得我心,粗茶淡饭,出乎意料的可口。百余人共同用餐,无嘈杂喧嚷。

外界的任何身份淡去,于菜地垦拓的蔬果,不日做成斋饭享用。汗滴禾下土,种植而生的作物,粒粒皆辛苦。食毕,百余人一列列排队离开,同样止语。有发心承担的义工师兄,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清洗。据闻师兄们一天洗碗数量近千。一日三餐,一队又一队,往来不绝。

一日,大风五六级,我上山承担做引领员,举着路牌站在千年古银杏树下,枯黄的树叶与零星的银杏果滚落脚边。寺院有一只黄狗,蜷在对面墙角晒太阳,在我与它之间的蜿蜒小径,流动着听课、朝拜的人群。

那日于我,当真富有,不过指指路,便收获无数的感恩、随喜,人人脸上安宁祥和。于清静之地,我时常忘了我是谁,不过举着牌子的义工,站在千年银杏树下,微笑是运用的最多的语言。

也许,我们应当有些忘了我是谁的时刻,世俗烟火升腾,一再让我们寻找坐标方向,有些人寻着了,不免沾沾自喜,有些人上下求索,苦闷不已。

如果寻找有意义,那么淡忘、无我,同样是。二者或许可并存。物理的平行空间不存于世,心界尚可思量一二。

清静心一旦生发,随之而来的是欲念的削减。削减不同于寂灭,有的放矢地选取。去年看到明星徐静蕾在微博自我劝诫:希望一年不买衣物。这是很好的发心。

越是与众发生关联,越会产生纠缠。如不能切断,不如尽量少。

是夜归家,明日元宵,一轮圆月悬窗。仅此一物,甚觉人间慷慨。良辰美景是为稀有物,当以不凡心赏鉴。不粘不滞,无需多言。所谓有缘,即相互无有约定期许,偶得偶遇,便是欣喜。

此一春风沉醉之夜。是为感念。

下载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望春风读后感

    望春风读后感(一):两面人朱菲菲著名作家刘震云说过这句话:在生活中,有的是吃人的人,有的是被吃的人,但是这两种人可以转化,羊渐渐可以转成狼;狼呢,渐渐地到一定阶段也可以转变成羊。就......

    沉醉书海

    沉醉书海 兖州市第十八中学八年级三班杨龙珠闲暇时,泡一杯香茗,捧一本书,沉醉在茶香与书香之中,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这,便是我最大的满足。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作文:沉醉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沉醉是一种难得的情怀,那种沉迷与陶醉,那些场景和故事,往往铭刻在记忆里:沉醉于音乐,沉醉于书法,沉醉于阅读,沉醉于风景„„沉醉于各种艺术或......

    《种春风》读后感(全文5篇)

    祖国在我心中无锡市滨湖区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侯崴瀛11周岁指导老师古建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电视上播放着很多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电视和电影。其中,给我留下......

    沉醉初三作文

    沉醉初三作文1 醉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生理意义上的醉,一种是精神意义上的醉。由于十八岁以下不允许饮酒,所以在此只讨论精神之醉。在无数以汉书下酒,醉墨淋漓的先人之后,我本人也......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噢来不及沉醉 年轻的心迎着太阳 一同把那希望去追 我们和心愿心愿再一次约会 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 我们是否无怨无悔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那时的山......

    晚上问候语

    晚上问候语 晚上问候语1 1. 工作是忙是闲,让健康永远;联系是多是少,让问候永远;距离是远是近,让牵挂永远;生活是苦是甜,让平安永远。晚安,好梦!2. 忙忙碌碌让生命和时间好久不见,......

    晚上问候语

    晚上问候语(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问候语吧,问候语是让他人打开心门前的敲门声。你所知道的问候语是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