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冬不拉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9:5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 冬不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 冬不拉》。

第一篇:3 冬不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16自然段。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帮助学生认识“筹、禀、匕、剁、酱、冥”6个生字;会写“萨、筹、狡、骏、置、蔽、捅、赐、剁、葬、冥、凄、恋、器”15个生字;掌握“一筹莫展、狡猾、骏马、安置、隐蔽、匕首、安葬、冥思苦想、凄凉、依恋、乐器”等词语。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体会故事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民群众鲜明的爱憎和对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品德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会认字,会写14个会写字。理解“一筹莫展、自告奋勇、禀告、坐卧不宁、冥思苦想、视死如归、如泣如诉”等词语。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谈话:通过预习,你们知道“冬不拉”这个名字指的是什么吗?

——王子的名字

——一种哈萨克族弹拨乐器的名字【出示图片】 2.谈话:以前老师也认为冬不拉是一种乐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关于冬不拉还流传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悲壮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交流理解的词语。

2、检查预习效果: 出示课件: 1.我会读:(指小组轮读,再齐读)

一筹莫展禀告匕首跺成肉酱冥思苦想哈萨克族狡猾骏马隐蔽捅伤赏赐埋葬凄凉依恋乐器剁肉视死如归自告奋勇如泣如诉坐卧不宁泪如雨下雄浑激昂疑惑不解

2、形近字:(分组爬黑板、3号)

俊()捅()恋()冥()

骏()桶()峦()瞑()

峻()暝()

3、听写:匕首(匕的笔顺)隐蔽(蔽的笔顺)安葬

冥思苦想凄凉

4、交流理解的词语。(重点是课后的成语)

(学生归纳,师板书:a瞎熊伤害人畜b王子除害牺牲

2、试给课文分成三段,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互相说一说)

(一)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课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①)在萨哈克族人生活的地方经常有一只瞎熊出没,伤害人畜。

第二段:(②——⑩)王子不顾国王的阻拦去除瞎熊,在搏斗中和瞎熊同归于尽。

第三段:(11——17)写一位叫阿肯的牧民用琴声向国王讲述了王子杀死瞎熊,牺牲自己的悲壮故事。从此哈萨克族牧民用王子的名字给这个乐器命名为“冬不拉”。

(二)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乐器“冬不拉”的来历。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奋勇为人民除掉了瞎熊,自己也牺牲了。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把这件事告诉了国王。为纪念王子,人们把这种乐器叫“冬不拉”。)

三、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文中最打动你的是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2、练习朗读:<1>、自读<2>、小组轮读<3>、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

四、学生小结学习收获,落实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

五、布置作业:

a)朗读课文三遍,签字。b)听写词语,积累成语。

板书设计:

1、瞎熊伤害人畜

冬不拉

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背诵15、1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够背诵15、16自然段。

三、回忆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可板书)

2、能根据板书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四、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2、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a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①“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②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联系第一自然段及国王的表现,理解“一筹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等词语的意思。明白任务艰难,危险性大,别人无法完成,替父分忧,为民除害这几个意思。)b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5、6自然段)

①先读一读

②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艰辛的为民除害,他决心坚定,胆大心细。)

③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这部分写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与瞎熊的搏斗时危险万分的。)

①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读一读

②指名朗读,大家评一评。

③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3、小结:

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再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加深体会。

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指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词义:王子牺牲了,而国王又日夜盼望儿子平安归来,整日都坐卧不宁,怎么把这个噩耗告诉他,又不知于是他过于悲痛呢?)

2、想出什么办法?

3、出示文字: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每一种琴声分别描述了故事中的那个情节?(同桌互相交流)

(一)琴声雄浑季激昂描述的是王子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他发现了瞎熊的足迹,安置捕兽夹,巧妙伪装。

(二)琴声低回婉转描述的是伪装被熊瞎识破,危机到来,王子与瞎熊的战斗就要开始。

(三)琴声音韵铿锵描述的是王子和熊瞎进行激烈的搏斗。

(四)琴声如泣如诉描述的是战斗结束了,熊瞎被杀死了,王子也牺牲了,人们把王子葬在向阳的山坡上。

4、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5、带着想象,配乐朗读。

6、配乐背诵(自由读、背)

7、试着背一背,介绍自己是怎么背诵的?

(想象画面背、回忆故事情节背、抓住四个词语背等)

8、用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的魅力,音乐文化的特点)

五、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

六、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3、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冬不拉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七、布置作业

1、继续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相关习题。

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如对人物的崇敬,对音乐语言魅力的感受)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朗读背诵课文,巩固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填空:

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

;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

„„

3、拓展:本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4、同桌互相背诵15、16段,齐背。

5、这个民间故事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品德的赞美之情)

6、从故事中你对哈萨克这个民族有了怎样的了解?除此之外,你还对本民族有哪一些了解?

7、本文写作手法:

1、民间故事的一般模式(相传„„从此„„)

2、用准确的词语、句子表达情感。(让学生交流)

三、课堂练习:复述故事的精彩部分或全文。

四、补充练习:(见教案p23)

1、近义词和反义词。

2、按要求写句子。

3、加标点。

4、改病句。

五、布置作业:

1、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2、预习第四课。

第二篇:冬不拉读后感

冬不拉读后感

冬不拉读后感1

冬不拉是一篇感人的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被冬不拉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吸引了。

文中由瞎熊出没,人畜受到威胁,到冬不拉奋勇战瞎熊,和壮烈牺牲,描绘了一个勇敢、机智、舍己为人的大英雄形象。

作者用细腻的笔锋深刻地描写了整个经过,深受读者回味。

这篇课文有一段话让我深受感动,“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又如泣如诉,好像是在述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这段话运用了排比手法和优美词语,让我爱不释手。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冬不拉的敬爱也更深了。结局是冬不拉牺牲了,却拯救了千千万万个黎民百姓,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那个乐器叫“冬不拉”。

《冬不拉》这篇民间故事很有趣,所有的民间故事都很有趣,我愿我是一缕清风,随着民间故事飘荡,我愿我是一只小鸟,跟着民间故事遨游,我愿我是一朵鲜花,跟着民间故事把花瓣散去,我愿我是……

冬不拉读后感2

“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瞎熊……”今天,我读了冬不拉一文,思绪万千,受益匪浅。

《冬不拉》是新疆的一个民间故事,写了在山上,有个瞎熊伤害人畜,王子不畏艰险,牺牲自己杀死瞎熊的感人故事。

也许,有人会埋怨王子说他傻,笨,既然是王子,那就拍别人去打好了,何必牺牲自己呢?但是我想,你错了。身为王子就要有个带头作用,有很好的素质与崇高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牺牲自己,造福百姓。这一点,王子做出了很好的英雄榜样。

王子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为了百姓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大大使我感动。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清代六旬老人左宗棠,收复祖国边境——新疆,清末官兵邓世昌,与日本军船在海上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甲午大战,最后牺牲······

我欣慰,这种精神无处不在;我高兴,正是这种精神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呼吁,让这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吧!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冬不拉读后感3

《冬不拉》是一篇民间故事,它可精彩啦!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冬不拉是什么呢?读读下面你就知道了。

很久以前,在哈萨克有个大瞎熊,国王叫好多猎人去杀瞎熊,可瞎熊都把猎人咬死了。

国王的儿子叫冬不拉,冬不拉知道爸爸因杀不死瞎熊而心急如焚,就去杀瞎熊了。

王子在瞎熊的必经之路下了捕兽夹,做了伪装,把自己隐蔽了起来。瞎熊来了,它很聪明,把捕兽夹的陷阱识破了,拿石头砸它。冬不拉趁这时候射利箭,射到了脖颈,又射,射到了前胸,第三次射时,瞎熊来了,王子拿出匕首,捅去,而瞎熊的熊掌也向王子击来……

国王为得知下落王子,下了重赏令,很多人去找王子,找到了王子和瞎熊的尸体,把瞎熊剁成肉酱,把王子安葬。众人在冥思苦想,而阿肯利用乐曲弹出音乐让国王得知王子——死了。但国王重赏了阿肯。

从此,阿萨克族有了这种乐器,并把这种乐曲叫做“冬不拉”,为了纪念王子而取的并把使用这种乐器的人叫阿肯。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冬不拉”一是一位王子的名字,二是乐器的名字,冬不拉这位王子可真聪明、勇敢啊!

第三篇:说课稿冬不拉

目录

1.神鸟

2.*格萨尔王的故事 3.冬不拉 4.火把节 5.*刘三姐 6.猫 7.珍珠鸟 8.海豚救人 9.老人与海鸥 10.草虫的村落 11.黄道婆 12.提灯女神

13.*“香玉剧社号”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15.*花木兰

16.范仲淹的故事 17.体育课 18.虎口藏宝 19.*顶碗少年 20.*失去的一天 21.古诗三首 22.左公柳

23.*郑成功收复台湾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5.*海上英魂 26.少年闰土 27.凡卡 28.孔明借箭 29.*战风车 30.童年乐趣

神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教学反思〗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教学反思〗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2)出示

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3(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①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出示:

(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1)表达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7自然段

(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归纳板书: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4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格萨尔王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酥”等七个生字。

2、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3、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

4、搜索、阅读其他神话与传说故事。

5、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自主探究,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人为民除害、造福百姓。从唱词中了解亲情。并让学生说出对格萨尔王喜欢的原因。

6、感受格萨尔的勇敢、善良的英雄形象,赞扬他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

7、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渔产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格萨尔资料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引入主人翁。介绍格萨尔王。

2、教师谈话:格萨尔王原来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人民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学习要求

⑴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文。

⑵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⑶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5篇二:初中音乐说课稿:《青春舞曲》说课稿范例

初中音乐说课稿:《青春舞曲》说课稿范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演奏内容。整个教学单位内容包括《牧马之歌》、《乌夏木克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青春舞曲》以及《新疆之春》。

整个教学单元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弱处理《褐色的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重点欣赏歌曲《牧马之歌》、弱处理《新疆之春》.《乌夏木克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这样安排的目的不仅是遵循了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同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以铺垫。

《青春舞曲》这首民歌是由酉西北民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再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基本相同的节奏的乐句组成,同样的旋律重复及最末两晓节稍许变化的旋律,再加上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使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3、教学重点:体验作品中的音乐情绪;了解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4、教学难点:尝试再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5、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自制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正处于晓学向初中过渡时期,其心理日趋成熟,表达情感的方式较晓学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窒。注意: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保护嗓音。

三、说教法、学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晓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巧妙过渡感性导入

1、导入新课: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你还了解新疆的什么?(课件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通过情景创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走走吧!(课件:新疆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做到了学科渗透与资源共享,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渗透过程。

(二)、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1、欣赏《褐色的鹅》:首先本节课要学的就是一首地道的新疆民歌《褐色的鹅》。[课件:欣赏《褐色的鹅》] 【设计意图:体会音乐情绪,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2、节奏练习:介绍冬不拉````(接下来,我们学习根据新疆民歌改编整理的歌曲(青春舞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三)、层层深入积极体验

1、完整的欣赏《青春舞曲》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受。(播放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音乐,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教师要多从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来引导。】

2、歌曲学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学生试填歌词,教师根据学生再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再歌曲演唱中要求学生用一半的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能唱出欢快的情绪和节陪的韵律感。【设计意图:突破难点】

3、表现与创造:介绍手鼓(课件),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以下练习

节奏组: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节奏乐器的组合等来表现歌曲;演唱组: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由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再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4、德育渗透:《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以青春像„„造句并说说理由。

《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热瓦甫弹唱、十二木卡姆、冬布拉弹唱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能够认识并辨别胡西塔尔、手鼓等乐器的音色。

【能力培养】能够用相关的节奏为乐曲伴奏,并学会新疆的相关的新疆音乐的文化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音乐的喜爱。重点: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热瓦甫弹唱、十二木卡姆、冬布拉弹唱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难点:能够认识并辨别胡西塔尔、手鼓等乐器的音色。教法:讲解法、以鉴赏实践贯穿始终、提问法分析法

板书设计:《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1.木卡姆解释;

2、乐曲风格特点、对乐曲分析;3.胡西塔尔、手鼓乐曲介绍。

《褐色的鹅》:1.是一首冬布拉弹唱;2.冬布拉弹唱解释。篇三:牧马之歌—说课稿

《牧马之歌》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09级2班的周静,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牧马之

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学习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背景资料:歌曲《牧马之歌》作于1958年,原是一首男声独唱歌曲,歌曲短小精炼,具广有泛的群众性。

(二)作者简介:作曲家石夫所作,原名郭石夫,湖南湘潭人。

哈萨克族相关知识: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名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和木垒两个哈萨克自治县,据说“哈萨克”意为“战士”或“白色天鹅”。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哈萨克族人性情直爽、诚恳、热情、好客。男女都精于骑术,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等是你们普遍喜欢的具有名族特特色的娱乐活动。服饰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牧民衣服大多是用牲畜皮毛制成。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和狩猎业。哈萨克族人民喜爱音乐,能歌善舞,民间乐器“冬不拉”远近驰名,“冬不拉是流行于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地区的一种弹拨乐,音箱木制,呈梨形,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也是冬不拉弹唱的伴奏乐器。

(三)歌曲分析:歌曲有四段歌词。歌曲为一段体,从第1小节到15小节,共四个乐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反复,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的结尾稍有变化。歌曲曲调十分紧凑,旋律有跳荡感,富有哈萨克族民族特色,第16小节后为衬词句,这是副歌部分,有第二乐句派生而来,但以一种变化形式出现,是前后的情绪产生对比,它使牧马少年开朗豪放的性格和欢乐活泼的音乐形象更加突出,演唱时应注意情感的连贯,声音要明亮有力,副歌衬词部分应唱的欢快、热情,要表现出歌曲豪爽奔放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与观看,能够对哈萨克族的人文、生活与民间音乐得到初步的了解与认识,愿意主动了解少数名族的相关知识,并积极参与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活动中去。

2、通过具体学习,能够掌握《牧马之歌》中的变化音与装饰音的准确唱法,并且能又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地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牧马之歌》并背唱其中任意一段歌词。

三:教学方法

1、提问法:通过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参与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实践。

2、讲授法:对于知识性问题我会加以解说、讲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性问题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解决疑难,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4,示范法:通过老师及同学示范,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5、练习法:运用练习的方式将本课的内容加以更好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师生问候!

1、请问同学们有谁来自少数民族呢?

2、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名族吗?

3、请问我们班有来自少数名族的同学吗?

4、请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名族告诉大家好吗?(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苗族??播放有关哈萨克族图片)

1、有同学知道上面的图片是我们国家的那个少数名族吗?(哈萨克族)

(一)简介哈萨克族相关知识

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少数名族之一:哈萨克族的人文、生活及民间音乐(《牧马之歌》且初步聆听)

哈萨克族 中国少数名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和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和木垒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意为“战士”或“白色天鹅”,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哈萨克族人性情直爽、诚恳、热情、好客,男女青年都精于骑术,赛马、摔跤等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娱乐活动,他们的衣服多用牲畜皮毛制成。冬不拉是哈萨克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弹拨乐器,音响木制,呈梨形。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二)学唱《牧马之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学习这首哈萨克族的民歌《牧马之歌》

1、首先呢就让老师简单介绍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牧马之歌》作曲家石夫(原名郭石夫)所作,原是一首男声独唱歌曲。

2、这次同学们可要边看谱边带着老师的两个问题认真听哦!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速度:稍快。情绪:欢快的。)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了哈萨克少年怎样的心情呢?(歌词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描写了哈萨克族牧马人的生活,表现了哈萨克少年热爱马群、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自豪心情)。

3、哪位同学能用这样的速度和情绪给我们朗读一下这首歌其中的一段歌词呢? 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这次呢有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一遍,老师一句大家一句。

4、这次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发音,“啦”请同学们就用这个音跟着老师的琴声来熟悉一遍旋律,注意速度和情绪

5、哪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觉得这首歌中那个地方唱起来比较难呢?

就让我们一起跟琴演唱一下,这个音呢是升4,我们就来

对比4来听一下,4呢,它的音高很接近5,我们唱的时候就要尽量想着5去唱4.这个是波音,它要唱的轻巧快速,波音又分为上波 音和下波音,它们分别是这样写的:上波音: 下波音:,上波音就是在原来的音上往上快速的唱一个音再回到原来的音,也就是快速唱三个音,就像老师唱的这样??下波音就是在原来的音上往下快速的唱一个音再回到原来的音上,也是快速一起唱三个音,就像老师唱的这样,好了,请大家跟着老师唱几遍,好的,(抽同学起来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琴来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三)、创编歌词:

1、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出了哈萨克族牧羊人的生活,那我们可不可以也把我们的生活用同样的旋律来唱出来呢?

2、现在呢请同学们先看看老师写的,请同学们一起先大声朗读一遍,好的,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把这段歌词加到旋律中我们一起唱一遍。

3、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来把我们的生活也写入这个旋律中去大家都写得很好,希望我们的生活也能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四)、总结: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了哈萨克族的生活中去,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爽朗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让我们用同样的生活态度去对待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如果去了哪个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或者了解到了那个少数民族不要忘记了和老师同学们分享哦!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师生互动的较少,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还不够积极。篇四:《独特的民族风》最终说课稿 2 《独特的民族风》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并分析教材

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中国边疆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民歌,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初步对我国少数民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对于他们各自的音乐特色有所认识,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讨论今后我们该如何传播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小组探讨的方式,分析民族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民族歌曲的独特魅力,感受不同于流行歌曲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三部音乐作品,通过比较它们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认识、理解其民族音乐风格。

2、难点:学生们普遍热爱音乐,但不了解民族音乐;他们大都喜欢唱歌,但很少唱民歌。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和热情。

二、说学情

当下我们的学生都非常喜欢流行音乐,想法似乎很前卫,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着早已过时的想法,而另一方面,譬如《套马杆》、《鸿雁》等歌曲的风靡又从侧面说明大家对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陌生感和新奇感。正基于此,通过当下的具有民族风味的流行音乐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重新感知、审视和认识我们的民歌的真正魅力所在。

三.说教法

1)问题聆听法:

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我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欣赏音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2)视觉图象法:

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借助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各种图片,使学生能体验到不同的视听享受,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特色。

3)对比欣赏法:

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各个民族音乐风格上的不同以及音乐特征的不同。

四、说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首先播放欢快热情的广场舞神曲《最炫民族风》。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给我们带来的风情。提起学生的兴致

(二)授课步骤

(1)课堂导入部分,播放《青春舞曲》、《青藏高原》、《天堂》三首歌曲的片段,这三首歌曲是分别具有维族、藏族、蒙古族音乐风格的流行音乐,学生欣赏后得到的音乐感受将更直接,更容易理解三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同时也会激发学生接下来学习本课内容中歌曲的兴趣与热情。

(2)播放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提问: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方面有什么特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总结:《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长调的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如,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歌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

(3)欣赏藏族民歌《宗巴朗松》。

介绍:藏族音乐的分类和特点,藏族音乐可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型。在本节课藏族民歌选取的是《宗巴朗松》这是一首流行于西藏的传统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囊玛”是以藏语言命名的歌舞类型,在藏语言文字中含有“室内”意思,可见“囊玛”音乐的特色是在室内演出的,通常是以歌为主,以舞为辅。而且囊玛曲调具有典雅、节奏舒展的特点。

提问:还有哪些我们所熟悉的歌曲是属于这种形式的?

回答:如《北京的金山上》、《高原红》、《青藏高原》等。

(4)欣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

提问:《牡丹汗》的音乐情绪、演奏乐器是什么? 总结:新疆维族音乐的特点继承了古代西域音乐的传统,融合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音乐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舞蹈性极强。本节课中新疆维吾尔民歌《牡丹汗》,是一首爱情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冬不拉和手鼓,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民族特色。

(5)课堂总结。

蒙古族长调歌曲的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如,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藏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型,本课所学的《宗巴朗松》这是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其特色是典雅、节奏舒展; 维吾尔族音乐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舞蹈性极强,感情充沛。

(三).探索与延伸

欣赏具有民族风格的流行歌曲,由韩磊演唱的歌曲《鸿雁》。

提出问题:通过欣赏韩磊的歌曲,思考现在的民族歌曲是否有新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发现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其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社会生活与民族性格相关。通过欣赏上述歌曲,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歌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歌曲,更多的融合了多个民族的音乐特色在其中。同样,很多传统意义汉族歌曲了,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各个民族的艺术文化相互触碰、交融、升华。也正是这种相互的融合,才使得我们现在的艺术多姿多彩,才能不断的繁荣。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基本上达到了课程的要求,使学生认识、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对他们领略中华民族歌曲的独特魅力,理解不同于流行歌曲的音乐风格有所帮助。但是在这节课中依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探索与延伸部分的处理还没有能达到新的突破。同时,在课堂氛围的掌控方面不是很理想,对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民族歌曲的积极性方面还有待探索和加强。篇五:语s版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目录 1.神鸟 2.*格萨尔王的故事 3.冬不拉 4.火把节 5.*刘三姐 6.猫 7.珍珠鸟 8.海豚救人 9.老人与海鸥 10.草虫的村落 11.黄道婆 12.提灯女神

13.*“香玉剧社号”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15.*花木兰

16.范仲淹的故事 17.体育课 18.虎口藏宝 19.*顶碗少年 20.*失去的一天 21.古诗三首

22.左公柳 23.*郑成功收复台湾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5.*海上英魂 26.少年闰土 27.凡卡 28.孔明借箭 29.*战风车 30.童年乐趣

神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

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教学反思〗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四篇:《冬不拉》教学反思

《冬不拉》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第三课《冬不拉》,文章主要讲的是很久以前,一只瞎熊经常伤害哈萨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个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的和瞎熊进行激烈的搏斗,最后杀死了瞎熊,自己也牺牲了。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把这个悲壮的故事讲述给国王听。为了纪念了王子,牧民们把阿肯弹拨的乐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这种乐器的艺人叫做“阿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教学中我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自读自悟,整体感知文本

教学中,充分的让学生读。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然后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创新思维的发展。

特别拓展延伸阅读,贯穿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超文本阅读,这也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分层教学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

不足之处:首先是对学情把握不足。学生胆怯不敢发言;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要求,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代替学生思考的,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定教。

整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当然,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时,方法还过于单一化,主要是学生朗读后,找学生评价,然后再朗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指导方法,比如:师生赛读、对比朗读、教师示范等,让学生的感情朗读不再单调。

第五篇:冬不拉教案1

冬不拉教案1

一、导入:(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大家听过一种乐器叫冬不拉的吗? 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冬不拉是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一般用松木或桑木制作。哈萨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新疆、甘肃地区。聚居地区物产丰富。

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告诉我答案,并预习课后字词。

二、新授课:

(一)生字、词语 拉萨

一筹莫展(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狡猾(近...义词奸诈狡诈反义词忠厚忠实)骏马

隐蔽(笔顺)匕首(笔顺)捅破

赏....赐

安葬 冥思苦想(深沉的思索)乐器

凄凉(近义词凄惨)

依恋

剁成肉......酱

禀告

视死如归(视:看待,归:回去。把死看做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心急如焚 坐卧不宁

小心翼翼

疑惑不解(二)多音字

(三)形近字组词

骏()

桶()峦()赐()冥()剁()俊()

涌()恋()惕()瞑()垛()峻()

捅()孪()

(四)内容分析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a瞎熊伤害人畜b王子除害牺牲C琴声讲述故事)

2、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大意 第一段:(①)在萨哈克族人生活的地方经常有一只瞎熊出没,伤害人畜。第二段:(②——⑩)王子不顾国王的阻拦去除瞎熊,在搏斗中和瞎熊同归于尽。第三段:(11——17)写一位叫阿肯的牧民用琴声向国王讲述了王子杀死瞎熊,牺牲自己的悲壮故事。从此哈萨克族牧民用王子的名字给这个乐器命名为“冬不拉”。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在萨哈克族人生活的地方经常有一只瞎熊出没,伤害人畜。王子不顾国王的阻拦去除瞎熊,在搏斗中和瞎熊同归于尽。写一位叫阿肯的牧民用琴声向国王讲述了王子杀死瞎熊,牺牲自己的悲壮故事。为了纪念王子,牧民把这种弹拨乐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这种乐器的艺人叫“阿肯”。

小升初专项训练

(三)一、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太阳从西边出来,岂不是笑话?

2、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3、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不上?

二、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对我的启蒙老师充满怀念和感激

二、缩写句子。

2、读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

三、缩写句子。

1、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3、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那本读过的书。

四、扩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

2、天空中挂着圆月。

3、同志送来绿茶。

下载3 冬不拉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3 冬不拉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冬不拉教学设计

    3冬不拉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冬不拉教学设计

    马上就要进入到《冬不拉》这篇课文的教学了。对于该篇课文的教学,不同的教师一定有不同的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冬不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教师的教......

    《冬不拉》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冬不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

    《冬不拉》教学设计

    3、冬不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字,学会15个字。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坐卧不宁、冥思苦想、视死如归。如泣如诉”的意思,积累“一筹莫展、自告奋勇、视......

    3 冬不拉(教案)

    1.学会“筹、禀”等6个会认字,“萨、狡、骏”等14个会写字,掌握“一筹莫展、狡猾、敏捷、凄凉”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3.引导学生了解课......

    3 冬不拉教学设计

    3 冬不拉 教学的重点、难点: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进行品读、谈感受,引导学生从冬不拉与瞎熊激烈的搏斗中感受冬不拉的机智、勇敢、善良与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

    3冬不拉(范文模版)

    3冬不拉 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出没在草原上,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国王几次派出猎......

    冬不拉教学设计[定稿]

    《冬不拉》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以读促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结合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