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们那些拉风的称号和来历(5篇)

时间:2019-05-15 09:1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朝诗人们那些拉风的称号和来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朝诗人们那些拉风的称号和来历》。

第一篇:唐朝诗人们那些拉风的称号和来历

唐朝诗人们那些拉风的称号和来历

唐朝是诗的朝代,那些诗人大咖们都有自己很牛的头衔,比如很熟悉的诗仙诗圣,还有诗鬼诗魔诗狂诗佛下面我就就来看看大神们属性超强的称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五言长城--刘长卿诗家天子--王昌龄,诗骨--陈子昂,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这两位被称为唐诗史上的双子星,诗仙诗圣的名号也是总被一起提及。李白长于乐府,歌行和绝句;杜甫长于律诗和古体诗。相传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难,说李白是谪仙人,有杜诗为证,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宋人杨万里评价李杜说,李太白之诗,列子御风也;杜少陵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者。列子是传说中的神仙,而灵均是传说中的圣者。但是诗仙诗圣的说法还没有。明代杨慎说:李白神于诗,杜甫圣于诗。这个说法大扺就是杨万里说法的总结明代王嗣奭是杜甫的脑残粉,晚上做梦梦到杜甫,做了首诗《梦杜少陵作》,诗中说道,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大概诗仙诗圣的说法就是出自这里了。诗鬼是诗中鬼才的意思,用以形容李贺诗作的丰富想象,瑰丽的语言。南宋《沧浪诗话》说,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到了后来,宋元之际的《文献通考》说,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留下了前半截,李贺就成了诗鬼。白居易的诗魔的称号是自己形容自己的,被后世接受。白居易痴于写诗,吟诵伏案日久,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白诗有云:酒狂又引诗魔发;又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刘禹锡诗豪的说法也是白乐天原创的。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新唐书刘禹锡传,也有记载,白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元代的《唐才子传·刘长卿》记述,权德舆称五言长城。实际上权德舆说的是:夫彼汉东守尝自以为五言长城。就是说五言长城是刘长卿的自诩,是自我炒作。下边的几个我没找到出处,不过都是被广泛接受的。王维的五绝五律堪称盛唐第一人。王维年轻的时候就好参禅,名和字都是取自佛经《维摩诘经》。在王维的时代,就有“当代诗匠,又精禅理”的赞誉。历史上很多人都曾不被誉为诗佛,直到清朝还未有定论。除了诗家天子,王昌龄还有七绝圣手,开天圣手这样的称号。还是元代的《唐才子传》记述王昌龄,时称诗家天子王江宁。说明王昌龄还在世的时候就有这个说法,只能确定是迁江宁丞以后谪岭南以前,就是37到40岁之间的事。谁说的不知。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孟郊说,诗骨耸东野,诗潮涌退之。应该是说他本人的。《山堂肆考》中有这种说法,出处未知。孟郊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极讲究炼字。元代元好问有郊岛两诗囚的说法,诗囚大概源自此处。贾岛和孟郊很像,被称之为郊寒岛瘦。关于贾岛炼字,推敲的故事很有名气。《山堂肆考》中称贾岛佛。诗佛被王维用了,诗囚被孟郊用了,贾岛获得了一个和诗囚意思一样的称号,诗奴。出出未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各方面的一代豪杰。初唐的诗坛一下子出了四杰,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称为诗杰恰如其分。只是可惜王勃和李贺都是27岁英年早逝。旧唐书载,王杨卢骆并称于世,称四杰。诗杰的说法,出处不知。贺知章为人狂放,自号四明狂客,就是杜甫说的昔年有狂客。不知道从何时起被称为诗狂。我也查了一些资料,看了看唐才子传和新旧唐书相关的内容,无相关记录,上边七人如果有知道出处的请告诉我一下,谢谢。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第二篇:唐朝送别诗

送别诗

前言:在我国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成为永恒的旋律。一.简介

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二.唐诗送别诗的风貌特点

唐诗送别诗有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

(1)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2)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 三.唐朝送别诗繁荣的原因(1)唐代离别频繁

在唐代,别离是重要的人生活动,对一般百姓来说,外出谋生、商旅往来要离开家园,辞亲别友,如遇上乱世,人们经常为避祸、避乱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对于唐代士人,则离别更多,应试赴举、赴阙赴任、升迁贬谪、漫游干谒、入幕从军等都有离别。傅璇琮先生在其《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中曾写道;“当时以长安为中心,在通往四方各地的大道上有多少来往奔波的行人,商贾不必说,应考的士子一年有几千人,还有为数众多的应吏部铨试的地方上各级基层官员。至于州刺使以上大员的调动及随从人员,就更不用说了。”唐代交通虽然发达,但毕竟不像今天朝发夕至、早出晚归。他们的别离动辄经年累月,别时容易见时难。然而中国传统的血缘宗法制度。铸就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人们常把生离与死别对举,也许一次不经意的离别便会终生难聚,于是别离成为人生中的大事,为古人所重。在离别时,赋诗作别,成为友情和当时心情的反映和见证。严羽曾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事实上征戍、迁谪、行旅也都与离别有关,他们既丰富了离别诗的内容,又是唐代离别诗繁荣的基础。

(2)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是唐代离别诗兴盛的直接原因

唐代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除了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外,在用人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深刻改革。它没有采用魏晋以来主要面向士族的九品中制,而沿用了隋朝的科举制,并且使之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唐朝的科举包括常科和制举两种。常科包括明经和进士等科目,制举则用各种名目选用官吏,这大大笼络了士人特别是庶族文人的心,使人才出现蔚为壮观的局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士科考试中设立了“以诗取士”的制度,使诗歌的功能几乎无所不能,天下文人特别是那些希望进身仕途的文人热衷于诗歌的创作,以 诗会友成为一种习惯,离愁别绪用诗来表达也成为 一种自然。(3)唐代对诗歌的重视是离别诗繁荣的政治原因

唐代统治者一开始就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略,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方针政策,这对唐代诗歌的繁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为当时最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在唐代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科举考试 中的进士科就将诗赋列为第一场。也正因为诗歌当 时崇高的社会地位,才使亲人朋友在离别时以诗相赠成为习俗,诗歌也成为了离别时赠给亲朋师友的一份厚礼。统治阶级对诗歌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了诗歌的 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具 体到离别诗,主要包括政治教化和社交功能两方面。政治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宫廷送别诗上。四.常见意象

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

(一)习俗类意象:

1、柳(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如:

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这首咏柳七绝是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的。不过它不是写自己送别,而是议论他人送别;不是议论一般的夫妻或亲友离别相送,而是有感于倡女送别相好的缠绵情景。而这一切,又不是以直写的方式出现,而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写人,借助春柳的形象来表现。

2、酒(饮酒饯别)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在长安写的。当年春天,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李白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此诗应是写于这段时间。此诗取名于‘月下独酌’,包含李白最喜爱的两个意象,即月和酒。而二者均有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蕴。

(二)时间意象:

3、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

4、月亮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难以相见,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将自己的思怀之情寄与明月。诗作借月抒怀,内蕴丰赡。一说心中愁思诉之明月,一说明月无私友我同照,一说借月捎愁托附离情。本来无知的明月,竟成了诗人的知心朋友,李白将对迁谪朋友的思念托一轮皓月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月亮高悬苍穹,分离之人尽管山川阻隔,仍能见到同一个月亮,这就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了因分离造成的痛苦。

(三)空间意象:

5、长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说,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

6、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像“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此外,“秋”“寒蝉”、“阳关”、“古道”、“灞桥”、“西风”、“春草”、“眼泪”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五.送别诗风格类型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1)伤感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2)豪放型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六.送别诗抒情方式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2)间接抒情

但间接抒情又有多种形式。

a.以喻显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b.借酒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在交待了送别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后,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切话别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会即将结束时对主人的劝酒辞。主客之间惜别之情在这一刻都到了顶点,主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体现。这种安排,很好地写出了送别的深情。

c.借景抒情

送灵澈上人刘

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凭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也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表露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此诗如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七.送别诗特点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其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

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1)托物寓情,形象生动

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如: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2)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谊。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如:

a.“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该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

(3)运用名言,直抒胸臆

送别诗运用种种手法言情,并不排除在诗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关键是这种语言是否真切,是否具有“芬芳悱恻之怀”。如:

a.“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如果缺乏如此四句诗,特别是前两句,这首诗就不能长期广爱青睐。同样,如果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其一)也不能广为流传。这些名句并非孤立的,它同是一首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亮点。总之,把借景抒情等手法与选用至理名言直诉胸臆有机结合起来,便大大有助于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来深化诗意,从而把情言响、言高、言深。

八.送别诗类型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大致可以分为:谢别、恋别、壮别和阔别等几种。

(1)谢别

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2)恋别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3)壮别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4)阔别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第三篇:(9)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9)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在新浪,现实是个滚烫的山芋,谁要拿出来谁就会被关进黑屋子,我不想蹲黑屋子,想坐在屋顶上数星星,康德说:“世上有两种东西让人敬畏,一是繁星密布的苍穹,一是内心的道德律。”从今天开始,我不管道德的事了,开始数天上的星星。希望它们能给喜欢诗歌的人们带来些许光明。

1:埃兹拉·庞德(1885-1972),通常,人们把他称为美国现代派诗歌之父。事实上他应该是整个欧洲现代派诗歌的父亲。如果没有他和他的意象派,人们想要躲开雪莱和济慈的浪漫主义阴影,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他从汉语“習”的身上,看见了一片羽毛飞过白茫茫的天际而打开了一扇奇妙的意象大门。他翻译的古代诗歌《中国》也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新奇的美感。

在艺术界,他差不多是个公认的活雷锋。他曾帮助乔伊斯、艾略特、海明威等人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个家伙在政治上却表现得格外天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罗马电台发表了数百次演讲,抨击美国的战争行动,赞扬墨索里尼,由此被控叛国罪,1945年他被押往华盛顿受审,在被关押期间他翻译《大学》《中庸》,还写出了《比萨诗章》。这部作品获得了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博林根诗歌奖。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父,庞德在现代诗歌界影响深远。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诗人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曾得益于庞德的亲自修改,所以它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代表诗作:《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赏析:

诗歌只有两行,却因为“幽灵”与“枝条上的花瓣”这两个特殊的意象而夺人眼目。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车站出口,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置身其间,行人迎面涌来,匆忙从身边卷过,光线不好,天气阴冷而潮湿。突然间,一张美丽的脸闪现了,接着又是一张,又一张......然后是一个儿童的脸,跟着又是一张美丽的女人的脸.....在昏暗的人潮里,它们分外鲜明。

诗人以两个并置的意象描述了这样一个瞬间,色彩强烈,神秘而优美。这一刻,因为诗人奇异的才华,世界也不得不在匆忙中停下脚步。

2:加里·斯奈德(1930-)“垮掉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旧金山,1951毕业于里德学院,获得文学和人类学学位,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并在此间参加垮掉派诗歌运动,因偶然读到寒山的诗作,倾心不已,接着他东渡扶桑,出家修禅,十年后回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北部荒僻的山区居住,算得上是自然之子。他诗集主要有《砌石与寒山诗》、《无终的山水》、《僻野》、《观浪》、《龟岛》、《斧柄》、《留在外面的雨中》等,其中《龟岛》获得了 1975普利策诗歌奖。斯奈德被誉为清晰的沉思的大师,是“垮掉派”硕果仅存的诗人,也是这个流派中诗歌成就最大的诗人 他的诗歌淡泊、透明。充满禅意。

代表作:《松树的树冠》

蓝色的夜 有霜雾,天空中 明月朗照 松树的树冠

弯曲成雪的蓝,淡淡地 没入天空,霜,星光 除了靴子的吱嘎声 兔的足迹,鹿的足迹 我们知道什么 赏析:

《松树的树冠》是一首现代禅诗,安谧、空灵,我们从诗中看到的是夜晚、是霜雾,是天空、是明月,是松树的树冠,是兔的足迹,鹿的足迹,但究竟看到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是超越尘世的智慧,是广大浩淼的虚空。

阅读这样的诗歌,我们看见一个诗人澄澈的内心,我们的心胸仿佛也随之被洗涤了。风清月白、天朗地清。这就是大美。《树冠》是加里·斯奈德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但流传更广的却是下面这首情诗。

大约是人们更着迷于禅寺偷情的趣味吧~

《禅寺春夜》 八年前的这个五月 晚上我们漫步在俄勒岗 一个花园的樱花树下 那时我想要的一切 现在全忘了,除了你 在这夜色中 在古都的花园中 我感到了幽灵的颤动 我记起你沁凉的胴体 在一件棉织的夏裙下裸露

3:罗伯特·勃莱(1926~),当代美国最著名诗人,“深度意象诗派”领袖人物。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1958年与詹姆斯·赖特等人创办了旨在反对学院派诗歌的诗刊。成为聚集反学院派诗人的阵地,后来逐渐形成松散型的“新超现实主义诗派”。他最向往的是中国古代诗人。尤其对陶渊明先生五体投地。

代表作:《潜鸟的鸣叫》 从远远的无遮的湖泊中心 潜鸟的鸣叫升起来。

那是拥有很少东西的人的呼喊。

赏析:

从潜鸟的鸣叫到穷人的呼喊,罗伯特·勃莱以它魔术般的句子将我们轻易地带向了生活的最底层,而在这一快速抵达的旅程中,我们发现,诗人并非站在贫困者的立场表达愤怒,而是出于对天地万有的关怀。作为一个安静的旁观者,他只是举起一个手指,就让我们的视野进入了一个本真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生命世界。而在这个寂静的世界里,读者的感官被打开了。生命豁然开朗,耳目为之一新。

每一个热爱诗歌的人想必都记得他最脍炙人口的诗句:贫穷能够听到风声也是好的。

4:W·S·默温(1927-)美国“新超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的代表,生于纽约,早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大学时代开始诗歌生涯,其处女诗集《门神的面具》获得“肯庸评论诗歌奖”,1956-1967•年担任马萨诸塞大学驻校作家。这期间他还遵照埃兹拉·庞德之嘱前往法国研究中世纪文学,1968年默温加入当时蓬勃发展的新超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并最终成为该诗派主将之一。他的诗集《搬梯子的人》获普利策诗歌奖。

默温的诗歌品质独特,句式松散、气象神秘,但隐含抒情。他擅长于将自然和日常经验上升到一个扑朔迷离的境界中,他的诗常常用蜻蜓点水似的语言写成,具有深邃而广远的想象力。

代表作《又一个梦》

我踏上了山中落叶缤纷的小路

我渐渐看不清了,然后我完全消失

群峰之上是夏天

赏析:

在新超现实主义的创作理想中有一条相当重要:取消自我。这基本上是佛教的精神。在这首诗歌中,默温成功地抵达了这个流派的最高理想。

在一个长镜头里,我们看见一个人踏着一条满是落叶的小路进入山中,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随着镜头向远方伸展,是起伏的山峦。是山峦后面的明亮的夏日天空。默温的“这一个梦”仿佛吉光片羽,给我们带来了辽阔的寂静。

5:詹姆斯·赖特(1927-1980):生于俄亥俄州马丁斯渡口,早年就读于肯庸学院,曾师从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后与罗伯特·勃莱一起创建“深度意象”诗歌流派。成为美国战后反学院派诗歌的主要阵地。他的诗集《树枝不会折断》是20世纪60年代最有影响的诗集之一,诗歌中新颖的实验品质让评论界迷惑又震惊,他的《诗歌集》于1972年获得普利策诗歌奖。

赖特以抒情短章闻名于世,他热爱自然,自认为受中国诗人王维的影响较深。

代表作:《在威廉·达菲农场的吊床上》

我看见头上青铜色的蝴蝶 在黑色的树干上安眠 像一片叶子在绿荫中拂动 空房后是深谷 牛铃,一声声 传进下午的深渊 我的右边

在两株松树间,阳光明媚的土地上 去年的马粪

熊熊燃烧,变成了金色的石块 我向后仰卧,暮色降临 一只幼鹰飘过,寻觅归巢 我浪费了我的一生 赏析:

在明尼苏达的松树岛,农场。夏日的午后,诗人躺在一张吊床上,一生中,第一次,他发现头顶,有蝴蝶安眠,耳畔,是牛铃清脆之音。甚至田野上的马粪也恍如金块。一切色彩都明亮了起来。当飞鸟回巢,当暮色渐深,当柔软的光阴在悄无声息中流逝,诗人惊讶于生命的虚度之美~~ 这是詹姆斯·赖特的巅峰之作,它破天荒地表达了对生命浪费的体验,在一个物质主义的国度里,这当然是非常吓人的体验,接近了东方诗人的情怀。印象中,他曾经谈到过这个作品是为了向苏东坡老人家致敬。是不是很容易让你想起那首“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杰作呢?

6:艾伦·金斯堡1926~1997)“垮掉派”诗人的代表人物。生于新泽西州;父亲是在中学教书的小诗人;母亲是激进的共产主义者。大学时代结识了威廉·巴若斯和杰克·凯鲁亚克,结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的小圈子,并因吸毒而被学校除名。1955年10月,因在一次朗诵会上朗诵作品《嚎叫》而弄得众生颠倒,一跃而成青年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反战、宗教、性自由对整个60年代美国文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他与猫王、“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构成了美国文化的灵魂。

代表作:嚎叫

赏读:

在正统严肃的批评家的眼里,“垮掉一代”只是一群赞美狂饮、吸毒、乱交的怪物,而《嚎叫》只是这些怪物绝望的吼声。但作为大众文化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页,《嚎叫》的问世为“垮掉派”赢得了不朽的名声。更加重要的是,它展现了被社会遗弃的边缘人迷乱的精神旷野。作品的第一章呈现了一个噩梦般的世界;第二章控诉了物质至上、千篇一律和机械化生活对至善人性的摧残;第三章呈现了一幅富有普世情怀的个人画卷……而它的脚注(结尾部分)是一场演说,是对神圣生命的呼唤与颂扬。整个作品有如江河流泻,充满了磅礴的气势。被誉为朗诵作品中的绝响之诗。但我更喜欢的是他的一首小诗--<致林塞>,作品安静、神秘,将内心的沉痛巧妙地放置在两个互不相干的画面里。暴露了金斯堡难得一见的温情:

《致林塞》

伐切尔,群星闪现

薄雾笼罩着科罗拉多的大路

一辆汽车缓缓爬过平原

在微光中收音机吼叫着爵士乐

那伤心的推销员点燃另一枝香烟

在另一座城市,27年前

我看见你映在墙上的影子

你穿着吊带裤坐在床头

影子中的手举起一枝手枪对准你的头颅

你的身影仆倒在地 7:兰德·贾瑞尔1914-1965)出生于田纳西并在当地接受大学教育,毕业后在各地大学任教,二战中效力于美国空军。做过文学编辑,诗集《华盛顿动物园的妇女》获得1961全国图书奖。他同时也从事小说写作和文学批评,被认为是“他那一代最杰出的诗人和批评家”。他对洛威尔、毕晓普等人的评论对于他们以及这一代诗人的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他的诗歌表达了其对人类处境所怀的极度的悲悯。诗人斯坦尼·柯立兹的说法非常确切:“贾瑞尔所有诗歌都包含着哭泣般的声音。”

代表作:《炮手》他们把我送到这里,远离我的猫咪和妻子 就为了让医生扎我、数我的牙齿?

为了到平地上搞成一排?在帐篷里围着火炉? 在培训学校的苍蝇堆里我打盹了吗? 战士们兔子一样缩在曳光弹里,血凝固在我的夹板上就像一块痂--炮塔灰暗而沉寂,我打鼾了吗? 直到棕榈和我的死亡一起长出大海。

我的世界结束在这里,在一座坟墓的沙土中,我的战争就算完么?死是多么容易!我的妻子会得到一窝耗子作为抚恤金么? 那些奖章弄回家给了我的猫咪吗?

赏读:

这是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反战作品,短短12行,却闪耀着人道主义的万丈光辉。对战地的描述冷酷。对战争的谴责也很有力。

起首的3 个诘问将战事的荒谬与人生的绝望展露无遗。而最后三个诘问,再次加强了这种荒谬与绝望。

好作品需要才华,更需要胆识,在我们的军旅诗人中,富裕的是愚蠢的颂歌与可怕热情,永远也不可能产生这样寒冷彻骨的好作品。

8:伊莉莎白·毕肖普(1911-1979)生于马萨诸塞州, 出生当年父亲病故, 母亲随后进了精神病院。她在加拿大的外祖母和波士顿的姨母轮番抚养下长大成人。她曾说“尽管我拥有‘不幸的童年’这份奖品, 它哀伤得几乎可以收进教科书, 但不要以为我沉溺其中。”她从大学毕业后, 开始了一生的漫游, 先后在纽约、基韦斯特、华盛顿、西雅图、旧金山和波士顿定居。在创作上,人们普遍认为毕肖普是继狄金森、斯蒂文斯、玛丽·摩尔之后,用传统的技艺表达一种个人化的修辞立场的完美的诗人。

与诗歌中的冷静与节制不同, 毕晓普的私生活放浪形骸, 她的机智、愤世、同性恋都足以让人刮目。

代表作:《一种艺术》 丢失的艺术不难 不少东西本身就含有

任人丢弃的目的,失去它们并不是灾难。每天都在丢失。房门钥匙丢了 一小时浪费了,早已满不在乎。丢失的艺术并不难。

接下去锻炼丢更大的东西,更快地丢:

到过的地方、认识的人、还有你本想见识一下的地方。这也不会带来灾难。

我丢了母亲传给我的表。还有你瞧!一、二,一共三幢我住过的楼房。丢失的艺术并不难。

我丢失了两座城市,都很可爱。以及,更大的 我从小熟悉的地带,两条河,一片大陆。这些我都失去了,可是也不算灾难。——即使失去了你(我那种开玩笑的声音 我最心爱的姿态)。我也还不用掩盖。本来,要掌握丢失的艺术不算太难。虽然丢掉这个 有点儿(写下来呀!)有点儿像是灾难。

赏析

与普拉斯一样,毕晓普穷尽一生的创作,并不在显示她惊世的才华,而是在表达她对世界的态度。但与普拉斯的愤世嫉俗不同,毕晓普更注重精确的语言与诡异的思想。她往往把人生的智慧馈赠在修辞的技艺里。让我们折服于语言的道德。在《一种艺术》这首作品里,她进入了淋漓的表达,一个饱经沧桑的诗人的旷达心境在一种讥诮的语感里,显得何其自然、何其轻松。

第四篇:哈罗德.布鲁姆《论诗人们最后的诗》++++++

论诗人们最后的诗

哈罗德·布鲁姆/mouse译

本文是哈罗德·布鲁姆为他编选的《直到我停止歌唱:最后的诗选集》(TillIEndMySong:AGatheringofLastPoems)写的序言。“直到我停止歌唱”是埃德蒙·斯宾塞的《迎婚曲》(Prothalamion)中的诗句。

这本选集中有三种类型的“最后的诗”。有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诗人最后的诗。另一些则意图去宣告终结,尽管诗人在这之后依旧活着并继续创作。第三种诗在我看来是对于一段诗歌生涯的想象性总结。不过我的审美标准是不变的,选集中每一首诗的入选都是因为它的艺术卓越性。既然是最后的诗,所有活着的诗人都被我排除在本书之外。我如今七十九岁了,依旧为本书中的许多逝者们感到悲伤,因为他们是我的朋友。但是智识,而不是悲伤,是我编选本书的目的。面对终极,这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该怎么选择最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最后的诗呢?《暴风雨》被证明并非莎士比亚最后的戏剧,但当他的朋友和演员同行们,在1623年,也就是他去世后的第七年,编选了第一本对开本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暴风雨》被放在了最后,他们认为这是一部喜剧。纵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普通读者们在普洛斯彼罗对魔法的告别中听到了一种暗示,莎士比亚也将停止在舞台上继续创造现实的幻影。我同意他们的看法,我在普洛斯彼罗遵循音步的告别辞中听到了莎士比亚自愿的离去。在壮丽上仅次于莎士比亚的弥尔顿没有最后的抒情诗或者明显的自我哀歌,但我倾向于否认某些学者缺乏想象力的推测,他们认为《力士参孙》是弥尔顿更早期的作品(1649-1653)。对我而言传统观念上的创作时间(1666-1670)符合这首黑暗的戏剧诗的精神和性情,诗歌的大部分在我读来都像是《失乐园》之后的创作。1659年3月,这位失明的诗人开始了躲藏以逃避保王党人的暴怒。10月弥尔顿被逮捕,12月中旬即被释放,但这段严酷的考验无疑是不能忽视的。胜利和悲剧同时融入进了《力士参孙》。即使它的草稿创作从1647年就开始了,我们也可以假定在克伦威尔死后它被彻底的重写,此时克伦威尔的诗人弥尔顿遭遇了不幸的时日,陷入了复仇心切的敌人的重重围困。实际上,《力士参孙》就是弥尔顿最后的诗,玛挪亚拒绝哀悼他儿子的英勇在本书中找到了合理的位置。最后的诗决不该被等同于死亡之诗,虽然这两种类型有所重叠。强大的诗 1 歌反抗死亡,但不是反抗经历死亡。这种区分源于哲人伊壁鸠鲁和他的诗学追随者卢克莱修对我的影响。在英语诗歌中有一种卢克莱修的传统,从德莱顿开始到雪莱和拜伦,之后在丁尼生的戏剧独白《卢克莱修》的压抑中又显现出来,接着又传递到阿尔加侬·查尔斯·斯温伯恩,最后在美国人惠特曼和华莱士·史蒂文斯笔下达到顶峰。伊壁鸠鲁式的批评家沃尔特·佩特,虽然不容于T·S·艾略特,却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隐秘来源,他的影响遍及乔伊斯、庞德、伍尔夫和艾略特本人,在叶芝和哈特·克莱恩身上更是压倒性的。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有许多的雄心,不过最大的一个是解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死亡在他们看来本质上什么都不是。他们驱除了被基督教徒和异教徒夸大的死亡神话,把我们从天堂和地狱、炼狱和地狱边境中解放出来。经历死亡最终将降临我们每个人,但“死亡”与我们毫无关系。史蒂文斯所谓的“现代死亡的神话”似乎在21世纪失落了力量,21世纪追随了过去那个属于集中营和其他不可原谅的暴行的世纪。在这个糟糕的时代,当国家和宗教都陷入了组织混乱,卢克莱修传统下的诗歌在它们的区分中使我们重新振作。卢克莱修对于自由的核心意象是克里纳门(clinamen)或者说突然的“转向”。当宇宙中的原子向下和向外降落时,它们任性地转向,这种在方向上的变化给予了我们意志的自由。在我读来,最后的诗为诗人之前的诗歌生涯提供了克里纳门。它们保证了想象的终极自由,即使它们是死亡之诗。作为一个定义,“死亡之诗”是充满矛盾的。就像叶芝说的,永远都会有一种幻景,不管它多么绝望和极端。

我转向叶芝,以便帮助我们看清最后的诗这永恒的悖论。在通常被当做叶芝死亡之诗的一组诗中,《得到安慰的库胡林》(我把它选进了这本书)和《人与回声》似乎都是他最好的作品。同样充满力量的是非常晚期的《驯兽的逃逸》,不过这不是一首死亡之诗。《布尔本山下》和《黑塔》这两首“正式”的自我墓志铭相对要弱很多。叶芝诗集中最后的诗《政治》带着轻微的夸张,一个女孩的出现使诗人无视迫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是,哦,但愿我能再度年轻,把她搂进我的怀抱。

这种情感是普遍和值得仰慕的,但它不需要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欧洲诗人来表达。因为我在叶芝的前言里(译者注:布鲁姆在本书中为每一位入选的诗人都 2 写了一篇简要的介绍)已经对《得到安慰的库胡林》进行了详细的评点,我将在另外的地方寻找他传达终极性的伟大。从1938年到1939年的所有诗歌中,他把对社会的激烈评论与自己一生对缪斯的至高服役这一有力的幻景相结合。出身高贵、蔑视危险的骑士和值得尊敬的农民得到了赞美,而“出身微贱”的商业阶层被轻蔑的托付给一个似乎是暴力的、法西斯主义的社会秩序来毁灭,这将导致一种筛选优秀种族的大清洗。如今很少有读者被叶芝对“不可征服的爱尔兰人”的赞歌所深深打动,他们对这种贵族化的伪装简单的不予理睬。“傲慢和仇恨”,叶芝告诉我们,“是大街两旁叫卖的货物”,作为对比,“天真和美诞生于”“风俗和礼仪”。叶芝诗歌深深的热爱者不得不接受这种胡言乱语,无论如何,它有助于产生《第二次降临》中难忘的景象:“到处天真的礼仪都被淹没。”在《最后的诗》中,《人与回声》和《驯兽的逃逸》回避了这些哗众取宠的东西,而《得到安慰的库胡林》可以遵循ConorCruiseO'Brien的解读,他发现这首伟大的诗歌是对法西斯灭亡的预言。叶芝曾与爱尔兰的法西斯主义者调情,并称墨索里尼是“一位伟大的人”,然而叶芝身上威廉·布莱克和雪莱的浪漫主义传承最终占据了上风,叶芝避开了法西斯主义。与艾略特、庞德和温德汉姆·刘易斯不同,叶芝拒绝了反犹主义这一精神疾病,乔伊斯和贝克特在这方面表现的更加坚定。

虔诚的基督教诗人在创作最后的诗时将面对所有信仰诗都必须克服的问题:当信仰已经固定了,还能有多少空间留给创新呢?约翰逊博士辩论道,“永恒的善恶观念对于智慧之翼来说太过沉重,大脑沉入观念之下,满足于平静的信念和谦恭的崇拜。”虽然我欢迎杰出的信仰诗,但这种例子太少。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约翰·多恩是个伟大的例外,当然我说的不是《歌与十四行诗》里的那位青春四射的放浪者。他崇高的最后的诗《对天父上帝的赞歌》入选了本书。艾略特和奥登转变信仰成为了新基督教徒,然而他们最好的诗歌都不是信仰诗,本书中他们入选的诗都属于世俗的终极。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为他最亲密的朋友,桂冠诗人RobertBridges创作了一首最后的诗,但是它事实上背负的是对失传的济慈式灵感的赞颂。当我俯瞰思索着本书中这一百首诗歌,从1599年去世的埃德蒙·斯宾塞直到我最近去世的朋友和相识,包括A·R·阿蒙斯,AnthonyHecht,KennethKoch和詹姆斯·梅利尔等等,我的第一感觉是多样。也许所有真正强大的诗歌在一种固有的意义上都是“上一首”诗(译者注:在英语中“最后的”和“上一首”是相同的词last,故布鲁姆如此联想),因为它 3 们使诗人的下一首诗成为可能。终极性的内在悖论在于这句潜台词:“在最后一首前再来一首”。不少卓越的诗人没有出现在这部选集中,因为我无法在他们的创作中找到符合我三种意义的杰出的最后的诗。这其中包括乔叟、托马斯·怀亚特爵士、罗伯特·彭斯和不少的二十世纪诗人,庞德和玛丽安·摩尔名列其中。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后很少再创作,但《小吉丁》中一次伦敦的空袭后“一个熟悉的复合的鬼魂”在黎明前的出现在我看来是他最伟大的成就,是他一生创作的最终陈述。它的审美尊严使它有资格成为艾略特最后的诗。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我着迷于历史上的为诗的辩护——菲利普·锡德尼爵士和雪莱的——甚至我编选的这部诗集也是另一种辩护。2010年的美国诗歌在我看来有着令人惊讶的丰富:理查德·威尔伯、约翰·阿什贝利、W·S·默温、约翰·霍兰德、马克·斯特兰德、JayWright和路易斯·格吕克这些大师们再加上相对年轻的诗人,包括安妮·卡森,HenriCole和RosannaWarren等等。这是一个曾经诞生过惠特曼、狄金森、弗罗斯特、史蒂文斯、艾略特、哈特·克莱恩和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国度,詹姆斯·梅利尔、A·R·阿蒙斯和阿什贝利延续了这一丰富的诗歌传统。这十位诗人在我看来是最好的美国诗人,当然熟练的读者也许会加上另外十位作为补充。我们气候的诗歌似乎已被过度暴露在了一个电脑的时代,纸质的书籍开始走向了末路。我们紧攥着最高级的诗歌,出于最迫切的需要。莎士比亚发明了我们所有人,这是因为没有莎士比亚,我们就不会发现那些一直都在那儿的事物。我们的诗人,即使是惠特曼,也无法与他相媲美。不过惠特曼对他的国家最好的大脑和心灵们的影响依旧是泛滥的。爱默生是美国的头脑,惠特曼则是它自我的故事,刚刚成型然而奋力的想达成完整。惠特曼宣称美国本身就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歌。这种任性的自信在小布什执政的日子里消失不见,但是在奥巴马的时代得以复兴。我们年轻的一代会拥有他们的梦想,老人们(比如我)也会看见幻景。如果美国依旧有一个好前景,那么爱默生和惠特曼就预告了它,不管时光的报复会使美国如何黑暗。因为美国是一个迟来的国家,然而又坚持寻求一种先驱性,我们标志性的诗歌也许是惠特曼把自己当成美国亚当的幻景:

像亚当,我在清晨 走出树荫,被睡眠所更新,看着我经过吧,听着我的声音,靠近我,4 触碰我,用你的手掌触碰我的身体,当我经过。别怕我的身体。

说话的人像是诺斯替教的多马福音里升起的耶稣,惠特曼不曾读过该书,但他与它的精神是如此契合,根本不需要阅读。惠特曼把自己呈现为赫尔墨斯神智学里的上帝-人,美国圣经的作者。他如我们和世界所承认的,开创了美国诗歌。同时作为最早和最迟的西方诗歌,我们与生俱来的张力重新定义了终极。本书中我选择的最早的美国诗歌是爱默生的《终点》,这只是一首主题意义上的最后的诗,因为本诗发表于1867年而这位康考德的哲人死于1882年,在他79岁生日的几星期前。到去世为止他衰退已经有十年,《终点》睿智的预言了这漫长的衰退:

幻想离去:发明不再,收缩你的天空,安于帐篷的领域。无法兼得这与那,做出你的选择…… 节省正衰减的河流……

惠特曼告别的音调更加的凄切和轰鸣于心:

让我无声的滑行向前:

用柔软之匙插入锁眼——以一声低语 打开大门,哦,灵魂。

这是1868年的惠特曼,只有49岁,留给他的还有24年的光阴。哀歌式的预感遍及所有的诗歌传统,但令美国与众不同的是自我的哀歌。惠特曼在《我自己的歌》中发出了赞颂,但是他其余的主要诗歌都趋向于哀悼,这在《当紫丁香最近在前院开放》中达到了顶峰。它的直接继承者,艾略特的《荒原》,并不是对欧洲文化的挽歌,而是一个美国诗人来自自身深处的哭喊,记录了自我如何绝望的抵抗俄尔普斯被肢解的宿命。哈特·克莱恩在《桥》中与艾略特竞争,却有意识的重复了惠特曼对他的爱神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哀悼。艾略特在他主题意义上的最后的诗《小吉丁》中给予了我们一段精彩的对话,正学习他最 5 后一课的诗人遇上了一位叶芝与斯威夫特为主的复合前驱。哈特·克莱恩在他崇高的死亡颂歌《断塔》中不可避免的发出了我听过的最纯粹的认知音乐,在其中美国所有的传统都达到了顶峰然后又自我毁灭:

钟铃,我说钟铃摧垮了自己的钟塔; 摇摆到我不知晓的地方。

如果你下一个生日将是你八十岁的生日,你又毕生都阅读着最伟大的诗歌,那么你会开始明白,在经历死亡和死亡面前,想象同时即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哈姆雷特作为西方想象的化身,知道他自己同时即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但他就是诗歌本身,一个最难以置信的意识的中心,文学不曾诞生过更广阔的意识。不过圣经、荷马、但丁、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和普鲁斯特并没有在莎士比亚的黎明曙光中黯淡,相反他们在现实的中心反射着这轮太阳。我的断言意在描述一种普遍的读者经验。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构成了我们依赖的最后的诗,哪怕我们已经忘记自己对它的依赖。阿里斯托芬一段深受克尔凯郭尔喜爱的合唱告诉我们:“你最终得到了太多的一切:日落、卷心菜、爱。”也许这部选集的读者最终将得到太多最后的诗,然而(在我赋予它的三重意义上)它们是如此无限的丰富:从斯宾塞到我已故的朋友,VickiHearne和AghaShahidAli,两人都在2001年去世。诗人们也许想达成停战协议,然而复仇三女神不会容许讨价还价。但对于那些卓越的写作者来说,他们将永远不会被遗忘。美国诗人将继续濒临海岸线,与他们的幽灵们(daemons)做着抗争。我们又一次看到惠特曼的普遍性,他听到永远摇晃的摇篮中悄声说出的词语“死亡”,伴随人生的海洋一起落潮。史蒂文斯、艾略特、哈特·克莱恩、毕晓普,MaySwenson,A·R·阿蒙斯,JamesWright,AmyClampitt,JeanGarrigue,还有本书中一些别的诗人都写出了非凡的海滩沉思,用这些片断支撑着他们的断垣残壁,然而这些诗一般都出自早年的危机,并非最后的诗。晚年的威廉·燕卜荪,一位主要的批评家和令人不安的诗人,曾经告诉我哈特·克莱恩吸引他的原因在于克莱恩把每首诗都当成生命最后的诗来写作。把生命的全部都献给了诗歌,克莱恩最终(错误的)认为他的灵感已经消逝,于是选择了自杀。克莱恩也许是最后的极致浪漫主义诗人,作为美国的雪莱和兰波,他和他们一样在情感上充满了自我毁灭性。在某种良性的意义上最后的诗是不存在的,唯一的例外是出现某位终结传统的人物,但这种例子少之又少,需要像维克多·雨果那样的巨人或者杰拉德·曼利·霍 6 普金斯这样的诗歌斗士。大多数革新者都像艾略特一样,只是表面上的,试图推翻浪漫主义的艾略特事实上是浪漫主义终极的延续者。在大多数具有挑战性的文学中,所有强力的反叛都注定只会成为对传统的一次更新。

不管年龄几何,我们求助于最后的诗是因为我们同时渴望又惧怕终极。我们想知道又不想知道我们现世的边界,我们希望从诗人笔下学会的不是如何去死亡,而是如何与不确定性抗争。蒙田,最早也是最好的散文家,建议我们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学习如何死亡上。等那时候到了,我们会知道该如何做好。创作诗歌的目的总是想让它流传下去,虽然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永恒。大多数诗歌注定最多只是一时之作。它们被证明只是影子,并非实在的事物。莎士比亚在许多意义上使用“影子”这个词,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用它来指舞台演出或者说演员的角色。麦克白,畏惧于妻子的死亡,把人生比作了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位在舞台上趾高气昂又焦虑万分的拙劣的演员,下场后就再也无法被听到。最后的诗在实用意义上反抗这有力的比喻:它们想要被听到,直到地球的最后一小时,远远超出写作者本人的生命。莎士比亚在诗歌和戏剧中的客观能力使我们无法知道他内在的本性。即使发明内在性的不是他,他也至少发明了至今为止最成功的内在呈现方式,我们因此将永不会知道他如何接受了死亡的必然性,或者如何与之交友。他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温和的信徒还是怀疑主义者?异教的炼金术师还是具有开创性的虚无主义者?沉思着哈姆雷特、李尔、奥赛罗、麦克白、克莉奥帕特拉和他们的悲剧,我达成了一个暂时的结论。余下皆是静默,因为最终是静默,除了静默别无他物。对于已故的AmyClampitt,一位我认识和尊敬的诗人来说,当一切都关闭时一种静默将开启。她太聪慧了,以至无法将自己的隐喻诉诸语言。静默是终极的一种属性。思索着本书中入选的诗歌,我惊讶于如此多的诗人口吐静默,以银辉洗涤了我们的暮色。我只见过ConradAiken一次,他是位卓越的诗人;虽然已经被遗忘很久了,但他最好的诗歌长久的占据着我的记忆:

于是我来到静默这没有海岸的海岸,这里没有夏日,没有树荫,没有水的流淌声,没有甜美的阳光,只有无物,无物的海岸,无论在其上,其下,四周,还是我的心中;

——选自《给门农的前奏曲XXXIII》

作为一个同雪莱、惠特曼和史蒂文斯一样的卢克莱修式的诗人,Aiken沉迷于“静默这没有海岸的海岸”,一个虚无深渊的门槛。他如此出色清晰的表达出自己对宇宙的虚无主义图景,使他与本书中大部分诗人都不同,如果不是迥异的话。你可以把Aiken看成美国的斯温伯恩,如今他和Aiken一样遭到了忽视,要求我们在他被忽视的形象中发现他真实的力量。斯温伯恩和被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变形过的莪默·伽亚谟,这些卢克莱修式的虚无主义者打动我们是因为他们言说一种我们想回避却无法回避的现实,即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读最后的诗就是参与到现实检验中去,不管你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顺从的穆斯林还是忠实的犹太教徒。

我们该如何理解最后的诗?我给每个诗人的前言们暗示了一种各种例子依次对待的方式,但我对方式表示警惕。没有任何方式,除了你自己的方式,一旦你能够广泛深入的阅读,把自己交付给伟大诗歌中的声音和寂静。我教授卓越的学生们阅读诗歌的艺术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光阴,我开始懂得,教学的艺术在于扩展更多生命的赐福。即使在本书中这些诗歌最绝望或者最不可知的时刻,它们依旧暗示了一个没有边界的时间,虽然这时间是为了延续的虚构,只是在诗中被照亮的空间。我曾经以为我阅读这么多的书籍是因为我无法结交足够多的人。然而至今我已教授了大约两万五千名学生,可以和一座小城市的人数相媲美,可我依旧日夜不休的阅读。格特鲁德·斯泰因曾精彩的说一个人同时是为自己和陌生人写作。一个人是为自己阅读,但可以教授其他人,而他们彼此可以不是陌生人。阅读、教学和写作对我来说是描述大脑行为的三个词语。史蒂文斯式的术语无比的贴切:这种复合的行为追寻使它满足的事物。最后的诗本身并不能使我们满足。只有整部《暴风雨》被当做最后的诗时才可能平复我们大脑的渴望。除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本书中至高的大脑行为还包括弥尔顿的《力士参孙》、蒲柏的《群愚史诗》、雪莱的《生命的凯旋》、劳伦斯的《阴影》、哈特·克莱恩的《断塔》以及詹姆斯·梅利尔的《1994年的日子》等等。它们摧毁了错觉,避开简易的存活,然而伸向了他者和他者性。最后的诗的功用在于提出自我永久的可能性,虽然自我注定会消亡,但它将在一代代幸存者的大脑和心灵中继续生存。没有一个快八十岁的人会喜爱最后的诗这属于告别的形式和音调。然而,作为一个活在尘世中的人,当他拒绝了错觉,除了这些 8 诗歌哪里又能找寻到慰藉?在这位选编者看来,本书中的诗歌并非关于精神的欢欣,但我是一个批评家和教师,不是诗人。纵贯全书,永生的暗示不断地与绝望的怀疑主义相碰撞。面对疾病、痛苦和将死,我们很快的发现修辞并不足够,甚至真正能给予我们慰藉的诗歌也一样。然而,这些诗歌的美丽和智慧依旧将在我们进入静默的路程中不断回响。

第五篇:先进个人和单位”称号演讲稿

先进个人和单位”称号演讲稿(范文)

××同志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没有舌底生花的联珠妙语,更没有万贯金钱作为工作中的支点,但她有一颗一心一意为职工的拳拳爱心,这种用信念与爱心支撑的强烈愿望,就是让矿区的婚育适龄人群少生优生,尽快致富。

?作妇女工作难,可搞计生工作更难,××同志是个坚持原则的人,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些人。记得有一次,她上门去作一位计划外怀孕妇女的思想工作,劝她把孩子打掉,可谁知刚跨进门,就被她婆婆用扫帚赶了出来,××硬是硬着头皮走进了门。这样的事是常有的,有时一些不理解的人还赶到她家去吵闹,甚至有些人明里说的好,暗里却搞破坏,今天把她家玻璃砸了,明天把她的自行车放气了,后天又给她家打来匿名电话……这样的事情多了,家里的埋怨也就多了,家里人都说:你这个主任要权没权,要钱没钱,还当它干吗?但是××硬是硬着头皮、顶着压力干了下来,一干就是二十几年。这二十几年里,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矿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从原来的想要多生孩子到今天的积极退还二胎生育指标,这里面凝集着多少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心血,也诠释了多少像××同志一样的计生干部的付出与执着。

?她常说:“人要活着充实有意义,就得给自己确定目标,树立信念,没有信念,就好像被蒙住了眼睛,人生没有爱心,就好像被掳去灵魂。”

?××同志的人生中有目标,××同志的信念里是爱心,她的目标是让矿区人少生优生,尽快提高人口素质,她的信念是不再让共和国人满为患,让赖以生存的家园更美好。为了这崇高的信念,她不畏艰险,栉风沐雨,跋山涉水,为了那充满爱心的信念,她不断攀登,不倦鼓帆。?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同志一样的计生卫士,才使共和国20年间少生了三亿多人口,人均生存质量相对提高了******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扎根在基层的计生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她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更没有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她在平凡中书写伟大,用爱心延伸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计生工作者,咱们的党才有了今天这样扎实的群众基础,正是有了她这样的妇女工作代表,咱们矿区的妇女姐妹才有了知心人,也正是有了这样优秀的计生主任,咱们矿区的生活才变得如此富饶美丽。

下载唐朝诗人们那些拉风的称号和来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朝诗人们那些拉风的称号和来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节日来历和习俗

    节日来历和习俗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

    中秋节来历和典故

    中秋节来历和典故 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为了庆祝这个......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 【课题】《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 【教材版本】中华书局版 【课型】 常规课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有关新年的诗、来历、对联、习俗五篇

    1、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

    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行政管理 潘冬剑 1406122409 内容 1.概况 2.品级与勋官 3.唐代考课制度 4.考课制度的规定及其运行 5.考课与吏治的关系 一、概况 1.中......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