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时间:2019-05-14 05:2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篇: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行政管理 潘冬剑 1406122409 内容

1.概况

2.品级与勋官 3.唐代考课制度

4.考课制度的规定及其运行 5.考课与吏治的关系

一、概况 1.中央官制

1)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2)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3)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4)一台:御史台(监察);5)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6)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7)散官:(荣誉职务)2.地方官制

1)虚设(道)置观察使

2)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3)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4)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5)乡:耆老;6)里:里正;7)村:村正;8)保:保长;9)邻:邻长。

四家一邻,五邻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乡;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相同

二、品级与勋官

唐代沿袭隋制,把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级。这些等级总称为流内官,为正式文武官员。此外还有流外九品,实际上已属于吏员,不属于正式官员的范围。官员的散官称号与品级大致对应,表示官员地位 与资历高低,作为升迁的序列。

唐承隋制,文武官员均可授勋官,共有十二级。按照规定,勋官可以与相应品级的公卿大臣处于同等班位。但实际上由于授勋过多,动以万计,因此无职事的勋官实际地位往往在胥吏之下,仅仅成为一种授予的官员荣誉称号。

三、唐代考课制度

考课也称考绩、考核、考察,是对在职官吏的官箴政绩和功过的考核,是职官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课不仅是政府对职官实施奖惩、升降、俸禄的主要依据,也是积极向上、整顿吏治的有效措施,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考课制度。

1.唐王朝对考课制度的重视及原因

1)唐王朝对考课的重视

唐代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官吏的政绩考核制度日臻完备。官员的政绩考核经两晋南北朝的试行,全面考核官员政绩的导向更为明确。一是负责官员政绩考核的机构设置和考核方式趋于完善;二是政绩考核更加注重共同标准与侧重标准相统一;三是把政绩考核的结果公示,并与官员的定级、晋升和奖罚相结合。

唐王朝对考课制度高度重视,唐初就制定了考课法,同时唐王朝制定了系统完善的考课体制并且实行了严谨周密的考课办法。不仅如此,唐王朝的统治者对考课制度也是亲恭其事,对于都督、刺史的考课皇帝都亲自过问、提示。考核官员时,防范也是非常严格的,并且这种严格还体现在执行过程中。

不仅如此,唐统治者还亲任主考官,别赦德高望重的京官二人担任校考使,分校京官、外官考,同时,特派御史大夫或者其他高级官员为监考使。2)重视的原因

-----隋朝的前车之鉴

隋朝的灭亡,除了史学界常说的隋炀帝的暴政之外,从政治的运作来看,考课不严等诸多弊端,进而导致吏治腐败,也是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王朝的现实需求

唐初统一的局面,为唐王朝考课等官僚制度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唐初管理来源的多元化要求加强官僚系统的考课环节;唐王朝面临着制度建设,完善的官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统治者的用人思想,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四、考课的制度规定及其运行 1.唐代考课的制度规定

1)考课机构

唐朝时代,直接负责官吏考课的是考功司隶属中央尚书省吏部。唐代,致考功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此外,还有主事三人。令史十三人,书令史二十五人,掌固四人,分管考课的具体事宜。

唐代考核官吏自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皆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并设专人负责,且中央各决策机关派人协助,共同协作,做好这项工作。尤其是负责考核的各个机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而不相统属。

2)考课的类别

内考和外考。内考是皇帝直接对亲王级中书门下与京官三品以上。外官五大都督的考课。外考是由吏部考功郎中和员外郎对四品以下的官员的考核。四品以下又分为京官和外官两类,分别进行考课。3)考课的年限和时间

唐代统治者明确的规定了考核官员的具体期限,保证官吏考核的经常进行。根据玄宗时期编制的《唐六典》载,唐代考核官吏之制为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每年十一月十五日以前,京外官的考解的一律送到尚书省,御史台和诸道观察使在九月三十日以前就要将所访官吏的功过善恶申报考功,且根据内外官距京师路程的远近规定呈交考解的时间。4)考课标准

流内之官根据品行和才能两个方面,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四善”是对一切官员德行的共同要求;“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性质所规定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才能方面的考核。

然后,根据官员具备善最多少,使共同标准与专门标准相结合,分为九等。

流外官的考课采取四等法,它有分等和记分两种形式,分等比较简化,以行能功过评为四等级,记分则是根据具体事实来评判。这种记分法与分等法相结合的州县考课制度,总体上是,凡为中上者加官进级。中中者守其本任,中下者将被解任或受到一定的惩处。

一些特殊官职,如“博士、助教„”,唐代有专门的考核标准。而对于那些考功郎中无权过问的,由皇帝内定的宰相,其考课标准更严,要求很高。唐朝还常根据当时的经济、政治需要,临时规定一些定考标准。5)考课的奖惩规定

唐统治者更具考核官吏的政绩标准,规定了严格的考核等级,并以此对官吏进行奖惩。唐代依据这种升降赏惩对考核优者,升官进爵,增加俸禄。劣者,予以降职,罢官削俸禄、减爵、甚至受到刑事处分,且从法律效力的角度保证对渎职者的惩戒和政绩卓越者的奖励。

在考察地方官时,特别注重实绩。2.唐代考课的方式、方法

操作运作机制:

1)由中央各司和地方各州长官考定下属官吏

2)中央和地方各有关机构按照规定日期,把被考者的簿状送报尚书省

3)考科成绩还需进行复考,复考工作由考使和考功郎中、员外郎进行。

官位高的宰相、清望官、亲王以及大都督的考课则没岁进名由皇帝自行裁定,不受考功郎中管辖。考核方法:

1)自下而上呈报政绩考核法 2)自上而下黜陟考核法 3)综合考核法---冬荐

3.唐代考课的保障制度

1)对书考官实行严格监督、审查

2)考课制度法制化

3)追考严格,纠其不当

4)实行公示制度,确保公正、公开

5)实行严格的考核资格审查 4.唐代考课制度的创新

1)考核对象分类化

2)考核机构专业化----吏部考功司

3)考核过程公开化

4)考核内容系统化

五、考课与吏治的关系

1.考课制度的完善及正常运转对唐前吏治的影响

1)唐代官吏考核制度化使各级官吏依法行政有了准则,保证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

2)完善的考课标准,为官僚行政职能提供了范本。

3)唐代官吏考核是治吏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官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完善的考课制度及正常运转促成了盛世局面的形成 2.考课制度的破坏和唐中后期吏治的腐败

1)定考不认真,不公平

2)乱施考课,作弊盛行

3)考课制度本身的弊病,如以年考为资历

第二篇:论明朝官吏考核制度

论明朝官吏考核制度

引言

在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一直是一项举足轻重的制度。它伴随着官吏的出现而产生,最初开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尧舜禹时期,当时就有“三载考绩,三考黜陟”的原始考课法。而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化,到明一代,封建社会进入成熟期,各种制度都进入总结完善阶段。官吏考核制度也不例外,明朝产生了更加完备的考核制度,其特点是考满与考察相结合,反复强调秉公考核。这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加强官吏管理制度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明朝官吏考核制度的确立及概况

历史上,明朝的官吏分为九品十八级。按照品级高低分为高级官员和中下级官员,即四品以上为高级官员,五品以下为中下级官员;按照任职地区划分,可以分为京官与外官。京官是在京师中央机构担任职务的官员,外官是在各省地方机构中任职的官员,在各个机构官员设置上,又分为正官,首领官和属官。明朝官吏考核事宜由吏部、都察院共同负责。在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而都察院“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这就逐步形成了考满与考察相结合的考核制度。[1]

[2]

(一)考满制度

1.考满制度的确立及原则

考满是指给官吏规定一定的任职期限,期限届满之后,对其在任期内的德业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等次决定对官吏的去留及职务升降的制度,该制度主要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考核通过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为上、中、下三等,即称职、平常、不称职,其目的在于“旌别贤否,以示劝惩”,作为升降去留的依据。对此,丘浚在其《大学衍义补》中有清晰的记述:“官满者,则造为册,备书其在任行事功绩,属官则先考其长,书其最目,转送御史考核焉,亦书其最目。至是,考功稽其功状,书其殿最。凡有三等,一曰称,二曰平常,[1][2]《明会典》卷13吏部12《京官考察》。

孙承泽:《天府广记》卷12《吏部》。三曰不称,既书之,引奏取旨,令复职,六年再考,亦如之。九年通考,乃通计三考所书者,以定其升降之等”。[3]

考满制度有两个原则:其一,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即依照明朝政府对国家机构设置以及官吏管理的具体办法决定官吏的升降去留。为严格官吏考核秩序肃清吏治,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官吏管理条例,如《到任须知》、《责任条例》,加强考核立法,以做到有法可依,秉公考核。其二,重视实绩。即主要是以官吏在任职期间的政绩为依据,重视官吏在任期间的德业表现。具体方法是将官吏的政绩考察清楚,记录在册,以此作为官吏升降去留的依据。

2.考满的程序方式

考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是定期性的官吏考核制度。洪武十七年,有“三年一考,九年通考”的说法,这种说法被认为是明朝的考绩之法。除此之外,丘浚也说过:明朝考核,“内外官皆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4]这说明,在明朝,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中央官吏,通常都要经历三、六、九年的考满。

考满有京官考满和外官考满之分。京官考满。《明会典》有记载:京官四品以上“九年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凡在京堂上、正佐官考满三年、六年,俱不停俸,在任给由,不考核,不拘员数,引至御前,奏请复职”。这就说明京堂上官由皇帝本人亲自掌握,无须考评,九年任期届满,由皇帝直接裁决其升降去留。京官五品以下各衙门首领官、属官,先由本衙门正官考核,再报都察院、吏部复考。外官考满。洪武二十六年定“布政司四品以上、按察司五品以上,俱系正官、佐二官。三年考满,给由进牌,别无考核衙门, 从都察院考核,本部复考,具奏黜陟,取自上裁”。这说明外官考满也是按照品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5]

(二)考察制度

1.考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明朝的官吏考察制度,是与考满制度相对称的一种官吏考核制度。所谓考察制度,是指由中央人事管理机关、监察机关等对官吏的德、勤、能、绩以及身体状况进行考查甄别,并按规定查处渎职和严重不称职官吏的制度。

[3][4] 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1《正百官·严考课之法》。

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1《正百官·严考课之法》。

[5]《明会典》卷13《吏部》12《在外司府州县》。官吏考察制度在明朝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奠基阶段。早在洪武元年就已经开始考察官吏,到洪武十年开始设巡按巡察。次年始命吏部考察朝觐官,这就是朝觐考察的开始。至此,对外官的考察制度开始形成,但对处分办法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中央官吏的考察也还没有制度化。二是发展完善阶段。弘治年间后,考察制度的方法开始变得严密而详备,到了万历年间就已经达到了极其详备的程度。其表现如下:第一,京官考察制度逐渐完善。弘治时期规定京察六年一次,明确规定了考察的具体方法,使其制度化和定型化,传之后世。第二,考察查处标准和办法以及考察责任、程序等逐渐明确化、确定化。如在查处的标准方面形成了“八法”。第三,官吏考察制度得到了有力的实施,也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效果。史载“弘、正、嘉、隆间,士大夫廉耻自重,以挂察典为终身之玷”。[6]三是因循衰坏阶段。这一时期,考察制度基本沿袭旧制,但其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虽然其仍然在实施,但是由于统治者的腐化衰败,考察已经由“黜贪存良”的大典逐渐退化成上层官僚之间互相打击陷害的工具。

可以说,在明朝统治的二百多年间,对官吏的考察从未中断。我们在探究明朝考察制度时,不能将考察制度是否贯彻执行与贯彻执行的状况相混淆。客观来看,虽然明考察制度一直在贯彻执行,但其状况并不是一直都好。总体来看,自太祖洪武年间到英宗天顺年间,考察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实施;约从宪宗成化元年到张居正改革失败,考察制度的实施状况时好时坏;从万历年间到明代亡国,考察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其实施出现了严重的不公,逐渐丧失了其在吏治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2.考察的程序方式

明朝官吏考察制度分为京官考察和外官考察。其中明朝对京官定期性的基本考察制度为“京察”,京察制度在弘治十七年规定为每六年举行一次,以后都遵循此规定。明朝对京官的考察分为四品以上和五品以下两种分别进行。四品以上的官吏“自陈以取上裁”,[7]但吏部在官吏自陈之前,应按季度开写记载京官政绩状况的材料,供皇帝查阅。对五品以下京官,在宪宗成化四年以前,一般由所在衙门的堂上官考察,按规定的内容和格式注写考语,上报皇帝定夺。成化四年,规定五品以下的京官,由吏部会同都察院共同考察,以后都遵循此制。明朝考察 [6][7]《明史·选举志三》。《明史·选举志三》。外官即地方官的制度是朝觐考察和巡察。朝觐考察也叫外察,就是在朝觐之时对地方官进行考察的制度。洪武二十九年规定每三年一次朝觐并同时对地方官进行考察,朝觐考察成为定制。巡察,亦称廉察,是指由监察官吏或受皇帝指派的官吏巡视考察地方官吏的制度。它是经常性的、不定期的考察,具有随机性、灵活性等特点,成为对朝觐考察制度的重要补充。

明朝通过考察对官吏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奖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赐宴,赐物,赐敕。另外,在朝觐考察时,政绩优异的地方官还可留京供职,以示奖励。而相对于考察奖励制度而言,明朝对考察惩戒或处分的立法则更为详备。处罚的主要方式有责令致仕,冠带闲住,罢为民,降调。为了完善官吏考察制度,明代统治者还建立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考察救济性质的考察拾遗制度和辩白申诉制度。所谓考察拾遗制度,就是对在考察中应当查处而未被查处的官吏,在考察结束后,由有关的官吏或衙门对其进行查处的制度。辩白申诉制度,是指对于考察结论和处分确有诬枉或不公的,允许官吏本人及有关的大臣论辩奏白或陈述申辩的制度。

此外,考察制度与考满制度虽然同属考核官吏的制度,但二者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考核的作用和功能不同。考察是为了纠察贪赃枉法的官吏,及时将这些不称职之人清除出管理队伍,留下清廉优秀的官员,保证官吏队伍的廉洁性。而考满主要是考查那些任期届满的官吏,以考查结果作为对其奖惩任免决定的依据。其次,考核的方式方法不同。对官吏的考察有定期性考察和不定期性考察之分,如对地方官的“朝觐考察”和对中央官吏的“京察”为定期性的,而监察官吏对地方的“巡察”或“廉察”为不定期。而考满只存在定期性考核,不论是地方官还是中央官吏,都要经历三、六、九年的考满。最后,考核的具体标准、程序及结果不同。以考核的结果为例,考察是以依照“八法”作为标准,而考满的结果“凡有三等,一曰称,二曰平常,三曰不称”,[8]即考核结果分为上、中、下三等,为称职,平常,不称职。

考察与考满虽存在诸多区别,但两者殊途同归,互相补充,相辅相成。考满以考察制度的结果为依据而进行,同时它又是对考察制度的重要补充,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有考察制度,就会过分强调考查官吏的过错,使考核制度失去客观 [8]《明史·选举志》。公正性。反之,如果只有考满制度,仅仅以九年通考的结果决定对官吏的升降去留,就会不利于吏治管理。

二、明朝官吏考核制度的保障措施和该制度的实效

(一)明朝官吏考核制度的保障措施

官吏考核制度的实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官吏制度的好坏。明朝为保证考核制度的实施, 建立了一系列保证该制度实施的措施。

1.设置详尽的考核机制

在明朝,吏部主管官吏考核,而且各级机构中的正官和监察官在考核中发挥重要作用。弘治八年四月,科道官在上疏中说“我朝朝觐考察,最为精密。盖委之抚按,俾报其贤否;又参之布、按二司及直隶州、郡之长,俾究其实;部、院又迹其岁报殿最,以为去留之据。如有不当,科道得以劾之”。[9]萧凉在述及明代考核程序时亦说“内外臣工, 六年有察,三年有觐,内则有科道以司纠弹,外则

[10]有抚按以行举劾,耳目极密,闻见极真、信足凭也”。这种考核机制相互制约,防止了官员以权谋私,保证了考核制度的顺利实施。

2.严惩贪污贿赂行为

官场风气败坏多源于请托、贿赂。在明朝就十分重视打击这种行为,防止贪污贿赂,保证官吏考核的公正性、平等性。规定“凡内外官遇该考察,有央求势要属托者,即以不谨黜退”。[11]进而申令:“来朝觐官到城外,在京官不准私出相见。入城之日,不许乘夜潜谒巧托责缘,及私令家人往还透漏消息。其私求嘱托、节奉明禁,但其势要官员无故而为人荐扬伸理者,所荐之人,虽素称贤能,其为钻刺可知,定以不谨论黜”。[12]

3.令监察官揭发检举

明朝的监察制度完整而严密,在官吏考核中,监察官对于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等破坏考核秩序的不良行为加以严厉打击,毫不留情的揭发检举。成化十六年,令对朝觐官并在任官,严行考察,“或有不公者,听科道纠之”。天顺八年定:“凡考察有诬枉者,令部、院会同内阁考察,在京五品以下文职并在外布、按二司官 [9] 《明孝宗实录》卷99。

张宣:《西园闻见录》卷31《考察》。[11]《明会典》卷13吏部12《考察通例》。[12]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54《选举考·考课下》。[10] 5 有不公者,许科道指实劾奏。南京考察不公者,许南京科道劾奏”。[13]嘉靖六年,又令科道官于考察拾遗后,互相纠劾。

4.允许申辩制度

对考核中出现的冤假错案,允许进行申辩,既可以由本人申诉,也可以由他人为当事人争辩。这主要是为了保证被考核者的权利,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弘治六年六月,明令“今后朝觐考察中间,果有黜不公者,许其伸理,若本无冤抑摭拾奏扰者,仍照例参问治罪”。[14]嘉靖时,令朝觐考退官员,果有执法被诬夺职,许大臣言官即时论辩,吏部查访可否,具奏定夺。隆庆时,吏部尚书高拱亦强调“其被害亏枉者,许人指言,研审得惰,仍为昭雪,庶小人不得施其混,飞语不得遂其谗,奸人不得终其毒”。

5.建立访单回馈制度

访单是一种调查表,由吏部制作。在考察官吏时,将其发给调查人员,请他们在访单上填入调查官吏的事迹,尤为不法行为,为匿名填写,及时上交。《万历野获编》中载“今制,匿名文书,禁不得行。唯内外大计,吏部发出访单,比填注缴纳,各不著姓名。虽开列秽状满纸,莫知出于谁氏”。[16]

6.惩治舞弊官员

明王朝严法治吏,重典惩贪。对于在考核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严惩不贷。既提倡官吏检举揭发,又及时调查,严厉惩处。正统十一年四月,明确宣布“若考察官任情好恶,颠倒是非,俱重罪不贷。”景泰三年十月,又申令“考察不实者坐之”。[17]

[15]

(二)明朝官吏考核制度的实效

明朝官吏考核制度的实施,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奖励勤于政事、政绩卓著的官吏,查处才力不及、年老有疾的官吏。明朝考核制度把考察勤劳与懒惰作为重要的内容,考满则分为上中下三等,称职者升职,平常者不升不降,不称职者则被降职。考察设八目,老、病者致仕,罢软无为者冠带闲住,才力不及者降调。这样的制度规定使官吏队伍不断更新,一 [13][14]《明会典》卷13吏部12《考察通例》。《明孝宗实录》卷77。[15] 高拱《掌铨题稿》卷18。[16]《万历野获编》卷11《考察访单》。[17] 何乔远:《名山藏•典谟记》。批批年轻有为的官员得到赏识和重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机构的工作效率。

其次,奖励公正廉明、洁己爱民的官吏,惩处贪污腐败、违法违纪的官吏。《大诰》中载:“如六部有犯赃罪,必究赃自何而至,若布政司贿于吏部,则拘布政司至,问斯赃尔自何得,必指至府。府亦拘至”。

[18]

并且明定:受贿一贯以下杖七十,赃至六十两即处死刑,枭首示众。进而把清查贪污贿赂作为考察官吏的八目之首。无论是定期的京察十年一次或六年一次,或则是外察三年一次,或则是不定期的考察,都把查处官吏的贪污贿赂作为重要任务。明朝“严法治吏,重典惩贪”的政策,有利于激励官员廉洁奉事、守令畏法,从而澄清吏治,使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最后,重视官吏任职期间的政绩,以其在职时的所作所为作为考核依据,决定官员升降去留。明朝的各级各类衙门都有自己的考核项目、标准和具体考核办法。如有关于府、州、县官的考核,要求必书农桑、学校之绩,“以任内户口增、田野辟为上”。[19]正统三年,又定“有司亲民官给由牌内须开往任前并任内逃民数目及招抚复业多少,以凭黜陟”。[20]这样一来,官员都会十分重视自己的政绩,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明朝政令的贯彻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明朝官吏考核制度废弛的原因及其历史局限性

(一)明朝官吏考核制度废弛的原因

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官吏考核制度无法再继续发挥作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根本原因在于考核制度本身的缺陷

考核的时间比较短,任务却十分繁重。以朝觐考察为例,每次朝觐官员数千人,来自全国各地,而考察时间却只有半个月,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做出实事求是的结论的,这就与实际不合。另外,明朝考核针对同样的情况,处理结果却不相同。京官四品以上,“大臣不注考”九年任满,黜陟取自上裁。京官考察“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这就反映明朝政府对高级官员的放纵。而且到了明朝中后期,对于贪官酷吏的惩治力度大大减小,已经大不符合之前的重典惩贪,严法治吏。

[18][19]《大诰》问赃缘由第27。

《明会典》卷13《吏部》12《在外司府州县》。[20]《明会典》卷13《吏部》12《在外司府州县》。2.直接原因在于考核的结果名不副实,导致奖惩失去了依据

就明朝官吏考核制度本身而言,其制度完备详实,循名责实,奖惩分明。然而在官吏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官员行贿受贿,以权谋私而徇私舞弊,导致考核结果不实,无法作为奖惩的依据。这种结果的不实,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主要是被考核的官吏,有些政绩不佳、犯过错误的官吏,因害怕考核导致自己被罢黜或降职,还有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从而为了一己之私阻挠考察。高拱在《本语》中说,考察之时,“不肖者造作言语,鼓弄**,顷陷善人,以图衙门有人而可免己”。其二是来自考察官,考察官员属于朝廷命官的一部分,他们与被考察者同朝为官,或是明哲保身,不愿意揭发某些官员的不法行为。或是不履行职责,不做调查核实而随心所欲的做出考核结论,应付了事。更有甚者,考核结论由他人代写,恣意妄为,这就使得考核结果根本无法作为评价官员的依据。

3.主观原因在于权臣把持朝政

明朝宦官弄权,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权势,操纵考核过程,把考核制度作为排斥异己,打击政敌的工具。武宗时,刘瑾与内阁大学士焦芳串通一气,“凡瑾所言,与芳如出一口”,黜陟之事,任意妄为。每当遇到考察之时,“有等不才官员,往往预投内阁,以致举措乖张,人心不服。遂有三年之考察,不过为内阁首恩义”。[21]

明朝的官吏考核制度,程序完备而详实,措施具体而严密,并设立了专门负责考核工作的机构。该项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澄清吏治,端正仕风。但是在明朝中后期,朝政腐败,弊端丛生,考核制度也逐渐败坏,直至覆亡。

(二)明朝官吏考核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明朝的考核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十分完美,而是出现过一些问题。这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在这种政体的控制之下,官吏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并不对人民负责,官吏考核的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比如,考核标准比较笼统,甚至有一些十分荒唐。另外,考核制度效用的大小要视皇帝或者负责考核的官吏是否开明、个人好恶的情况而定。除此之外,明朝官吏考核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更无从谈及人民的监督,缺少监督必然会使制度流于形式,[21] 桂萼:《申明考察疏》《明经世文编》卷181。纵使是再完备合理的制度一旦缺少监督也会变成纸上谈兵,无法起到实际的作用。到了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官场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成风,世风日下,整个明朝的官僚系统都日渐衰败,官吏考核制度也逐渐显现出种种弊端,无法再继续发挥其肃清吏治、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但是总体来看,这些问题尚不足以影响考核制度的整体效果,该制度在大部分地区仍得到有力的实施。明朝官吏考核制度对于我们今天在新形势下的官吏考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总之,我们在评价明朝的考核制度之时,不可偏废某一个方面,我们应该兼顾两者,既看到该制度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消极作用而加以借鉴,为我所用。

四、当代对明朝官吏考核制度的借鉴

纵观我国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考核,可以看出,比较明智的统治者或领导者都把建立考核制度作为建设国家和巩固政权的基础,通过严格的考核来优化和更新官员队伍,凡是不重视官员考核的统治集团,官吏队伍就会因循守旧,导致政局颓废。明朝就十分重视官吏考核制度,当时对官吏的考核,且不论其效果如何,其目的必然是优化官吏队伍,促进行政部门的廉洁和高效。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明朝的考核制度进行借鉴和参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今天所用。

首先,应该努力实现考核主体专业化、独立化,最终实现考评主体问责制。其一,加强立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考评权的归属问题,确立考评权的独立性。对于高级官员的考核,应设立单独的、独立于行政系统、直接对最高权力机关负责的考评部门。

其二,设置专门负责官员绩效考核的机构,实现考核主体专门化。近几年,我国在国家机关中逐渐设置了专门负责考核官员绩效的部门,但是这种机制仍然不是十分完善,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和发展。

其三,逐渐实现考评主体问责制。主管考核的机构及其官员,明确划分其职权,都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互不干扰,有利于各负其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明问题和相互推诿的现象。另外,应该完善立法,对于考核过程中的过失等不法行为给予法律上的明确规定。

其次,从考核对象的角度来看,应根据其具体特点将被考核者进行分类,差异考察。应根据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考核程序内 容和考核标准。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种差距不断拉大。这就很有必要根据地区的不同制定适合其现状的考核程序。比如同一个主管官员,付出同样的努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其对于当地经济增长所表现出的绩效水平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能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异考评,就会影响公务员考评的公平性,也就无法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官员产生有效的激励。

最后,对于考评的结果应该高度重视并运用。考评结束后,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的人,考核者应该及时与之沟通交流,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计划。而且,应该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定职称,薪酬待遇等奖惩方面的主要依据,以此来激励被考核者继续努力工作,警示政绩不佳者努力改进。现在来看,我国政府中,很多部门对于考核的结果不是十分重视,也没有及时反馈沟通,大大地削弱了考核制度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改变过去封闭考评的做法,逐步实现开放式考评,并建立严格规范的考评程序,积极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从法律层面来看,还必须加快公务员考评的立法建设,从法律上保证考评的制度化。

结语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改革。考核制度可以说是保证公务员队伍实现最佳效益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应对官吏考核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2.[清]龙文彬:《明会要》卷3,中华书局。1956。

3.[清]申时行等重修:《明会典》卷5,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5.[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术》,中华书局,1979。

6.靳力,张鑫:《略论明朝官吏管理制度的构建》,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7.王兴亚:《明代管理渎职及其惩罚》,载《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15期。8.王兴亚:《明代官吏考核制度论略》,载《黄淮学刊》1995年6月第11卷第2 期。9.刘志坚,刘杰:《试论明代官吏考察制度》,载《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5月第38卷第3期。

10.吴秋红,刘清:《明“严法治吏,重典惩贪”及失败原因论》,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11月。

11.赵玉霞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述评》,载《理论学习》 2004年第6期。12.张红 :《论明代官吏制度》,载《鸡西大学学报》 2010年6月第10卷第3期。

致 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到了行将结束的时候,四年来的学习积累也到了行将收获的时刻。转首回顾,有许多的不舍更有许多的感激。首先,要感谢所有曾经授业解惑于我的恩师,在此难以一一列举,但感激之情我将长存于心。四年来各位老师始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教诲我们严谨治学、积极生活。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宫宏祥老师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给我的关怀和帮助,为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指导我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同时感谢四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相互扶持的同学,与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最后,我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养育了我,严格要求我,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时时刻刻地挂念我。感谢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始终站在我身边,用他们深沉无私的爱支持我。

第三篇:业务员薪资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

业务员薪资制度

业务是公司的命脉,为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结合公司运营模式,特制定本制度,具体如下: 工资组成参数

1、薪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业绩提成+项目提成,每月15日发放基本工资,业绩提成分月计提终了统一核算,项目提成成功签订项目后并货款收至60%核算发放。

2、基本工资=底薪+绩效工资

a、底薪:即基础底薪标准,2500元/月

b、绩效工资: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及岗位职责内容而设立的考核工资,标准基数为500元/月,具体考核办法依据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3、业绩提成:基数为1000元/月,根据销售额按照对应完成情况 a、额定任务:以公历为单位,公司年初年会制度每个月业务员任务为400万/年。

b、业绩提成核算:终了由财务部分别核算各业务员业绩完成情况,若100%完成额定任务,则将每月未发放的业绩提成全额发放(1000元*实际当年出勤月数)

若未完成本额定任务,完成额定任务的80%以下不发放业绩提成,完成额定任务的80%以上者按照完成百分比核算发放业绩提成。

若超额完成本额定任务,每月补发1000元的业绩提成之外按照实际超出部分的1%发放业绩提成奖励。

4、项目提成

业务员自跑项目成功签订后,根据合同额的5%计提项目提成,在此期间业务员协助技术部生产标准货物、协助商务部催收货款,待货款追收至60%时对该业务员发放项目提成。

第四篇:绩效考核制度

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条、工作绩效考核,简称考核,目的在于通过对员工一定期的工作成绩、工作能力的考核,把握每一位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为教育培训、工作调动以及提薪、晋升、奖励表彰等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评价可促使员工有计划地改进工作,以保证公司营运与发展的要求。

第二条、绩效考核原则。

1.考绩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

2.考绩应以规定的考核项目及其事实为依据;

3.考绩应以确认的事实或者可靠的材料为依据;

4.考绩自始至终应以公正为原则。决不允许营私舞弊。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则除下列人员外适用于公司全员。

1.考核期开始进人公司的员工;

2.因私、因病、因伤而连续缺勤三十天以上者;

3.因公伤而连续缺勤七十五日以上者;

4.虽然在考核期任职,但考核实施日已经退职者。

第四条、本公司员工考核分为试用考核、平时考核、年终考核三种。

(一)考核依本公司人事规则规定任聘人员,均应试用两个个月。试用两个月后应参加试用人员考核,由试用部门主管考核。如试用部门主管认为有必要缩短、延长试用时间或改派他部门试用亦或解雇,应附试用考核表,注明具体事实情节,呈报店长核准。延长试用,不得超过3个月。考核人员应督导被考核人提具试用期间心得报告。

(二)平时考核

1、各部门主管对于所属员工应就其工作效率、操行、态度、学识每月进行考核,其有特殊功过者,应随时报请奖惩。

2、员工假勤奖惩应统计详载于请假记录簿内,以提供考核的参考。

(三)年终考核

1、员工于每年12月底举行总考核1次。

2、考核时,担任初考各部门主管参考平时考核记录及人事记录的假勤记录,填具考核表送复审。

第五条、考核为自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第六条、考核标准

(一)人事考核的种类。

人事考核可以分为两种:

1.能力考核,就是参照职能标准,以员工在一定时间当职务的能力,进行评定。

2.业绩考核,就是参照职务标准,对员工在一定时间务工作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定。

(二)人事考核必须把握的能力。

人事考核把握并测评的能力是职务担当的能力,包括潜在能力和显在能力。潜在能力是员工拥有的、可开发的内在能力;显在能力是指职工工作中发挥出来的,并表现在业绩上的努力。潜在能力,可根据知识技能、体力以及经验性能力来把握;显在能力,则可能通过工作业绩(质和量),以及对工作的态度来把握。具体包括:

知识、潜在能力、体力、能力、经验性能力、显在能力、工作业绩和质量、态度

第七条、考评者的职责。

1.第一次考评者,必须站在直接监督的立场上,并且,对于想要特别强调的评分和评语,以及对评定有显著影响的事项,必须予以注明。

2.第二次考评者,必须在职务、级别上高于第一次考评者。有关需要特别强调的评分和评语,或与第一次评定有明显差别的地方,必须予以注明。

特别在遇到与第一次评定有显著差别的情况下,需要倾听一下第一次考评者的意见,有必要的话,相互商讨,对评定作出调整。

在不能做出调整的情况下。至少应该把第二次评定的结果,告诉给第一次考评者。

3.裁定、拍板者,参考评定经过报告,作出最终评语。

4.在职务级别层次很少的部门,二次考核可以省掉。

5.为了使人事考核公平合理的进行,考核者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必须根据日常业务工作中观察到的具体事实作出评价。

(2)必须消除对被考核者的发恶感、同情心等偏见,排除对上、对下的各种顾虑,在自己的信念基础上作出评价。

(3)考核者应根据自己作出的评价结论,对被考核者进行扬长补短的指导教育。

(4)在考核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能力开发,通过被考核者填写自考表,了解被考核者的自我评价及对上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上下级之间相互理解。

第八条、考核结果的运用。

为了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开发利用员工的能力,应用于人事管理的待遇方面的工作中去,做法如下:

1.教育培训。

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负责人,在考虑教育培训工作时,应把人事考核的结果作为参考资料。借此掌握教育培训,进而是开发、利用员工能力工作的关键。

2.调动调配。

管理者在进行人员调配工作或岗位调动时应该考虑事争考核结果,把握员工的适应工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晋升。

在根据职能资格制度进行晋升工作时,应该把能力以及业绩考核的评语,作为参考资料加以运用。考核评语是按职能资格制度要求规范化的。

4.提薪。

在一年一度的提薪之际,应该参照能力考核的评语,决定提薪的幅度。

5.奖励。

为了能使奖励的分配对应于所做的贡献,应该参照业绩考核的评语进行。

第九条、考核结果的反馈,部门经理通过面谈形式,把考核的结果,以及考核的评定内容与过程告诉被考核者本人,并指明今后努力方向,自我培养和发展的要点,以及相应的期待、目标和条件等等。

第十条、考核者的培训

(一)在取得考核者资格之后,必须经过考核者培训。

(二)培训包括:

1.理解考核制度的结构;

2.确认考核规定;

3.理解考核内容与项目;

4.统一考核的基准。

第五篇:绩效考核制度

酒店员工日常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一、绩效制度:

1.在工作中衣冠不整、不佩戴工号牌,奇妆异发,仪容仪表不合格的-1分 2.无故迟到、早退者(包括不参加班前、班后卫生)。-1分 3.班前会及大扫除无故缺席的。-1分 4.开单或送食品时出现差错。-15.接听电话不规范或不礼貌。-16.遇到客人无主动问候意识。-17.不按规范站位或站位时间未准时。-18.拿酒水上餐具未使用托盘者。-19.未及时清理空瓶、空箱、空碟者。-110.不注意卫生,随地吐痰,丢弃杂物者。-111.当天没按指定岗位打扫卫生者。-112.当班时用厕时间超过10分钟。-113.未经管理人员批准私自调班者。-314.未经同意离开工作岗位而无合理解释的。-315.随便坐下休息或闲聊、串岗者。-316.工作散漫,未及时向客人提供合理服务。-317.浪费酒店财物的。(如纸张,水电等)

18.报告工作时不诚实不符合实际的。

19.对工作不主动使之失职的。-3 20.工作期间聚众聊天、看杂志、玩手机、玩游戏、打闹。-3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3 分

-3 分

分 分

21.不按规定违反员工餐厅就餐时间的。-3分 22.不按规定招待客人的。-3分 23.开餐前未按要求进行餐前检查、餐前准备的。-3分 24.乱开空调、客人走后、下班前未及时关闭空调等设备电源。-3分 25.工作时间打盹睡觉者。-5分 26.工作时未经许可拨接电话或用酒店电话办私事者。-527.工作期间不注意言谈举止,大声喧哗,说脏话、吵架。-528.未经包间服务员同意而私自进入其他包间的。-529.私吃客人遗留食品或酒店赠品。-530.乱写乱画、破坏公共设施。-531.未经许可在酒店兜售物品的。

32.值班人员脱离工作岗位的、工作时间去网吧上网的。-1033.对客人服务不到位、不礼貌,客人投诉相关情况,经核实确有此事。34.私自领用客人存酒据为己有者。-1035.蓄意破坏公物或客人物品者。-1036.工作时间内,在酒店酗酒,赌博的。-1037.擅自张贴或涂改酒店通告或指示者。-1038.发表虚假或诽谤性言论,从而影响客人或酒店同事的声誉者。-1039.语言对领导不敬者,顶撞领导,态度恶劣,不服从工作安排的。-1040.当月考勤没有达到全勤的。-10

分 分 分 分 分-5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奖励措施:

由以下表现的,奖励30元

1,由于优质服务而得到宾客表扬的。(需客人在意见本上写明情况或找到酒店经理直接反映的。)

2,工作表现出色,为本公司树立良好信誉,一个月内五次得到客人称赞或领导表扬的。

3,讲诚信,拾金不昧,拾到客人物品及时上交或交还给客人。

4,连续三个月没有违纪现象的。

5,服务技能优越,能够带领其他员工共同进步的。

6,酒店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证明行之有效的 7,及时发现苗头或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或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损害酒店的事件的。

8,忠于职守,对工作认真负责,在 2个月内受到酒店两次以上通报表扬的。

9,在工作中,发生某顾客对提供的服务不满,争执或故意为难时,能够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好矛盾,让顾客满意而归的。

10,其他表现优异,成绩或贡献突出的。

辞退:

1,与客人吵架或当客人的面争吵,对客人粗鲁或顶撞客人,造成酒店重大影响和损失的。

2,为个人目的向客人多收或少收或更改帐单和收据的3,欺骗或骚扰客人。

4,未经酒店许可受雇其它公司或从事其它工作。

5,在未通知的情况下,无故缺勤连续三天或本月累计三天的。

6,故意不向酒店报告自己的传染性疾病。

7,拾遗不交,据为已有,如现金,手机等。

8,同酒店客人进行个人交易,从而与酒店利益发生冲突的。

9,组织或参与社会不道德活动的。

10,有偷窃行为的。

11,骚扰、欺辱,危害酒店客人或员工的。

12,斗殴或怂恿打架斗殴。

13,从事任何违法活动,被国家执法机关处理的。

14,违反国家其它法令法规的。

15,由于个人工作失职,造成酒店重大损失的。

下载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一、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标准的设置 对一个以公路工程施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管理的主要环节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项目部的管理、对项目工作人员的管理、对......

    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15篇 绩效考核制度1 一、目的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事故的发生。二、适用范围临床科室需要交接班的各护理单元。三、要求1.交接班要求(1)值班人员必......

    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为了绩效考核的顺利有效开展,提升公司各部门员工的自我管控能力,确保公司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和日常工作的规范管理,特制订本制度。一、考核目的: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

    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二楼绩效考核办法 离心烘干主要干活内容得分如下: 1. 离心每一锅2分(进料、洗涤、卸料,从离心机卸出来为一锅。做到有进有出)。 2. 加料每一烘箱2分(即两小批次重量不小于800KG,......

    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条、工作绩效考核,简称考核,目的在于通过对员工一定期的工作成绩、工作能力的考核,把握每一位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为教育培训、工作调动以及提薪、晋升、奖励......

    绩效考核制度草案

    开启温馨门拥有幸福 家湖南金太阳木制品有限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前言:1.此份为试运行文件,该流程/制度负责部门为总经办,主要职责是维护流程/制度的运行、检查、培训指导、问题点......

    绩效考核制度

    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优质高效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范围......

    绩效考核制度

    山东楷益塑业科技有限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对员工的考察与评价,特制定本制度。二、目的1、在公司造就一支业务精干的高素质的、高境界的、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