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教育以下几点家长不可忽视
小学生教育以下几点家长不可忽视
1、写字和握笔姿势
有句话说的好:字如其人。如果你是一个字写得不咋样的家长,你一定深有体会各种场合签名往往因为字写得不好让自己很尴尬。话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自己小时候应该认认真真的练字?
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手势是写好每一个字的开端,小孩子在学校老师不可能一一观察到位。回到家里家长家长应该多关注小学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帮忙纠正误区避免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2、叛逆期的冲撞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发现?孩子越小越不听话越是叛逆?这是为什么?
尤其是小学孩子越是叛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孩子太小,认知力不足!和成年人相比起来他们更不懂事,也不知道克制。
往往是这个过程中更会加剧一些坏习惯的生长,一旦养成习惯要改掉难上加难的事情。家长应当更耐心的教说孩子,做错事情更要耐心的对待他。切勿动不动就生气甚至骂孩子,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大多数的叛逆都是因为家长的关心和关注不到位,如果你的孩子很叛逆那么从这一刻开始好好反思你这为人父母的家长。
3、读书的兴趣
我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阅读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知到阅读的价值和阅读的乐趣。
孩子越小对未知的事物越是充满好奇心,往往是因为这一份好奇心滋生出兴趣,这种兴趣又衍生出孩子出色的一面。不论是爱上读书还是其他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都是非常大。
一本好的书、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不会差到哪里去,强有力的根基是奠定孩子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基石。
4、快乐教育
说到这一点,其实更多是有感而发!我小时候是一个非常不喜欢老师和教育的人,原因有很多所以在此也提倡:快乐的教育。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职责,教育是快乐的这是社会乃至家长的责任。年幼无知的孩子往往评判一件事和一个人都是凭借喜欢与否。
快乐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促进孩子喜欢学习、爱上学习,远离厌学。
或许有一天你的孩子:厌学了!离不开快乐与否!
5、争胜心
争强好胜是每一个小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男孩!
如何教会孩子把争胜心发挥在学习和工作中,是每一个家长要学会的事情,强有力的竞争力是奠定孩子走出社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6、关于网瘾
关于网瘾这是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比较头疼的事情,关注自媒体账号下期我们会跟新更详细的内容,教你如何帮助孩子成功戒掉网瘾。
博沃思认知力训练
第二篇:不可忽视的山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不可忽视的山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中心学校
张志强 电话:***
邮编:741039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阶段,然而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只有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协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营造美好的同学关系等方面采取对策,才能让他们爱学而乐学,在自己的起点上自由、健康、活泼的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
状况;
对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日益复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山区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老师、家长、社会必须齐心协力刻不容缓的任务,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山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1.情绪萎缩、内向孤僻的心理。山区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内战”给他们留下了阴影,“多余的人”使他们产生自卑、孤独、是少言寡语、胆小怕事、不愿与同学交往。
2厌师厌学、恐惧老师的心理。山区环境较为落后,家长忙于农活、或出外打工,对孩子辅导落在爷爷、奶奶肩上,他们既无时间,又无能力,对孩子的教育只是单一的学学校教育,学生的课业繁多,教师教育任务沉重,教法陈旧,教育的疏漏便有了学困生的出现,这些学生学习滞后、厌倦课堂、恐惧老师,纪律观念淡薄,集体意识差,对教师的批评置之不理。
3.逆反的心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心愿,一部分同学由于没有达到家长、老师过高的期望,而产生逆反、抵触的情绪,家中父母关系紧张,学校与老师、同学关系冷漠,不听管教,不受约束、自暴自弃、推天混日。
4.盲目依赖的心理。现在农村的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过分的溺爱,使子女产生对家长依赖的习惯。他们怕苦、怕累、怕难、贪玩,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有任何困难就找家长和老师,从而养成不愿动脑,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以情感作为密切师生关系的纽,师生情感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付出真情,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更应该因势利导;对有心理缺陷和家中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加激励帮助,经常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有意识的多给学生关怀和温暖,经常面带笑容出入教室,发挥“镜子效应”让学生紧张迷惑的心情变的轻松、舒畅,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情感中受到感化,“亲其师,信其道”,爱学而乐学。
其次,用民主平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真正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要增强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变相体罚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欢乐的学习情境中承认自我,满足自尊心和成就感,增强求知欲。
最后,教师要用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好奇的心理,也最容易接纳。他们不喜欢对现代信息一无所知的老师,反对“教师权威”、“教师一言堂”,反对枯燥呆板的被动灌输;喜欢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能充分发挥自己主体地位的玩中学,乐中学。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娴熟的专业知识以及高超的课堂组织能力。协调家长和学生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最早的也是时间最长的教育。这就要求家庭中的成员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相互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下的孩子,情绪稳定,感情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在家庭生活中多激励引导,孩子便会自信,如果生活在友谊中,孩子便会觉得生活多美好。家长更是孩子效仿的榜样,家长要具备坚强的性格,在困难面前敢于面对,善于动脑筋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这才能有利于孩子形成顽强的个性和战胜困难的品质。
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创新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生活中对孩子不责备、不讽刺,可用孩子的其它长处来激励孩子,家中不同学校,在远离同学,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家长适时的放大孩子的优点,他会在赞美声中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决心。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作为家长与孩子多聊聊,交谈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现状,同时把家长的想法传递个他们。只有让孩子把自己最关注、担心的问题说出来,能得到自己最亲的人——父母的理解,才是他们最欣慰的,才能让孩子放下包袱从头再来。
孩子渴望父母有平常人的心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果家长不顾客观因素,一味的高要求,结果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家长要留给孩子一片蓝天,多关注孩子的习惯,生活能力,以及心理健康能力的培养,这比什么都更重要。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学会做人比学会读书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3.营造美好的同学关系。
要鼓励学生之间正常交往,主动的关心帮助别人,能容忍他人的过失和短处,合理的解决交往中发生的冲突,使别人乐于与自己交往;积极的参加集体的各种活动,来开阔视野;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自卑,不唯我独尊,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自由快乐的成长。
在学习中锻炼承受挫折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吃喝穿戴赶时髦的现象,以逐渐不具有特殊性,与其说是爱孩子,还不如说是惯孩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可设置一些“难题”,让孩子亲自来完成,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在经历困难甚至失败后,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今后会更有信心。
第三篇:“刚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后,中央明确了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党员不评定格次,并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笔者认为,这是中央结合基层党员队伍的现状,为避免激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正确决策,但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负责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避免步入“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就是不要“刚性”教育的认识误区。
所谓“刚性”教育,就是通过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来教育其他党员的方法。与之对应的则是“柔性”教育,即以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从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来看,由于在坚持“柔性”教育为主的同时,不放松“刚性”教育,做到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这种“刚性”教育方法在党员中产生了较大的震慑力,有效地纯洁了党员队伍,在党内形成了先进更先进、后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始终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中组部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并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置。目前,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以不过组织生活、不交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任务的“三不”党员为主体的不合格党员数量有上升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管理失之于宽,“刚性”教育不够,是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在基层没有得到根本落实,若不及时对他们作出严肃的组织处理,其他人就会学样,这类党员就会越来越多,处理就会更难,因为“法不责众”,也难以责众,最终将会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削弱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次教育活动,尽管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不对每个党员逐一确定格次,也不单独设立一个组织处置阶段,但并不是说不动真格,并不是说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行为和现象放任不管,并不是说对不合格党员不进行处置。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柔性”教育,而忽视“刚性”教育,不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置,这对那些不合格党员来说,无疑是隔靴搔痒,不能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最终难以在党内形成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应把坚持正面教育与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有机结合起来,把“柔性”教育与“刚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少数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通过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性情,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热情帮助,促其整改,提高素质;对问题严重、事实清楚、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格党员,要坚持实事求是、慎重稳妥的原则,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置,做到既不失之于宽,也不失之于严,既要达到纯洁党员队伍,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让群众满意的目的,又要让受处置的党员心服口服,不留任何后遗症。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中央的意图,才真正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得到坚持,才真正能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第四篇:“刚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关键字:
“刚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后,中央明确了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党员不评定格次,并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笔者认为,这是中央结合基层党员队伍的现状,为避免激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正确决策,但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负责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避免步入“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就是不要“刚性”教育的认识误区。
所谓“刚性”教育,就是通过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来教育其他党员的方法。与之对应的则是“柔性”教育,即以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从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来看,由于在坚持“柔性”教育为主的同时,不放松“刚性”教育,做到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这种“刚性”教育方法在党员中产生了较大的震慑力,有效地纯洁了党员队伍,在党内形成了先进更先进、后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始终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中组部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并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置。目前,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以不过组织生活、不交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任务的“三不”党员为主体的不合格党员数量有上升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管理失之于宽,“刚性”教育不够,是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在基层没有得到根本落实,若不及时对他们作出严肃的组织处理,其他人就会学样,这类党员就会越来越多,处理就会更难,因为“法不责众”,也难以责众,最终将会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削弱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次教育活动,尽管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不对每个党员逐一确定格次,也不单独设立一个组织处置阶段,但并不是说不动真格,并不是说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行为和现象放任不管,并不是说对不合格党员不进行处置。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柔性”教育,而忽视“刚性”教育,不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置,这对那些不合格党员来说,无疑是隔靴搔痒,不能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最终难以在党内形成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应把坚持正面教育与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有机结合起来,把“柔性”教育与“刚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少数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通过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性情,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热情帮助,促其整改,提高素质;对问题严重、事实清楚、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格党员,要坚持实事求是、慎重稳妥的原则,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置,做到既不失之于宽,也不失之于严,既要达到纯洁党员队伍,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让群众满意的目的,又要让受处置的党员心服口服,不留任何后遗症。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中央的意图,才真正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得到坚持,才真正能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第五篇:不可忽视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不可忽视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这事不能小看,我国的孩子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少,与年轻家长认为 “现在孩子小,等他长大了自己会劳动”不无关系。其实,从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3岁的孩子进幼儿园后,他就慢慢懂得了怎样讲卫生、爱清洁、怎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样帮助小朋友和从事一些扫扫地、擦桌椅等公益劳动等等。这些自小养成的劳动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会受用终身的。
一些家长会说,“现在孩子学习负担重、回家作业多,没有时间做家务”。说实在的,眼下的小学生学习任务确实繁重,他们一回家就忙于作业,这也是事实,但他们并没忙得一天就抽不出一些做家务的时间。一些明白的家长把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看作是孩子勤劳节俭品德的培养,每天固定一些家务让孩子作为任务来完成。孩子一有明确的任务,在忙完作业后,就认真去完成家长每天规定的家务事。例如扫地、洗碗、擦鞋子等等,好逐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国外一些有识之士也十分重视孩子的家务劳动,美国富翁洛克菲勒就鼓励孩子从小学会家务劳动,还以激励性奖赏作为对孩子从事家务劳动的奖励,使孩子一空下来就抢着做家务,从小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对培养孩子的优良人格是很有好处的。
从孩子自身的特点来说,由于他们好动,往往都很乐意自己动手干点什么。如果因势利导,让孩子参加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犹如在进行一场特别有趣的游戏,但久而久之能使孩子懂得劳动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懂得生活的艰辛,得到意志的磨炼,使他们从小萌发靠自己的劳动自立的思想,并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必须热爱劳动、善于劳动,所以要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勤劳肯干的品质。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首先要教育孩子热爱和尊敬劳动者,让他们认识各行各业劳动的社会价值,并从小立志做个光荣的劳动者。
其次,要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果实。要让孩子知道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叔叔、阿姨或其他前辈们劳动的结果,因而要珍惜。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吃饭不掉饭菜;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爱护图书;对家里的各种用品和自己的衣物鞋袜等要爱惜。要让孩子懂得这些用品、物件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制得的,不能随意浪费。
最后,要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就有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和勤劳俭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