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礼仪

时间:2019-05-15 09:3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礼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礼仪》。

第一篇:小班礼仪

基本礼仪培养月(3月)评选标准:

1、礼貌待人,懂得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如: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请。

2、懂秩序,守规则,起坐轻便,离座时,桌椅、物品要归位,轻开门窗。

3、能愉快的融入集体生活,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

4、.能友好地与同伴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5、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家庭礼仪培养月(4月)评选标准:

1、尊重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

2、能独立地交朋友,主动地与家中陌生客人交谈。

3、能安静地进餐,餐后有条理地协助家人收拾餐具,整理桌面卫生。

4、爱护个人的物品,会随时收拾整理、妥善放置。

5、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能参与家园卫生打扫。

幼稚园礼仪培养月(5月)评选标准:

1、入园离园: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道再见。

2、教学活动中,认真倾听、积极动脑、发言举手

3、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关心班集体荣誉、乐意关心同伴。

4、能主动关心他人和同伴、肯谦让、能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

5、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遗忘、不拖拉。

公共场所礼仪培养月(6、7月)评选标准:

1、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过马路时走人行道、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

2、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维持公共秩序、不折花、不践踏草坪

3、知道递接物品要用双手并眼睛看着对方。

4、等候时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也不让他人插队。

5、公共场合,轻声交谈,举止文雅,着装得体。

第二篇:小班礼仪 课题

感恩教育开题报告

作者: 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 课题组

发布时间: 2007年6月19日

一、课题意义: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感恩,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感恩是一种美德。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感恩,可以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患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可以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一片绿洲;可以是迷茫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恩”,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谢”、“感激”,但也有此之意。感恩,是一种更深的,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恩,其实也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

从有关资料上得知,约56%的教师和69%的家长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目的性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侧重于为幼儿组织活动和能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等近期的实用价值方面;由于家长和教师比较偏重于知识的学习、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孩子道德情感教育,造成许多孩子对身边人的帮助熟视无睹,对父母长辈的爱已经习惯于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父母,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去爱事业、爱国家呢?面对现实,我们国家领导人也意识到缺乏感恩教育的危机,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上升到事关伟大民族复兴的重大高度,提出“‘感恩’教育不能缺席。”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因此,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纲要》中明确提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由此可见,《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不仅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我们要教育幼儿感恩的是自己生活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自己、关心过自己、鼓舞过自己的人,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伴、老师、朋友的感恩;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就要使幼儿能够感受到这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挖掘出这些小恩惠的价值,要让幼儿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做报恩,对别人的点点滴滴,浑然不知的恩惠知道报答,有报恩的存在,有感恩行为更为可贵,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正是一种报恩的表现。这样的心和行会增强人与人的情味。幼儿园应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懂得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让孩子们带着感恩之心成长,使自己成为建设温馨和美丽的和谐社会的未来一代新人。

二、课题目标:

1、引导幼儿对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觉察并尊重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2、通过研究,探索家园合作对3—6岁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策略和实施原则,使幼儿学会感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3、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使他们的心更善、情更真。

三、课题内容与方法:

何谓“感恩”?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幼儿园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我们认为,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和分享,知道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父母、老师和同伴;关心周围的世界,爱护玩具,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能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分享自己的快乐。其次,要让孩子学习掌握生活中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接受别人的帮助会表示“感谢”等。最后,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初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体验老师和父母的辛劳,珍惜别人的劳动。为此我们将“小班的关爱和分享”、“中班的礼仪培养”和“大班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我园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切入口。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对3—6岁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

研究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各年龄阶段制定的培养目标的恰当性、适宜性、可行性。

2、选择和运用适宜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教材。★小班的关爱,分享教育,可通过学习活动教材中的“娃娃家”、“我的幼儿园”和“好朋友”等主题,生活活动教材中的“关爱身边人”等活动中,通过活动“爸爸妈妈好”、“妈妈的节日”、“朋友的生日”、“想让你高兴”等,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分享快乐。

★中班的礼仪培养,可通过生活活动教材中的“文明的行为举止”、学习活动教材中的“我爱我家”、“高高兴兴”等主题,通过“学做小客人”、“水果超市买水果”、“照镜子”等活动,引导幼儿学说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掌握一些公共场所的礼仪,学做心中有他人的文明人。

★大班孩子责任感、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培养,可通过学习活动教材中的“我要上小学”,生活活动教材中的“守规则”等主题,通过“我和书包做朋友”,“我的小天地”等,培养幼儿的的自理能力;结合节日活动,(三八节、重阳节等)培养幼儿对亲人、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感,并鼓励幼儿主动关心他人。结合“下课十分钟”、“我的计划”等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做小学生,学习自我管理,减轻父母负担,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

3、研究家园合作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情感体验法: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关心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学做小客人”活动,体验文明做客给自己和别人所带来的愉快体验;通过“小鬼当家”活动,使孩子感受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从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移情法:移情法是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欣赏和理解别人的感情,替别人着想。幼儿年龄小,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物,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幼儿、正确运用移情、让幼儿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控制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谦让等积极的行为,如幼儿在撕书时就对他说:“你把书的衣服撕破了,他多难受啊”,幼儿在揪小鸟的羽毛时就说:“小鸟哭了,你在揪他,他就不和你做朋友了”。用这样的方法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并培养了幼儿的爱心。

★故事教育法: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这种方式明白易懂。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如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坨),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或让幼儿进行自论,明白感恩的道理。

★实践锻炼法:幼儿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如教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等等,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的感想。★榜样树立法:通过“孔融让梨”、“黄香替母暖被”等故事,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

★角色扮演法:采用情景表演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了问题和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或社会上有关特点,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家园互动法:

A: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根据孩子年龄,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做事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开展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安全防范宣传以及访问、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等等。从而感受到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的同时,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B: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沙龙、亲子活动、家园同乐活动,专题讲座等,帮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C:选择家委会成员参与研究的全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一员。

(二)研究对象:本园小、中、大全体幼儿。

(三)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优化与改良环境,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

★个案研究法:对幼儿感恩教育的发展情况,目标达成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

四、课题步骤

(一)、准备阶段:(05、12——06、8)

出版社 《生命美育》

姚全兴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个紧迫的课题:加强“生命美育”》 王琪森 文汇报时评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 楼必生,屠美如著

《打造孩子一生幸福的幼儿教育——家园同步“学会生活”课程探索》 少儿出版社王晓燕著 《卡尔.威特的教育》

“活教育”与新课程 上海教育出版社夏秀蓉著

l 方案设计

(二)、实施阶段:(06、9——07、8)

1、专家引领:专题讲座——感恩

2、具体活动设计:

l 设计多种艺术作品感染幼儿。

l 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激发幼儿愿意感恩的情感。l 创设多种情景为幼儿体验感恩提供舞台。l 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

3、收集各年龄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的内容,方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

4、落实研究方案,并个案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总结阶段:(07、9——08、9)

1、汇总、整理资料和教育实践经验。

2、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

3、专家论证,交流教育的方法,途径的经验。

五、情报分析和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为开展《感恩》课题的研究,我们搜寻了大量的资料,立题之前查阅了近期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并上网收集了有关的情报,据目前已有的情报资料反映,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大学、中学和小学已经在学校中通过“给父母写一封信”、“给父母洗一次脚”、“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等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但在幼儿园的三个年龄段,以“小班的关爱和分享”、“中班的礼仪培养”和“大班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切入口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我们认为课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以列入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科研项目子课题,成为我园的龙头课题,园长主责,教科研主任(园长助理)具体安排细分,各年级组教研组长具体落实活动。骨干教师进行撰写。课题组的成员由园长教科研主任、骨干教师组成。她们中1人硕士生在读,3人本科、1人专科在读。其中4人独立主持或参与过区级课题的研究,1人正在参加区教研室《0-3岁早期教育与指导》的课题学习。该课题既有人员保证,又有经费保证,因此具有研究的可能性。

六、主要参考文献:

1、《生命美育》姚全兴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从零岁抓起——“0——3岁婴幼儿关心与发展文献研究”高民著

3、《一个紧迫的课题:加强“生命美育”》王琪森 文汇报时评

4、《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楼必生,屠美如著

5、《幼儿园德育》 汪筱华著,北师大出版社

6、《卡尔.威特的教育》

7、《打造孩子一生幸福的幼儿教育——家园同步“学会生活”课程探索》少儿出版社王晓燕著

8、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导少儿出版社潘洁著

9、“活教育”与新课程上海教育出版社夏秀蓉著v

小班幼儿交往礼仪教育的课题计划

一、研究背景:

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重要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应具有积极的情绪,优良的品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情绪愉快而稳定,不随意吵闹,性格活泼开朗,正直善良,智力活跃,意志坚强,做事有责任心,有良好的饮食水面习惯,能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过分依赖别人。随着社会对人的才能要求的提高,智力开发往往成为家长的注意中心,而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被忽视了,很多孩子已经明显的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同伴交往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因为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才能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在群体中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才能学会 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解别人的需要,从而克服只顾自己的自我中心;也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才会在对等的基础上,以规则来裁判各自的行为,协调关系,从而理解规则,是之内化,达到自律。交往能力的核心是合作与分享,因此,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关键是培养合作及分享的能力。

本学期,我们主要着重于幼儿的交往礼仪教育,从开设交往活动,培养合作的能力,培养合作的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幼儿对交往的兴趣,启蒙他们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二、研究目标

探寻促进幼儿乐于与人分享、交流、协商的有效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内容:

开设交往活动区、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委婉的声调,友善而诚恳的眼神,以及微笑的面部表情表达。学会如何协商,学会理解别人,学会轮流与分享

幼儿交往礼仪深化教育的内容

1、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内容

(1)与人交往能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2)意识到同伴之间互助友爱

2、幼儿与成人交往的内容

(1)对长辈有礼貌

(2)能与长辈、客人主动打招呼。

(3)对成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认真完成

3、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交往的内容

(1)能在成人的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

(2)知道公共场所的一些公德,并产生初步的遵守意识

四、研究对象

万祥中心幼儿园小二班45名幼儿。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方法上采用文献法、行动反思法、情景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案例分析。在研究中各种方法交融、循环,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六、工作重点:

1、开设活动使幼儿理解如何协商,学会理解别人,学会轮流与分享。

2、注意过程资料的积累,加强对幼儿个案的研究,实施有目的的跟踪观察和记录,并能针对部分特殊幼儿的典型行为加以研究、分析。

七、具体措施:

1、创造有利的幼儿交往条件,促进幼儿积极交往。

2、创设多种交往活动,满足儿童渴望与同伴交往,担忧缺乏交往技能。

3、扩大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进一步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4、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5、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7、专门的教育活动

(1)故事启迪法: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故事中的教育内容。

(2)行为辨析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问题情景,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分辨美丑、善恶。

(3)示范演示法: 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为其树立行为榜样。(4)情景表演法:为幼儿创设主题情景,让幼儿通过情景演练,获得并强化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最终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5)游戏童谣法:调节学习气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6)家园合作,老师经常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与家长们交流培养幼儿文明交往的经验。

八、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观察并调查本班幼儿交往语言的使用情况和交往的现状。

2、举办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着重交往礼仪)的重要性。四、五月份:

1、、开设交往游戏活动区和文明交往区

2、、日常的教育(随机教育和专门的教育活动)

六月份:

1、进行礼仪教育实施经验小结、教学资料汇总。

2、纂写总结和经验文章。

第三篇:小班礼仪教案

小班礼仪教案:在公共场所如何说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不乱插嘴打断别人谈话。

2、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的良好行为习惯,懂得要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

八哥鸟图片;故事材料《多嘴的八哥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多嘴的八哥鸟”。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思考讨论。

师:宝贝们,你喜欢八哥鸟吗?

幼:不喜欢。

师:为什么不喜欢八哥鸟呢?

幼:八哥鸟没礼貌,随便打断别人讲话。

师:嗯,八哥鸟没有礼貌,那小朋友说说小白兔捉迷藏时八哥鸟应该怎样做?

幼:安安静静不说话。

师:在音乐会上八哥鸟应该怎样做?

幼:安安静静听音乐

师:在捉大灰狼时八哥鸟应该怎样做?

幼:安安静静不说话。

师:八哥鸟没礼貌,大家都不喜欢他。那小朋友们要不要做没礼貌的孩子呀?

幼:不要,我们要做有礼貌的孩子。

师:那我们来看看有礼貌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应该怎么说话。

2、教师示范读儿歌。

公共场有礼貌,不喧哗,不哭闹,说话时声要小,对他人无打扰。

3、师逐句带读儿歌。

4、巩固朗读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育幼儿,在老师或小朋友讲故事时,不乱插嘴。

2、在小结的基础上,带领孩子朗读三字歌。

公共场、有礼貌、不喧哗、不哭闹、说话时声要小、对他人无打扰。

活动延伸:要求家长在家庭里注意教育幼儿不乱插嘴打断别人谈话。

第四篇:礼仪总结 小班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经验总结

——浅谈对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何等重要。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可塑性很大,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是文明礼仪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尤为重要。本学期,我们班的课题研究是小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提升自身教育素质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书中指出:“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的去读;要有文明礼貌德行为,必须走进环境,点点滴滴的熏陶。”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尤其是刚开学的一个月里,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像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会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我们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就会悄悄地说声“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往,教师都会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然而今天我们真正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溶入了孩子们的心灵,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孩子们也在这种彬彬有礼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习得了各种礼貌用语。

二、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将幼儿礼仪教育渗透到领域教育之中是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领域中,能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小班音乐活动《叮咚小门铃》,以音乐游戏的形式,把门铃作为线索,让孩子学会做客前要有礼貌地摁门铃,得到主人的同意才能进门。而小主人见到客人要热情招呼,并请客人进屋,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孩子们知道了去做客敲门时要说:“你好,我是XXX,我到你家来做客。”小主人要热情地打开门:“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请进!”临走时要说:“我先走了,再见!”小主人说:“下次再来,再见!” 活动中的门铃巧妙地引导小班幼儿主动地习得一个文明礼仪和社会生活常识。注重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除了学习活动,还可设计文明礼仪主题的游戏、运动等活动,在班级中通过日常行为练习、游戏、情景创设、模仿、体验等形式中让幼儿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

三、宣传正确家庭教育观念

幼儿的模访性强,他们是在模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身示范,树立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升入大班后觉得自已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了。感到无此自豪,我们抓住幼儿渴望长大的契机,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加强观察与指导,积极鼓励幼儿学做自己的事,我班的大部分幼儿都会独立地有顺序地穿脱衣服,并会自觉地收拾好自己的用品,但对于个别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一方面耐心的给予帮助,另一方面也悉心地进行指导,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做。

幼儿的礼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和固定不变的,需要经过多次的“学习——反馈——矫正——再学习”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只要我们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与家庭、社会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的良好品质和启迪孩子的幼小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会越来越有效的。

小四班 2012.1

第五篇:小班礼仪活动

小班礼仪活动《我会排队》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目标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的问题,知道几种需要等待、轮流的场合,并愿意尝试。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的落实等待、轮流呢,排队恰恰是分很有效的方法。活动中,我首先通过“帮小兔取萝卜”的情景,引发了幼儿关于排队的思考。注重了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幼儿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积极讨论找到问题的症结,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排队的方法,提高了排队做事的意识。

1.教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取糖果这个问题情景的设置既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又引发了幼儿关于排队的思考。注重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幼儿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积极讨论、想出办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2.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教师真正成了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多次鼓励幼儿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方法交流、表达。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排队的方法。

在游戏的设置上,我注重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关注个体差异,帮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获得成功。

不足之处,我认为应该把排队的方法编成儿歌配在游戏中,这样既可以避免空洞性又有便于幼儿对照检查。孩子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教师怎样进行加工整理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与巩固?这是值得我思考的地方,需要和同事们共同研讨,共同进步。

下载小班礼仪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礼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礼仪活动

    小班礼仪活动《好朋友》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时在10月中旬,家长开放日当天上的公开课,因面向家长,所以在活动之前已经借班上过此节课,课后,结合老师们提的意见,又将教案进行了调整,家......

    小班礼仪三字经

    小班上学期礼仪三字经 如厕 如厕前,先敲门; 有人在,要等待; 如厕后,要冲水; 整好衣,把手洗。 洗 手 洗 小 手,不 拥 挤; 学习活动 学习时,要坐好; 认真听,勤思考; 要提问,手举起; 回答时,......

    小班礼仪《剪指甲》

    小班礼仪《剪指甲》 小班礼仪《剪指甲》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通过互相观察和相互讨论,知道如何爱护指甲。 3、懂得讲卫生,会和身边的......

    小班礼仪《母亲节》

    小班礼仪《母亲节》 小班礼仪《母亲节》活动目的: 1.体会妈妈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2.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3、幼儿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班礼仪教案《回答》

    小班礼仪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回答》 活动目标: 1、知道别人叫我时,我要答应,懂得这是一种礼貌的行为。 2、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 3、能够将积极回答的习惯运用......

    小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

    小班礼仪教育教学计划 教师:张娟 礼仪一直都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作为重点对幼儿的礼仪进行良好的培养。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将我班该学期本班的《礼仪教育》教研......

    小班礼仪教育心得

    小班礼仪教育心得 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引导下,学习用一些礼仪要求来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习惯。......

    小班礼仪教案 (汇编)

    小班礼仪教案:《自己会穿衣》 江西师大附属幼儿园执教人:涂杰 2010-6-2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穿衣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衣服的各个部分,领子、袖子、拉链。 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