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散文

时间:2019-05-15 09:2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朱自清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朱自清散文》。

第一篇:论朱自清散文

论朱自清写作风格

还记得初中教科书里面那篇写父亲的散文《背影》嘛?记得当时第一次看那篇文章时候被感动的泣不成声,文中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小段,就是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候穿越月台的场景,父亲是个胖子,父亲的穿着,以及父亲那一副很轻松的模样,还有父亲那千叮咛万嘱咐的道别,无一点不让我们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让我们会想到我们也有这样一个爱护我们包容我们的父亲,这就是朱自清文字的力量,朱自清的作品总是可以将我们也带入其中,让我们也感受其中的感情。

而《背影》是也回想往事的文章,而这类文章大多数是叙述关于他小时候和娶亲的故事或者是在他与亲人离别的文章,这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都是基调比较悲伤的文章,因为在这个时候朱自清已经二十几了,对往事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所以经常写一些这类的文章来纪念过去,这也能看出他的写作是十分“动情”的。

而他的文章不仅是“动情”的,也是“正义”的。

朱自清的写作风格也是十分具有正义感的。他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及发表文章的方式,表明了他的态度,而这大多都是关于当时的社会的一些黑暗和抨击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的文章。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既有叙述性的文字又有议论性的文字,两者并存,这让他的文章更加有吸引力,更具有正义感。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写的也都是作真实经历与感受。没有给人一种娇柔造作的感觉,但又会让你深切的感受其中细腻的情感。并且,朱自清的散文中,大多取得是琐碎的小事,而不是什么大事,如《背影》《冬天》 《儿 女》。可就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看见了家庭的温情!虽看上去淡香疏影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深入读者之心,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感人的力量。而这也体现了朱自清文章的“真”。

“清丽,清秀,清幽”是也他散文的一大特点。但不论怎样形容,都离不开一个“清”。每一篇文章那样讲究语言,但又不过分雕琢,朴素而自然,带着清新淡雅的气息。如《白马湖》一篇,淡淡几笔,白马湖的秀美风光便让读者神往不已。那样平淡质朴的文字,却又那样妥帖,可见朱自清的文学功底之厚。

总而言之,朱自清的文章是“真,清”的,也是令人“动情”的,富有“正义感”的

第二篇: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摘要: 散文作品要感染和打动读者,既离不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更离不开表现内容的语言魅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准确地展示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味,具体可概括为简洁、精练而洒脱;朴素、淡雅而优美;清新自然,富于情韵;素雅恬静,尽显风致。关键词:诗意美 朴素美 口语美 音韵美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按作品的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把情和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寄情于景,寄情于物。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下面就其散文的艺术特色,结合前人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看法。

一、诗意美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却文中有画,且充满了诗意。著名作家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一种诗意。”

①当然,这流淌在朱自清散文中浓浓的诗意美,与他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不可分的。

1、朱自清的语言清新、自然、形象,注重情景交融,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如画般的诗境。

如:《绿》这篇散文,作者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作者更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和感受,觉得那水花象

② 1 杨花,“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而且那水花似乎分外多情而逗人,“有几点送入我们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她不着。”

似瀑非瀑,似花非花,这是多么富有意趣的生动形象的一幅图啊。那巧夺天工的画笔,把梅雨潭写活了,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作者不仅写出生动的画面,而且还把自己美好的幻想和志趣融入画意,把这个可爱的“绿”化为“有我之境”。“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用手拍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这是多么新鲜别致的名字:“女儿绿”!这名字又包含着作者多少美好善良的愿望!我们从这些描写中不仅叹服作者那生花之笔,也看到了他那如潭水般明澈明净的心。

又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朱自清先生把静态的菏塘写活了。“那田田的叶子中间,花儿有嬝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叶上呈现一道凝碧的波痕,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于是那菏塘‘却更见风致了’”。在作者笔下,花叶含情,流水有意,写真传神,臻于化境。

写到月色时,他写道:“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些地方,场景的移动都反映出作者心中微妙的变化,都是作者郁积于胸中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处处有画意,而时时曲笔写衷肠,怅惆郁闷之情融化于细腻的景物描写之中。

作者在“求静”中 “找”寻到了静,“阴阴的,隐隐约约,没精打采”,作者就不由得想到了《采莲赋》,紧接着又想起了《西洲曲》。其中作者获得了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喧闹中去了。作者不仅写出了月光下荷塘的特有风韵,形容得极美,而且在蝉声与蛙声的衬托下,更突出了清净幽深的气氛,把人引到往古的遐想,从而表现出作者在此特定环境中的心情,真正做到了情与景、诗与画的自然融合。

总之,朱自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景中有情、物中有人,可看到作者是善于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妙手。

2、新奇的想象,形象的比拟,是朱先生散文创造诗意美的另一妙法。朱自清认为,事物的比喻“得新鲜”,“才能增强抒情的感人力量”,而“新鲜”“还得入情入理,这才能让读者消化。”这里,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①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

②黄昏来了,屋子里的东西只剩些轮廓,暂时懒得开灯,也可以点上一支烟,看烟头上的火一闪一闪的,像亲密的低语,只有自己听得出。-------《论抽烟》

③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冬天》

第一句作者用展着翼翅的“苍鹰”比喻踞在岩石上的“梅雨亭”,一个“浮”字,一方面突出了“踞”在岩石上梅雨亭的险峻气势,另一方面又给静态的“梅雨亭”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化“静”为“动”,突出了梅雨亭跃跃欲飞的雄姿;第二句用“亲密的低语”比喻“一闪一闪的烟头上的火”,在新奇想像中,巧妙的表达出作者一种淡淡的愁绪,轻轻的孤寂;第三句首先用“鱼的眼睛”比喻在锅中翻腾的“豆腐”,又用一个“养”字承接前句中的“鱼”,紧接着用“反穿的白狐大衣”比喻“豆腐”嫩而滑的感觉,真给人无尽的回味。

3、朱自清善用女性意象来比喻景物,不但使他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可感,而且使他的文章中弥漫着一种甜美的温馨。

在《绿》中,也有许多女性意象,如:“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用“舞女的裙”、“美人出浴”来比喻出水的“荷花”。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拟人化的手法也用的不少:如:“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也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电灯的光射到水上,婉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睡在摇篮里了,倦了的我们便又入梦了。”

4、朱自清散文的诗意还表现在语言富有表现力,有些话简直就是一篇之警策,自然地点上几笔,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他的语言没有斧凿痕迹,不是刻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具有一种朴素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④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5、通感的运用,使景物形象具有优美动人的风采,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通感”是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沟通起来,共同参与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的修辞手法。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用“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在月光薄雾笼罩下的荷叶和花,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通感手法的运用,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觉器官,因而引起了丰富的联想,使文章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

二、朴素美

朱自清早期写景抒情类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镂细刻的功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在写景抒情中达到了很深的造诣。后来,“年岁大了,经验多了,情感渐渐收敛,理智渐渐开拓„„心平气和,平正通达„„”于是,他也就“改掉了一些向来重视文字修饰的习惯”,“写得快些,随便些,容易些”,(《标准与尺度.自序》)更多的运用白描手法,素淡的色彩,因而使他的散文语言呈现出一种朴素美。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的代表作。且看“送行”这一段: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好”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再如对父亲“买桔子”的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这里,作者通过朴朴素素地记叙,把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是过铁道时,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着真像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文中“朱红的桔子”,与全篇惨淡的情调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家遭不幸、父子离别的凄凉景况。在朴素的文字中,表现出真切的意味。

在《儿女》《给亡妇》诸篇,也在朴素的描述中流露着至情。在《儿女》中他写到:

“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 深深自责中表达了真爱。在《给亡妇》中,通过叙述妻子去世后儿女及自己的境况,以书信体,娓娓道出了对妻子的感怀之情。最后写到:

“你睡在祖父母的下手,想来还不孤单的。只是当年祖父母的坟太小了,你正睡在圹地下,这叫做“抗圹”,在生人看来是很不安心的;等着想办法吧。那时圹上圹下密密地长着青草,朝露浸湿了我的布鞋。你刚埋了半年多,只有圹下多出一块土,别的全然看不出新坟的样子......。我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 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你!谦(亡妻武钟谦),好好放心安睡吧,你。”

在这里,文章没做任何雕琢,一切均是平实而朴素的诉说,但深深的悼念之情如涓涓细流倾注于字里行间,一字一泪,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不灭之情,令人不忍卒读。据说《给亡妇》在《东方杂志》发表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被时人称为“至情人”写的“至文”。

三、口语美

朱自清主张文章语言要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他曾说:“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⑥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正如叶圣陶所说:“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就在于全写口语。试读他《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

“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功夫你就完了”。

这一段文字,全写的是口语,谈的是家常话,倾诉、安慰,好像在灯下和家人喁喁细雨。却是那样的一往情深。文字老老实实,自自然然,绝无一点矫揉之处”。

再如:在《儿女》、《谈抽烟》中的两段文字:

“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儿女》

“一块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还是嚼不完,凭你怎么斯文,那朵颐的样子,总遮掩不住,总有点儿不雅相。这其实不像抽烟,倒像衔橄榄。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 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抽烟可用不着这么费劲;烟卷儿尤其省事,随便一刁上,悠然的就吸起来,谁也不来注意你。”——《谈抽烟》

第一例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一句,用“抹”字和“捧”字,而不用“擦”或“拭”,也不用“拿”或“端”,正是取“抹”和“捧”字作为口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把孩子受大人训斥之后那种不敢放肆、老实就范的情态,•栩栩传神地刻划出来了。•再如第二例中的“•嗞”字,本是口语中的一个象声词,通过特殊的“儿化”之后,再重叠起来使用,就获得了动词的性质,浓化了口语的意味。“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细细吟味,这个词不仅描写出吃橄榄的声响,而且可以想见那种口水流涎、不停咂嘴的动态,具有绘声绘形、声态并作的艺术效果。

不难看出,这两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从口语中来,作者并注意采用口语的句法重新进行组织与安排,赋予这些语汇以特殊的“达意”和“表情”的作用。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因此,读起来像作者与读者对坐,盘膝拉话,亲切有味。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是以口语为主要成分,适当的揉和一些欧化语与文言的分子,故而显得活泼、灵动、朴素。试读《伦敦杂记》里《房东太太》的一段文字:

“歇卜士太太(Mrs.Hibbs)没有来过中国,也并不怎样喜欢中国,可是我们看,他有中国那老味儿。他说人家笑她母女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但她承认她们是的,她不在乎这个。•她爱说话,也会说话,一开口滔滔不绝;押房子,买家具等等,都会告诉你。但只是高高兴兴的告诉你,至少也平平淡淡的告诉你,决不垂头丧气,决不唉声叹气。她说话诗歌趣味,我们听话也是个趣味(在她的话里她死的丈夫和儿子都是活的,她的一些住客也是活的);所以后来听了四个多月,倒并不觉得厌倦”。这些加了工的口语,完全自然的调和在口语之中。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四、朱自清散文的音韵美:

朱自清的散文笔调委婉细腻,语言优美生动,颇具音韵美,如听柔和婉转的轻音乐一样。

首先,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叠字叠词,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一个字重叠后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审美意义,创造出优美的诗情画意,而且在形式上也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故此,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就十分广泛,它或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造成一种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在长期的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也是随处可见。据统计,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

这里,笔者就节录《荷塘月色》中的几处叠字叠词,欣赏他散文语言所营造出的音韵美。

散文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渐渐”,真是“居欢惜夜促,在感怨宵长”。“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悄悄”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再看作者着力写荷塘的第四自然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曲曲折折”表现出荷塘的广度,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田田”的叶子,这是用“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语。此处一方面表现出荷塘的广度,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另一方面,与“曲曲折折”相承,“层层”的荷叶中间,又像“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星星”的荷花。“一粒粒”这是接在数词“一”后的物量重叠,是相当多的意思;“星星”是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近于“一 ⑧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视觉、嗅觉、听觉交织成心头的感觉。

其次,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给人一种灵动、妩媚的感觉。从而构成了朱自清的散文音韵美的特点。

朱自清写作散文,“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话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都要“用心较量”。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样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⑨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亲爱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匆匆》

在这篇散文中,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句中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朱自清的语言朴实、真切,常在明晰的层次中追求一种回还往复的音韵美。“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看花》

这一段,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 的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有形成一种回还往复的音韵美。

纵观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而他的语言则更有极深的造诣:早期,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多用叠字叠词,富有绘画美、音韵美,诗意美;后来他极力提倡文章的“谈话风”,大量吸收口语体的语言,语言呈现出朴素美、口语美的特色。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注释: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M].上海: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第65页

(2)、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名篇》[M].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第32页

(3)、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M].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48.第78页

(4)、晦庵.《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6页

(5)、朱自清.《〈背影〉序》选自《朱自清序跋书评集》[J].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9.第42页

(6)、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1.第86页(7)、扬州师院.《朱自清研究论文集》[M].扬州:扬州师范版社.第79页(8)、李广田.《朱自清先生的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57页(9)、王瑶.《念朱自清先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5页

参考文献: [1]王瑶.《念朱自清先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M].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48.[3]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J].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4]李广田.《朱自清先生的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晦庵.《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朱自清.《〈背影〉序》选自《朱自清序跋书评集》[J].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9.[7]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M].上海: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8]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名篇》[M].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9]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1.[10]扬州师院.《朱自清研究论文集》[M].扬州:扬州师范版社.

第三篇: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诚意)

《论诚意》读后感

陆云飞

“诚伪是一种品性,却又是态度”。这是我从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论诚意》,懂得了这一句话。“诚伪”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诚实和不诚实,朱自清说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但是现在来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似乎太严格了一点,就像在我们平常,再诚实的一个人,难免会因为情况的特殊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撒谎。而经常撒谎的人难免不会说几句真话。所以说真话还是假话大多情况下是不可以评判人的好坏的,在现在的社会中送礼和回礼是一个很平常的一种行为了,有些人认为送礼其实也是一种虚伪的俗套的表现,但实际上送礼也是一种诚意的表现,虽然有些人只是在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才去给别人送礼,但是好歹别人还心里有你的存在,才会给你送礼,然而至于送礼的次数和时间的长短是诚意的多少的区别,而不是有和没有的区别。

人是为自己而活的,同时也是为别人而活的,我们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顾全别人的情感,亦是一种诚恳。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别人不顾他人只顾自己是一种不道德的事情,毕竟别人还要保全自己呢。

第四篇: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族,自幼便在私塾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最初以诗人的姿态步入现代文坛,继而专项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无论作品还是人品都值得称赞和敬佩。他治学态度严谨,个性率直而不张扬,带人真诚宽厚,处事坦荡有节。这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所反映,“文如其人”。以下从情感、语言、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感情至真至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有真情才有美文。“感情真”是朱自清散文最大的艺术特色,真挚朴实的感情始终贯穿在他的散文中。《背影》、《儿女》等感情的真挚是有口皆碑的,文章传唱至今,仍是学习现代散文的人必读之作。

《背影》注入了最平实质朴而又最真挚深厚的感情,四次着力描写父亲的“背影”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印象。写父亲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读到父亲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背影”是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的那颗诚挚的心。这“背影”是多年来郁结于作者心中的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实情又是幻觉,把通篇情感抒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这“背影”让我想到了自己来离家求学与父亲送别时的情景,不禁热泪盈眶,一种心灵的共鸣油然而生。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中一个经典的镜头,不知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李广田说:“《背影》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朱先生在散文创作中求真求实,真正做到了情从肺腑出。

二、语言优美动人

朱先生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散文名著媲美)的散文家。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他的散文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文的模范”。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充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写景散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重温这些优美的文句,确实能领略到朱先生散文“语言美”超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荷塘月色》中写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描写月下荷花之美时,他将其比喻为明珠、星星、美人;在形容荷花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时,他使用了特殊的通感手法,惟妙惟肖地描摹,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他也用得惟妙惟肖。如《春》中他把春天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等。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经过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作者个人的色彩,优美的语言不仅体现出绘画美,更使感情的抒发真切自然。朱先生笔下醉人的梅雨潭的绿、烂漫的春色、如影如幻的白水漈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写景美文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并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他孜孜以求的是一种高超的艺术美。他热爱大自然,江南春景,梅雨瀑绿,荷塘月色,秦淮河水,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景物,经由他如椽大笔的描绘,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的散文也爱用叠字叠词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这形成了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大量叠词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长短句巧妙搭配,使文章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他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的亲切。写口语是朱自清创作的基本追求,以口语为基本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的散文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三、构思缜密严谨

朱自清善写景物及平凡琐事,构思巧妙严谨,独具匠心。如《背影》一文辐射的时空相当广阔,但文中四次写到的“背影”,第一次在开篇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重点刻画父亲穿越铁道为‘我’买橘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最后一次是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四处前后呼应的“背影”如同一条逻辑主轴,贯串起知识分子在艰难时世中挣扎度日的惨淡光景,同时又连缀出父子之间那最纯朴、最伟大的至爱亲情。文章虽然只有1500字,却在几代读者中久传不衰。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别具特色,不仅感染着读者,也深深影响着之后的散文创作者。因此,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第五篇:论朱自清散文三特色

论朱自清散文三特色

佚 名

【内容摘要】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抒情散文脍炙人口。散文专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作者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招力;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亲切 真意 文美 情致

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1925年8月,他到清华大学任教后,曾自认为一方面是“诗情枯竭”,另一方面又觉得缺乏创作小说和戏剧的条件。自从1924年12月出版的诗文集《踪迹》中收散文七篇后,散文作品源源问世。散文专集《背影》(1928)、《欧游杂记》(1934)、《你我》(1936)、《伦敦杂记》(1943)等相继出版。终于使他从一名热情的诗人转而成为一名出色的散文家。并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首先来自于作者的“立诚”意识。散文和诗歌一样可以言志载道、抒情述怀,但由于它摆脱了音韵格律之类的束缚,使得在直抒胸臆上更贴近真实的心境。郁达夫曾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稍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眼前。”(《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可见现代散文诸大家都能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然而,许多显示作家独特个性的文章未必都能给读者带来亲切感。例如,鲁迅的《野草》曾使人感到难以捉摸,许地山的《空山灵雨》较多哲理的玄机,叶圣陶的过于冷静,郁达夫的感伤色彩,周作人的自我冲淡„„这些都不影响其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然而,比起朱自清那种坦率而真诚、自然而恳切、质朴而清新的文字来,终觉在亲切感上稍逊一筹。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既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华赡的文词,却那么动人,却能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原因在于作者是以最诚挚的态度抒写人生中平凡的一幕!“依我看这就是全部因为写的是真情、至情,是父子情深这样一个文学话题„„这样一片真挚感情的人叙写,不论它是否与人性论、人情论、人道主义这样的理论大道理搭界,毕竟总是最能扣响人们的心弦,引来心坎深处的深深共鸣的。”(丁亚平:《朱自清名作欣赏》)

首先,主要是作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攫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细端末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透过对背影的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跃出纸面。请看,描写背影时最先显现于读者眼帘的,是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形态,色调十分浓重。这一高洁的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给人以憨厚朴实的印象,而且为下面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紧接着写他的动作,先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继则“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最后推出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特写镜头:“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这里写的是背影,揭示的实是父亲内在的感情,透过那手脚并用,努力攀登的背影,人们不是真切地窥见到他为儿子不惜劳苦的深情?通过洁净的文笔以绘态传神,揭示主旨,这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典型手法。作者写父亲的对话都很简短,只有四次,但话短情深。四句都集中在送别时,这些话可谓语语平常,再简朴不过了,但其中却是蕴含着千情万绪。其实作者当时已是二十岁青年,来往北京已多次了,但父亲心目中他仍是个孩子,因而如此牵肠挂肚,一百个放心不下。在这里,对话实际上是一种揭示心理的手段,它把父亲临别时的心绪、心态──对儿子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就加重了“背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从上可见,“背影”之所以如此动人,关键是在作者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的心理动态和内在情绪作了深入的揣摩,有深刻的体会,正如他所说的,“仔仔细细下一番推勘的工夫,体贴的工夫,才能写出种种心情和关系”。这种全物察真的态度正是朱自清缜密细致的现实主义风格的鲜明表现,而“背影”的魅力也恰是由这一“工夫”得来的。

其次,“背影”的动人处还在于作者倾注于形象中的感情力量。在淡到《背影》成因时,朱自清曾说,这是因为他当时接到父亲的来信,其中说他“膀子疼痛得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完信他泪如泉涌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特别是浦口车站分别的情形,“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可见文章是在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但作者并没有以抽象语言表述自己对父亲的刻骨思念,而是把感情熔铸于为自己所塑造的形象之中。作品写父亲均从“我”的视角出发,三次“背影”都是从“晶莹的泪光”中映现出来的,儿子眼泪和父亲背影的交相融汇,从“背影”这一最佳角度下笔,大大增强了形象内蕴的浓度,把俗话所说的“人之常情”跃然纸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产生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此外,在作品里,作者也没有向读者直接诉说自己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相反的却是不断叙说自己的悔恨心情,后悔当年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太聪明了”。作者巧妙地以悔恨来反衬思念,从而使思念之情显得格外深沉了。因此,通过“我”对“背影”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很自然地会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引起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朱自清成功的散文创作,当然不止《背影》,他的《给亡妇》、《儿女》等,同样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无数读者;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虽不似《给亡妇》等以家庭生活引起读者的共鸣,却照样以赤子之心树起“立诚”文学的标帜;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写景抒情中不忘自我,而《荷塘月色》更是以不忘社会的独特心境贯穿始终,即如《春》和《绿》这样的景色描述文章也能给读者深深感受到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叶圣陶先生还曾指出,朱自清收在《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中的许多作品文字越见得周密妥帖,可是平淡质朴,读下去真个象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

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色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是一位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弦歌画舫,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象一个导游把“游客”步步引入,都往往能招人入内,生亲临其境之感。《荷塘月色》是他抒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写于1927年7月他在北京清华大学执教时期。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照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则较难描写;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因为月景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张白山:《朱自清品作欣赏》)清代的国画理论家淘贻汾曾说:“画月下之景,大者亦晦,在晦中而须空明。”的确,要在晦暗中见空明,是很需要独特的表现手法的。于是便有人提出画月亮的方法:“月景阴处染黑,阳处留光”。画画尚且如此困难,我们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事情,那自然更吃力。然而,朱自清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那样的饶有生意,不愧为现代语言大师;我们在这短短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

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比如写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对荷叶的描写,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不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吗?再看作者笔下的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那荷花的洁白,晶莹美好,就更不仅仅是月光下荷花的写实了,作者主观上对荷花的特有的深情厚爱,在这里是十分明显的。即便是写荷香,作者也绝不肯作平庸的描写,而是借助通感,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这随着微风飘拂而来的似断还续的缕缕幽香,以引起人们美好的情思。风过荷塘是一瞬间的现象,但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啊!这些描写不都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并根据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的吗?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描绘了它照在夜间塘面上的氤氲水气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的美的景观,和照在花叶上所涂上的象在牛奶中洗过一般”的柔和的色调,在这两个比喻的基础上用“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来表示置身于这种境界所引起的梦幻似的感觉,而这三种意象的朦胧飘渺,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不又是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吗?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

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就这样,原只是清华园中僻静少人的一角,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诗情画意,似乎比之曹氏父子的邺水朱华都更胜一筹。关于这一点,他自己在他的《论逼真于如画》中就说过:“文学的文字媒介,文字表示意义,意义构成想象,想象里有人物,花鸟,草虫及其他,也有山水──有实物也有境界,但这种实物只是想象中的实物,至于境界,原只是存在于想象中,倒是只此一家,所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朱自清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便是文质并茂、富有情致。

要写好一篇散文是很不容易的。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曾提到散文家应“收视反听,耽思谤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自古以来,散文高手如林,流传遐迩的白话散文杰作也层出不穷。“五四”文学革命中倡导白话散文,但白话散文能否也能象古代散文杰作那样做到漂亮和缜密,关系到新文学的成败。鲁迅先生曾十分明确地指出:“‘五四’以后,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写法也有漂亮的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那么,哪些现代散文家的作品可以称作“漂亮和缜密”的楷模呢?迄今为止,许多评论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总是把朱自清的散文看作是以漂亮缜密取胜,向旧文学示威的代表。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贯注。关于伦敦与欧洲诸地的游记,行文力避“我”的出现,而“我”的情思,“我”对西方世界的东方式观照,并未消泯净尽。

朱自清的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有口皆碑。在质朴中见风华,其人如是,其文也如此。就以《绿》为例,写游仙岩梅雨潭,并无人为的曲笔,但写景色之美,不在“景”上做文章,却在“色”上下功夫,抓住一个“绿”字,写尽了梅雨潭之诱人可爱!文章给人的艺术美感与古代散文中的《小石潭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彩、光影„„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细致形容,选词十分精当。爱用叠词,造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如《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脉脉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这使行文的气势变得雍容舒徐,不至令人读时感到躁急和逼迫。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文章中朱自清是通过文字的描绘,构成油画般的效果的,他在记述自然景色时,写出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进行加倍的描写,运用泼墨似的技法作出充分的勾勒;这种工笔画的作风,是由于他的词藻华美、精雕细刻,像这样加倍的描写,才保证他画幅中的许多形象,达到十分精确、丰满和浑厚的程度。他这些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文字,一点儿也为显出斧凿之痕,在这些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情韵的文字底下,更显得是蕴藏了十分饱满的形象,不象徐志摩散文的词藻那样,显得过度的繁复和铺陈,简直是堆砌和雕琢到了极点,已经浓得化不开,变得十分滞涩,这就影响了形象的鲜明,阻塞了感情的倾泻。朱自清却尽力将文采去渲染和烘托形象,而不是用这来损害它,这正是他运用词藻的高超之处。

朱自清华美的文采,与朴素无华的风格、平常的构思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一路描写过来的景色和人事,都是从平凡常见的境界中显出新颖的发现,从朴素无华的构思中显出惊警的,确实是讲出了这个散文大师取得成功的奥妙之处,极具艺术辩证法的见地。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40年代,他的散文创作渐趋议论说理,向杂文演化,大多讨论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增添了较浓厚的思辩色彩与哲理意味,用语朴实无华,感情不改其真,具有鲜明的口语性,自然亲切,雅俗共赏,可说彻底汰除了早年某些散文中的做作之弊,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他的抒情小品奠定的。他的散文创作之成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下载论朱自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朱自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

    1948年,五十一岁的朱自清以犹盛的中年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他遗下的诗、散文、论评、共为26册,约19O万字。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文学......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别人)

    《论别人》读后感 陆云飞 “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别人才有自己。”这是朱自清先生说,人人都能懂的道理。但他又说“是许多人不能行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把自己和别人......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袁玉凤 内容摘要: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

    论朱自清散文的写作手法

    论朱自清散文的写作手法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一位文学大师,从上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他的很多文章。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有感染力。朱自清还善于运用比喻......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内 容 提 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含蓄,平易淡雅,表现为:朴素美、含蓄美、绘画美。散文语言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他真诚的人格、真诚的情感;二是他的散文语言新颖,能够创新;三是他能......

    论朱自清散文的古典文学传统

    论朱自清散文的古典文学传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朱自清散文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他的写景散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善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意境,抒发真情实感......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他文学......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片段精选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