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内 容 提 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含蓄,平易淡雅,表现为:朴素美、含蓄美、绘画美。散文语言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他真诚的人格、真诚的情感;二是他的散文语言新颖,能够创新;三是他能够借助于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形容词、描写色彩的词,把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情画意。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语言 艺术
-1-
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美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他文学创作的才华。接着,他又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①经过艰苦的艺术锤炼,朱自清终于成为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 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②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他朴素含蓄、平易淡雅的语言风格,需要我们认真地予以总结,值得我们精心地学习、借鉴。
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我最欣赏的是他的语言艺术,他的语言确实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朴素美。他的语言朴素含蓄,平易淡雅,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没有用很多华而不实的形容词,更没有用冷僻难懂的词,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清淡闲雅、平正通达、形象生动而又富于创造性,使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他的许多作品,即使不署上名字,我们大致能猜中是出自他的手笔。就是把他的作品片段混在别人的文章里,细心的读者大致也可以辨别出来。凭什么去辨认呢?就是他独特的文学语言。读他的作品,就如面对面坐着听他亲切地谈话,听他娓娓动听地讲生活的感受。
一、朱自清散文语言美的表现方面
1、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素。杨振声用说朱自清散文是“风华从朴素出来”。所谓朴素,“就是对词藻的奢侈的摈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
-2- 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以宽阔的笑”。③朴素自然的作品,不象剪红刻翠的作品那样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品味才能体会出来,粗粗一看是发现不了的。宋人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里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清人刘熙载也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④他们都把“平淡”、“用常得奇”当作所追求的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朱自清是做到了这点的。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句句明白如话,然而浅中有深,平中有奇,能于平易处见工,故足令人咀味。
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其朴素是最显著的特征。这里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上的雕琢,没有花里胡梢的字眼堆砌,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作家只是不加修饰地写出他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人生,写出时代波澜在自己心底激发或引起的情思,写出自己深切眷念的知交亲人。因为情有所钟,所以虽然不过是一些普通人和平凡事,在他的笔下却显示出感人的意味。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名篇《背影》、《儿女》等充满“只为家贫成聚散”的亲子之情不用说了,便是他那些怀念故友之作,诸如《自采》、《〈梅花〉后记》、《怀魏握青君》等等,同样也是由于洋溢着“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真情因而感人至深。朱自清这些怀念亲友的文字,在结构布局上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就是充满了扬人之美和责己之失的鲜明对照;《背影》、《儿女》就是这个特点的代表作品,也是他真诚人格的表现,这种坦率和谦逊也取得了和读者以心换心的沟通,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1、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含蓄。他的散文注重蕴涵,注重内秀。具体说,就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使读者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咀嚼、思索、补充、丰富,这样的文字更内秀,富有魅力。如《荷塘月色》,他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郁闷情感,藏在周围的环境和他独自漫步的描写中,不言而言,意在言中。在作者的笔下,月光很好,然而却是暗淡的,荷塘有引人的魅力,却为“淡淡的青雾所笼罩”。高处丛生的灌木的黑影“如鬼一般”;杨柳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鸣虽然热闹,“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这里,虽写的是
-3-
景,着意的却是情。正是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含蓄而又明白地传达给了读者。因此,我认为这篇散文与其说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倒不如说是一篇抒情散文更为确切。
再如《春》这篇散文写得也很含蓄。表面上是盼春、绘春、颂春,描写春天勃勃生机和无限的创造力,实际上是写人们对春天的希望之情。作者的手法的确高明,他没有把这种思想托盘而出,而是在文中显眼的位置,用没有粉饰的句子“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寻常的议论,点出了春的魅力,显得平易、自然、协调、和谐,没有一点斧凿之痕。
再如写人的散文《哀韦杰三君》,这是写韦杰三临终前的情景:“但他终于在离开我们之前,写了那样平静的两句话给校长;但那两句话包蕴着无穷的悲哀,这是静默的悲哀!所以我现在又想,他毕竟是一个可爱的人。”这两句话究竟是什么?作者并未点明,不过这比起那种一览无遗式的描写不是更能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感受么!朱自清语言隽永,他能触情于事,移情于景,将主观和客观融为一体来创造散文的语言。
朱自清的确是一位散文大家,他能够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真是含蓄之至。他的语言生动而又简练,能以少许胜多许,给人以美感而颇甚玩味。读他的散文须要细心,也须要思索,方能深入领悟他的含蓄深沉之美。
2、朱自清的散文具有绘画美的特点。朱自清语言的绘画美,表现在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有诗的素质,诗的构思,诗的意境。《背影》中父亲的背影,是作品诗的意境的凝光点。作者从创造意境出发对关于“背影”的材料进行着剪裁和布局。开头从“我”对父亲“背影”的回忆写起,用极简练的笔墨回叙祖母去世,父子奔丧,定下眷眷思亲的基调,创造出“背影”的诗的抒情意境氛围。然后,笔锋一转,写父亲决定亲自为我送行,揭示父对子的挚爱之情。接着,作者写父亲给“我”买桔子的怜爱之情。接着,作者写父亲给“我”买桔子而过铁道,爬月台蹒跚往来的“背影”,使“背影”这个诗意的特写形象得到集中、充分的点染。这样,父对子的挚爱之情和子对父深切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因此,“背影”在这里得到
-4-
了诗情画意的揭示和抒写。这篇散文以“背影”作为艺术镜头的“焦点”,对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层层铺陈,步步开拓,完整地创造了“文中有诗”,“文有中画”的意境,从而使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有绘画美的特点。朱自清还运用色彩的对比使艺术画面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增强了语言的绘画美。如他的散文《绿》,把梅雨潭的“绿”和其他著名地方的景物相似的“绿”——如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的“绿波”,秦淮河的“绿色”进行对比描写,从而向人们鲜明地描绘出梅雨潭“奇异的绿,醉人的绿”。《荷塘月色》中写荷塘四周的树是这样写的:“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叠词的使用,不仅指出了树的位置,而且形成了画...面感,有绘画美的特点。再如《威尼斯》中写钟楼的位置,“„„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好像我们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朱自清上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散文画面的直观性、生动性和鲜明性,使散文具有绘画美的特点。
3、语言文字非常简洁朴素,充满了情趣。如《春》描写了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景象。它首先真诚地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盼望,接着从山、水、太阳着笔,勾画出春天的大轮廓,然后细致地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用这四幅画面从各个角度写出春天的特色。其中,特别强调的是春草的绿、春花的香、春风的轻、春雨的细。接着,作者从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进而写出春天里人的活动,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最后又回到春天的总写,赞颂春天。从盼春、绘春到颂春,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对光明未来的向往,从而更好地探索到了春天的脉搏,揭示出春天的意蕴。整篇作品是用少年儿童的口语来写的,语言文字非常简洁朴素,象孩子在说话,充满了孩童情趣。
他写春草、春雨时,只是把景物直白地说出来,没有任何修饰,形容词也不滥用,有的词语俗,然而由于用得自然,用得恰当,即使是极俗,然而由于用得自然,用得恰当,即使是极俗的,也有珠光宝色。同样使人觉得有一种朴素、深沉之美。
二、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美的原因探究
-5-
1、“文如其人”,朱自清散文语言写得很美,很感人,来自于作家人格的真诚,情感的真挚。
孙伏园说“我们比较相熟还是在新潮社共同讨论《新潮》和一般学术问题的时候。佩弦有一个和平中正的的性格,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也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虽然那时我们在二十左右的年龄。他这种性格近于少年老成,但有他在,对于事业的成功有实际的裨益,对于分岐的意见有调解的作用。”⑥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朱自清有着“和平中正”的性格。他是一个善良、诚恳、老实、稳重的人,由于他具备了这种真诚的品质,也使他的散文语言具备了真实、可信、亲切的特点,从而得到了作者与读者以心换心的效果。读他的散文,处处可见诚恳、老实的朱自清形象,他的作品挥动着自己的身影,有他自己的个性在里面,正如他朴素的人格。他只是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以及所见之事在自己心中所激起的情思,不加修饰地写出来,因而使我们更加感到他作品的真实。他的扬人之美和责已之失的写法也映照出了朱自清的做人准则。《背影》中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慈爱和自己反而不胜其烦的态度。《儿女》中儿女的娇憨可爱和自己的简单粗暴,都被统一的表现出来。朱自清对自己的解剖是很彻底的,这种不加掩饰的坦率和实事求是的谦逊显示他家真诚的人格,也从而使我们觉得作品的真实可信。
朱自清的为人老实,作品真实,而且情感真挚,他的许多亲情散文,都是以情取胜的,并且使我们觉得情浓烈的几乎能滴出来。他的许多作品,如《背影》、《儿女》、《给亡妇》等,通过娓娓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化”,质朴地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达到了以情动人的效果。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和,而是“情”和“事”的交融,是通过一系列典型的生活细节抒写衷情的。因此,在他笔下,生活细节都变成了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买桔子的蹒跚背影,亡妇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痛打阿九之后妻的一场哭诉,这些细节都不加粉饰,不着意渲染,却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表现了作者感情的真挚美,这也是作品抒情魅力之所在,语言真挚感人的源泉。
2、朱自清散文语言之所以很美,还在于作者对语言的精心锤炼。
-6-
朱自清的语言朴素自然,但又不平板单调,而是朴素之中有风华。这在于作者对语言的着意经营,但朱自清对语言是适度的雕琢,既不太过,又不不及,经营之后不露斧凿的痕迹。
第一,朱自清的散文中,经常使用口语体,对口语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和锤炼,成为自己作品的艺术语言,创造出自己艺术语言的个性风格。
朱自清的艺术语言是朴素的。如果说他早期的诗文还有富丽美的一面,那么从他致力写散文以后,他的散文则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他主张“用笔如舌”,认为“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⑦他极力提倡文章的“谈话风”,说:“这种谈话风的文章,正是我们 所需要的”,追求这种作风,作品才能象“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⑧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有极深的造诣,集中地体现在建树“谈话风”这一方面。例如《威尼斯》一文,“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这些语言极具口语化。
如同画家之于色彩和线条,音乐家之于旋律和音调那样,朱自清对于口语有一种独特的敏感。他的散文中的词汇,绝大多数从口语中来,作者并注意采用口语的句法重新进行组织和安排,赋于这些词汇以特殊的“达意”和“表情”的作用。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⑨由于大量地吸收了口语词汇和灵活地采用了口语句法,朱自清“谈话风”的语言,保留着口语的本色和格调,具有明白如话,通俗平易的特色。
虽然,朱自清散文注意、重视吸收口语语汇,采用口语句法,具有“谈话”的作风。但散文语言又区别于口语,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语言。朱自清对于遣词造句,甚至某一种句式如“是”字句、“在”字句的格式。⑩都是经过艺术琢磨的,都十分讲究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他尤其是对于口语词汇,赋予他们以有情有致的生命。
朱自清语言的艺术锤炼,能够学习和运用口语的节调,构成他“谈话风”语言的音乐旋律。这也是朱自清散文语言显著的美感特征。这里从《春》中再举个例子:
-7-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抒情的旋律有力地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朱自清善于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⑾的美感特征,确实是“将本国最好的调子”⑿用于他的散文作品。
第二,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新颖,能够创新。文章最忌随人后。我所说的语言新颖、生动、形象,都必须以新颖、创新为前提。每一个新的事物,都要求用新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不可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千变万化的特征的。
朱自清非常善于发掘未经别人触动过的语言宝藏,大胆创新,即使是极平常的词语,到了他的手里,也能点铁成金,赋予新的生命。下面举《威尼斯》里的几个例子:
(1)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2)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
(3)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4)他的“圣处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这蓝两种颜色鲜明了,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酽”本指液汁浓和味厚,通常说“茶很酽”“墨汁很酽”,但在例句(1)里,作者说海水很“酽”,这就很新鲜,加深了读者对海水之绿的印象。在例句(2)里,作者更把“酽”移用来形容歌喉,也很新鲜,强调了歌喉的深厚,甜润,有韵味,“简截”,“不罗嗦”“痛快”本来指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爽快直率,在例句(3里)作者却移用来形容建筑物,既写出了建筑物造型的简单,没有什么外部装饰,又写出了这种造型给人的主观感觉,用法同样很新鲜。人们的一般说“气韵生动”,但
-8-
作者却在例句(4)里说“气韵流动”。流动本指液体或气体的移动,常同具体事物相搭配,如说“人员流动”,“河水流动”,现在改变搭配关系,把“流动”和含义抽象的“气韵”一词搭配,来强调画的意境和韵味,不仅生动传神,而且新鲜别致。
在《瑞士》一文中,作者记叙瑞士好几处湖山的优美风光,但是形容那些山的山色和那些湖的湖光所用的语言都很新鲜,各不雷同,真是难能可贵。请看,作者对山的形容:
(1)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2)那边儿起初也只是山,青青青青的。....(3)太阳出来了,隔岸的高山青的出烟。....(4)一边是山,太近了,不好看。一边是湖,是湖上的山;从上面往下看,山象一片一片儿插着。.........(5)一层层的峰峦起伏着,有戴雪的,有不戴的;总之越远越淡下去。山缝里躲躲闪闪一些玩具般的屋子。....(6)四围陡峭的青山的影子冷冷地沉在水里。上面倒如中带点词语.......都用得十分新鲜。作者从自己的脑子里找话,真正反映了自己游山时独特的切身感受,做到了“词必已出”。词语用得新颖,富有创新。新鲜、新颖、形象、生动。
第三,朱自清的语言,往往借助于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形容词,描写色彩的词,把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具有诗情画意。同时,他还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花正盛开,红艳欲流”⒀,两个动词,一个“掐”,一个“流”字,非常形象地强调了叶之嫩,花之红,给人以绘画美的主观感受。再如:“夜里月光从叶缝中筛下来,该是顶有趣的。”⒁一个“筛”字,巧妙地写出了叶缝里漏出月光的情态,的确是顶有趣的。朱自清还善于运用重彩画笔描绘出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如“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服,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⒂再
-9-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把无形的月光比喻为“流水”,写出了它的柔和和明静,引用“泻”这个动词照“如流水”,更好地表现了月光的光亮很大,在晴空中自上而下毫无遮碍地垂照的惰态。再如:“但是,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⒃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出一连串的设问句,形象地写出了光阴“时不我待”“来去匆匆”的特点,既点明了题意,又含蓄地回答了开头的设问。
谈起朱自清这位散文大家和语言大师的散文语言美来真是道不完,说不尽。他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上文体最优美,文字推敲能力最强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大都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上乖之作,而前边提到的几篇则是中国现代散文精品中的精品。语言达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易的地步,表达了他最正确,最熟练地运用现代汉语的高超水平。在这方面,他堪称大师而无愧色。他一直都能于在语文方面作种种尝试。他一生都在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在这方面,他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王瑶在《朱自清先生的诗与散文》中也指出:“朱自清的散文,对于要受一点语文训练和写作修养的人,这些文字在今天也是典范”。
参考文献
①《踪迹》1924年东亚图书馆出版。《背影》,1928年开明书店出版。《欧游杂记》,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你我》,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伦敦杂记》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标准与尺度》1948年文光书店出版。朱自清去世后,编《散文遗集》,收入《朱自清文集·三》。
②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 ③艾青《诗论》 ④刘熙载《艺概》 ⑤朱自清《哀韦杰三君》 ⑥孙伏园《悼佩弦》
⑦朱自清《说话》,《小说月报》1929年第二十卷第六号。
-10-
⑧朱自清《内地描写》,《太白》1934年第一卷第五期。⑨鲁讯《写在〈坟〉的后面》,以《鲁讯全集》一卷364页。⑩朱自清《欧游杂记》自序。
⑾⑿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见《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期。⒀朱自清《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⒁朱自清《荷塘月色》 ⒂朱自清《绿》 ⒃朱自清《匆匆》
-11-
第二篇: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目录
论文摘要……………………………………………………………2
引言………………………………………………………………….2
一.真挚深厚的感情流露………………………………….....2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4
三精巧紧凑的艺术结构……………………………………………
四.灵活多变的技巧运
用...........5
五.独特的艺术语言.......8
结束语………………………………………………………8 参考文献……………………………………………………9
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树立了“白话美文的艺术模范”,他的散文表现出崇高的人性美,清幽的意境美,精巧的结构美,洗炼的语言美,极具有艺术感染力。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笔就象一支万能的神棒,不论什么题材,都能幻化成优美动人的散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美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的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了他文学创作的才华。接着,他又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炼,朱自清终于成为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一、真挚深厚的感情流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只强调抒情的技巧则失其真,也必然失其美。朱自清偏重借叙事抒情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缠绵,真切,一方面是注意到选材的详略、笔墨的浓淡、布局的虚实,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有时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归根结蒂,朱自清的“抒情小品”,在“五四”以后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另有种真挚清幽的神态”,这与他在抒情与叙事的结合中追求“真挚”的“声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我”和父亲为祖母去世而奔丧回家,“我”要回北京读书,恰好和父亲同行至南京。“我”渡江到浦口,准备上车北去。父亲先是再三嘱咐一个熟识的茶房送“我”,后又怕茶房办事不妥贴,又亲自送“我”上车。临行时,父亲在“变卖典质”、“家中光景很是惨澹”的情境下,又特地为“我”买几个桔子来: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
作品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泉口”,由远而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敬的痛惜之情,字真意切,荡胸涤肠,袒露出感情的真挚美。作者谈这篇散文的写作动因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按:即指“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中的末一句。)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的交融,是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的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因此,在他的笔下,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卖桔子的蹒跚背影;亡妇“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痛打阿九之后妻的一场哭诉;叶圣陶不与人争辩那句“这个弄不大清楚了”的和易、宽容的笑语(《我所见的叶圣陶》)等等,这些细节不事粉饰,不着意渲染,就有“此中真意当歌哭”的抒情魅力。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
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三、精巧紧缜密的艺术结构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四、灵活多变的技巧运用。
朱自清的散文技巧老练,灵活多样。他既注意“形与神、虚与实、张与弛、动与静、详与略”等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又注意“对照、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上,更注重“白描”手法的应用。
擅用白描手法,是朱自清散文创作,尤其是他后期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写父亲、写亡妇、写叶圣陶、写韦杰三等,都是平平实实地述其行状,描其神韵,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最典范的便是《背影》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作者抓住几个细节,将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艰难动作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但情景细致,情感含蓄,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这种白描手法,在《给亡妇》、《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执政府大屠杀记》、《扬州的夏日》、《伦敦杂记》等篇章中均运用得非常出色,形成了简炼、流畅、朴素、平实的语言特色。
通感手法是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大量运用的另外一种手法,而且是现代散文作家中运用得最好的。例如《荷塘月色》有这么两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句写荷花的“清香”,本来是诉诸嗅觉的,他却用“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这种听觉来形容,让人感觉到香气的悠远、飘缈,若有若无,形象生动;后句写“光”和“影”的和谐,却用“梵婀玲上的名曲”来比喻,将视觉通感为听觉。在《绿》一文中,作者形容梅雨潭的水:“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里则是视觉与触觉的通感,用“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形象地描绘了潭水的柔滑、细腻。
五、平淡清幽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散文语言“在新文学运动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杨振声)。如果说他早期的诗文还有富丽美的一面,那么从他致力写散文以后,他的散文则是“豪华落尽见真纯”的美。其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首先,他主张“用笔如舌”,认为“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他极力提倡文章的“谈话风”,说:“这种谈话风的文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追求这种作风,作品才能象“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有极深的造诣,集中地体现在建树“谈话风”这一方面。
如同画家之于色彩和线条、音乐家之于旋律和音调那样,朱自清对于口语有一种独到的敏感。朱自清的散文中,大量吸收口语体的语言,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和锤炼,使之成为自己作品的艺术语言,创造出自己艺术语言的个性风格。我们随便举出两例:
“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儿女》)
“一块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还是嚼不完,凭你怎么斯文,那朵颐的样子,总遮掩不住,总有点儿不雅相。这其实不象抽烟,倒象衔着橄榄。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抽烟可用不着这么费劲;烟卷儿尤其省事,随便一刁上,悠然的就吸起来,谁也不来注意你。”(《谈抽烟》)
不难看出,这两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从口语中来,并且作者注意到采用口语的句法重新进行组织与安排,赋予这些语汇以特殊的“达意”和“表情”的作用。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因此,读起来像是与作者对坐,盘膝拉话,亲切有味。由于大量地吸收了口语语汇和灵活地采用了口语句法,朱自清“谈话风”的语言,保留着口语的本色和格调,具有明白如话、通俗平易的特色。
虽然,朱自清散文注意、重视吸收口语语汇,采用口语句法,具有“谈话”的作风。但散文语言区别于口语,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语言。朱自清对于遣词造句,甚至某一种句式,都是经过艺术琢磨的,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对于口语词汇。如上面第一例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一句,用“抹”字和“捧”字,而不用“擦”或“拭”,也不用“拿”或“端”,正是取“抹”和“捧”字作为口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把孩子受大人训斥之后那种不敢放肆、老实就范的情态、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了。再如第二例中的“嗞”字,本是口语中的一个象声词,通过特殊的“儿化”之后,再重迭起来使用,就获得了动词的性质,浓化了口语的意味。“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细细吟味,这个词不仅描写出吃橄榄的声响,而且可以想见那种口水流涎、不停啧嘴的动态,具有绘声绘形、声态并作的艺术效果。无须多举例就可以看出,朱自清“谈话风”的艺术语言,有着字外有字、句外有句的韵味,明白如话、通俗平易之中,还有形象生动、浓缩隽永的特色。
朱自清语言的锤炼艺术,除能够学习和运用口语的节调,构成他“谈话风”的特点,还有其语言所具有的音乐旋律美,这也是朱自清散文语言显著的美感特征。这里从《春》中举个例子: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有力地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朱自清善于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确实是“将本国最好的调子”,用于他的散文作品。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动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他反映了真情实感,而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种平淡是有着丰厚的内涵和巨大的感染力的,所谓“豪华落尽见真纯”,便是这样的一种语言风格。
结束语:在“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中,有“名士风”,有“绅士风”,有“隐士风”,而朱自清却能够独树一帜,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建立了“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必须指出,朱自清的这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正是“五四”以后我国白话散文崭新的民族风格。朱自清认为,“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文学为正宗”,现代散文的发展,“正是顺势”。他的许多文章在“民众文学”、文学的“通俗化”、“雅俗共赏”、语言的“谈话风”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大多围绕着关于散文的民族形式的问题。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朱自清还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努力通过文学的民族形式来体现散文的民族风格。如在艺术构思方面讲究“眼”的安设;在抒情方面善于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结构方面注重贯穿线索,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在语言方法对口语进行大
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平易、雅俗共赏的作风。他在我国古代散文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并进行自己的创造,建树了他散文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参考文献
1、王昱《〈从荷塘月色〉看朱自清散文之美》辽宁行政学报
2、彭苏《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章霖《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徐小平《试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
5、吴洁《试论朱自清散文的真与情》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第三篇:论朱自清散文
论朱自清写作风格
还记得初中教科书里面那篇写父亲的散文《背影》嘛?记得当时第一次看那篇文章时候被感动的泣不成声,文中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小段,就是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候穿越月台的场景,父亲是个胖子,父亲的穿着,以及父亲那一副很轻松的模样,还有父亲那千叮咛万嘱咐的道别,无一点不让我们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让我们会想到我们也有这样一个爱护我们包容我们的父亲,这就是朱自清文字的力量,朱自清的作品总是可以将我们也带入其中,让我们也感受其中的感情。
而《背影》是也回想往事的文章,而这类文章大多数是叙述关于他小时候和娶亲的故事或者是在他与亲人离别的文章,这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都是基调比较悲伤的文章,因为在这个时候朱自清已经二十几了,对往事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所以经常写一些这类的文章来纪念过去,这也能看出他的写作是十分“动情”的。
而他的文章不仅是“动情”的,也是“正义”的。
朱自清的写作风格也是十分具有正义感的。他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及发表文章的方式,表明了他的态度,而这大多都是关于当时的社会的一些黑暗和抨击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的文章。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既有叙述性的文字又有议论性的文字,两者并存,这让他的文章更加有吸引力,更具有正义感。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写的也都是作真实经历与感受。没有给人一种娇柔造作的感觉,但又会让你深切的感受其中细腻的情感。并且,朱自清的散文中,大多取得是琐碎的小事,而不是什么大事,如《背影》《冬天》 《儿 女》。可就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看见了家庭的温情!虽看上去淡香疏影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深入读者之心,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感人的力量。而这也体现了朱自清文章的“真”。
“清丽,清秀,清幽”是也他散文的一大特点。但不论怎样形容,都离不开一个“清”。每一篇文章那样讲究语言,但又不过分雕琢,朴素而自然,带着清新淡雅的气息。如《白马湖》一篇,淡淡几笔,白马湖的秀美风光便让读者神往不已。那样平淡质朴的文字,却又那样妥帖,可见朱自清的文学功底之厚。
总而言之,朱自清的文章是“真,清”的,也是令人“动情”的,富有“正义感”的
第四篇:从《荷塘月色》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从《荷塘月色》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姓名:冯 霞教育层次: 本 科
学号:031020587省级电大: 江苏电大
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 常州电大
指导教师:曹永俊教 学 点:金坛电大
从《荷塘月色》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江苏省金坛市后阳中心小学冯霞
【内容提要】: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朴素自然与创新,在《荷塘月色》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画,以比喻丰美,想象超拔取胜。他善于用叠音词写景状物,描述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新颖的设喻。
【关键词 】:
朱自清荷塘月色散文语言比喻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既不流于险浅,也很少华丽的铺排与藻饰。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去陈言不容易,要做到既新鲜又朴实自然就更不容易。就朱自清散文的整体文字风格来说,我们可用清秀隽永、清幽细密来概括他的语言,正如他的学生朱德熙所说“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生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他的代表作之一《荷塘月色》就以清丽绵密,隽永自然的情韵和卓特的绘画美及意趣美相融汇的格调辉映于现代散文史上。《荷塘月色》是一篇优柔华美的文章。夏夜眠眠,但作者的心出奇的无宁,院里乘凉,还不够。他要出门去,去走那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尽管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黑夜都无人问津,但有月光就够了,有荷塘美月陪伴就足矣。作者是一个爱自然、喜静爱闹、爱人生的人。但他自由幻想。零星的白花,作者认为是碧星、是美人、是明珠。因缕缕清香、为凝波碧痕、及灿灿月光脉脉淡云,作者平白如话,用毫无雕琢之感的文字,举手宁静,拥揽清新。在“求静”中作者“找”寻到了静,“阴阴的,隐隐约约,没精打采”,作者就不由得想到了《采莲赋》。紧接着又想起了《西洲曲》。其中作者获得了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喧闹中去了。作者不仅写出了月光下荷塘的特有风韵,形容得极美,而且在蝉声与蛙声的衬托下,更突出了清净幽深的气氛,把人引到往古的遐想,动静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在此特定环境中的心情,真正做到了情与景、诗与画的自然融合。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朴素自然与创新,在《荷塘月色》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画,以比喻丰美,想象超拔取胜。下面就从他的散文《荷塘月色》来说说其语言风格。
一、大量运用叠音字
叠字叠词,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一个字重叠后可能会增添某些附加意义,甚至可能会改变原来那个词的词性和词义。所以说,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丰富了语言的涵义,一箭双雕。刘勰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雪之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文心雕龙-物色》)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在散文中灵活运用大量叠音词,令人目不暇接,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力,更是他文章的一大闪光点。
在他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共用了二十六处的叠词,丰满了作品的艺术形象,令人爱不释手。他用叠音词写景状物,描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淡淡”的、“静静”的月光,“田田”的、“亭亭”的、“层层”的荷叶,“屡屡”的荷香,“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这一切表现出清幽宁谧的意境,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苦闷的心绪。试举几例作分析:
①“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
②“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广度,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③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
④“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把丛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
第五篇:论郁达夫散文之艺术美
论郁达夫散文之艺术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职业中专
作者姓名:邱 霞
邮编:341700
摘 要:郁达夫一直是现代文学界津津乐道的一个作家,而他的散文风格独树一帜,个性艳明,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从语言文字、意象意境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对郁达夫散文进行分析,以期触及其艺术美所在。
关键词:郁达夫 散文 艺术美
郁达夫的一生颇为颠簸,作品也是毁誉参半,但苦难却锻造了才子,郁达夫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建树,有小说和散文传世,还有旧诗词。就郁达夫的散文而言论,量多质高,形式多样,不但游记,记行体,书信、小品,杂文,甚至日记,无所不涉且运用自如,“散文大家”,实至名归,并没过誉。
郁达夫的散文妙不可言,令人沉醉,一字一句都透漏出浓郁的美感。“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巉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本文将从语言文字、意象意境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对郁达夫散文进行分析,以期触及其艺术美所在。
一、优美的语言文字
生于富春江畔的富阳小城中的郁达夫,自幼饱读诗书,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在日本名古屋求学期间,又接触了俄国和西洋文学作品一千多部,这使得郁达夫又增加了丰厚的外国文学素养。因此,郁达夫拥有非常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功底,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既恰如其分又灵活自如。
郁达夫的散文很讲究揣词度句,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语言活泼自然,富有生气;同时运用句式的长短变化、错落、叠词、对偶、押韵等手段,使句子疏密有致、和谐流畅,也使整篇文章流淌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
《小春天气》描绘的是黄昏的日落,夕阳接近山脊,远远望去,一片虚无缥缈;近处的芦花丛掩映出夕阳的金光,芦绒在光影里翻飞,像一幅夕阳西下的油画。句式长短不
一、错落有致,又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色彩对比鲜明,动作捕捉到位,文章处处充满了美感。
再如:
仙霞岭的面貌,实在是雄奇伟大得很!老远看来,就是那么高那么大的这排百里来长的仙霞山脉,近来一看,更觉得是不见天日了。东西南的三面,弯里有弯,山上有山;奇峰怪石,老树长藤,不计其数。
——郁达夫《浙东景物纪略》
麦已经长得有好几尺高了,麦田里的桑树,也都发出了绒样的叶芽。晴天里舒叔叔的一声飞鸣过去的,是老鹰在觅食;树枝头吱吱喳喳,似在打架又象是在谈天的,大半是麻雀之类;远处的竹林丛里,既有抑扬,又带余韵,在那里歌唱的,才是深山的画眉。
——郁达夫《自传》
这两段文字中,有长句也有短句:长句语意舒缓、绵细,短句语意急促、明快。长短穿插相间,产生了舒缓平静而又跌宕起伏的节奏感,读之,柔婉自在、韵味缠绵、富有情致,给人一种无可名状的美感。这样的文句,在郁达夫的散文中随处可见。
郁达夫一直钟情于对语言文字美的追求,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一文中郁达夫曾说,“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细、清、真的三点。”郁达夫在描写闽江的秀丽时践行了这三点:“„„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人家在把它譬作中国的莱茵,我想这譬喻总只有过之,决不会得不及。”[3](《闽游滴沥之二》)笔触之细、文字之清、情感之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因如此,才使比喻显得美妙贴切,句式显得婉转整齐,整段文字显得精密娴熟。
二、浓郁的山水情结
郁达夫从小在富春江畔长大,青山碧水般的摇篮使郁达夫从小就迷恋自然。他的才华在对山水的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与现实中的自然风景吻合,给人以逼真的实感,而且勾画出山水自然内在的神致和风韵,表现了山水的性格特点,在别人不易察觉的事物中发掘出自然景物的美感,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身。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他笔下的大自然是富有生命、充满感情的自然,是饱含诗情画意的自然,正如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所说,“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钓台的春昼》,描写的是钓台东西两台及其周围的环境。先写整体景观,东西两座台,中间夹着一条深谷;接着作者如导游一般,带领读者先到东台看罗芷的人家,之后带领读者到西台看四山的幽静,江水的青蓝。钓台一带山幽江清的静秀之美便跃然纸上。
这种富有神韵的描写不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么?写山水风景,追求形似并非难事,难的是神似。郁达夫不愧为现代散文大家,他擅长勾山画水、捕捉其神韵的艺术天赋是很多同类作家所不能及的。
写山水最多的是郁达夫的游记散文,游记散文堪称郁达夫散文中的奇葩,除《感伤的旅行》一篇写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之外,绝大部分写于三十年代,是更加成熟时的老练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郁达夫的游记结集为《屐痕处处》、《郁达夫游记》,加上未曾收入集子的《闽游滴沥》、《马六甲游记》等篇,共计写作游记三十三篇,约十七万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现代散文作家中都是很突出的。
在《雁荡山的秋月》中,作者带领我们先走石砌路、过石桥,再从东外谷走进内谷,其间还介绍着在每个落脚点可看见的景致:千千万万的奇异石壁、很大很大的溪水、不太充足的光线、壁缝里的树木、奇突的山谷等等。行文中还掺杂着作者自己对景物的感受,如“都同天上刚掉下去似的”、“几乎被胁得连口都不得开了”,而且最后还产生了跟着罗马诗人进入另一个境界的感觉,使得这段文字既细腻又清新,情景兼备,且真切灵活。
郁达夫善于精心描绘途中所见的风光景色、世俗人情。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油画一般绚丽的风物描写有如江河上的沙洲、小岛,暂时挡住波涛的奔流,吸引读者进行一番风景、人世的漫游观光。然而这风景、人世原是让感情的江河泡透了的,观览不久就诱发起更加澎湃的激情,情感的潮水愈发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去。
三、真实的情感表达
郁达夫曾在《写作闲谈》中这样写道:“法国批评家说,文体象人;中国人说,言为心声,不管是如何善于矫揉造作的人,在文章里,自然总会流露出一点真性情来,这是一定的道理。”在《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里也曾经说,“我若要辞绝虚伪的罪恶,我只好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
基于此,郁达夫的作品普遍带有“自叙传”的性质,而其散文比之小说尤甚。在散文里,他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他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真实直白、坦诚率真的感觉。
“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总离不开真实的情感表达。而郁达夫的坦诚率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骨子里的感伤情怀。《小春天气》表达了作者油然而生的感伤情怀,但这种油然绝非偶然,像这一类的忧伤在郁达夫的散文中随处可见。郁达夫在《一封信》中将当时自己的忧郁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忧郁伤感的氛围再加上富于韵味的笔调,使郁达夫散文产生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5]
二是直抒胸臆,毫无保留地表达自我。《海上通信》、《给沫若》、《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病闲日记》、《沧州日记》等均属此类文字。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太息呼号、直言率语,叙述自己生活遭际时的感人肺腑,抨击现实黑暗时的字尖句利。文章没有丝毫掩饰,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真实且唯一的郁达夫。
三是敢于自我嘲弄与自我剖析。《还乡记》毫不掩饰地写出了一个留洋回国的知识分子“还乡”的困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留洋知识分子毫不留情的自我嘲弄和自我剖析,真实又发人深省。
郁氏散文处处自然流畅,看似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实则环环相扣、精巧清妙;写山写水描人状物,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文中所展露的情感内蕴更赋予了散文永恒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们后世学人捧读他的散文时,仍然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宛如走进了富春江畔清新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听到一位远游的赤子那真挚、诚实、如泣如诉的歌声。”
参考文献:
[1]刘海粟:《郁达夫传·序》,郁云:《郁达夫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郁达夫,杨世伟编:《郁达夫散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6]郁达夫,张梦阳编:《百花散文书系·郁达夫散文选集·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郁达夫,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85年版。
[5]晓行:《郁达夫散文的抒情个性》,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