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探究
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探究
【内容提要】: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关键词】:
多样朴素口语化个性特征
有人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节奏平缓刻板,抒情浅显啰嗦,技巧浅显平易,基调阴柔,缺少丈夫气慨”;有人说,先生的文章“交代过于平白直露,行文平起平落,欠缺吞吐开阔之气”,更有甚者云“(先生)抱其佛脚而大嚼其中三味,秉其衣钵而自以为得其嫡传”。而本人却认为先生的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富有柔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那般的光彩夺目,那般的非同凡响,那般的高雅尊贵。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散文《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叠词的运用。表现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叠词的使用能令文句的准确性大大增强,勾勒事物不遗余力,并能丰富语句的内涵,使文章生色添彩。而在《春》中,先生用“悄悄”、“软绵绵、表现出早春时节春风的和畅之美;“软绵绵”给人轻柔温暖的质感;读起来悦耳动听,韵味无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读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令人拍案叫绝。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试问一下,没有朱自清先生妙笔生花的神来之笔,又怎能把一组组叠词运用得此般巧妙,此般恰如其分呢?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先生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的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因此,先生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苦豁然冰释。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相信其他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二、景语为情语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化景语为情语很高的艺术境界。应该说好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抒情散文尤其如此。所谓“诗”,在散文中当指真挚浓郁的情感及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所谓“画”,在散文中即指作家精心结构、精心设色、精心描绘出来的生动景观。“诗”与“画”的和谐统一,集中表现在缘情作文,“文中有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在长期的追求中,先生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而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情景交融,真实而得体。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化比喻丰美,想超拔取胜,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三、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人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1]”。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先生喜欢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四、口语化程度高
与一般的作家不同,先生是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又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先生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 [2]”,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他高出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他在好多散文中也采用外来句法,如某些复句,也选用古典词语,如某些叠词,但都以符合口语为准则,从中采取有效的表现形式。朱自清主张文章语言要象“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他曾说:“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位著名散文评论家曾经说: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就在于全写口语。试读他《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
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功夫你就完了。这一段文字,全写的是口语,“谈的是家常话,倾诉、安慰,好象在灯下和家人喁喁细雨。是那样的一往情深。文字老老实实,自自然然,绝无一点矫揉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春》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又说“自新文学运动以来,一般最大的缺陷是对于文学所用的语言缺乏研究和努力”,但是朱自清先生“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先生的“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的艺术语言的建树方面,这是其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也是他对现代散文美学的又一贡献。
五、富于变化的长短句、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六、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了强烈的自尊意识,更是真实而具体,融情入景,极为成功。他用中国知识分了的传统气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先生的自尊,常常表现为在自我解剖中描画“思想感情中的争斗”,所以真实、诚恳,毫无矫作与伪饰。他敢于肯定思想中积极的东西,敢于否定思想中消极的东西,在肯定和否定,先生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这些,在他的文章当中都有体现。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其次,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这些先生都盘托出自己一颗多棱的灵魂。
朱自清先生在创建我国民族风格的全新的白话文学中,以其开阔的想象和非凡的驾驭文字的功力所创建的“绘画的美”,对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作风也正影响着当代并将影响着未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去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先生的句子永远这么意味深长。是啊,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也会再开,而聪明的我们也应该,并且一定会对先生的文章继续探究,并且发扬光大。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的同时,在取材方面、立意方面、结构方面等对于创新文章无疑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引文: [1]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A]第2页,开明书店,1951。[2]叶圣陶:《朱佩弦先生》[J]第267页,《中学生》,1948(9)。参考文献: 陈孝全 : 《朱自清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1年3月一版。廷敬理、徐行编写 :《朱自清散文》(上、中、下),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1994年8月一版。
佘树森 : 《散文艺术创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6年8月一版。刘锡庆、张继缅编写:《写作文鉴》,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一版。王光明 :《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 花城出版社 , 1990年12月一版。
第二篇:朱自清散文特色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的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便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
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中由写画到
第三篇:语言特色 散文 朱自清
【内容提要】
朱自清是继冰心之后出现的另一位美文家。他功力于语言的锤炼和讲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散文写得非常细致华美,有如我们传统的“工笔画”,创建了“绘画的美”,具有诗化之美。三十年代,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在语言上更多地运用口语,使作品显得成熟自然。朱自清的散文的语言艺术对后世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语言特色 散文 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艺术瑰宝中的“和氏壁”,不是以具夺目的外表取胜,而是以“不矫饰,不撒谎的朴素自然的美,和经过认真提炼的群众口语谨严质朴的美引人的。”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娓娓而叙亲情、友情、爱情,精雕细刻青山、绿水、鲜花,抒情坦荡如砥,沁人肺腑,状物比喻丰美、形神俱至,令人耳目一新。
诗化美
孙玉石在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八大家》里对朱自清这样评价道:“他那具有浓郁诗人气质笔触又掺入文字中,常令人于散文中感到一种诗的意境和蕴蓄的力量。” 的确,对古典诗歌的深厚功底,对国外诗歌的深入研究,对同期诗坛的关注和借鉴,以及诗集《踪迹》的问世,这种种经历带到散文创作中来,使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一种独特的诗化美。
首先表现在由诗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所孕育的语言上。诗人的思维是跳跃、动荡的。断续的思想、激烈的感情由非凡的比喻、奇特的想象所表现。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各种奇妙的比喻。最为人称道的如《荷塘月色》里用“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以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荷塘上的“光与影”,用音乐美来比喻香的风和月光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是前无古人的。二是独特的想象,为构造一美妙意境,作者有时真可谓煞费苦心。如在《阿河》里描写优美的别墅周围环境这样写道:“这边沿岸一带,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在《蒙自杂记》里也有相近的:“在一个角落里有一条灌木林的甬道,夜里月光从叶缝里筛下来,该是很有趣的。”虽然场景不算美,但通过想象,通过语言构造了另一形态的美,二者只不过是用一场景不同状态而已,但显然通过想象,构筑了更为诗意的画面,跨越了时间的限制,给人出奇之感。典范的想象还有在《白水漈》里关于微风的纤手和另一双不可知的巧手对那影子似的瀑布的争夺,未去着意描写有形的瀑水,而是想象一无形的场景,让读者感觉到瀑布的神妙灵动,堪称奇思妙想。
其次表现在语言的诗化和跳跃的节奏上。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作者用联翩而至的排比戛戛发问,感情之水如陂塘明渠,曲折明畅,让读者为之吸引、为之感染,而且通篇句子短促,大致押“e”韵,使全文声韵和谐,琅琅上口,通脱透明,惹人深思。再有,在此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努力通过句子的长短建
构诗般的节奏和思想。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着意于句子长短绮错结构和节奏,追求诗化的迹象。我们可以认为朱自清的散文是以和谐的音韵为内核,用长短绮错的句子,精巧的对偶,超拔的想象,铺张扬厉的排比来凝结的诗,这在其大量描写风物的散文中可窥出一斑。如:“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女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绿》)“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春》)
口语化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在新诗形式运动初期便有“重造新韵”一项。“重造新韵”主张以北平音为标准,由长于北平的人造一新谱,规范韵脚。作为同时的青年,朱自清受其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带到散文创作中加以改进,力图用“活的口语”进行创作。这活的口语就是北京语。作者着意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给亡妇》中写道:“„„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的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一走不返的。„„这种心语独白,感人肺腑。当然,这与用朴素动人的北平话来负载绵总深厚的感情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全篇是用第二人称叙述手法来写,这更利于口语表达,使感情表达显得真挚可贵。为了达到口语化目的,他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适以点缀,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他在文中也不乏用方言来表情达意、抄录口语。如在《海行杂记》记录茶房的话:“但是他们先得训你一顿,虽然只是低低的自言自语:“啥事体啦?”“哇啦哇啦的!接着才响声说:噢,来哉,啥事体啦?”三言两语胜过了一打精雕细刻,活脱脱的一个宁波茶房小人物形象呈现眼前。在《我所见过的叶圣陶》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真是口吻毕肖!一个典型的胸怀宽阔的苏州学者形象跃然纸上。有时作者也引用方言来概括性很强的称呼。如用吴方言“阿木林”代替“傻子”的称呼、用“小划子”、“洋划”代替船的称呼,浓郁了地方色彩。
朴实清新
高尔基说:“大众是毛胚,加了工是文学。”(《文学论》)
为了达到语言的朴实清新,朱自清真是做到了不遗余力。《关于写作问答》中,朱自清在谈到写作速率时说:“我写作很慢,平均每天只能写两千字,每次写作持久力只有两面三刀个小时左右。”他的夫人陈竹隐在《追忆朱自清》里这样回忆道:“佩弦是个不苟言笑,做文章非常认真的人,他常常把他的文章读给我听,有时为了一个字仔细推敲,征求我的意见。”“为了一个字仔细推敲”,在他的散文里可以轻易看出来。如在《女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路上走,远远的有妇人来了,我的眼睛便象蜜蜂们嗅着花香,直攫过去。”“攫”一般指手的动作,活用在这里更可见急切和热烈的心情;“„„不久便被人捻熄了”句中的“捻”字;“„„为的是巫峡勒住江水”中的“勒”字,都是动词的出奇奇制胜。而在遣词方面朱先生也有其独到的地方。最显明的一点,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
朱自清使用并创造了多种多样形态的叠字。AA式、ABB式、ABAB式、AABB式随处可见。《〈忆〉跋》中“人生真如一场大梦,这个梦倒也很有趣的。在这个大梦里,一定还有长长短短,深深浅浅,肥肥瘦瘦,甜甜苦苦,无数无数个小梦。”这种叠音词在他的散文中也是俯拾可得,不胜枚举。由于叠字有一定的附加意味,描绘的色彩很浓,恰当地运用不仅增加了语言音乐性,而且也增加了事物的形象感,使人感到委婉清畅,娓娓动听。第二个特点在于努力追求词与词搭配的陌生感,力避俗套。《重庆行记》:“在人行道上有时通过持续来了三五件夏威衣,一阵飘过去似的,倒也别有风味,参差零落就差点劲儿。”“持续”指延续不断的,而连续则指一个接一个的,将“连续”换作“持续”,显出更贴切,更合原意,很值得玩味;《哀互生》“不肯假借点颜色”中的“假借”;《诗言志辨` 序》中坚强与地位搭配、《憎》中“支持着微笑”、“热望冰结”等句中的搭配是新奇而又贴切,化腐朽为神奇。
朱自清在《关于写作问答》里谈到写作上困难之点时说:“写作散文,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我都用心的较量,特别是句式。”而在《欧游杂记序》中则讲得更精确:“记述时可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种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老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于是想方设法省略那讨厌的字„„”为给读者具体的或整个的印象,常斟酌选用“是”字句。如“居中是大健身旁,有喷泉两座。”“场中央是一座埃及的纪功方尖柱,左右各有大喷泉。”(《罗马》)。为给人新颖感觉,常变换观察角度。如“晚餐前我们忽见窗外很远的一片水,大家猜,别是贝加尔湖吧?”(《西行通讯》)“在这园子里看脚底下的古市场,全景都在望中了。”(《罗马》)从游人人说起,角度新颖。另外作者为避免呆板,在冷静客观描写外界实物时,常常妙笔生花,化静为动。
欧化现象
周作人在《杂拌儿》序里说:“在这个情形之下,现代的文学──现在只就散文说──与明代的有些相像,正是不足为怪的,虽然并没有去模仿,或者也还很少有人去读明文,又因时代的关系在文字上很有欧化的地方,思想上也自然要比四百年前有个明显的改变。”
“文字上有欧化的地方”是“时代的关系”。新文化运动中,有识之士莫不是抱“师一夷之长技以制夷”或是借鉴国外先进思想探求救国真理的,对国外的书籍进行了有益的研读,与此相适应,各种书籍的翻译也风起云涌。正是在这一特定环境下,语言的欧化也就为势所必然了。朱自清在这一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他在 《说话》一文中说:“近年来的新文学,将白话文欧化,从外国文中借用了许多活泼的,精细的表现,同时暗示我们将旧来有些表现重新咬嚼一番。这却给我们的语言一种新风味,新力量。”在《语言拾零》和《经典常谈》等书中多次指出:汉语的欧化是个“自然趋势”,是避免不了的。口话化是朱文语言的最大特色,但我们不能就此掩盖有益的欧化在他文中的闪烁。
西欧语言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构词法上,利用不同词尾改变词性;二是在句法上的倒装。朱自清对英语熟稔于胸,不仅仅是因为曾留学于英国伦敦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使他积淀了深厚的英语功底,而且他还不时翻译作品,做一个忠实的文化传播者。因此,英语的这两个特点他是了然的。为使语言摇曳多姿,朱自清也偶尔借鉴有机融入语言中。
在汉语中,有两个动词词尾,一个是“着”,表示动作持续,一个是“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朱自清有时将这两个动词词尾缀在其他词类后,达到改变词性的目的。其一是将“着”缀在形容词后,变形容词为动词。例如:“第三回在湖中的一座桥上,淡有微云之下,倚着
十来个,也是姑娘,朦朦胧胧与月一起白着。”(《女人》)“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航,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如酒的秦淮河的”(《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用着缀在形容词后表示持续的状态,增强了动感。其二是把“了”缀在名词之后变名词为动词。例如:“我‘海阔天空’或‘古今中外’了张稿纸,尽绕着圈儿,你或者有些‘头痛’吧?”(《“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然而革命了,民国了,新文学运动了„„大家该一律用白话文,不该用士和民的分别。(《论通俗化》)
朱自清有时偶尔将西欧语言的倒装句引入他的散文集。英语句法中有介词结构如“ON„”“IN„”它们相当于汉语中的“在„„上”,“在„„里”的介词结构。这种结构,英语里常是倒装在动词谓语后,汉语则一般在句头或动词谓语之前。为摆脱行文呆板,朱自清有时便采用了英语倒装法,把这种介词结构置于动词谓语之后。“飞去的病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的心里。”(《忆跋》)“密凯安杰罗雕的彼得像,温和光洁,别具一格,在教堂的犄角上。”(《罗马》)
结束语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春风秋露,夏月冬雪,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叮咚的山泉,啭鸣的黄莺,余音缭绕,袅袅不绝;如冰山雪莲,长白人参,外表质朴,觅之而实难得。李广田在《〈朱自清选集〉序》里说:“在当时有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中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自清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正如骀荡的春风驱遣了文言残冬的腐朽,在创建我国民族风格的全新的白话文学中,以其开阔的想象和非凡的驾御文字的功力所创建的“绘画的美”,对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作风也正影响着当代并将影响着未来。
第四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清新、优美、典雅,极富抒情美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巨匠,他为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正如杨振声所说:“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除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久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艺术特色
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1923年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1928年7月,他在《背影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二十五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学不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既不能运用纯文学的那些规律,而又不免有话要说,便只好随便一点说着;凭你说‘懒惰’也罢,‘欲速’也罢,我是自然而然采用了这种体制。”这段话虽有自谦之意,但毕竟道出了他写作散文的情由。截至1948年朱自清逝世为止,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2、浓郁的抒情色彩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1)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作品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用简笔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祖母的亡故,家庭的亏空,光景的惨淡,父亲的赋闲,从北京、徐州、南京等地一路写来,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这是第二次提到背影。用繁笔细腻的刻画,写得委曲婉转。写父亲“迂”的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叮咛“我”、嘱托茶房等,表现了父亲纯朴忠厚,对儿子关切的心情。当然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儿子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从而使抒情十分真实深厚。作者叙说自己许多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太聪明了”,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2)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3)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追求一种“理趣美”
“理趣”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散文中,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讽刺男女分座的陋习)等,缘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虽然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满腔的诗情常常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首先,作者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作通感修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蓊蓊郁郁”“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再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和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这正为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朱自清与现代散文》)。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再如《儿女》: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急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这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来自口语。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2)《文心雕龙·情彩》(3)《文心雕龙·情彩》(4)《欧游杂记·荷兰》
(5)《“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6)《送韩伯画往俄国》(7)《欧游杂记·序》(8)《朱佩弦先生》(9)《什么是文学》(10)《论气节》
(11)《标准与尺度·自序》(12)《鲁迅先生的杂感》(13)《朱自清先生的道路》(14)《中国新文学史》
第五篇: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姓名:柳俊洁 班级:09新闻与秘书 学号:2009307211
【摘要】:朱自清是中国近现代来有名的散文大家,他曾经风趣地说自己起自己的散文生涯:近几年诗意枯竭,搁笔已久,觉得小说非常难写,至于戏剧,更是不敢染指,但有不免有话要说,所以自然而然采用了(散文)这种体制。他的一些作品,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都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散文名篇,被人们广为推崇。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作者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招力;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总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受。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 真实亲切 情景交融 清幽细密
朱自清是以诗走上文坛,而以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获得国内与国际赞誉的。他的散文创作单纯而又复杂。说它单纯,是指它文字朴素和细腻,灌注了一股真挚的而又深沉的感情,容易为人们感受和理解;说它复杂,是指它那复杂、纷繁的内涵,是人们不易感受和把握的。他的散文思想内容各不相同,艺术表现手法也迥然有异—有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则是印证现实,直抒胸臆;有的柔情似水,委婉多姿,流露一些淡淡的优愁;有的又怒火中烧、慨然陈词。即使同属写景抒情的散文,也是一篇有一篇的风范与艺术表现手法。他的散文就像春蚕一样简简单单地吐着丝,柔软中闪着细韧,简朴中流露着莹洁,当然,也萦绕着自我难以宣泄的缕缕情思。无论是写景、状物、记事、抒情,他的散文都是随性所至,在文章中讲自己的感情自然的表露出来。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去加以认真探讨、总结和学习。
下面我将依据我所有学的有关朱自清散文和一些相关文献资料来谈谈朱自清散文创造的几个特色:
一、真实亲切。
朱自清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情感真挚,给人以难以忘怀的亲切感。抒情,使朱自清的散文富有感染力。真挚深厚的感情注人散文增添神韵,激起了读者的共鸣。无论是以事传情,还是借景抒情,都以他特有的文字魔力,给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
《背影》既无生动曲折的事件,也无华丽眩目的辞藻。它与一般写人的散文不同,没有正面刻划父亲的肖象、神情、音容、笑貌,而另辟蹊径以父亲的“背影”为全篇布局谋篇的中心和行文遣笔的线索,在淡淡的笔触之中营造了醇浓的情意,文淡而情深,出色地表现了父亲的淞犊之情,感人至深,极富艺术魅力。《给亡妇》中的悼妻与自忏之情,《儿女》中父子亲情;《自采》中朋友友情;《荷塘月色》中苦闷、超然怀乡的淡淡情思;《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幻灭”、“惆怅”的情思,也极见深情,尤为动人。
写实景,也是朱自清“美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景物本来没有思想,但在朱自清笔下,都染上了一种自然的人情美的色彩,朱自清也往往选用具有真、善、美的那类人来做喻体,就使得景物清淡素美,感情则真实而自然。
朱自清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以人喻景的例子很多:《绿》:“这平铺着,厚积着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撷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
《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散文中选用了这些各具一已之美的人来做喻体,使他笔下景物个个散发不拘一格的人情美,而这人情美又显得那么合谐自然。人们历来称赏苏轼的两句写景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散文以人喻景,都是“真”中见美,因而勿须“淡妆浓抹”,也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这种求“真”风格也是与众不同的。
二、情景交融。
朱自清原是一个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人本色,“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文中有画、画中有情。《荷塘月色》以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平静,使人似乎可以触摸到作者的心音。
这篇散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荷塘月色”,抒发内心情怀,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苦闷、超然怀乡的淡淡情怀。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比如写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对荷叶的描写,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不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吗?再看作者笔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那荷花的洁白,晶莹美好,就更不仅仅是月光下荷花的写实了,作者主观上对荷花的特有的深情厚爱,在这里是十分明显的。即便是写荷香,作者也绝不肯作平庸的描写,而是借助通感,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这随着微风飘拂而来的似断还续的缕缕幽香,以引起人们美好的情思。风过荷塘是一瞬间的现象,但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啊!这些描写不都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并根据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的吗?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描绘了它照在夜间塘面上的氤氲水气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的美的景观,和照在花叶上所涂上的象在牛奶中洗过一般”的柔和的色调,在这两个比喻的基础上用“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来表示置身于这种境界所引起的梦幻似的感觉,而这三种意象的朦胧飘渺,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不又是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吗?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就这样,原只是清华园中僻静少人的一角,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诗情画意,似乎比之曹氏父子的邺水朱华都更胜一筹。关于这一点,他自己在他的《论逼真于如画》中就说过:“文学的文字媒介,文字表示意义,意义构成 想象,想象里有人物,花鸟,草虫及其他,也有山水——有实物也有境界,但这种实物只是想象中的实物,至于境界,原只是存在于想象中,倒是只此一家,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清幽细密。
朱自清的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有口皆碑。在质朴中见风华,其人如是,其文也如此。就以《绿》为例,写游仙岩梅雨潭,并无人为的曲笔,但写景色之美,不在“景”上做文章,却在“颜色”上下功夫,抓住一个“绿”字,写尽了梅雨潭之诱人可爱!文章给人的艺术美感与古代散文中的《小石潭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彩、光影„„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细致形容,选词十分精当。爱用叠词,造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如《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脉脉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这使行文的气势变得雍容舒徐,不至令人读时感到躁急和逼迫。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文章中朱自清是通过文字的描绘,构成油画般的效果的,他在记述自然景色时,写出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进行加倍的描写,运用泼墨似的技法作出充分的勾勒;这种工笔画的作风,是由于他的词藻华美、精雕细刻,像这样加倍的描写,才保证他画幅中的许多形象,达到十分精确、丰满和浑厚的程度。他这些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文字,一点儿也为显出斧凿之痕,在这些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情韵的文字底下,更显得是蕴藏了十分饱满的形象,不象徐志摩散文的词藻那样,显得过度的繁复和铺陈,简直是堆砌和雕琢到了极点,已经浓得化不开,变得十分滞涩,这就影响了形象的鲜明,阻塞了感情的倾泻。朱自清却尽力将文采去渲染和烘托形象,而不是用这来损害它,这正是他运用词藻的高超之处。
在《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朴素优美,形象生动。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动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他反映了真情实感,而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种平淡是有着丰厚的内涵和巨大的感染力的。
格涅夫说“:在文学天才身上———重要的东西却是我想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东西。”就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中,只有表现出“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艺术个性,他才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朱自清“自己的声音”,是通过在艺术构思方面,重视真实亲切,创造自己和谐具有诗一样美的意境,追求一种真挚的美;在抒情方面,寓抒情于朴素的叙述之中,情景交融;在语言方面,提倡“谈话风”,对口语进行改造,锻炼,追求朴实平易的风格,清幽细密,朴实中见风华。他在我国古代散文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并进行自己的创造,建树了他散文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可以说,他的散文艺术及其风格对现代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朱自清的名字永远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联系到一起。
【参考文献】: [2]版
[3]真与情》
[4] 书林:《朱自清文集》线装书局
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北京出版社1983年3月第1期刊《通化师范学院报》第23卷第6期《试论朱自清散文的期刊《内蒙古电大学刊》第48期《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