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更美语文课》有感
阅读王君老师的《更美语文课》是一种享受,犹如在山野漫步,所到之处花草遍地,不知在何时何处就会采撷一朵艳丽的花儿来,带着你细细端详,观赏它的独特……
王君老师在《更美语文课》一书中提到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捕捉到的精妙、别致的语文教学着力点,标点群、字群、句群和段群的深度探索,都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本该具备的无限魅力。教材选编的名家著作大多语言平实,情感真实,行云流水般的字字句句背后沉淀着他们日积月聚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师站在这些文学大家的肩膀上教授语文,应该让学生品读、鉴赏这些语言文字的妙处,学习它们的妙用。小到标点符号,大到谋篇布局都值得我们进行挖掘,在语文课上带领学生刻章琢句,通过文本细节以小见大,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语文教学方法。除了对单篇语文课文的信息整合之外,更为宏观的基于单元、教材、作者等内容的整合观也让我深受启发。
虽然语文教材的编纂编排是受用于大众的,但是语文教师也可以以发现、创新的眼光看到文章之间独特的关联,将语文课堂的格局打开,上一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大语文课”。书中体现出的对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不仅来源于王君老师对语文教材的精斟细酌,还有文化知识的沉淀积累,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奠定了语文课堂品质的格调,这是值得我们追求的语文之美。
看王君老师的课堂实录也能感受到一种大气之美,最令人欣赏的是每堂课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光是阅读文本就能感受到浑然天成的畅快之感,更不用说置身其中的学生能收获多么美妙的课堂体验了。在课堂实录中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表达占据很大的篇幅,她做到了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课的主角。在学生机灵敏捷的思维火花背后,是王君老师精妙的构思和精心的设计。
在阅读王君老师的教学实录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不是简单地扣住字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赏析,而是抛出问题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看法。对于同一篇文学作品或艺术形象,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王君老师上的是“走心”的语文课,能让学生有自由表达的空间。反观平日的实际教学,真正做到尊重每位学生的阅读感受是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更多时候我们深受教辅材料的影响,总想将“最正确”的答案教授给学生,而忽略了“美美与共”的可能性。
读完此书,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语文课不光在传递美,更能创造美。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语文的知识,更是需要教给学生语文的情怀,让学生知道语文其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语文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我想这才是“语文”这门学科真正的意义吧。
景美人更美——读《草原》有感
今天,我读了《草原》这篇文章,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看!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小丘上有成群的羊,牛马,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无论在哪里,都是内蒙古大草原的一道风景线。在往远看,看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这里不仅景色美,而且人情民俗都很美。草原的主人还很好客呢!
主人拿出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款待我。鄂温克姑娘们唱民歌,我也跟着唱。美妙的歌声荡漾在整个大草原上。接着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
突然,我回过神了。我发现自己正在教室里读课文呢!我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把自己的家乡也建设得那么美丽。
初一:陈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