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
1.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
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2.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面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以下措施: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总之,我觉得,教学活动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2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从线到面”的一个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先前知识是抽象的、陌生的。教学本课后,一些学生对面积的意义、面积的单位有了粗浅的认识。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组织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在教学面积单位定义为何种形状、尺寸的图形时,我依据教材提示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但是在提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任务后,没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哪个部位又是1平方分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但是学生的反馈热情并没有我预计的那么高涨,这也许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在教学中我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同时也可让学生估算一下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但是我在我在教学中没有体现这一环节,没有使得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总而言之,这节课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是不够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3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而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选取了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单位,教学时,我把教材上提供的几幅有意义的日子的图片制成投影片,一张一张给学生出示,先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呈现的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的什么时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和身边的教育资源的作用。
在教学24时记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教师充分使用钟表模型和课件演示或学具,加强了对钟面的观察操作,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从而理解了24时记时法。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绝大部分学生对年、月、日知识有了充分的理解,学习兴趣也很高。但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组织不够,少数学生没有准备一张年历,教师也没有准备,只是课件出示了年历,学生观察不清,稍有些混乱,今后要加以改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4
一、优点:
1.口算中乘除法交替出现,锻炼了学生对运算符号的准确把握。
2.口算一道一道出现比一齐出现好、屏幕出现比卡片出现好
3.看图提问题提得充分
4.除法竖式一步一步地出现计算过程好
5.整节课给人的感觉非常流畅。
二、值得研讨的地方:
1.老师应注意学生对数学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不好理解的'词语做一解释,如:本节课中有一信息中出现了“果脯”一词,有学生小声嘀咕“啥叫果脯啊?”诸如此类的,如果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2.在解决“8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时,老师先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算出什么?”学生“先算出1小时生产多少千克?”
其实,还可以“先算出8小时里面有几个2小时?”
听到这里,我们开始反思:在本节课上,按照第一种“先算出1小时生产的”恰巧符合了本节课的“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然而,第二种“先算出8小时生产的”也可以,只不过离开了新课的内容,所以老师没做处理。不过,有一个学生提出来了。老师也做了简单的处理。
3.整节课,竖式计算的板书基本上都是学生板书的,学生板书过后,应该让学生自己讲还是老师讲合理。
4.0占位,如果反问一句“不要0行不行?”是不是会好一些。
三、不足:忽略了估算。
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小细节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不过在今后的讲课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5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要求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概念。学生对于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极易混淆,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相当薄弱。纠其原因,学生没有形成准确鲜明的表象可能是根源之一,有些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定义,公式。让学生背熟也是原因之一。其实这远远不够,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面积
学生学习了1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并能度量较小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后,我有意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量课桌的表面的面积,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1平方厘米这个单位太小,这时我安排了学生看书自学平方分米,学过了一平方分米并用1平方分米量了相应的表面积之后,我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量干墙面的面积,学生又发现1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我再次让学生看书学习习近平方米。
二、创造单位,猜想获新
在学习习近平方米时,我明显感受到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像学习习近平方分米时积极主动,回忆教学过程,我已第二次使用自学看书的方法,学生的热情自然不会很高,那么这一环节可不可以进行改进呢? 经过和同事的探讨,他们认为猜想的`效果好。 因为学生具备的旧知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新知的彼岸的,学生已学过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这两个单位,老师再次用看书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习近平方米,学生当然觉得索然无味,采用猜想创造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说:“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那个适合量墙面的面积单位可能是什么呢?猜一猜?” 这样,有意撩拨一定会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也会在推断中获得数学猜想的成功与快乐。
三、思想渗透
思想教育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相对于语文来说,数学可能离思想远一些,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如这节课中,我的话虽不多,遵守纪律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却悄悄地潜入到了学生幼小的心里。这比空洞的说教,牵强的附会的效果要好得多。 思想渗透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以数学教学过程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的特征。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6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近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和以前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只涉及到一位小数的加减(小数的性质到五年级上学期再学,所以整数减小数、得数末尾是0的计算都不涉及)。
在课前对5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解时,全部学生都能说出0.3+0.9等于多少,并能列出正确的竖式。可见学生能把整数加减计算的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计算中,对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算理与算法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掌握。
根据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
例题是点心店买点心的情境。四种点心及其价格分别是馒头- 0.5元、豆浆 -0.7元、馄饨-1.8元、面条-2.4元,通过提出问题求其中两种点心的总价和价格差引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我让学生思考“任意选两种食品,求它们单价的和与单价的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再让学生同桌合作,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2.精心设计,提升计算练习的功能。
计算课往往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其中计算练习单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课学习内容简单,所以我力求在练习设计上有所突破,希望在计算练习中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而书上的五道练习中,第1、2题是纯粹的计算练习,第3、4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第5题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总体来说都比较简单。经过思考,我合并简化了1、2两题,因为在课堂上大量练习竖式计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舍弃了解决实际问题,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计算,而且像第3题“水中插竹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题意并进行变式练习,可以在下节练习课进行。同时重新设计了两个练习:
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渗透加减计算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3.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让学生在找规律中既能练习小数的加减法,又能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练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第二个练习在第2小题填中间数时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这也是我自认为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导师却指出,这样的数列很容易产生歧义。像第1小题的两个数列,即使再多给几个数,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为了更严密些,可以尽量多给几个数或后面加个数进行验证。而第2小题填中间数,答案更是不唯一,在学生还没有“等差数列”概念之前,做这样的题目要“小心”。曾经听曹老师做过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讲座,这一刻自己对此有了更深感受。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对所教知识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再巧妙的设计也会弄巧成拙。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7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存在问题:学生估算意识淡薄。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机会,所以普遍觉得估算没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要用估算。为此,只有明确要求估算时,他们才进行估算,没要求时一律精算,他们觉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简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体验,所以造成估算意识的淡薄,当然估算意识的.培养非一时而蹙的,需要有长期的体验,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1.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2.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题目:激流勇进票价6元,我们全班(56人)玩,大约付多少钱?选择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尝试中发现A.6×56,56看成60,6×56≈360(元);而6看成10,6×56≈560(元),多看了4个56,估算得太大不合理。
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渐渐得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索估算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中上不足之处:对那些内向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关注不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8
每次一上完公开课,我都会有很多感触,在上完《24时计时法》一课后,看到同学们的表现,再看一看检测的结果,觉得效果不是很理想,回想这一节课准备的全过程,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从教学重点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教学的重点抓的还是挺准的。本课的重点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在这点上我抓住重点,来进行教学,由学生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从练习的设计上看,巧妙、开放。
一个练习,多变,步步为营,由浅入深,解决方法也多样,给学生创造的、发散的空间。而且从学生感兴趣的节目预告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更是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在评价上,这点我做得也很好,能及时给与适当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激发了。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我一上完就觉得效果不佳,自己好像一直没有进入状态,学生纪律很好,但却很严肃,使整节课学习气氛显得很紧张,这样学生就学得不轻松,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再从从备课的角度看,备学生备得不够充分。学生在理解24时计时法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很快辩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在这一环节我应多加练习,发挥教学机智,从而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但我没能做到。对于这方面,我要多加努力,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
总之,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少的,结合自己的反思,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在课后给学生在难点重点上又补了一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多加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9
本课立足于新的理念,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桥梁,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索真实世界的数学问题。渗透算法多样化数学思想。在计算0.8+0.6有的是口算时,而有的列竖式。多种算法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此外,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板书的目的性不强,使重点不够突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较少,使得评价方式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0
《24时计时法》这节课,是学生在学完时分秒后学习的,因为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是“时间”这部分知识的一个难点。“24时计时法”,是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生活而又有趣的教材。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普通的计时法比较熟练,而“24时计时法”是交通,运输等部门通用的时间。教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利用生活情境,让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上课开始我让学生“猜猜昨天老师7:00在做什么?”由此引出争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先引出普通计时法,然后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告表,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还会用到另一种计时方法,即24时计时法。与生活的联系及形象的展示使得学生初步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换有了很好的掌握。
2.注重直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然后在演示过程中一半学生说普通计时法,一半学生数24时计时法,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对24时时时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对两种记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一日有24小时”。
在学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24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一天吧。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24时(一天)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
4.走进生活,让孩子感受成功与喜悦。
在练习上我采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火车票上的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
5.不足之处:
练习太少,有些练习没有当堂完成,反馈不及时。今后教学时,要调控好时间,当堂及时反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和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参要求,我对这节课定出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复习旧知,产生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活动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是借助活动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先估一估三个长方形的面积,接着用1㎝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并把结果填一填,再议一议自己的发现,然后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推出公式。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在感觉上格外亲切,使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更加强烈,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与概括,他们在观察、分析中,逐步悟出了规律,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这种知识的建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大量感性经验支撑的,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公式的推导,空间观念的拓展,还有一种自主发现的快乐感。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在长方形的表面摆满1平方厘米的方格;有的是沿着长、宽各摆一行;有的是用尺子量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画1平方厘米的格子。这些方法在学生的合作中都有体现,如果能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分别演示一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2、在教学时为了避免学生把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混淆,课上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反而造成了学生的一个误区,学生在探索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时,有的学生把求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x4与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x边长混淆了,导致部分学生对求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模棱两可。
总而言之,这节课上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还是较清楚,并能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2
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
《搭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数字搭配”和“配衣服”,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特别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预习到位,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初级密码锁和高级密码锁的密码问题,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的,通过这两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四、存在的不足
我利用去“趣味数学王国”玩这条线把整节课串了起来,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搭配的思想方法。然而,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
1、学生讨论的时间短,学习的过程明显不足。
2、在解决分巧克力一题时,学生虽然知道了方法,也有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是,其一直没有想到用简便的符号代替方法将问题的答案表达出来。实践中,孩子还是没有很好说出我所预想的,所以课堂效果一般,没有预想的好。
3、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在这一点上,我以后会注意。
4、对学生的赞赏语言不够,有些匮乏,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积累经验,更好的服务教学工作。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3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在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注重学习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在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的是学生的猜想?感知?体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在本节课的三个重要环节:理解面积的意义、比较面积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我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观察比较和猜想这三种主要的数学活动来学习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理念。
但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1平方厘米的教学中,在学生猜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快速地出示课件中“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就让学生想象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桌面有什么感觉?学生是也可以马上想到1平方分米,但对于1平方分米的理解,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在讲,而没有用对1平方厘米的感知来认识1平方分米,这就是我在出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时,没有加以说明,没有让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使学生没有建立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回想试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由于对1平方厘米讲得比较清楚,学生就能很快得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在多次试教与正式上课后,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是“活”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4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继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不仅唤起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记忆,更为后面的两步解题做好准备。
在探究新知时,我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研究新知,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找出不同解题方法。学生们在交流碰撞中很快就找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即:
方法一:先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的人数。
算式:10×8=80(人)80×3=240(人)或10×8×3=240(人)
方法二:先求出3个方阵一行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8行的人数。
算式:3×10=30(人) 30×8=240(人)或 3×10×8=240(人)
方法三:先求出3个方阵一列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10列的人数。
算式:3×8=24(人) 24×10=240(人) 或 3×8×10=240(人)
在学生重点汇报完几种不同方法以后,我并没有急于结束此题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有什么新发现?问题一出,原本热闹的教室立刻变得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索。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同样是一道题目,由于我们开始选择的信息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这对于以后用多种方法解题是多大的一个启示啊!
从课题效果看,我发现多数学生在叙述完解题思路后的答题更清楚、正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这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很好!在课堂上有一些小小的收获。
1、在开始观察养鸡场的图的时候,有学生说:每排有13只鸡。马上有学生指出:不对。最左和最右画得很淡,意思就是还有很多,类似与“……”。我觉得学生能细心的观察图,这点很好,而且语言表达准确、到位,课堂上这方面需要及时地注意。
2、在说例1的口算方法的时候,第1种方法没人说,主要说了这3种(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0”。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百,所以除得的是2个百,要在2的后面加2个“0”(2)受上面的启发,有学生提出:看成60÷3=20,这是把600看成了60个十在除,所以得到的是20个十,在20的后面加1个0即200。我觉得这种说法也非常好,在后面学的首位不够除的时候就会用的。(3)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0×3=600,也可以算出结果。
3、介绍一些鸡的常识学生很感兴趣。我平时很注重让学生多了解各方面的常识,这样慢慢积累之后,就可以对以后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的结果养成一种初步估计结果是否合理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利用常识先有一个大致的合理范围,再根据数据来估,就很自然了。
在估的时候,有学生说是400多的,也有提到500的。我分别让学生说理由。前者理由有2个。
1、先把986看成是1000,得数是500,毕竟986比1000少,所以得数比500少,所以只能是400多。
2、看9除以2商。我问:这里的被除数是三位数,为什么就只看了9除以2呢?后面的除就显得非常的容易。
4、练习没有时间按计划全部完成。
笔算教学注意四点
1、P32例题列出算式28×12后不急于教学竖式,先让学生用自己计算整十的方法计算有三个目的:培养探索精神,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新问题; 为学习竖式积累感性认识。
形成认知冲突,把学生带进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营造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氛围:
——28×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虽然以前没有学过,你会算吗? 做算一下得数可能是多少。
如果28×10=280,那么28×12=?
——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思考算法,并算出得数。
;交流评价用好生成资源:
——交流和评价各种算法的思路与特点;
——在“蕃茄”算法上多留一点时间:它的算法是先算出28×10与28×2的积,再把两个积相加,让每一句学生都理解这种算法。
——从“蘑菇”的思路过渡到笔算教学上来,它已经算了28×2,还要算什么?
2、在积累了感性认识,进入了认知冲突,明的了接着“蘑菇”算下去的思路,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材有学生自己试一试的安排,在交流中理出计算的步骤,这就是初步的法则: 先算28×2得56,再算28×10得280,然后把56和280加起来得336。——在学生试着自己算的时候,280个位上的“0”不要求用虚线写,这是下一步学习时的需要。
3、竖式的一般写法要接受学习。可以通过“呈现→比较→领会→遵循”的过程进行教学。
呈现——告诉学生竖式还可以这样写,把这样的竖式呈现给学生 比较——比一比,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既看出280个位上的“0”没有写出来,又看出“28”的位置没有变,它仍表示280。领会——为什么省去这个0?省去后有什么好处?
使28×12变成两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是258×2,另一边是28×1,由于“1”是1个十,所以28是28个十。
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先算28×2得56,再算28×1得28个十,然后把56与28个十合起来。按一般写法计算12×28 数学验算:渗透交换律
4、两位数乘两位数是错误率高发区。
原因是:进位容易忘记,且一位数每间一位数再加一位数的口算容易错。
措施是: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的口算、听算练习。
除法教学教学反思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同学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同学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学设计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同学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布置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布置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同学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同学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笼统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笼统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同学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上了这节课后,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趣味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一开始就根据自己从丽水市回到缙云县的2个时刻,让学生进行记录,然后抛出问题,到底这里用了多少时间呢?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索自主化,给学生提供求知的机会。
(三)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在分析2者的区别以后,出示书上例题1,让学生尝试解决,然后再组织交流。在这一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表述的能力,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三)数学生活化,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在练习环节中,我从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入手,进行2种不同时间的记录竞赛,计算在校时间,然后让学生出自己的生活中关于计算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24时记时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除法的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同学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同学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同学摆学具、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沛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局部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同学,让同学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同学的自学来激活同学的内驱力。在设计教学设计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同学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布置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布置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同学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同学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笼统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笼统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上课伊始,我对他们说:“今天,我们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你们都了解除法的哪些知识?”小朋友中马上有人站起来说:我知道用乘法口诀可以计算除法。”还有的人说:“教师,我知道除号怎么写。”“我会用除法求商。”„„当小朋友们一一列出自身知道的内容,脸上的表情是沾沾自喜。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还向以前那样教师辛辛苦苦地教,相信同学是毫无兴趣。我灵机一动,说:“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自身先学,我再考考你们自学的情况,好吗?”小朋友们就更加得意了,纷纷表示要自习。
这时,我不是急于让他们打开课本,接着又问:“关于除法,这节课我们将会学到些什么内容?你们猜对了,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经过同学一番考虑和我的适度引导后,黑板上板书出:什么问题用除法解决、写法、读法、各局部名称。在这个提纲式学习内容的指引下,他们马上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同学不但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相信,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的两点:
1、请相信同学能行!
过去,我们总怕小朋友听不懂、记不住。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同学说的机会并不多。我们都知道同学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他们很想把自身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同学。小朋友们只有在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才干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胜利的喜悦。同时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2、尊重同学的选择,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
在课改实验中,尊重同学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本节课,假如依照先教后学的教法,同学学习的劲头就会打消一半。而还同学的主动权以同学,让他充沛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同学那颗创新的幼苗没有受到伤害,并且相信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