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2011年富阳市中医院医教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2011年,根据《富阳市医学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富阳市名医名院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分层次、有重点、抓典型、促一般,力争形成医院重点专科“一、二、三”的梯队,建设精品特色专科群。我院在往年的专科整合、优势拓展、特长互补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按照富阳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能力、专科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有所突破,力争率先成为富阳市医学重点专科专病创建单位。
一、按计划完成第一批重点专科杭州市级针推专科、富阳市级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评审验收工作,完成重点临床应用项目富阳市中医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评审验收工作,其中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及其学科带头人章晓红自动进入第二轮建设和培养周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院院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肛肠科、高血压、小儿哮喘、早期前牙反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及学科带头人夏粉仙、章晓红、董小牛进行周期验收考核,通过后给予相应奖励。积极组织人才梯队相对完善小儿科、口腔科、高血压病科等科室申报第二轮名医名院工程。
二、2011年预定完成课题《内关穴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天麻钩藤饮加减煎服联合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研课题6项。2011年新增杭州市卫生局课题《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姜黄素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富阳市科技局课题《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3篇,其中一级杂志3篇,二级杂志6篇,三级杂志4篇。课题“结肠贮袋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及“社区糖尿病俱乐部模式管理与门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分别获得200-2010年度富阳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三、专科建设明显,凸现优势学科。脾胃病科、肛肠科、针灸推拿科、口腔科、糖尿病专科等各项活动开展卓有成效,中医体质辨识、膏方节和冬病夏治等活动的开展即开拓了业务范围,又很好的体现专科特色获得患者的好评。在2011年中医质量管理年评审中获得较好成绩。
四、创新思路,打造专科品牌。我院将继续用中医药传统疗法治疗专科疾患的优势,努力寻找中西医结合新途径,继续打响中医特色品牌,为明年争上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而努力。
医 教 科
2011年12月27日
第二篇:骨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骨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骨科是阳江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省中医重点专科在建单位,骨科下设:创伤、手外科、骨关节科、椎间盘科。骨科在市卫生局及医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参照省重点专科及市卫生局综合目标的要求,建设该科,现将2005年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骨科重点专科的发展规划,有实施方案,措施落实到位,重点专科按照中医医院三甲专科标准设置专科设备,拥有骨密度测量仪、骨科治疗仪、C臂X光机等专科必备的设备,设备完好率达100%。重点专科共有床位73张,重点专科床位数大于全院床位1/6。
二、骨科重视医疗业务质量,重点专科门诊量≥全院总门诊量1/6,病床使用率90%,急症、疑难病人占收位病人数的30%以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市外住院患者≥20%,者重点专科有专科制剂,并开展新的专科调剂如腰痛Ⅰ、Ⅱ号,散瘀生骨汤等。
三、骨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有科研计划,主攻方向明确,对骨科领域有针对性,方案切实可行,目前科内进行省级及市级科研工作,并做好阶段总结和临床资料收集。对本科疑难、危重病进行临床总结。
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科内制定培养计划,措施落实,定期举办学习班,本拟举办骨科速成班,今年派一名医师到南方医科大学进修创伤骨科,科室订阅有关的医学文献。
五、科室参照医院管理看报的要求及隆重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标准健全和落实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核心制度、临床上认真执
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临床用药合理,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用血制度,保证血液安全,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解释,严格执行物价政策,无自立新的收费项目,无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加强医德医风,认真学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向郭春园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生产自救建设,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严厉打击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
二00五年十二月十日
第三篇:重点专科
五华县中医医院重点专科
一、梅州市医学重点专科1、2、骨伤科专科 中风病专科
二个专科于2009年3月5日被梅州市卫生局确定为梅州市医学重点专科。
二、广东省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病)专科 1、2、中风病专科 针灸理疗特色专科
三、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病)专科
1、中医骨伤科
四、梅州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1、中医急诊科(2007年被梅州市卫生局确定为建设单位)
五、广东省十二五期间重点专科建设
1、儿科
第四篇:2008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高坪区2008年中医重点专科(专病)
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在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我区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努力做到“六个结合”:即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与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相结合;传统的“望、闻、问、切”与现代诊疗手段相结合;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实践,做到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创新服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与提高医疗质量相结合;专科(专病)能否持续发展与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临床师承工作相结合,有力的促进了各医院的发展,在促进和推动全区中医事业整体发展、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该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为契机,全面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
今年是市中医院达标创建年,该院把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纳入创建的重中之重,省重点中医骨伤科正积极申报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中医肛肠科为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今年,市、区两级政府积极支持市中医院申报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项目拟投资4235万元,地方配套及单位自筹2235元,争取中央预购内补助或国家重点中医医院项目建设资金2000万元。项目拟占地
16.6亩(新征3.8亩),建筑规模20538平方米(其中新建业务用房13000平方米),添置110万元中医医疗设备。中医脊柱专科、创伤骨科、中医肛肠科、针灸推拿科等四个科为区级重点专科,创伤骨科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股骨近端骨折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列为四川省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工程建设项目协作单位。该院计划在国家重点中医院项目建设周期内完成肛肠、针灸两个四川省重点专科的验收,争取市级重点专科达到六个(增加推拿和康复科为市级重点专科)。通过项目建设,在继续加强中医骨伤科为主的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走“大专科,小综合”的道路,使之成为集内、外、妇、儿、肛肠、针灸、急诊、创伤急救、康复理疗、中药制剂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院。
二、全面加强基层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今年全面开展了区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制定了《高坪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及验收标准》,建设目标一是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批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疗效显著的专科(专病),形成一院一品牌,一院一专科;二是培养一批中医药专科(专病)人才骨干;三是挖掘、整理并推广一批中医药专科(专病)技术。今年确立了第一批11个区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并确立了23个乡镇卫生院中医专科(专病)设置。目前,区乡两级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切实加强中医专科(专病)人才的培养。市中二院在专
科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中医专科人才培养的竞争机制,制定激励措施,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并把经过系统整理的中医专科诊疗技术,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注重乡镇卫生院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以促进乡镇卫生院的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今年12月在基层乡镇卫生院选派8名中医骨干到成都参加全省项目培训。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2014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工作总结
2014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工作总结
一、我专科研究室所有成员,依据2014工作计划具体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对针灸科优势病种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
(一)腰痛病难点解决:
1.对于突出物较大的患者、急性期发作的患者或者短时间内反复发作多次的患者,采用原有的治疗方法不能短时间内缓解疼痛症状,是困扰临床工作的难题。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之所以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在于患者的病情较重,而原有的治疗达不到相应的治疗量,即“病重药轻”,故在治疗上应加用更有力的治疗措施。针刀既有毫针疏通经络的功能,又针体较粗,刺激量较大,同时其前端有刃,具备一定的切割松解作用。可以把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纳入。
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后确实提高了临床疗效,然而由于施术者的差异,造成治疗效果良莠不齐,故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规范了针刀的操作方法。经过对施术者的系统培训,均能掌握此操作方法,临床疗效得到了提高。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体位: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
(2)定点:取A、B、C点,分别于突出的椎间盘同位棘突间旁开0.5cm+(黄韧带治疗点)、1.5cm+(关节突关节囊治疗点)、3~4cm(横突及椎间孔外口治疗点)。用龙胆紫作一点状进针标记,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医者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3)操作:选用汉章牌3号针刀,分别对准A、B、C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缓慢探索式深入。
A 点:先到达下关节突骨面,将针刀逐渐移到下关节突内缘,贴骨面向深处铲切2~3下,有突破感即可,一般深度不超过0.5cm左右。患者有向下肢放散的酸胀感,若无触电感或放散感,可将针刀向内下方稍作摆动1~2下,幅度不超过0.5cm+,出针按压针孔。
B点:针刀到达关节突骨面前的最后一个突破感,即为切割关节囊的刀感,提插针刀并行“+”字切割关节囊,最后将针刀斜向外侧,于关节突的外侧缘铲切2~3下,即可出针。
C 点:针刀缓慢到达横突骨面后,在横突上缘贴骨面,由外向内铲切至横突根部(约4~5下),然后退针刀,再从横突浅层由外向内推铲,最后出针。
以上三点出针后均需按压3分钟,防止出血,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处敷治疗点,嘱患者平卧4~6小时。针刀组每5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2.患者下肢疼痛减轻后,往往腰部酸痛、软弱无力明显,不能久坐,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点。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需住院治疗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是由于腰腿疼痛较为剧烈。医生都要求此类患者卧床治疗,有些甚至需绝对卧床,卧床日久,腰背肌肌力下降,故产生腰部酸痛无力现象。此类患者可嘱患者佩戴腰围,可有效解决腰部无力现象。
实施过程中发现,仅仅佩戴腰围不能完全缓解腰部症状。应在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的同时,尽早实施腰背肌、腹肌功能锻炼,具体锻炼如下:
(1)下肢抬高:踝背屈伸膝体位抬高下肢,可先练习一侧肢体,逐渐过渡到双下肢共同抬高,每日三次,每次5-20个动作。
(2)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交叉,双膝屈曲至90度,双足掌平放床上,挺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次。
(3)“飞燕式”:患者俯卧。依次以下动作:①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
(二)项痹病难点解决:
1.项痹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病人预后较好,仍有少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如何使疗效持久,减少病情复发是治疗的难点。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患者患病时因疼痛而不敢活动颈部,即便病情缓解后仍不敢活动颈部,久而久之,造成颈部肌肉僵硬不舒,从而刺激相应组织引起复发。对此,提出运动疗法解决。待患者病情稳定化,嘱患者行颈椎功能训练: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例如“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等。
2.对于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的患者,针灸治疗短期内效果不理想。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在局部阿是穴(主穴)和循经取穴(配穴)采取穴位注射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或甲钴胺),每穴1ml,每2日1次。既能起到药物本身营养神经的作用,又有针刺穴位的治疗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所产生的疗效大于两种治疗效果的简单叠加。
3.难点分析研究:针对颈椎关节失稳错位、小关节紊乱,在2013年诊疗方案中已做为治疗难点提出,并研究出复位手法治疗,经1年临床验证,疗效较原来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坐位治疗时,颈部难以放松,无法完成复位手法。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改为仰卧位施行手法复位治疗后,发现坐位手法不适合仰卧位操作,如何在仰卧位下成功复位为治疗难点。患者仰卧位时不易完成低头曲颈动作,是手法复位成功率低的原因,继续寻找新的复位手法。
(三)中风病难点解决:
1.难点分析研究:中风病的病人易出现足下垂及足内翻,不易纠正,影响整体恢复。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足下垂及足内翻均为下肢阳明经经气不利,使阳明经经筋不用,阴急而阳缓,故足下垂、内翻,治疗时应疏通阳明经经气,使阳明经经筋有力可纠正足下垂及内翻。
临床工作中发现:仅刺激阳明经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痉挛,导致患者足内翻更加严重,故对穴位进行了筛选.我们选择小腿外侧的穴位,主穴阳陵泉与丘墟穴。阳陵泉穴的位臵应该在原穴标准位臵的稍下方处进针,丘墟穴在进针时使足背屈,其针刺深度可直透照海穴。然后加电针应用慢频率的脉冲波,可使足外旋。如果足下垂很重,可选用解溪穴与绝骨穴。两穴通电后可使足做背屈动作。外旋、背屈可同时用,也可单独应用,这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而定。
2.难点分析研究:脑梗死后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张力过高的可形成痉挛,对病人的恢复不利,且可加重病人的痛苦。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偏瘫患者上肢阴急而阳缓,呈屈曲状态伸直困难;下肢阳急而阴缓,屈曲困难。在针刺时,上肢应泻阴补阳,下肢泻阳补阴。可上肢选择阳明经腧穴为主并用补法,下肢选择太阳经腧穴为主并用补法。
临床应用中发现:并非所有阳明经或太阳经上的腧穴均能起到使上肢实现屈曲或下肢实现伸直的功能,经筛选确定下列腧穴。上肢使手及前臂做伸展动作,下肢使大腿、小腿做屈曲动作。上肢选天井穴,针尖向上方刺入1.5~2寸。臑外穴是自拟穴位,位于臂臑穴后3寸处,相当于三角肌的后方、肱三头肌的上部,该穴直刺2~2.5寸深。两穴通电后使肘关节做向前的伸展动作。下肢用大腿及小腿后部的穴位,殷外穴及屈膝穴均为自拟穴位,殷外穴位于殷门穴前3寸,直刺1.5~2寸深;屈膝穴位于委阳穴上2寸,直刺1.5~2寸深。两穴加电针使小腿做向后的屈曲动作。
另外,我科重点专科研究组经文献整理发掘,组成协定方“抗痉方”(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当归50克)外用熏洗,在降低张力,减轻痉挛方面疗效较好。
二、收集了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等相关文献资料并整理。对解决难点问题提高临床疗效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三、开展了“深刺颈旁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新技术新项目获肥城市中医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获三等奖,“深刺人迎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获得肥城市二〇一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四、对2014年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完善修订形成2015年版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