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庙铺中学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00:5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晋庙铺中学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晋庙铺中学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

第一篇:晋庙铺中学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

晋庙铺中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泽州县晋庙铺镇初级中学校始建于于1958年,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晋庙铺村,学校占地面积11008平方米,建筑面积9826平方米,现有10个教学班,41人在编教师,440名在校生,是一所四规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

二、办学条件

(一)校舍建设

1、用地面积

学校有独立的校园,校园环境相对封闭,学校总占地面积11008平方米,在校生440人,生均用地面积25平方米,按寄宿生人数生均增加4平方米,基本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

2、建筑面积

学校总建筑面积9826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2.3平方米,建有综合楼、教学楼、宿舍楼,锅炉房、厨房等,学校建筑布局合理,符合有关要求。

3、运动场地

学校操场和活动场地占地面积387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8.8平方米,符合要求。

4、专用教室

学校建有图书室和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书法教室、心理辅导室等专用教室,音乐、美术、实验室均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符合有关要求。

(二)装备配置

1、课桌椅(凳)

学生的课桌椅(凳)符合《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GB/T3976-2002)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用、整齐、美观。

2、图书

学校图书室藏书19056余册,生均43册,学校图书室正常对学生和教师开放,教师和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图书借阅。

3、理科教学仪器

学校理科教学仪器严格按照《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6-2006)配备,物理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8类191种2608件;生化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18类345种6900件,实验仪器均能满足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要求,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了100%。数学、地理仪器共计11类49种743件。

4、音体美器材

学校音体美器材配备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晋教基【2013】33号)附件4-6标准配备,有音、体、美器材室各一个、音乐器材4类57种130件,美术器材4类27种420件,体育器材4类50种282件,符合有关要求。

(三)信息技术

1、计算机网络教室

学校配备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配备计算机45+2台,能够满足学校计算机课的开展需要。

2、校校通、班班通

学校接入了教育城域网,实现了校校通和Wifi全覆盖,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12套,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优质教学资源的班班通。

(四)办学规模

我校为四规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现有三个年级10个教学班,440名在校生,最大班容量44人(七年级131班)。

(五)队伍建设

1、学科配备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1人,学科结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国家规定课程开足课时的需要。

2、教师学历

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41名专任教师中高于规定学历教师35名,占教师总数的85.4%。

3、优师分布

学校中级职称及以上14人,县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14人。

(六)生活设施

1、安全保障 学校配备有专兼职保安人员3名,安保器械15件,校园监控探头79个,消防器械124件,设施设备齐全。“人防、物防、技防”安全制度健全。

2、饮食条件

食堂及餐厅能够满足师生就餐需要,能为学生提供安全饮食和饮用水,餐厅各种制度、证件齐全,索票索证留样规范。

3、寄宿条件

学生宿舍安全够用,卫生全整洁,每生一床,并配备有专职宿舍管理员,管理制度健全。

4、厕所

学校厕所总面积130平方米,其中男生蹲位22个,1个蹲位/11人,小便槽16米,小便槽1.4米/20人,女生蹲位22个,1个/9.4人,达到有关要求。

(七)管理质量

1、办学行为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实行招生免试,划片、就近、分配入学,实行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均衡配备教师,不设重点班、实验班等,无非正常跨学区招生。

2、国家课程开设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有关要求,开全开足国家课程,安全课做到了每周一节,安全演练每月一次,利用课间操、体育课、活动课确保每位学生一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3、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评价科学,学校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公布不排队。

4、教育质量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示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毕业率达到了100%,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

(八)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整洁,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内以书香校园为主题,营造良好读书的氛;楼道内主要以领袖语录、儒家文化、名言警句、学习方法、历史名人等为主要内容;班级文化特色鲜明;宿舍布置温馨,餐厅以节约粮食为主题文化;制度文化、德育序列活动建设布局合理,并有自己的特色。

三、主要做法及主要亮点

1、加强领导,从顶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根据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要求各科室负责人、班主任、管理员根据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工作,限定时间,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2、夯实基础,结合薄改和改薄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育资源的共享,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3、挖掘特色校园文化,丰富内涵,突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一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二是全力打造“绿色文化”,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4、狠抓内部管理,近年来,学校加强常规管理、强化德育工作、素质教育、办学水平、育人环境、寄宿制的建设,不断缩小与其他学校的差距。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经费不足。受财力所限,在2015年实现校园环境的整体硬化和后院围墙的修缮在资金上仍有较大困难。需要进一步和有关教育部门进行协商。

2、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近年来在教育管理中有所突破,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市区相比,差距仍然不小。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算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15.4.10

第二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进步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点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着

自查促整改,整改促发展的目的,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自评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王通中学前身是通化中学,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所单办初中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0000㎡,校舍面积6947㎡,运动场地总面积5600㎡,藏书8880册。

我校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1人,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33人高于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66

%。高级教师2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2名,省级骨干2人,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人。

二、办学达标情况

1、校园校舍

(1)

学校占地面积40000㎡,生均166㎡;校舍面积6947㎡,生均28.8㎡。达标。

(2)运动场地:

学校现有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器械运动场地2个,1个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生均23.2㎡,达标。

2、设备配置专用教室配备及设备配置:

①学校建有音、美教室各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②体育活动及器材室各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③理化生室各1个,仪器配备到达省定基本要求;

④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

⑤课桌椅300套,满足学生单人单桌。

⑥学校有图书室1个,图书总计8880册,生均36.8册,达标。⑦理化生仪器到达配置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可以4-6人组分六组实验,操纵合格率到达96%。;

3、信息技术学校有专用的多媒体及计算机室,学生上课能保证人手一机,教师办公一人一机。学校12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全校已联网,可以在网上交换信息及共享优良资源。

4、办学范围全校共241名学生,7个教学班,最大班额38人。

5、队伍建设

(1)

教师配备学校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占教职工总数9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4%,市级以上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7人,占专任教师数26%。

(2)教师职称结构中级职称比例48%,高级职称比例270%,职称结构较为公道。校长教龄有三十五年,任职有二十八年,具有

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每五年接受一次进步培训,有两个国家级的进步培训合格证书。

6、生活设施

(1)

安全保障学校有专职门卫1人,安保职员1人,门房有橡胶棒、强光手电等。到达了

人防、物防、技防。

(2)饮食条件食堂餐厅有400个餐位。操纵职员有健康证、卫生许可证、饮水是经过检测的水质监测的合格水。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并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平常管理,定期消毒,透风、采光良好、卫生、整洁,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符合要求。

(3)寄宿条件宿舍有260个床位,可供学生每人一床,管理制度健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宿舍卫生评比检查,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宿舍各层有水房及洗手间。宿舍坚固安全,配套设施齐全,透风、采光和卫生状态良好,学生宿舍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第三篇:样板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第一初级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农村中学,位于建设路中段。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48人,教职工97人,专任教师94人,本科学历78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39人。学校占地面积19822平方米,建筑面积9112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工宿舍楼各一幢。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办学条件

1、学校设置与班额

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不举行任何选拔优生考试,招收小学毕业生,保障辖区的小学毕业生生就近入学,服务半径41公里,距离适宜。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5个班,220人,最高班额45人,八年级6个班,264人,最高班额46人,九年级6个班,264人,最高班额45人,无超大班额现象。校园环境布局合理,区域分明,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地,井然有序,分布期间,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和干扰。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净化到位,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黄杨带青翠欲滴,垂杨柳婀娜多姿,绿草如茵,翠竹萧萧,是教书育人求知修身的理想场所,曾被评为三门峡市花园式学校。经过50余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西面墙壁大型文化长廊《魅力朱阳、可爱家乡》详尽介绍了朱阳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历史传说、红色印记、特色产品,让同学们了解朱阳,热爱朱阳,建设朱阳,培养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校园西面墙壁的科学知识、历代圣贤、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运动场周围墙壁上的球类小知识、各项体育技能介绍,帮助同学们开阔视野。食堂周围的健康饮食,食物营养成分介绍,使同学们做到合理饮食、健康饮食。学校后勤处、政教处、办公室,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每周对学校围墙进行检查,如今围墙坚固、安全,无任何安全隐患。

2、校舍建设

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1982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6.5平方米。建筑面积911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18平方米。

教室建筑面积1358平方米,生均面积1.82平方米,玻地比1.8/6,每个教室配有节能灯11支,并且配有灯罩,教室地面硬化防滑。

教学辅助用房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九室齐全,各项设施配备到位。

学生宿舍 学校现有住宿生363人,七年级113人,男生60人,女生53人,八年级现有住宿生101人,男生62人,女生39人,九年级现有住宿生149人,男生78人,女生71人。学生宿舍实行标准化小宿舍管理,住宿生一人一床,学校宿舍建筑面积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3.4平方米。宿管老师加强宿舍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各种物品摆放整齐,美观大方。加强对宿舍的文化布置,开展特色宿舍命名活动。宿舍定时打扫,通风换气,为同学们提供理想的住宿环境。

学生食堂 学校食堂建筑面积平方米,就餐学生363人。生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学校食堂防鼠台、冰箱、消毒柜、切丝机等各项设施配备到位,实现学生餐厅和操作间分离,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检查炊管人员的健康证,建立食品进货、入库出库台账,坚持索证索票制度和食品的试吃、留样制度。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厕所 坚持教工厕所和学生厕所分设,男生厕所坑位1/21,女生坑位1/13,厕所干净整洁,有专人打扫,地面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

办公用房 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配齐处室办公用品,保证正常工作。设立5个备课室,每个年级各设1个,另设九年级政史地备课室、七八年级政史地备课室,开设教工阅览室、教工活动室,开辟教工健身场地,为教工健身锻炼提供便利。

3、设备设施和场地

图书 学校现有图书21633册,生均图书29册,每年新增图书210册,图书复本率不超过20册。建有学生阅览室,各班级建有流动图书柜,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学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师生捐出自己的图书,大家相互借阅,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教学仪器 学校建有理化生实验室、理化生器材室,各种仪器配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实验室、器材室配备专人管理,总账、分类账、报损账、往来帐齐全清楚,各种规章制度张贴上墙。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现在17各班级,全部实现“班班通”工程,配齐电子白板或者推拉式多媒体配置,建有学生微机室,配备微机45台,实现更新换代,学生上课一人一机,各处室、办公室、备课室配齐微机打印机,为教师的办公、教学创造条件。实现光钎入网,建有校园无线网络,保证师生流畅快捷上网,开通校园局域网,达到资源共享。教师台式、笔记本电脑达到71台,学校采取购机补贴、团体购机等形式,鼓励教师购置微机。实现农村中学远程教育工程正常使用。

体音美器材 学校开辟有美术活动室,每月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一次美术作品展,开设舞蹈教室,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形体训练,音乐美术器材配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II类标准,体育器材、卫生器材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实行基本标准》。

运动场地 学校设有300米的环形沥青跑道,跑道直道105米,建有两个标准化的塑胶篮球场,有4个乒乓球台子,4个篮球场,购置安装学生健身的各种器材十余种。

(二)、入学机会

1、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 由政教处牵头建立留守儿童台账。2010年共有留守儿童41人,女12人,其中七年级12人,女1人,八年级13人,女2人,九年级16人,女9人;2011年共有留守儿童25人,女10人,其中七年级6人,女3人,八年级10人,女4人,九年级9人,女3人;2012年共有留守儿童30人,女10人,其中七年级5人,女2人,八年级16人,女6人,九年级9人,女2人。学校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给予留守儿童以亲情帮扶。每位教师承包一名学生,做学生的代理家长。每逢节假日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就餐,为留守儿童赠送御寒的棉衣、手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设绿色网吧、连心桥、亲情家园,让留守儿童通过视频和亲人对话。

2、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学校现有残疾儿童4人,其中眼疾、耳疾各一人,智力障碍1人,口齿不清1人。学校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帮助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战胜心理障碍。

3、完成优质普通高中分配名额 2010年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给我校分配招生名额为 人,我校实际完成 人,2011年给我校分配名额为 人,我校实际完成45人,2012年给我校分配名额为31人,我校实际完成62人。中招综合成绩在全市119所农村中学中排名前十名,学校连续5年获得三门峡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三)、保障机制

教师工资近三年来,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一般在当月13日之前发放到教师工资专用账户上,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

生均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2010年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为 元,拨款人数为1097人,实际拨款 元;2011年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为 元,拨款人数为906人,实际拨款 元;2012年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为730 元,拨款人数为748人,实际拨款46040元;

学校经费使用情况 2010学校经费用于公务支出 元,业务支出 元,购置支出 元,维修支出 元,其他支出 元,教育事业费支出 元,勤工俭学指出 元

2011学校经费用于公务支出 元,业务支出 元,购置支出 元,维修支出 元,其他支出 元,教育事业费支出 元,勤工俭学指出 元

2012学校经费用于人员支出 元,日常公用支出 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元,项目支出 元。

“一补”资金发放情况 2010年春季困难寄宿生“一补”标准为375元,补助336人,共拨款126000元,2010年秋季,受助寄宿生人数277人,补助标准375元,共拨款103875元;2011年春季,受助寄宿生277人,补助标准为500元,共拨款为138500元,2011年秋季,受助寄宿生人数为210人,补助标准为500元,共拨款105000元;2012年春季,受助寄宿生人数为210人,补助标准为500元,共拨款105000元,2012年秋季受助寄宿生人数为200人,补助标准为500元,共拨款100000元。所有款项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无挪作他用现象。

教师绩效工资考核 学校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师绩效工资考评方案,分为两大块,九年级一块,七八年级一块。每学期根据教师工作的量和成绩,进行算平,最后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给教师的绩效工资量化为分。每位教师每学期从工资中扣除1000元,进行统一算平。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优质优酬,能者多得的用人原则。

(四)教师队伍

1、教师配备 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18.5:1)配齐配足教师,特别是注重体音美学科专任教师的配备。2010年学校共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74人,中高职称2人,中学一级职称16人,本科学历35人。2011年学校共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76人,中高职称6人,中一职称15人,本科学历50人。2012年,学校共有教职工97人,专任教师94人,中学高级职称5人,中学一级职称39人,本科学历78人。2012年本科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2.9%,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6.8%。

2、教师补充近三年来,学校根据上级行政部门的分配,不断补充新招录教师。2010——2011学新招录特岗教师8人,招录教师3人,2011——2012学新招录特岗教师7人,招录教师2人,2012——2013学招录特岗教师6人。新补充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为学校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继续教育 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每位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明确专业发展规划。组织教师参加三门峡市教育局组织的2010年、2011年远程教育,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知识视野。组织教师参加河南省组织的国培计划,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业务研修,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强电教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电教能力,让每一个教师熟练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开展电子白板运用培训工作,熟练运用电子白板笔,进行批注、绘图。学校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教育,对进修教师从福利待遇、假期、补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

(五)质量与管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开齐国家课程、省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课时。2010——2011学,每周语文七八年级6节,九年级5节;数学5节;英语七八年级4节,九年级5节;政治2节,历史七八年级2节,九年级3节;地理2节;物理3节;化学2节;生物2节;体健2节;音乐1节;美术1节;信技七八年级1节;综合实践七年级2节,九年级1节;书法七九年级1节,八年级双周1节;省情礼仪七九年级1节,八年级双周1节。2011——2012学每周除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信技、书法等学科与上一致外,综合教育七九年级1节,八年级双周1节;劳技七年级2节,八九年级1节,综合实践七九年级各1节。2012——2013学除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微机、书法、综教、综合实践课程与上学年一致外,劳技七九年级1节,八年级双周1节;学校课程七年级1节,八年级双周1节,我校均按照要求开齐开足课程。

2、控辍保学工作 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学校成立了年级主管校长、单元负责、班主任、科任教师四级控辍保学体系,每学年初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同时将班主任的工资津贴以40元用于班级控辍。实行任课教师承包学生制度,每位教师承包10——15名学生,每辍学一名学生,从教师的绩效工资中扣除300元,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开展教师和学生谈心活动。每周班会课后15分钟时间为教师和承包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开展任课教师晚上查寝活动,任课教师每天晚上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天、谈心,发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已经辍学的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及时上门做思想工作,促使其返校上课。2010年,我校毕业学生395人,3年前招生人数为425人,巩固率为92.9%;2011年我校毕业学生413人,三年前招生人数为416人,巩固率为99.3%;2012年我校毕业学生为378人,3年前招生人数为382人,巩固率为98.9%。

3、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时间为3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除组织学生做好第九套广播体操外,还开展特色的体育运动搏击操、兔子舞等,加大学生训练力度。组织开展春秋季田径运动会,每年举行2次,积极组建学校篮球队、体育代表队参加灵宝市篮球赛,田径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班级篮球对抗赛、拔河比赛,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举行冬季长跑启动仪式,组织学生参加长跑活动,强身健体,陶冶性情。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理念。2010年在校学生1097人,体质健康合格人数为 个,占。2011年在校人数906人,体育健康合格人数 人,占。2012年在校人数为748人,体育健康合格人数为 人,占。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分重点班,不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和奖惩。建立全新的学生观念,相信学生人人皆有才,人人能成才,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培养体音美特长生,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开设有弘源文学社、芳草书画社,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加强班级间教育均衡发展,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当年轻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强化班主任培训,定期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丰富班级管理艺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科平均分控制在2分以内,实现了平行班级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规范化管理 按照《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规范办学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每周实行五天制。早上学生起床时间为6:30,晚上寄宿学生上晚自习,夏季下晚自习时间为9:00,冬季下晚自习时间为8:00,保证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语数英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政史地、理化生学科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不将作业留到课外。不要求学生购买任何的教辅资料。减少考试次数,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不举行任何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现象。每学期开学之初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收费承诺书。从2010年秋季开始,学校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没有统一组织学生购买任何教辅资料。

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 全力打造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

——创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汇报材料

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4年5月1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对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各位领导、专家到我县验收评估“创建基础教育强县”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现将我县创建基础教育强县工作情况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本溪县位于辽东山区,县域面积334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7.2%。全县行政区划为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98个行政村。总人口数约为30万,其中满族人口占65%以上,1989年成立本溪满族自治县。2013年,全县GDP实现17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7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087元,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

全县共有小学14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所,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1处,各类幼儿园49所。在校学生总数29509人,其中:学前在园幼儿5818人,小学学生12122人,中学学生6412人,高中学生5157人,在职教师2910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自2012年10月,全面启动创建工作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严格执行《辽宁省教育强县评估标准》,扎实开展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确定了政府主管、教育部门主抓、政府督学室牵头、政府各部门配合、各级各类学校具体落实的整体工作思路,通过强化政府主导、财政优先投入、实施“五项工程”等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强”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推进

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强工作是政府职责,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1. 强化责任意识

在明确“创强”工作任务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认识再提升、投入再增加、工作再努力”的“三再标准”,通过不断强化政府办教育的责任意识,坚持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线,站在“全市领跑”、“全省创强”的高度,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确保三年内实现县域教育高位发展、全面达标。2014年基本完成教育强县创建工作,2015年依据现行规划加速推进,2017年前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此,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推进会、阶段总结会,专门听取“创强”工作汇报,做到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创造条件、全力推进。2.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基础教育强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创强”工作的推进,督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实施定期汇报制度、联系学校制度、视察工作制度等,强化对“创强”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统筹规划、区域均衡”、“立足县情,高效运行”、“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工作策略,从组织机构上全力推进“创强”的工作进程。明确县政府督学室、县教育局具体负责 “创强”工作的督导和实施。

3. 强化制度落实

县政府、县教育局多次组织人员到大连、调兵山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并结合《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细则》内容,深入调研,仔细自查,分析差距。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基础教育强县的意见》,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优质特色化普通高中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并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创强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4. 强化专项督导

面对“创强”的新形势,县政府教育督学室不断创新教育督导工作,强化对学校的监督与服务。依照创强方案,围绕布局调整、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等重点工作,坚持深入基层单位学校督查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做到了问题不拖,重点突破。

(二)坚持投入为主,强化资金保障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优先投入、优先建设、优先发展。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投入各项政策,不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县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2011—2013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34013万元、51305万元和53232万元,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别为14.6%、18.3%、18.7%;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1384万元、24575万元、24878万元,生均分别为9711元、11629元和13741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达到了逐年增长的政策要求;公用经费小学生均分别为646元、882元和1054元;初中生均分别为862元、1394元和1413元,在达标的基础上均实现了逐年增长。

(三)实施五项工程,推动全面发展

实现教育强县是对县域内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涉及多方面、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认真实施了“五项工程”,推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1.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县教育系统项目建设累计投资16730万元。投入3100万元,改扩建了县实验小学;投入1200万元,新建了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办公楼;投入1100万元,新建草河掌学校综合楼;投入1200万元,为3所学校新建食堂、4所学校新建水洗厕所;投入1000余万元,对6所乡镇中小学的操场进行硬化;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义务教育校舍维修和校园绿化美化;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也达到了330万。同时,还投入900万元,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配备了电子白板,推进“班班通”工程,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13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要高标准通过“创强”验收的目标,克服财政支出压力,追加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对校园环境、专用教室和软硬件设备进行改造。

2.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规范办学行为。一是狠抓减负工作。严格执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规定了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严禁学校周六、周日补课,对学生的作业量做出明确要求,从而将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二是倡导“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学风正、教风浓的良好氛围。严肃考风考纪,中考、高考考风严谨,无任何违纪行为发生。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广泛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家长会等德育常规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张扬了学生个性,挖掘了学生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模式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积极推行教研教改。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县提出了“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战略,注入了质量提升的新活力。建立健全了各级教育科研制度,并通过实施小课题研究和学校龙头课题带动的方式开展“联片教研”,逐步形成了“学校有实验项目,教师有研究课题”和“以研促学,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的新局面。

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我县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突出教育创新,提升办学层次,打造品牌学校,在全县各校开展了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活跃了校园生活,真正形成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严格校长任职条件和资格,强化对校长的培训、考核,实行校长持证上岗制、校长负责制等,并通过城乡干部交流、公开选拔等办法,促进校长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奠基工程”,在教师学历提升、骨干教师培训、中青年教师在岗培训以及全员校本研修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通过开展“形象工程”,增强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治教的意识,引导全县广大教师敬业奉献,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教学中能做到依法执教、文明施教。

4.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县政府设立了信息化建设专项预算资金,切实保障信息化投入经费落实到位。两年来,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1800余万元,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改建微机教室20余间,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518套,为一线教师配备台式电脑1100台、笔记本电脑1032台,信息化硬件建设得到了全面改善。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全面实施了“班班通”工程,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的每一堂课,做到了日常化应用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和有效整合,切实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使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枫乡教育网”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教育门户网站”,仅用5年时间,就刷新了市局门户网12年的点击量。

5.校园安全稳定工程

加强学校保卫工作。为全县各校配备了58名专业保安人员,与驻校民警配合工作。县政府每年出资100多万元,作为各校保安人员的工资、服装费及保险费等。县财政还拨款40万元,为每所学校的校门口、教学楼门口等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监控系统与县公安局联网。寄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走读生实行半封闭式管理。

强化日常管理和教育。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周、安全生产月、学期初安全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加强校车管理。为解决寄宿制学校住宿生交通问题,县政府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购置了12辆黄海大客车作为校车,每周2次免费接送住宿生上学和放学。校车由教育局安全股统一管理,运转资金由县财政支付,每年运行费用超过240万元。2012年下半年,县政府又通过招标,与麟卓客运公司达成协议,县财政每年补助220万元,由麟卓公司出资购买26辆非寄宿学生用车,为通勤学生服务,从而保证了学生的交通安全。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展望

对照“创强”标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硬件还存在不足,如专用教室数量、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不平衡等;二是软件方面,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还需要不断更新;三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验收评估为契机,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强化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县域教育现代化水平。作为基础教育责任主体,县政府将继续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入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在硬件建设上达到教育强县的建设要求。

二是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立足探索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提高专业技能的新途径和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教育新理念,掌握教学新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教育强县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是加大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今后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强校本教研,规范常规教学,科学管理学校,在内涵发展上切实与教育强县接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指导下,通过全县上下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县教育创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省、市要求相比,与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全县人民对教育的殷切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决心以这次评估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我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积极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庙山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庙山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查报告

庙山小学在区委、区政府的热情关怀和积极支持下,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本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全面建设的原则,扎实有序、有条不紊地前行,有所成效。下面对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文件,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展开自查,现将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庙山小学是一所位于中心城区以外的非寄宿完全小学,建于2007年,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坐落在汤逊湖畔,武汉纺织大学旁,于2012年7月改制成一所独立的小学。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标情况如下:

1、学校规模和班额

学校现有学生数718人,16个教学班,平均每班45人。

2、校园建筑面积及绿化用地

校园占地面积33180㎡,生均用地面积46.21㎡; 校舍面积8436㎡,生均面积7.5㎡;

学校绿化用地面积10000㎡,占校园面积30.0%。

3、体育活动场所

庙山小学体育场面积5000㎡,有标准的6道塑胶环形跑道,内环长250m,直跑道长100m;

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各2个,足球场1个。

4、条件装备和图书

庙山小学有多媒体教室16间,每间都配有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 教辅用房9间,有科学、劳技、音乐、体育、美术、微机、多功能等标准的专用教室,仪器设备投入720000元,生均1003元;

实验室450㎡,图书室210㎡,多媒体教室185㎡,生均教辅用房6.7㎡;计算机室50台电脑,每百人7.5台;

学校藏书22000多册,生均31.3册。

5、教师配置

学校有69名教职工,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育硕士2人,本科学历16人,大专学历46人,中师学历5人,中高职称3人,小高57人,小一9人,学历全部达标。

师生比是1:13.1。

二、自查过程与结果 随着政府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庙山小学成立了以校长杨淑军、副校长赵维祥、书记童卫国为首的领导小组,组员陈会莲、蔡同喜、蔡发超、陈辉、袁小兰等,分 工合作,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验工作会议,稳步推进了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评估指标,坚持边督查边整改,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加快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1、发展规划及保障

区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城乡中小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认真学习各种制度文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工作,并做好记载。

一直以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保证足额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年年生均公用经费高于省定标准。教师的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并购买了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学校标准化建设

按照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坚持“软硬件”齐头并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3、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此,我们大胆创新,不断深化师德行风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积极促进校内、校际间师资的相对稳定和均衡。另外还组织了校际间的交流,送教下乡,教师师徒结对帮扶等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纪违规问题。

学校以“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为载体,给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并收集在活动中产生的优秀教案及家访手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健全教师培训机制,落实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

4、教育教学质量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减轻:没有办重点班现象;无利用节假日、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现象;无乱订、滥印、乱发教辅资料现象;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

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择校”问题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全面落实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健康教育,认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好“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均衡考核评价机制,并坚持每学期对教育质量均衡进行考核评价。

5、建立健全关爱机制,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我校切实做到:(1)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建立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帮扶制度;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严格实行“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书本费、发放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4)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基本做法与经验

(一)加强学校管理与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干部民主,身先士卒。几年来,我校制定并完善了《行政议事制度》《教师代表参政制度》,学校每出台一项管理办法,都要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再颁布施行,学校大事必须交行政集体决策才实施,做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班子不搞特殊化。2012年完善了领导岗位责任制,使每个领导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做到了层层负责、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学校校长、书记都承担了两个年级的课程,在课内比教学中和老师一样上公开课,学校各种工作领导总是身先士卒。班子的建设加强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顺利开展,和谐的校园工作氛围也随之形成。

2.关爱教师,管“理”不管“你”。学校把“打造庙山小学精神特区”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因为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大部分老师住在武昌、硚口、洪山、纸坊城区和庙山各村,早来晚归,午餐和午休问题一直困扰着老师们。为了解决老师们的实际困难,学校建立了教工食堂,还腾出一间活动室供女老师午休。生活上的问题解决了,老师们的心也定了。学校校长还经常到教师家中家访,了解教师家里的实际困难,校工会每月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引导教师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3.培养骨干,以点带面。骨干教师培养,做到“六有”。即有队伍、有计划、有阶段目标、有培训、有活动、有传帮带。

4.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我们学校专任教师55人,学率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17人,区优青4人,区教学能手2人,区教坛新秀1人。几年来无一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没有体罚和侮辱学生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现象发生。我们建立了健全的教师培训制度,贯彻落实区局“十二字”工程,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形成骨干教师团队,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美行美习,美习成品

庙山小学抓住本校学生的好玩、好动、好热闹的特点,倡导教育要提供更多的趣味和自由,解放学生天性,开展七彩活动,践行七彩德育,让教育回归最初的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营造七彩氛围

融集体智慧,用集体力量,首先从学校变色开始,打造七彩校园:七彩的走廊、七彩的廊柱、七彩的台阶、七彩的墙壁、七彩的图案„„每个班级、每个老师、每个学生、每个家长动起来,自主设计,自己动手,亮出自己的特色,秀出自己的风采,班班有特色班名、学生榜样栏、卫生角、图书银行、激励栏、班训、心理健康等版块,丰富了学校的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展现了班级特色。学校还举行了“班级文化设计”汇报会,班主任和学生代表汇报班级文化设计的心路历程,设计理念,和全校师生分享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七彩节日——自主发展的七彩童年 校园传统节日,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大亮点,它体现了学校在办学中的传承与发展,也是铸就校园文化特色、成就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学校相继举办了语文节、读书节、数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一系列校园节日,旨在让学生沐浴在校园节日的愉悦中,实现“七彩童年”的夙愿。学生沉浸在校园 节日的欢畅中,奠定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3、蓝鸟行动——务工子女的七彩童年

2012年11月10日,庙山小学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活动“蓝鸟行动”见面会在多功能室隆重举行。

行动分“寻找——结伴——飞翔”三部分进行。寻找: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档案》,做到四了解:即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租住的地址、了解其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其家庭经济收入。通过课外访万家把基本情况摸清楚,确保每一位儿童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按时进校学习。

结伴:一是师生结伴,由班级科任教师和学生结对,在课堂、课间给予重点关注和关爱。二是学校与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志工部结对,纺织大学招募志愿者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帮扶,每个星期六上午到学生家中进行作业辅导、心理辅导。

飞翔:“蓝鸟行动”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如四(1)班谢玉湘同学在区小人才绘画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六(2)班曾陈欣、四(3)班尹雅兰,王博文、五(2)班徐瑶和谭浓平荣获学校学习标兵称号。

学校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研究》为课题开展了研究,2012年11月1日作为武汉市重点课题正式开题。蓝鸟行动给这些孩子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为今后翱翔蓝天奠定了基础。

4、争星夺章——天天向上的七彩童年 行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训练。我校采用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的疏导方法,平时表扬与积极奖励相结合的积星式方法,注重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式,把规范训练中培养学生自制自理能力作为规范教育的最终目的,把规范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分四个阶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内部动力。

5、雷锋基金——大爱无疆的生命之歌

3月6日,学校成立雷锋基金,在学校的操场上,校长带头,学校所有老师和学生纷纷向捐款箱投入自己的爱心。4月18日,庙山小学校长杨淑军带着全校师生的情谊,把4000元爱心捐款交到五(2)班周顺的奶奶手上。

6、家校互动——汇聚能量的心手相牵 12:30,庙山小学家长午间课堂形成常规。从2012年9月起,学校认真抓好家长学校的“三落实”,即时间落实、教员落实、教学落实。在“三落实”的各个环节,庙山小学本着“为家长着想,为家长排忧”的指导思想,注重工作细节的人文关怀。教师牺牲了休息时间,方便了家长,家长学校入学率提高到85%,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有效地对接,并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

校园开放成常态,为了让每一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庙山小学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开放日活动。

网络平台连家校 在家校互动沙龙中,家长和校长直接交流已经很平常了,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和观念,使有一些针对学校的意见和矛盾在家长之间就得到了化解。各班也建了班级家校沟通群,据统计,有70%的家长成了学校群的成员,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因为网络更加频繁、通畅了。

7、七彩活动——奠基成长的多样化教育

像大学生一样选修活动课程

这学期,庙山小学为了给不同志趣爱好、不同潜质特长的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育,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义务支教队牵手,根据学生年龄、兴趣特点开设了手工、手语、科普、硬笔书法、合唱、体育、魔方、魔术杯、七巧板、百变魔尺、航空模型等20个兴趣班,聘请具有这方面特长的大学生为辅导教师,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教师的引导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还与江夏雅康舞蹈学校牵手,开设了民族舞、拉丁舞、街舞课程,组建了校“小金龙”鼓队。

像大人一样体验社会生活 每学年学校都要组织春游和秋游,边游玩边进行实践活动,拿起锄头铲子体验劳动。

学校的品社课还把书本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老师鼓励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如学生零花钱的使用、近视眼为什么越来越多、上网的利与弊、汤逊湖的污染、武汉桥梁的变化等。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和小调查,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学校还组织同学们走进社会和家庭,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如到社区劳动、清除牛皮癣、“我爱我家”承包一日家务事等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同学们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

模拟地震发生一样感受逃生自救 雅安地震后,庙山小学干部教师迅速行动,开展“心系芦山,行在庙山”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开展“为雅安祈福”国旗下讲话;观看雅安地震实况报道,普及防地震知识;推出地震知识专刊;模拟地震,感受逃生自救,一次不行,再演练一次;开展“雅安,雄起”书信比赛,号召学生向震区中小学同年级同班级学生写信,交流学习和生活,表达对他们的牵挂和鼓励。同时,校“学雷锋基金”决定拿出2000元捐给雅安宝兴县实验小学少先队。

(三)七彩教育之花,绚丽绽放

1、常规管理扎实有效,检查到位。学校严格按照部颁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国学读本》,教学效果好。建立了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专人负责,有教研组周查记录,有行政月查记载。

每月28日为常规检查时间,任课教师按时将本班学生作业本、练习册等收齐,整理好和教案一并放在档案盒里,交到制定的检查人(有总支领导、学校领导或教研组长)检查。常规检查过程中将教师的备、批、教、辅情况如实做好详细记录,形成文字上交教务处汇总,在周一全体教师大会上予以公布,让教师及时的查漏补缺,检查人跟踪复查。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学校建立并逐步健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制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了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进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评考核,学生全面发展,操行评定合格率100%,犯罪率为0,各科学业成绩合格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等都达标。

3、教研、科研活动扎实、高效,真正实现师生共同发展。(1)课内比教学

我校从3月5日起正式启动了课内比教学活动,到4月底活动结束,活动经历宣传——开展——总结的过程。为了使活动更有实效,本次课内比教学分为“引路课”“展示课”“ 临摹课”三个部分。引路课——由学校教务处推荐、安排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一名骨干教师上一节引路课,要求上课老师精心制作课件,运用学校新安装的白板进行教学。展示课——语数学科“课内比教学”采用“同课异构——磨课”的形式,即同年级教师统一教学进度,共同选定一个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第一个老师执教后,同组老师评课、磨课,后面的老师用改进过的教案再进行执教。以合作的方式,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协力,共同提高。临摹课——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相关学科老师观看专家录像课,然后安排一两名教师上“临摹课”。

(2)师徒结对

作为课内比教学工作的延续,我校本学期启动了“师徒结对”活动,平行班之间的几位教师互相结为师徒,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的义务与责任,要求师徒之间每月互相听课1-2次,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联校教研活动

庙山小学主动迈出步子,伸出手,与江夏区第一小学、硚口区韩家墩小学两所市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结成对子,经常举行联校教研活动,打造七彩课堂。

(4)教研组活动

我校将语文教研组活动定在每周二下午,数学教研组活动定在每周三下午,综合组与英语教研组活动定在每周四上午,原则上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间周一次,相关蹲年级与蹲科领导全部参与,督促与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

(5)专家指导

我校专门邀请了武汉市教科院负责课程改革研究工作的刘冬梅博士来校指导工作。刘博士每月来校1-2次,深入课堂听课,课后与教师广泛交流,从专业的角度指导教师们怎样处理教材、怎样组织课堂、怎样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6)科研工作 本学期,教务处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级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十二人向区教科所申报了个人课题。并成功申报了3个市级个人课题,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开展各种教学研究工作。

同时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研究》也已经审批通过,并成功开题。通过这一系列的科研活动,将极大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也会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特色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分析校情和师资队伍,找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学校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让国学经典诵读这一活动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我们的口号是“读国学经典,做少年君子”。走进校园,文化飘溢;走近教室,书声琅琅;教室走廊,校园连廊,浸润着书香。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吟《三字经》、学《弟子规》、诵古典诗词、读《增广贤文》等读书活动,学为人处世之范,做与经典同行之友。让国学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国学文化溶进孩子们的心田。我们沿着国学经典之路,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真正的特色教育之路来,引领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提高师生人文素养,构建书香校园。

四、不足及打算

1、整合资源,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将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将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要以整合教师资源为重点,不断平衡、协调、优化教师资源,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性、持续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强化骨干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学历水平提高培训,进一步解决干部和教师队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 和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问题,着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建立一支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

2、精细教改,精致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一切工作都将围绕这条生命线展开。我们将充分利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这一平台,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教研教改,从每一个教学环节研改、对每一种教学手段研改,在研改中找到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找到最实效的教学方法、找到自我特色教育,在研改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3、立足关爱,着眼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校将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我们将坚持不解地深入开展把学生当子女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帮扶制度,让学生在校切实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关怀,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业有成,努力把庙山小学创办成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

庙山小学

2013.7.2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

大沟林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湖北省、丹江口市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大沟林区从2009年年秋季已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乡镇的创建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意见》,经过林区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努力,已基本达到《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乡镇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规定的标准。现将大沟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沟林区位于丹江口市最北端103公里处,东面、分别与河南省析川县的宋湾乡、滔河乡接攘、南面与蒿坪镇、习家店镇毗邻、西北面分别与郧县的白桑镇、谭山镇为邻。林区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总人口,5265人。林区共有学校4所,其中九年制学校1所、村级小学2所,一所幼儿园,现有教职工总人数20人,在校学生146 人(男生81人、女生65人)。林区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

二、自查情况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我们林区2009年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乡镇”的创建工作确定为林区的大事之一。依据丹江口市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林区出台了《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大沟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召开了全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验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加快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步伐。此外,林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林区中心学校多次组织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义,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学校新的工作任务,并选派中心学校教师到下面村小学检查指导,促进了林区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各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有力地促进了林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教育管理

林区根据市政府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领导机构及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制订了林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林区主任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林区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近几年来,市教育局

和林区共投入185 万余元用于新建、维修校舍,添置内部设施,使我们林区各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布局调整

我们林区是一个山大人稀,群众居住分散的山区林业区域,生源本生不足,近年生源骤减日趋明显。为此,林区制订了《大沟林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现在已由2001年的12所学校并至现在的一所九年制学校和中湾、大沟两个教学点三所学校。使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规模适中,有利于学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加快了九年制学校的项目建设步伐,推进了林区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办学条件

自2001年以来,林区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06年“两基”迎国检以来,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新建九年制学校学生宿舍楼、食堂、餐厅,操场跑道等,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2011年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市的关键时期,争取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为九年制学校建起了高标准的交流教师周转房,并为图书室添补了图书。

1、教学设施:林区学校共有舍建筑面积共计3735平方米,生均 25.6平方米,彻底消除土木结构校舍,无危房;寄宿制学校后勤设施达到标准,住宿生住房面积共计 280平方米,生均3.7平方米,住校生全部在校用餐并享受生活费的补助,设置合理,各校均

有围墙、大门、旗台、旗杆、花园,且布局合理规范,“三化”到位。

2、图书仪器设备:九年制学校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分类比例达到规定标准。学校共有学生图书4000册,生均27册,共有教师用图书550册,师均20册,各校仪器配备均达到标准,其中九年制学校按一类配备。

3、体、音、美、卫及电教设备:九年制学校体、音、美、卫及电教器材配备达到二类标准,设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并实现了“班班通”,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

4、林区3所学校共有蔬菜基地 5亩,林区成校有劳动实习基地2处,均达到标准,九年制学校设有科技活动室。

(五)教师队伍

林区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女4人,共有学生146人,其中女 65人。

1、专任教师合格率:全乡 15名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9人,中师学历6人,岗位合格率为100%。

2、校长培训合格率:共有2名校长参加了岗位培训,均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

此外,林区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教师队伍的年龄、学科、职称结构趋于合理。

(六)普及程度

1、辍学率:近三年来,全乡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没有

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

2、四类弱势群体入学率:三年来全林区四类弱势群体(残疾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女童、留守儿童)已全部入学就读,入学率为100%。

3、完成率:三年来15周岁人口共有195 人,已完成小学学业的有 195 人,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

4、青壮年非盲率:2009—2011年来青壮年非盲率为99.8%;近三年来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100%。

此外,林区还建立了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四类弱势群体入学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并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逐步建立了电子学籍档案体系,及时记载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加强对学生流动的监测。

(七)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林区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林区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1、毕业率:2009~2011学全区共有小学毕业学生 78人,成绩合格78 人,毕业率达到100%。初中学生108人,合格人数 108,毕业率达到100%。

3、犯罪率:近年来,各学校无一人犯罪,犯罪率为0。

4、课程开设:林区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

足课时,同时加强了体、音、美、信息技术等薄弱环节,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林区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一是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并对学生进行健康分析和心理疏导,控制学校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创建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的活动,二是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健全了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几年来林区各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义务教育延伸

林区学校相对分散,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基础差,家长意识不高等给我们学校学前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已彻底得到解决,学前一年入园(班)率达到100%。

四、自查结果

经我们林区的自查自评,对照相关文件及《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我们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已基本达到要求,自查得分95.5分。

大沟林区中心学校

2012年3月12日

下载晋庙铺中学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晋庙铺中学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合集5篇)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XX教育局:根据《XX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XX利州区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的精......

    盐池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盐池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查报告 根据《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暂行办法》(鄂政督[2011]6号)和《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的有关规定,我校全面......

    东关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东关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技术自查报告 为了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依据《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具体内容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我校认真学习领会上级......

    晋庙铺中学高效课堂实验计划(五篇范文)

    晋庙铺中学“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验计划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校“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普及、深入开展,促进教育质量大提......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自查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自查报告XX区是XX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87.7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下辖10个街道。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范文模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不知所措,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的工作,收获良多,也看到了不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自查报告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高家中心小学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现将我校义务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甘肃省省人民政府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