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与有效对策
浅谈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与有效对策
精?史銎妒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看扶贫、讲扶贫,亲自抓扶贫。总书记在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同时,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但扶贫要做到“精准”,需要审计的“火眼金睛”来助力,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使点多面广、资金零星分散的传统“大水漫灌式”扶贫向“滴灌式”扶贫转变,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确保扶真贫,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
一是真正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战略全局。精准扶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加速全面小康建设,是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划时代事变;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二是能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幅员辽阔,先天性地容易产生“贫富差距拉大”。实现包容性发展,让贫困人口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是中国政府致力追求的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两句朴实的话,出自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出克服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的姿态,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开阔恢宏的视野,又具有对当下农村的现实关注,二者的结合,既考虑了贫困实际,又注意到扶贫的效果与方法,是“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农村发展作出的大手笔,是“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务必采取“靶向疗法”划定帮扶对象,实施精准扶持,才能遏制贫富分化。精准扶贫,就是由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从输血到造血,增强后续发力,破解特困地区如何跳出“贫困陷阱”难题,实现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的重大减贫举措,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产业扶贫开发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改变经济社会面貌;就是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快脱贫致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精准扶贫就是众志成城,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国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促使落后地区争取早日跟其他发达地区一道共同进步,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贫富分化消除的同时,就是贫困人口的新生,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是我党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曲极为重要的时代强音。党中央、国务院就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整体把握,出台专门的政策,把扶贫开发当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通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措施办法,把扶贫模式从“大水漫灌”向“喷灌、滴灌”转型,体现更加结合实际、贴近群众、务实为民的施政方针,从而解决如何把贫困群体带出“泥淖”的历史难题。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狠抓落实,“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以民本情怀促进民生发展,为后发赶超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老百姓感受到了实惠,拥护党,党的执政之基才能稳固如磐。精准扶贫,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继而迈向共同富裕的铿锵进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精准扶贫的有效对策
1.对象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面对贫困状况,精准确定对象是扶贫的先决条件。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2.项目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抓手
没有帮扶项目,无法彻底解决脱贫问题。对于扶贫项目选择,要求领导干部做到三准:需求要准,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凭空想象;听取意见要准,要认真听取农户的意见和想法,引导好项目选择的方向;算账要准,要帮农户算好经济账,结合农户实际困难,落实好帮扶路径。项目选好后要一项目一策,落实好项目跟踪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发展方向,才能落实帮扶的项目,才能使项目发挥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帮扶措施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镇江市丹徒区谷阳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4.加强审计监督是精准扶贫的根本保障
当前,在“滴灌式”精准扶贫的模式下,应精准识别,使扶贫资金成为难以触碰的高压线,让扶贫资金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用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其价值最大化。对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审计监督在财政资金精准扶贫上的作用,使财政资金落到实处,落到用处。
第二篇:浅析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浅析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摘 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是让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尽快脱离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精准扶贫”从提出到今天,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全面贯彻实施扶贫政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困境,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扶贫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完善精准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1-0069-02
一、精准扶贫实践现状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尽管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比较多,由贫困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饥饿、疾病、社会矛盾等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发展,影响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扶贫工作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但传统的扶贫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扶贫的实际需要。以“精准”为核心,更加严谨地精准扶贫模式将成为我国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手段。
目前,我国还有7 000多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边远山区等地,无论采用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很大,而原来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扶贫的实际需求: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的趋势下,我国数亿人口脱离了贫困,解决了温饱,现在正在奔向小康生活。而当下这7 000多万的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较之其他人来讲却更加恶劣、贫困因素更加复杂,脱贫难度相当大;其次,传统粗放型扶贫模式已无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而精准扶贫的实施则能够对现有资源进行全面合理的使用;最后,扶贫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政府引导支持,聚全社会之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因此,更加精准的扶贫模式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扶贫政策的目标。2015年,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必须要有更加明确的思路,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措施,众志成城将脱贫目标全面实现,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位贫困群众。
二、精准扶贫实践困境
(一)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已经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近四年时间,基本上做到了全国推行,但要想7 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要想把这7 000多万贫困人口在几年内解决贫困,国家要保证每年脱贫2 000万,这就要求国家制定一个统一的实施标准,否则扶贫工作将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而现实也确实如此,不同地区的贫困标准的划分不同,措施也不一样,扶贫工作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大部分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一直停留在宏观指导层次上,虽然部分区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一些细则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2011所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对贫困治理的方式与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细化,在2013年颁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促使很多地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各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实施的现状来看,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区域的实际情况,但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精准扶贫政策,一方面会影响到贫困对象的集中管理;另外一个方面,所形成的“各自为政”模式根本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上的统筹与交流。
(二)受传统扶贫模式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扶贫模式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同时也影响到当前精准扶贫的开展。第一,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精准扶贫的精准定位,导致很多资金无法被有效利用,很多重要项目无法被有效开展;第二,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不仅忽视了贫困具体原因,更加没有对贫困户的识别,导致扶贫开发资源投入大,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也会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因此,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无论是理念,还是发展模式都难以满足当前扶贫的需求。
(三)致贫原因分析不够精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着手解决了数亿人口的贫困问题,致使我国贫困程度得到了很大改善。以某地区贫困人口数据为例子,截止到2016年年底,贫困人口的数量降到了220万。通过对这些贫困人口的全面调查与分析:因老弱病残所导致的贫困人数占有40%-45%,部分农村占到了50%;因各种灾害导致贫困的人数占有20%左右;因供子女读书导致贫困的人口数占10%左右;因缺乏劳动技能导致贫困的人口数占10%左右;因其他原因所导致贫困的人数大约有5%-10%。这是某个地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结构,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个结构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精准扶贫设计。而现实中我们往往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致贫原因,导致上报时出现致贫结构与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
(一)细化精准扶贫工作标准
按照《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内容对精准扶贫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例如,精准扶贫考核标准、精准扶贫监督标准、精准扶贫管理标准等等。每一项工作的具体都需要完善,从而制定统一的扶贫工作标准。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分析指标内容,以科学发展理念为导向,保障长效指标的效果;另外一个方面,针对特殊地区需要预留制度的空间。因此,在精准扶贫政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面对区域特征与统一完善之间的矛盾,则需要对精准扶贫的含义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测量与考核更加完善,让精准扶贫的统一性、灵活性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开展、调整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依据。
(二)加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
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侧重点是改善贫困对象的生活条件,而精准扶贫模式则不能局限于这一点,要将重点放在对脱贫对象的内生能力培养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扶?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帮助他们拔掉“穷根”,从而使脱贫效果更加具有持续性。
因此,笔者认为精准扶贫要重视教育扶贫的作用,这是提高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主要手段。第一,扶贫资金要用在“刀刃上”,建设农村优良文化环境,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例如:修建阅览室、社区广场、开展科技讲座等等,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进来,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第二,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中小学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的薪酬,引进更多专业性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为农村文化、农村设施的严重落后,在文化熏陶不足的情况下,农民思想处于消极状态。笔者认为要拔掉“穷根”,就一定要重视农村教育建设,在农村营造出文化氛围,改善农民的思想,让更多的农民能够留下来。加强教育投入力度,主要针对农村地区没有考上大学的新生劳动力,给予一定的补助,将他们推荐到中职或者高职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要能够掌握一门技能,在毕业之后就能够顺利就业。唯有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激发农民自力更生的内动力,坚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摆脱贫困的面貌,这才是精准扶贫的宗旨。
(三)分析致贫原因,做好分类扶贫
经过统计与分析,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呈现出这些特征:第一,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等等原因所导致的贫困;第二,由于家庭劳动力过少、无资金来源等等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所导致的贫困;第三,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比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以及其他意外事件所导致的贫困;第四,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只能依靠国家的救济的特殊群体。精准扶贫要分析致贫原因,做好分类扶贫。
针对以上这些贫困类型,笔者认为具体的扶贫措施是:针对第一类贫困户,精准扶贫要将生态环境与农民经济收入结合起来,可以组织当地的农民结合自身的优势种植一些经济植物或中药材,也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当然这些产业要想发展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很多边远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苦于交通落后,产品外销不了,严重束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些山区的群众贫困落后,交通部门就要拨专款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第二类贫困户,精准扶贫则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内生动力,对其主要劳动力给予技能培训,让其掌握劳动技能,同时在他们掌握技能后给予他们资金上的帮助,解决其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当地政府或村委会要组织他们集中进行技能培训,同时要帮他们引进生产车间或出资帮他们建立扶贫车间,让他们忙时种地,闲时生产,既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同时还能有经济来源,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脱贫;针对第三类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需要政府及时给予资金上的救助,同时还要提高贫困户的发展能力。当地政府应号召相关部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扶贫,比如电力公司可以利用专项资金帮助贫困户建太阳能发电站,除了能解决自家的用电外,还可以把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这既减轻了贫困户的日常开支,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收入,是一项长期脱贫的好路子;针对第四类贫困户,则完全需要依靠政府的财政兜底保障。需要大力提高并巩固民政救济、医疗救助、五保供养补助比例等等,加强农村特困户人口社会保障力度。
总之,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阵风,当地政府要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只表面应付,关键在于落实,扶贫关键在于“扶”,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断掉穷根,因此要求帮扶干部和当地政府部门要对致贫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实施分类保护,能够全面提升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最大限度避免出现扶贫模式的单一化、形式化的情况,要真正实现精准扶贫,从而全面解决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彭琪.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困境研究[J].中国集体经 济,2017,(19).[2]陈柯臻.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以达 州万源市永宁乡柏树坝村为例[J].管理观察,2017,(14).[3]温丽,乔飞宇.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实践困境及其 对策[J].长白学刊,2017,(3).[4]李萍,李飞.精准扶贫实践中的重点难点与有效治 理[J].理论学习,2017,(4).[?任编辑:褚永慧]
第三篇:浅谈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浅谈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浅谈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陈国红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县各级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找准致贫原因,把扶贫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行全覆盖,不留贫困死角,“决不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确保贫困地区如期脱贫,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一、存在问题
(一)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各种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城郊型、工矿型农村显得较为突出。一是换届选举中宗派势力、家族势力严重,有的农村政权甚至把持在大多数群众手中,有利可图时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二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三是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四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二)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由于农村教育的缺陷与乏力,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准等因素,面对利益之争时,互不相让,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贫困农民经济基础不同,智力能力差别较大,导致帮扶要求千差万别,扶贫措施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
(三)经济转型增加了农民收入估算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二、对策建议
(一)政策是界限。在申报和评议过程中,最难识别的是二、三类农户。为了便于民主评议和基层干部掌握尺度,建议上级制定比较刚性的政策界限。
例如:一是上年收入多少元为识别标准。二是有显性财产(城镇以上城市有固定房产、门面,有轿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有一定数量的牛、羊牲畜等)的农户为脱贫户,有经营性实体,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三是识别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具体识别过程要坚持以下几个优先条件:即,人均收入低、家庭财产少的贫困户优先,群众贫困户比党员贫困户优先,年老体弱的贫困户比年轻力壮的贫困户优先,独生子女贫困户比超生贫困户优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贫困户优先,村内现仍居住在危房,无条件改善现状且生活困难的农户优先。四是根据金融等部门网上记载,还可制定一些比较刚性的限制措施。通过以上一些政策措施,使干部群众便于掌握政策界限,便于操作,易于消化矛盾。
(二)申报是基础。组织动员群众申报自己的收入情况,理清群众收入来源,算清群众收入总账,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基础。农民种地收入好算账,打工收入很直观,财产性收入比较固定,经营性收入相对隐蔽。所以,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其放下包袱,主动申请登记,从而汇总出每一户比较符合实际的收入基数,作为村民相互对比和是否确定帮扶的依据。
(三)公示是关键。在代表们充分酝酿评议识别的基础上,以村委名义进行张榜公布识别出的贫困户,征求群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内征求的意见提交代表再次酝酿评议,并进行二次张榜公布征求意见。经过二次征求意见后,党支部、村委会同代表共同研究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经调查研究,认为三榜公示是保证精准识别、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此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调查人口以多少划分,分割进行。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将农户划分成小组,由小组提出贫困人口对象,经群众代表评议,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便于工作开展。
通过自愿申报、群众评议、调查对比、公告公示、建档立卡等措施,就完成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任务。
(四)评议是手段。根据每户村民上收入情况,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具体为:以村为单位,按照每户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结合本村贫困人口指标数,从低到高进行分类排队,然后选择确定贫困户。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农户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的,大病大灾造成生活困难而无力翻身的。诸如此类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民政部门按当地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复核,并负责建档立卡,列为救助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把他们从扶贫对象中剔除出去。
第二类是除特困户外上年收入在全区确定的贫困标准以下,且有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脱贫的农民,他们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针对各自的脱贫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致富项目,最好一个村选择一个产业,形成对比优势。
第三类是上年收入超过全区确定的贫困标准的农户。政府要帮助这类农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要从扶持政策、金融贷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他们进一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分步是保障。针对边远山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实际,要按期实现边远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必须精准管理,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分批分步推进。一是要在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每个贫困乡、村、户都明确包扶责任领导和帮扶责任人,签订限时定点消除贫困区域或个体贫困户的责任状,逐村逐户逐个劳动力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并进行网络、动态管理、考核和奖惩兑现。二是要把贫困村的帮扶分为两轮,第一轮2015——2017年,帮扶6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使之率先脱贫;第二轮2018——2020年,帮扶剩余4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按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六)差别是核心。如何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精准度,确保贫困对象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让措施看得见、摸得着、见实效,是精准帮扶的核心。通过多年来基层扶贫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帮扶到户、差别到人是扶贫工作实现公平公正的唯一途径。具体来说,就是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出来后,将扶持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因残、年老体弱无能力发展产业项目的农户;二类是有能力有意愿发展项目产业的农户。具体精准帮扶过程中,要按照定对象、定目标、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的“五定”要求,把资金、政策和具体措施等精准“滴灌”到贫困对象身上,确保帮扶到户工程达到预期目的。对中等偏下的贫困户,因其智力能力偏下,经济基础较差,所以要采取点对点式的帮扶,或者叫差别到人,给他们“吃偏饭”,在帮扶方面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而对二类的贫困户,因其智力能力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在结合大多数群众意愿,确定帮扶项目或选准帮扶产业后,可以采取推进式帮扶。即,通过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种植、养殖或旅游服务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同时,特别要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第四篇:精准扶贫与群众路线
精准扶贫与群众路线
要确保贫困地区如期实现群众路线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做到3个坚持。
一、坚持勤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扶贫工作者而言就是坚持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的核心价值观,把扶贫到户作为扶贫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树立为人民谋利造福的新思路和新境界,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顿;以公仆的姿态服务人民,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把贫困群众的冷暖、忧乐、安危挂在心头;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努力使党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带头深入群众,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敬畏群众,实施好整村推进,脱贫解困,精准识别、产业扶贫等扶贫工作,给人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际利益。
其次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就必须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扶贫事业的新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代表群众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经常对照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拷
问自己,是否有“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是否有“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是否有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要真正做到勤政为民,就要树立“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的观念,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以更大的努力啃下精准扶贫“硬骨头”,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作为扶贫干部要时时刻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充分尊重民意、主动问需问计于民,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整村推进、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雨露扶贫、为民办实事等10项重点工作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切实保障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实处符合群众利益。“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二是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定项目符合实际,群众拥护。三是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选准发展路子,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要听到实话,看到实情,采取“找一条致富之路、教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等帮扶措施,引导群众充分发挥本地和自身优势,走科技致富、特色致富之路,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五是扎实做好惠民工程,突出扶贫到户,资金使用权全部下放到村,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
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绝不能替群众“做主”、“包办”等违背扶贫政策的错误做法,绝不能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情,最大限度地维护贫困群众利益。
二、坚持求真务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帮。只有树立扶贫为大,扶贫为重,扶贫为先的理念,才能体现到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各项安排中,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把群众利益“守护好”,促使人民群众致富是最大的为民。这不仅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是,更是衡量我们是否做到求真务实的试金石。我们就要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好的作风,不断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解决贫困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以落实扶贫政策,找准发展路子,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参与式扶贫为抓手,形成精准扶贫大扶贫合力,增强贫困地区城步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同时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时刻牢记“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丝毫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和荣辱得失,用心做事,激情做事,不断迎接各种发展竞争挑战,勇于克服惯性
思维,树立担当意识,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完成好,一是立即行动,抓紧制定实施中央省“两个意见”方案。二是集中力量,扎实做好重点工作,三是科学统筹稳步实施片区规划,四是加强资金监管、绝不能让制度成为“稻草人”。五是动员社会力量,巩固完善大扶贫格局。
三、坚持廉洁奉公
作风决定事业的兴衰成败。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的理念。我们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做到心不贪、手不伸、嘴不馋,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干好本职工作,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以“秦亡于奢”和李自成“打江山18年坐江山18天”的以史为鉴教训,始终保持走好群众路线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坚守廉洁奉公、树立清廉形象,自觉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以干部的清正,政府的清廉,政治的清明引领社会正能量的发挥。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
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自觉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确保政治上不迷航。要树立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理想志向,忠诚党的事业,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不断攀升,不断奋发,不断进步。要树立立党为公的事业心和勤政为民的责任心,辛勤工作,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要树立高尚的道德人格,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保持高尚的情操,以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尊严与人格力量,带动和影响社会风气。要勤俭节约和改进工作作风。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优秀传统,身体力行地勤俭办一切事业,要踏实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艰苦奋斗,虚心接受人民的批评,诚恳接受人民的监督,用艰苦奋斗之风彻底扫除享乐主义等浮灰暗尘。
第五篇: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
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
精准扶贫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大胆探索、强力推进,总结了经验、显现了成效。但在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冰点性认识和困境,需要从理性认识和制度设计上加以解决。
一、历史定位
实施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方式的重大调整,体现了新的历条件下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在思维方式和实践方略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阶段变化的逻辑必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深入,我国贫困人口分布逐步从全国性的“面”向“带” 再向“点”的形态游离,扶贫工作任务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从七十年代末的整体推进到八十年代末的整区推进,从八七攻坚的整县推进到新世纪的整村推进,目标越来越集中。新阶段,呈现出点面结合的 “片”区深层贫困,中央适时提出区域发展和精准到户两轮驱动战略。
实施精准扶贫是世界形势发展的科学应对。以欧美为中心的全球经济格局正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为主的多中心转移,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贫困弱势群体如何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日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美欧全球战略东移和大国“畸形崛起”的历史警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和更精准的方式,解决贫困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是市场经济条件的正确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在新型市场化、城镇化强力推进的大背景下,不同群体受益完全不同,最容易分享到好处的往往是高收入阶层和少数权贵群体,贫困群体最难受益。精准扶贫切中时宜。
实施精准扶贫是历史经验教训的自觉吸取。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对象不准,容易出现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甚至滋生腐败;方式粗放漫灌,项目针对性不强、难以到户,多为扶农而非扶贫,容易出现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制度设计存在缺限,以扶贫搬迁为例,应扶的搬不起,能迁的不贫困等。扶贫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
二、理论要求
精准扶贫是特定历史时期,针对特定区域、特定对象、特定历史任务而制定的精准“制导”式的“靶向”治贫方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做好完备的顶层设计,做到设计理念科学、理论体系完整、操作程序严密、实施效果可控。根据现代系统化、效能化、人性化、制度化管理要求,精准扶贫的理论设计应做到以下十个精准。思维认知精准是前提。广大干部群众,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以现代民主科学法治的思维、亲民怜弱济困的情怀、廉洁为民务实的作风对待精准扶贫,作为一号工程,以广乏的共识和高度的自觉践行精准扶贫。领导方式精准是首要。主要是指宏观权力运行方式,结合中国国情,按照特事特办和集中领导的原则,自上而下垂直示范,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对象识别精准是基础。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确定,在坚持现行规模控制、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方法的同时,应注重突出逐户调查、排序分断的准确性。帮扶责任精准是基本。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限时脱贫、考核有果。帮扶措施精准是重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户一法制定脱贫计划,帮无定法、但要得法,重点是寻道增收。帮扶力度精准是要件。精准制导,责任人的引爆力和贫困户的自爆力都要够,干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保障力量精准是关键。后续政策项目支撑要跟上,足够的资金投入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保障所系。评价体系精准是要务。当务之急,从上到下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严格量化考核。考核方式精准是根本。以什么性质、层次及方式考核认定精准扶贫目标体系,是根本制度问题。考核性质要准,在连片特困地区,是经济社会综合目标即总考核;考核份量要够,是主体;考核层次要高,是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的考核。结果运用精准是保证。考核结果必须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激励约束要足够。
三、现实问题
1、认知共识不深,践行效应较差。一些地方宣传学习不够、知晓不广、认识不深、共识不高、措施不硬,远未有把精准扶贫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一些部门积极性不高,按过去惯例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形势大于内容。
2、包保数量悬殊,责任落实较难。多数特困县,贫困面积大、人口多,而能参入帮扶的干部人数少,企业效益差、数量少、帮扶积极性不高,本地社会帮扶资源十分有限。以我县为例,现有贫困人口15万,干部仅3100人,包保双方数量悬殊大,帮扶责任很难落实。
3、后续政策不明,帮扶后劲乏力。各级召开了动员大会,行文安排并组织干部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但后续政策不明确。由于缺乏项目资金支持,工作队和责任人没有硬性手段实施帮扶,精准滴灌的管道建立起来了,但有“管”无“水”,老百姓说:“云来了,雨下不来。”
4、资金投入不足,攻坚合力不够。由于受各部门项目资金管理条块分割、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涉农项目金融市场风险、扶贫部门协调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除重点贫困村1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外,难以顺利整合到其他方面的项目资金。资金严重不足,扶贫合力难以真正形成,攻坚气场有些短促。
5、扶贫部门弱势,统筹协调缺位。扶贫机构性质不确定,行政合法性受质疑。工作地处偏远、地域广阔、业务宽泛,与人员编制、专业技能、经费保障受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行政执行力低下。政府是扶贫开发的宏观责任主体,不具备直接落实责任的现实条件,扶贫部门抽调人员受各部门岗位编制限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又无专门力量,往往造成扶贫主体不明、统筹协调缺位。
6、考核措施不硬,结果导向不力。一些地方普遍存在考核定性不准、层次不高、分量不够等问题,扶贫考核往往变成考核扶贫部门,与主要领导的组织考核运用没有形成关联,对单位干部激励约束不够,考核导向力不强。
四、破冰之策
1、用足主流阵地,推进认知共识。就全国和整体而言,已实现总体小康,贫困已不是主要问题。但是,对于连片特困地区,由其区域性、历史性、综合性、复杂性等深层次原因,贫困日趋加剧分化,成为短板、难点和扶贫攻坚的“硬骨头”,甚至上升至区域性主要矛盾。连片特困地区,学习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干部达成精准扶贫共识,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尤其是生态脆弱、限制发展区特困县,必须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鉴定成败、凝聚共识。一切工作围绕贫困父老乡亲的需要展开。学习宣传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重点是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我县近年提出“扶贫开发宣传以主渠道为主,主渠道以宣传扶贫开发为主”即“两为主”的做法取得明显效果。党委政府会会必讲扶贫开发,宣传媒体期期开设扶贫专栏,党校教学班班安排扶贫课程,形成精准扶贫大合唱的浓厚氛围。
2、加大专项投入,增强牵引实力。理论和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只有自身强大的物质才能产生巨大的引力。要想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资金牵引和整合力,必须加大专项扶贫资金份额。目前全国年扶贫资金仅三四百亿,在全国特困山区尚不足修几百公里的高速公路,特困县的分量就更不用说了。广东精准扶贫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一个重点贫困村,年投入两百万元以上。
3、配套帮扶政策,培植帮扶后劲。中央要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从强化组织领导到构建督导机制,从制定评价体系到加大政策投入,从严肃考核评定到落实结果运用等,都要作出明确规定,便于地方真正将精准扶贫工程建设落到实处。目前最重要的是,增加专项投入,在普惠制的基础上,针对特困区特困户实施特别扶持政策,增强县级项目规划审定决策权和机断权,提高精准“制导”率。同时,明确各行业部门帮扶责任及项目资金投入政策,以加速引导和推进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后的精准扶贫工作。
4、明确资金用途,实现合力攻坚。合理划分专项扶贫资金与行业部门资金的用途,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能力和扶贫试点项目建设,重点到户,破解持续增收难题。基础设施建设交由行业部门完成。无论是专项扶贫试点工程还是行业扶贫工程项目,实行上级财政足额配资,一律取消地方配套。
5、再造扶贫机能,强化统筹协调。改革现行扶贫机构职能,构建适应大扶贫格局的扶贫组织机构,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省市县上下对口,明确其政府组成部门性质和扶贫执法主体地位,与各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体办公。额定编制经费、配强技术设施,锁定职能机制、突出规划整合,强化统筹协调、劲推精准扶贫。
6、提升考核层次,构筑根本保障。抓住根本,找准核心,突出重点,着力铸造精准扶贫工程总指挥棒。鉴于广东省对优秀驻村干部提拔一级使用,甘肃临洮县乡镇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占综合目标65%以上等各地的成功做法,明确连片特困地区综合目标考核以扶贫开发为主,加紧制定以扶贫开发为主的经济社会综合目标考核测评体系,出台实施办法,固化领导责任,严肃考核兑现,确保精准扶贫攻坚任务如期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