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2 00:4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第一篇: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中央企业:

为摸清中央企业“家底”,核实中央企业资产质量,推动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做好企业业绩考核、绩效评价以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工作,我委决定从2003年9月起,有步骤地组织中央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现将《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和落实,并将工作中有关情况和问题及时上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三年九月二日

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为了适应我国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摸清中央企业“家底”,核实中央企业资产质量,为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做好企业业绩考核、绩效评价以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工作创造条件,国资委决定从2003年9月起分期组织中央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一、清产核资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中央企业“家底”,如实暴露企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二)全面清查核实中央企业各项资产损失情况,并根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进行处理,促进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创造条件。

(三)通过对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核实事业单位资产、权益等状况,规范中央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促进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实力。

(四)全面清查核实中央企业所属境外子企业各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规范境外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和财务报告制度,促进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清产核资工作安排

为配合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从2003年9月分批开始,分别用5个月时间完成清产核资主体工作任务,全部工作于2004年10月结束。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2003年6~8月)。在对中央企业进行调查排队基础上,提出中央企业分批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计划,制订《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并下发工作文件、报表和工作软件。

(二)工作部署(2003年9月初)。对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工作部署,明确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落实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各中央企业明确或建立相应的组织或办事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三)业务培训(2003年9月)。计划组织2期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培训班,培训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人员,具体讲解清产核资工作政策、制度和办法及清产核资报表和软件。

(四)组织实施。分批组织中央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账务清理、资产清查、数据汇总上报等主体工作任务,全部工作于2004年10月结束。

三、清产核资清查时间点

为了保证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及国家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总体安排,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将采取分期分批方式组织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2002年前已申请执行或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中央企业,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有关工作要求,做好有关资金核实工作,直接向国资委申报资产损失处理,可不再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二)申请2003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央企业,清产核资主体工作时间为2003年9-12月,资产清查时间点为2002年12月31日,全部工作于2004年3月底结束。

(三)申请在2004年或2005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央企业,清产核资主体工作时间为2004年1-6月,资产清查时间点为2003年12月31日,全部工作于2004年10月底结束。

(四)总公司设在港澳地区的中资企业和其他特殊情况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另行商定。

四、清产核资工作内容

(一)账务清理。指以清产核资资产清查点为基准对企业母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各类帐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企业内部资金往来和借款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二)资产清查。指对企业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以及企业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核对。

(三)价值重估。指对企业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按照国家规定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

(四)损溢认定。指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申报的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进行认定,并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预计损失进行确认。

(五)资金核实。指根据企业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准予账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

(六)完善制度。指企业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后,认真分析在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计划,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五、清产核资工作组织领导

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由国资委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步实施,有关清产核资的重大问题由国资委研究决定。各中央企业具体组织所属企业、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一)国资委负责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部署,制定清产核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案,对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及中介机构审计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核查。

(二)中央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并指定内部有关机构或成立临时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三)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境外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要按照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具体工作实施按其财务隶属关系组织进行。

六、清产核资工作要求

为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中央企业应遵循以下工作要求:

(一)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应认真执行《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等制度规定(另行下发),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可靠。

(二)中央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暴露存在问题。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按有关要求取得合法证据或具有法定效力的经济鉴证材料,不得虚报、瞒报。

(三)中央企业对清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应认真清理、分类排队、查明原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四)中央企业经批准财务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及实物资产损失,要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认真加强有关管理工作,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继续进行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五)中央企业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如实反映企业所属单位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资不抵债难以持续经营的,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分类排队,依法予以合并、歇业、撤销、出售和破产,加快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促进提高国有资本总体运营效益。

(六)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以外,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须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上报企业清产核资审计报告。

(七)中央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及时将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工作组织和意见或建议,通过简报、情况反映、专题报告或阶段工作总结等形式报送国资委(统计评价局)。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2008-01-21 14:41:40)

标签:杂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1号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

二OO三年九月九日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清产核资的范围

第三章 清产核资的内容

第四章 清产核资的程序

第五章 清产核资的组织

第六章 清产核资的要求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企业基础管理,为科学评价和规范考核企业经营绩效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依据,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

第三条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履行出

资人职责的企业及其子企业或分支机构的清产核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企业清产核资包括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溢认定、资金核实和完善制度等内容。

第五条 企业清产核资清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

第六条 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章 清产核资的范围

第七条 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要求企业进行清产核资:

(一)企业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超过所有者权益,或者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账实严重不符的;

(二)企业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重大、紧急情况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造成严重资产损失的;

(三)企业账务出现严重异常情况,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四)其他应当进行清产核资的情形。

第八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进行清产核资的,由企业提出申请,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一)企业分立、合并、重组、改制、撤销等经济行为涉及资产或产权结构重大变动情况的;

(二)企业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情况的;

(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特定经济行为必须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

返 回

第三章 清产核资的内容

第九条 账务清理是指对企业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及对企业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企业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促进企业账务的全面、准确和真实。

第十条 资产清查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在资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以及做好企业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

企业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清产核资要求进行分类排队,提出相关处理意见。

第十一条 价值重估是对企业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按照国家规定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

企业在以前清产核资中已经进行资产价值重估或者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已经进行资产评估的,可以不再进行价值重估。

第十二条 损溢认定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申报的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进行认证。

企业资产损失认定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资金核实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企业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准予账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

第十四条 企业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经重新核定后,应当作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及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数。第四章 清产核资的程序

第十五条 企业清产核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企业提出申请;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复同意立项;

(三)企业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

(四)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溢提出鉴证证明;

(五)企业上报清产核资工作结果报告及社会中介机构专项审计报告;

(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损溢进行认定,对资金核实结果进行批复;

(七)企业根据清产核资资金核实结果批复调账;

(八)企业办理相关产权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

(九)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由于国有产权转让、出售等发生控股权转移等产权重大变动需要开展清产核资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并负责委托社会中介机构。

第十七条 子企业由于国有产权转让、出售等发生控股权转移等重大产权变动的,可以由所出资企业自行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对有关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的处理,按规定程序申报批准。

第十八条 企业清产核资申请报告应当说明清产核资的原因、范围、组织和步骤及工作基准日。

对企业提出的清产核资申请,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核,经同意后批复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第十九条 企业实施清产核资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指定内设的财务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或者多个部门组成的清产核资临时办事机构,统称为清产核资机构,负责具体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二)制定本企业的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三)聘请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

(四)按照清产核资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五)向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由企业法人代表签字、加盖公章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申报材料。

第二十条 企业清产核资实施方案以及所聘社会中介机构的名单和资质情况应当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一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申报材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清产核资工作报告。主要反映本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清产核资的工作基准日、范围、内容、结果,以及基准日资产及财务状况;

(二)按规定表式和软件填报的清产核资报表及相关材料;

(三)需申报处理的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等情况,相关材料应当单独汇编成册,并附有关原始凭证资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四)子企业是股份制企业的,还应当附送经该企业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同意对清产核资损溢进行处理的书面证明材料;

(五)社会中介机构根据企业清产核资的结果,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编制清产核资后的企业会计报表;

(六)其他需提供的备查材料。

第二十二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收到企业报送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申报材料后,应当进行认真核实,在规定时限内出具清产核资资金核实的批复文件。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清产核资批复文件,对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并将账务处理结果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 企业在接到清产核资的批复30个工作日内,应当到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办理相应的产权变更登记手续,涉及企业注册资本变动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返 回

第五章 清产核资的组织

第二十五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按照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或者交办的企业清产核资组织工作。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企业清产核资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全国企业清产核资规章、制度和办法;

(二)负责所出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负责对所出资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进行认定,并对企业占用的国有资本进行核实;

(四)指导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开展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第二十八条 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企业清产核资中履行下列监管职责:

(一)依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规章、制度、办法和规定的工作程序,负责本级人民政府所出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对本级人民政府所出资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进行认定,并对企业占用的国有资本进行核实;

(三)指导下一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开展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四)向上一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第二十九条 企业清产核资机构负责组织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向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相关资料,根据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清产核资批复组织企业本部及子企业进行调账。

第三十条 企业投资设立的各类多元投资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由实际控股或协议主管的上级企业负责组织,并将有关清产核资结果及时通知其他有关各方。

返 回

第六章 清产核资的要求

第三十一条 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企业清产核资的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对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审核和资产损失的认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严格把关,依法办事,严肃工作纪律。

第三十二条 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企业清产核资情况及相关社会中介机构清产核资审计情况进行监督,对社会中介机构所出具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检查。

第三十三条 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应当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通过核实“家底”,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便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第三十四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存在问题,清查出来的问题应当及时申报,不得瞒报虚报。

企业清产核资申报处理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第三十五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应当认真清理各项长期积压的存货,以及各种未使用、剩余、闲置或因技术落后淘汰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并组织力量进行处置,积极变现或者收回残值。

第三十六条 企业在完成清产核资后,应当全面总结,认真分析在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强化内部财务控制,建立相关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进一步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

第三十七条 企业清产核资中产权归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资产,可以在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后,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向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另行申报产权界定。

第三十八条 企业对经批复同意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及实物资产损失,应当加强管理,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积极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当在清产核资中认真清理各项账外资产、负债,对经批准同意入账的各项盘盈资产及同意账务处理的有关负债,应当及时纳入企业日常资产及财务管理的范围。

第四十条 企业对清产核资中反映出的各项管理问题应当认真总结经验,分清工作责任,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应当建立健全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巩固清产核资成果。

第四十一条 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以外,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须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财务审计。

第四十二条 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认真核实企业的各项清产核资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对企业资产损溢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损溢确定标准,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合规评判,提出经济鉴证意见,并出具鉴证证明。

第四十三条 进行清产核资的企业应当积极配合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提供审计工作和经济鉴证所必要的资料和线索。企业和个人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的正常执业行为。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和经济鉴证工作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力,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十四条 企业及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根据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妥善保管有关清产核资各项工作的底稿,以备检查。

返 回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违反本办法所规定程序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重新开展清产核资。

第四十六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有意瞒报情况,或者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和纪律处分。

第四十七条 企业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在清产核资中,采取隐瞒不报、低价变卖、虚报损失等手段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和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企业负责人对申报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清产核资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第四十九条 社会中介机构及有关当事人在清产核资中与企业相互串通,弄虚作假、提

供虚假鉴证材料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对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审核过程中徇私舞弊,造成重大工作过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和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二条 各中央部门管理的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前的有关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规章制度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西城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西国资清产办„2006‟1号

西城区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为适应我区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核实国有企业资产情况,做好企业业绩考核、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第1号令)和市国资委《市国资委企(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京国资评价字„2004‟13号)精神,区政府经研究决定,从2006年4月起开展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2责本系统清产核资工作实施。

五、工作范围

(一)区国资委所出资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及其所属各类全资子企业、控股企业(以上均含等股、相对控股)。上述各企业投资举办的境内外企业或设立的各类机构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种经济实体,均包括在清产核资企业范围内。

(二)2004年底前经批准上市的公司,可不进行清产核资工作,但要做好有关资金核实和清产核资报表填报工作。

六、工作内容

(一)户数清理。

指区国资委根据国家清产核资工作要求,对属于清产核资工作范围内的企业,以特定的“基本单位”为清查、统计对象,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进行统计、核对、汇总工作。

(二)账务清理。

指以清产核资资产清查点为基准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各类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企业内部资金往来和借款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三)资产清查。

指对企业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及“账外账”、“小金库”的清理,以及企业有关抵押、担保、或有负债等事项的核对。

(四)损溢认定。

指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申报的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进行认定。

(五)资金核实。

指根据企业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准予账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权益数额。

(六)完善制度。

指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之后,认真分析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重要的是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负责人任期审计制度。

七、清查时间

6和资金挂帐进行认定。

2.区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帐等清产核资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复核,报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做出批复,准予账务处理,重新确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权益数额。

(四)总结阶段(2006年12月初—12月底)

1.企业在接到清产核资批复文件后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

2.区国资委将对企业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并上报区政府。

九、工作要求

(一)各企业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清产核资工作,把此项工作纳入各企业今年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得力,保质保量完成清产核资工作。

(二)认真执行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第1号令)等制度规定,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保证清产核资工作过程规范,结果真实、准确。

(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暴露存在问题。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按有关要求取得合法证据或具有法定效力的经济鉴证材料,不得虚报、瞒报。区国资委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督察,凡查出损失不实的和虚报、瞒报的,要依法处理。

(四)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帐,企业应认真清理、分类排队、分析原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五)企业经批准财务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及实物资产损失,要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认真加强有关管理工作,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继续进行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六)通过清产核资工作,企业应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或存在的资不抵债难以持续经营的情况,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分析分类,依法予以合并、歇业、撤销、出售和破产,加快推动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总体运营效益。

(七)在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及时将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工作组织和意见或建议,通过简报、情况反映、专题报告或阶段工作总结等形式报送区国

第三篇:中央直属垦区企业清产核资办法〉试行

中央直属垦区企业清产核资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直属垦区企业(含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应当由企业提出申请,按财务隶属关系上报,经农业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

第三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由企业的财务、资产管理、计划统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清产核资临时办事机构,负责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二)制定本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按照清产核资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资产清查、价值重估等各项工作。

(四)聘请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溢提出鉴证证明。

(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企业公章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申报材料。

(六)根据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调整账务;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和清产核资发现的问题,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条

清产核资工作主要包括: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报表编制、结果申报、账务处理、完善制度等项内容。

第五条

账务清理是指企业按照清产核资基准日前执行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 记录的全面核对与清理。包括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与清理,明细账与备查账簿、固定资产卡片及台账等辅助账簿的核对与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应按原形成渠道还原到各资产科目。

在账务清理中,企业要将对内或者对外担保情况和司法诉讼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有效防范风险;对技术性会计差错,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自行调整账务。

第六条

资产清查是指企业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

(一)流动资产清查的内容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和存货等。

1、现金清查,主要是盘查库存现金实有数额;现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现金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账款是否相符等等。

2、银行存款清查,主要是核实企业的各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中该企业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应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查对、核实。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3、其他货币资金清查,主要是核实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等。按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及其明细分类账户逐一进行核实。

4、应收及预付款项清查,主要是核实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家庭农场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等。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均应与对方逐一核对,以双方一致认定的金额记账。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对长期拖欠的款项,要查明原因,积极催收;对经确认难以收回的款项,应当明确责任,做好相关取证工作。

应认真清理职工个人借款,并限期收回。

5、短期投资清查,主要是核实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其他短期投资。取得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并与明细账余额进行核对,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

6、存货清查,主要是清点核实原材料、农用材料、幼畜及育肥畜、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以及在途、外存、外借、委托加工的物资(商品)等。应盘查各项存货的数量;确定存货的盘盈盘亏,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二)长期投资清查的内容包括:企业以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种资产投资形成的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对按股份或者资本份额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长期投资,一般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清查;没有实际控制权的,按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核算方式进行清查。将长期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有法律效力的批准文件等进行核实,并对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股权比例、分红等项内容予以确认。

对长期债权投资要分别清查长期债券投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债权投资、以应收债权换入长期债权投资和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债权投资等。详细核 实其原始成本和各期损益计算的准确性。

(三)固定资产清查的内容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林木资产、产畜及役畜、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1、核对固定资产实有数量,要求做到以账查物、以物对账,落实盘盈盘亏情况;认真清理已提足折旧的、待报废的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损失等。

2、对租赁的固定资产,属于经营性租赁的,由出租方负责清查,没有登记入账的租赁资产要将清查结果与承租方进行核对,并登记入账;属于融资性租赁的,由承租方负责清查,没有登记入账的租赁资产要将清查结果与出租方进行核对,并登记入账。

3、对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购入的资产,应认真清理收回或者补办资产转让、购入手续。

4、经过清查的各项固定资产,要根据用途(指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和使用情况(指在用、未使用或不需用等)逐一进行重新登记,建立健全实物账卡;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购建日期、使用时间、技术状态和主要参数等,按调剂(其价值转入受拨单位)、出售和待报废等形式提出处理意见。

(四)在建工程清查的内容包括:在建或停缓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完工未交付使用(含试车)的、交付使用未办理竣工验收的和长期挂账但实际已经停工报废的项目等。

在建工程的清查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按项目逐一进行清查,逐项登记开工时间、项目性质、投资来源、投资总额、实 际支出、实际完工进度、完工时间和管理状况等项内容。对在建工程的毁损报废情况,要详细说明原因、提供符合规定的证明材料。

在建工程凡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均应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工程物资清查比照存货清查方式组织实施。

(五)无形资产清查的内容包括:已入账的各项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及土地使用权等。对无形资产的清查应进行全面盘点,确定其真实价值及完整内容,核实权属证明材料,检查实际摊销情况。

(六)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清查的内容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特准储备物资等。要逐一清理,认真核查摊销余额及摊销情况。

(七)账外资产清查是指对尚未登记入账资产的清查,主要包括各项盘盈资产、农业基础设施和林木资产等。对账外资产要进行全面清理,确定实物数量,核实权属情况。

第七条

企业对查出的各种账外资产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应按清产核资要求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关处理意见。

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应将实物盘点与核实账务相结合,资产清理和负债核查与所有者权益相结合;在盘点过程中要以账对物、以物核账,逐一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第八条

负债清查是指企业对各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

(一)流动负债清查的内容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应付福利费等。

1、短期借款清查,要与银行等债权人核对账目,按双方 确认一致的金额记账。

2、应付及预收款项清查,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缴税金、应付利润和其他应付款等项。要在账务清理的基础上,与对方核对往来明细账,按双方确认一致的金额记账。

应付工资应落实到人;实行工效挂钩等企业计提的效益工资,应查明计提依据和相关的批准文件。

3、预提费用清查,包括预提租金、保险金、借款利息、修理费用等项。核实计提账目是否真实、合理(列明受益对象、受益期限等)。

4、应付福利费清查,要核实福利费的计提及使用情况是否合理,超支挂账的,应查明原因,明确整改措施。

(二)长期负债清查的内容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1、长期借款的清查,要与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债权单位核对,查明本金和应计利息,按双方确认一致的金额记账。

2、长期应付款的清查,应与债权单位核对,核对明细账簿记录,按双方确认一致的金额记账。

第九条

企业清查出的账外资产,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并登记入账。

盘盈资产,一般按现行市价法计价入账;流动性不大的资产,亦可采用重置成本法。账外农业基础设施、林木资产的计价入账,按价值重估资产办理。

第十条

资产价值重估,是对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林木资产的重新估价。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桥梁(涵洞)、堤坝、水库、干渠、支渠、机井、水泥晒场、飞机跑道(停机坪)、通讯线路、输变电线路、排灌站、养殖池等;林木资产是指经济林、防护林、用材林。

资产价值重估必须具有合理的证据。农业基础设施价值重估,一般采用重置成本法,成新率按使用年限法计算。林木资产价值重估,可以根据不同种类林木,分别采用重置成本法、市场价格法、收益法等计价方法。

第十一条

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应当逐项进行认真清理、核对,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

(一)清产核资清理出的各项资产损失,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3]233号)的规定进行确认和管理。

企业财产损失的合法证据包括:

1、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1)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3)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5)政府部门的文件;

(6)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7)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8)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对 企业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3、特定经济行为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本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对涉及财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相关资金挂帐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1)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2)资产盘点表;

(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5)企业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6)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说明。

对取得的各项相关证据和资料,应当认真甄别各项证明材料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二)对难以取得外部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不良长期投资损失和其他损失等,如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已毁损报废,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

(三)在清产核资中,要严格区分内部往来、内部关联交易的损失情况。在上报企业资产损失时,作为投资方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母公司不得重复确认损失。

第十二条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是在完成清产核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各工作阶段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汇总和分析,编制反映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的财务状况、清查结果和资金核实申报等的报告文件。

(一)在账务清理、资产清查阶段,必须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的记录工作,并根据记录分别填制企业清产核资报表。

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是企业开展资产清查的工作底稿,可根据工作需要由企业自行设计。

(二)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分为清产核资工作情况表和清产核资损溢分项明细表。

1、清产核资工作情况表,是反映企业清产核资基本情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账务清理表、资产负债清查情况表、资产负债清查情况分析表、资金核实申报总表、企业基本情况表。

2、清产核资损溢分项明细表,是资产负债清查情况表、资产负债清查情况分析表和资金核实申报总表的分项明细表。具体分为资产清查分项明细表、价值重估分项明细表、社会性固定资产分项明细表、企业预计损失情况表(按《企业会计制度》)等四类。

(三)企业清产核资报表编制工作,要明确分工,精心组织,积极做好内部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并依次装订成册,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四)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另行下发。

第十三条

企业对清产核资的结果,应当区别情况,依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按财务隶属关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企业清产核资结果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清产核资工作报告。主要反映本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组织、清产核资基准日、范围、内容、结果,以及清产核资发现的重大问题、处理改进 意见等文字材料。

(二)清产核资报表及相关材料。相关材料应当单独汇编成册,并附有关原始凭证资料和合法的证明材料。

(三)股份制企业,应当附送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同意对清产核资损溢进行处理的书面证明材料。

(四)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编制清产核资后的企业会计报表。

(五)其他备查材料。

第十四条

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申报材料,经农业部、兵团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经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后,由财政部审批。

第十五条

企业依据财政部的批复文件,及时调整会计账务,并将调账结果在3个月内按财务隶属关系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一)企业“按原制度清查的财产损失”和“按新会计制度预计的损失”的财务处理,按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处理的通知》(财企[2002]310号)执行。

(二)企业“按原制度清查的财产损失”和“按新会计制度预计的损失”的会计处理,按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03]31号)执行。

(三)农业基础设施和林木资产价值重估增值的权益方记入资本公积。

(四)转出的社会性固定资产净值,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有明确要求的企业按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 度〉有关财务处里的通知》(财企[2002]310号)执行。

(五)股份制企业清查出的资产损失,若以核减权益方式处理的,应由企业所有股东按股权比例共同承担;若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不同意按股权比例核减各自权益,则由企业在当期损益中自行消化。

第十六条

企业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应当进行全面总结。对清产核资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对形成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相关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一)根据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及资产管理制度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的监督职能,完善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各级次的财务监督,建立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

(三)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对企业担保、委托贷款、证券及期货投资等事项,要提出可行的风险控制办法,加强担保及委托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四)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将本企业投资、经营、财务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出资人、董事会和股东披露,使财务信息披露制度逐步规范化。

(五)对经批复同意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和实 物资产损失,要严格管理,实行账销案存管理办法。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积极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六)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理出的各项长期积压的存货,以及各种未使用、剩余、闲置或因技术落后淘汰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等,应组织力量进行处置,积极变现或者收回残值。

(七)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理出的各项账外资产及负债、对经批准同意入账的各项盘盈资产及负债等,应当及时纳入企业日常资产及财务管理的范围。

(八)对所属各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对确已资不抵债不能持续经营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关闭破产等改革措施,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益。

第十七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清查出来的问题应当及时申报,不得瞒报、虚报。

第十八条

企业的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及重大财产损失问题,应当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清产核资工作档案。清产核资各种工作底稿、各项证明材料原件等会计基础材料应装订成册,按规定存档。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按照上级公司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扎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促进集体企业规范管理,制订本方案。

一、清产核资的范围

本次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的范围主要包括下属有限责任公司。

二、清产核资的任务

1.全面核实集体企业数量,掌握集体企业基本情况。2.理清集体企业产权关系。3.核实集体企业从业人员状况。

4.全面核实集体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理清重要资产的权属关系、对外投资、担保情况,清查核实各项资产损失情况,并按照公司制度进行处理。

5.推进集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6.根据清产核资结果完善集体企业管理制度。

三、清产核资的依据

(一)遵循参照的法规和规定

1.《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2003]第1号)2.《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2号)

3.《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国资评价[2003]73号)4.《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8号)

5.《企业财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财企[2003]233号)6.国资委下发的《清产核资工作问题解答(一)、(二)和(三)》等相关解答

7.《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四、清产核资工作内容

本次清产核资基准日为2009年12月31日。工作内容如下: 1.建立基本信息库

根据集体企业清产核资范围,逐个登记集体企业基本信息,地(市)县各级主办单位建立集体企业信息库。

2.理清产权关系

以地(市)县各级主办单位为登记单元,建立集体企业投资关系框图,逐户登记集体企业资本结构等相关信息,全面核实股东状况。

3.核实从业人员状况

对集体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核对和清理,登记全民职工、集体职工和直接聘用人员的基本信息,掌握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重点核实集体职工的劳动合同和档案管理情况。

4.账务清理 对企业的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对企业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保证企业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促进企业账务的全面、准确和真实。

5.资产清查

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在资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以及做好企业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

6.权属界定

权属界定旨在规范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各单位在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的基础上,应积极明确、落实各项资产(特别是土地和房产)的权属情况,对产权归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资产,应专题汇总,统一上报。

7.损溢认定

在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各项损溢证明资料按损溢项目逐项进行整理,由各主办单位清产核资办公室对清理出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进行核实、认定,并经地市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报省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审核,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8.准则转换 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集体企业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为依据,对基准日账面数进行新准则转换工作。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足额计提减值准备,补提的减值准备作为本次清产核资中产生的“预计损失”。涉及减值准备的重要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工程物资、委托贷款等。

9.完善制度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五、清产核资的时间安排

本次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分五个阶段完成:方案制定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培训动员阶段、上报审核备案阶段、总结完善阶段。

(一)方案制定阶段(2010年7月12日)制定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报省公司。

成立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清产核资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财务资产部;同时,设立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清产核资、人员核实和监察审计等专项工作。具体人员组成和职责如下:

1.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省公司有关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要求;(2).审定公司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3).审议决策公司系统集体企业清产核资重大事项。2.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办公室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落实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就工作进展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

(2).负责组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结果的审核、分析和总结,并提交领导小组审议;

(3).负责组织协调各专业工作组开展工作。3.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各专项工作组(1).清产核资工作组 主要职责: 负责前期专项培训、账务清理、准则转换及损溢认定等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对清产核资相关报表和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

(2).人力资源工作组 主要职责:

负责前期专项培训,对集体企业从业人员核实工作进行组织、监督和指导,对相关报表和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

(3).审计工作组 主要职责:

负责前期专项培训,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审计的组织、监督和指导,并出具《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

(4).综合协调工作组 主要职责:

负责清产核资工作的整体牵头协调,编制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对集体企业基本情况相关报表和材料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和上报,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及有关重大事项进行汇总分析,经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审核讨论后,形成报告提交领导小组审议。

(二)培训动员阶段(预计2010年7月10日前)1.印发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相关单位成立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2.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确定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基础工作表、清产核资报表,应用软件,设置运算公式、稽核公式等。

3.组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相关人员的政策、业务和技术培训。4.地(市)县各级主办单位制定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学习集体企业清产核资文件,开展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宣传、动员工作,完成本单位的部署工作。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8月10日以前)

1.各主办单位和集体企业依据公司总体工作方案和本单位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开展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人员核实等工作。

2.集体企业编报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清产核资报表、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对于主多分开方案中明确由集体企业收购的多经企业,可直接采纳审计和评估结果。

3.集体企业收集整理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备查材料。

4.由内部或中介审计机构开展专项审计,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

(四)上报审核备案阶段(2010年8月25日以前)1.各集体企业将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和预计损失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及处理建议上报主办单位清产核资办公室审核、认定,清产核资办公室将汇总、审核、认定的清产核资结果报本单位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2.地市(县)层面各主办单位将清产核资结果上报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后将清产核资结果上报省公司。

3.地(市)层面各主办单位应当向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清产核资工作报告、清产核资工作基础表、清产核资报表、审计机构专项审计报告等材料。

(五)总结完善阶段(2010年9月30日以前)

1.各集体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履行必要程序后进行账务处理。

2.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完善各项内控制度。

六、清产核资工作要求

1.清产核资工作中清查出的资金挂账,应理清挂账原因,对潜亏、潜盈、存货高留低转、应摊未摊费用、应提未提费用等会计差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重大前期差错追溯调整,数额较小差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清查出的资产损失,区分盘亏、毁损、报废、盘盈等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重大前期差错及固定资产盘盈调整期初数,其他事项计入当期损益;预计损失补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重大前期差错调整期初数;对于特殊的资金挂账、资产损失账务处理应向公司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作专题汇报。

2.各集体企业要按照要求,提供损失认定所需的资料和线索,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要取得合法证据。3.各单位对清出的核销依据不充分的各项资产损失和不良往来挂帐,应认真清理、分类排队、查明原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出处理意见;经批准核销的,要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积极清理和追索,避免资产流失;对损溢的处理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要尽量争取税收优惠政策。

4.各主办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要针对清产核资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原因分析、措施制定、整改落实工作,规范管理;要严肃查处清产核资中发现的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违规违纪问题。

第五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1(参考格式)

清产核资具体实施方案

(参考格式)

一、清产核资的工作目标

l、摸清家底,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2、清查核实企业各项资产损失情况,为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奠定基础;

3、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和企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二、清产核资工作安排和内容: ㈠清产核资时间:

本次清产核资基准日定为200x年月日。200x年月至月为清产核资主体工作时间,完成帐务清理、数据汇总等主体工作任务,全部工作月底以前结束。

(二)清产核资范围:

清产核资范围确定为:公司所属全部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列出各子公司的名称)。

(三)清产核资工作的内容:

1、帐务清理

对企业的各种银行帐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和有证券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及对企业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企业帐帐相符、帐证相符;促进企业帐务的全面、准确和真实。

2、资产清理

对企业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在资产清查中应把实物盘点同核实帐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帐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处盗芒笪清理,以及做好企业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

3、价值重估

对企业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按照国家规定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原则上采取物价指数法,对于特殊情况经批准后,才能使用重置成本法进行估价。

4、损失认定

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申报的各项资产损益和资金挂帐进行认定。

5、资金核实

依据企业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帐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准予帐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

6、完善制度

企业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后,认真分析在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计划,逐步健全和完善各规章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三、清产核资工作组织方式: ㈠公司清产核资的组织工作

根据市国资委清产核资工作要求,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成立公司清产核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公司清产核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组员:

公司清产核资办公室应定期向市国资委汇报清产核资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意见或建议。

(二)各级清查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应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和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成立情况如下:

1、一分厂清产核资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财务主管、仓库主管、设备主管

2、五分厂清产核资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财务主管、仓库主管、设备主管

㈢清产核资工作小组采取统一领导、明确分工、相互配合、联合办公的方式共同负责本次清产核资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意见或建议向总公司清产核资办公室汇报。

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总体负责确定清产核资方案,审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监督指导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协调解决清产核资中了出现的各种问题,确认清产核资结果。

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

根据领导小组确定的总体方案,编制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开展清查工作,针对清查中出现损失的相关证据材料和有关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字说明材料。其中,有关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字说明材料的内容包括:预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说明;现有资产质量的说明;预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产生的资产损失及其说明。

四、清产核资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次清产核资计划年月开始,预计在月结束。具体时间计划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年月周——年月日).

1、主要工作是:确定清产核资具体实施方案及资产清查操作指引方案。拟定清产核资的工作计划和组织人员学习,认真执行《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程》、《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程》、《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定规程》等法规、办法,明确重大事项的清查方法、界定和确认的原则;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帐实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可靠。

2、由公司主持召开全公司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布置公司和基层各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

3、根据公司统一部署,成立公司及下属公司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和公司清产核资办公室。

㈢清产核资实施阶段(月日——月日)l、清产核资帐务清理阶段(月日——月日):根据国资委制定的清产核资的有关规定,制定清产核资计划,并安排总公司范围内的清产核资工作及材料填报的培训,组织有关人员对企业的各类帐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以及企业内部资金往来和借款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做到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表相符。

2、资产清查及资产损失核实取证阶段(月日----月日):各级清查单位根据清产核资计划和操作方案,对财产清查范围内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现场勘查和产权界定,在制好各类资产清查表的基础上,填制清产核资工作情况表和损失挂帐分项明细表。在此期 间由确定的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对清查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和资产清查监盘工作。

具体步骤及要求如下:

各级清查单位应集中时间安排对实物资产(包括现金)的全面清查工作。月日前完成帐务清理和资产清查工作。各单位清产核资情况表及软盘于月日前上报公司清产核资办公室。在实物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详细记录,说明原因。根据国资委本次清产核资的政策、原则以及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申报,并填制清产核资工作情况表和损失挂帐分项明细表。在清查中发现的实物资产毁损、报废、变质或其他大原因等情况造成的损失,应当积极组织力量逐户逐项进行认真清理和核对,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并对损失的资产项目及金额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进行核实和认定。对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各级清理单位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承担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当重点予以核实。

上述资产损失和取证工作必须在月目前完成。各单位于月日将清产核资核资损失挂帐分项明细表及软盘上报公司清产核资办公室。在清查过程中应加强对清查工作步骤、程序的控制,保证清查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

3、中介机构复核审计阶段(月日——月日)各级清查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时,承担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应按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各级清理出的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及资金挂帐经济鉴证,对各级清理单位清产核资结果在月份全面进行专项财务审计,以协助清理单位清产核资和提供建章健制咨询等工作。根据清产核资计划和操作方案,对财务清产范围内的全部资产、负责和所有者权益进行现场勘查和产权界定,主要工作内容是:听取各级清查单位有关人员对企业经营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对各级清查单位填报的清产核资明细表进行检查,并与相关财务记录数据进行核实;根据财产清查明细表的内容到现场进行实物核实,对资产状况进行察看、记录;并与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交谈,了解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查阅相关资产的产权证明文件,如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设备购置合同以及有关往来帐目、发票等财会资料;核实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潜亏、资产盘亏、盘盈隋况。对清查中发现的产权不明资产,提请公司按有关政策进行产权界定,并作为“待界定资产”单独登记。各级清查章位向上级单位报送的清查资料必须经过承担专项审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确认。如果双方在资产损失的认定等方面存在不一致,各级清查单位应提请公司协调,并根据公司的决定作出处理。

4、清产核资汇总、中介机构提交清查审计报告阶段(月日一一月日)各单位将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应于月日前上报公司清产核资办公室。汇总公司清产核资资产负债表,核实汇总报表结果,检查工作中是否存在重查和漏查的情况后,并根据汇总分析情况,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承担专项财务审计的社会中介机构复核确认后,向公司提出交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5、公司上报阶段(月日——月日)公司根据承担专项财务审计的社会中介机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整理有关资料,向市国资委上报清产核资工作的报告。

㈢制度建设阶段(月日——月日)在企业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应当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帐等形成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分清管理责任,提出相关整改措施。按照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及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及下属的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内控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

五、清产核资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一)清产核资工作要求:

1、各级清查单位应加强清产核资的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对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审核和资产损失的认定。

2、各级清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资委所制订《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规则》等法规、办法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严格把关,依法办事,严肃工作纪律。

3、各级清查单位应认真做好帐务清理、资产清查各项基础工作,如实反映企业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做到全面彻底,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保证企业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严禁弄虚作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4、各级清查单位进行清产核资应当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帐实相符,通过核实“家底”,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便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5、各级清查单位上报处理的各项资产损失,应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6、各级清查单位应认真清理各项长期积压存货,以及各种未使用和剩余、闲置或技术落后淘汰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并组织力量进行处置,积极变现或者收回残值。

7、按市国资委的要求按时完成上报:各级清查单位向公司清查结果有关资料的同时,应附上与公司其他清查单位之间的2004年1——1 2月间的内部交易、基准目往来余额、对帐情况和差异情况说明等资料,为公司的汇总工作提供基础材料。

8、各级清查单位应在清产核资中认真清理各项帐外资产、负债,对经批准同意入帐的各项盘盈资产及同意帐务处理的有关负债,应及时纳入日常资产财务管理的范围。

9、各级清查单位应建立帐销案存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经批复同意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及实物资产损失,并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积极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10、各级清查单位在完成清产核资后,应当全面总结,认真分析在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清工作责任,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建立相关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进一步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建立健全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1、各级清查单位应积极配合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提供审计工作和经济鉴证所必要的资料和线索。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的正常执业行为。

12、各级清查单位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妥善保管有关清产核资各项工作的底稿,以各检查。

(二)清产核资工作纪律:

1、各级清查单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得扎实,如实暴露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得虚报、瞒报。

2、各级清查单位在清产核资中有意瞒报,或者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和纪律处分。

3、各级清查单位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在清产核资中,采取隐瞒不报、低价变卖、虚报损失等手段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的,依法给予行政和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4、各级清查单位负责人对上报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

5、公司清产核资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对各级清查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审核过程中徇私舞弊,造成重大工作过失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和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需说明的其他事项 ㈠各项减值准备的确定

为了正确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在清产核资中对可能出现的减值的项目要确定减值金额,各项减值金额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会令第1号)及清产核资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清产核资净损失的处理

在清产核资中发现的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变质或其他损失情况,请详细作出纪录,说明损失原因及处理依据,并作为各项单位上报财产清查情况中的一项专门问题进行说明。

公司取得国资委财产净损失的相关批复文件后,对各清查单位申报的资产损失作为批复。

㈢待界定资产的清查原则

在清产核资阶段中应重点对各项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汽车、长期投资等)的权属进行认定,对于产权情况复杂,一时难以确认产权或者有争议的资产,不能列入清查损失,应单独反映。可在清产:陔资产工作结束后,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向市国资委另行申报产权界定。

㈣清查资料汇总的技术支持

由于清产核资涉及面广,需要填报、汇总的资料多,为确保清产核资报表汇总的正确性,保证清查表间的勾稽关系正确,清查表的填报和汇总采用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管理系统》为本次清产核资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七、奖罚管理措施:

1、各单位、部门对本次清产核资工作不重视、不配合小组工作,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资料,造成国有资产漏报、虚报、瞒报,要进行处罚.2、各单位、部门对本次清产核资工作重视、积极配合小组工作,使工作顺利完成,并客观、真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对国有资产不漏报、不虚报、不瞒报,领导小组将对清产核资工作中作出工作业绩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下载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精选五篇)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一、清产核资的目的 (一)进一步完善学院实物资产清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完好率。 (二)摸清学院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清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解读(精选合集)

    四川叙永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及净资产处置工作方案 为保证筹建四川叙永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叙永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按照监管......

    企业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有限责任公司201×年度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市级国资营运公司及所属企业中开展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11]25号)的要求,......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参考格式)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你委《关于同意X X 公司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批复》及国家清产核资工作的有关制度、政策、我公司已按时......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 (参考格式)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你委《关于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国家清产核资的有关政策规定,我企业已按时完成了清产核资的......

    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近年来,我镇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大全5篇]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