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隐患与对策(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0:4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隐患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隐患与对策》。

第一篇: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隐患与对策

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隐患与对策

一、纳税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隐患

(一)自由裁量权过大。一是选取不全。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东阳市的重点评估主要采取行业评估的方式,而评估的行业是由市局或区局确定的,基层分局自主选户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对一些在资料审核和日常征管工作中发现问题或疑点但又没有按规定作为重点评估的企业,选哪一个怎么选,基层分局有可能进行回避,不组织评估,致使应评估的企业没有及时得到评估。二是权力集中。现时纳税评估实施过程从实地调查到出具报告等,一般由两名或以上管理员共同负责,没有引入“第三方”进行监察,权力相对集中,不利于实现权力制衡,互相监督。

(二)执法行为较随意。一是容易避重就轻。现时评估的程序、指标和文书资料市局已作统一规定,但在评估处理结果上可能避重就轻,随意性较大,税务人员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存在有利用制度缺失换取私利的可能性。如,在纳税评估过程中,纳税人如存在偷税行为,评估人员既可选择将其移交稽查补税加罚款处理,也可选择由纳税人自行查补申报免于罚款处理,致使有偷税企业没有按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理过轻,或达到移送稽查标准应移送未移送,甚至有重大偷漏税嫌疑的纳税人没有及时移送稽查部门处理。二是弹性空间较大。在评定处理中,如部分业户缺少会计账册、会计记录等资料,评估人员在作出结论时,一般都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场地、职工人数等因素粗略估计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估弹性的空间大,以至可能发生不廉洁自律行为,致使评估结果失真。三是少收滞纳金。如,在纳税调整环节,对小规模业户出具调整通知书时,部分评估员为减轻纳税人的滞纳金负担,更容易实现入库,往往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各所属期的销售收入及税款,而是在调整期的最后一期一次性补税,导致少收滞纳金,容易出现廉政隐患。

(三)人为干扰因素多。一是素质差异。由于税务评估人员能力素质差异等原因,不知道如何组织纳税评估工作,甚至认为纳税评估就是要企业补税,补多补少一个样,行政执法责任意识较弱。二是畏难情绪。评估人员出于自我保护等,评估时遇到问题,觉得进一步查下去有难度,特别是遇到纳税人抵触,出现对抗性情况时,心理压力大,只要企业补交一定的税款,纳税评估工作不了了之。三是通风报信。为有涉嫌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通风报信,处理、销毁有关偷漏税的资料,致使其逃避补缴税款。

二、原因分析

(一)纳税评估廉政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虽然省、市局近年来都出台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纳税评估工作流程、业务操作进行了规定,但从廉政建设方面看,仍存在一定的缺漏:纳税评估廉政监督工作制度规定不够完善,纳税评估的税收征管工作处于“弱势”状态;纳税评估工作与执法责任制、廉政责任制以及相关的考核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够紧密,执法责任和廉政责任方面对纳税评估工作考核的内容还未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使衡量评估人员工作深浅程度的尺度不明显,有可能出现脱节;纳税评估工作本身内在的制约机制和外在的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例如,纳税评估完成后,对评估结果没有复查审核制和监察反馈制,欠缺有效监督机制监管,后续管理工作不健全。

(二)现有评估模式监控难度大。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基层税务分局的征管一般采用属地管理模式,但为了切合本地实际,又采取了相似而不尽相同的模式,有的采用分类管理,有的采用分类加分片管理,还有的采用完全分片管理。正因为征管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纳税评估也存在不同模式,有的采用“任务到人式”,即在一定时间内每一管理员规定完成多少户纳税人及多少税款入库的纳税评估任务;有的采用“独立式纳税评估”,即征管部门内专设评估机构(通常为评估小组)负责本局所有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有的是两者相结合方式,即对每一管理员下达纳税评估任务,另外对纳税大户、重点税源户有专人负责评估。除此之外,目前税务征管局机构的设臵为管理员直接对应基层税务分局分局长,没有中间环节把关,也没有专职人员和机构对评估工作进行监控,纳税评估的监督难度较大。

(三)税务人员廉政意识有待提高。经过多年来的廉政制度建设和宣传,广大税务干部的廉政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个别税务人员仍存在廉政意识不够强或抱有侥幸心理的思想。一方面因为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对于廉政问题的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纳税评估工作权力过于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在监察手段不够多、力度不够大的情况下,个别纳税人有可能采取行贿手段,以使评估结果更利于纳税人。纳税人的经济诱惑很容易使个别廉政意识不坚定的税务干部产生动摇,甚至出现个别税务人员利用制度缺失向纳税人索贿的情况。

(四)积极有效激励措施比较缺乏。一是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中,对纳税评估工作奖惩规定不够明确,容易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二是个别评估人员由于日常工作事务较多,有时难免出现疲于应付的态度,不少人都在被动的压力下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特别是在个别企业“讲情”、给“好处”,自愿补税之后就匆匆了事,网开一面。三是主动发掘潜能,积极寻找解决纳税评估中廉政建设问题的新方法、新观点不够,造成纳税评估工作的技术方法难以有机地整合及时有效的推广,卓有成效的新思路不多。

(五)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全面。实践证明,纳税评估工作不仅是税务部门提高征管质量和纳税人税法遵循度的有效手段,也对纳税人改善经营管理进行正常税收筹划大有裨益。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税务机关的宣传日常更多是针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专门针对纳税评估工作的宣传比较少,使得纳税人对纳税评估不是很了解,这可能会使纳税评估出现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纳税人对纳税评估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不了解,以为是税务人员是在“找茬”、“故意刁难”,为“缓和关系”而不得不向评估人员送礼、红包;税务评估人员可能利用纳税人对纳税评估的认识不足,趁机向纳税人敲诈勒索,“讲数拆数”,中饱私囊。

三、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操作

1.细化纳税评估相关制度。要结合工作实际,对纳税评估评估的程序、指标、纳税评估分析方法、评估文书资料等进一步予以细化,完善评估内容,明确评估时限。重点应把握两点:一是统一评估指标的设臵并对指标及时更新。市局已在案头分析底稿中统一设臵了评估指标和指标预警值指标,要进一步完善按不同行业和纳税人性质设臵必要评估指标、一般性评估指标和选择性评估指标,并对评估指标要作详细的分析说明。╚?对纳税人税负率、销售变动率、销售毛利率等必须作评估指标并要求评估人员作详细的解释说明,并且对评估参考指标作及时更新,紧贴实际评估工作。通过这种全面、详细而又统一的纳税评估指标设臵,可以有效防止税务人员串通纳税人隐瞒偷税而收受“好处”,即使发生不廉洁行为也容易在监督复核中发现存在的廉政问题。二是评估程序的设计。要谨慎严密,环环相扣,既要有人员参与的规定,又要有具体的评估时限,还要有评估进度的汇报环节。如选取评估对象环节,应由何职责人负责(原则上选案人与评估人员分离),简要说明选取的理由,完成的时限等,并制定台账作规范登记,以便随时掌握评估情况。其它环节如实施、执行等环节都应有相似的规定,使评估程序上环环相扣,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减少腐败的空间。

2.确立“一书一卡”在纳税评估廉政监督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一书一卡”制度贯穿于纳税评估的全过程。每次评估前,评估人员在对企业发出《纳税评估异常质询书》的同时,必须发出纳税评估“一书一卡”。纳税评估“一书一卡”要赋予新的内容,如告知被评估企业纳税评估工作的意义与流程。评估中,评估人员不准与被评估对象单独接触,每次约谈、质询,都要由被约对象填写好“一书一卡”有关内容。工作结束后,由被评估企业的企业法人签字盖章确认后,交回分局存档备查,增强廉政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3.设臵纳税评估集体审议制度。一是在市局统一组织的重点行业评估的基础上,对基层分局自行组织的纳税评估,特别是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和资料审核中发现的疑点业户,以及评估专岗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疑点业户,要由基层分局评估小组进行集体审议,确定评估对象,减少选案的随意性。二是在纳税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适时向评估小组汇报评估进度,对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的,须书面申请延期并说明延期理由。三是评估工作结束时,最后的定案由评估小组集体审议,形成对评估选案、评估、处理结果审核三方面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

(二)创新模式,强化管理监控

1.加强事前监控,即加强评估选户的监督。首先,选户人员要与评估人员相分离;其次,选户人员对所选取评估的纳税户要有选取理由说明;第三,在区局范围内,采取集中、分散和交叉检查等方式组织纳税评估工作,在确定评估对象、评估人员时实行廉政回避制,税收管理员不参与自己所管纳税户的评估。

2.加强事中监控,即加强评估分析的监督。一是设立纳税评估约谈室,对约谈纳税人的谈话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纪检监察部门定期检查。二是实行评估人员对评估工作全程负责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执法追究责任制的落实,强化执法责任意识。同时,设立台账登记,明确每一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三是在评估人与分局长间增设纳税评估复核岗,负责对纳税评估报告内容、逻辑、资料证据等进行审核,在多增设一道廉政关卡的同时,确保评估质量。3.加强事后监控,即加强评估结果处理的监督。一是发挥基层税务分局兼职监察员的作用,定期对本单位内已结束的纳税评估案件以调阅案件资料、电话或实地访问纳税人等形式,检查是否存在廉政问题。二是组织监察、税政等相关科室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抽样复查。三是纪检监察部门选取部分评估案例深入企业,及时进行走访,了解评估人员执行廉政纪律情况。

4.强化信息化建设。要以税收执法监察子系统正式上线为契机,以综合征管软件数据为依据,在统一组织的重点行业评估的基础上,由税政部门随机确定企业作为初选的评估对象,基层分局自选的要报税政部门备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提高评估工作的针对性。

(三)强化思政,提高自律意识

1.重视失渎职自律教育。2.尽量消除心理负担。3.丰富廉政教育内容。4.创新廉政教育形式。

(四)完善考核,搭建干事平台

一是明确职责。按照纳税评估管岗责体系和业务操作规程,把岗位基本情况、基本职责、工作流程、技能要求等内容进行明确,并按岗位工作性质、工作量多少、工作难易程度等细化成考核项目。考核按月、季、年度进行,通过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德、能、廉、勤、绩全方位多层次考核,使其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贡献大小与个人工资、晋升充分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是强化监督。要采取召开座谈会、通报会或网络调查等形式,征询纳税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引入社会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调查评估公司,在不同类型的纳税人中进行科学的随机调查,强化纳税评估工作满意度的评估。

三是严格奖惩。定期组织纳税评估案例评比,把责任落实到位,过错追究到人,严格奖惩,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努力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形象。

(五)加大宣传,确保透明公开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为使税法宣传有针对性,实效性,税务部门应对每一新的税收政策广而告之纳税人,充分使纳税人理解、支持税务人员开展工作。纳税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应重点宣传其在改善纳税人税务管理的职能,并明确其工作步骤,得到纳税人的大力配合,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内联外通。一方面实行评估结果定期通报制。制定纳税评估台账,及时反映评估进度及成果,并落实定期通报制度,强化内部监督。采取召开纳税人会议等形式,向纳税人了解情况,讲解纳税评估知识。监察部门要通过走访、电话等形式,了解纳税人心声,及时反馈信息,遏制不良苗头,提高纳税评估质量。三是加强网站建设。税务网站是税务部门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应配臵专人管理,及时更新政策知识,同时大力宣传税务部门廉政纪律的规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使税务网站成为纳税人了解税收纳税评估工作和廉政纪律要求的窗口。

第二篇: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者按:自2012年我局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以来,市县(区)局设立了纳税评估专门机构,建立了纳税评估指标模型,做了一些工作,但多是停留在嘴上,落实在墙上,缺乏实际的行动和效果,全市纳税评估工作水平离省局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的进展还有很大差距。

近日,市局徐林章局长在《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文章上批示,要求全系统“重新认识纳税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纳税评估工作的方法和举措,以本篇调研文章为例,全面开展纳税评估学习讨论活动,查找本单位纳税评估工作的瓶颈和问题,探究继续深化纳税评估工作的办法和途径,以提高认识,改进方法,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尽快使这项工作步入正轨”。

如果说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税收征管的核心,那么纳税评估就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纳税评估工作成败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全年税收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徐局长批示精神,按照“规范管理、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提高效率”的要求,高度重视评估工作,不断提升评估水平,在学习、讨论、调研、完善中把纳税评估工作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干好、干实、干出成绩,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实现“地税梦”,建设“幸福地税”。

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榆川

纳税评估作为税收征管的必经程序与核心环节,弥补了现行征管程序的缺失,是明晰征纳双方重要的法律界限,既是征管程序也是风险应对方法。我市自开展纳税评估这项工作以来,在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距离理想的纳税评估工作状态还相差很大,在税源专业化的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未转变。(1)、作为单位决策者的观念没有转变。认为纳税评估无非是以前的税务检查的另外一种叫法,换汤不换药,不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还是由原来的税收管理员按照原有的管理范围实施管理和行使评估即可,换汤不换药;或者以无人可用、无人能用为借口无法成立,目前仅仅榆阳、神木两个单位有专业纳税评估机构,其余15个单位都未成立。形成专业评估任务无机构应对,无人应对的局面。(2)、税收管理员对纳税评估的重视不够,不能从税源管理的角度认识纳税评估的重要性,大多数,税收管理员不愿意从事纳税评估工作,不愿转到纳税评估岗工作。目前我市纳税评估岗位人员共有180名,其中日常评估岗135人,专业评估岗45人,只占到基层税收管理人员的32%,而且大多数人员是兼岗,这与省局规定的从事纳税评估人员要达到基层税收管理人员的50%以上的要求相差很大。(3)、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把纳税评估作为执法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引入工作中,不能利用纳税评估来防范风险,规避执法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2、纳税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评估质效不高。按照省局风险管理系统设置,各个基层税务所的所长及日常评估岗负责每月风险管理系统推送的日常评估任务,但是从工作形式、程序和结果上看,很多人把这项工作当做了额外的负担,认为评估工作只是整理一些形式上的资料,仅仅完成评估面,不讲求质量和效果,我市2013年一季度系统推送日常评估任务3190户,仅有9户评估有异常,评估税款仅为5.8万元,工作被动应付,风险管理系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对税源管理的应有作用。

3、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纳税评估工作技术要求,有待提高。纳税评估是一种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手段,对评估人员的财会知识、税收工作经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对目前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更深的要求,业务知识不全面或者工作停留在表面就不能很好地开展评估工作。同时,我市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干部的政治素养、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不强,也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有效展开。阻碍了纳税评估工作取得预期目的和效果。

4、第三方信息渠道不畅,严重影响纳税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纳税评估是应用数据信息比对的方法,对纳税人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进而发现问题,并对税源管理提出建议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在纳税评估过程中要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定性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指标测算。没有数据资料,纳税评估工作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目前税务机关通过纳税人报送的申报资料所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其真实度不高,不能为纳税评估提供确实的依据,并且缺乏其他方面的信息印证。我市地税系统还没有足够的渠道获取企业相关信息,第三方信息采集有困难,渠道不畅,信息来源单一,影响评估人员的准确判断,也影响了纳税评估的深度和广度。

5、现有运行的征管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衔接不畅。如:在实施评估过程中出现补税无法补办发票;评估结果处理选择错误后无法返回修正;需要移交稽查的案件无法与稽查系统对接;对未缴纳评估税款和未完成财务信息采集的纳税人无提醒或限制申报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顺畅有序开展。

6、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职能界限不清。在风险管理的流程下,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换,因此就形成了评估向稽查移交案件的条件。按照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同为风险应对的手段,两者的职能划分主要以风险的等级高低来确定,对于中低风险的纳税人推送纳税评估部门应对;对于高风险的纳税人推送稽查部门应对,作为税务稽查的直接案源。但目前为止,从总局到省局都没有高、中、低等级的具体划分标准,纳税评估的案件在什么时间移交稽查,在哪一个标准时移交稽查都没有明确标准,这就形成了纳税评估中的最大执法风险,评估与稽查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来达到促进税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7、现行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制约着纳税评估的质量。现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确定的行业税负、各项财务指标比对平均值,实际上是企业真实纳税和财务核算的一种假设,将这种假设的测算指标与被评估对象的实际执行税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根据偏差程度来判断评估对象的申报是否正常的方法。现在我们运用的指标是省局风险管理系统设定的105项通用指标,标准值是根据全省的同一行业的平均值与方差形成的普遍数据。但因我省南北中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成本计价水平不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系统内生成的指标数据对某一个地区的实际指导意义究竟有多大还需进一步验证。尽管系统给各市留有接口可以对本地区的数据进行修订和维护,但是因水平有限、数据采集困难等原因,我们有代表性的行业指标迟迟不能出台,也影响着纳税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改进纳税评估工作的对策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完善机构,充分认识纳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全员中学习税收征管改革的精神,特别是各单位的决策者,要认识到纳税评估是此次征管改革的重中之重,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要明白今后一段时期基层税务机关征收管理的大部分力量和精力都要集中到纳税评估中去,要通过纳税评估促进税收征管,让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不断提高。各个单位要设置专门的纳税评估机构,应对专业评估任务,充实纳税评估人员队伍,特别是要把业务熟,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安排在纳税评估部门,凸显纳税评估的作用,真正做到以评促管,以评促收。

2、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打造高素质的评估队伍。鼓励干部参加“三师”考试,对取得“三师”资格的人员重奖;开展每年一次的纳税评估能手的评选,对成为能手的人员重用;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每年将评估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急需提高的行业、税种等作为培训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培训见实效;推行团队化和“主辅评”制的

评估模式。要在各个单位树立几个纳税评估标兵,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共同提高。市局应适时将个单位的评估标兵组织起来实行跨区域的企业专业纳税评估,逐步打造一支技能全面,业务娴熟的纳税评估人才队伍。

3、强化考核机制,提高评估质效。针对目前评估质效不高的现象,要用考核的办法来制约,对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强的现象用完善的机制来限制。对无异常结果处理的评估户要进行定期的复评复查,如复评复查结果与原结果不同,要对单位在目标责任考核中扣分,对评估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真正把风险管理的理念树立起来,把风险管理系统的作用发挥出来。

4、尽快建立第三方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积极请示政府,通过政府协调将财政、工商、金融、技术监督、煤炭、住建、统计等部门的数据纳入税务分析系统,形成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充分掌握纳税人相关信息,为纳税评估的高等级、精细化分析提高强大的支撑,真正做到信息数据的无缝隙联网。

5、建立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在风险管理的流程下,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换,因此确立纳税评估和稽查案件移交原则是建立互动机制的关键。要厘清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职能界限,中等级风险的纳税人由评估部门进行应对,对经过纳税评估分析、约谈、核查后发现的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纳税人,评估部门要移交给稽查部门;高风险的纳税人推送稽查部门应对,作为稽查部门的直接案源。要充分发挥两大职能部门的作用,要通过纳税评估促进征收管理,让纳税人不能不遵从;要通过稽查查办大案、打击威慑、防范重大税收流失的职能作用,让纳税人不敢不遵从。通过总局或者省局出台相关的案件移送标准,既不能淡化纳税人的违法责任,同时也规范评估工作行为,降低评估工作风险。

6、积极调研,做实做细相关的指标和模型。科学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是做好纳税评估工作的有力保障。各个单位应该将自己管辖的重点税源行业、重点纳税户作为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的重点,注重收集各类信息资料,权衡各种因素,应用多种方法,通过制定—验证—修订—再验证的程序,确实做出能指导本单位实践的指标和模型。要使这些指标和模型真正成为纳税评估工作中的指南针、教科书。

第三篇:浅谈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昌吉州地税管理员2011年09月22日

纳税评估对于提高税源监管能力,堵塞管理漏洞,从根本上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掌握税源信息,实施纳税评估,就成为我们强化税源管理的合理的、也是必然的选择。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好地为深化税收征管服务,已是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现就纳税评估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开展纳税评估的现状

昌吉市地税局现行的评估工作模式是由管理科根据总体评估工作计划定期向税务所下达评估任务,规定城区税务所季度评估户数不得低于1%、农区税务所季度评估户数不得少于1户,并要求被列入该局纳税前百名营业税纳税人和汇算企业重点检查的单位必须确定为纳税评估对象。由主管税务所根据各类信息资料,合理确定纳税评估对象,按照程序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约谈、函告,形成评估、约谈报告,报管理科进行审查核对,由主管税务所对评估对象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以改善其征管质量。自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纳税评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纳税评估工作现阶段存在的不足

(一)纳税评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据,评估工作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有关纳税评估的法律依据方面,目前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均无有关纳税评估的规定。仅有一个200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规范性文件,且评估通用的分析指标较为复杂、繁锁,无统一标准,操作难度大,对中、小企业帐务核算不健全的难以适用。正因如此大家普遍对纳税评估的认识不足,就如何开展纳税评估思路不清,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致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评估工作的质量难以全面提高。

(二)对纳税评估执法方式认识不一致,评估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该局不少人认为纳税评估仅是一种案头的税务审计,评估人员对疑点问题,通过约谈来解决,任凭纳税人自圆其说,评估定性方面评估人员也有主观意断行为,评估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

(三)评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直接约束了纳税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纳税评估是涉税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的业务工作,要求纳税评估人员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财会知识、计算机操作和综合判断能力。但是,目前该局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善于从掌握的涉税信息中找出蛛丝马迹,挖掘深层次的问题,使很多评估工作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看看表、翻翻帐、对对数的浅层次上,评估通用分析指标还不能充分运用。

(四)纳税评估信息量严重不足,纳税评估工作还处于闭门造车阶段。纳税评估资料信息的完整真实直接影响着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纳税评估工作的基础是对纳税人信息、资料的采集、整理及分析,它是一项整体工作,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同时辅以信息化建设在技术手段上提供足够的支持。信息仅来源于纳税人申报资料,纳税人提供的信息数据质量不高,资料不全,相关信息不足,使纳税评估以财务税收分析为基础所必须的庞大数据源和其

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信息量少,准确性低,评估指标参考价值不大。

(五)纳税评估的信息资料来源面狭窄。由于征收、管理、稽查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信

息数据缺乏统一共享,信息有时分块割据,传递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信息不对称,造

成评估资源浪费。与国税、银行、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之间,没有联网,信息渠道不畅,许多必要的相关资料不能及时收集,缺乏统一的信息数据资料库。

(六)缺乏纳税评估监督机制。由于人员配备不足,且工作任务较重,还没有实行纳税评

估复评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纳税评估的质量难以量化考核,经评估过的纳税人的实

际状况到底怎样,除了直接参与评估的人员,其他人很难搞清,这就使得确定评估税款的偷

税与否,以及应补税款的多少难以逐一考核认定。

三、对深化纳税评估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定位,统一认识,规范评估运行。鉴于纳税评估强大的税源监控作用。为统一

认识、规范操作,该局依据州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纳税评估的概念、评估工作的定

位、评估的范围、内容、岗位职责、执法方式、工作规程等予以明确,使评估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部门要在“办法”的具体要求下,统一认识,健全评估机构,完善评估管理体

系,开展工作。

(二)将“税收管理员”制度与纳税评估制度相结合。依托税务所税收管理员,注重平时

相关涉税资料收集整理、做好记录和案头工作,建立和完善评估基础信息的收集和积累机制。

主管税务所通过法规、规章等法律形式,制定被评估方必须提供的信息项目和具体要求,以

确保评估信息的准确全面。管理员在负责企业税收征缴的同时,负责相应企业的纳税评估工

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与此同时,严格责任考核制度。

(三)依托计算机网络,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质量。以多元化电子申报为切入点,加强评

估所需信息的电子转换能力,减少人工输入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重视信息的管理

和应用,集中人力、物力、技术,改变信息处理各自为战的分散局面,实现信息处理的集中

加工与广泛共享,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利用效率。

(四)简化工作程序,规范评估运作。简化工作程序和文书数量,提高评估工作的可操作

性。要本着简化、实用的原则,结合各地工作实际,合理确定工作程序和文书,增强评估方

法的可操作性,以免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规范评估运作。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方法,加强

对评估工作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明确评估工作中征收、管理、稽查的相互协作关系,使各环

节、各项工作互相紧密衔接,保证评估管理操作行为规范运行。

(五)切实提高纳税评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评估人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其熟悉企

业经营情况和操作流程,提高其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务知识和税收理

论,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信息技术与应用技术,以及了解与约谈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开展经常性的税务综合业务培训,定期对评估人员通过以会代训、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开展

业务培训,有效地带动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提高。同时定期组织纳税评估专业

人员深入工作一线,下基层体验工作实际,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纳税评估人员对我们当前的税收征管工作有一个实际、全面的了解,才能保证纳税评估工作的正确、及时、有效开展。

(六)健全纳税评估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加强纳税评估队伍建设。按照执法岗责体系

设置要求和税务精细化管理原则,建立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对评估人员实施能级管理,明确

职责分工,并实施量化考核,择优上岗,形成一种良性向上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强化评估人

员专业培训。坚持业务学习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要求纳税评估人员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熟悉企业财务制度,熟练操作计算机技能,具备独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

断推进纳税评估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税务评估工作的质量。

(七)按照执法岗责体系设置要求和税务精细化管理原则,应建立纳税评估复查制度,定

期开展对所属辖区税源管理部门纳税评估工作的检查,采取抽查评估信息、评估分析报告、执行文书、审核评析、调查核实等各种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工作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

进行考核,落实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四、强化企业纳税评估

一是提升纳税评估管理平台。优化纳税评估软件,实现与综合征管软件同一平台。定期

测算评估软件指标峰值、确定重点行业评估指标的峰值区间。二是收集第三方相关经济信息。

从国税、工商、统计、银行等部门收集纳税人土地、投资规模、经营及信贷情况、重点产品

产、销量等信息。利用纳税辅导、户籍巡查等日常管理工作,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

经营密切关联的生产要素情况。从纳税人同行业企业了解税负、物耗、能耗等指标水平,从

长期为纳税人提供原料、能源、主体包装和提供运输服务的企业了解业务往来情况及市场信

息,掌控纳税人的真实经营情况。三是加强特殊纳税人的评估。重点加强对连续发生低税负

申报、零负申报、各类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等纳税人的评估。四是提高评估质量。建立以纳

税评估面、涉嫌偷骗税案源移送率为主要指标的纳税评估质量考核体系。

(昌吉市地税局管理科 樊学功)

第四篇: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陈国怀

随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其实效性已毋庸置疑。但现阶段纳税评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纳税评估潜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基层农村税务分局。因此,如何使纳税评估工作走向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纳税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纳税评估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纳税评估缺乏法律依据。纳税评估是“后起之秀”,现行《征管法》及其细则均未定义纳税评估这一概念,使得纳税评估缺乏法律依托,工作开展缺乏法律刚性,置身于依法治税大环境中看纳税评估尤显底蕴不足。

2、纳税评估所需信息来源渠道较窄。一个广泛的经济信息来源是开展纳税评估的基石。目前由于与国税、工商、金融、房产和国土等部门信息交换和工作协作还不到位,评估人员取得外部信息数据难度较大。纳税评估工作所依据的信息资料主要为纳税人申报的数据、财务数据和征管信息系统相关信息,这些涉税信息很不完整甚至可能失真,影响了纳税评估效果。

3、纳税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目前纳税评估财务指标和行业指标体系建立还不到位,纳税评估过程中对相关指标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纳税评估工作仅停留在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进行简单稽核层次,很难深入开展,很大程度影响了纳税评估的质量。

4、纳税评估运用的方法和手段落后。目前纳税评估工作尚停留在手工和纸质阶段,纳税评估工作仅仅是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和报表的简单审核、分析和评价,仅靠堆积大量的书面资料,纳税评估难以取得实效。另一方面,纳税评估还没有充分运用纳税评估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程度不高。

5、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亟待完善。目前纳税评估工作尚不够规范,纳税评估工作方法也不够科学合理,特别是纳税评估工作与税务稽查工作往往发生交叉重叠。

(二)我局在纳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纳税评估工作开展初期,由于缺乏统一认识,一些同志对纳税评估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足,对纳税评估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如何开展纳税评估概念模糊,致使纳税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倾向:把纳税评估工作简单化。误认为纳税评估工作就是简单的案头审计,只要把预警值设置好,问问情况、看看报表、对对数字就可以解决问题;把纳税评估工作复杂化。对各项评估指标“一头雾水”,把评估工作看作是很神秘的东西,误认为那是专家的事,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事情,脱离开信息化手段就做不了,有畏难情绪;把纳税评估工作检查化。把纳税评估工作与税务检查相混淆,误认为纳税评估是“换汤不换药”,是税务检查的另一种形式;对纳税评估工作有偏见。少数领导同志观念陈旧,对纳税评估有偏见,对纳税评估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在推行纳税评估工作时彷徨观望,导致纳税评估工作进展不均衡。二是影响纳税评估的客观因素。纳税评估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纳税评估,要求评估员精通税收业务知识,并熟悉会计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而目前我局基层一线干部大多缺乏系统培训,掌握纳税评估相关知识不够全面和系统,不善于从各种涉税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或挖掘深层次的问题,纳税评估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评估效率和质量不高;税收管理员人手不够。我局现有税收管理员24人,占县局总人数的32%,担负全县近5000户纳税户的税收管理工作,人均管理纳税户208户。尤其是农村分局税管员更少,一个管辖4、5个乡镇的分局仅有2名税管员,开展纳税评估往往力不从心。

二、做好纳税评估的方法和对策

(一)加快纳税评估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纳税评估相关制度。尽快确立纳税评估法律地位是完善纳税评估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将纳税评估及其操作规范列入法律范畴,为纳税评估打下法律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纳税评估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从多个角度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保障,为纳税评估打好外围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纳税评估制度建设。一是要强化、细化现有各项纳税评估制度,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二是要加强纳税评估与征收、管理和稽查之间的联动建设,制定出科学的联系制度,保障资料信息传递的及时、到位,保证评估中发现的重大偷税案件及时移交稽查,保证把纳税评估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环节。三是加强纳税评估考核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规范评估行为,以保证纳税评估工作客观、公正和有序进行。

(二)多渠道采集和广泛储存纳税人各种涉税信息。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评估信息提供机制。税务机关应努力争取通过法规和规章等形式制定纳税人必须提供的信息项目和具体要求。二是加强与国税、工商、金融、房产、土地等部门横向联系,逐步建立完善的沟通与协作机制,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特别是与国税部门信息交换显得尤为重要,如国税部门在查补入库增值税时,如果地税部门不及时从国税部门获得信息,城建税很难保证被及时足额征收入库;三是在现有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基础上,充分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进一步拓展资料占有区域;四是在纳税评估时,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环境、面临的风险和资金流向等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信息,了解资金结算变化情况,实现对企业全方位监控;五是依靠科技手段,最大限度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搜集并有效整合纳税人涉税信息。在通过多渠道搜集纳税人涉税信息基础上,全面调查取证,力争取得最有说服力的有效证据,不断提高纳税评估水平和工作质量。

(三)尽快建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析指标体系是提高纳税评估准确性的关键。在纳税评估工作实践中,应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估分析指标体系,重视运用社会统计学原理,做好评估量化分析,建议省、市局尽快对相关财务指标及行业指标进行调查和测算,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纳税人经营规模、财务核算等信息资料,分行业和产品类型(参考企业规模)测算有关指标均值,如行业税负率指标,零负申报指标,财务比率指标,财务项目分析指标等,合理测定各指标的正常变动幅度,确定其正常峰值和警戒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统一预警参数建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筛选异常户的准确性,为纳税评估提供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将高于警戒值的纳税人作为纳税评估重点对象,真正实现对指标异常纳税人的有效监管。

(四)加快纳税评估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计算机速度快、精密度高、逻辑分析判断能力强等优势,为纳税评估工作的监控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而纳税评估管理系统的推广和运用则是纳税评估效率和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纳税评估软件应该具备接收不同信息渠道数据、具备大容量的数据储存仓库和具备智能化复杂分类处理数据等功能,应涵盖整个纳税评估工作规范和流程,并能和目前使用的征管信息系统无缝对接,能对监控区域内纳税人情况进行动态“扫描”。在数据录入员将纳税申报数据录入征管信息系统时,纳税评估软件通过预先设定的条件和参数,对纳税申报异常户能自动发出纳税异常预警提示,真正实现税源监控的“雷达检测站”作用,为科学合理选定纳税评估对象提供可靠保证。

(五)不断完善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尽快规范纳税评估工作方法,将岗位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充分结合到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中去,确保责任明晰。应明确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关系,防止出现以纳税评估替代稽查,错误定性纳税人涉税行为现象。在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中还应充分保证纳税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加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内、外监督约束,同时使纳税评估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六)加大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人是整个纳税评估工作中最关键的因素,纳税评估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纳税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造就一批精于纳税评估的复合型人才是提高纳税评估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可靠保证。一方面要加强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培训,对纳税评估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计算机操作技能、评估指标的分析和约谈技巧等进行系统轮训,通过培训使评估人员全面掌握纳税评估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适时组织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案例分析会,通过评估人员对评估方法、约谈技巧和报表分析方法等交流总结,使纳税评估人员的评估水平在相互探讨中得以共同提高,为纳税评估工作步入良性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利用获取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评价,综合判断其纳税遵从风险程度,并作出相应处理的税务服务与管理行为。是税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促进纳税遵从的重要手段。

纳税评估是目前国际上一种较为通行的税收管理方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致力于征管体制和方式的改革,它们虽然在税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税收征收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以“评税”、“计算机核查”等不同形式实施着这一相同性质的管理方式——纳税评估,并且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由于实行纳税评估与税务审计密切配合这一管理制度,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得到令人信服的很大提高,同时也给我国的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启示。

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也是我国新时期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针对目前我国纳税评估工作的现状,必须从根源上找到问题的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一、纳税评估定位

从新一轮征管改革的发展方向来看,在未来的征管模式中,纳税人申报后,税务机关的主要工作就是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纳税评估,包括涉税信息的采集整合,纳税遵从风险的分析识别和等级排序,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等,基本涵盖了税收征管的整个过程。

因此,纳税评估定位于是拘泥于对纳税人的点对点的狭义评估还是税企面对面的广义评估,这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新一轮征管改革的方向强调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依托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优化服务、强化评估,集约稽查、加强监督。其中,纳税评估工作贯穿于风险管理流程中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以及风险应对三大环节的整个过程。因此,纳税评估是体现促进税法遵从、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主要载体与核心,既是一种促进遵从的主要的手段,也是风险的应对手段,又是其他风险应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税企层面面对面地促进遵从和风险导向,也就是广义的纳税评估,这是我国纳税评估的主要目的,也是其基本定位。

二、纳税评估行为取向

“服务+执法=纳税遵从”这一国际通行的税收管理理念,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接受。从广义角度讲,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和执法行为是一体的,都是税务机关的管理行为。执法是指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体现在责令纳税人履行义务,如不履行,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服务则是不具有强制力的行为,是以纳税人自愿配合为前提的,但二者可以在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有所侧重。

基于实际,纳税评估主要目的是促进纳税遵从。要在评估各环节中为纳税人提供自查自纠的机会,经过递进式的管理行为完成服务到执法的过渡过程,也即直到 “最后一刻”,再对不予纳税遵从的通过执法行为去强制解决或移交税务稽查。

三、评估与稽查关系

评估与稽查都是风险应对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目前的工作中对评估与稽查的职责有

所混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抢夺工作对象也即纳税人以及重复下户等不正常现象。其实稽查应对高风险,评估应对中风险,纳税服务应对低风险,纳税不遵从的类型主要有无知性、自私性和故意性三类,对无知性不遵从,可通过纳税服务加强宣传和辅导促进遵从;对自私性不遵从,可通过信函、电话、网络、税务约谈等方式加以关注和提醒促进遵从;对故意性不遵从,主要通过税务稽查的打击和震摄促进遵从。

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依法定程序行使税务检查权,因此,评估和稽查都可以应用税务检查权。但评估中对检查权应用目的是验证涉税疑点及其纳税人自我举证材料的合法性,以判定是否排除涉税疑点或是否应移交稽查进行立案检查。稽查局专司偷逃骗抗案件的查处,负责涉嫌犯罪案件查处,目的是查找证据证明涉嫌纳税人构成偷税,故评估中任一环节发现纳税人涉嫌偷逃骗抗或涉嫌犯罪行为的,一律移交稽查。因此,评估和稽查的分工是很明确的。

四、纳税评估涉税信息

纳税评估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税务机关内部各岗位在日常征管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数据,以及外部单位提供的信息资料。因此,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但是税务部门日常形成的数据资料真实性较低,成为制约评估准确性的因素。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别主要是税收征管环境较差,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方涉税信息严重不足,难以对纳税人应纳税额进行相对准确的判定。在第三方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难以通过信息的审核比对,直接向纳税人出具载有明确应纳税款的文书。因此,第一要着力于提高税务系统采集信息的准确度与真实度,第二要拓宽第三方信息的采集渠道。

五、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人是生产中的第一要素。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大容量、多角度地搜索和掌握,要求评估人员依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及自身综合知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多层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细致的案头分析,逐步审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由于纳税评估推行时间较短,目前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善于从掌握的涉税信息中找出蛛丝马迹,挖掘深层次的问题,评估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停留在看看表、翻翻账、对对数的浅层次上,使评估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所以提高对纳税评估人员的素质培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六、纳税评估监督制约

纳税评估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乏像税务稽查的选案、稽查、审理、执行的分权制衡。

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参照稽查,进行环节制约,将初步审核环节与其后案头审核、实地核查、后续管理和评估复核环节三分离,以求达到不能随意评估、不能随意撤户、不能随意排除涉税疑点和各环节相互监督制约的目的。

二是要在各环节加入风险内控机制,比如纳税评估的集体约谈、约谈录像、交叉评估、评估结果的集体审议、评估复查等机制。

我们局在年初就针对以上问题,层层剖析,一一应对。组织了多期的评估人员素质培训,规范了纳税评估与稽查的分工合作以及工作衔接,建立了集体约谈、交叉评估、集体审议、评估复查风险内控联动体制,通过这些举措,今年截至5月份,我局纳税评估就入库2000

多万元,不但规范了纳税评估工作、降低了纳税人的纳税遵从风险、减少了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载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隐患与对策(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隐患与对策(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管理分局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分局纳税评估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税源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深化,由传统的强化管理型模式向服务管理型模式转变,此时纳税评估作为一种创新方式被提上了历史舞台,它一方......

    浅析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并限期依法处理的管理工作。通过......

    浅议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近两年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新时期改进和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总体部署,各地税务部门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手段、搭建服务平台、创新......

    浅谈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丽娟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临床护士在护理评估的实践操作......

    调研论文——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纳税评估工作有了正式的文件依据,它在税收工作中已经发挥出明显的作用,但它毕竟是一......

    浅谈当前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运用科学手段,对其申报、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的管......

    浅论纳税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财务资料以及日常掌握的各种涉税信息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

    浅论纳税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财务资料以及日常掌握的各种涉税信息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