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word版本)
附件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 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付款 时,应通过经办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第三条 境内银行应督促和指导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办理申 报,履行审核及发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等职责,确保申 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 申报原则 第一节 申报范围和申报主体
第四条 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 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 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其中,境内居民个人通过 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
1.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 算方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
-1-
2.通过境内银行向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 外向境内银行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3.涉外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
涉外收付款不包括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以及外币现 钞存取。
第五条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机构居民身份认定 的主要依据是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个人居民身份认定的主要依 据是在中国境内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实践中按照身份证、永久居留证、护照等有效证件中的国籍来认定其是否为居民个 人。
第六条 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 付的款项,以及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由境内居民进 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 款项,应由经办银行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要求代其进行国 际收支统计申报,且无需填写涉外收付纸质凭证。
上述发生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统称申报 主体。
除银行自身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的涉外收付款应按照本实施细 则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外,银行自身发生的其他涉外收付款不 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七条 涉外收付款的数据信息按照采集方式分为基础信息和
-2-
申报信息。基础信息是指必须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采集的 涉外收付款信息,主要包括收/付(汇)款人名称、组织机构代 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收/付(汇)款币种及金额等。申报信 息是指申报主体通过银行提供的纸质凭证或电子单据,或国家外 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填写的信息,主要包 括付/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及交易附言 等。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的填报应按照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 集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对于涉外收付款数据中的基础信息,境内银行应按照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申报主体 应配合境内银行进行数据报送。
对于涉外收付款数据中的申报信息,申报主体应按照本实施 细则、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涉外收付款申报 相关规定的要求填报,境内银行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 要求对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和报送。对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5000美元)的对私涉外收付款,实行限额下免申报,即个人 申报主体可免填涉外收付凭证(含纸质凭证和电子单据)中的申 报信息,但境内非居民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和对境外支 付的款项除外。
第二节 申报方法和申报时间
第九条申报主体应通过境内银行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纸质凭证或
-3-
者通过境内银行提供的电子单据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发生涉 外收入业务的机构申报主体,还可以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 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办理涉外收入网上申报,选择网上申 报的机构申报主体仍可以通过纸质申报或电子单据申报方式完成 涉外收入申报。
涉外收付纸质凭证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统一 制定、修改,由境内银行按照涉外收付凭证管理规定的要求备案 后自行印制。
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银行提供的电子单据或国家外汇管理局国 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无须使 用涉外收付纸质凭证。
第十条 境内银行为申报主体提供电子单据办理国际收支统计 申报业务前,应按照涉外收付纸质凭证的样式和内容以及数据采 集规范等要求,设置涉外收付款业务的电子单据界面及填报格 式,使其至少包括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所需的基础信息和申报信 息,如收/付(汇)款人名称、收/付(汇)款币种及金额、对 方付/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及交易附言 等。
境内银行应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电子单据申报的操作规范,明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号码编制、基础信息接口导入、申报信息 的录入/导入、信息审核和修改等内容。境内银行应在电子单据 申报方式中为申报主体提供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的规定,如涉
-4-
外收支交易分类及代码的详细要求和说明等。
第十一条 境内银行及申报主体应当妥善保管《涉外收入申报 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自留 存联和相关电子数据信息。境内银行应将纸质《涉外收入申报 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或者申 报主体填写或提供的相关电子数据信息保存至少 24个月,保存期 满后可自行销毁。国家外汇管理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发生涉外收入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 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发生涉外付款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 《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第三章 申报流程 第一节 境内银行准备工作
第十三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 相关管理规定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 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等有关规 定,设计和开发其接口程序,申请上线,实现银行自身计算机处 理系统与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之间的数据连接和转换。
外汇局应当按规定及时为金融机构办理赋码,协调银行接口 程序联调,并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为辖内的
-5-
境内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的开通/关闭设臵 等准备工作。
第二节 单位基本情况表
第十四条 机构申报主体在办理涉外收付款的国际收支统计申 报之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
第十五条 机构申报主体在境内银行任何一家网点首次办理涉 外收付款业务时,应填写《单位基本情况表》,同时向银行提供 《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 照》等证明文件。申报主体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外 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
第十六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 自行印制《单位基本情况表》一式两联(见附表),提供给机构 申报主体使用。
第十七条 境内银行应对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 信息与该机构提供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 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 进行核对,核对有误的退回申报主体修改;核对无误的,银行应 于本工作日内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或通过银行 接口程序进行处理:
(一)对于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 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已经存在,并显示为已经通过外汇局 核查,且与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包
-6-
括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住所/营业场所、常驻国家(地 区)、外方投资者国别(地区)、经济类型、行业属性、是否特 殊经济区内企业)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 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键要素不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申报主体的机构 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 系统(银行版),同时将《单位基本情况表》、《组织机构代码 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 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传真或报送至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由 银行所在地外汇局转至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应于收到材料后的二个工作日内进 行修改。
(二)对于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 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存在,但显示为尚未经过外汇局核 查,且与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一致 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 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键要素 不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在核实后将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 表》修改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三)对于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 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不存在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
-7-
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 统(银行版)。
第十八条 申请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办理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单位基 本情况表》“申报方式”中选择“开通网上申报”。经办银行应 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开通该机构的网上申报,并将系统自动生成的管理员用户名、用户初始密码和生效日期等 信息告知给该机构。
机构申报主体自开通网上申报的第二个工作日起可登录国际 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管理员密码,并创建企业操作 员用户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机构申报主体遗失其管理员 密码的,应向经办银行申请重置并恢复系统自动生成的初始密 码。
机构申报主体可向经办银行申请关闭涉外收入网上申报业 务,经办银行应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闭该机 构的网上申报,自关闭网上申报的第二个工作日起,该机构不能 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 务。
第十九条《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发生变更的机构申报 主体,应及时通知其中一家经办银行,并提交本实施细则第十五 条规定的材料。
-8-
经办银行应对机构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 与该机构提供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 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进 行核对,核对无误后于本工作日内将材料传真或报送至银行所在 地外汇局,由银行所在地外汇局转至该机构住所/营业场所所在 地外汇局,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应于收到材料后的二个工 作日内进行修改。
第二十条 银行所在地外汇局应每日对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待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进行核查,发现有 误,应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直接进行修改。
外汇局发现已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有误,应 通知该机构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进行修改。
第二十一条 境内银行和外汇局应及时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 统中对《单位基本情况表》非关键要素的变更进行修改。
第二十二条 机构申报主体因注销、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而需要 停用《单位基本情况表》时,应填写《单位基本情况表》,勾选 “单位基本情况表停用”,并由经办银行向其所在地外汇局传真 或报送需停用的《单位基本情况表》。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 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分局)负责将停用需求确认后汇总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于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为其辖内 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 版)中进行停用处理;对于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不在
-9-
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该机构信息发至住所/营业场 所所在地分局确认,并根据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分局的意见进 行停用或者不停用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 境内银行和机构申报主体应妥善永久留存纸质 《单位基本情况表》原件、原件的电子扫描件或拍照件备查。
第三节 涉外收入申报
第二十四条 对于涉外收入申报业务,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 应先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基础信息,并通知申报主体办理该款 项的申报。
第二十五条 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在涉外收入款项解付/结 汇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前,应将相应 的涉外收入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采集规范的要求从 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 版)。
第二十六条 不结汇中转行在以原币方式向解付银行/结汇中 转行划转涉外收入款项时,应将原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逐 笔传送到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该原始信息应能够表明该笔款 项为境外款项。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收到该笔款项后按照本实 施细则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报送涉外收入基础信息。
第二十七条 采取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方式办理涉 外收入的,应按以下规定办理:
-10-
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在境内未发生转让时,办理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的境内银行应在收到境 外款项时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在境内发生转让时,原 始经办银行应及时跟踪境外到款情况;境内受让银行应于收到境 外款项的当日将收款日期、币种、金额等信息通知原始经办行。原始经办银行收到通知后,应按通知中的收款日期生成申报号 码,并于本工作日内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第二十八条 通过纸质凭证和电子单据方式进行涉外收入申报 的流程:
(一)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涉外收入款项解付/结汇 之日,通知申报主体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涉外收入申报(通知内 容应包括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产生的该笔涉外收入款项的 申报号码和该收款人应于何日前完成该笔涉外收入申报等相关信 息)。
(二)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后或结汇中转行为其 结汇后五个工作日内,按《涉外收入申报单》的填报说明逐笔填 写《涉外收入申报单》纸质凭证或电子单据,并交解付银行/结 汇中转行。
(三)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收到申报主体提交的《涉外收 入申报单》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 为:1.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 2.申报主体是否按填
-11-
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3.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 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四)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审核发现有误,应于本工作日 内将《涉外收入申报单》退回申报主体,或者与申报主体核实后 直接在原《涉外收入申报单》上进行修改(纸质凭证须在修改处 签章)。
(五)申报主体应于当日对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退回的 《涉外收入申报单》进行核实。核实有误,则对《涉外收入申报 单》进行修改(纸质凭证须在修改处签章),并及时退回经办银 行;核实无误,则以书面或电子信息等形式说明原因并将《涉外 收入申报单》一并及时返回经办银行。
(六)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审核无误后,应于申报主体申 报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将申报信息录入或导入国 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对于纸质《涉外收入申报 单》,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 “申报主体留存联 ”上加盖银行 业务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 “申报主体留存 联”退回申报主体。
第二十九条 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 业版)进行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流程:
(一)对于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 业版)办理涉外收入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 统(银行版)自动将其《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和涉外收入基础
-12-
信息发送到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
(二)机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后或结汇中转行 为其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 业版)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三)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本工作日营业结束前对前 一个工作日的网上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 为:1.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 2.申报主体申报 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四)对审核无误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予以 审核通过;对审核未通过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 在系统中标注原因,要求申报主体核实。申报主体应于下一工作 日内对未通过银行审核的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并在系统 中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或对核实无误的说明原因。
(五)申报主体发现所报送申报信息有误时,应及时通过国 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第三十条 通过境外汇路进行的境内款项划转,应由款项原始 汇出银行在 SWIFT报文的52场填写原始汇款行信息。对于不通过 SWIFT系统的银行,应比照 SWIFT格式发送报文,将原始汇款行 信息传递给境内收款行。
第四节 涉外付款申报
第三十一条 申报主体以汇款或内部转账方式通过境内银行办 理涉外付款业务时,应当填写纸质《境外汇款申请书》或相应电
-13-
子单据;以信用证、保函、托收等汇款以外的结算方式办理涉外 付款业务时,应当填写纸质《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或相应电 子单据。电子单据申报比照纸质申报的流程办理。
第三十二条 对以信用证、保函、托收等汇款以外的结算方式 办理的涉外付款业务,境内银行收到境外来单后,填制《对外付 款/承兑通知书》中应由银行填写的到单信息,并在第一联“到 单通知银行/客户留存联”上签章后,将相应联次送达付款人。
申报主体收到《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后,应将《对外付 款/承兑通知书》各联填写完整,并加盖印鉴后,按境内银行规 定时间,返还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三十三条 境内银行收到申报主体填写/提交的《境外汇款 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 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
(一)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 种类的凭证;
(二)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
(三)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付款业务的相关内容 一致。
审核有误的,境内银行应与申报主体核实后修改或重新填 写。审核无误的,境内银行方可为申报主体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三十四条 境内银行应将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生成的 涉外付款的申报号码填写在《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 承兑通知书》的“银行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并在 “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加盖银行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
-14-
行按规定留存;“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
第三十五条 境内银行应于涉外付款汇出之日(T)后的第一 个工作日(T+1)中午12:00之前,将相应的涉外付款基础信息按 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采集规范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 中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三十六条 对《境外汇款申请书》的申报信息,境内银行应 在审核无误后于款项汇出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 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对《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申报信息,申报主体在境内 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将《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返还境内银行 的,境内银行应在涉外付款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将审核无误的涉外付款申报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 系统(银行版)。申报主体未在境内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将《对外 付款/承兑通知书》返还银行的,申报主体应于境内银行按惯例 付款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申报,境内银行应在申报当日内将审核 无误的涉外付款申报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 行版)。
第五节 申报数据的修改处理
第三十七条 境内银行发现所报送的基础信息有误时,应在银 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修改后重新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15-
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人的组织机构代 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或者对公/对私属性的改变,境内银行应 删除原错误基础信息,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后,重新生成新 的申报号码报送基础信息。
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中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币种或收付款金 额时,应通知申报主体按原申报号码重新申报,或者删除原错误 基础信息,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后,重新生成新的申报号码 报送基础信息。
第三十八条 通过纸质凭证或电子单据方式申报的申报信息有 误时,境内银行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进 行修改。对于以录入方式处理的申报信息,境内银行应在国际收 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凭申报主体修改后的申报信息直接 进行修改;对于以接口导入方式处理的申报信息,银行应凭申报 主体修改后的申报信息在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修改后重新导 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申报信息有误时,申报主体应及时通过 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第三十九条 对于已经申报的涉外收入或支出的错汇款,经办 银行应当删除该笔错汇款项的申报数据,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 因。
对于因交易被撤销等而支出或收到的原涉外收付款的退款,申报主体应当在《涉外收入申报单》或《境外汇款申请书》中勾
-16-
选“退款”,退款的交易性质应当与原涉外收付款的交易性质相对 应,如无相对应的交易编码,则填写所属大类项目的其他项。
第六节 逾期未申报处理
第四十条 机构申报主体未在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为其涉外 收入款项解付/结汇后的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情节严重的,经办银行所在地分局应以书面形式对该机构申报主 体实行“不申报、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十一条 对于被执行“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 机构申报主体,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和申报主体应当按以下规 定办理:
(一)经办银行应当督促该机构首先逐笔补报其此前未按期 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并通知其应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其被执行 特殊处理措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
(二)申报主体应通过纸质申报、电子单据申报或网上申报 方式补报此前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履行补报义务后应向 分局申请签发补报确认书。
(三)申报主体应当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被执行特殊处理措 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经办银行审核无误后,凭申报主体提供 的分局为其出具的补报确认书,方可为其办理该笔新收款项的解 付手续。
第四十二条在特殊处理措施期满,并确认该申报主体已经补 报其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后,分局应当以书面方式解除该
-17-
机构的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十三条 分局应当根据辖内申报业务情况制定对全辖机构 申报主体执行涉外收入“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标准 和程序,并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第四章 申报内容要求
第四十四条 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时,应按照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管理规定以及相关业务要求办 理。
第四十五条 境内银行应确保其报送的涉外收付款数据信息与 其自身会计以及业务系统的相关信息保持一致。
第四十六条 涉外收入款项的交易编码原则上按照申报主体的 资金来源性质进行申报,涉外支付款项的交易编码原则上按照申 报主体的资金用途性质进行申报;而对于境内居民与境外居民之 间发生的跨境收入/支付款项,应按照境外居民的资金来源/用 途性质进行申报。涉外收付款中的交易附言应当准确描述该交易 性质。
第四十七条 对于涉外收付款信息中对方付款人或收款人的国 别,原则上应申报为该笔涉外收入或付款的对方付款人或收款人 常驻的国家或地区。但是,对于境内居民与境外居民之间发生的 跨境收付款,国别项应申报境外居民相应的境外账户开户银行所 在国家或地区。对于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发生的收付 款,国别项应申报为境内非居民的常驻国家或地区。
-18-
第四十八条 对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对境外支 付的款项,境内银行应当在基础信息中的对方付款人/收款人名 称前添加“(JW)”字样;对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 民发生的收付款,境内银行应当在基础信息中的对方付款人/收 款人名称前添加“(JN)”字样。其中,“(JW)”和 “(JN)”均为半角大写英文字符。
第五章 外汇局职责
第四十九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组织、管理、指导、核查、考核和考评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统一管 理和维护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的系统参数、公共代码、外汇局 基本情况表、金融机构代码表、金融机构基本情况表、单位基本 情况表等数据,开通/关闭银行网上申报功能等工作。
第五十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负责管理通过辖内银行进行 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日常工作,考核下级外汇局和所辖银行的国 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数据质量和工作质量,制定辖内执行“不申 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和维护所辖金融 机构基本情况表,核查所辖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核查和修改 辖内单位基本情况表,根据辖内银行分支机构的申请开通/关闭 其网上申报功能,为银行管理员用户进行密码重置等工作。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有关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用语解释如 下:
-19-
(一)境内银行,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为申报主体 办理涉外收付款相关业务的银行。
(二)解付银行,是指收到款项后将收入款项贷记收款人账 户的银行。
(三)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并将收入款项结汇后直接 划转到收款人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四)不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后不贷记收款人账户,以原币形式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五)境内非居民,是指通过境内银行在境内办理涉外收付 款业务的非中国居民。
(六)境外居民,是指在境外办理收付款业务的中国居民。
(七)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 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开发,提供给外汇局、境内 银行和申报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专用电子系统,包括外 汇局版、银行版和企业版。
(八)纸质申报,是指申报主体通过填报纸质申报单进行申 报的申报方式。
(九)网上申报,是指机构申报主体通过国际互联网在国家 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上进行申报的申报 方式。
(十)电子单据申报,是指申报主体通过其境内经办银行提 供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涉外收付款界面进行申报
-20- 的申报方式。
(十一)申报号码,是指由银行按外汇局要求编制的号码,共22位。第1至12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第13至18位为该笔涉外收 入款的贷记客户日期/结汇中转日期或该笔涉外付款的支付日期(按年月日YYMMDD格式);第19至22位为该银行的当日业务流 水码。银行当日业务流水码不得重号。
(十二)金融机构代码,是指唯一标识境内从事金融业务的 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的四位数字代码,该金融机构所有分支机 构的金融机构代码与总行(总公司)保持一致。金融机构代码由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编制并分配。
(十三)金融机构标识码,是指唯一标识金融机构总行(总 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代码,每个总行(总公司)或分支机构均 各自拥有一个唯一的12位金融机构标识码。
(十四)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包括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信息有关的银行的各种业务处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账务处理 系统及人民币业务系统等。
(十五)数据采集规范,是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供银行开发接口程序时使用的一种数据标准。
第五十二条 办理资金集中收付业务的财务公司,可按照本实 施细则及相关规定通过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也 可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视同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 务。
-21-
第五十三条 银行卡项下自动柜员机(ATM)取现和电子收款 机系统(POS)消费交易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按照对外金融资产 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等规定执行,不适用本实施细则;银行卡项 下的涉外收付款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五十四条 对违反本实施细则的行为,由外汇局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等规定 进行处罚。
第五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五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外汇 管理局关于下发<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汇 发[2003]21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10]22号)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调整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及相关信 息报送准备工作的通知》(汇发[2011]49号)同时废止。
-22-
附表:
单位基本情况表
请选择:单位基本情况表新建□ 单位基本情况表变更□ 单位基本情况表停用□
组织机构代码 □□□□□□□□-□
机构名称
住所/营业场所名称及代码 □□□□□□ 常驻国家(地区)名称及代码
□□□ 国别1: □□□ 国别2:
□□□ 外方投资者国别(地区)名称及代 码
国别3: □□□ 国别4: □□□ 国别5:
□□□
经济类型代码 □□□
所属行业属性代码 □□□□ 是否特殊经济区内企业
是□ 否□
所属外汇局代码
□□□□□□
□一般贸易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非特殊监管)□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中心B型
企业类型 □保税物流园区 □钻石交易所 □保税港区 □综合保税区
□跨境工业园区 □保税物流中心A型
□出口监管仓库 □进口保税仓库 □自由贸易试验区(特殊监管)□其他
申报方式:纸质申报或电子单据申报□(选择本方式后仅可通过银行柜台填写纸质凭证或电 子单据方式来完成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开通网上申报□(选择本方式后可通过互联网完成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或通过银行
柜台进行纸质申报)
关闭网上申报□(已开通网上申报的客户如需关闭网上申报功能应选择本项)机构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用 Email 地址 备注 经办行名称 机构联系人 机构联系电话 机构传真号码 机构经办人员签章:
银行签章:
-23-
第 一 联 银 行 留 存 联
单位基本情况表
请选择:单位基本情况表新建□ 单位基本情况表变更□ 单位基本情况表停用□
组织机构代码 □□□□□□□□-□
机构名称
住所/营业场所名称及代码 □□□□□□ 常驻国家(地区)名称及代码
□□□ 国别1: □□□ 国别2:
□□□ 外方投资者国别(地区)名称及代 码
国别3: □□□ 国别4: □□□ 国别5:
□□□
经济类型代码 □□□
所属行业属性代码 □□□□ 是否特殊经济区内企业
是□ 否□
所属外汇局代码
□□□□□□
□一般贸易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非特殊监管)□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中心B型
企业类型 □保税物流园区 □钻石交易所 □保税港区 □综合保税区
□跨境工业园区 □保税物流中心A型
□出口监管仓库 □进口保税仓库 □自由贸易试验区(特殊监管)□其他
申报方式:纸质申报或电子单据申报□(选择本方式后仅可通过银行柜台填写纸质凭证或电 子单据方式来完成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开通网上申报□(选择本方式后可通过互联网完成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或通过银行
柜台进行纸质申报)
关闭网上申报□(已开通网上申报的客户如需关闭网上申报功能应选择本项)机构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用 Email 地址 备注 经办行名称 机构联系人 机构联系电话 机构传真号码 机构经办人员签章:
银行签章:
-24-
第 二 联 申 报 主 体 留 存 联
《单位基本情况表》填报说明
1.组织机构代码: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外汇局签发的 《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上的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填写。
2.机构名称: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外汇局签发的《特 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上的名称填写。若是境外机构,允许用英文填写。
3.住所/营业场所:是指《营业执照》上载明的机构住所或营业场所。非居民的住所/营业 场所应填写其申领特殊机构代码的银行所在地。
4.常驻国家(地区):指机构注册地国家(地区)。国家(地区)名称用中文填写,代码根 据《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1.0版)》所附“国家和地区代码表”填写。
5.外方投资者国别(地区):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机构中投资比例超过 10%(含)的外 方投资者所属国家(地区),按照外方投资者投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填写,如超过 5个在备注 栏内注明。
6.经济类型代码、所属行业属性代码:根据《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1.0版)》 所附“经济类型代码表”和“行业属性代码表”填写。
7.是否特殊经济区内企业:指是否为在特殊经济区注册的企业。特殊经济区是指中国境内包 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在内的一些特殊经济区域。如果本项选择“否”,则“企业类型”选 择“一般贸易区”或“自由贸易试验区(非特殊监管)”;如果本项选择“是”,且企业为非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殊经济区内企业,“企业类型”选择“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 税物流中心 B型”、“保税物流园区”、“钻石交易所”、“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 A型”、“出口监管仓库”、“进口保税仓库”、或“其 他”;如果本项选择“是”,且企业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殊经济区内企业,“企业类型”选 择“自由贸易试验区(特殊监管)”。
8.所属外汇局代码:指该机构注册所在地区所对应的外汇局代码,由系统根据“住所/营业 场所”自动产生。
9.申报方式:申报主体可以选择纸质申报或电子单据申报、网上申报;如未作选择,则默认 为纸质申报或电子单据申报。
10.机构地址:填写机构注册地址。若是境外机构,允许用英文填写。
11.联系用Email地址:指机构与外汇局之间日常办公联系用的Email地址。12.经办行名称:指建立该《单位基本情况表》经办银行的名称。
13.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指机构申报主体在经办行的联系人、电话和传真号 码。
单位基本情况表(电子版)说明:
1.申报主体填报的信息由银行进行手工录入或从银行自身的客户档案信息中转换到国际收支 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
2.单位基本情况表(电子版)中经办行名称的金融机构标识码由银行录入,系统自动进行校 验。
-25-
第二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汇发[2010]22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全国性外汇指定银行:
为适应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发展变化,完善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金融机构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了《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在收到本通知后,及时转发辖内支局和银行,并遵照执行。
二O一O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
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确保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办法,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 通过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凭证有《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其格式和内容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统一制定、修改,由境内银行按照有关涉外收付相关凭证规定的要求备案后自行印制。
《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应作为付款人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业务的必要凭证和境内银行涉外付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必要凭证。
第三条 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入或涉外付款的非银行机构和个人(以下称“申报主体”),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发生涉外收入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T)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T)后五个工作日(T+5)内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发生涉外付款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该款项的申报。机构申报主体在办理涉外收付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并按照本操作规程第二章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外汇局按规定受理申请并办理赋码工作。境内银行信息要素发生变更时,应按照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信息要素变更流程办理。
外汇局应当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为开办国际收支业务的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业务的开通/关闭设置。
第五条 境内银行应确保基础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督促和指导申报主体办理申报,并履行审核及发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等职责。
第六条 境内银行应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数据接口规范及有关规定,设计和开发其接口程序,实现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与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
第七条 境内银行及申报主体应当妥善保管《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自留存联。
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保存期限至少为24个月,保存期满后可自行销毁。国家外汇管理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货物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的有关规定,将涉及货物贸易进口付汇核销项下的纸质《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外汇局留存联”报送外汇局。
第九条 境内银行应对申报主体的有关信息进行保密。外汇局国际收支工作人员到境内银行或申报主体进行现场核查时,应持有并出示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发的《国际收支申报核查证》,并在境内银行或申报主体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境内银行或申报主体应提供核查所需的资料和便利。第二章 单位基本情况表
第十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自行印制《单位基本情况表》一式两联(见附表),并提供给机构申报主体使用。
第十一条 凡在境内银行任何一家网点首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填写《单位基本情况表》,同时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文件。申报主体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第十二条 境内银行应对机构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与该机构提供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进行核对,核对有误的退回申报主体修改;核对无误的于本工作日内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或通过银行接口程序进行处理:
(一)对于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已经存在,并显示为已经过外汇局核查,且与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包括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名称、经济类型、行业属性、国别、是否为特殊经济区企业、外方投资者国别、住所/营业场所)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键要素不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同时将《单位基本情况表》、《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传真或报送至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由银行所在地外汇局转至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对关键要素进行修改。
(二)对于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存在,但显示为尚未经过外汇局核查,且与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键要素不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在核实后将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修改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三)对于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不存在的,经办银行应于本工作日内将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十三条 申请办理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单位基本情况表》“申报方式”中选择“开通网上申报”。经办银行应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开通该机构的网上申报,并将系统自动生成的管理员用户名、用户密码和生效日期等信息告知给该机构。
该机构自开通网上申报的第二日起可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管理员密码,并创建业务操作员用户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该机构可向经办银行申请关闭涉外收入网上申报业务,经办银行应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闭该机构的网上申报,自关闭网上申报的第二日起,该机构应通过纸质方式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第十四条 《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发生变更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及时通知其一家经办银行,并提交本操作规程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
该经办银行对机构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与该申报主体提供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于本工作日内将材料传真或报送至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由银行所在地外汇局转至该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应于收到材料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内进行修改。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第十五条 银行所在地外汇局应于当日对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待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进行核查,发现待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要素有误,应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直接进行修改。
外汇局发现已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有误,应通知该机构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进行修改。
第十六条 境内银行和外汇局应及时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中对《单位基本情况表》非关键要素的变更进行修改。
第十七条 机构申报主体因注销、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而需要停用《单位基本情况表》时,经办银行应向其所在地外汇局传真或报送需停用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勾选“单位基本情况表停用”。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含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分局)负责将停用需求汇总后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于外汇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为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进行停用处理;对于外汇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不在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该机构信息发至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分局确认,并根据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分局的意见进行停用或者不停用的处理。
第十八条 境内银行和机构申报主体应妥善永久留存纸质《单位基本情况表》备查。第三章 涉外收入申报
第十九条 解付银行应于涉外收入款项解付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前,将相应的涉外收入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的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结汇中转行应于涉外收入款项结汇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前,将相应的涉外收入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的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二十条 不结汇中转行在以原币方式向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划转涉外收入款项时,应将原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逐笔传送到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该原始信息应能够表明该笔款项为境外款项。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收到该笔款项后按照本操作规程第十九条的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第二十一条 采取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方式办理涉外收入的,应按以下规定办理:
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在境内未发生转让时,办理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的境内银行应在收到境外款项时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在境内发生转让时,原始经办银行应及时跟踪境外到款情况;境内受让银行应于收到境外款项的当日将收款日期、币种、金额等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原始经办行。原始经办行收到书面通知后,应按书面通知中的收款日期生成申报号码,并于本工作日内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第二十二条 涉外收入纸质申报流程:
(一)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涉外收入款项解付/结汇之日,通知申报主体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涉外收入申报(通知内容应包括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产生的该笔涉外收入款项的申报号码和该收款人应于何日前完成该笔涉外收入申报等相关信息)。
(二)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之日后或结汇中转行为其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按申报单背面的填报说明逐笔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并交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
(三)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收到申报主体提交的《涉外收入申报单》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1.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2.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3.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四)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审核发现有误,应于本工作日内与申报主体核实后直接在原涉外收入申报单上进行修改并在修改处签章,或者将申报单退回申报主体。
(五)申报主体应于申报单退回的当日对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退回的申报单进行核实。核实有误,则在原申报单上进行修改、在修改处签章并及时退回经办银行;核实无误,则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并连同原申报单一并及时退回经办银行。
(六)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审核无误后,应在《涉外收入申报单》“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加盖银行业务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于申报主体申报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将申报信息录入或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二十三条 机构申报主体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完成涉外收入申报,并可以不填写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选择网上申报方式的申报主体仍可以通过纸质申报方式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第二十四条 涉外收入网上申报流程:
(一)对于以网上申报方式办理涉外收入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自动将其《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和涉外收入基础信息发送到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
(二)涉外收入款项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之日后或结汇中转行为其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三)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本工作日营业结束前对前一个工作日的网上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1.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2.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四)对审核无误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予以审核通过;对审核未通过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系统中标注原因,要求申报主体核实。申报主体应于当日对未通过银行审核的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并在系统中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或对核实无误的说明原因。
(五)申报主体发现所报送申报信息有误时,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第二十五条 通过境外汇路进行的境内款项划转,应由款项原始汇出银行在SWIFT报文的52场填写原始汇款行信息。对于不通过SWIFT系统的银行,应比照SWIFT格式发送报文,将原始汇款行信息传递给境内收款行。第四章 涉外付款申报
第一节 汇款项下涉外付款业务
第二十六条 申报主体以汇款方式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业务时,应当填报《境外汇款申请书》。第二十七条 境内银行收到申报主体填写的《境外汇款申请书》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
(一)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
(二)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
(三)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汇款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审核有误的,境内银行应要求申报主体修改或重新填写。审核无误的,境内银行方可为申报主体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二十八条 境内银行应将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该笔涉外汇款的申报号码填写在《境外汇款申请书》“银行留存联”、“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并在“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加盖银行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外汇局留存联”按照本操作规程第八条规定处理;“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
第二十九条 境内银行应于款项汇出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之前,将相应的涉外汇款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三十条 境内银行应将审核无误的境外汇款申报信息,于款项汇出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第二节 信用证、保函、托收等项下涉外付款业务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第三十一条 申报主体采用信用证、保函、托收等汇款以外的结算方式办理涉外付款业务时,应当使用《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第三十二条 境内银行收到境外来单后,填制《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中应由银行填写的到单信息,并在第一联“到单通知银行/客户留存联”上签章后,将相应联次送达付款人。
第三十三条 申报主体收到《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后,应将《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联填写完整,并加盖印鉴后,按境内银行规定时间,退还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三十四条 境内银行收到申报主体提交的《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核,审核主要内容为:
(一)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
(二)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
(三)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付款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审核有误的,境内银行应要求申报主体修改或重新填写;审核无误的,境内银行方可为申报主体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三十五条 境内银行应将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该笔涉外付款的申报号码填写在《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银行留存联”、“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并在“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加盖银行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外汇局留存联”按照本操作规程第八条规定处理;“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
第三十六条 境内银行应于涉外付款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之前,将相应的涉外付款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三十七条 申报主体在境内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将《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返还境内银行的,境内银行应在涉外付款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将审核无误的涉外付款申报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三十八条 申报主体未在境内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将《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返还银行的,申报主体应于境内银行按惯例付款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申报。
境内银行应将本工作日内审核无误的涉外付款申报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第五章 申报数据的修改处理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第三十九条 境内银行发现所报送的基础信息有误时,应在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修改后重新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人的组织机构代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或者对公/对私属性的改变,境内银行应删除原错误基础信息,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后,重新生成新的申报号码报送基础信息。
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中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币种或收付款金额时,应通知申报主体按原申报号码重新申报,或者删除原错误基础信息,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后,重新生成新的申报号码报送基础信息。
第四十条 纸质申报的申报信息有误时,境内银行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进行修改。对于以录入方式处理的申报信息,境内银行应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凭申报主体修改后的申报信息直接进行修改;对于以接口导入方式处理的申报信息,银行应凭申报主体修改后的申报信息在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修改后重新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网上申报的申报信息有误时,申报主体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第四十一条 对于已经申报的无实际交易背景的涉外收入或付款的错汇款,经办银行应当删除该笔错汇款项的申报数据,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
对于因交易被撤销等而支出或收到的原涉外收付款的退款,申报主体应在《涉外收入申报单》或《境外汇款申请书》中勾选“退款”,退款的交易性质应当与原涉外收付款的交易性质相对应,如无相对应的交易编码,则填写所属大类项目的其他项。
第六章 逾期未申报处理
第四十二条 机构申报主体未在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情节严重的,经办银行所在地外汇分局应以书面形式对该机构申报主体实行“不申报、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十三条 对于被执行“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机构申报主体,经办银行和申报主体应当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经办银行应当督促该机构首先逐笔补报其此前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并通知其应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其被执行特殊处理措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
(二)申报主体应通过纸质申报方式或网上申报方式补报此前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履行补报义务后应向外汇分局申请签发补报确认书。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三)申报主体应当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被执行特殊处理措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经办银行审核无误后,凭申报主体提供的外汇分局为其出具的补报确认书,方可为其办理该笔新收涉外收入款项的解付手续,并完成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的报送。
第四十四条 外汇分局在特殊处理措施期间已满,并确认该申报主体已经补报其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后,应当以书面方式解除该机构的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十五条 外汇分局应当根据辖内申报业务情况制定对机构申报主体执行涉外收入“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标准和程序,并将该标准和程序事前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第七章 外汇局职责
第四十六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应当履行如下职责:
(一)组织、管理和指导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
(二)核查全国范围内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
(三)建立和维护全国的外汇局基本情况表、金融机构代码表、金融机构基本情况表;
(四)维护全国的单位基本情况表;
(五)统一管理和维护系统参数、公共代码数据;
(六)按境内银行总行开通/关闭收入网上申报功能;
(七)考核、考评外汇分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数据质量和工作质量;
(八)对违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
(九)定期清理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中的历史数据;
(十)分析、编制、公布有关统计资料;
(十一)国家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四十七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应当履行如下职责:
(一)管理辖内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日常工作;
(二)核查辖内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三)建立和维护辖内金融机构基本情况表;
(四)核查和修改辖内单位基本情况表;
(五)根据辖内银行分支机构的申请开通/关闭其收入网上申报功能;
(六)考核下级外汇局和辖内银行、企业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数据质量和工作质量;
(七)制定辖内执行“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标准和程序;
(八)对辖内违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
(九)分析、编制、提供辖内有关统计资料;
(十)上级外汇局安排的其他工作。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操作规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涉外收付款,是指非银行机构和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涉外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具体内容包括:
1.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方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包括银行卡项下的涉外收付款。
2.通过境内银行对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境内银行发出支出指令的涉外收付款。3.通过记账方式办理对外援助的涉外收付款。
4.与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相关的涉外收付款。
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银行自身及银行之间发生的跨境收支以及非银行机构和个人的外币现钞(包括出国取现)存取除外。
(二)申报主体,是指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所有非银行机构和个人。
(三)境内银行,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为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付款相关业务的银行。
(四)解付银行,是指收到款项后将收入款项贷记收款人账户的银行。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五)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并将收入款项结汇后直接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六)不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后不贷记收款人账户,以原币形式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七)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家“金宏工程”的建设要求,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办法进行开发,提供给境内银行和申报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以下简称间接申报)的专用电子系统,包括外汇局版、银行版和企业版。申报主体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间接申报,申报方式包括纸质申报和网上申报。
(八)纸质申报,是指申报主体填报纸质申报单进行申报的申报方式。
(九)网上申报,是指机构申报主体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申报的申报方式。
(十)申报号码,是指由银行按外汇局要求编制的号码,共22位。第1至12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具体定义见下文);第13至18位为该笔涉外收入款的贷记客户日期/结汇中转日期或该笔涉外付款的支付日期(按年月日YYMMDD格式); 第19至22位为该银行的当日业务流水码。银行当日业务流水码不得重号。
(十一)金融机构代码是唯一标识境内从事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的四位数字代码,该金融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代码与总行(总公司)保持一致。金融机构代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编制并分配。
(十二)地区代码,是指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银行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十三)金融机构标识码是唯一标识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代码,每个总行或分支机构均拥有一个唯一的12位金融机构标识码。
(十四)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包括与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有关的银行的各种业务处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账务处理系统及人民币系统等。
(十五)数据接口规范,是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供银行开发接口程序时使用的一种数据标准。(十六)基础信息,是指涉外收付款和贸易进出口核销所需的境内收付款中必须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采集的信息。
(十七)申报信息,是指申报单中由申报主体填写的除核销专用信息外的信息。申报信息可以是申报主体填写的纸质申报单中的内容,也可以是申报主体通过网上填写发送到银行的内容。
(十八)核销专用信息,是指核销主体填写的仅用于进出口核销的信息。
第四十九条 境内银行以电子银行等方式接受委托办理涉外付款业务,应满足本操作规程中所规定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原则,并事前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第五十条 对等值金额在3000美元以下(含)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实行限额申报,即收款人可免填《涉外收入申报单》,但涉及贸易出口收汇、非居民项下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不实行限额申报。
对于实行限额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境内银行仍应按照本操作规程的规定报送基础信息。
第五十一条 银行卡项下自动柜员机(ATM)取现和电子收款机系统(POS)消费交易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另行规定,但银行卡项下涉外收入款项和涉外支出款项适用本操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办理资金集中收付业务的财务公司,可按照本操作规程的规定通过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也可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视同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第五十三条 对违反本操作规程的行为,由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进行处罚。第五十四条 本操作规程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试行)》
--------------------------精品 文档-------
第三篇:汇发2010]22号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法规号:汇发[2010]22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全国性外汇指定银行:
为适应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发展变化,完善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金融机构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了《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在收到本通知后,及时转发辖内支局和银行,并遵照执行。
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
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确保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办法,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 通过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凭证有《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其格式和内容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统一制定、修改,由境内银行按照有关涉外收付相关凭证规定的要求备案后自行印制。
《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应作为付款人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业务的必要凭证和境内银行涉外付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必要凭证。
第三条 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入或涉外付款的非银行机构和个人(以下称“申报主体”),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发生涉外收入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T)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T)后五个工作日(T+5)内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发生涉外付款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机构申报主体在办理涉外收付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并按照本操作规程第二章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外汇局按
规定受理申请并办理赋码工作。境内银行信息要素发生变更时,应按照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信息要素变更流程办理。
外汇局应当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为开办国际收支业务的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业务的开通/关闭设置。
第五条 境内银行应确保基础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督促和指导申报主体办理申报,并履行审核及发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等职责。
第六条 境内银行应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数据接口规范及有关规定,设计和开发其接口程序,实现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与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
第七条 境内银行及申报主体应当妥善保管《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自留存联。
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保存期限至少为24个月,保存期满后可自行销毁。国家外汇管理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货物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的有关规定,将涉及货物贸易进口付汇核销项下的纸质《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外汇局留存联”报送外汇局。
第九条 境内银行应对申报主体的有关信息进行保密。外汇局国际收支工作人员到境内银行或申报主体进行现场核查时,应持有并出示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发的《国际收支申报核查证》,并在境内银行或申报主体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境内银行或申报主体应提供核查所需的资料和便利。
第二章
单位基本情况表
第十条 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自行印制《单位基本情况表》一式两联(见附表),并提供给机构申报主体使用。
第十一条 凡在境内银行任何一家网点首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填写《单位基本情况表》,同时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文件。申报主体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第十二条 境内银行应对机构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与该机构提供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进行核对,核对有误的退回申报主体修改;核对无误的于本工作日内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或通过银行接口程序进行处理:
(一)对于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已经存在,并显示为已经过外汇局核查,且与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
要素(包括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名称、经济类型、行业属性、国别、是否为特殊经济区企业、外方投资者国别、住所/营业场所)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键要素不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同时将《单位基本情况表》、《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传真或报送至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由银行所在地外汇局转至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对关键要素进行修改。
(二)对于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存在,但显示为尚未经过外汇局核查,且与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补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键要素不一致的,经办银行应在核实后将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修改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三)对于该申报主体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不存在的,经办银行应于本工作日内将该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十三条 申请办理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单位基本情况表》“申报方式”中选择“开通网上申报”。经办银行应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开通该机构的网上申报,并将系统自动生成的管理员用户名、用户密码和生效日期等信息告知给该机构。
该机构自开通网上申报的第二日起可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管理员密码,并创建业务操作员用户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该机构可向经办银行申请关闭涉外收入网上申报业务,经办银行应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闭该机构的网上申报,自关闭网上申报的第二日起,该机构应通过纸质方式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第十四条 《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发生变更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及时通知其一家经办银行,并提交本操作规程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
该经办银行对机构申报主体填写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与该申报主体提供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证明文件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于本工作日内将材料传真或报送至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由银行所在地外汇局转至该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应于收到材料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内进行修改。
第十五条 银行所在地外汇局应于当日对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待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进行核查,发现待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要素有误,应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直接进行修改。
外汇局发现已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有误,应通知该机构申报主体住所/
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进行修改。
第十六条 境内银行和外汇局应及时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中对《单位基本情况表》非关键要素的变更进行修改。
第十七条 机构申报主体因注销、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而需要停用《单位基本情况表》时,经办银行应向其所在地外汇局传真或报送需停用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勾选“单位基本情况表停用”。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含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分局)负责将停用需求汇总后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于外汇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为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进行停用处理;对于外汇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不在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该机构信息发至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分局确认,并根据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分局的意见进行停用或者不停用的处理。
第十八条 境内银行和机构申报主体应妥善永久留存纸质《单位基本情况表》备查。
第三章
涉外收入申报
第十九条 解付银行应于涉外收入款项解付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前,将相应的涉外收入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的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结汇中转行应于涉外收入款项结汇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前,将相应的涉外收入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的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二十条 不结汇中转行在以原币方式向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划转涉外收入款项时,应将原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逐笔传送到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该原始信息应能够表明该笔款项为境外款项。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收到该笔款项后按照本操作规程第十九条的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第二十一条 采取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方式办理涉外收入的,应按以下规定办理:
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在境内未发生转让时,办理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的境内银行应在收到境外款项时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业务在境内发生转让时,原始经办银行应及时跟踪境外到款情况;境内受让银行应于收到境外款项的当日将收款日期、币种、金额等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原始经办行。原始经办行收到书面通知后,应按书面通知中的收款日期生成申报号码,并于本工作日内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第二十二条 涉外收入纸质申报流程:
(一)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涉外收入款项解付/结汇之日,通知申报主体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涉外收入申报(通知内容应包括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产生的该笔涉外收入款项的申报号码和该收款人应于何日前完成该笔涉外收入申报等相关信息)。
(二)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之日后或结汇中转行为其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按申报单背面的填报说明逐笔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并交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
(三)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收到申报主体提交的《涉外收入申报单》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1.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2.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3.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四)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审核发现有误,应于本工作日内与申报主体核实后直接在原涉外收入申报单上进行修改并在修改处签章,或者将申报单退回申报主体。
(五)申报主体应于申报单退回的当日对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退回的申报单进行核实。核实有误,则在原申报单上进行修改、在修改处签章并及时退回经办银行;核实无误,则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并连同原申报单一并及时退回经办银行。
(六)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审核无误后,应在《涉外收入申报单》“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加盖银行业务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于申报主体申报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将申报信息录入或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二十三条 机构申报主体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完成涉外收入申报,并可以不填写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选择网上申报方式的申报主体仍可以通过纸质申报方式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第二十四条 涉外收入网上申报流程:
(一)对于以网上申报方式办理涉外收入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自动将其《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和涉外收入基础信息发送到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
(二)涉外收入款项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之日后或结汇中转行为其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三)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本工作日营业结束前对前一个工作日的网上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1.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2.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四)对审核无误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予以审核通过;对审核未通过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系统中标注原因,要求申报主体核实。申报主体应于当日对未通过银行审核的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并在系统中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或
对核实无误的说明原因。
(五)申报主体发现所报送申报信息有误时,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第二十五条
通过境外汇路进行的境内款项划转,应由款项原始汇出银行在SWIFT报文的52场填写原始汇款行信息。对于不通过SWIFT系统的银行,应比照SWIFT格式发送报文,将原始汇款行信息传递给境内收款行。
第四章
涉外付款申报
第一节
汇款项下涉外付款业务
第二十六条
申报主体以汇款方式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业务时,应当填报《境外汇款申请书》。
第二十七条
境内银行收到申报主体填写的《境外汇款申请书》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
(一)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
(二)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
(三)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汇款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审核有误的,境内银行应要求申报主体修改或重新填写。审核无误的,境内银行方可为申报主体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二十八条
境内银行应将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该笔涉外汇款的申报号码填写在《境外汇款申请书》“银行留存联”、“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并在“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加盖银行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外汇局留存联”按照本操作规程第八条规定处理;“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
第二十九条
境内银行应于款项汇出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之前,将相应的涉外汇款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三十条
境内银行应将审核无误的境外汇款申报信息,于款项汇出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二节
信用证、保函、托收等项下涉外付款业务
第三十一条
申报主体采用信用证、保函、托收等汇款以外的结算方式办理涉外付款业务时,应当使用《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第三十二条
境内银行收到境外来单后,填制《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中应由银行填写的到单信息,并在第一联“到单通知银行/客户留存联”上签章后,将相应联次送达付款
人。
第三十三条
申报主体收到《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后,应将《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联填写完整,并加盖印鉴后,按境内银行规定时间,退还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三十四条 境内银行收到申报主体提交的《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后,应于本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核,审核主要内容为:
(一)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
(二)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
(三)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付款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审核有误的,境内银行应要求申报主体修改或重新填写;审核无误的,境内银行方可为申报主体办理涉外付款手续。
第三十五条 境内银行应将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该笔涉外付款的申报号码填写在《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银行留存联”、“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并在“外汇局留存联”和“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加盖银行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外汇局留存联”按照本操作规程第八条规定处理;“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
第三十六条 境内银行应于涉外付款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之前,将相应的涉外付款基础信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接口规范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三十七条 申报主体在境内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将《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返还境内银行的,境内银行应在涉外付款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内将审核无误的涉外付款申报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三十八条 申报主体未在境内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将《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返还银行的,申报主体应于境内银行按惯例付款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申报。
境内银行应将本工作日内审核无误的涉外付款申报信息录入/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第五章
申报数据的修改处理
第三十九条 境内银行发现所报送的基础信息有误时,应在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修改后重新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人的组织机构代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或者对公/对私属性的改变,境内银行应删除原错误基础信息,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后,重新生成新的申报号码报送基础信息。
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中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币种或收付款金额时,应通知申报主体按原申报号码重新申报,或者删除原错误基础信息,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后,重新生成新的
申报号码报送基础信息。
第四十条 纸质申报的申报信息有误时,境内银行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进行修改。对于以录入方式处理的申报信息,境内银行应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中凭申报主体修改后的申报信息直接进行修改;对于以接口导入方式处理的申报信息,银行应凭申报主体修改后的申报信息在其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修改后重新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网上申报的申报信息有误时,申报主体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第四十一条 对于已经申报的无实际交易背景的涉外收入或付款的错汇款,经办银行应当删除该笔错汇款项的申报数据,并在系统中说明删除原因。
对于因交易被撤销等而支出或收到的原涉外收付款的退款,申报主体应在《涉外收入申报单》或《境外汇款申请书》中勾选“退款”,退款的交易性质应当与原涉外收付款的交易性质相对应,如无相对应的交易编码,则填写所属大类项目的其他项。
第六章
逾期未申报处理
第四十二条 机构申报主体未在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情节严重的,经办银行所在地外汇分局应以书面形式对该机构申报主体实行“不申报、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十三条 对于被执行“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机构申报主体,经办银行和申报主体应当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经办银行应当督促该机构首先逐笔补报其此前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并通知其应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其被执行特殊处理措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
(二)申报主体应通过纸质申报方式或网上申报方式补报此前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履行补报义务后应向外汇分局申请签发补报确认书。
(三)申报主体应当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被执行特殊处理措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经办银行审核无误后,凭申报主体提供的外汇分局为其出具的补报确认书,方可为其办理该笔新收涉外收入款项的解付手续,并完成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的报送。
第四十四条 外汇分局在特殊处理措施期间已满,并确认该申报主体已经补报其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后,应当以书面方式解除该机构的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十五条 外汇分局应当根据辖内申报业务情况制定对机构申报主体执行涉外收入“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标准和程序,并将该标准和程序事前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第七章
外汇局职责
第四十六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应当履行如下职责:
(一)组织、管理和指导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
(二)核查全国范围内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
(三)建立和维护全国的外汇局基本情况表、金融机构代码表、金融机构基本情况表;
(四)维护全国的单位基本情况表;
(五)统一管理和维护系统参数、公共代码数据;
(六)按境内银行总行开通/关闭收入网上申报功能;
(七)考核、考评外汇分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数据质量和工作质量;
(八)对违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
(九)定期清理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中的历史数据;
(十)分析、编制、公布有关统计资料;
(十一)国家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四十七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应当履行如下职责:
(一)管理辖内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日常工作;
(二)核查辖内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
(三)建立和维护辖内金融机构基本情况表;
(四)核查和修改辖内单位基本情况表;
(五)根据辖内银行分支机构的申请开通/关闭其收入网上申报功能;
(六)考核下级外汇局和辖内银行、企业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数据质量和工作质量;
(七)制定辖内执行“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标准和程序;
(八)对辖内违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
(九)分析、编制、提供辖内有关统计资料;
(十)上级外汇局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操作规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涉外收付款,是指非银行机构和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涉外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具体内容包括:
1.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方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包括银行卡项下的涉外收付款。
2.通过境内银行对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境内银行发出支出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3.通过记账方式办理对外援助的涉外收付款。
4.与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相关的涉外收付款。
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银行自身及银行之间发生的跨境收支以及非银行机构和个人的外币现钞(包括出国取现)存取除外。
(二)申报主体,是指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所有非银行机构和个人。
(三)境内银行,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为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付款相关业务的银行。
(四)解付银行,是指收到款项后将收入款项贷记收款人账户的银行。
(五)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并将收入款项结汇后直接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六)不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后不贷记收款人账户,以原币形式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七)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家“金宏工程”的建设要求,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办法进行开发,提供给境内银行和申报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以下简称间接申报)的专用电子系统,包括外汇局版、银行版和企业版。申报主体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间接申报,申报方式包括纸质申报和网上申报。
(八)纸质申报,是指申报主体填报纸质申报单进行申报的申报方式。
(九)网上申报,是指机构申报主体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申报的申报方式。
(十)申报号码,是指由银行按外汇局要求编制的号码,共22位。第1至12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具体定义见下文);第13至18位为该笔涉外收入款的贷记客户日期/结汇中转日期或该笔涉外付款的支付日期(按年月日YYMMDD格式); 第19至22位为该银行的当日业务流水码。银行当日业务流水码不得重号。
(十一)金融机构代码是唯一标识境内从事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的四位数字代码,该金融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代码与总行(总公司)保持一致。金融机构代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编制并分配。
(十二)地区代码,是指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银行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十三)金融机构标识码是唯一标识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代码,每个总行或分支机构均拥有一个唯一的12位金融机构标识码。
(十四)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包括与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有关的银行的各种业务处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账务处理系统及人民币系统等。
(十五)数据接口规范,是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供银行开发接口程序时使用的一种数据标准。
(十六)基础信息,是指涉外收付款和贸易进出口核销所需的境内收付款中必须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采集的信息。
(十七)申报信息,是指申报单中由申报主体填写的除核销专用信息外的信息。申报信息可以是申报主体填写的纸质申报单中的内容,也可以是申报主体通过网上填写发送到银行的内容。
(十八)核销专用信息,是指核销主体填写的仅用于进出口核销的信息。
第四十九条 境内银行以电子银行等方式接受委托办理涉外付款业务,应满足本操作规程中所规定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原则,并事前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第五十条 对等值金额在3000美元以下(含)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实行限额申报,即收款人可免填《涉外收入申报单》,但涉及贸易出口收汇、非居民项下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不实行限额申报。
对于实行限额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境内银行仍应按照本操作规程的规定报送基础信息。
第五十一条 银行卡项下自动柜员机(ATM)取现和电子收款机系统(POS)消费交易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另行规定,但银行卡项下涉外收入款项和涉外支出款项适用本操作规
程。
第五十二条 办理资金集中收付业务的财务公司,可按照本操作规程的规定通过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也可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视同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第五十三条 对违反本操作规程的行为,由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进行处罚。
第五十四条 本操作规程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试行)》(汇发[2006]57号文件附件
3、汇发[2009]35号文件附件
4、汇发[2009]37号文件附件
4、汇发[2009]43号文件附件
4、汇发[2009]45号文件附件7)同时废止。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是指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按资金流向可为支出申报和收入申报。涉外收入申报是指涉外收入的收款人在收到银行的涉外收入通知书后,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按要求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的各项内容,通过银行完成相关申报。具体来说,发生涉外收入的单位或个人在收到款项之日(以解付行入账通知书的日期戳记为准)起5个工作日内,到该解付银行,分别按照《涉外收入申报单(对公单位)》、《涉外收入申报单(对私)》的格式和要求逐笔填写申报单,并将填写完整、准确的申报单交解付银行。通过银行办理对外付款的单位和个人,应在提交付款委托书等文件的同时,分别按照《贸易进口核销单(代申报单)》、《非贸易(含资本)对外付款申报单》、《对外付款申报单(对私)》的格式和要求填写申报单,并将填写完整、准确的申报单交付款银行。
1、申报号码。申报单中的“申报号码”栏由银行负责编制。
2、交易编码与交易附言。申报单中的“国际收支交易编码”栏,由申报人根据该笔涉外收入和对外付款的交易性质,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的国际收支交易编码表,对应正确填写。交易附言是对该笔涉外收支交易性质的简要描述,应与交易编码相吻合。
3、收/付款人的国别或地区。申报单中有关收/付款人国别是指收/付款人常驻的国家或地区,而不是指收/付款银行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4、申报人的签章。
第四篇:【答疑】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业务问答
【答疑】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业务问答
来源:《中国外汇》2015年第23期 12月1日出版 作者:王维 外汇局滨海新区中心支局
声明“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如有与现行法律、法规不尽一致之处,均以官方解释为准。Q:如图,境内A公司从境内B公司买入货物(A、B中有一家为特殊监管区内公司),随后,A将该货物卖给境外C公司,货物最终由A发给C。其中A、B之间的交易以人民币结算,A、C之间的交易以美元结算。请问中间商A的收支应如何申报? A:A、B均为境内公司,属于居民与居民的交易,收付的资金不跨境。根据《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码(2014版)相关申报事宜答疑(第一期)》,A对B的支付,不必进行国际收支间接申报,但需要进行境内收付款申报。申报项目与货物进出特殊监管区报关时申报的贸易方式一致。A对C的收入,属于跨境资金,需要进行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根据货物存放于特殊监管区域或一般区域,申报选择的交易编码有所不同。(1)B将货物存放于一般区域,A将其存放于特殊监管区域:A购买货物后,将货物由一般区域运至特殊监管区域,境内申报应与报关申报的贸易方式一致,为“一般贸易”;A对C的收入,由于货物最终从特殊监管区域运往境外,因此申报在“12103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物流货物”项下。
(2)B将货物存放于特殊监管区域,A将其存放于一般区域:A购买货物后,将货物由特殊监管区域运至一般区域,境内申报应与报关申报的贸易方式一致,为“一般贸易”;A对C的收入,由于货物最终从一般区域运往境外,因此申报在“121010-一般贸易”项下。Q:如图,境内A公司需向境外B公司支付专利权使用费,先由境外C公司(A的母公司)代垫,随后A偿还C公司代垫款。相关支付应如何申报? A:A和B之间的基础交易为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代垫人C为非居民,C向B支付时为非居民间的交易,不涉及跨境资金流动,无须申报。A向C支付时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按照A、B之间的基础交易性质,应申报为“231020-研发成果使用费”。Q:如图,保税区内A公司向保税区内B公司支付管理咨询费,先由境外C公司代垫,随后A偿还C公司代垫款。相关收支应如何申报? A:A和B之间的基础交易为居民之间交易,因非居民代垫人的代垫行为导致资金在居民收款人和非居民代垫人之间发生跨境流动,则代垫款项发生和偿还时的资金跨境流动应当视为非居民代垫人和居民付款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申报。当A、C无关联关系时,B收到C的代垫款和A向C支付偿还款时,申报在“822990-借入/偿还其他债务”项下;如A、C存在关联关系时,则按A、C之间的关系进行申报,可能涉及的交易编码包括“621022-接受境外子公司的贷款及其他往来/偿还境外子公司的贷款及其他往来”、“622021-接受境外母公司的贷款及其他往来/偿还境外母公司的贷款及其他往来”、“623022-接受境外联属企业的贷款及其他往来/偿还境外联属企业贷款及其他债务”。Q:境内某公司通过海关报关进口国外某产品的生产专用设备,同时需要购买供应方设计的软件,该费用应如何申报? A:引进生产专用设备应申报在“货物贸易-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一般贸易支出”项下,交易编码为“121010”;购买外方设计的软件属于为特定用户定制的软件,应申报在“服务贸易-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227020”。Q:有报关单的物品修理费应如何申报? A:绝大部分送到国外修理的物品都有报关单,因此报关单不能作为该维修费是否申报为货物贸易或是否纳入海关统计的依据。如果维修费实际为更换的零件费用,则应申报在货物贸易项下;如果维修费是服务费用,则应申报在相对应的服务贸易项下。如:运输设备维修申报在“230000-别处未涵盖的维护和维修服务”,计算机类维修申报在“227020-计算机服务”,经营性租赁资产维修申报在“228040-经营性租赁服务”,基建维修申报在“224-建设”对应项,石油钻井的井架维修申报在“228033-农业和采矿服务”。Q:境内A公司归还某外资B银行天津分行的国内外汇贷款,收款人为B银行天津分行,款项汇入B银行天津分行在B银行纽约分行开立的账户。该案例中A公司是否需要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A:不需要。该案例为境内居民与境内银行之间的交易。因支付境内银行费用或归还境内银行贷款等导致的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内银行的境外账户支付款项属于国内交易,无须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境内银行应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和《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汇发[2013]43号)做好其对外资产负债的直接申报工作。Q:中方留学机构推荐留学生至外方留学机构合作的大学就读。按照约定,每成功推荐1位,外方留学机构需向中方支付一定金额的介绍费,那么中方留学机构收取外方支付的费用时应如何申报? A:虽然与留学相关,但是属于服务项目下的佣金收入,应申报在“228050-货物或服务交易佣金及相关服务”。
第五篇:关于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管理通知
关于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管理的工作意见
外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FIMS系统)的顺利上线,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为做好我行国际收支申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但同时也对我行内部管理和申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FIMS系统上线运行一年来,从内外部检查反馈情况来看,各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报、迟报和错报,个别行情况还比较严重,暴露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管理上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职责不清、岗位分工不合理、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我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保证国际收支申报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现将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请认真执行。
一.充分认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是外汇管理局监管的重点,按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申报的,可以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上述处罚以经营外汇业务的网点机构为单位,不论漏报迟报等违规行为的金额大小,笔数多少,均可按照下限进行处罚。金融同业和兄弟分行曾多次受到处罚。
目前,我外汇业务快速发展,经营外汇业务的网点已达到220多个,预计年内达到近300个,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管理,我行将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与创建平安和谐建行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我行国际收支申报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予以高度重视和清醒的认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已成为我行外汇业务的潜在风险隐患,本着为建设银行负责,为员工负责的主旨,以高度责任感做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
二.明确职责,落实AB岗,提高国际收支申报管理水平。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效性非常强,对每一笔跨境外汇收支基础信息、申报信息的录入,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录入,即是逾期申报,造成违规。所以,不论是网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还是二级分行管理部门国际收支日终勾兑,都要落实AB岗人员,确保A岗人员出差休假时B岗人员履行申报及日终勾兑职责。
各二级分行国际业务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主要负责人为落实国际收支日终勾兑AB岗人员的第一责任人,各外汇网点主要负责人为落实本网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AB岗人员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因AB岗人员不落实而形成漏申报迟申报等违规现象,上述第一责任人承担直接责任。同时,A岗人员出差休假或因其它原因离岗时要与B岗人员正式交接,如因没有交接造成违规的,A岗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对公国际收支申报业务因违规而受到外汇管理局处罚的,除对经办行分管行长追究管理责任、对申报人员追究直接责任外,还要视情况对以下责任人进行追究:
(一)如违规行为是经办行国际收支AB岗人员没有落实而造成的,追究经办行行长直接责任;
(二)如违规行为是各二级分(支)行国际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国际收支管理及日终勾兑AB岗人员没有落实造成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
(三)辖内对公国际收支申报业务当年因违规而受到外汇管理局处罚的经办机构达到2家(含)以上的二级分(支)行,追究其国际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分管经理管理责任;
(四)各二级分(支)行国际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国际收支管理人员没有进行日终勾兑及督促的,追究其直接责任。
对私国际收支申报业务因违规而受到外汇管理局处罚的,除对经办网点主要负责人追究管理责任、对申报人员追究直接责任外,还要视情况对以下责任人进行追究:
(一)如违规行为是经办网点国际收支AB岗人员没有有效落实而造成的,追究经办网点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
(二)如违规行为是各二级分(支)行个人金
2融部国际收支管理及日终勾兑AB岗人员没有落实造成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
(三)辖内对私国际收支申报业务当年因违规而受到外汇管理局处罚的经办机构达到2家(含)以上的二级分(支)行,追究其个人金融部分管经理管理责任;
(四)各二级分(支)行个人金融部国际收支管理人员没有进行日终勾兑及督促,追究其直接责任。
各二级行应加强对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的管理和指导,督促所属机构落实国际收支AB岗人员,并实行备案制,即对公机构AB岗人员报各行国际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备案,对私网点AB岗人员报各行个人金融部备案;各二级行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管理人员应坚持每日做好日终勾兑工作,以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提醒督促网点人员及时办理申报业务,并定期将督促网点办理申报业务的电子邮件等文件存档备查,作为履行职责的依据。
三.重视日终勾兑和督促,强化重点机构管理,提高对私国际收支申报管理水平。
个人外汇业务国际收支申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自身固有的业务特点和规律性,在对个人外汇业务的运行规律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外汇业务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做好对私国际收支申报工作的捷径。
个人外汇业务涉及的网点多,目前已达200多个,年底要达到近300个;涉及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人员多,达400-500人,而且人员变动频繁,业务水平、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业务种类相对简单,主要以外汇汇款为主;国际收支业务笔数少,业务分散,有的外汇网点一年有几十笔业务,有的网点一年仅有1-2笔业务。个人外汇业务的这些特点决定,各二级行对私国际收支管理人员日终勾兑及督促是做好对私国际收支申报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对做好对私国际收支申报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个人外汇业务量在网点机构的分布上呈现“二八”规律,即20%的外
3汇网点拥有80%的个人外汇业务量,如各二级行所在地专柜及南昌洪都支行所属八一路支行、阳明支行、永叔支行等已开办对公外汇业务机构的个人专柜,这些机构不只个人外汇业务量大,而且外汇管理局往往在检查对公外汇业务的同时,对这些机构的个人外汇业务一并进行检查,应该说抓好了这些个人外汇业务经办机构的国际收支管理,就是抓住了国际收支管理的主要矛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人外汇业务管理力量不足已成为我行政策风险隐患,洪都支行个人外汇网点数量和业务量在全省的1/3以上,是外汇管理局监管的重点,要配备专职个人外汇业务管理人员,负责对个人外汇业务全面管理和国际收支管理工作,其它行目前工作量相对较小,可由兼职人员完成此项工作。各行应高度重视对私国际收支管理工作,安排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此项工作。
各二级行个人金融部国际收支申报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坚持每天做好日终勾兑,并督促外汇网点及时准确办理国际收支申报;要将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根据所属网点国际收支业务量的大小,筛选出国际收支重点管理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特别的培训、指导,定期进行业务交流,提高认识水平、业务素质、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国际收支申报工作。
四.按照 “一行一策”原则, 创造性地做好对公国际收支申报工作。
与对私外汇业务相比,对公外汇业务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业务种类多、业务量集中、业务处理复杂程度高、业务经办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各个业务经办机构之间业务情况差别很大,有的行以进口开证为主,有的行以跟单出口业务为主,有的行仅有TT电汇业务,这些特点决定对公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的管理,不能千篇一律,套用一个模式,要实行 “一行一策”的原则。
各对公外汇业务经办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做好对公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要有充分的认识,召集相关人员座谈讨论,认真分析研究本行的4业务特点,查找国际收支申报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风险点,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申报业务处理流程、岗位分工、人员配置,决不能简单地指定经办人员处理业务,而自己则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各对公外汇业务经办机构的国际收支申报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自觉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每天做好日终勾兑和国际收支申报,杜绝漏报、迟报和错报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五.注重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风险隐患。
由于认识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责任心、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各外汇业务经办行国际收支申报业务有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办行往往会习以为常、难以自行纠正,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系统性的风险隐患。所以,各行要高度重视国际收支申报业务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情况,国际收支申报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按季以抽查的方式对经办行业务进行检查,对公国际收支申报管理人员每季抽查经办机构数量不少于一家,抽查不少于5天的业务量,对私国际收支申报管理人员每季抽查经办机构数量不少于两家,抽查不少于10天的业务量。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经办行,提醒经办行及时加以改进,涉及系统性的问题,还应在辖内行进行交流,举一反三,消除风险隐患,帮助经办行人员提高认识水平、业务素质、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国际收支申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