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01: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

第一篇: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全省发展和改革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依法向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申请行政复议,适用本办法。

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受理的案件和申诉,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省发改委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委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第三条 省发改委依据《行政复议法》及本办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省发改委法制工作机构(法规处)具体办理有关行政复议事项,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听取业务处(室)和地方意见,依据法律法规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订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发展和改革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和本办法的行为依照规定的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六)办理因受理行政复议引发的有关行政应诉事项;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四条 对省发改委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省发改委与其他部门联合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省发改委或者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各市发展和改革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省发改委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该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发展和改革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在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内向省发改委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六条 对省级发展和改革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已选择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的,省发改委不再受理该复议申请。

对省发改委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裁决,省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七条 当事人以书面方式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正本,有共同被申请人的,应按照被申请人的数目提交副本。

第八条 复议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

(三)申请复议的具体要求;

(四)主要事实和理由(包括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

(五)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日期。

复议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或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签字并盖章,并附有必要的证据。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交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复印件;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或其他有效证件的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第九条 法制工作机构认为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书内容不符合第八条规定或复议申请材料不齐的,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通知应当载明需要补正的内容以及补正的期限。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未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法制工作机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期限自收到最后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补正期间不计入申请人法定申请期限。

第十条 行政复议申请人依照本办法规定方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一)书面申请的,行政复议申请书为原件;

(二)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在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依法制作的《行政复议申请笔录》上签字确认。

行政复议申请人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方式申请行政复议的,暂不予接受,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接到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的,应当提示该申请人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或者到指定场所申请,申请人拒绝的,视为未申请。

第十一条 下列情形不作为申请复议处理:

(一)对发展和改革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控告或者对工作人员的态度作风提出异议或者其他信访事项;

(二)对发展和改革机关的业务政策、工作制度、工作方式和程序提出异议的;

(三)请求解答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发展和改革机关制定(参与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

第十二条 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省发改委审查同意,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省发改委认为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三章 受理与审查

第十三条 省发改委法制工作机构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按照《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并依法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除依法决定不予受理或告知申请人应当向其他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的外,行政复议申请自省发改委法制工作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四条 两个以上的复议申请人对同一发展和改革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分别向省发改委申请复议的,省发改委可以并案审理,并以收到后一复议申请的日期为正式受理的日期。

第十五条 行政复议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一)申请复议的事项不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范围的;

(二)申请人不具备复议申请主体资格的;

(三)申请人错列被申请人且拒绝变更的;

(四)申请复议超过法定的申请期限且无正当理由延长的;

(五)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尚未决定是否受理,又申请行政复议的;

(六)申请人向其他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该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

(七)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无正当理由再就同一事实和理由申请复议的;

(八)申请人超越复议管辖权限、越级申请的(《行政复议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形除外);

(九)其他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

第十六条 行政复议申请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是不属于省发改委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第十七条 法制工作机构依法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在7日内依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同时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并向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发送《行政复议告知书》:

(一)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而本机关对该规定无权处理的;

(二)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合法,但本行政复议机关对该依据无权处理的。

依照前款规定依法转送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复制存档。

第十八条 法制工作机构依法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当中止复议,并在7日内依照法定程序向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发送《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

(一)受理后发现申请人已经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且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二)受理后发现申请人已经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向其他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且该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

(三)受理后发现被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做出,而本复议机关并非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的(省发改委与其他部门联合作出行政行为的情况除外);

(四)申请期限已经超过法定期限,申请人提交的证明不足以表明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或者无正当理由的;

(五)有关部门对被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正在采取处理措施的;

(六)申请人为公民,已经死亡,需要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继续参与行政复议的,或者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终止,尚未确定其权利继受人的;

(七)本行政复议案件必须以另一案件的审查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件尚未审结的。

依照前款规定依法中止复议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立卷存档。

中止情形消失的,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在7日内恢复行政复议程序,并通知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

第十九条 法制工作机构依法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当终止复议,并在7日内依照法定程序向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发送《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

(一)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

(二)申请人为公民,已经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声明放弃复议权利的;

(三)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权利继受人或者权利继受人放弃复议权利的;

(四)复议事实已经消除的。

依照前款规定终止复议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立卷存档。

第二十条 省发改委法制工作机构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被申请人的书面答复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被申请人为省发改委的除外);

(二)进行答辩的事由,案件的基本过程和情况;

(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和有关证据材料;

(四)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文号、具体条款和内容;

(五)做出答复的时间。

书面答复应当加盖被申请人的单位公章。

第二十一条 被申请人不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和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可以向省发改委申请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并依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向省发改委复议机构提出申请,出示身份证件;

(二)省发改委复议机构经过审查认为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允许申请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查阅;

(三)申请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查阅时,应当有复议机构工作人员在场;

(四)申请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不得涂改、毁损、拆换、取走、增添查阅的上述材料;未经复议机构同意,不得进行复印、翻拍、翻录。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方式,如案情复杂、书面审查无法查明案情的,也可以采取当面听取当事人意见、实地调查,邀请专门机构进行检验、鉴定等方式。

第二十四条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均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也不得以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发现的事实或情况作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

第二十五条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省发改委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省发改委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决定停止执行的,应当制作《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决定书》,并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在行政复议决定做出前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口头说明理由的,由复议人员记录,申请人核阅后,应当在记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第四章 决定与执行

第二十七条 省发改委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做出行政复议决定。

复议决定责令被申请人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做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十八条 省发改委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省发改委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及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省发改委做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行政复议专用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十九条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省发改委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第三十条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办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5日”“7日”“10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和当日。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改厅〔2013〕2183号

各司、局、室;各直属和联系单位;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

为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文件的要求,在向多个部门、地方发展改革委进行调研并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将《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3年11月5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我委政府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我委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

—1—

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委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开相关政府信息。

第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研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长、副组长由委领导担任,机关各单位和监察部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局(以下简称驻委监察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开办,非常设机构),设在办公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公开办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建立健全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各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政策研究室(新闻办公室)负责完善和实施我委新闻发布制度,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我委对外新闻宣传及受理、安排新闻媒体采访事宜。法规司负责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的合法性审核工作。

第五条 公开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各业务司局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事宜,维护和更新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接收、批分和正式答复向我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组织编制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四)指导地方发展改革委(包括单设省级物价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五)履行我委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的其他职责。第六条 委机关各单位应当确定至少一名工作人员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具体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协调和落实,解决和反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遇到的问题。委机关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名单应报公开办备案。联络人发生变动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将新的联络人名单向公开办报备。

各单位要按照《条例》和本办法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制定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措施。

第七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全委各单位政府信息公

—2—

开工作进行考评,并依据《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我委上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第二章 公开的范围

第八条 我委制作的符合《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令、公告;

(二)规范性文件;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四)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五)价格政策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我委负责的应当公开的政策措施及相关规定;

(七)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八)部门预算报告、决算报告;

(九)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十)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十一)我委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部门或国际组织签署的涉及政府投资、价格制定等方面的双方同意公开的多双边协议、协定;

(十二)我委公务员招考、录用的条件、程序、结果;

(十三)我委机构设臵、职能、办事程序等。

第九条 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我委申请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条 下列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经权利人书面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二)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的政府信息;

—3—

(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第十一条 我委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十二条 各单位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保密审查。认为应当补充定密的,由主办司局确定,报办公厅审核。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单位)或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 我委拟发布的政府信息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与相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一)我委联合其他部门发文;

(二)其他部门联合我委发文;

(三)我委在发文过程中征求或会签过其他部门意见的。

拟发布的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需征得有关部门同意的,未经同意不得发布。

第十四条 各单位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第三章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五条 我委政府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主动公开:

(一)我委门户网站、文告;

(二)新闻发布会;

(三)新闻媒体。

第十六条 各信息拥有单位(指信息内容的业务主管司局)是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公开的主体。对本单位制作的信息,在办文时按以下规定履行公开程序:

(一)各信息拥有单位依照本办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相关规定,在起草文件时应标明公开属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并在《办文要报》中对标明的公开属性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说明法定理由。

—4—

(二)信息拥有单位负责人对公开属性进行审核并在发文稿纸上签字确认;

(三)办公厅对送核文稿的公开属性进行核对无误后,报请委领导审定;

(四)对送委外会签的文稿,各起草单位须请会签部门提出是否公开的意见;

(五)按照上述程序完成审核手续的拟公开信息,根据确定的公开形式公开。

各信息拥有单位在办文之外制作的政府信息,经各单位负责同志审核后报公开办审查批准后公开。涉及其他单位的,应事先沟通一致,重大信息应报委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向我委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通过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系统申请公开,可从我委门户网站下载或到我委政府信息公开接待室领取申请表);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公开办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及身份证明文件;

(二)申请的政府信息内容,包括能据以指向特定政府信息的文件名称、文号或其他特征描述;

(三)与申请人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相关性的说明;

(四)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及其载体形式。

第十九条 公开办统一接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对收到的书面申请进行登记、编号,并根据申请公开的内容和委内职能分工及时转交相关司局办理。涉及多个司局的,由牵头单位汇总办理。承办司局在答复申请人之前的5个工作日前,将书面答复意见送法规司会签进行合法性审核,如需修改,根据法规司意见对答复进行修改后,在答复申请人之前的2个工作日前送公开办。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相关承办单位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答复:

(一)属于主动公开信息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

—5—

和途径;如该政府信息尚未主动公开,应在法定答复期限内先办理主动公开手续,再答复申请人。

(二)属于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经批准后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经公开办同意后,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它适当形式提供。

(三)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告知申请人做出更改、补充。

(四)申请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条例》所指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

(五)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我委没有制作或获取的,告知申请人信息不存在。

(六)申请需要我委进行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的信息,应根据《条例》第二条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告知申请人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存在。

(七)申请获取的信息依法不属于我委公开的,应告知申请人;如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八)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已按照《档案法》移交档案部门的,应告知申请人向档案部门咨询。

(九)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属于查阅行政复议有关材料的,应告知申请人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查阅。

(十)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名义提出有关信访事项的,应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范围,将按照《信访条例》规定进行办理;进行业务咨询的,应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并对咨询的问题做出答复。

(十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由承办单位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承办单位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十二)申请人要求获取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作区分处理的,承办单位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并对不予公开的部分说明不公开的理由。

—6—

(十三)同一申请人重复申请同一政府信息,我委已经做出答复的,可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处理。

第二十条 承办单位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自我委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公开办负责人同意,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第二十一条 我委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第四章 监督和保障

第二十二条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纳入预算,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十三条 办公厅会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我委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公开办组织编制、定期更新适用本办法的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

第二十五条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评议,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应当认真整改。

第二十六条 公开办、信访办负责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我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和建议。公开办会同驻委监察局负责对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法规司负责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我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出的行政复议事项;对提起行政诉讼的,有关单位按照我委行政应诉有关规定做好应诉工作。

第二十八条 有关单位违反本办法,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不良后果的,由驻委监察局、公开办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7—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分别负责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办理相关行政复议和应诉。

第三十条 委属事业单位应按照《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参照《条例》和本办法,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事项如涉及委内相关单位的,需会签相关单位。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同时,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8—

第三篇:《湖北省行政复议实施办法》

《湖北省行政复议实施办法》.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09号

《湖北省行政复议实施办法》已经2007年8月13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省 长 罗清泉 2007年8月17日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积极化解行政争议。

第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注重依法运用调解手段化解行政争议,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实行行政复议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本级政府和本部门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 行政机关对在行政复议中发现法律、法规、规章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当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第二章 行政复议机构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省、市(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是本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构。

第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领导和支持本机关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履行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职责,积极开展行政复议工作。

第八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配备行政复议人员,保证行政复议机构的办案能力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第九条 行政复议人员应当具备与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相适应的品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取得相应资格。行政复议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资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重视行政复议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对行政复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推进行政复议队伍职业化建设。

第十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以及有条件的省、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可以建立行政复议专家组制度。行政复议专家组成员由行政复议机构从熟悉法律、经济等事务的专家学者中选聘。

第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为行政复议机构提供必要的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场所和工作条件。

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行政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三章 申请与受理

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选择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四条

对地方人民政府依法组建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或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上一级人民政府设立了相应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或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的,也可以选择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五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提供方便。

第十六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书面申请的,可以采取当面递交、邮寄或者传真等方式提出;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当场制作申请笔录交申请人核对或者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有条件的行政复议机构可以接受电子邮件等电子文本形式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也可试行在互联网上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受理,不得推诿。

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可以督促其受理。经督促仍不受理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受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受理。

第十八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建立行政复议告知行政首长制度。

在受理重大复杂、群众关注的行政复议案件后,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及时书面告知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

第四章 证据规则

第十九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公正地审核证据。证据经行政复议机构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行政复议案件用以定案的证据应当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第二十条 被申请人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并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交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它有关材料。

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提交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由被申请人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责任。

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期间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活动,应当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在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证明曾经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未履行的事实材料;

(二)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补偿请求的,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事实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行政复议人员根据办案需要,有权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可以查阅、复制、调取有关文件和资料,向有关人员进行询问。需要现场勘验的,可以进行现场勘验。被调查单位和人员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期间涉及专门事项需要鉴定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委托法定鉴定机构鉴定。协商不一致的,由行政复议机构委托或指定法定鉴定机构鉴定。鉴定费用由当事人承担。鉴定所用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第二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构在行政复议过程中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但是可以作为撤销、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根据。

第二十五条 申请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印与申请行政复议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构不得拒绝。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为申请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查阅、摘抄、复印有关证据材料提供场所和其他必要的便利条件。

第五章 审理和决定

第二十六条 行政复议机构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可以根据案情采用书面审理,也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第二十七条 行政复议机构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行政复议案件,可以采用简易程序进行审查。

简易程序主要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由具体承办人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审核后,报行政复议机关领导签批。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复议机构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可以组织听证,听取当事人就案件所涉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证据、依据以及程序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第二十九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机构可以举行听证:

(一)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适用依据争议较大的;

(二)案件复杂、疑难的;

(三)社会影响较大的;

(四)行政复议机构认为需要举行听证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后,行政复议人员认为案件符合举行听证情形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出申请,经行政复议机构审查决定是否举行行政复议听证。行政复议机构也可以自行决定举行行政复议听证。

被申请人应当指派与行政复议案件内容相关的负责人参加听证,以利证据质证和查清案件事实。

第三十一条 行政复议听证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听证的程序进行,并作好听证笔录,由当事人签字确认。

当事人应当围绕案件的焦点问题,就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和辩论。

第三十二条

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中,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争取依法调解处理,增进有关当事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第三十三条

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准许。

行政复议机构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之前,要积极为当事人自行和解创造条件。

第三十四条 对不适宜调解和当事人通过调解达不成协议以及当事人不愿意和解的案件,应当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三十五条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维持、责令履行、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行政复议决定,以及决定行政复议案件的中止、终止或驳回复议申请,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六条 被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书面提出,但不影响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行政复议机关对本机关已经生效的行政复议决定,发现确有错误,需要改正的,应当由本机关行政首长决定。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已经生效的行政复议决定发现确有错误需要改正的,可以责令下级行政机关限期改正。

第六章 指导与监督

第三十七条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上级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召开会议等形式了解掌握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及时指导、回复、解决下级行政机关在行政复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十八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建立经常性的复议工作联系制度,通报复议工作动态、研究复议实践问题、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建立错案分析制度,通过典型案件的剖析,对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提出整改建议。

第三十九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查制度。

质量评查活动每年定期开展,采取自查、抽查、交叉评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

第四十条 将行政复议工作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相结合,完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或者行政复议机构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行政复议职责,经有权监督的行政机关督促仍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

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机构可以向人事、监察部门提出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分建议,也可以将有关人员违法的事实材料直接转送人事、监察部门处理;接受转送的人事、监察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转送行政复议机构。

第四十三条 拒绝或者阻挠行政复议人员调查取证、查阅、复制、调取有关文件和资料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

关于海南岛周边岛屿开发开放政策措施研究

征文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海南省政府关于2009年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琼府函〔2009〕22号)精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海洋与渔业厅为集思广益,推进海南岛周边岛屿开发开放政策措施的研究,特向社会各界征文。现将征文活动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1、海南岛周边岛屿开发建设政策研究;

2、海南岛周边岛屿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3、国内外海岛开发对海南岛周边岛屿开发开放的启示;

4、海岛开发开放理论研究;

5、其他与上述专题相关的研究(主题自定)。

二、基本要求

1、征文论点明确,主题突出,论据充分;

2、每篇征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3、论文投稿为全文投稿方式,稿件请用Word文档排版。

4、正文后附作者详细联系方式。

三、截稿日期

2010年1月15日。

四、投稿地址及联络方式

联系人:罗志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59号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域与海岛管理处;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236578,0898-65358805(传真);

E-mail:。

联系人:朱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9号省政府大楼830号;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348004,0898-65339449(传真);

E-mail:。

五、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第五篇:泰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泰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泰兴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

泰发改„2012‟3号

关于开展2012涉企类 中介机构星级评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区四园管委会,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市各有关部门,各有关中介机构: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中介机构规范、诚信、高效运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经研究决定,继续对涉企类重点中介机构开展星级评定工作。具体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明确的“三个共创、六个争先”战略部署,以让“群众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为标准,通过星级评定活动的开展,促进中介机构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行业自律能力,逐步形成中介机构与服务对象互惠共赢的良性循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苏中领先,争当苏中基本实现现代化排头兵做好服务。

二、星级评定对象

列入本星级评定的涉企类中介机构共22家,分别是:泰兴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泰兴市规划测绘院、泰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泰兴市工商法规咨询中心、泰兴市中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泰兴市工程咨询中心、泰州市兴泰安全评价有限公司、江苏金宁达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泰兴永信会计师事务所、泰兴市苏瑞税务师事务所、泰兴市防雷安全管理中心、泰兴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泰州市消防技术服务事务所、泰兴市价格认证中心、泰兴市万源土地测绘有限公司、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灾害研究所泰兴办事处、江苏苏信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江苏海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泰州市中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润泰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博文房地产土地造价咨询评估有限公司。

三、星级评定的方式方法

本星级评定采取考核和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考核(总分20分)1.中介机构自身建设(8分)

服务承诺(4分)。主要考核中介机构是否制定完备的服务标准、办事流程;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明确工作纪律、投诉监督电话和违诺追究措施,并公开作出承诺。每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收费标准(4分)。主要考核中介机构是否按照要求在办理窗口或营业场所公示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内容。每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2.明察暗访(12分)

收费情况(4分)。市物价部门不定期检查中介机构的收费公示及承诺兑现情况,对违反承诺的,当场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并向市发改委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通报,每发现一例扣0.5分,扣完为止。

服务情况(4分)。市发改委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根据中介机构的服务记载表,不定期抽查中介机构的服务承诺兑现情况和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并做好记载,每发现一例不满意并被查实的扣0.5分,扣完为止。

新闻媒体针对性暗访(4分)。市发改委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定期不定期约请新闻媒体开展“明查暗访看中介”系列活动,通过主题暗访活动,及时跟踪中介机构的服务情况,对暗访中发现问题的单位予以公开曝光。被曝光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二)测评(总分80分)1.企业服务跟踪单反馈(10分)

中介机构在为企业服务结束时,发放《泰兴市涉企类中介机构服务跟踪单》,由服务对象负责填写,对中介机构服务过程中出具报告的公正性、真实性和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收费承诺等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邮寄或传真至市发改委,由市发改委统一汇总,报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备案,评价得分加权后计入考评总分。对未发放跟踪单的每发现一例扣0.5分。各中介机构每月填写好《跟踪单记载表》,于次月5日前报送市发改委,每迟报一次扣0.2分,每缺报一次扣0.5分。市发改委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对各中介机构填报的跟踪单记载表的真实性进行抽样检查,每发现一例漏填瞒报扣0.5分,扣完为止。

2.社会各界民主评议(70分)

市发改委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统一印制发放评议表,由一区四园、乡镇(街道)分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负责人、部分市列统企业负责人以及各中介机构服务对象等,对涉企类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收费行为、执业道德等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得分加权计入考评总分。

四、结果运用

考评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对排名列前5名的中介机构评为“星级中介”,并向社会推介。对排名末2位的中介机构,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市物价局、工商局等部门(单位)进行调查解剖、指导帮助中介机构主要负责人就存在的问题拿出书面整改意见,在市经济环境建设、作风建设相关会议上作表态发言,并将整改措施在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五、一票否决

本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被评为“星级中介”,同时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并在本实施意见第三条第一款第二小点明察暗访的服务情况分值中一次性扣3分。

1.因服务质量不佳或乱收费给企业造成影响或损失,被服务对象投诉经查属实的。

2.从业人员发生违法违纪行为,被市以上执纪执法机关查实的。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下载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工作情况报告今年以来,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 文 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新发改农经〔2011〕1511号 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工程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 有关地(州、......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 海 省 粮 食 局 青 海 省 财 政 厅 文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兰州分公司 青粮检〔2011〕92号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

    乌鲁木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范文大全)

    乌鲁木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拟文稿纸乌鲁木齐市 财政局乌发改费[200 ]号打印2000份签发:审稿:拟稿人:张策票据领购证》年度审验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乌鲁木齐市2010年度《收费许......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京发改[2005]197号 颁布时间:2005-2-7发文单位:北京市发......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XX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XX改发〔2010〕104号关于XX承天生态旅游大酒店有限公司XX承天生态 旅游大酒店项目核准的通知XX承天生态旅游大酒店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申请项目核......

    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 二〇〇八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用发展......

    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增强监管效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在项目稽察中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