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家园合作
摘要:认清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十分必要,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家长工作中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配合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但对幼儿教育实践了解不多,或大量缺乏教育实践经验,就必定会对教学有影响,这样就影响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支持、信任。与孩子交流是一门学问,与家长沟通更是一门学问,每位家长从事的职业不同、文化修养、政治素质不同,因此在与家长互动与沟通时要怎样抓住时机,怎样能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就要从沟通的方式、沟通的途径以及沟通的技巧来进行。
关键词:家长工作;家园联系;沟通方式
1家园合作的概述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家园合作也是贯彻实施幼教法规的需要,也是家长全面履行教育职责的保证。
家园合作能让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更密切,对于双方都有益,教师能从家长那儿更详细的获得幼儿的各类信息,得到家长的帮助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家长也能时刻从教师那儿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对幼儿园更加放心。
一直以来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仔细分析其中的含义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只有幼儿园与家园见进行有效的合作互动,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搞好幼儿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密切家园合作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呢?我觉得家长和老师都要加强沟通,架起幼儿园育家庭沟通的桥梁,双方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使我们家园双方都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从而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园生活中两个重要标志,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2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
2.1 家园合作能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幼儿每天从家庭到幼儿园,又从幼儿园到家庭,这两个环境之间自然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取决于这两个环境对幼儿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如果来自不同的环境的影响在方向上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互相支持,形成影
响幼儿发展的合力。如果来自不同环境的教育在方向上是不一致的,那么就会减弱和抵消各自的教育影响,而且,结果往往是负面的影响压倒正面的影响而占据上风。例如:幼儿园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但是,当幼儿和家长一起出去玩或是上街时,家长给幼儿买了冰激凌,幼儿吃完后,幼儿发现附近没有垃圾箱,幼儿问家长怎么办?家长告诉幼儿扔在地上算了,幼儿表示反对:我们老师说不能乱扔垃圾。可是找不到扔的地方怎么办?大家都在扔,你看满地都是垃圾,再多你这点不算多,快扔掉吧!听了家长这番话,幼儿只好把手中的垃圾扔掉了,由于没有得到来自家长影响的支持,幼儿所受的正面的影响被减弱了。日复一日,毕竟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生活的时间长,与家长的交往更密切细致,家庭的影响就会超过幼儿园的教育影响而占据上风。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与习惯,可能终身不能形成与发展,如果幼儿园正面教育影响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强化,那么,就有利于形成幼儿保护环境的自觉的行为与习惯。
2.2 家园合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家庭作为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外部因素之一,是幼儿园应当注意利用的宝贵的资源。一般来说,家长都很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教育,他们也乐于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可以使幼儿园从家长那里获得多种支持,包括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支持,不仅仅只限于配合教师,作好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保证教育工作一致性和一贯性,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上,还可以表现在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等方面。例如:开展医院主题活动时,可以请有关职业的家长来讲讲医院中各部门的职能,介绍各种常见的医疗器械,以及到医院就诊的事项等,这样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
通过家园合作,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他们也就会支持幼儿园的工作,使幼儿园教育能够更好的实施,而不受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
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者加入到教育着的一方,共同对受教育者—幼儿施教,极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但是这一合作是否成功还受许多方面的制约,其中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客观的说:教师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
教师资源,提高保教服务质量,提升幼儿园竞争力。否则,会造成幼儿教师与家长的隔阂,严重阻碍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例如:教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去为一个请求帮助的家长服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尤其当家长接送孩子时,教师常常要面对许多家长的询问或要求,如教师正在跟一位家长交谈时,另一位家长在旁边急于提问。面对这种情形,一些教师容易对家长说:我忙着呢!这就等于对家长说:干吗打扰我,看不见我正在忙着吗?优秀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得体的说:请稍侯。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再加上另人愉快的语调,可以使家长领会教师已意识到他的存在,一定会尽快帮助他。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作为幼儿园,只有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别忘了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拥护和关注,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才会越办越好。如何进行良好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还有许多技巧,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获得更多经验,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总之,家园合作活动的开展密切了家园之间的联系,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还能使家园沟通顺利开展,并能优化家长的教育能力结构,使家长真正成为新时代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
3家园合作的实施策略
目前,在家园合作问题上仍然存在观念上的错误。例如,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教育是幼儿园的事,做家长的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等方面的事就行了。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认识不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不愿意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并认为要求家长参与是幼儿园推卸责任。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水平低,是业余的,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家长还认为自己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等等。这些错误观念必须加以更正。所以家园合作首要的就是作好家长工作,教师要认识到做好家长是教师份内的工作,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是家长工作的内容,而不是家长工作的目的。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进行教育,除了采取必要的家长工作形式之外,还需要做细致、深入的家园沟通与联系,知道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与幼儿园的教学良好配合,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3.1 教师和家长要改变观念
3.1.1 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家园合作中,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是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接受过系统的幼儿教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家长懂得更多的幼儿教育理论,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而高高在上,命令家长做这干那,现在教师应改变这种与家长地位不平衡的现状,要认识到家长与教师一样是幼儿教育的主体,大家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幼儿,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家长是幼儿教育上的合作伙伴。另外,教师也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要求家长配合着配合哪,不考虑家长是否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就只从幼儿园单方面的需要考虑家园合作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做法使得家长只能是被动的、不情愿的进行家园合作。长久下去,其后果是可以想象的。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每一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及需求,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并满足其合理要求。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是为家长服务的,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能满足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其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真正调动起家长合作的积极性,使家园合作能顺利开展起来。3.1.2 更新家长的观念
要想让家长合作的态度积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长的旧教育观念也须改变。首先从提高家长的责任心入手。要使家长认识到自己有责任与幼儿园合作共同教育培养孩子。任何形式的不闻不问都是一种失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要结合正反事例进行宣传。家庭中事事、处处都是教育,只有家长与教师实施一致的教育,才能根本上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其次,要引导家长走出家教的误区。有不少的家长不顾儿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一味追求智力的开发,过早地进行各种知识技能训练。做出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决策,致使很多孩
子小小年纪就背上沉重的学习包袱。而忽视对孩子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树立面向未来,要为孩子一生而考虑的教育观。另外,为了从根本上更新家长的观念。教师还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性质、任务,明确幼儿园教育课程的内容、方法等。特别是游戏在孩子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让家长亲自观看孩子游戏,参与孩子的游戏,使他们从中领悟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孩子在游戏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并注意及时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新动态及研究成果。还有在物质环境方面,教育家长在家庭中要给孩子里留出活动的空间,玩具不要以价格决定玩具的价值,要多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材料。在精神环境上,提醒家长不要一味地给孩子爱和关怀,处处替孩子想得十分周到,溺爱、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有害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帮助家长,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家庭道德风貌、人际关系、行为习惯、家庭和睦等这些因素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构成了家庭教育的精神环境。
3.2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合作形式
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形式:
3.2.1 家长会
家长会有全园性的,也有班级的。全园性的家长会一般安排在学期初与学期末,其内容大多是向家长报告幼儿园的工作计划、汇报教育成果,向家长提出要求。班级家长会则向家长报告本班的教育工作计划,特别讲解这一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家园合作教育要求,并且组织家长讨论,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班级家长会更具有针对性,便于家长与教师双向交流,达成教育的共识。3.2.2 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可以是家长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设施、设备及师资力量等境况的参观、访问,也可以是对幼儿在园一日或半日活动的参观与听课,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2.3 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堂,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普及家教知识的有效渠道。开办家长学校要注意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下一番功夫,要集中体现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要深入浅出,既要提高家长的认识又能帮助家长解决操作性的问题。类型有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等,其规模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而定。如内容为“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教育要点”讲座,就比较适合小班的家长参加,而内容为“谈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讲座,就适合全园家长参加。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授课直接影响课堂效果,要聘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授课。其时间安排在家长的工作之余。3.2.4 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形式。分为园级委员会和班级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加强家园的信息交流,协调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决策和监督。3.2.5 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主要有家长园地、家教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以及便条等方式。家长园地和家教宣传栏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疾病预防知识、介绍具体的教育目标、近期幼儿园重大教育活动安排以及要求家长配合的教育内容等等,还留有供家长谈心得,提意见或建议的篇幅。3.2.6 谈话方式
谈话方式是以访问、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与家长交流的形式。是幼儿园最常用的家园合作方式。包括有接送交谈、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如健康情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所处家庭环境,是加强家园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有效方式。其中日常接送交谈一般较简短,交谈内容主要是孩子当天的行为表现,当然也可以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等的内容,内容很广泛。在家访中教师较为主动,是发起人。教师在家访中要注意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登门,浪费家长的时间。不论那种交谈方式,教师都要满怀真诚和
爱心,注意讲话的方式,要全面分析、介绍幼儿的情况,多表扬,以建议的方式请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电话联系与便条很相似,但比便条更显得方便和快捷,这种方式也可以存在于家长之间。
3.2.7 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的身份直接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师借助家长的职业和爱好特长,请家长作为教师来组织教育活动,其效果非常好。当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家长提供从设计活动计划到组织教学全过程的帮助与指导。也可以是解说员的身份介绍某一件事情,如在参观银行、邮局的教育活动,教师就可以请在银行、邮局工作的家长为孩子们作讲解和介绍,会比教师讲解的更全面,更有说服力。还可以是被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活动。如在庆“三八”节的亲子活动中请妈妈来园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组织游戏活动,并品尝孩子们亲手为妈妈制作的水果拼盘。
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教育的一体化,教育的终生化,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需要将家庭纳入幼儿教育的整体中去,形成幼儿园、家庭一体的教育。必须将家园合作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使之制度化,家园合作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幼儿园、家庭的教育资源才能发挥最大功能。
3.3 重视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教育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要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幼儿园工作规程》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十分重要的一项教育工作。
幼小衔接方面的家园合作首先要走出为上小学而恶补知识,给孩子安排五花八门的学习内容,什么识字、计算、英语、背古诗等等,甚至将小学部分的学习内容如拼音、口算、乘法口诀都提前交给孩子,这种单纯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让他们进行机械的背诵与练习,造成了孩子智力结构平衡的失调,反而抑制了智力的发展。使得孩子的情感受到压抑,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极大的伤害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家庭“四二一”结构隔代亲情结,是家长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思想严重,主动性、独立性受到影响,缺乏责任感,缺乏自我独立的意识,能力也相应不足,造成入学后的种种不便。再者,幼儿园本身与小学因两类教育机构不同,而形成的“陡坡”要减缓。这个“陡坡”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睡眠时间、一日生活、师生关系以及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方面的要求即社会适应的要求等方面的差异。“陡坡”的减缓就要依靠校园合作教育同步来消除。只有家园携手合作,才能为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提供了保证,也为幼儿社会性适应提供了可能。
小结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本着纲要精神,认真的在开展着家长工作,创造性的利用家长资源,开拓性的做好家长教育,让我们的家长与我们的孩子共同成长。
参 考 文 献:
[ 1 ]、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第二篇: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
(2)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的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3)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4)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更多的教育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儿童
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看到,儿童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任何形式的不闻不问都是一种失职。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
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时,家长
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回更高,态度也会积极;相反,当家长有某种合理的要求,而幼儿园没有加以注意,甚至当家长被自身的一些问题(如婚姻危机、失业、经济困境等)缠身是,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在许多不成功的案例中,家园合作活动的目标的确定、活动的实施等都是以幼儿园为中心,只考虑幼儿园单方面的需要,而置家长的需求与处境不顾,家长是否乐意、是否有时间、是否有能力,都不被幼儿园关注,只能被动地参加。这样的做法自然是不能激发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兴趣的。因此,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犹如眼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六、存在问题:
目前,在家园合作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孩子在幼儿园归老师管。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并认为要求家长参与是幼儿园在推卸责任;幼儿园则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添乱。二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水平低,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三是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以上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必须得到澄清
我们孩子离不开教师指导,更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不是 教师出题,让家长回答,更不是指挥命令,要在家庭和幼儿园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较多采取间接方式来影响家长行为引导幼儿,使教育的意图逐渐的、自然的转变为家长的愿望和动机,从而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昨晚,参加了新区幼儿园京京班的家长会,真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华老师精心准备的媒体演示和详细的解说中,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前教育的任重而道远。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关注无非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够不够、生没生病等生活细节问题,特别在独生子女时代,“奶奶代”和“妈妈代”围着孩子团团转,却忽视了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听了华老师的讲解,我感觉到,孩子的教育是事无巨细,从点滴开始的,小到拧开水笼头洗手、穿脱衣物、跟老师问好,大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懂得跟别人分享并学会倾听等,都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和重复示范才会取得成效的。
华老师还强调,在教育中,家长不能刻意去教育孩子,而应做到随机教育。对这句话,我也深有体会,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有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的点滴渗透教育起到的效果可能更大。
另外,父母还需对孩子的成长、点滴进步给予及时关注和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赏识教育”在教育孩子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就像华老师说的,当孩子第一天哪怕是把衣服反穿了,也不要去责怪他,而应以赞赏的眼光去看他,须知这是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在以后的第二天、第三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在穿脱衣物上的洒脱自如的。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点滴感受,真的谢谢家长会,谢谢京京班的老师们,也祝愿我们的孩子在京京班茁壮成长!
家园沟通技巧父母手册
东方网教育 2011年06月16日10:53 来源:搜狐
宝宝入园后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不适应幼儿园严格的作息时间而被老师当做“捣蛋鬼”揪来批评;孩子带去幼儿园的球和小自行车屡被其他孩子抢用;孩子好不容易被选上文艺汇演的舞台,却在最后一刻遭淘汰,而老师忙于最后的彩排,对“落选宝宝”并无一句安抚;幼儿园屡屡遗失公用玩具后,老师提出来,所有的孩子在离园前都要把裤兜翻过来检查„„遭遇这些“事件”,身为父母,我们的情绪可能是气恼、愤懑,又特别地怜恤受委屈的宝宝„„
妈妈经验:哪些情况需要父母介入沟通
一、当幼儿园严格的作息时间已经成为孩子对幼儿园抵触情绪的源泉时
丁丁妈:丁丁去了幼儿园,别的还好,就是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午睡成了丁丁的梦魇。他是那种白天睡得很少的孩子,晚上8:00上床,早上7:00醒,睡得很足,非常不适应幼儿园里漫长的午睡。丁丁躺在小床上煎鱼,只要老师一转身,他就撩拨附近床铺的其他小朋友,做鬼脸,翻筋斗,发怪声,受到老师的多次批评。我也很急,求救于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她们对我“秘授机宜”说,应该尽量缩短丁丁晚上的睡觉时间,比如,让他熬到10点钟再睡。这个法子我试了,行不通,一到晚上8:30,丁丁已经困得不行,好像用火柴棒去把他的眼皮撑起来,都撑不住。丁丁老受批评,越来越不喜欢幼儿园,每天吃午饭的时候就紧张,生怕睡不着。丁丁越紧张,就越睡不着,等孩子们三点钟起床去玩桌面游戏时,丁丁反而哈欠连天,直想睡觉。老师更生气了,更认为丁丁是有意在捣蛋。
我是怎样解决的:
因为丁丁委屈得不得了,我只有背着他去跟老师做了一次沟通。我说了我们全家延迟丁丁睡眠的努力,老师的态度马上和缓下来,她反而安慰我说:“丁丁的作息时间也是不错的,将来去了小学是没有机会午睡的,丁丁会很习惯,其他小朋友反而要重新适应。”我提出可不可以让丁丁不午睡,老师很为难,说这样做可能会引发其他小朋友的攀比——比如有的孩子纯粹是为着贪玩不午睡,他也许会说“为什么丁丁可以不睡觉我不行,这不公平!”老师认为这会引发管理上的混乱。最后,我与老师商议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与丁丁约定先睡半小时,如果半小时后还睡不着,老师就带他去活动室玩一些折纸类的游戏(此时,别的孩子都睡着了,不会发现丁丁的“特殊待遇”)。一个人玩纸艺是很容易发困的,一般玩了半个多小时,丁丁的眼皮就耷拉下来,老师会带他去睡觉。现在,丁丁对上幼儿园要午睡这件事,已经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了。
二、当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权益老是受到其他孩子抢占时
媛媛妈:我家媛媛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有着体育传统的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孩子们都要学习滑旱冰、骑小自行车和打少儿排球。旱冰鞋、小自行车和排球都是自备,原则上都是自用。我们都给媛媛买了最好的装备,生怕孩子的运动安全有个差错。结果呢,全班小朋友的装备都放在一起,老师一说“开始”,媛媛的好东西都被别人抢走了,轮到她拿时,球是瘪的,小自行车是没有辅助轮的。媛媛回家哭得梨花带雨,奶奶心疼地说:“你可以告老师呀!”媛媛哭道:“老师不管这事,让我自己找小朋友解决!可是我不敢„„”
我是这样解决的:
我很快意识到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看着媛媛无助而伤心的眼神,我知道这件事给她造成的阴影可能一时半会儿难以消除,长此以往,她会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欺负人的,就是恃强欺弱的,这不好。我去找老师沟通,老师听了媛媛的情绪反应也很吃惊,她说,把所有的装备放在一起混着玩是她的主意,目的是不想让四五岁的小孩过早地觉察到“贫富差距”,她却没有料到孩子之间,却由此有了“强弱差距”。经过反复思量,我们一起想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办法,将全班36个孩子分成四组,每组轮着有一次选装备的优先权,这就使得买了普通装备的孩子,与我家媛媛一样瘦弱胆怯的小朋友,一样有着选择较好装备的机会,同时又不让他们觉得老师在帮他们,不伤及他们的自尊。
这两天,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媛媛很高兴地回来告诉我说,孩子们已经打破了一个人独玩的局面,三三两两组合起来玩。因为,谁都想玩好球,骑好车,如果你这次不想到别人,下次别人也不带你玩了!
三、当孩子成为委屈的“陪练”,而老师又没有及时安抚时
玲玲妈:到文艺汇演前一刻,老师才通知我家玲玲说,16个打小鼓的宝宝,最后只需要12个上台表演,她和另外三个小朋友被淘汰了。这事儿前一天没有预兆,孩子还在兴高采烈练习打鼓,结果,老师说,“你不用准备演出服了”,玲玲整个人都焉了。文艺汇演那天,她闹肚疼,死活不肯去幼儿园。看着她灰心丧气的模样儿,我心疼极了。
我是这样解决的:
我去找她们老师讲了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选拔和竞争,要避免最终只淘汰四分之一的小朋友的这种情况,16人当中选12人,与24人或32人中选12人,对被淘汰的孩子的打击是不一样的。少数几个小孩子被淘汰,他会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表现最差、最笨拙,或者是老师最不喜欢的小朋友。”老师听了我的分析,道歉说,她们忙昏了,真的没想过这么深;当时只想着舞台的纵深度不够,不能容纳四排孩子打小鼓,换作三排孩子上场,可能效果更好。“事已至此,可怎么弥补呢?”我和老师商议了半天,一致认为该给这4个淘汰的孩子组织一场“复活演出”,让她们给来开家长会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表演一场“花样小鼓”,为此,老师和正式参演的小朋友,都纷纷为她们的重新排练出主意、想办法,开心的笑脸终于又回到玲玲的脸上。
四、当孩子被评价为“问题小孩”,而流露出对未来小学学习的惧怕情绪时
彬彬妈:一上大班,一学习拼音和算术,彬彬就仿佛成了一个问题小孩,他屡屡把p成q,d写成p,u写成n,又把2和5写反,好像成了“2”和“5”镜子里的影像。这种错误讲了多遍不改,老师就有点着急上火,有一次老师开玩笑说:“你这种情况还择什么校呀!白花钱。”我儿子回来一脸愁容,说,妈妈我怎么这么笨,没有小学老师会喜欢笨小孩的,我怕从幼儿园毕业,怕去上小学。我的心像被揪了一下。也许幼儿园老师是无意的,但一句无心的玩笑话很可能被孩子都放大成对自己根深蒂固的评价。长此下去,孩子自然对学习越来越畏惧,对就要到来的小学生活越来越畏惧。
我是这样解决的:
我把我的看法委婉地跟老师提了,建议她多增加对孩子的鼓励,也增加对小学老师的“正面宣传”,不要一味强调小学老师要求严、惩罚多,要多对孩子说:“小学的学习也很有意思,老师组织小朋友做游戏,上体育课还玩‘老鹰抓小鸡’呢。”“小学里的很多内容老师都教给大家了,大家还小嘛,所以学起来会有一点困难,不要紧,大家都是聪明孩子,慢慢来!”老师有点惭愧地说:“彬彬妈你真的很有办法。”又说:“看来教彬彬这样敏感的小朋友,咱还真得多讲究方法,多付出观察和耐心。”
其他有赖于与老师沟通的情况:
1.当孩子有不舒服但又必须拜托幼儿园看护时
虽然有晨检,但有些孩子的健康状况不佳,却未必能引发老师的关注。此时父母必须将孩子的病况告知老师,说明没有传染问题,以便于老师安排食堂做一份清淡的病号饭,并提醒孩子增减衣物,减少活动量并安排休息。
2.当孩子昨日受伤而老师未及时发现时
即使你不想追究谁的责任,遇到这种情况也要告诉老师,提醒老师对全体小朋友进行安全教育,如有“肇事者”,应找他特别认真地谈一次话,以杜绝“事故”苗头的再次发生。这也是对幼儿园的关注与负责。
3.当孩子没有听清回家后的功课时
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自家宝宝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老师没有发现;要么是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和任务没有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孩子和家长都会有遗忘。提醒老师改进“布置功课”的方式,可以方便父母和孩子共同执行。
专家指路:想取得更好的沟通成效,要注意三原则
原则一 换位思考
毕竟两三个老师要照管三四十个孩子的生活起居、活动安排,留心到他们每个人的情绪变化,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所以平时要求孩子们步调一致也是为了方便管理,带着某种不得已的成分。父母跟老师去做沟通,多数是希望老师给予自家孩子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照应到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些要求可能会给老师带来额外的压力和不便,对此,千万不要以指责、对峙的态度去参与沟通,不要说“您有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或者说,“我家宝宝受了这么大委屈您都没有注意到,您太疏忽了。”要对老师的辛苦抱以感激之情。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应该换位思考,对老师的些微疏忽予以充分谅解。
原则二 找准沟通的时机
如果在早上入园时找老师沟通,一般来说,老师只能给你两三分钟来谈问题。因为这个时候老师很忙,要观察每个小孩的情绪,检查必带的东西是否带齐,因此除非孩子带病带伤入园,要拜托老师照应,此时不是深谈的良机。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是家长接孩子的高峰期,老师也是应接不暇的。过了下午五点,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了,老师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此时的沟通才有利于双方谈得深入,谈得心平气和。
原则三 最好避开孩子这个“当事人”
很多沟通话题不可避免地将议论到孩子的性格缺陷、生活能力缺陷,以及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缺陷。因此避开孩子的在场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会强化孩子在这方面的自卑与不安。怎样避免孩子在场呢?很简单,谈话当天可由父母双方一起去,其中一方带孩子去玩幼儿园的大型器械,另一方留下来与老师交流即可。
第三篇:家园合作浅谈
家园合作浅谈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优劣。
我国目前的家园合作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幼儿园方面,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们联系,开展各式活动,带动家长们共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虽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总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国的家园互动工作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家园合作的引导者是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这向工作能否作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幼儿园方面。而其中,幼儿教师对这个活动的“意识”是否全面、正确则直接制约着家园合作的进展。
对于家园合作的认识,幼儿教师基本持有两种意识:一是“服务”的意识,二是“利用”的意识。持“服务”意识的幼师往往只会把家园合作看成把孩子在园的情况反映个家长,或者简单地完成家长所要求的对幼儿的生活照顾,而持“利用”意识的教师会把家园合作工作看成自己与家长之间能动地互相反馈信息,并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让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积极主动,是家园合作做得更加深入具体,避免了合作形式的单
一、合作内容的夫妻,使之成为良好的家园关系,促进亲子互动服务。
很明显,持“利用”意识的幼儿教师对家园工作的认识更为深入,他们真正领会到了家园合作的意义只所在。用“利用”意识知道家园合作的幼儿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幼儿,全面地评价幼儿,从而改善师幼关系,间接地影响亲自关系,由此家长也会及时合适地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和对待幼儿的态度,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同时这样的教师也会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家长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更加全面。
因此,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用“利用”的态度对待家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家长们需要的同时,促进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断完善,从而更有利于儿童发展。
有了正确的意识以后,就可以投入到实际的操作中来了。
家园合作活动需要教师与家长们交换意见,良好的交谈会增进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使家长更理解、信任老师,近而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最终达到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目的;而失败的交谈,不但会影响双方的关系,还会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产生抵触情绪,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那么,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应当明确关系。家长与幼师之间应该是一中平等的关系,因为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这就要求教师应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儿童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青年概况:老师相当严肃地命令自己说:“您不能„„”,”您必须„„” ,”„„绝对不成”。相信老师说的这番话也 一定是为了孩子好,可却没有考虑到家长的感受,很多时候,家长们因为怕与老师辩驳会对自己孩子日后在园内的生活不利,因此就忍气吞声,并不与老师发生争执,但这种交谈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说了等与没说,家长根本不配合,如此一来,与我们家园合作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因此,在与家长谈话时,我们的口气一定要婉转,要与家长协商,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与上述情况相对的,就是无论家长怎么问,老师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这么做会让家长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的孩子,会感到很失望。其实,家长们并不怕老师指出自己孩子的缺点后不足,他们希望知道自己孩子真实的情况,希望听到老师善意的批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对待所有家长,我们都要一视同仁,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家长的信任。
当然,有些时候,老师们也会遇到不讲道理的家长。对待这些人,需要有耐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流,努力使他们理解幼儿园的工作。
掌握了良好的交流方法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各项家园工作的实践操作了。
家园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仅阐述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最便捷而有效的家园合作方式当属“接送环节”。与其他的家园工作形式相比,接送环节传递信息最快,最及时。每天早晨和晚上,教师都会和家长见面,抓住这一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增强家园同步教育的有效性,接送环节可以折射出教师对孩子、家长的重视程度,可以折射出幼儿园的园风,教师的敬业精神,并直接影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态度、参与的积极性。
可以说,接送环节的交流是整个家园合作工作的基础,它是以后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因此,教师们务必要重视这个环节,从点滴小事中,逐渐赢得家长的信任。
接送环节虽具有方便、及时等特点,但也会受到一些制约,比如家长较多时,交流时间短,交流不充分;比如家长不能看到教师组织活动,对幼儿在园生活把握不够深入等。因此,要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相互补充,灵活运用。
家园联系本是很多幼儿园常用的家长工作手段,有着独特的作用:帮助家长解决分离焦虑;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促进自身工作的改善。很多家长都希望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学习情况,比如孩子学会了什么,今天吃的好不好,按时吃药了没有等等。这些细微的小事通过一个家长联系本就可以轻松解决。此外,在生活中一道的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联系本与老师共同探讨。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家长联系本还可以有很多形式,幼儿园可以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比如,可以让孩子叙述自己一天的生活,由家长做记录,第二天交到老师手中。从这些记录中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家长也可以从老师的反馈中知道幼儿园近期的教学内容,看到自己孩子不足之处,以便对症下药。孩子也可以通过叙述,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此一举三得,岂不妙哉?
与家长联系本相似,网络也可以建立家长与老师间的快速联系。有的幼儿园,还在网上登出孩子们在班里活动的相片,使家长能更直观地看到孩子在园内的学习、生活状况,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网上展现教学的确有其优越性,但也不能太过激。前不久,某报上登出这样一则消息:有幼儿园在班里安装射相头,并在网上“现场直播”,家长们只 要凭借帐号就能随时监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消息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种做法的确有其优越的一面,如:可以监督老师的教学工作,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等等,但总的了来说还是弊大与利。如果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在看着自己,他们也许会装出一副很听话的样子,长此以往会对孩子们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好的影响。老师们大都也认为这种方式不妥,在教学活动中他们会相当谨慎,生怕一个小失误被家长发现后会不依不饶。可想而知,在这种“恐慌”状态下的教学活动决不可能会有良好的效果。老师和孩子都有所修饰,家长们看到的是不真实的幼儿园生活。如此一来,使这项活动变得毫无意义。
家长联系本和网络,都只是家长与老师见的间接联系,而家访则是一种直接接触的家园合作方式。
老师们了解到的孩子的情况,只是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这个时候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如在家中表现得那么充分,因此,教师应在家访时亲耳听听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家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表现,从而对孩子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于家长们来说,可以从老师口中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也是他们所盼望的。
无庸置疑,家访是很重要的家园合作工作之一,但如果掌握不好方法,同样会工作毫无成效。
在家访前,老师应先了解家长想和自己共同探讨的问题,有目的的交谈既节省时间,又有显著效果。这种针对家长需求,有目的的进行的家访,很受家长们的欢迎。当然,如何安排时间也很重要,这也需要老师事先与家长联系,在不影响家长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前提下,作好家访工作。
家长会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家园合作活动了,一次成功的家长会,取决于老师合理的设计。与家访相似,老师要在开家长会之前了解清家长想知道、想讨论的问题。发言提纲要简练,内容一定得是面向全体孩子的。老师要可以向家长们介绍近期园内的主要活动,教学内容和目标等,使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的配合幼儿园教学工作。也可以组织家长之间的论坛,针对某一个幼教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关系,是一中不错的活动方式。
关于近期幼儿园、班级内的教学信息,也可以在黑板报或幼儿园自办的报刊、通讯上进行详细介绍,从这些资料中,家长可以迅速了解园内“最新动态”,从而配合老师工作。
家长开放日活动不但可以最直观的想家长们展示孩子在园内的生活情况,而且通过观摩活动,可以是家长们看到老师工作的辛苦,理解老师,敬佩老师,这些都可以拉近老师与家长心灵的距离。
家长开放日活动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为了保持园内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采取增加开放次数,减少开放人数的方法;为了使家长更有目的的观摩,在活动之前,告诉家长们一些有关信息,要求家长做观察记录等等。
家园合作活动还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介绍。只要掌握了合作的宗旨,对其有正确的意识,我们完全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开展各种有趣的家园互动活动,从而使我们的幼教工作更完善,使我们的家长更放心,使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资料: 朱晓燕.优化家园合作的操作策略.幼教博览 2004年第10期.董薇薇.浅谈两种意识指导下的家园合作.学前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熊庆华.从“挺好的”说起——接送环节不容忽视.学前教育 2004年1月.张晓艳.家园联系本的妙用.学前教育 2004年第3期.刘胤执笔.北京市延庆县新城幼儿园中班研究组策划.你说我说话家访.学前教育2004年第3期.龙建新.增强家长开放活动的时效性.学前教育 2004年第4期.2004.11 4
第四篇:家园合作
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妈的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思考:这里“虎妈妈的教育”是指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的哪种?这种教育有什么特点?
要点总结:
家庭教育具有亲情性、随机性、连贯性等突出特点,决定了家庭对孩子教育影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同时也是终生的教师。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案例1:我们班的梅天润妈妈是医院的助产士,同时也是我们班“家长助教“的积极参与者。为此,我想利用这个家长的优势资源,切合幼儿的实际认知,和家长一起设计了活动”我从哪里来?”让幼儿知道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以及以及如何出生。课堂上,“医生老师”身穿白大褂,结合形象的图片,给幼儿作了生动的讲解,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医生老师”还让孩子们戴着听诊器,相互听听心跳,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获得了知识,教育效果非常理想。
分析:此处家园合作有什么意义?
总结要点:
1、家长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使幼儿园从家长那里获得人力、物力的支持。
2、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家长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家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同时,也使幼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父母亲的工作与“本领”,对家长产生敬佩、尊敬的情感。
3、通过家园合作,家长也可以从幼儿园获得科学育儿的专业知识,通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和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园合作的意义
• 家园合作,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家园合作,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善家庭教育
• 家园合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家园合作的原则
案例2:
小班幼儿的家长会,年轻的父母济济一堂;到了大班,出席家长会的则大多是被委以重任的祖辈。对此,一些教师感慨:“现在的家长越来越不重视家园共育了。”是什么原因使家长渐渐失去了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热情呢?
一个朋友向我抱怨,说幼儿园的家长会令人迷茫:“家长会像教师的工作计划交流会。
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计划读一遍,其中还有许多你们的行话,比如角色意识、区角活动等,我们听不懂,所以很没劲。”
又一个朋友向我道出逃避参加家长会的无奈:“每次家长会像是开批斗会,我家小囡很顽皮,老师讲着讲着就把他当反面材料提出来,让我很难堪也很失望。”
还有朋友告诉我:“开家长会就是老师的报告会,轮到我们家长提建议的时候,老师一般没有认真听,我们还没有说完就宣布散会了。”
思考: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原则,试分析此处家园合作中教师是否遵循了相应原则?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应遵循的原则
平等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
尊重尊重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不能居高临下地把家长当作教育对象和教师工作的助手。
责任分担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负有共同的责任。
互惠在争取获得家长财力、物力、人力支持的同时,要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让家长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案例
3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很长时间了。说真的,我现在对孩子在园情况很不了解。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八个小时,晚上接回家和家长也就呆上两个小时。孩子回家不太说幼儿园的情况,问老师,老师总说„挺好的‟。真不知这„挺好的‟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我们家长该为孩子做哪些准备?”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对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渴望,对“挺好的”的困惑。
思考:
1、请问此处家园合作了没有?
2、你认为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内容有哪些?分析:此处家园没有合作。
因为幼儿园老师没有给予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知情权,即没有及时把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也没有给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情况的机会。这样做就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截然分开,致使家园分离,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家园合作的内容
主动向家长了解孩子出生、成长的情况
和个性特征
保障家长的知情权,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具体表现
保障家长的参与权,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决策与监督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吸纳家长的意见,并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理
念与方法,提高其养育孩子的能力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
案例4:
我班有个小女孩叫王洁,从一进园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呢,首先,她比别的幼儿晚来了几天,最重要的是从开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从没主动说过话,对小朋友也如此。这是我参加工作几年来第一次碰到的怪小孩。接着更多的新问题又出现在她的身上。如:每天午睡尿床、遇到事情爱哭、老师的语气稍微重了点就要使小性子;弄得我都不知从入手来引导、改变她。一天,好久没来接她的妈妈终于来接她了,我马上叫住她的妈妈,想从她的身上多了解王洁的情况。当我与她的妈妈一交谈,我便为她的爱心所感动。原来,王洁从小是个弃婴,是她的妈妈把她领养的。虽然她不是亲生的,但她妈妈比自己亲生孩子还要疼她、爱她。这时,我感到了她妈妈的伟大。因为从平时对王洁的态度以及王洁看到她妈妈的高兴劲,旁人是绝对不会想到这不是她亲生的女儿。而且我还了解到王洁的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所以在生活习惯方面难免会比其他小朋友差。临走时,她妈妈一直请我好好帮助她的女儿。思考:
1、此处家园合作采取了哪种方式?
2、你还知道哪些家园合作的方式?
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亲子活动定期家访家园联系手册
家庭教育宣传橱窗网上教育论坛
家园合作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用日常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切忌使用专业术语
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幼儿
谈幼儿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借助儿童发展的知识来表达;先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再婉转提出问题要求。描述时不加任何评价,反对告状式描述孩子行为。
积极倾听。要敏感地觉察与体验到家长的情绪,以及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
·幼儿在场时,教师要注意谈话的内容,以免影响幼儿的自尊心和家长的威信。
第五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其表现是在课程领域里实现多种经验的整合;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上追求家长与教师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要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必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园教学与游戏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重视幼教;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家园一体化教育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其中幼儿园应采取主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
1、家园联系表。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设立的具体内容为8个: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收拾玩具。每项文字边上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日期为星期一~星期日,用标记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在备注一栏里,写写今天幼儿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讲讲有趣的事情,或根据幼儿自己的表现,增添项目,家长每天认真记录,每周情况周五下午老师整理总结。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老师在集体中表扬,并作为“评选学园四星”的标准。设置“小红花园地”,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讲卫生爱劳动小红花,比一比谁的红花多,谁的进步大,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例如:嘉嘉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不做事,依赖性强,有了家园联系表后,在家里变得勤快多了,妈妈记下:“嘉嘉今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既认真又耐心,系出的鞋带非常好”。小玲原来吃饭总是要人喂,妈妈说:“小朋友要自己吃饭,你自己吃饭,妈妈给你打个红五星。”孩子连忙低下了头快快地把饭吃完了。家长们说,家园联系表就象老师教给家长的神奇法宝,孩子们一个个变了样。
2、家教园地。这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栏,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使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连心桥”、“回音壁”、“请您关注”等栏目向家长介绍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回音壁传递给老师。从而实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桥梁。
3、家教沙龙。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忽视这方面教育,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辛辛苦苦为孩子吃穿,孩子从小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家长了解到在向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洗手绢,也要为别人做一点事。如回家后,幼儿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帮助爸爸妈妈摆放碗筷等。家教沙龙也可以让有经验的家长谈教育幼儿的体会,或是通过电教手段请家长观看幼儿礼仪和幼儿行为规范的录像,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结合主题活动《我是家里的小帮手》,发动家长配合开展 “爸妈松松手,要让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从而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变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又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上,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自己设计服装、道具,自己当评委,融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在“献爱心”的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向灾区损献了书籍、衣物、玩具、食物,浩浩小朋友将两本新书精装本带来了,并在书面上写着“灾区的小朋友,我爱你们”,表达了童贞的爱心,使幼儿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5、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几代同堂家长会、座谈式家长会,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家长的需要,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切实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家园联系。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总是教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家长参与性不够,主动性也发挥不出来,很多关于幼儿在家里的个性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没有与幼儿园及时沟通。而以座谈会的形式,就能以家长们关心的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的幼儿行为习惯现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等,进行交流、互动。家长们可以在座谈会上谈论自己的各方面家庭教育困惑,如幼儿怎样在家长指导下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还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育儿经验;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等。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人。家长会真正起到向家长宣传教育新形势新观念,听取家长急需解决的育儿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措施的纽带作用。
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只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家园联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