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选“省百佳文化站”情况汇报
香菜营乡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香菜营乡位于临漳县城西部,距县城20公里,西与磁县相接,南与安阳毗邻。紧邻京港奥高速、107国道和中华大街南延路,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拥有邺城三台遗址、邺城博物馆、鬼谷子祠堂、鬼谷子诞生地、任氏祠堂、铁佛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同时,鬼谷子文化创意园和西门豹纪念馆正在修建中。全乡辖18个行政村,6800户,3.1万人,耕地4.5万亩。香菜营乡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活动突出,系我县文化旅游大乡。
近年来,我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悉心指导和支持帮助下,坚持“经济与文化同发展,文化与旅游齐繁荣”的方针,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取得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乡更加坚定了发展文化的信心,确立了“稳中求发展,幸福香菜营,建设文化旅游强乡”的奋斗目标。以打造“基础、人才、精品”三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全县先进文化站,现将我乡文化站建设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基础设施建设:
我乡于2008年规划建设了综合文化站,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建有多功能活动室、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器材室、站长室等房屋18间,配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一套,图书3000余册,锣鼓、电子
琴、二胡等乐器20余件,能够容纳100余人集中活动。同时,室外建设有400平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方便群众室外活动。为不断推进基层文化站建设,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县政府将文化站日常运转和群众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我们每年都要利用专项资金购置添加新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保障各功用教室免费向群众开放。
公共文化服务:
香菜营乡是一个文化大乡,文化繁荣之乡。文化队伍壮大,文化活动丰富。全乡18个村,拥有20余支文化演出队伍,每到茶余饭后群众便自发地走上街头和文化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更好的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乡依托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每年都要举办诸如秧歌大赛、曲艺比赛、书画展、电影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推进我乡文化演出队伍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受到社会各界认可。在去年的全市“欢乐乡村”文化活动中,我乡回漳村秧歌舞表演队、香西村舞龙、舞狮表演队分别荣获“邯郸市农村百佳秧歌队”、“邯郸市农民百佳舞龙舞狮乡村表演队”,同时,邺镇村的李晓霞荣获“邯郸市百佳农民摄影师”等奖项称号。回漳村创作的情景剧节目《婆婆也是妈》在市举行的“采摘节”欢乐乡村文化演出中获铜奖,成为我县精彩保留节目。同时我乡在县文广新局和图书馆的指导下,积极筹建乡、村图书室,为各村配备了图书,免费为群众开放,提供了图书
报刊借阅服务。
文化队伍建设:
为充实文化站工作力量,确保文化工作正常开展,根据县人事部门编制方案,我乡文化站配齐了4个人员编制。其中站长一名,副站长一名,工作人员两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且有两名人员系大学艺术专业毕业。站长由乡党委宣传委员兼任,河北师大美术专业毕业,文学学士,擅长书画,爱好音乐,有较丰富的文学、艺术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善于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站内其他人员均有一项以上的文学艺术特长,经常搞文学艺术创作,辅导群众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并获得县级以上奖项。在不断充实乡文化站力量同时,我们还不断发现人才建立了诸如邵飞、马桂芹、张爱峰等文艺人才库,不断培养文艺新人。几年来,在我乡文艺骨干的带领下我们配合县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成功举行了“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邺城文化高峰论坛”、“欢乐乡村走进鬼谷故里”“好媳妇评选及秧歌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十余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综上所述,对比河北省百家综合文化站评选条件,我们已达到标准,特申报全省百家综合文化站。相信有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乡文化站建设一定会更加快速发展,为当地文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践行“三个代表” 发展群众文化
中共海湾区三水镇委员会 海湾区三水镇人民政府
(200x年x月8日)
我们三水镇地处粤海西部,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目前居住人口9.88万人,下辖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我镇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为切入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四年,我镇实业经济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加大。到目前为止,全镇拥有工业企业300多家,预计今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财税收入等指标均可超额完成与区签订的各项经济目标任务。1999年,我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文明镇”。2001年,我镇被评为“粤东省卫生先进镇”;今年7月,我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镇”;去年,我镇的鱼月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文明村”,鱼林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粤海市文明村”。2002年6月,我镇文化服务中心分别被中组部、省委评为全国、全省“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先进单位;鱼月村被省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下面就我镇如何抓好文化工作作个汇报。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达成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器的共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省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要在我镇建设粤海首个省特级文化站,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要求。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我镇党委、政府也适时提出“文化三水”的建设理念,显示了要把三水镇建设成“文化强镇”的决心和信心。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富裕起来的三水人的内在需求。为此,经过反复调查研究,镇委、镇政府确定了三水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镇委、镇政府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普及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品位,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自觉性。
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加强学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也是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我镇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狠抓文化工作。为此,我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镇委、镇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作出具体安排,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在群众文化水平日渐提高的情况下,镇委、镇政府及时加强对文化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因时因地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和引导。到目前为止,全镇各村(居)、村(居)民小组都建立起醒狮表演队,各队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在我镇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镇文化艺术中的一个品牌。
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我镇组织农民免费出外参观学习,并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举办了为期40天的电脑、电工、美容、美发四个农民读书班,有124名学员拿到了结业证书;举办了养鸭、养猪、荔枝种植、珍珠芭乐种植技术培训班8期,有214名农民参加了学习培训,有效提高了我镇农民的文化水平。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打击和取缔“QQQ”等邪教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文明。普及新型婚育文化,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火化率达100%。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加大资金投入,狠抓文化载体建设,提高文化品位
一是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去年,我镇投入440万元兴建了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集休闲娱乐、纪念集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伟民文化广场,是目前粤海市最大的文化广场。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投入近800万元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兴建,楼高四层,建筑面积达6700平方米。为抓好这一文化载体建设,我镇采取“财政投入,出让部份经营权”相结合的办法去健全它的文化功能。目前,所有功能室已建立起来,有数码影院、MTV歌厅、舞蹈排练厅、溜冰场、图书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桌球室、老人活动室、综合培训室等。每到夜晚,文化中心大楼灯火通明,各功能室挤满了人,当地群众在尽情地参与自己所喜好的文化活动。投入了400多万元进行光纤线路的全面改造,提高了有线电视传输质量,率先和省市台联网,率先调低收视费。2002年上半年,又投入98万元,把尚未接通有线电视的7个自然村全部接通有线电视,率先100%完成“村村通”的任务目标,为我镇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有线电视的传播,所有文化活动信息能在最短时间内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我镇的老干活动中心目前已有300多个老人每天在那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其中,书法小组的有22位老人,老人合唱团有60人,老人模特队有24人,老人舞蹈队有12人。他们在活动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定时开展活动,真正过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幸福日子。同时,大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使我镇文化市场迅速繁荣起来,镇内现有卡拉OK歌舞厅11家;书店13家,其中,我镇的智华书店还是粤海西部地区最大的书店;音像店15家;录像投影场6家;电子游戏室、网吧12家;电影院3家。
二是开展高尚健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我镇组建了书画、音舞、棋牌、摄影、盆景、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桌球、醒狮、文艺等业余文体协会,一边大力发展会员,使会员已达到了500多人,一边加强培训引导,落实各个协会的负责人、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组建三水镇文联,为三水镇的文学艺术人才建立了一个联系和沟通纽带。我镇鱼林村村民曾喜欢坚持不懈地写作,已自费出版4本诗歌、散文专辑,发行2万多本。我镇坚
持业余写作,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的人越来越多。邀请专业人士教授群众跳交谊舞、元极舞、秧歌舞,使到伟民文化广场、美都文化广场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佳节,邀请外来表演团体或组织当地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编自导自演,举行各种文艺晚会。去年以来,在伟民文化广场、美都文化广场举行的文艺演出和电影晚会就有30多场。多次和遵义医学院粤海校区联合举办系列文化活动专场晚会。充分利用各种纪念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类球赛、游园活动、拔河比赛等的活动,大大活跃了群众的文体生活。如:今年6月8日至7月3日,我镇举行了“聚香园杯”篮球比赛,来自全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组共30个代表队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共举行了76场比赛,每场比赛都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今年3月26日至28日,我镇举行了“华农杯”乒乓球比赛,来自我镇各村居和单位的13个代表队6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吸引了许多当地群众和企业员工前来观看。通过开展各项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从而更好地营造了团结向上、健康进取的良好文化生活氛围。
四、注重组织引导,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我镇的工厂企业比较多,达300多家,外来务工人员接近7万多人。长期以来,我镇主动服务上门,组织引导、协调帮助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如:思泰电子厂是我镇乃至海湾区规模最大、在厂员工最多的企业,有8000多人。在我镇的大力帮助下,该厂兴建了文艺表演广场、露天舞厅、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文化设施,建立起文艺队、足球队、篮球队等业余文体娱乐团体,积极参加我镇举行的各种文体表演。联邦制药厂在我镇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工厂报刊《联邦报》、工厂广播电台“联邦之声”、舞蹈队、足球队、篮球队、书法兴趣小组等10多个业余文体娱乐团体。飞利蒲家电公司、刚松电子厂、恒基业头盔厂、连康电子厂等的企业也纷纷建立起各种业余文体娱乐团体。每逢佳节,我镇都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文体表演,吸引了许许多多工厂员工前来观看,使我镇的企业文化得以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五、强化管理,确保文化设施正常运作
为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这些文化设施的作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镇具体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资金,组建了广场管理队伍,对伟民文化广场和美都文化广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去完善广场的配套设施。为让群众在广场上跳好舞,我们安排专人负责播放舞曲、维持秩序和广场卫生工作。现在,每天到广场跳舞、休闲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彰显了广场文化的活力。
我镇就是这样,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文化、宣传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积极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创建省特级文化站的机遇,切实加大了资金投入,大力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实行“常规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推动了我镇文化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带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周边地带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附:三水镇主要文化设施一览
1、伟民文化广场:2001年10月16日开始动工建设,2002年6月28日竣工使用,总投入440万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规划科学,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是目前粤海最大的文化广场。
2、美都文化广场:2001年底建成使用,投入80多万元,总面积9000平方米。
3、文化中心大楼:2002年初开始动工建设,~年1月竣工使用,总投资800万元,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兴建,楼高四层,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
4、三水影剧院:1994年6月建成使用,投入470万元,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可容纳700名观众
第三篇: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2007-02-18 09:42:2
3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践行“三个代表”发展群众文化
中共海湾区三水镇委员会海湾区三水镇人民政府
(200x年x月8日)
我们三水镇地处粤海西部,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目前居住人口万人,下辖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我镇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为切入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四年,我镇实业经济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加大。到目前为止,全镇拥有工业企业300多家,预计今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财税收入等指标均可超额完成与区签订的各项经济目标任务。1999年,我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文明镇”。2001年,我镇被评为“粤东省卫生先进镇”;今年7月,我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镇”;去年,我镇的鱼月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文明村”,鱼林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粤海市文明村”。2002年6月,我镇文化服务中心分别被中组部、省委评为全国、全省“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先进单位;鱼月村被省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下面就我镇如何抓好文化工作作个汇报。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达成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器的共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省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要在我镇建设粤海首个
省特级文化站,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要求。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我镇党委、政府也适时提出“文化三水”的建设理念,显示了要把三水镇建设成“文化强镇”的决心和信心。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富裕起来的三水人的内在需求。为此,经过反复调查研究,镇委、镇政府确定了三水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镇委、镇政府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普及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品位,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自觉性。
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加强学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也是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我镇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狠抓文
化工作。为此,我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镇委、镇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作出具体安排,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在群众文化水平日渐提高的情况下,镇委、镇政府及时加强对文化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因时因地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和引导。到目前为止,全镇各村(居)、村(居)民小组都建立起醒狮表演队,各队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在我镇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镇文化艺术中的一个品牌。
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我镇组织农民免费出外参观学习,并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举办了为期40天的电脑、电工、美容、美发四个农民读书班,有124名学员拿到了结业证书;举办了养鸭、养
猪、荔枝种植、珍珠芭乐种植技术培训班8期,有214名农民参加了学习培训,有效提高了我镇农民的文化水平。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打击和取缔“×××”等邪教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文明。普及新型婚育文化,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火化率达100%。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加大资金投入,狠抓文化载体建设,提高文化品位
一是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去年,我镇投入440万元兴建了面积达万平方米的集休闲娱乐、纪念集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伟民文化广场,是目前粤海市最大的文化广场。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投入近800万元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兴建,楼高四层,建筑面积达6700平方
米。为抓好这一文化载体建设,我镇采取“财政投入,出让部份经营权”相结合的办法去健全它的文化功能。目前,所有功能室已建立起来,有数码影院、mtv歌厅、舞蹈排练厅、溜冰场、图书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桌球室、老人活动室、综合培训室等。每到夜晚,文化中心大楼灯火通明,各功能室挤满了人,当地群众在尽情地参与自己所喜好的文化活动。投入了400多万元进行光纤线路的全面改造,提高了有线电视传输质量,率先和省市台联网,率先调低收视费。2002年上半年,又投入98万元,把尚未接通有线电视的7个自然村全部接通有线电视,率先100%完成“村村通”的任务目标,为我镇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有线电视的传播,所有文化活动信息能在最短时间内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我镇的老干活动中心目前已有300多个老人每天在那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其中,书法小组的有22位老人,老人合唱团有
60人,老人模特队有24人,老人舞蹈队有12人。他们在活动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定时开展活动,真正过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幸福日子。同时,大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使我镇文化市场迅速繁荣起来,镇内现有卡拉ok歌舞厅11家;书店13家,其中,我镇的智华书店还是粤海西部地区最大的书店;音像店15家;录像投影场6家;电子游戏室、网吧12家;电影院3家。
二是开展高尚健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我镇组建了书画、音舞、棋牌、摄影、盆景、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桌球、醒狮、文艺等业余文体协会,一边大力发展会员,使会员已达到了500多人,一边加强培训引导,落实各个协会的负责人、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组建三水镇文联,为三水镇的文学艺术人才建立了一个联系和沟通纽带。我镇鱼林村村民曾喜欢坚持不懈地写
作,已自费出版4本诗歌、散文专辑,发行2万多本。我镇坚持业余写作,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的人越来越多。邀请专业人士教授群众跳交谊舞、元极舞、秧歌舞,使到伟民文化广场、美都文化广场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佳节,邀请外来表演团体或组织当地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编自导自演,举行各种文艺晚会。去年以来,在伟民文化广场、美都文化广场举行的文艺演出和电影晚会就有30多场。多次和遵义医学院粤海校区联合举办系列文化活动专场晚会。充分利用各种纪念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类球赛、游园活动、拔河比赛等的活动,大大活跃了群众的文体生活。如:今年6月8日至7月3日,我镇举行了“聚香园杯”篮球比赛,来自全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组共30个代表队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共举行了76场比赛,每场比赛都吸引了很多人前
来观看。今年3月26日至28日,我镇举行了“华农杯”乒乓球比赛,来自我镇各村居和单位的13个代表队6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吸引了许多当地群众和企业员工前来观看。通过开展各项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从而更好地营造了团结向上、健康进取的良好文化生活氛围。
四、注重组织引导,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我镇的工厂企业比较多,达300多家,外来务工人员接近7万多人。长期以来,我镇主动服务上门,组织引导、协调帮助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如:思泰电子厂是我镇乃至海湾区规模最大、在厂员工最多的企业,有8000多人。在我镇的大力帮助下,该厂兴建了文艺表演广场、露天舞厅、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文化设施,建立起文艺队、足球队、篮球队等业余文体娱乐团体,积极参加我镇举行的各种文体表演。联邦制药厂在我镇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工厂报刊《联邦报》、工厂广播电台“联邦
之声”、舞蹈队、足球队、篮球队、书法兴趣小组等10多个业余文体娱乐团体。飞利蒲家电公司、刚松电子厂、恒基业头盔厂、连康电子厂等的企业也纷纷建立起各种业余文体娱乐团体。每逢佳节,我镇都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文体表演,吸引了许许多多工厂员工前来观看,使我镇的企业文化得以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五、强化管理,确保文化设施正常运作
为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这些文化设施的作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镇具体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资金,组建了广场管理队伍,对伟民文化广场和美都文化广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去完善广场的配套设施。为让群众在广场上跳好舞,我们安排专人负责播放舞曲、维持秩序和广场卫生工作。现在,每天到广场跳舞、休闲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彰显了广场文化的活力。
我镇就是这样,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文化、宣传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积极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创建省特级文化站的机遇,切实加大了资金投入,大力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实行“常规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推动了我镇文化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带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周边地带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附:三水镇主要文化设施一览
1、伟民文化广场:2001年10月16日开始动工建设,2002年6月28日竣工使用,总投入440万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规划科学,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是目前粤海最大的文化广场。
2、美都文化广场:2001年底建成使用,投入80多万元,总面积9000平方米。
3、文化中心大楼:2002年初开始动工建设,2003年1月竣工使用,总投
资800万元,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兴建,楼高四层,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
4、三水影剧院:1994年6月建成使用,投入470万元,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可容纳700名观众。考虑开辟”收藏鉴赏”栏目!
5、老干活动中心:1999年6月建成使用,投入6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6、党员活动室:镇府机关、各村(居)委会都建有党员活动室,共8个。
7、篮球场:镇府、各村(居)、中小学篮球场有20多个。
第四篇: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汇报材料——
践行“三个代表”发展群众文化
中共海湾区三水镇委员会海湾区三水镇人民政府
(200x年x月8日)
我们三水镇地处粤海西部,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目前居住人口9.88万人,下辖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我镇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为切入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四年,我镇实业经济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加大。到目前为止,全镇拥有工业企业300多家,预计今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财税收入等指标均可超额完成与区签订的各项经济目标任务。1999年,我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文明镇”。2001年,我镇被评为“粤东省卫生先进镇”;今年7月,我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镇”;去年,我镇的鱼月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粤东省文明村”,鱼林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粤海市文明村”。2002年6月,我镇文化服务中心分别被中组部、省委评为全国、全省“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先进单位;鱼月村被省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下面就我镇如何抓好文化工作作个汇报。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达成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器的共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省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要在我镇建设粤海首个省特级文化站,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要求。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我镇党委、政府也适时提出“文化三水”的建设理念,显示了要把三水镇建设成“文化强镇”的决心和信心。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富裕起来的三水人的内在需求。为此,经过反复调查研究,镇委、镇政府确定了三水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镇委、镇政府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普及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品位,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自觉性。
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加强学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也是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我镇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狠抓文化工作。为此,我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镇委、镇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作出具体安排,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在群众文化水平日渐提高的情况下,镇委、镇政府及时加强对文化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因时因地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和引导。到目前为止,全镇各村(居)、村(居)民小组都建立起醒狮表演队,各队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在我镇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镇文化艺术中的一个品牌。
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我镇组织农民免费出外参观学习,并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举办了为期40天的电脑、电工、美容、美发四个农民读书班,有124名学员拿到了结业证书;举办了养鸭、养猪、荔枝种植、珍珠芭乐种植技术培训班8期,有214名农民参加了学习培训,有效提高了我镇农民的文化水平。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打击和取缔“×××”等邪教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文明。普及新型婚育文化,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火化率达100。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加大资金投入,狠抓文化载体建设,提高文化品位
一是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去年,我镇投入440万元兴建了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集休闲娱乐、纪念集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伟民文化广场,是目前粤海市最大的文化广场。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投入近800万元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兴建,楼高四层,建筑面积达6700平方米。为抓好这一文化载体建设,我镇采取“财政投入,出让部份经营权”相结合的办法去健全它的文化功能。目前,所有功能室已建立起来,有数码影院、mtv歌厅、舞蹈排练厅、溜冰场、图书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桌球室、老人活动室、综合培训室等。每到夜晚,文化中心大楼灯火通明,各功能室挤满了人,当地群众在尽情地参与自己所喜好的文化活动。投入了400多万元进行光纤线路的全面
第五篇:百佳少年评选事迹材料
百佳少年评选事迹材料
我是x区授田英才学园六年级二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入学五年多来,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刻苦学习,严守纪律,尊师爱幼,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家里,妈妈把我的奖状贴满了墙壁:2004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5年获得“最佳智慧”星,2005年被评为“小状元”,2005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7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7年被评为“书香家庭”,2008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4年荣获首届“小太阳杯”书法美术比赛金奖,2007年荣获第四届“艺术之星”全国少年美术书法大赛美术三等奖,2008年荣获“星星河”全国少年美术大赛美术二等奖,2009年发表文章荣获滨州青少年“文心雕龙杯”才艺大赛写作类一等奖。
我是蓝天级部执勤岗的执勤人员,在执勤期间,我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及时纠正违反纪律的同学,使蓝天级部的纪律得到明显改善。我在我们班还负责分餐,几年来持之以恒,每每分饭时,我总是先把好的分给同学,最后的才留给自己,等分完了同学的饭,我的饭菜已经冰冰凉了。可我的心里却是温暖的,我无怨无悔。
我任班里的组织委员,经常为同学组织活动,每次策划活动的时候,我都要在家里仔仔细细的编排一个演示文稿。有一次老师告诉我们可怜的小文童的故事,他的四肢非常瘦弱,需要每日输营养剂才得以存活下来,父母难以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和其他四名同学去其他班级宣讲发动,当即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老师给我们的活动取名为“绿色银行”,在“绿色银行”活动中,我负责管理善款,一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有同学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我时时刻刻都在带着那个装着同学爱心的背包,感觉责任重大,甚至中午睡觉的时候还挎在身边。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汇起一笔数目不小的捐款,及时送到小文童父母手中。
从上学期加入鲁中晨报小记者站以来,我积极地参加报社组织的活动,积极地向报社投稿,我发表过的文章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温馨的夜晚》、《学园的一天》、《北京三日游》、《我家的滴水观音》和《我家的电热壶》等十余篇,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生活在工薪阶层家庭的我,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自记事起就能背下并深刻理解《悯农》这首古诗,吃饭不挑食,不浪费粮食,每顿饭后,我的碗都是最干净的,坚决不浪费一粒粮食。我穿的衣服大多都是捡着一些哥哥穿旧、穿不上的,妈妈要带我去买衣服的时候,我就会非常生气,因为家里捡着的衣服太多了,新衣服根本不需要买。我的鞋子也基本上都是哥哥穿旧、穿小了剩下来的。我帮妈妈干家务活时,那些洗衣服、洗袜子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菜剩下的水也不算很污浊,所以就用来浇花。爸爸妈妈都说我帮家里省了好多钱呢!所以这次我就要报名勤俭少年,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勤俭少年!